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物流通软件互联建设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468.00 KB
- 文档页数:18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策划方案建立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物流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效率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策划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建立一个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方案,以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物流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二、背景目前,物流信息的共享和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不同物流企业间的信息孤岛、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低效率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阻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个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势在必行。
三、目标1.整合信息资源:将各个物流企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大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
2.提高共享效率:通过搭建物流信息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各个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
3.提升利用效率:通过优化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技术手段,提高物流信息的利用效率,推动物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建设方案1.平台架构设计物流信息平台应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用户界面层、应用服务层、数据库层和基础设施层。
用户界面层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应用服务层提供各项功能模块,数据库层负责存储和管理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层提供数据传输和存储等基础支持。
2.功能模块设计物流信息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模块:- 货物追踪:提供实时的货物追踪功能,方便用户了解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 订单管理:实现订单的在线管理,包括订单的创建、分配、调整和查询等。
- 仓储管理:提供仓库的管理和监控功能,确保物流过程中的货物安全。
- 运输管理:优化运输路线和车辆调度,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
- 数据分析:通过对物流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优化建议。
3.技术手段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状态的智能预测和异常监测;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平台的高效运行和扩展。
XXX物流园区互联实施方案(编制模板)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2.用户需求分析 (5)2.1物流园区及信息化现状 (5)2.2存在的问题 (6)2.3用户需求分析 (6)3.项目实施方案 (7)3.1建设目标 (7)3.2物流园区信息接入方式 (8)3.3业务流程改造方案 (9)3.4硬件及网络保障方案 (13)3.5信息系统改造或升级方案 (14)4实施保障 (23)4.1实施机构和人员 (23)4.2实施计划 (24)5投资估算与效益 (25)1.项目概述简述项目概况、实施背景等内容, 总结提炼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安排和项目投资等方案关键内容。
(一)示例:(二)、互联项目建设单位(三)XX物流园区由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XX集团计划建设, 项目在XXXX高速口处, 计划总占地面积约xxx亩, 总建筑面积约xxxx 平米, 估计总投资X亿元。
是xx市西部“经营规模最大、服务功效最齐全、交易环境最优质”综合型现代化物流枢纽。
现在, XX 物流园区项目已被列入“XX省服务业关键项目”。
(四)、互联项目建设规模XX 物流园区项目覆盖了园区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等相关单位, 依据国家平台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交换网络体系、物流企业通用软件, 经过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会员提供优质良好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连接关键物流信息平台。
(三)、互联项目建设内容本互联项目, 是基于XX物流园区作为大物流、大服务中一个枢纽, 互联需求关键是为了实现纵向数据(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横向数据(各个物流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实现互联互通, 更大程度地利用信息化来带动物流现代化和产业化, 在整个系统交换设计过程中, 如货物代码、车牌代码、包装代码、业务报文等应用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统一设计, 方便实现各系统间、各主体间进行数据交换。
2.用户需求分析2.1物流园区及信息化现实状况概述物流园区发展现实状况, 关键包含园区发展历程、建设背景、交通条件、辐射区域、入驻企业情况等内容。
龙源期刊网
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确定“1+32+nx”布局作者: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2013年第12期
11月14~15日,交通运输部在杭州举行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公共平台”)建设推进会,《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纲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家级行业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交换节点建设指南》3个文件正式出台,并确定“1+32+nX”的总体布局。
其中“1”代表国家级管理服务系统,“32”泛指省级区域交换节点,“nx”是指“公共平台”拓展和衔接的信息服务体系。
这标志着全国交通“大
物流EDI”建设方案基本明确,“公共平台”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而物流园区、铁水联运、甩挂
运输也成为重点突破口。
交通运输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4)2.1 用户需求分析 (4)2.1.1 用户群体划分 (4)2.1.2 用户需求分析 (4)2.2 业务流程分析 (5)2.2.1 物流企业业务流程 (5)2.2.2 货主业务流程 (5)2.2.3 司机业务流程 (5)2.3 功能需求分析 (6)2.3.1 基本功能 (6)2.3.2 高级功能 (6)第三章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 (6)3.1 技术选型 (6)3.1.1 数据库技术选型 (6)3.1.2 前端技术选型 (6)3.1.3 后端技术选型 (6)3.1.4 分布式技术选型 (7)3.2 系统架构设计 (7)3.2.1 整体架构 (7)3.2.2 数据层架构 (7)3.2.3 服务层架构 (7)3.2.4 业务层架构 (7)3.3 技术难点分析 (7)3.3.1 数据库功能优化 (7)3.3.2 分布式服务调用 (8)3.3.3 前后端分离 (8)第四章数据库设计与数据管理 (8)4.1 数据库设计 (8)4.1.1 设计原则 (8)4.1.2 数据库架构 (8)4.1.3 数据表设计 (9)4.2 数据库管理 (9)4.2.1 数据库运维 (9)4.2.2 数据库迁移 (9)4.3 数据安全与备份 (9)4.3.1 数据安全 (9)4.3.2 数据备份 (10)第五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0)5.1 用户管理模块 (10)5.2 订单管理模块 (10)5.3 货物追踪模块 (11)第六章系统安全与功能优化 (11)6.1 系统安全策略 (11)6.1.1 物理安全 (11)6.1.2 数据安全 (11)6.1.3 网络安全 (11)6.1.4 应用安全 (12)6.2 功能优化措施 (12)6.2.1 硬件优化 (12)6.2.2 软件优化 (12)6.2.3 数据库优化 (12)6.3 系统稳定性保障 (12)6.3.1 容灾备份 (12)6.3.2 监控与预警 (12)6.3.3 运维管理 (13)第七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13)7.1 开发流程与方法 (13)7.1.1 开发流程 (13)7.1.2 开发方法 (13)7.2 系统测试与调试 (14)7.2.1 测试策略 (14)7.2.2 测试工具 (14)7.3 系统部署与维护 (14)7.3.1 系统部署 (14)7.3.2 系统维护 (15)第八章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15)8.1 项目进度管理 (15)8.1.1 进度计划编制 (15)8.1.2 进度监控与调整 (15)8.1.3 进度考核与激励 (15)8.2 项目成本管理 (15)8.2.1 成本预算编制 (15)8.2.2 成本监控与控制 (15)8.2.3 成本考核与激励 (16)8.3 风险控制与应对策略 (16)8.3.1 风险识别 (16)8.3.2 风险评估 (16)8.3.3 风险应对策略 (16)第九章物流信息平台运营与管理 (16)9.1 运营模式设计 (16)9.1.1 运营目标 (16)9.1.2 运营主体 (16)9.1.3 运营模式 (16)9.2 物流信息平台推广 (17)9.2.1 推广策略 (17)9.2.2 推广渠道 (17)9.2.3 推广效果评估 (17)9.3 信息平台服务与维护 (17)9.3.1 服务内容 (17)9.3.2 服务流程 (17)9.3.3 维护策略 (18)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8)10.1 项目总结 (18)10.2 项目成果评价 (18)10.3 项目后续发展展望 (18)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物流体系的建设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方案(2013-2015年)2013年11月一、前言标准化是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基础支撑,是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物流信息交换、保障各类应用系统互联以及提供高质量物流信息服务的关键所在。
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和《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均提出了平台标准的制修订任务。
为进一步加快平台标准化建设步伐,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方案》,明确了平台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工作计划,用以指导2013-2015年平台标准化建设的有关工作。
二、基本原则(一)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在统一的标准体系框架下,充分利用国家、行业、地方以及企业开展的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基础,科学合理地确定标准制修订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推进平台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组织,广泛参与。
建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物流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商、物流信息平台运营商、科研单位以及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间协调配合、合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多方参与,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平台标准化建设。
(三)需求导向,持续深化。
以统一的基础数据交换标准为核心,立足跨部门、跨区域信息交换及应用系统互联需求,以各参与方业务和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标准的试点应用效果反馈,深化标准研究和制订,不断补充与完善平台标准体系。
三、建设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平台标准体系、标准维护与管理体系及标准测试体系,为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的跨部门、跨区域物流信息交换和应用系统互联提供统一规范和指导,有力支撑和保障平台的建设、开发、应用和运维。
具体包括:——发布《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体系表》,为平台建设提供标准应用索引;——制订一批平台基础标准、平台互联与交换标准、服务与应用规范;——制定《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维护与管理规范》,建成平台标准升级维护与管理系统;——制定《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建成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系统;——建立平台标准化工作机制,标准制修订能力加强,标准应用水平提高。
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2.10.24•【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为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加快推动智慧物流体系建设,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起草背景智慧物流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具有联通性强、融合度广、经济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生态效益好等显著优势,代表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
推动交通运输智慧物流发展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新型交通基础设施、自动驾驶与智能航运、网络货运、电子单证、快递无人机等方面的标准化需求非常强烈,有必要加快出台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指导各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
为此,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经过广泛调研,在充分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组织起草了《指南》。
二、总体思路《指南》立足于交通运输行业中与智慧物流相关的标准,针对运输配送环节,突出智慧特征,按照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场景驱动、动态调整的总体思路进行编制。
《指南》提出,到2025年,聚焦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系统平台、电子单证、数据交互与共享、运行服务与管理等领域,完成重点标准制修订30项以上,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国际兼容的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打造一批标准实施应用典型项目,持续提升智慧物流标准化水平,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高质量标准供给。
三、主要内容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系统平台与数据单证标准、服务与管理标准四个部分,包括标准72项,其中现行有效标准28项,在研标准9项,待制定标准35项。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介绍April 2011China communications Logistics LOGINKSystem一、平台必要性二、平台是什么三、平台如何建四、平台的进展目录五、平台的效益一、平台建设的必要性(问题、需求和使命)Necessary of LOGINK(Problem、demands & Mission)问题(Problems)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尤其是运输环节;行业数据共享困难,标准不一致,没有统一的平台,难以实现物流链全程跟踪。
出发地道路运输出口海关出口港口船公司进口港口进口海关目的地道路运输货主货代物流企业海关等行政部门出发地道路运输物流系统出口海关系统出口港口系统船公司物流系统进口港口系统进口海关系统目的地道路运输物流系统文件DB文件DB文件DB文件DB文件DB文件DB文件DB物流业务环节众多各服务系统独立、服务分散各方需要采用不同的接口访问各个系统,成本高、效率低服务标准不一、缺乏整合,难以获得全程高效服务需求(Demands)物流信息化对政府的需求推动行业信息化、推进物流信息共享,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基础服务网络基础服务网络要构建“全程平台”,解决多种运输方式,多个物流环节的信息交换和共享;要构建“全球平台”,采用国际标准,突破地域限制,行业限制;要构建“公益开放平台”,平台必须是低成本、开放的、安全可控的。
使命(Missions)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各省,科研单位、物流企业、IT企业等多方步调一致联合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旨在解决物流信息交换,服务共享问题,满足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提升行业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公共平台的任务就是建立这个框架,并负责牵头执行。
交换是核心、标准是基础、应用是关键、综合是方向、建设是要务、创新是生命。
二、共享平台是什么(架构、内容)What is LOGINK(framework、content)是一项物流信息化推动工程•通过行业扶持,改造一批国内主流物流管理软件,免费发给企业使用,以推进行业信息化、信息标准化工作;•企业也可以按照标准自行改造,接入基础交换网络;•改造后的软件都能通过基础交换网络实现单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出口互联及应用服务介绍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由国家交通运输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建设和运营的,旨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一站式的进出口服务。
该平台整合了各个交通运输和物流企业的信息和资源,提供了全面、准确、及时的进出口信息。
首先,该平台提供了进出口贸易的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供应信息,及时调整进出口策略。
同时,平台还提供了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发布,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平台提供了快捷的进出口物流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查询各种运输方式的运价、时效等信息,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平台还提供了货物跟踪和运输保险等服务,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
另外,平台还提供了进出口报关和清关的服务,简化了手续办理的流程,提高了通关效率。
再次,平台提供了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查询各种贸易金融产品的信息,包括信用证、保理、融资租赁等。
平台与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了便捷的贸易融资和结算服务,帮助用户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最后,平台还提供了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查询和分析进出口贸易数据,了解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平台还提供了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的功能,帮助用户做出科学的决策和战略安排。
总之,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进出口互联及应用服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全方位的进出口服务。
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获取进出口贸易的市场、政策、物流和金融信息,并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实现便捷、高效的贸易活动。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将极大地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物流运输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进出口互联及应用服务还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该平台提供了进出口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信息。
用户可以方便地查询和下载进出口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和国际标准,确保自身的贸易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和国际贸易规则。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与目标(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交通运输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
(二)目标1、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拥堵,降低运输成本。
2、增强交通安全监管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率。
3、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4、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
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1、交通流量监测与分析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交通流量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交通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估,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的时长,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智能诱导与导航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和最优的出行路线规划,引导车辆合理分流,缓解交通拥堵。
(二)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1、车辆管理信息化对运输车辆的基本信息、运营状态、维修保养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车辆的全程监控和调度。
2、物流信息管理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实现货物的跟踪、仓储管理、配送优化等功能,提高物流效率。
3、客运服务信息化提供在线订票、电子票务、实时公交查询等服务,方便乘客出行。
(三)交通安全监管信息化1、车辆安全监测安装车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驾驶员行为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事故应急救援信息化建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实现事故报警、救援资源调度、现场处置等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救援效率。
(四)大数据与云计算应用1、数据采集与整合整合交通运输行业内的各类数据,包括交通流量、车辆信息、路况信息等,构建交通大数据中心。
2、数据分析与挖掘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价值,为交通运输规划、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方案(2019—2020年)》
作者:
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9年第04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决策部署,科学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发改经贸〔2018〕1886号)确定的2019—2020年建设目标实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发改经贸〔2019〕578号,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了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申报基本条件、实施程序和组织保障等,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工作指导。
《实施方案》的印发,标志着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按照《实施方案》,国家物流枢纽原则上基于已投入运营、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较大、區域带动作用较强、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流枢纽进行建设。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将在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建设方案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统筹研究确定第一批15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优化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流业的快速增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物流行业。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物流行业中为各个物流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优化,对于提升物流行业的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优化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1.推动物流市场的开放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促进物流市场的开放,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2.实现物流建设的信息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物流建设的信息化,以更好地管理物流信息和资源,为用户提供可靠和高效的物流服务。
3.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准确、快速、安全和便捷的物流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消费体验和品牌信誉。
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优化方案1.强化平台统计分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应该增强平台统计分析能力,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物流策略,进一步提高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2.优化信息传输系统构建更高效、更灵活的信息传输系统,是优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一种重要方式。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根据客户需求,建立具有可定制性的物流信息传输系统,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物流服务。
3.加强安全保障体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为保障平台数据安全,应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网络安全防护等措施。
采用多种加密技术,确保用户隐私得到最大保护。
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1.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会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创新业务模式,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一个高效、智能的物流信息平台势在必行。
二、需求分析1. 实时监控:物流信息平台需要具备实时监控功能,能够准确把握货物的位置、运输状况和到达时间。
2. 数据管理:平台需要能够对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3. 信息交互:平台需要支持多方信息的实时交互,包括货主、承运商、仓储方等各方间的信息交流。
4. 安全保障:平台需要具备安全可靠的技术架构和数据加密机制,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 用户体验:平台需要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流程,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技术架构设计1. 前端设计:采用响应式设计,兼容不同终端设备,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2. 后端开发:采用分布式架构,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存储。
3. 数据库选择:选择高可靠性的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网络安全:采用多层防护机制,包括防火墙、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保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5. 接口开发:提供开放的API接口,支持第三方系统集成,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
四、功能模块设计1. 实时监控模块:提供货物追踪、位置查询、预警提示等功能。
2. 数据分析模块:对运输数据、库存数据等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3. 订单管理模块:实现订单的创建、分配、跟踪和结算等全流程管理。
4. 信息交互模块:支持在线沟通、文件传输、业务对接等功能。
5.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权限管理、账号管理、日志记录等功能。
五、实施计划1. 系统规划:明确需求,制定详细的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
3. 开发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开发,并进行系统集成测试和性能测试。
附件“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
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生活、促进就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提高全社会物流质量、效率和安全水平,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物流领域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完善物流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商业新模式、经营新业态,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着力打破制约“互联网+”物流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调整完善政策法规,统一相关行业标准,创新制度供给,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市场活力。
——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推动政府物流数据信息向社会公开,完善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促进企业间物流信息以及企业商业信息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的开放对接,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与充分共享。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物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为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技术引领,创新发展。
以先进信息技术为依托,优化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创新物流活动组织方式,发挥新技术引领的经营管理创新在物流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推出L1000试用版2010年1月1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向全国整体推出L1000试用版,这是政府利用公共资源助推物流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大探索,也是全国交通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里程碑。
L1000的启用,将为物流企业提供免费、唯一的物流供应链上信息交换代码,使用通用、免费的物流企业运输管理软件,获得开放、中立、免费的物流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服务。
据了解,L1000是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指导下,采用省际共建、部省共建、多方合作的方式建设,由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发起,浙、沪、苏、黑、皖、闽、蒙、川、鲁、青、宁、赣、鄂、湘、冀、吉16个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中国电信集团共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参与建设,并在浙江综合交通物流协会牵头下与全国40家物流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成立了共建联盟。
该系统立足公益,由政府投资推动,以标准建设为基础,以数据交换为核心,以广泛应用为目标,以综合信息为方向,共建共享、共通共融,是一个基于浙江全省、辐射全国的公益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系统由一个管理中心、若干个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若干个物流通用软件组成。
此次向全国整体推出的一期L1000试用版,主要包括物流交换代码、物流交换软件、数据交换和标准三大服务,定位于以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功能为核心,以物流通用软件建设为切入点、以标准化和诚信管理为主线、服务于社会的公益性物流信息系统。
为了将L1000的建设成果及时应用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有效地发挥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的作用,平台已在系统建设、软件培训、试点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一个管理中心(一期),1号和2号数据交换中心,通用网站、小件快运、普通运输三个物流通用软件并在超过800家企业使用,并与相关外部系统实现了对接。
在未来5年里,平台的具体建设内容为“1+20+30+50”,即计划建成一个数据交换管理中心;推出普通运输、集装箱、物流基地等20个物流通用软件,供企业免费使用;在全国部署30个数据交换服务器,为行业提供免费的物流业务数据交换;同时基于平台标准规范,扶持50家区域物流公共信息运营商,为行业提供信息发布、货物跟踪、车货交易、信用管理等物流公共信息服务。
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情况汇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大物流建设办公室建设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在交通运输部领导下,各省份步调一致,科研单位、物流企业、IT企业等多方联合共同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解决物流信息交换,服务共享问题,满足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以提升行业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平台”是在交通运输部领导下,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多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物流企业、IT企业等多方参加,共建、共享的物流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
“平台”主要是构建一个公益性的物流信息交换基础网络,同时推出若干个物流企业管理通用软件、推进若干个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共享、推动与若干个外部重要系统联网。
(一)构建国家物流数据交换基础网络(以下简称“基础网络”)。
基础网络对外称“物流电子枢纽”,基础网络由根服务器和若干个交换服务器组成。
根服务器,负责对标准、用户、路由的管理;交换服务器由管理部门、协会、企业从根服务器上下载交换软件后自行部署,为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系统提供中立、开放、免费的单据和服务交换。
计划到2015年,在交通部和浙江省设立互为镜像的根服务器,在全国部署30个交换服务器。
(二)推出若干个物流企业管理通用软件。
为了推动基础网络的构建,加快行业信息化水平,在“平台”框架和标准下为物流企业提供一批普通运输、集装箱、物流基地、仓储、货代等企业通用软件。
通用软件经过简单配臵即可直接使用,通用软件有标准接口可以通过数据交换与供应链上企业数据进行交换。
计划到2015年,向社会推出20个免费的通用软件,完成100家主流物流软件接口改造,推动物流企业接入交换基础网络。
(三)推进若干个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互联。
各省市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在交换基础网络框架下建设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向社会提供物流信息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7.29•【文号】发改经贸[2016]1647号•【施行日期】2016.07.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邮政,电子信息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经贸[2016]1647号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7月29日附件“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
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生活、促进就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提高全社会物流质量、效率和安全水平,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物流领域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完善物流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商业新模式、经营新业态,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