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郡国利病书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天下郡国利病书·陕西备录·巩昌府志》札记
《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记录明代全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成书于康熙年间,作者提倡经世致用思想,努力探求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学问,作为改造社会拯救国家的根据。“崇祯己卯,秋闱被摈,退而读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一为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作者博览群书,广泛搜集史籍、奏疏、实录、方志、文集等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该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尤为重视全国各地兵要地理,涉及地势、卫所、堡寨、屯田、兵备、马政等资料摘录尤其详细,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文献资料。
本书对于边疆的形势和沿革叙述特别详细,在“边备”中介绍各边疆地区的形势、军事状况。但由于“乱后多有散佚,亦或增补,而其书本不曾先定义例,又多往代之言,地势、民风与今不尽合。年老善忘,不能一一刊正。姑以初稿存之箧中,以待后之君子斟酌去取云尔”,初稿成后未经复查修改,以致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近日在读《陕西备录·巩昌府志》部分时,发现传抄和标点讹误,现正之。
1、洪武三年,伪夏平章丁世贞会吐蕃攻文州,守将朱显忠死之。(p2083)
按,朱显忠死守文州,战死的时间应为洪武四年。《明太祖实录》卷66洪武四年六月戊戌:“伪夏平章丁世真率众寇陷文州,指挥佥事朱显忠死之。”
2、洪武四年,议征西虏,征西将军冯胜,副将军傅友德、陈德出陇西,攻下甘肃,河西平。(p2084)
按,此条记载即是明初著名的岭北之战,发生在洪武五年。《明史》卷129《冯胜传》称:“(洪武五年)扩廓在和林,数扰边。帝患之,大发兵三道出塞。命胜为征西将军,帅副将军陈德、傅友德等出西道,取甘肃。至兰州,友德以骁骑前驱,再败元兵,胜复败之扫林山……至亦集乃路。”
3、洪武五年夏四月,邓愈、沐英等征西番,分兵为三路,并力齐入番部,抵川藏,覆其巢。西至昆仑山,斩首八千级,俘男女一万名口,马五千,牛羊十三万,番人震慑。愿求内附,封其酋僧为法王佛子,随俗以神道设教,后更驭以茶马,番遂受羁。(p2083)按邓愈西征西番此事发生于洪武十年。此事原委过程在明实录中详细记载:
《明太祖实录》卷110:“(洪武十年夏四月戊申)命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大都督府同知沐英为副将军,率师讨吐蕃,先是吐蕃所部川藏邀杀使者巩哥锁南等,故命愈等讨之。”五月癸卯,“征西将军邓愈兵至吐蕃,攻败川藏之众,追至昆仑山,斩首甚众,获马牛羊十余万,遂遣凉州等卫将士分戍碾北等处而还。”六月壬戊戌,“邓愈遣使来报捷,上遣使召愈班师回京。”又《明史·邓愈列传》:“(洪武)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戍诸要害乃还……”此次战役,不见有“封酋僧法王佛子”的记载。且法王、佛子与国师等都是明政府在平地西番时,大量给予喇嘛教各派领袖人物的封号,如《明史·孝宗本纪》:“革法王、佛子、国师、真人封号。”《明史·职官志》:“其后,释氏有法王、佛子、大国师等封号,道士有大真人、高士,高士等封号,赐银印蟒玉。”是两种不同的封号,本点校本却合成一词,不确。另,同书《临洮志》与之记载同,同误。
4、十一年春二月,曹国公李景隆率师建岷州卫于祐川。(p2083)
按,《明太祖实录》卷119:“(洪武十一年七月辛巳)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属卫军士城岷州,置岷州卫镇之。”1958年发现《岷州卫建城碑文》:“洪武十一年秋八月,奉大明皇帝命,指挥马烨等官开设岷卫,统率马步左右前后中壮士万余筑城垣、建四门。”现存岷县二
郎山铜钟铭文“洪武十一年八月钦奉天子制开拓岷州设卫”。可见,沐英开设岷州卫后,筑城等具体事务由指挥马烨等完成。本书记载,是继续永乐袁福征《建修岷治记》“洪武初,李思齐降附,制命曹国公李景隆开设岷卫”的错误。同样,《岷州志》卷1《沿革》“洪武十一年,曹国公李景隆奉制开设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记载同样不确。
5、十二年秋七月,西平侯沐英率师建洮州卫于洮州城。(p2083)
按,《明太祖实录》卷122:“(洪武十二年二月丙寅)征西将军沐英等兵至洮州故城,番寇……遁去,遂于东笼山南川,度地势筑城戍守……上曰:洮、河,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遂命置洮州卫。”据光绪《洮州厅志》引《筑洮城工竣碑记》“夏五月,建城垣于洮河之北,东笼山之南川,屯兵镇守,以靖边域。城周九里余,不旬日而工完。郡佥大都督府奉国金朝兴,奉总兵官征虏副将曹国公均旨,督工成造,洪武己未夏五月戊申吉辰立。”
6、十三年,开设文县守御千户所。土官赵逵垛集土民为军,隶陕西都司。十五年改隶秦州卫。十八年裁革文县,以千户领县事。……天顺六年复设文县。(p2084)按,《明史·地理志》:“文,洪武四年降为县,属府。十年六月改属州。二十三年三月省。成化九年十二月复置,仍属州……北有羌水,一名太白水。东有文县守御千户所,本文州番汉千户所,洪武四年四月置。二十三年改文县守御军民千户所,成化九年更今名。”
《雍大记》卷6:“国朝平定陕西,士贞逃遁……是年改为文县,隶阶州。洪武六年,开设守御千户所,土官赵逵垛集土民收军,隶陕西都司。洪武十五年改隶秦州卫。二十三年,革文县,人民归阶州。洪武二十八年,改设文县守御军民千户所,直隶陕西都司,成化九年,复文县,筑城于所城东百步。”
《国朝典汇》卷88:“阶州属县,文,洪武四年改为县,二十三年省入阶州,建文县守御千户所,寻废,所置县。”
天启《巩昌府志》卷4:“洪武四年定陕西,复为文县,隶巩昌府。二十年省入阶州,成化九年复置县,有文县所。”
《明宪宗实录》卷138:成化十一年二月丙申,开设陕西文县守御千户所。
乾隆《甘肃通志》卷3:“文县,洪武四年改州为县,属阶州。二十三年裁县归所,省入阶州,二十八年改置文县守御军民千户所,成化九年复置文县。”
乾隆《西和县志》卷1:按洪武十三年,设文县守御千户所。
《文县志·大事记》:“洪武六年,设守御千户,隶陕西行都司。十五年,改隶秦州卫。二十三年,裁县归所,省入阶州。二十八年,置文县军民守御千户所,以旧城为治所。成化九年复置文县。”
关于文县守御千户所设立时间及其文县沿革,记载时间混乱,众说纷纭,存疑。
7、(天顺)八年春,设立全陕巡抚,以察吏抚民,督储制番,首以右都御史罗汝敬为之。初,巩西南以茶驭番,给兵或以宪司,或以行人,无定额,久不能无弊,台臣王绍建议用重臣,廷议设都御史督理之,兼赞军务。后设监察御史纠茶法,专理其事,都御史巡抚全陕,遂为定制。(p2084)
按,明代巡抚是为了为节制边镇总兵,分担其权而设的,主抓民政,监管军务,和管理茶马贸易无多大关,巡抚人选不一定是要都御史身份。且,罗汝敬,卒于正统四年(1439),何来天顺八年(1464)为右都御史陕西巡抚。
罗汝敬在宣德六年(1431)年至正统三年(1438)年前后曾四次入陕督理屯田、河渠等事。
《宣宗实录》卷76:宣德六年二月,遣行在工部右侍郎罗汝敬往陕西经理屯田之务。
《宣宗实录》卷87:宣德七年二月庚戌,复命工部右侍郎罗汝敬往陕西总督税粮屯种及刍粟出纳河渠等事。这一次入陕,“巡抚侍郎罗汝敬奏西岳神祠年深倾圯,请令西安左三卫屯田军余及近庙州县量起民夫伐材脩葺……”“八年春,巡抚侍郎罗汝敬奏,甘肃临边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