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
(N2、N3级护士)
2020年3月15日主讲人:李莉杰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尽早开始主动性、预防性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功能和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改善和补偿,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新参与家庭及社会活动。一般遵照康复医嘱进行治疗及保健。应该避免错误的训练方法,避免过度用力及紧张。避免疼痛及疲劳。以患者主动训练为主,家人可参与治疗。患者家属要正视问题,面对现实。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应鼓励患者尽量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充分考虑患者的各方面的特殊需要,为他们的正常生活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家庭的一切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注意:患有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的中风患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慎重选择训练方法!
协助者站在患者的患侧予以保护及帮助,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并可引起对患侧的注意。在移动患者身体时,避免强拉患侧上肢,否则容易引起肩的疼痛和半脱位。在协助患者穿衣等活动时,避免从手脚开始不正确地将患肢抬起,应保护临近的关节。
一、正确的床上体位
对长期卧床患者一般2-3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可以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又可以避免压疮的形成。
1、仰卧位:头偏向患侧,掌心向上,手自然伸开,不能伸开可放一布卷隔开。
2、患侧卧位:患侧肩向前伸,肘伸直,手心向上,健腿在上。
3、健侧卧位:患侧肩向前伸,不能垂下手腕;患侧髋向前,膝微屈。
二、翻身
患者应尽快学会翻身,可以避免压疮形成,同时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注意:正确的交叉握手姿势!患侧大拇指在上!
1、从仰卧位翻向患侧卧位:举起交叉手,屈膝,将上肢摆向健侧,再向患侧摆动,依靠惯性翻向患侧。
2、从仰卧位翻向健侧卧位:用健手托住患肘部,将健腿插于患腿下,在身体旋转时用健腿搬动患腿翻向健侧。
三、正确的坐姿
1、床上坐姿:下肢自然伸直,双手交叉放于桌面上。
2、椅子上坐姿:足平放在地面上,双手交叉。能抑制患侧上肢的屈曲痉挛及下肢的伸展,有利于患侧下肢的负重。
四、坐位平衡训练
要点:患侧上肢向身体外后方伸直,掌心向下支撑在椅子上,用健手将物品从患侧向健侧转移,还可以投球、扔沙包等等。或坐位时将身体向患侧移动或向健侧移动。
五、卧位与坐位的转换
要点:健侧卧位→患侧上肢放于腹部→健腿插于患腿下并将身体移至床边→健侧前臂及手支撑身体向上→坐起同时健腿带动患腿移至床下。
注意:如患者不能独立完成,协助者可站在患者健侧,在患者向上坐时,一手向上抬健肩,一手向下压双腿帮助完成动作。从坐位转换到卧位与上述顺序相反即可。
六、躯干与下肢的训练
当患者能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时便可以开始床上活动。虽然强度不大,但是有助于体力的恢复,可为站立及步行做好准备。
要点:仰卧位,健腿插于患腿下抬离床面。
作用:预防健腿肌肉萎缩,刺激患腿,促进恢复。
要点:仰卧位,膝关节屈曲,足平踏于床上,抬头,用交叉手触膝,也可二侧伸。
作用:增强腹肌,抑制上肢屈肌及下肢伸肌痉挛。
要点:仰卧位,交叉手前举,屈膝,抬头双手抱膝→放开双膝平卧。
作用:增强腹肌,抑制上肢屈肌及下肢伸肌痉挛。
要点:仰卧位,屈膝,双足平踏于床上,抬起臀部。
作用:克服骨盆后缩,增强臀大肌肌力及髋关节的稳定性。抬臀时可增加肩部压力,使肩向前。
要点:仰卧位,足与床面垂直。膝关节向下压,大腿前部肌肉绷紧。
作用:利于步行时伸腿。
要点:仰卧位,屈膝,足平踏于床上,患腿慢慢向外分开,再慢慢收回,此时健腿保持不动。然后换健腿做,患腿保持不动。
要点:俯卧位,协助者帮助患者把小腿屈曲,患者逐渐伸展膝关节达各种角度并保持,再逐渐屈曲。
作用:利于步行时的伸髋屈膝。
七、上肢与手的训练
交叉手水平举起,举过头,放颈后。交叉手放桌上,向各方向推球。手托悬挂的气球;屈肘,用球触鼻;手背、手心推障碍物;上下移动;健手缠毛线。
八、坐位转移
只要患者能用健手抓握,用健足站立,就尽早进行转移训练!转移特点:患者向健侧侧前方运动。最好使床、椅子、马桶高度一致。
床边坐位→双足踏地→躯干前顷→健手扶椅子→伸肘支撑身体站起→重心在健腿→健手移向远端椅面→顺势以健足为轴转身→臀部对准椅子→慢慢坐下。
九、站立平衡训练
步行是一个不断打破平衡又不断恢复平衡的过程。因此站立平衡是保证步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影响平衡有以下因素:患侧躯干及下肢麻痹,平衡反应障碍,肌张力增高及异常运动模式,体力下降及健侧下肢无力。
训练方法:双手扶持固定物站立,双足稍分开,尽量用患足支撑体重。微微屈膝!
十、坐位与站立的转换
要点:健侧身体靠近扶持物→二脚向后撤→腰向前探→用健手抓住扶持物→向前顷上半身→将重心移向二脚时向上站起。站起后挺胸向前看,不要低头!
无扶持物时,双足平行踩地,双手交叉充分前伸,屈髋身体前顷,重心移到双足,伸膝伸髋,缓慢站起,挺胸直立。
不能独立完成从坐位到站位的动作转换者,协助者应站于患者正前方,用自己的足和膝分别顶住患者的患足、患膝,帮助其站立。
从站立位转换为坐位:患者在向下坐时有“跌落”感,对患者来说即将坐下的一刻是最难的,所以开始可让患者先站起一点,再坐回去,逐渐增加难度,直至掌握。
十一、步行训练
在康复中步行能力的恢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躯干及下肢的训练”!
当患者步行的能力未达到时,强行扶走,会使其完全依赖健侧,养成不良的动作习惯,形成异常步态,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能力!准备步行应具备的条件:患腿有足够的持重能力,有站立平衡的能力,有主动屈膝屈髋的能力。患者身体不要前顷,不要低头和眼睛看地。年龄较大、平衡和持重能力恢复很差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手杖进行步行训练!手杖的高度应与股骨大转子齐高。可使用三脚或四脚手杖增加步行的稳定度和扩大支持面。
据统计,约有80%的患者能恢复独立步行。
1、三步走法:健手持手杖站立→将手杖向前伸出约一步→患足迈出一步与手杖水平→健足迈步
超越手杖。
2、二步走法:健手持手杖站立→伸手杖的同时迈患足→再向前迈健足。
十二、驱动轮椅训练
据统计,约有20%的患者须使用轮椅行走。尽早使用轮椅可使患者离床,获得坐位。
要点:用健手转动手轮圈,用健足撑地驱动。
十三、上下阶梯训练
要点:健手抓握扶栏→健足踏上一级台阶→用健侧上、下肢的力量向上引体→迈上患腿。
先迈患腿→同时用健侧上、下肢支持身体→再迈健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