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地变化和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13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课标定位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的性质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知识在线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伴随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发光、吸热、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实例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海水晒盐等食物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产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往往同时发生知识拓展水沸腾的实验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与玻璃片又凝结成液体;胆矾的研碎块状固体被粉碎成蓝色粉末;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沉淀;2、变化时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化学变化常伴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化学能可以转化光能、热能和电能。
4、如树木的生成是将光能转化为物质的化学能。
而镁条的燃烧是将镁条所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下列成语包含的物质的变化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该变化为()A.钻木取火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死灰复燃【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A、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燃烧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积土成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有B属于物理变化,其他三项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余物质的变化。
水的沸腾;形式:破裂、扩散、蒸发、凝结将蓝色块状的胆矾2、化学变化:生成其余物质的变化。
磨成粉末;汽油、酒精挥发;铁水铸成常陪伴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积淀物理变化 : 没有生成其余物质的变化。
特点:没有其余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余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响)。
特点:①有其余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积淀②常陪伴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两种变化的实质差别:变化中能否有其余物质生成。
剖析蜡烛焚烧的过程蜡烛消融物理变化同时蜡烛焚烧化学变化发生蜡烛焚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消融,但消融的过程中却不必定焚烧木柴焚烧;你以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铁的生锈;往石灰石中加盐酸有气体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可以单单依照能否有显然的现象,而应当看能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许判断原物质的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
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响,物理变化也可陪伴有显然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为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二)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物理性质确立: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物理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固性、酸性、碱性等化学性质确立:经过化学变化可知化学性质内容:可燃性,复原性,氧化性,稳固性等注意:一般描绘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拥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能够焚烧,糖能溶解与水。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实验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①水的沸腾液态的水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②胆矾的研碎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的胆矾无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氢氧化铜沉淀等)④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块状石灰石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溶解;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二氧化碳气体等)【实验结论】:实验①、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③、④的共同特征是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特征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变化中是物质的外观、状态等发生了改变联系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实例实验③和④、燃烧、腐烂、发酵、金属生锈、火药爆炸等实验①和②、凝固、挥发、升华等本质区别(判断依据)变化时是否有其他(新)物质生成【要点诠释】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但一定要注意现象只是帮助判断,而不是根本依据。
如电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胎爆炸为物理变化,而炸药爆炸为化学变化。
知识点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如眼看、温度计测等)通过化学变化可知实例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要点诠释】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初中九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走进化学世界【知识梳理】知识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化学1、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3、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4、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5、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沉淀等实例冰→水→水蒸气、酒精挥发、石蜡融化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蜡烛燃烧判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关系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时没有明显现象的,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
胆矾的研碎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化学反应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例题:1、A、酒精挥发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火药爆炸D、气球爆炸E、汽油燃烧F、海水晒盐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H、米饭烧焦I、植物光合作用J、发生沙尘暴判断以上选项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B、牛奶变酸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D、蒸汽锅炉爆炸3、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物质B、物体C、运动D、实验4、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围的是()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5、化学是在、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与的科学。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官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金属活动性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例题:1、酒精是一种()的液体,具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探究实验
(1)水的沸腾:对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经过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液化形成液态的水,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2)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呈蓝色,放在研钵内研磨,固体由块状变为粉末状,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将研磨后的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得到澄清的蓝色硫酸铜溶液,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3)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且石灰石固体逐渐溶解,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分
名师点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辨别
唯一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有的化学变化则无明显现象,如缓慢氧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知识拓展
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化学性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在描述的语句中常有“会、可以、能”等词语;化学变化描述发生变化的过程,如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而木炭可以燃烧,则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第一讲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物质的变化二者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物理变化: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水蒸发和凝固、糖块融化、二氧化碳凝华为干冰、铁水铸成铁锅、汽油挥发、矿石粉碎、衣服晾干、菠萝榨汁、蔗糖溶解、冰雪消融、电灯发光等现象)。
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变化,形状的变化,其本质不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3)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辅助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但不是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根本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4)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物质的变化本质不发生变化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变色等火药爆炸、二、物质的性质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
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
如叙述中有“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的用语时,则往往是叙述物质的某种变化.如“木炭在空去中燃烧”为化学变化.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23•确山县三模)诗词是中华文化史中的璀璨明珠。
下列诗词中明显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B.白玉为床金做马C.铁杵磨成针D.千锤万凿出深山2.(2023•邓州市一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百炼成钢B.钻木取火C.火上浇油D.滴水成冰3.(2023•潍坊模拟)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水滴石穿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4.(2023•包河区二模)《天工开物》记载非盐生产过程,描述为“返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
初二升初三化学第1次课授课老师:授课时间:授课容:1、化学引入(生活常识与化学对接)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一部分认识化学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2.记忆重点元素符号教学重点元素符号与名称的准确对应(技巧的讲授)教学过程1.虽然对于化学比较陌生,不清楚化学到底是研究什么,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化学现象。
先讲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1)食醋除鱼刺(化学符号,物质间的相互作用)2)食醋除水垢2.化学与生活联系,生活处处有化学,但是化学究竟是什么,它究竟研究一些什么,回到前面讲的物质之间反应从而引出化学研究的是物质,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研究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创造新物质。
阅读下面的资料深入的理解化学(并完成后面的练习)化学并非从一开始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化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远古时候,人们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抗争时,发现了火。
对火的利用,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铜,又通过炼铜,制得了很多青铜器。
再后来,人们又发展到了炼铁,烧瓷,制,染布,酿酒等等,但是人们一直都是在使用化学,却对物质变化的本质并没有了解。
直到近代18世纪的时候,出现了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是英国的道尔顿,一位是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他们经过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和分子是极其微小的微观粒子,我们只有借助高精尖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
但是通过这两位科学家的结论,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分子是会破裂的,但原子不会,而原子又可重新组成形成新的分子。
这个就像我们在堆积木。
每个小木块是不会再被切分的,但是小木块组成的图形我们是可以拆开,也可能组合成其他图形的。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说到“补铁、补锌、补钙”,铁、锌、钙,我们在化学上称其为元素,物质就是由元素组成的。
但是就像英文单词一样,虽然有成千上万个英文单词,但是却只有26个英文字母,只是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化学物质成千上万,组成它们的元素也只有100多种,这些在我们将来都会细致学习。
我们来看,鸡蛋壳、贝壳、石,三个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联系的物质,在化学上它们就有联系,组成它们的元素中都含有钙,而且这种物质在化学上我们称为碳酸钙。
同学们有时吃的钙片,也是碳酸钙。
还有,像我们熟悉的,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 O2),呼出的是~(CO2),还有我们常喝的水(H2O),这些英文符号是我们将来会学到的,从这些符号我们也能看出,它们都含有O,在化学上表示的是氧元素。
可见,相同的组成,也会形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元素,更会相互组合,形成丰富的物质世界。
其实,对于元素的发现和认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869年,俄国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很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就是我们书后的附表,我们将来还会对它进入细致的学习,到时候再看这表就不再像看天书啦~这小小的表格中蕴涵了丰富的规律,这就是元素周期律。
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分类地来学习物质的性质,这样就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分类的思想,在我们化学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留心总结。
规律,说白了就是法,每个人的学习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也能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资料填空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近代,由于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讲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英语单词相联系,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就是元素,总共有100多种元素,引出元素周期表,掌握其中的30种,先按顺序记住前20种元素,后边的是从中考常考的挑出来的。
元素符号书写:大小写问题元素符号记忆:元素符号表示,教授背诵技巧。
记忆方法:汉语拼音法,中英文结合法,对比记忆法记忆常用的30种元素符号后准确填写下列元素符号1、氢2、氦3、锂4、铍5、硼6、碳7、氮8、氧9、氟 10、氖 11、钠 12、镁13、铝 14、硅 15、磷 16、硫17、氯 18、氩 19、钾 20、钙4.简单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 O2 氮气: N2水:H2O 硫酸:H2SO4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碳酸钙:CaCO3第二部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新课)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联系及区别2.对于变化及性质四个概念的准确区分重难点性质及变化四个概念的准确区分及判断教学过程1.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元素符号并抽查2.由生活中的实例及身边的物质进行实验并分析从而引出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的定义并详细讲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物理变化如:苹果榨汁、水结成冰、玻璃破碎、汽油挥发、蜡烛融化、水沸腾、闪烁的霓虹灯、音乐喷泉、满屋飘香的茅台酒、湿衣服晾、台风、雪灾、山体滑坡、碾米、淘米、洗菜、铜抽成铜丝、轮胎爆炸、空气被液化、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海水晒盐、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铁杵磨成针、碘溶于酒精制成碘酒、瓷碗破碎、海水晒盐、酒精挥发、滴水成冰、研碎胆矾、金桂飘香、尘土飞扬、雨后彩虹。
化学变化如:铁丝生锈、纸燃烧、燃放烟花、菜刀生锈、液化石油气燃烧、米饭煮熟、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米饭变馊、火药爆炸、铁矿石炼成铁、森林火灾、酿酒、燃放烟花爆竹、油脂和火碱熬成肥皂、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煤气燃烧、木材燃烧、火烧赤壁、冬瓜腐烂、蜡烛燃烧、牛奶变酸、米酿成醋、动物呼吸、瓦斯爆炸、塑料降解。
随堂小练习1、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A.铁生锈B.水汽化C.煤燃烧D.脂肪酸败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烛成灰D.滴水成冰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牛奶酸败B.冰雪融化C.试管破裂D.干冰升华4、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
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5、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6、下列各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B.研碎胆矾C.湿衣服晾干D.铜表面产生铜绿7、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 D.③⑤⑥3.由变化引出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概念并对二者进行详细的描述化学性质: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纸能.燃烧、氧气能.助燃、蜡烛在燃烧时可以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真金不怕火炼、百炼方能成钢、纸里包不住火、汽油可燃、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一氧化氮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水在4℃是密度为.1g/cm3、玻璃易.破碎、汽油易.挥发强度高、抗震性好、玉不琢不成器、干冰能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食盐有咸味、木头能浮于水上、钠很软、水可变成冰、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注意:描述性质经常会用到“能”“可以”“会”“具有”“是”随堂小练习1.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B.导热性C.可燃性D.延展性2. 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之冠”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强度高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3.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干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5、“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展区圆满结束。
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6、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 B.硬度 C.还原性 D.溶解性7、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导电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4.讲述变化与性质的联系用英语中的时态来表述我们的变化与性质就是:性质是一般现在时,变化时正在进行时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论变化与否物质的这一性质都是存在的,描述性质经常会用到“能”“可以”“会”“具有”。
而变化则是一个过程,物质发生这样那样变化的过程。
5.就身边的小物件对四个概念进行准确的区分并做相应的小练习,深刻理解四个概念酒精:酒精有味,酒精无色,酒精能燃烧,酒精燃烧铁:铁能导电,铁生锈,铁能生锈纸:纸是白色的,纸容易撕碎,纸能燃烧,纸的燃烧巩固练习物质变化与性质练习(一)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彩纸折成纸鹤B.白雪缓慢消融C.葡萄酿成美酒D.霓虹灯光闪烁2.下列提示的容与化学有关的是()①节日焰火②塑料制品③液化气煮饭④医药药品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③3.以下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面包发霉C.保险丝熔断D.酒精挥发4.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煮熟B.液化石油气燃烧C.水沸腾D.菜刀生锈5.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6.“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容。
2009年我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大海中C.深埋于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二、填空题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