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案:第2课第1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
- 格式:doc
- 大小:29.28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总体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局限性。
⑵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
⑶知道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如何带领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
⑷了解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渠道。
2.能力目标⑴学会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⑶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⑷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⑴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⑵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⑶加强法制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
⑷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
⑸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知识扫描⒈选举的几种方式及优缺点:直接选举: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选举方式。
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能够比较直接、准确表达选民的意愿,保障公民行使选举权,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
⑵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方式。
可以降低组织工作的难度和成本,但难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
⑶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
等额选举在确定候选人时,能够考虑到代表性和代表结构的合理性,但会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⑷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
差额选举能够为选举人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选举方式。
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的选举方式。
有助于选民了解选举人,但若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安排的内容。
本框题承接第一课所讲到的国家的本质和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研究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
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学好本框题,能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了解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懂得公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的意义;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解我国目前采取的民主选举;懂得我国民主选举权利来之不易,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提高自身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
【教学难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多媒体课件,选举的案例。
导入新课: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关于民主选举,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民主选举的内容。
学习新课:选举方式是指选举的形式和方法。
选举方式是影响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选举人个体选举意愿表达的方式和质量,也直接会影响到选举结果。
如果从选民的角度划分,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参加选举投票的选举方式。
(观点辨析:选举我知道)问题一:有的同学认为:“还是直接选举好,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
”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同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明确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说明公民如何行使选举权。
能力目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加强法制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
二、重点难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我国为什么要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选举方式。
三、预习提纲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1. 民主选举面面观2. 选举方式的选择(1)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的优点及局限性(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3)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国情3.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 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3) 公民应当如何行使选举权四、基础知识梳理一、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他们各自有何特点?1. 选举方式的选择从选民角度,我国的选举方式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1)直接选举①含义:由选民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叫直接选举。
②优点:它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局限性:(2)间接选举①含义:先有选民选出_________________,再由他们代表选民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这种选举方式,叫做间接选举。
它适用于选民__________、分布__________的情况。
②优点:③局限性:从候选人角度,我国的选举方式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3)等额选举含义:正式候选人名额与________________相等,我们称之为等额选举。
①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性。
课前预习案班级:姓名:一、必会内容3、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的选举方式。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行使好民主选举权利的意义: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的素养,行使好,才能更好地管理,管理。
(2)如何行使好选举权利: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
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的表现。
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要了解,在、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自主检查1、某省2007年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
与“海选”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节约选举成本②减少选举人之间的竞争③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2、1979年我国制定了第二部选举法,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选举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等。
这说明( )A、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全部实行直接选举B、我国现有的选举制度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C、我国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D、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3、关于等额选举( )A、就是指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B、候选人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等额选举都是直接选举D、等额选举都是间接选举★4、我们的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年近70岁的张老师保存着十几张选民证。
回想起自己第一参加选举的情景,张老师感到特别自豪。
他说:“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选民,但我不认为自己这一票是可有可无的。
投这一票,我感觉自己脚下的土地更加坚实。
”这个事实说明()A、只要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就能满足自己的心愿B、公民只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C、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决定因素D、如此认真没有必要,因为选举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课堂教学案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二、师生合作探究材料一: 2008年11月8日,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第一次参加由他们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活动探究型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承接第一课对我国国家本质和民主权利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选举与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
作用:旨在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价值取向。
二、学情分析知识上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上学生们经常会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由于学生们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2.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讨论,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
(2)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
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
(难点)2.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重难点)五、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素材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视频欣赏:把发扬民主贯穿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全过程.思考:看完视频你能说说我们的十八大代表怎么产生的吗?你对民主选举了解多少?环节二:新知探究展示选举图片并思考:1.镜头一和镜头二的选举方式一样吗?有何异同?2.为什么会采取不同的选举方式呢?资料卡:据统计,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至少需要533万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的财力支出,而实际支出要高于此数。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匡《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案一、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2.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讨论,明白民主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3.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难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
二、前课准备1.利用10分钟左右的阅读书本p15—18,完成【生本对话】部分。
2.对【生生对话】部分作出思考。
3.记录自己的困惑,以便课堂讨论。
三、教学过程(一)生本对话【生本对话A】【生本对话B】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直接选举。
由选民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我们称为它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2.间接选举。
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这种选举叫做。
这种选举方式适用于的情况。
3.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相等,我们称之为。
它的好处是可以比较充分的考虑的合理性;其不足在于,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
4.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
我们称之。
它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在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等情况。
5.确定选举方式的条件。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判断(1):直接选举优越于间接选举。
判断(2):等额选举适用于人大代表的选举。
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优点和缺点,适用范围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优点缺点差额选举等额选举优点缺点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和理论依据】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其它教学法中的案例分析,尽管两者都是利用案例来进行课堂教学,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案例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探究案例。
【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学生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理解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明确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二课承接第一课的“是什么?”讲解“怎么做?”的问题。
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民主选举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第一目民主选举面面观此目为情景导入。
教材选择了三个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就选举方式及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进行了形象的表述,由此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第二目选举方式的选择此目为情景分析。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材简要介绍了什么是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以及差额选举的一个环节──竞选,并对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没有采用直接下定义的方式,而是采取叙述的方式,对这几种选举方式进行概括。
在本框中,这部分知识起着铺垫的作用,不是本框的重点,学生只要明确这些知识即可。
其次,教材明确地指出,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这部分知识在本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教材简要回顾了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历程,指出我国为什么要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这部分内容为本框的重点,也是本框的难点。
第三目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此目为情景回归。
旨在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价值取向。
主要分三个层次加以表述。
首先,教材指明了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
其次,教材告诉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参与选举。
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课程标准:1、内容目标: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2、提示与建议:民主选举的意义,如代表民意、举贤选能等。
针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竞选的规则,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
民主建设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设计理念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生自主学习,练习为主。
2、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3、贴近生活的教学理念:选取生活中典型实例来帮助理解教材观点。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识记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中如何珍惜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重点在进行人文教育—用典型的事例和名言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增强责任感,珍惜自己的权利”才是本课最重要的任务。
2、通过学习制约民主选举的因素明确“民主建设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推进我国的民主建设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2、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三、知识联系:四、教学方法1、本框“民主选举”的知识内容不难,因此知识主要以学生结合世纪金榜自主学习,建设知识体系,教师适当引导科学建构知识,再配合典型的练习。
2、选取生活中人民代表选举或树委会、居委会选举的视频典例,了解中国民主选举的现状3、讨论:运用教材本框最后资料讨论“选举代表时你会更看代表哪些方面的素质”。
用名句引导选举代表时注重“德”与“才”。
4、渗透人文教育,更强调德的重要。
名句:“德才具有谓之圣人,德才兼失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为政之道,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2、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新课教学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
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
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
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
金钱交易等。
可见。
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
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
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7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我国只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那么,怎样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探究活动1:有人认为,反正我又不当国家领导人,所以选举与我无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小结1、公民参加选举,是为了行使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和表达意愿的权利。
认为参加选举就是为了当国家领导人的认识是十分错误的。
2、选举对每个公民,并不是没有关系,而是息息相关。
因为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每个公民要十分珍惜,
认真对待。
3、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选举与我无关”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探究活动2: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民主权利。
选谁不选谁由我说了算,谁对我好,我就选谁。
学生思考回答
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民主权利是正确的。
选谁不选谁由我说了算,有一定道理。
“谁对我好,我就选谁”这就不对了,是公民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我们要正确行使选举权,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只有这样,才能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感受政治生活
某村进行村民委员会主任选举,选民投票前的心理和想法
1他热心为大家服务,承诺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我们最关注的
2他人缘好, 他当选的可能性最大
3他为人老实,心眼好,连年被评为劳动模范
4他为人正直,办事出自公心,不谋私利,不怕得罪人
5他办事能力强, 所作的承诺,能给我带来实惠
6他曾经向我承诺,如果投他的票,他当选后会特别照顾我
7没有一个是我看中的,我谁都不选
8选谁还不是选,无所谓
9”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当然要投我兄弟的票
课堂总结: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选举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应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珍惜并运用好选举权,以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板书设计: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及其各自优缺点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3、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重要性
2、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作业设计: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实际参与问题联系比较密切,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民主参与的方式和意义,提高参与能力,切忌机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