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
- 格式:docx
- 大小:25.01 KB
- 文档页数:8
一、马太效应的概述
1. 马太效应的提出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得越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来。
”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用马太效应这个术语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归纳为: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进步或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马太效应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不是哪一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这种心理现象表现的强度不一样。
在人类产生之初或者是在原始社会这种现象表现得并不突出,因为马太效应这种现象所指向的对象是对资源的占有,而在原始社会那种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条件下,人们所能占有的社会总资源是相当少的,即使少数的人占有了资源也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因此人们对资源独自占有的欲望并不强烈,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时的马太效应只是一种观念性的或者只是少数人渴求的,并没有成为一种明显的社会现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成为人们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或扩大,人们便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私人占有,而且对于那些已经占有的相对较多的社会资源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容易去占有更多的资源,在一定的社会时期或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社会总资源不会发生太大的量的变化,一部分人占有的资源多,必然会导致其他人所占的社会资源相对减少,这样,马太效应便浮现为一种社会现象。
在不同的社会,体现出的马太效应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总体上来说,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生产力越发达,社会资源越丰富,资源占有的差距就会越大,马太效应这种现象表现的就会越突出,当然这段很长时期的前提是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2、马太效应无处不在的几种原因分析
(1)规模效应
在关于马太效应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分析中,规模效应的解释最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在经过大致分析概括之后我们很容易发现,社会中的大多数领域的巨头都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体积大、规模大,尤其在经济领域,这种规模优势表现的尤为突出,规模化经营会给带来巨额利润、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在信息化产品不断进入市场之后,这种传统经济规模化优势体现的则更加明显。
规模优势导致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博弈的结果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弱者甚至没有生存空间,从而在这个领域就会很容易产生垄断,这种垄断就是在马太效应这种现象下所产生的结果,如果没有外界的制约,这还将会导致马太效应的进一步领域扩展。
(2)齿轮效应
了解钟表构造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大齿轮转一圈时,小齿轮要转许多圈;时针走一圈,分针要走六十圈;分针走一圈,秒针要走六十圈。
齿轮效应就是基于此种现象而提出的,也就是说,一个拥有社会资源较多的人要比一个拥有社会资源较少的更容易获得利益,而且,在相同付出的条件下,具有资源优势的人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含量。
换言之,要获得同质同量的利益,弱者要付出比强者多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这种状况不断被持续下去便会产生这种弱者越来越弱、强者越来越强的马太现象。
(3)领先效应
在大家都刚刚进入某一个新的领域的时,而且大家所具备的条件基本一样的时候,日后在这个领域也会产生马太效应,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在一开始,客观条件对每个人都比较平等的情况下,由于其中的一个人或一部分人主观方面的优势先迈出了第一步,之后这些人便“一
步领先,步步领先”,并且在这种领先过程中,有利的客观条件会逐渐向领先者倾斜,那些落后者要想追赶上这些人就相当困难。
随着差距的不断扩大,这种马太现象就会越来越突出。
(4)资源效应
这里所要讲的资源是指为做某件事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和所能控制的。
在上面已经提到,马太效应主要表现在对资源的占有方面,因此,可以说资源是马太效应的核心。
优势的形成的过程就是对资源占有以及加以利用的过程,占有的资源越多,利用的越充分,优势就会明显上升,从而也就会导致资源进一步向自己手中集聚,在某一区域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这种单方向的资源集聚必然会导致其他人所占资源的减少,资源占有的差距也就成为了推动马太效应内在驱动力。
以上是笔者认为比较典型的原因分析,也是马太效应产生的具有一般性的几种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集聚效应、锁定效应、光环效应等一些其他原因的分析,但是无论从哪种角度进行分析,都应该遵循一种共性,就是这些原因能够产生差距,并且在不受外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导致这种差距不断拉大。
3.马太效应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在一开始笔者就已经提到,马太效应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不是哪一个时期所特有的,既然把这种现象定为一种普遍性,那它也就不会是哪一个领域所特有现象,但是它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下主要论述经济和政治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领域中的马太效应。
(1)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
这里所要谈到的经济领域主要是指在私有制产生之后的经济发展阶段,尤其是自商品经济兴盛以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这些因素成为经济领域马太效应进一步普遍的主导。
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的集中体现就是贫富差距的产生与拉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当然就是私有制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除此之外,产生贫富分化的还有它的一般性原因:
第一、收入差距的存在和扩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效率和利益获得的考虑,按生产要素分配成为参与经济的各方所认可,这样不同的生产要素由于其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产生不同层次的收入,当然这种一开始的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允许的,也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但是由于市场分配的缺陷性以及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完善,没有能够把握好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度,从而导致富人的收入越来越多,穷人收入则越来越来少,收入便产生了两极分化。
收入分配的不公导致的收入差距是产生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由于地域和行域差异产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同的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的行业之间,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资源占有,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一开始,他们之间的差距就被大致确定了。
随着发展不平衡的出现和加剧,更多的资源会从这些不发达的领域流向发达的领域,从而出现资源集聚的想象,这也就在宏观上产生区域间的贫富差距。
第三、不公平的竞争以及非合理的权力参与。
不公平竞争的表现很多,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或一些个别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高额利润和垄断利益,而其他群体或个人则不能,最终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另外,由于权力的不合理参与,特别是权力分配的不合理,造成不平等的发展境遇,由于权力的被滥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现象,是大量的是国家集中起来的资源,流向少数的手中。
(2)政治领域的马太效应
政治领域中的马太效应主要表现在权利的分配方面,同经济一样,在政治领域也允许合理的权力分配差距,因为一个国家或政治机构基本上所有的活动都要依靠一定的强制性政令来保证实施,没有层次上的差距很难保证政治活动的效率性和权力的强制性。
但是这种权利的分配一定要具有合理、适度,否则,一种畸形的权利分布会导致政治权力或政治资源向少数
集团或少数人手中聚集,一小部分人专权独大,而多数人因权利被剥夺而受到控制,进而产生许多很严重问题,譬如各种腐败、不民主、不平等等一些政治后果,而且这些后果的影响会很容易向其他领域侵蚀,最终会导致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连锁反应。
政治方面的民主改革之所以进程缓慢和艰难在很大程度要归因于政治中这种超过限度的马太效应。
(3)其他领域的马太效应
除经济和政治领域外,其他领域,也有各自相应的马太效应,如教育的不公平、文化的垄断等现象,但是这些领域的马太现象基本上是因为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因此从基本的经济和政治领域,我们都会推演出其他各领域之所以产生马太效应的原因所在。
4.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马太效应是一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如果社会资源优势一旦被少数人所掌握,其他人要想也获得或者去共享这些资源就会很难,甚至他们手中仅存的资源也要面临被剥夺的危险,从而就很有可能导致社会在很多方面发生不良的两极分化。
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一种激励作用,它使人们之间产生差距,形成一定的发展势能,吸引和促进处于劣势的人并不断去奋斗、去创新,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中国的贫富分化中看马太效应
现在在中国社会出现一种二八现象,即中国二成的富人掌握了全中国八成的财富,这种财富分配的不公,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根据现在一个为国际所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分化程度的标准就是通行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在0.3以下的为平均状态,0.3——0.4为合理状态,超过0.4被认为是收入差距过大,而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贫富分化已经达到0.47左右,远超过了目前发达国家的最高水平,而且还在迅速扩大。
这只是整体上的数据统计,如果具体到中国的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贫富分化的程度会更大。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贫富分化现象及矛盾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如果说还没有完全为社会所不能承受,至少已经到了不可承受的边缘。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造成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的转型。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的,因而在这个阶段市场经济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市场化效应本身就具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们所认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使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
但是由于提高和增长的幅度和速度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字,人均收入最高的广州市,2001年月人均收入为1247元,人均收入最低的兰州市,同年人均月收入是430元,两者相差近3倍,这只是我国东、中、西差距的一个缩影,在其他方面,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早在1995年统计数据就曾经显示区域收入差距对基尼系数差距的贡献率为33.7%。
(三)权利参与分配导致的不平等。
掌握国家公权力的一些政府官员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进行贪污受贿、权钱交易,从而导致无论是在国家资源的分配方面,还是居民的收入分配方面出现一系列不平等现象,少数人掠夺了社会和群众本应得到的一部分财富,在这种权力行使不公正的情况下,很容易致使社会群体向贫富两极进行分化。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限,应保未保的情况还较为严重;保障标准偏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尚不足以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社会保障工作的不到位,使社会优势的生活、教育、医疗等资源绝大部分只能为富人所享用,社会底层群众的进一步积淀,陷入一种穷人越穷的恶性循环状态。
三、如何利用马太效应
既然马太效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那么我们如何去破除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或者说如何去利用马太效应?根据上面对马太效应存在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进行本体积累。
只有当你手中资源很多时,马太效应才会为你服务,因此进行必要的本体积累有助于个人在这种淘汰式的马太效应中成为优胜者。
个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可以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流中依靠自身能力网络较多的社会资源,企业或行业可以通过引进和学习先进技术、进行自身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本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在资源占有方面成为优势),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会不攻自破,积极效应也会接踵而来。
2、扩大自我的扩张。
这里所说的扩张是要求不但要注意纵向的扩张,同时也要兼顾横向的扩张,也就是说,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进入一个领域,我们就要吃透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另外,我们还要切忌不能不可将自己绑死在某一个领域,要在马太效应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提升自己,使自己的扩张具有规模化,形成一种规模效应。
3、不断加强本体的良性因素。
在这里主要是为了强调量和质的统一,无论是本体积累,还是自我扩张,都是从量的方面出发的,但是在具备量的同时也要注意质的同步提高。
这就需要我们去促进本体的良性发展,积累更多的良性因素。
如某种良性因素是你在你取得优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在你取得优势地位以后仍能保持或进一步完善这种因素,你就可以持续这种优势。
4、克服负面因素。
这些负面因素主要是指市场调节的缺陷、分配制度的不完善、政治腐败与公权私用导致的不民主等。
细化到个人方面,主要是要求我们要克服自身的存在主观缺陷、改掉生活中的种种陋习。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讲的本体积累和自我扩张的过程,是建立在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去克服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
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不是任何主体都可以永久适用于马太效应,即不是任何主体都能够长盛不衰的,因为社会必然出现拐点,对于个人或某些企业、行业,他们的境遇还可以通过自我收缩和理性的建构而使自己的马太效应呈良性趋势,可以长久保持优势,但某一段社会或某一类型的社会却必然从盛走向衰,因为社会合力的存在使社会必然性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大家会看到历代王朝尽管都不想灭亡,但最后都逃脱不了被替代的厄运。
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在创新。
(3)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4)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实现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
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对工业化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且还丰富和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
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目前,我国服务业与过去相比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必须加快发
展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
要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
三是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国情决定了今后农业的发展很难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要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感,自觉把它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即: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业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
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
必须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
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当然,强调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推卸或减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
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在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并带动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从多方面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还要在全社会发展群众,进行结对帮扶支持,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