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4
24
支持这一观点的实验依据
1. 大多数致癌物同时也是致突变物 2. 许多致癌物的致突变和致癌性质取决于它们是否能转变为
亲电子的代谢产物 3. DNA加合物的水平通常与致癌性和致突变性成正相关 4. DNA和致癌物的相互作用可活化肿瘤基因
2019/12/4
25
2019/12/4
亲电性化合物 DNA, RNA, 蛋白质
①通过细胞毒性或激素作用刺激细胞增殖。如高脂肪饮食可使 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高,原因是高脂肪饮食可使催乳素分泌增 多,而催乳素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②抑制细胞间的信息互通,从而解除细胞生长的接触抑制,使 启动了的细胞能逃脱周围正常细胞的抑制,出现增殖失控。
③免疫抑制。
2019/12/4
12
1. 引发阶段(Initiation)
化学致癌物在体内生物转化酶系统作用下,经代谢活化, 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终致癌物,后者含有亲电子结构,能 与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DNA上的亲核基团发生共价结合, 导致DNA的突变,引起DNA损伤。
致癌物与DNA大分子的结合具有位点特异性,不同位点的 加合物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绝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加合物 形成位点与基因突变位点密切联系。
2019/12/4
28
DNA损伤修复存在不均一性和可诱导性
不均一性表现在不同个体、不同器官和不同种类细胞之间的 修复能力不同,也表现为同一细胞内不同基因片段上的损伤 获得的修复机会不同等,即表达基因优先于静止基因,调控 基因优先于功能基因。
可诱导性是指细胞修复DNA的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 被相关因素所诱导。在小剂量损伤因素的连续刺激下, DNA损伤修复的能力会升高。
生永久性的、不可逆的遗传性改变,成为突变细胞,或称 “启 动细胞”,诱发细胞突变的因素称为引发剂(启动剂)。 启动细胞的表型可能正常,它必须通过克隆扩增才能形成损伤。 在接触致癌物与发生细胞转化之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潜伏期, 需要启动效应的遗传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