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修补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修补
前言:在地下室外墙上的裂缝,经常出现的是垂直于地面的裂缝,偶尔在地下室外墙的端部位置处,也有45°的斜裂缝产生,这些裂缝的宽度一般不大于0.3mm,也有少数达到1.0mm以上的,有些裂缝宽度更大,甚至贯穿墙体形成通缝,有渗水现象。从墙体上裂缝的产生位置及出项的时间分析,这些裂缝均不是上部荷载的作用引起的,一般也不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通常称之为非结构受力裂缝。但地下室外墙上的裂缝,以及裂缝产生的渗漏水现象,将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功能,严重者将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产生原因:从组成混凝土的草料构成分析,混凝土是由水泥凝胶材料和水以及骨料以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混合物。在这个混合物中,砂石料起骨架作用,水和水泥形成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在水泥硬化之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并赋予这个混合物以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形成的水泥石将骨料凝聚、胶结成一个坚硬的整体。
结硬后的混凝土是一种抗拉强度很低的脆性材料,而且其抵抗拉伸的极限值很小,一般普通混凝土能承受的极限拉伸值仅为0.01%~0.02%,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当温度、收缩或不均匀沉降等作用,变形量大于其极限拉伸值时,即产生裂缝。在地下室外墙上产生的非结构受力缝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
从混凝土各组成部分收缩的大小程度情况分析,在混凝土这个混合物中,组成混凝土骨架的砂石料,其产生收缩的程度最小,骨料的级配好、密度大,骨料的弹性模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程度越小;相对于混凝土中的粗
骨料,细骨料和水泥混合而成的水泥砂浆,其收缩量要大一倍左右,而纯水泥浆即水泥石的收缩量则是水泥砂浆的2.5倍。因此混凝土的收缩大部分是发生在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即水泥石的收缩上,而引起水泥石收缩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两大类。
化学收缩:混凝土在浇筑后最初的硬化过程中,水泥浆中水泥和水发生水化作用产生水泥石,其体积小于反应前的体积,产生的体积收缩变形称为化学收缩。化学收缩的收缩量与水泥浆的含水量无关,收缩量也较小,但化学收缩引起的收缩是一种不可恢复的收缩变形。这种收缩在粗骨料和砂浆界面上产生拉应力,使粗骨料与砂浆截面间形成不规则的截面细微裂缝,这种细微裂缝一般产生于混凝土的内部,外观上不容易发现。水泥石水化收缩发生在整个混凝土结构体内,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变形、收缩比较均匀。
混凝土在硬化、成型过程中的另一种化学收缩为碳化收缩。它是大气中的CO2与水泥石中的Ca(OH)2作用,生成Ca CO3和水的过程,碳化将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由于混凝土的碳化过程是CO2由表及里向混凝土内部逐渐扩散的过程,碳化首先在混凝土的表面发生。混凝土的表面因为碳化而产生她化收缩,对其内部形成压力;而内部混凝土对表面碳化层产生张力,从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碳化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成型过程中因失水而产生的收缩称为混凝土的干缩,是一种物理收缩。混凝土在硬化、成型过程中,水的存在是水泥水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水分水泥就不能水化,水泥石的硬化过程就不能继续,但在浇注混凝土时,为保证混凝土拌和的和易性,混凝土中所加的水分往往远大于水泥水化所需的水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其多余的游
离水一部分通过蒸发、逃逸而引起水泥胶结体的失水收缩;另外一部分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的内部,形成水泡或气孔。残留在混凝土内部的水泡或气孔,在混凝土内部毛细管的压力作用下将产生体积收缩。混凝土在硬化、成型过程中的因失水而产生的这种收缩称为混凝土的干缩,是影响混凝土体积变化最大的原因。在混凝土浇筑后至终凝前,是混凝土收缩的剧变期,在这个阶段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现象,某些水分在逃逸过程中受到钢筋、粗骨料的阻挡,聚积在其下缘,使骨料与胶结材料之间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