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强迫、穷思竭虑的一些办法和启发
- 格式:doc
- 大小:26.94 KB
- 文档页数:13
解决穷思竭虑的一些办法和启发(收集整理)
差不多就行
烦恼来源于错误地追求。要知道完美只是主观的产物,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真正的完美。记得前些天偶尔看《西游记》,好像是最后一集吧。老龟就把他们弄翻在河里。经书都湿了,放在石头上晒。猪八戒不小心一页经书的一角被粘到石头上了,致使这部经书不完整了。当时唐僧非常得伤心和惋惜,这么多年历经这么多磨难才取到的真经竟然不完整了,想想是多么的难以承受。这时孙悟空劝师父说:“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为人力所能为也!”。这是一句禅机很深的话。也许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而且我们所追求的完美一般都表现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面,这样看来就更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追求完美了。而且我们会发现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完美都是暂时的。比如说衣服的问题,我们反复弄了几次之后感觉心理舒服了,这时应该是完美了。但过不了多久我们又会发现刚才的完美还是不完美,还是需要再弄弄,就这样我们一次次的找到完美又一次次的否定完美,搞的自己筋疲力尽。穷思竭虑的朋友也是一样,想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满足不了多久,又觉得不满意,还是要继续思考。这也充分的告诉我们,根本不存在一个终极的完美,存在的只是我们主观暂时认为的完美而已。为了这个主观暂时的完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不值得的。凡事都需要有一个度,差不多就行,尽力即可。
穷思竭虑有什么好办法
心理现象在惯性和连续性的推动下如同奔流的洪水,是很难停止和消灭的。唯一可以使心理现象停止的方法就是突然的打扰。或叫“切断思维惯性”。当连贯性的心理流在继续的时候,突然出现的打扰可以一次性把原有的心理惯性停掉,或忘掉。
3、延迟满足
当强迫冲动或心瘾非常强烈的时候,可以采用延迟满足的方法,即推迟15分钟再去实施强迫行为,称为一刻钟法则。这时,你可以对真实我这个孩子说:好好,我知道你很想去重复,但我不能马上满足你,你必须等15分钟!在等待的过程中,如果能转移就迅速转移,不能转移的话,15分钟以后强迫冲动将减弱,然后再转移。如果15分钟后,强迫冲动仍然没有减弱,那就满足它一次,只一次,然后继续上述步骤——延迟满足,迅速转移。
如果这一次失败了(你可以当作暂时妥协),也不要着急,不要自责,不要增添额外的焦虑和负担,因为改变坏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坚持做下去,最终一定能成功!
4、转移并聚焦到强迫以外的事情上
。在做事情的时候,患者
仍会有焦虑不安,会影响做事的效率和效果,不过没关系,要坦然接受其影响,继续做事,因为焦虑已经减弱到你可以控制和接受的范围之内了。
刚开始实施以上方法和步骤时,需要意识的参与和意志的努力,就像我们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时的情形一样。只要反复进行这个训练,那么刻意的痕迹就渐渐淡化了,对症状所做出的反应也将越来越快。最后,当方法运用自如,方法不再是方法的时候,就标志着痊愈了。
强迫症捏住了我们的“七寸”
中国有句古话叫:"打蛇打七寸",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要抓住"要害"部位或环节.我想强迫症是最懂得这个道理的了,强迫症之所以让我们如此的痛苦和焦虑,正是因为它抓住了我们的"要害".我们之所以无法停下来原因有很多很多举一个不太贴切的例子:如果我们的家人被绑架了,那么绑匪提出的任何要求我们都会答应的,找我们要多少钱我们就得给多少钱,今天找我们要1000元,明天找我们要800元,后天又找我们要2000元.因为家人是我们的要害,我们的要害被绑匪捏住了,那我们就无法摆脱绑匪的控制.如果想要彻底的摆脱绑匪的控制,我们就要豁出去我们的要害.对绑匪说,我的家人我不要了,你想杀就杀,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样,绑匪就拿我们没办法了,我们也就彻底摆脱了绑匪对我们的控制.当然,对于真的绑架我们不能这样做,担对于强迫症我们完全可以这么做,而且这么做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强迫症本来就是我们主观虚构的虚假空的东西.
可见,要想快速摆脱强迫症的困扰,就要彻底的豁出去.我国的一句古话叫做:置于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识破强迫症的迷惑——给穷思竭虑者一个答案
病人会突然担心:窗户要不要装防护拦?要是不装掉下去怎么办?然后还会出现更多的想法,例如,要是现在不装,以后要不要装?多高要装,多高不要装?要是有小孩要不要装啊?
穷思竭虑者是什么问题都能问得出来的,甚至会问:“饭里面有没有下毒?”,“天花板会不会塌陷下来?”。
千奇百怪的问题,只是强迫症的表象。看起来,病人是在时时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不同的问题,实际上,隐藏的真实的问题只有一个:病人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提出这些问题。
“不自信”导致了强迫症。而病人的“不自信”认识是:“我不得不提出这些问题。”
从根源上看,穷思竭虑和重复洗手,是属于强迫症的同一个类型的。后者在刚刚完成第N次洗手后,仍然觉得自己的手没有洗干净,因为,强迫症让他“不得不”处于这种状
态。但是,重复洗手的荒谬一眼即可看穿,而穷思竭虑者面对的
问题,则更有迷惑性,这就导致很多患者身陷“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怪圈中而不自知。
穷思竭虑者的强迫症,在来到时,首先都是以“这很重要”打头阵的。紧接着到来的,是患者的“我不得不这样做”的不自信认识(这种认识,是以一种恐惧的形式出现)。在“很重要”的旗帜下,跟着这种不自信认识走,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穷思竭虑者面对着两个问题:1、无法控制自己会提出各种问题;2、回答这些问题要浪费大量的时间。
其中,1是因,2是果。如果能降低“果”的严重性,强迫症的危害会迅速下降,并很快达成痊愈。
降低“果”的严重性,就是要能做到:迅速的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对此,我倒是有一个通用的答案。
我的答案是:“不要去找问题,而要让问题来找你。”
这个通用的答案,其实是一个生活哲学。如果把这个答案换一种说法,就是“不要担心”。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1、对于我们自己能够主宰的事情,充分相信我们的大脑。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大脑一直安排得井井有条,为什么不信任它呢?我们经常去检查煤气、水、电,哪一次不是已经关好了?如果我们花点时间好好观察一下,就会惊叹我们的大脑是如此强大,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很恰当,可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始终不相信它,总是以为它会出错。停止这些担心吧。
2、对于我们无法主宰的事情,我们不担心。我们担心很多问题,其实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假问题”。所谓“假问题”,就是根本不会发生、或者发生了也不会造成很坏的后果、或者即使造成了后果我们也能弥补的问题。我们总是担心手机会遗失,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手机真的遗失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我们的楼板只有很小的可能会塌下来,如果它真的塌了,那么有可能我们并不在家,即使我们正好在家,我们也可能不会受伤,即使受伤了,我们也可能会康复......剩下来的可能性,已经不值得我们浪费时间去考虑了。如果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性真的发生了,那时候就让我们去面对吧!
“我们等待坏情况出现,然后再去面对它、处理它,而不要在坏情况出现以前就去思考它、担心它。”
总之,“不要担心”包含两个意思:对于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相信:“我们已经处理好了,或者我们会处理好的。”;对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等待真正的问题来临,并且到了无法再拖延的时候,然后再去面对和处理它们,而不是在它们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