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30.85 KB
- 文档页数:21
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试论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试论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不当的人类行为,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思想的引入变得迫切。
本文将试论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关系,并探讨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
一、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原理1. 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2. 物种多样性:生态学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增加植物的多样性,选择和引入适应当地环境的本地植物,以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3. 循环利用:生态学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注重废物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1. 植被规划与设计:植被是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思想在植被规划与设计中强调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以实现植物群落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 生态水池的设置:生态水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设置生态水池,可以增加水资源的供给和保护水质,为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条件。
生态水池还可以吸收并净化园林中的雨水,减少洪涝和水资源的浪费。
3. 生态景观的生态恢复: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
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恢复和保护受损的生态系统,重建自然景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4. 生态交通系统的设计: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还涉及到交通系统的设计。
合理规划和设计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环保的出行方式,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1、景观类型(名词解释)自然景观:是自然界中未经人工实践所干涉,以天然景观元素构成的景物,包括天然存在的景观和人工景观的自然要素部分。
城市景观:是通过人类的艺术加工,以人工景观要素为主构成的景物。
2、景观设计概念景观可归纳为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物。
广义的景观设计是将一种景物通过整合、规划等科学合理的手段转化为另一种景物的过程,重点在于处理人、地关系,使环境中的各种构成系统更好地和谐发展。
狭义来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布置道路、种植植被、修造建筑等手段创造美的自然和人工环境。
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环境心理学:霍尔的“空间关系学”,他将人际交往的身体距离划分为4种:亲密距离为0~0.45m,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为0.45~1.2m,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交距离为1.2~3.6m,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共距离为3.6m以上,如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名词解释)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美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它研究景观美的特性和构成,以及自然美的保护和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途径等。
范围涉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
它们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构造规律等,都是景观美学所研究的对象。
3、试述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论述题)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绿化与植被情况、地质与水文条件、)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空间设计、空间类型、空间构成)人文因素(使用群体、地域文化)生态因素(保护自然元素、生态技术)技术因素(施工技术、新型材料)4、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套分等级的系统,可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5、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是对城市认知地图富有开创性的重要成果。
他在书中将城市的物质行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摘要:风景园林设计最根本的目标是要实现其艺术性和美学性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者必须要创新思维模式,变革设计理念,并且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
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字:风景园林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还需要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在这种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建设获得了发展。
风景园林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追求的需要,也能够改善城市环境。
设计是风景园林建设的起始阶段,下面本文就对其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分析随着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设计人员的构成也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但要想保证风景园林设计达到良好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是要使设计理念具有创新性,既能够凸显前卫设计的一面,又能够仅仅的和城市的发展相连接。
具体说来,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风景园林的设计要体现社会因素和物质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从人文的角度来讲的。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文特色,这一要素具有地方独特的民族性和文化性,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因此说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设计,使风景园林中的每个角落都能够凸显人文色彩,彰显独特的生命力。
而物质因素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水资源以及地形地貌等要素,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这两者是不能缺少的。
水是生命之源,在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水能够展示出灵动的感觉。
风景园林中的水景就是用水组成各种形态而成的景观,设计者需要重点加强对水景的创造,使风景园林中的水景既能够展现出灵动美,又能够给人一种明镜清澈的感觉。
植物景观也是风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物质因素之一,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因素,既能够达到绿化的效果,也能够带来美观的功效,在选择植物景观的时候,设计者需要结合实际,既要选择具有色特的植物,也需要和城市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
1.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
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公园绿地G1(2)生产绿地G2(3)防护绿地G3(4)附属绿地G4(5)其他绿地G53.城市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3.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
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
公园绿地与城市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
4.生产绿地: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5.防护绿地: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6.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1 G2 G3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7.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8.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2)城市绿地率(%)(3)绿化覆盖率(%)9.市域绿地系统包括:市域内的林地,公路绿化,农田林网,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镇绿化用地等。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
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元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满足客户需要、比较适用的方案。
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
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可简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构思构思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
从学科发展和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
我们这里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它涉及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等很多领域。
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来看,景观设计着重于具体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即狭义的景观设计。
两种观点并不相互冲突。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无论是关于土地的合理使用,还是一个局部的景观设计方案,构思都是十分重要的。
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规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同时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
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方案构思“四法”1草图法草图法的特点和作用在运用草图法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不受约束。
能将自己的想法较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随意修改。
2模仿法模仿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别人的想法、构思,激发自己的灵感。
模仿法在仿生学领域的应用:模仿鹰眼的成像原理仿制出来的微型照相机、摄像机自动调焦的摄像头等;人造卫星的拍摄系统;模仿飞鸟的翅膀结构原理制造出的飞机机翼等。
模仿法构思设计方案时,可以大致分为:a.外形模仿b.仿生模仿: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原理仿生c. 结构模仿d.功能模仿3联想法要用联想法进行方案构思,人们就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广的见识、较好的知识基础及较丰富的想像力。
风景园林设计的规划与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规划风景园林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1. 功能性原则:
-设计应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包括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生态保护等,确保园林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美学原则:
-设计应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通过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布局和比例等,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园林空间。
3. 人文历史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园林所处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入地方特色和历史元素,保留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4. 可持续性原则:
-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手法,如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植物多样性、节能减排等。
5. 空间组织原则:
-设计应合理组织园林空间,考虑连通性和流线性,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感的空间结构,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流动和体验。
6. 自然和谐原则:
-设计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和景观,如水、石、植物等,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环境。
7. 安全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通道、栏杆、标识等设施,确保园林环境的安全性。
8. 社区参与原则:
-设计应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需求反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园林设计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和需求,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品质的风景园林作品。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特征1单选(2分)以下哪一句对风景园林三大基本方面的概念有误?A. 道路交通、建筑物与形态方面有关B. 活动方面包括行为、精神、历史C生态、植物、水体、土壤属于背景方面D.形态方面包括空间划分、时间安排等正确答案:A2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的尺度不属于绝对空间尺寸?A. 人体气泡B单个台阶C高大远山D.树木冠幅正确答案:C3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不是风景园林规划的特征?A.规划的依据性B规划的多样性C规划的空间性D.规划的前瞻性正确答案:B 4多选(3分)以下哪些项是风景园林的哲学追求?A保护环境生态,创造万物和谐的大背景B创造美丽动人的空间形态C组织风景园林的大系统D.构建繁荣昌盛的生存活动状态正确答案: A、B、D5填空(3分)以风景园林三元论为基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大基本方面是(形态活动背景)6填空(3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概念是(空间尺度概念与时间变化概念)7填空(3分)谈谈对风景园林的哲学认识(存在形式,三层意义,三大追求)1.2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1单选(2分)以下哪一种比例尺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要求A.1:500B.1:5000C.1:10000D.1:3000 正确答案:A2单选(2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活动类类规划设计A.带状景观规划设计B城市公园规划设计C区域、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D.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正确答案:A3多选(3分)以下哪些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流程A.规划设计B.方案设计C施工图设计 D.扩大初步设计正确答案:B、C、D 4•多选(3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流程A.施工图绘制B.空间规划一一总体规划图C现状调查分析一一调查分析图D造价预算正确答案:A、D5判断(2分)风景园林/景观先规划再设计的流程不可逆。
"正确6填空(3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得分/总分(背景类规划设计、形态类规划设计、活动类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7填空(3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包含哪些层面。
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概念性规划、概念性设计1.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上)1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是风景园林专业语言的来源?A.文化历史B.自然山水C.民族风情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单选(2分)哪个语言是基本的?A.工程的语言B.科学的语言C空间的语言D生态的语言正确答案:C3单选(2分)哪个语言在当今世界是占主导地位的?A.科学的语言B.工程的语言C生态的语言 D.空间的语言正确答案:C4单选(2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A.推动与促进B.以上都是C包含与从属 D.作用与反作用正确答案:A5多选(3分)风景园林空间的特点是什么?A.空间丰富B.空间是生长的、变化的C限定性强 D.限定性不强正确答案:A B、D6判断(2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是互相矛盾的。
X1.4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下)1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风景园林专业的语言?A.植物的语言B.工程的语言C艺术的语言 D.空间的语言正确答案:A2多选(3分)以下哪几项属于风景园林时间语言的案例?A. 美国伊利诺斯州绿道规划B. 西班牙Beni dorm海滨蛇形步道设计C黄土高原规划设计D.上海绿洲百年计划正确答案:A、C、D3填空(3分)艺术语言的源头是(自然)4填空(3分)Phil Lewis教授的区域性景观规划方案中最主要体现了风景园林__时间__的专业语言。
5填空(3分)如果用句子来比喻风景园林专业,那么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可以看做是句子的(谓语)6填空(3分)从风景园林三元论的角度来看,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是(科学、艺术、技术)2.1景观要素分析1单选(2分)瞭望庇护理论更常用在人类空间的哪一种行为中?A.参与行为B.交往行为C观看行为 D.活动行为正确答案:C2单选(2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基本要素不包括以下的哪一项?A.建筑B.阳光 C 土壤 D.生物链正确答案:A3多选(3分)从风景园林三元论看环境生态要素(背景)包括以下的哪些?得分/总分A.地形B.气候C土壤D动物正确答案:B、C、D4多选从风景园林三元论看行为活动要素包括以下的哪些?A.习俗B历史C意境D视觉正确答案:A、B、C5多选从风景园林三元论看形态空间要素包括以下的哪些?A.建筑物B植物C空间D.场所正确答案:A、B、C、D6多选(3分)本节景观要素分析课程的知识点与风景园林三元论的哪几个方面有关?A.工程B形态C背景 D.活动正确答案:B、C、D7多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生长所需注意的几个基本要素有?A.土壤B.空气C养分与管理D.阳光正确答案:A、B、C D8判断风景资源分类及其特征中的三点:山水风景、生态景观、文化特征,分别依次对应了风景园林三元论的背景、背景、活动元。
x 4.1.1视觉与空间形态要素1单选(2分)视觉占据了一个正常人五官信息来源的多少比重?A.80% 〜90%B.60%- 70%C.30%r 40%D.50%- 60%正确答案:A2单选(2分)以下对景观三大门槛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25米以上、110米以下的空间尺度常见于欧洲中世纪广场。
B. 某设计师为了设计一个给人以宏伟感受的空间,布置了一个200米长的中央轴线。
C. 300米以上的空间属于壮观的景观空间,设计师已经很难把控D. —个10平方米的空间属于小型且亲密的空间。
正确答案:C3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属于对格式塔完型理论的应用?A.威尼斯的圣马可梯形广场B.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月亮门C近大远小D壶形图正确答案:B4多选(3分)以下哪些项属于景观视觉的基本要素?A.视线B视距C色彩D视点正确答案:A、B、C、D5多选基于景观观赏的习俗与文化,产生了以下哪几种视线关系?A.扫视B.平视C俯视 D.仰视正确答案:B、C、D6判断(2分)将人眼的视野空间特性应用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常常用来确定一个场地的高程变化。
x7判断(2分)快速道路规划设计时,不宜在两侧路缘设置过多景观物,以免使司机产生视觉疲劳。
“8判断(2分)对格式塔完型理论的应用能使观景者产生感受上的强烈动感,增强景观的趣味性。
“4.2视觉与空间形态要素应用1单选(2分)以下那一项不属于视觉景观空间感受类型的分类?A.物理的B.自然的C精神的D.心理的正确答案:B2单选基于视觉分析的景点空间范围划分不包括以下哪个步骤?A.观景层次选取B.观景视域规划设计C观景丰富度设置 D.观景方向确定正确答案:C3单选(2分)在苏州某园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案例中,应用视觉心理学的原理主要达成了什么效果?A.增强了道路的深远、宽阔感B.增强了两侧绿地的绿量感C对道路方向具有提示性D.增强了道路景观的流动感正确答案:B4单选(2分)凯文林奇的城市五要素理论中,五要素不包括A.边界B.水域C道路 D.标志正确答案:B5判断(2分)视域是景观感受的基本单元。
“6判断(2分)基于视觉习俗文化效应,风景园林中的集中性景观不可获缺,应该聚集在一处增强其集中性。
x7判断(2分)山东潍坊白浪河总体规划中模仿大自然中的河流曲线,处理河道边界时运用了顺流方向较长、逆流方向较短的形态特点。
“ 5.2生理心理文化行为要素的根源1单选(2分)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景观感受三元论A.景观感受背景B.景观感受行为C景观感受环境 D.景观感受空间正确答案:A2单选(2分)景观感受三元论中景观感受环境这一元的属性为A.主观B.主-客观C客观D无属性正确答案:C3单选(2分)景观感受三元论中景观感受空间这一元的属性为A.客观B.主-客观C主观D无属性正确答案:B4单选(2分)景观感受过程包含生理、心理、文化三类,其中变化性与弹性最大的是A.行为过程B.生理过程C心理过程D.文化过程正确答案:C5多选(3分)景观感受过程包括A.文化过程B.行为过程C生理过程D.心理过程正确答案:A、C、D6多选(3分)景观行为分解成一些基本的构成元素,有()。
A.组群、性质B.需求、容量C规模、感受 D.空间布局正确答案:A、B、C7判断(2分)直觉(intuition)是主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A. xB.V正确答案:A解析:客观对象8判断(2分)知觉(perception)是把对事物的整体感觉分化成部分关系的过程。
x解析:知觉(perception)是把对事物的部分感觉分化成整体关系的过程。
9认知包括:知觉、意象、记忆、想象、推理、判断、概念等。
"10判断(2分)环境知觉是一种心理过程。
“1单选(2分)设计标志性景点周围都没有比它更高的建筑物,而且在它周围留有净空,最主要体现了以下哪一点。
A.平衡各景点的规模B.生态节点的意义C把通过这组织视线、视觉走廊、视觉空间三个元素起到让景观点更加突出的作用D.在景观点设计中需要考虑活动的问题正确答案:C2多选(3分)景观点可分为()几类。
A.生态节点B.标志性景点C行为活动景点 D.视觉景点正确答案:A、C D3多选(3分)从视觉角度来看,以下哪些属于视觉景点。
A.视觉轴线起始点B.标志性景观C视觉轴线中点D视觉轴线高潮点正确答案:A B、C、D4多选(3分)对于景观点的规划布局,从视觉景观与行为活动着眼考虑,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平衡各景点的规模B.发挥景点的生态作用C朋确景点类型 D.控制景点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C、D 5多选(3分)景观点的设计包含哪三个要点。
A. 平衡各景点的规模B. 把景观点设计与视线、视觉走廊、视觉空间联系起来看C生态节点的意义D.在景观点设计中需要考虑活动的问题正确答案:B、C、D6判断(2分)景观点是风景园林与景观环境中具有吸引力、表现突出的景物或场所空间。
"7判断(2分)通常在一个园林景观中只布局一个景观点。
X8判断(2分)只有明确每个景观点的优劣、强弱、高低、远近等特性,我们才知道怎么进行布局。
“9判断(2分)通过景观点设计可以进一步满足人们的活动需要。
“10判断(2分)通过对生态点和生态节点的识别,可以进一步设计打造从而提升生态质量。
“5.2生理心理文化行为要素的根源1多选(3分)以下关于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的目标:实现微小气候的调节改善,进而提供基本的理论方法和导则B研究范围:城市人类户外活动C研究特征:利用自然气候与风景园林资源、低能耗的环境资源调节D.研究功效:调节物理环境的舒适程度正确答案:A、B、C、D 2多选以下四项与风景园林小气候调节更为直接的三层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