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3.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进步迅速,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不息增长。
股权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对于企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
一、宏观角度1. 资本市场的进步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功能逐渐扩大,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随着股东结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公司股权在市场上的流淌性不息提高,增进了股权融资的进步。
2. 法律法规的完善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管力度,修订了《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公司股权分配与融资的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透亮的环境,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可行性。
3. 资本结构的优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度,中国上市公司逐渐意识到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性。
通过股权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规模、研发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微观角度1. 股东利益的平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和非国有股的比例日益趋于平衡。
同时,在国有股股权融资方面,政府通过股权来往平台等途径提供了更多便利。
非国有股股权融资则更容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可能。
2. 股权融资的多元化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中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公开发行股票外,债转股、配股、增发等方式也在不息涌现。
上市公司依据自身进步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股权融资方式,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融资效益。
3. 利润分配的可行性中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机制也在逐渐改变。
过去企业主要通过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而此刻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利润留存用于将来的进步。
通过股权融资得到的资金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提高股东的长期回报。
综上所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资本市场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推动了股权融资的偏好。
在微观层面,股东利益的平衡、股权融资的多元化和利润分配的可行性也在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我可以针对这个话题给出一些相关的信息和观点,供您参考:
1.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上市公
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来筹措资金,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
选择债务融资,主要是因为股权融资会带来财务成本和市场风险,
相比之下债务融资更加稳定和可控。
2. 在选择股权融资时,上市公司的偏好主要取决于市场环境和
公司特点。
例如,处于高成长期的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发行新股来融资,而稳定盈利的老牌企业则更倾向于债券融资和获得银行贷款。
3. 另外,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还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水
平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在公司治理机制相对完善和透明的企业中,股权融资比例相对较高,因为股权融资可以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比例,提高股东权益;而在治理不善或内部控制不力的企业中,股权
融资则可能带来风险,进一步恶化财务状况。
4. 在股权融资方式选择方面,不同上市公司有不同的偏好。
有
些公司更喜欢公开发行股票,在资本市场扩大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同时,还能通过定期的披露和监管来维护市场信任。
另外一些公司则更愿意选择非公开股权融资形式,例如私募股权、定向增发等,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更准确地满足公司的融
资需求。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偏好、股权融资偏好和混合融资偏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这些偏好的因素。
还建立了融资偏好预测模型。
在总结了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趋势,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企业融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混合融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趋势分析、策略建议、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需要不断进行融资来支持其发展和扩张。
融资是公司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不同公司在融资方式和偏好上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融资渠道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选择,因此研究其融资偏好对于理解公司融资行为和提出有效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研究可以帮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公司价值和风险。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深入研究也可以为监管部门完善金融政策和规定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分析,深入探讨上市公司在债务、股权和混合融资方面的偏好情况,揭示影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外因素,构建融资偏好的预测模型,为未来上市公司融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选择机制,为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战略建议。
本研究还旨在探索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趋势变化,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提升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和效益,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负面效应及对策)
一、成因:
1. 相对低廉的融资成本: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提供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许多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
2. 企业发展需要:很多上市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才能支撑其业务的持续发展,股权融资则能够更快速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3. 股权文化:我国股权文化尚未完全成熟,很多上市公司认为股权融资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融资方式。
二、负面效应:
1. 股权稀释:公司通过股权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会导致股权在公司结构中的比例降低,股东的实际控制权被稀释,可能导致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2. 监管约束:股权融资也面临着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需要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和监管框架的要求来进行股权融资,这些规定和要求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负担也不容忽视。
3. 市场风险:股权融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企业需要在股权融资中积极规避风险,同时也要承受市场原本的风险。
三、对策:
1. 多样化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应该会根据各自的情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包括债权融资、定增融资等等。
2. 合理运用市场规则:企业应该根据市场规则,合理使用股权融资方式,重视市场监管,避免违规行为。
3. 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提高投资者信心,维护股东权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极端融资行为,这种现象和西方传统的融资次序理论,即与著名的”啄食顺序理论”所提出的从内源到外源的融资顺序相悖。
股权融资偏好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其融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股权融资低成本是最直接的原因,而制度和政策则是深层的原因。
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纠正其不合理的股权融资偏好,必须基于原因采取包括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股权结构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改革之初,由于在传统体制下,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关系,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指令性、政策性贷款,融资成本很低甚至低于负债率,形成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融资结构和信誉软约束。
随着近二十年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股权融资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的直接融资渠道。
当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时,我们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大多保持了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有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于零,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几乎没有已上市的公司放弃其利用股权再融资的机会,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二、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一)股权融资成本偏低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在目前的股票市场上,股票融资的成本主要包括股票分红、股票发行的交易成本、红利的税收成本、发行股票的负动力成本。
上市公司通过股票融资的成本是较低的。
同时,与债务融资必须按期还本付息的”硬约束”相比,配股融资具有”软约束”的特点。
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普遍能感受到债务成本的存在,但是却感受不到股权资本成本的压力,很容易产生”免费”资本的幻觉,从而普遍把股权融资视为一种无需还本付息的廉价融资方式。
(二)制度和政策因素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间接原因1、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合理上市公司的管理目标应该是实现股东利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及投资者衡量企业经营业绩,依然习惯以企业的税后利润指标作为主要依据。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股权融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旨在探讨为什么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股权融资具有相对灵活的特点,能够满足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资金需求。
相比于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不需要提供固定的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这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的资金灵活性。
此外,股权融资可以通过发行新股或增发股份的方式增加公司股东的资金投入,帮助公司实现扩大规模、扩张市场、投资项目等发展战略。
因此,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
其次,股权融资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知名度和声誉。
通过发行股权,公司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关注,从而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声誉。
这对于公司的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以及未来的融资活动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股权融资通过公开的方式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也会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信誉,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的资本参与。
此外,股权融资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通过公开市场融资,上市公司能够吸引到更多具有实力和背景的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可能会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提供战略合作、业务拓展、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帮助。
同时,上市公司还有机会获得大型机构投资者或私募基金的关注和投资,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
然而,尽管股权融资具有多种优势,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股权融资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
股市波动性较高,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可能引起投资者的担忧和不信任,导致股权融资的失败。
其次,股权融资需要上市公司向外界公开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策略,可能导致商业机密泄露和竞争对手的模仿,对公司造成潜在威胁。
最后,股权融资还存在着股权稀释的问题,即发行新股或增发股份将导致原有股东的股份被稀释,降低其对公司的控制权。
在考虑这些挑战的同时,上市公司仍然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
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是指民营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所表现出的倾向性和偏好。
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司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对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一、公司内部因素1.1 公司规模公司规模是指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包括总资产规模、净资产规模、营业额等指标。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具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选择,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更加灵活。
规模较大的民营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来获取资金。
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债务融资呈正相关关系,与股权融资呈负相关关系。
1.2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包括净利润率、ROE等指标。
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通常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和信任,进而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盈利能力较好的民营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来融资。
研究表明,盈利能力与股权融资呈正相关关系。
1.3 成长性1.4 负债情况负债情况是指企业的负债水平和负债结构,包括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等指标。
负债水平较高的企业通常更难以借债融资,因为债权人对高风险企业的借贷意愿较低。
负债情况较好的民营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来融资。
研究表明,负债情况与股权融资呈负相关关系。
二、外部环境因素2.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指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和态势,包括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等指标。
宏观经济环境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有较大影响。
在经济繁荣时期,民营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和资金的投入,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来融资。
而在经济衰退时期,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民营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债券融资等方式来融资。
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环境与融资偏好呈正相关关系。
2.2 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指国家对融资方式和融资条件的法律规定和约束。
法律环境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也有影响。
在法律环境较为开放和规范的国家,民营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融资机会和选择更多的融资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上市公司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融资活动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关键环节。
然而,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活动时,有着不同的偏好。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表现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融资偏好主要表现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选择上。
首先,债务融资是上市公司中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
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具有利息税前扣除的优势,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此外,债务融资还有利于维护股东权益和控制权,因为债权人对公司的权利和回报都有明确的规定,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减少股权的稀释。
其次,股权融资也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
相比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具有资金来源广泛、无偿还义务和灵活性的优势。
此外,股权融资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有助于公司扩大规模、发展壮大。
三、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因素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行业特性和公司个体因素等。
首先,经济环境是影响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因为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较高,公司融资的成本较低。
但在经济下行期,公司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债务融资的吸引力会增加,公司更偏向于选择债权融资来减轻财务压力。
其次,行业特性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也有一定影响。
不同行业的公司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因此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也有所差异。
例如,传统行业更倾向于选择债务融资,而高科技行业更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
另外,公司个体因素也会对融资偏好产生影响。
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负债情况和管理层偏好等都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
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的机会,而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来弥补财务缺口。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治理对策刘涛张玉辉谢水园摘要: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实际成本低于负债融资成本,内部人控制下的经理层偏好股权融资,以及债券市场发展落后,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受到限制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融资偏好是指企业对各种可能的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
融资偏好是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直接反映,融资偏好通过与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企业的价值。
理论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显著不同。
研究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有利于合理地引导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1.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实际成本低于负债融资成本企业在外部融资时优先选择债务融资的重要原因是,负债融资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的成本。
但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由于股权成本的弹性特征以及资本市场效率不高导致收益分离现象存在,股权融资实际成本可能远远低于理论成本,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甚至会出现股权融资实际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的情况,即成本错位,使得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优先考虑股权融资。
首先,股权成本的弹性特征导致股权融资实际成本偏低。
由于股权融资契约的特点,企业是否向股东支付股利以及支付股利的多少可以视公司盈利情况和经营需要而定,如果企业有更有利的投资机会或者当年盈利情况不好,可以选择投资获取更高收益,不支付或少支付股利,因为没有强制支付的规定,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不强,不支付股利、少支付股利、股利支付不连续等现象比较普遍。
而对于债券或借款的利息,无论企业是否盈利及盈利多少,都必须予以支付,可见,股权融资成本具有“弹性”特征,并不存在类似债务利息必须按期支付的硬性约束。
其次,市场效率不高造成收益分离现象使得上市公司低成本地使用股权资金成为可能。
如果股票投资者的股利收入与所投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优劣没有必然联系,就产生了收益分离现象。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提要融资是一个企业所应考虑的头等大事,所以企业的融资对于其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上市公司,其融资行为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因此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股权融资;融资偏好;对策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问题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发展的问题之一,因此融资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
它是指资金的双向互动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流入,而且包括资金的流出;不仅包括资金的来源,还包括资金的运用。
狭义的融资主要指资金的融入,既包括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融通,也包括某一经济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自身体内进行资金融通,即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部分。
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融资,即资金的融入问题。
一、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方式分类融资方式是公司获取资金的具体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融资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本文依据研究的需要,将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向,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公司在创办与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将积累转化为投资,进行再生产的行为。
外源融资是公司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公司之外的经济主体筹集资金,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
二、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方式的特征(一)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的特征是:第一,融资便利;第二,融资风险低;第三,融资成本低。
(二)股权融资。
股票融资的特征是:第一,股票融资没有还本压力;第二,一次筹资金额较大;第三,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第四,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知名度;第五,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三)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的特征是:第一,债权融资具有节税功能;第二,债权融资具有财务杠杆效应;第三,债权融资不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第四,债权融资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从资本结构特点看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就一个上市公司而言,其融资行为与资本结构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有什么偏好我国上市公司在现有环境和理念的影响下偏爱股权融资,但是按照科学分析股权融资成本却是最⾼的。
为什么众多上市公司宁愿不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采⽤这种⽅式筹资呢?答案主要是由我国的特殊时空及特殊环境造成的。
⼀、引⾔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成⽴,此后证券市场也成为我国各类企业的最主要筹资平台之⼀。
中国上市公司在所有筹资⽅式中对股权融资更是爱不释⼿。
⼆、各种主要筹资⽅式⽐较与分析(⼀)普通股筹资优缺点优点: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普通股是否分红、分红多少都直接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同时公司管理层也有决定分红多少的权利:有利于增强公司的信誉,企业筹集⼤量权益资本就会使企业的信誉增强风险降低,各种财务指标向有利⽅向转化;筹资风险⼩,由于普通股没有定期⽀付股利的规定,即使公司出现短暂的现⾦流不⾜也不致使公司⼀泻千⾥;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并可以⼀定程度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普通股容易吸收资⾦。
缺点:资⾦成本⾼。
资⾦成本率=固定股利或利息\[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在国际上股票的股利较利息⽽⾔⼀般都较⾼,同时筹资费率也远远⾼于其他筹资⽅式,这就造成资⾦成本率⾃然很⾼。
⽽如果不是固定股利率则还在上述公式后再加上⼀个年固定股利增长率,这就进⼀步加⼤了股权筹资的资⾦成本:容易分散公司控制权:新股东分享公司未发⾏新股前累计的盈余,盈余会降低普通股每股净收益,从⽽可能引起股价下跌。
(⼆)企业债券筹资优缺点优点:资⾦成本低。
据公式,资⾦成本率=固定股利或利息/[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在债券筹资中⼀⽅⾯债券利息较低另⼀⽅⾯筹资费率也较低,所以资⾦成本低于股权筹资:且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且不分散公司的控制权: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当发⾏各种可转换债券时,筹集的资本可由债权资本转化为股权资本,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本结构。
缺点:财务风险较⾼。
由于债券筹资存在固定利息且到期须如数偿还,负责公司将⾯临巨⼤的信誉风险;限制条件较多,公司发⾏债券必须符合证监会的各种限制条件才可以上市交易:筹资数量有限,在制定债券筹资伊始就必须制定筹资总额,且不能随意变更。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上市公司是经过监管部门批准,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公司。
上市公司融资可以帮助公司筹集资金,拓展业务、进行投资等。
不同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有不同的偏好,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
股权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融资。
股权融资相对于债权融资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股权融资不需要给出明确的偿还期限,减轻了公司的还款压力。
其次,公司的利润增长将直接反映在股东权益上,使得股东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充满信心。
最后,股权融资是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债务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
债务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债务融资可以获取相对较低的资金成本,因为公司支付债务利息所需要的成本通常低于股权回报率。
其次,债务融资可以提高公司的杠杆比率,增加盈利能力。
最后,融资成本固定,不会因为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根据上市公司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不同公司在融资方面有着不同的偏好。
其次,稳定盈利的公司更倾向于债务融资。
这是因为稳定盈利的公司往往更容易符合债权人的还款能力要求,从而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
此外,稳定盈利的公司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杠杆比率,增加盈利能力。
再次,公司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倾向于债务融资。
这是因为公司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有更稳定的现金流和更强大的还款能力,债权人更愿意向其提供债务融资。
同时,大公司发行债券通常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降低融资成本。
最后,公司所处的行业也会影响其融资偏好。
例如,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通常更倾向于债务融资,而高科技行业如互联网公司更倾向于股权融资。
这是因为传统行业的公司通常利润稳定,债权人愿意向其提供债务融资;而高科技行业的公司通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创新和扩张。
总结起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受到公司特点、发展需求、规模和行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理性的融资决策应该结合公司的长期规划、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找到最合适的融资方式。
上司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一.导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在任何企业以及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融资方式将直接影响企业及公司在资本上的结构形式。
因此,为了使企业及公司的发展更加可持续,让其能够在发展中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良好且合理的融资方式能够得到完善,上市公司必须要把内、外源融资有机结合并合理分配。
在欧美等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对于融资的研究也同样趋于完备。
在梅耶(1984)的“优序融资理论”中指出,对于企业和公司的融资,一般来说需要有一定的考虑顺序,首先是内源融资,再是债权融资,最后考虑股权融资。
这样的融资方式和结构被多数国家接受并予以实施。
在大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理论被证实确实对企业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和公司的业绩。
但是,与国外不同,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一理论相悖。
中国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形成和进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虽然社会整体经济呈现向好向上发展,但是债券市场却并不十分乐观。
国内的企业和公司在融资结构上与西方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比例不协调,前者所占比例较低,而后者的占比却严重偏高。
这样的融资结果将使得企业内的资金得不到高效的流通,同时资源的分配也显得较为混乱,严重影响融资市场。
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的研究者们早已有所发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法,同时政府在其中也加大了管控,但始终没有取得较好的作用。
2.研究意义在我国的融资市场发展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借鉴欧美等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理论。
但是因为西方经济与我国经济的类型、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以及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对全盘接受欧美等国现有的融资发展理论。
同时,就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而言,其在内部的管理上,过多的依靠外源融资,使内源融资的比例严重降低,影响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使得公司内部的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影响了公司的整体业绩。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提出合理的融资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公司的业绩,实现我国融资市场的向好向上发展刻不容缓。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1.研究内容本论文结合当前市场形势,以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以及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及公司内部的融资现状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的形成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思路二.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由于西方各国的融资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全面。
同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不一样的研究成果,具体得出了以下几种研究理论:(1)MM理论:Modigliani and Millr (1958)提出了MM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不存在破产危机,以及金融市场能够发挥其作用并且相应的税收能够进行流动的前提下,资本的结构将无法对企业及公司自身所存在的价值产生影响。
这是融资理论历史上的开山之作,以后的学者就这些假设条件逐步放宽继续研究。
(2)代理成本理论:Jensen and Meckling(1976)放弃了经典的MM理论框架,分析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资本结构问题而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
他认为在企业和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股东和经理人以及债权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由于这样的矛盾存在,使得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额外的支付股权和债权的外部成本。
因此,企业和公司需要将这一成本尽量的减少。
但其缺陷是过分关注代理成本而忽略其他因素。
(3)信号传递理论:Ross(1974)提出了信号传递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和公司都存在两类人,一类是内部人,他们主要是经营者或者管理人员,他们能够真实且详细的知道企业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具有的价值;另一类是外部人,他们主要是外部的投资者们,他们只对企业的收益感兴趣,而对企业和公司的内部实际信息了解不多。
对于投资者来讲,他们常常用负债率来评判一个公司的优劣,高负债率说明该企业更加有优势。
(4)优序融资偏好理理论:以 Ross(1974)的研究理论为基础,Myers(1984)研究了信息不透明时,融资的合理顺序,得到了优序融资理论。
该理论认为内源融资是最优的融资方法,能在融资过程中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债权融资对内源融资起辅助作用,股权融资是最后考虑的用来规避风险的融资手段,企业和公司可以以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融资顺序进行融资,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该理论是西方最权威的理论,被广泛认可,也是我国的主要参考理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对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其融资状况与国外公司有着明显的区别,国内公司更偏向于股权融资。
对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研究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了讨论:(1)融资成本的影响:李向阳(1998)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和债权融资时指出,后者的成本明显高于前者,也因此在我国融资市场形成了以股权为主的融资偏好。
黄少安和钟卫东(2012)在此基础上发现股权融资的成本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较弱的约束能力,这会使相比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在筹集资金上其实际成本更低,所以这样的融资方式会使公司以及融资市场产生一定的混乱。
(2)股权结构影响:王数(1999)等人在研究股权结构问题时,指出由于公司和企业相关股东得到的信息不一致,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流动性溢价,使得公司的大股东集中权利,通过再融资等手段来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导致股权融资占比大。
该问题在本质上就是利益的分配不均衡,大股东通过权利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
吴江和阮彤(2004)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股权集中程度、股权流动性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这种大小股东的利益机制是决定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的主要因素。
(3)制度、政策原因:黄少安和张岗(2001) 认为,制度和政策的不合理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如股票发行的额度不受控、审批制度不成熟、股权融资约束制度太软等。
杨运杰和李静洁(2002)也认为造成国内融资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问题。
由于在融资方面的政策以及监管不到位,标准不严格,使得大部分公司有机可乘,通过低成本,易进行的股权融资来疯狂敛财。
(4)其他原因的促使:韦昌义(2006)在研究国内公司股权结构现状时,通过Logic回归分析得到,在国内上市公司的融资状况中,非流通股份在其中起到了决定的影响。
也就是说,该股份的占比变大时,会促进股权融资的进行。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通过国内外融资结构和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相对完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研究起到参考作用,但是国内的研究也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国内研究者们在对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融资偏好性进行分析的同时,也从政府、市场经济等多维度提出融资结构完善的具体建议。
但分析现阶段国内外研究进展,还是会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时效性不强。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观点都是以上个世纪为背景,因此传统的研究结果对现阶段的参考意义有多大,无法得到确切的认证。
(2)应用性不强。
现阶段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研究中,无法进行实际操作。
三.有关融资概念及理论(一)相关融资概念1.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主要利用企业或公司在发展原始资本中获取的剩余价值资本。
这两部分所包含的内容有创始人的初始投资、计提折旧、留存收益等。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有着极大的差异性,企业或公司能够对内源资本进行自由合理的利用,不会受到外界的干预,因此可以说内源融资是公司内部自己能够自主利用的资本。
但内源融资的来源有限,完全得益于公司的收益,因此其数额不会十分的庞大。
然而,因为内源融资属于公司内部的资本,因此不需要进行分红以及利息的支付,所以具有风险低的特点。
外源融资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外部筹集。
其中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短期融资。
2.股权融资该种融资方式主要是指企业或者公司将内部股权作为一种商品,将其出售以获得资金,并进行融资操作。
通过这样方式得到的资本能够使用在企业或公司的长足发展中。
股权融资在本质上能够将其视作所持者在公司的权益,只要公司一直存在,那么这部分权益便能够延续。
与债权融资相比,这样的融资方式有一定优势,那就是不需要支付利息,同时可以有公司的业绩来进行灵活的分配。
但是股权融资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即所持者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同时需要支付一定的股利,这样也就加大了成本。
由于公司股权被作为商品,能够一定程度的自由流通,那么就会承担被恶意购买的风险,使得公司决策层权利分化。
综上所述,股权融资具有以下特点:(1)作为公司的股权的所持者,股东能够对公司的收益进行按比例分红,但是同时也要承担公司经营不利的风险;(2)企业或公司股本规模会作为筹集融资的评定条件。
现阶段,国内公司的股权融资有以下几种方式:首次公开募股、配股以及增发股票。
3债权融资债权融资主要是利用借款、债券以及租赁等方式,来获得长时间债务资本的融资方式。
(二)相关融资理论1.MM理论在该理论中指出,公司的价值是不可以通过改变其资本的结构来得到提升的。
如果利用负债的方式来提升公司在整个市场的价值,那么将会使得公司或者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加剧,从而引起破产等。
2.新优序融资理论该理论指出,由于“信息效应”的影响,在企业以不一样的资本结构进行运营时,其股票将会呈现出不同的价格。
当在融资的消息得不到公开时,通过调整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效率的提升。
经营者首先会使用内部积累资金,不会产生债务风险,也不会对公司股票产生影响,其次会选择债券融资,最后选择发行股票融资。
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企业进行大量融资才能确保公司日常运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
融资主要为内源和外源两种方式,对于某一个企业或者公司来讲,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和结构,会对企业的管理、运营以及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
就以现阶段国内公司的融资情况来分析,可以得到外源融资占比十分庞大,而在外源融资中,占据大头的主要为股权融资。
所以国内融资市场的特征是以外源和股权融资为主。
(1)融资方式以外源融资为主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外源融资在公司资本结构中占据八成左右,而内源融资只占两成,整体融资结构以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所占比例很小。
通过前面的分析知道,内源融资的资本为公司经营所得,因此公司和企业能够高度自主的利用这部分资本,而且该资本具有风险低的特点。
因为这一特点,国外的大部分公司都以内源融资为主。
在近几年欧美市场上,内源融资比例高达80%。
但是外源融资却成为我国融资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说明国内公司对内源融资并不认可,主要原因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普遍发展时间不长,依靠内源融资无法为企业发展筹集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们更偏向于短时间内能筹集更多资金的外源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