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相关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 格式:docx
- 大小:23.36 KB
- 文档页数: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5年,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其死亡人数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疾病。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5》指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约有15%为脑卒中发病高危人群,脑卒中综合标化患病率约为2%。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用于卒中发病高风险人群的一级预防治疗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治疗[1,2,3,4]。
据此推算,我国至少有8 320万人需要或正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这部分人群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就成为一个亟待规范的临床问题。
2013年《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包含了部分对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推荐,但未对临床证据做详细阐述[5]。
临床上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的合理应用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5年日本的一项国内调查研究发现,不同中心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策略有很大差异[6]。
据调查,因担心围手术期应用抗栓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我国多数医院外科择期手术治疗前常规停用抗血小板药物1周以上。
这样做确实可以让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降至最低,但同时也使患者暴露在无药物保护的状态下,增加了围手术期卒中的发生风险。
英国一项大型队列研究纳入了39512例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患者,结果表明停用阿司匹林使卒中再发风险增加40%[7]。
瑞士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规律使用阿司匹林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患者,围手术期暂时停用阿司匹林使急性卒中风险升高3倍(OR 3.4, 95%CI 1.08~10.63)[8]。
一项纳入50 279例患者的荟萃分析也表明,停用阿司匹林治疗使主要卒中事件发生风险升高3倍(OR 3.14, 95%CI 1.75~5.61),而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停用抗血小板治疗使卒中风险增加了89倍(OR 89.78, 95%CI 29.90~269.60)[9]。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理念和药物不断发展,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长期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缺血症状,以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事件并降低死亡率[1]。
SCAD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变化源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深入理解。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不断进展的过程,临床表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多个部位存在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斑块),而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2],SCAD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
同时,抗血小板治疗必然伴随出血风险。
因此,应基于不同个体的血栓和出血危险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强度。
本共识借鉴欧美指南[1,3,4]并回顾该领域研究证据,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根据SCAD患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率。
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
SCAD患者应根据危险因素、伴随疾病并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
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总胆固醇升高等。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有症状和体征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近期发生心绞痛或加重以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均是评估SCAD患者危险程度的重要因素。
此外,还可结合患者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左心室功能评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评估缺血风险。
SCAD 患者如伴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中≥3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血管近端病变等,均提示预后不良。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2021一、 DAPT策略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抗血小板是治疗CAD的关键。
DAPT,即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方案。
目前国内常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主要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1. DAPT实施中的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在决定DAPT策略前,应充分权衡缺血和出血风险,以利于正确选择治疗策略,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共识对临床上常见的高缺血及出血因素做了概述,分别参考了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和学术研究联合会高出血风险工作组(ARC-HBR)制定的标准,另外共识介绍了2项相关评分(PRECISE-DAPT 评分和DAPT评分)的背景和使用场景。
此外,对于血小板功能测定或CYP2C19基因分型监测对于P2Y12受体抑制剂选择的治疗指导也做了介绍,目前对于这部分的推荐是IIb 级推荐。
2. DAPT期间最大程度减少出血的措施在减少出血的措施推荐中,再次强调桡动脉径路,减少阿司匹林剂量(75-100mg)以及DAPT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应用,并作了I类推荐。
3. DAPT疗程及单联抗血小板治疗1) DAPT治疗时间需要根据个体缺血风险及出血风险综合评估,高出血风险的CAD患者可考虑缩短DAPT疗程,缺血风险高且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应考虑延长DAPT。
2) 近年来许多研究探索了DAPT疗程和单抗选择,是停用P2Y12受体抑制剂还是停用阿司匹林?对于1年以内短期DAPT进行阿司匹林单药治疗,部分研究提示可能会增加心梗事件发生率,仅在高出血风险的CAD患者可考虑缩短DAPT疗程;关于P2Y12受体抑制剂单药治疗,大型随机对照研究(RCT)证实短期DAPT后降阶至P2Y12受体抑制剂单药治疗较长期DAPT能够降低CAD患者的出血风险,同时不增加缺血事件发生率。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外血管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及病理改变,众多研究证实中国患者以颅内动脉狭窄为主。
最近我国大样本观察研究发现颅内动脉早期狭窄≥70%是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而且随着合并危险因素的增多,复发风险也明显增加。
所以,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准确评估风险?如何更好的管理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危险因素?如何给予抗栓治疗方案?支架治疗和药物治疗该如何选择以及效果如何?为此,《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组织专家对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血管狭窄血管内治疗最新进展进行回顾,力求针对目前临床治疗方面较为混乱的认识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供国内同行参考。
美国10%缺血性卒中患者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在中国这一比例超过30%。
研究显示对于狭窄≥70%的患者,症状性狭窄的动脉供应区1年卒中复发率高达23%。
近期一项关于中国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研究(CICAS)显示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为46.6%(其中19.6%患者合并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研究同时显示伴随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且住院时间更长,且1年卒中复发率伴随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无狭窄患者为3.34%,50%——69%狭窄患者为3.82%,70%——99%狭窄患者为5.16%,完全闭塞患者为7.40%)。
因此探索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方法及对该人群实施有效的二级预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药物治疗关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药物治疗一直存在争议,WASID研究显示应用华法林及阿司匹林治疗后患者狭窄血管供应区1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1%及12%,显示了单纯药物治疗对疾病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研究同时发现华法林治疗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即针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二级预防抗凝治疗并无优势,因此药物治疗的焦点指向了抗血小板治疗。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人群中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如心血管病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支架内血栓等。
第一部分:DAPT策略一、DAPT方案概述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血小板环氧化酶(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COX-1从而阻止血栓素A2的合成及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吲哚布芬可逆性地抑制COX-1,对前列腺素抑制率较低,胃肠道反应较小、出血风险较低,可考虑作为出血及胃溃疡风险高等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P2Y12受体抑制剂:二磷酸腺苷(ADP)是血小板活化与聚集过程中的重要激动剂,P2Y12受体抑制剂能够阻碍ADP 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有效地减弱ADP的级联反应,降低血小板聚集效应。
目前国内常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主要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二、DAPT实施中的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1. 临床缺血与出血危险因素:临床常见的高缺血风险因素包括:既往心肌梗死或卒中史、心电图ST 段压低、高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贫血、左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复杂冠状动脉PCI(如左主干、分叉、慢性完全闭塞、弥漫性长病变、仅存冠状动脉)等。
高出血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血小板减少或抗血小板治疗后抑制过度、贫血、低体重指数、合用口服抗凝药(OAC)等。
以上可供临床初步判断缺血和出血风险。
2. 缺血与出血风险评分:专门用于指导DAPT疗程制定的风险评分的应用应当优先于其他风险评分,如PRECISE-DAPT评分和DAPT评分(表5和6)。
(1)PRECISE-DAPT评分:(2)DAPT评分:3. 血小板功能检测:接受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时的血小板反应性对缺血和出血事件有中等程度的预测价值。
TIA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全文)CHANCE研究结果的发表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急性期干预轻型卒中/TIA提供了新的循证证据。
《AHA/ASA卒中/TIA二级预防指南》采用CHANCE研究结果,推荐轻型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在发病24h内即可启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在诊断上的区别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无论轻型缺血性卒中或是TIA患者的短期内卒中复发风险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都比较高,而且卒中复发后致残率高。
所以,共识将TIA和轻型卒中作为一类“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 2014年《AHA/ASA卒中/TIA二级预防指南》:对于TIA和缺血性卒中的区别在最近几年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他们的预防措施大部分是一致的,并且有共同的病理学基础,预后会根据严重程度和病因略有差别。
2014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由于TIA和轻型卒中的“非致残性”和“早期不稳定”等共同特征,经常作为一类“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进行诊疗或开展研究。
TIA与轻型卒中——疾病的认识与诊断TIA和轻型卒中的定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定义:基于时间的定义,TIA是由于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脑。
脊髓或视网膜)障碍,持续时间<24h;基于组织学的定义,TIA是由脑、脊髓或视网膜缺血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不伴有急性梗死。
TIA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对TIA的诊断操作建议:从本质上来说,TIA和脑梗死是缺血性脑损伤这一动态过程的不同阶段。
在有条件的医院,建议尽可能采用DWI作为主要诊断技术手段。
对于社区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建议仍采用传统“24h”的定义进行诊断。
目前常用的缺血性轻型卒中定义:一种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轻型神经功能障碍(定义为NIHSS≤3分),持续时间≥24h,或神经功能障碍是由于影像学与临床症状相关的缺血性梗死所致而不是由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脑出血所致。
一、背景中华医学会意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依照最近几年来国内外抗血小板医治相关临床实验结果和最新的指南组织专家撰写本共识,以推动我国抗血小板医治的标准化。
二、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经常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以下几种:1. 血栓素A2(TXA2)抑制剂: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血栓素抑制剂,是目前抗血小板医治的大体药物。
2. 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ADP存在于血小板内的高密度颗粒中,与止血及血栓形成有关。
3.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拈抗剂: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提供最强的抗血小板作用。
4.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l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拮抗剂。
三、冠心病的抗血小板医治(一)慢性稳固性心绞痛临床推荐:(1)如无用药禁忌证,慢性稳固性心绞痛患者都应服用阿司匹林,最正确剂量范围75~150 mg/d。
(2)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医治。
(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1. UA/NSTEMI临床推荐:(1)所有患者当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75~100 mg/d长期维持。
在禁忌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代。
(2)利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及早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保守医治患者)或600 mg(PCI患者),然后75 mg/d,至少12个月。
(3)需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情形有:①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大量血栓,慢血流或无复流和新的血栓并发症;②拟行PCI的高危而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
(4)打算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至少停用氯吡格雷5 d,除非紧急手术。
2. STEMI临床推荐:(1)当即嚼服阿司匹林300 mg,长期维持剂量75~100 mg/d。
禁忌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用氯吡格雷替代。
(2)利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①同意溶栓医治的患者,尽快口服氯吡格雷负荷量150 mg(年龄≤75岁)或75 mg(年龄>75岁),维持量75 mg/d;同意直接PCI患者,口服氯吡格雷负荷量300~600 mg,维持量75 mg/d,至少12个月;②发病12 h后同意PCI的患者,参照直接PCI用药;③同意溶栓的PCI患者,溶栓后24 h内口服300 mg负荷量,24 h后口服300~600 mg负荷量,维持量75 mg/d,至少12个月;④未同意再灌注医治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至少12个月。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缺血风险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
如何选择药物?何时启动或停止双抗治疗?DAPT疗程如何选择?近日,我国首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对于规范DAPT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作了详细推荐。
双抗治疗策略目前国内常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主要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1.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表1总结了评估PCI患者血栓事件风险的临床因素。
PRECISE-DAPT评分和DAPT评分等专门用于指导DAPT疗程制定的风险评分的应用应当优先于其他风险评分。
表1 PCI患者中高危血栓事件风险评估不建议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和基因分型检测以指导抗血小板策略选择。
在特定的情况下,高缺血风险患者可以进行血小板功能指导的DAPT升阶治疗,高出血风险患者可以进行血小板功能和基因分型检测指导的DAPT降阶治疗。
表2 P2Y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推荐2.DAPT疗程高出血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可考虑缩短DAPT疗程,高缺血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可考虑延长DAPT疗程。
3.P2Y12受体抑制剂之间的转换对于需要转换为替格瑞洛的ACS急性期患者,无需考虑原有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即刻给予负荷剂量180 mg,继以维持剂量90 mg bid治疗。
在稳定型冠心病或慢性期ACS患者中由氯吡格雷75 mg qd转换为替格瑞洛90 mg bid 或60 mg bid时,无需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
在充分权衡患者的出血和缺血风险后,将替格瑞洛降级为氯吡格雷可能是合理的策略,尤其对于急性期后稳定的患者。
考虑到替格瑞洛的半衰期及新的血小板释放入血所需时间,建议在替格瑞洛末次给药24 h后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600 mg图1 冠心病患者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间的相互转换4.减少出血的关键措施表3 DAPT期间减少出血风险的措施推荐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慢性冠脉综合征(CCS)二级预防的基石之一。
氯吡格雷相关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案)节选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现状
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领域的临床试验证据越来越丰富,指南不断推陈出新。
但是临床实践与指南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ACS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远期病死率仍然高达6%和12%。
首先,指南依据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排除了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而其中很多是高危患者。
其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接受指南推荐的最佳治疗策略。
中国ACS患者治疗现状与国外相似,ACS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均较指南有很大差距。
氯吡格雷的使用率三级医院为63%,二级医院仅36.5%。
在中国32家医院进行的TREAD研究初步分析显示,正确使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 的比例不到20%。
出院时所有患者使用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均较住院期间下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比例<50%。
临床试验和实践均提示部分高危ACS患者没有接受血运重建治疗,而且药物治疗也明显不足。
我们应该重视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同时对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遵循指南推荐给予最佳治疗。
本共识的目的是强化和规范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建议只适用于采用药物治疗的ACS患者。
氯吡格雷及其治疗建议
噻吩吡啶类药物(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为血小板膜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ADP受体,从而抑制活化血小板释放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但氯吡格雷的耐受性更好,安全且服药方便,骨髓毒性较低,基本取代噻氯匹定。
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
1.4%)、胃肠道不适、皮疹、头痛、眩晕、头昏和感觉异常,少数患者有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瘙痒。
氯吡格雷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栓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噻氯匹定,无需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
国外报道了11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发生严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在用药后14d内发生,其中10例患者需要进行血浆置换,1例患者死亡。
治疗建议
不准备进行早期(5d内)诊断性冠脉造影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非ST段抬高(NSTE)ACS患者,立即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继以75mg/d。
除非有高出血风险,建议持续应用12个月。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无论是否采用纤溶治疗,应该给予氯吡格雷75 mg/d,至少持续14 d,并且建议长期治疗,如1年。
如患者<75岁给予负荷剂量300mg(75岁以上和出血高危的患者不用负荷剂量)。
正在服用氯吡格雷,拟行择期CABG的患者,建议术前停用氯吡格雷至少5d,除非急诊手术。
氯吡格雷治疗ACS患者的主要证据包括以下研究:CAPRIE研究首先在非急性期患者(近期发生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或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中发现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且不增加严重出血。
CURE研究显示,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联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继以75mg/d)使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明显下降,并且在不同危险分层和亚组患者中获益一致,并持续到12个月,从而确立了NSTEACS患者急性期应用氯吡格雷的地位。
COMMIT-CCS2和CLARITY-TIMI28研究为STEMI患者在急性期联合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证据,但负荷剂量对于高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还缺乏资料。
COMMIT-CCS2研究入选了45852例发病24 h内的中国STEMI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5 mg/d (无负荷剂量)使死亡、再梗死和卒中的风险减少9%,无论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均可获益,且出血风险增加不明显。
德国的ACOS注册研究评价了氯吡格雷对STEMI患者出院后1年病死率的影响。
5886例患者(35.5%单用阿司匹林,64.5%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无论最初是否进行再灌注治疗,出院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较单用氯吡格雷明显降低1年病死率(绝对危险下降8.7%)。
CHARISMA研究为氯吡格雷的长期治疗提供了新证据,对已确诊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梗死占
10.4%,其他为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亚组分析显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28个月)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而全面应用多种策略以开放阻塞性冠脉方法(GUSTO)分级严重出血增加但没有统计学差异(1.7%与1.3%)。
药物相互作用治疗建议
无论服用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的患者,不需要常规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的情况。
服用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时,联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时需谨慎(包括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氯吡格雷可与他汀类药物合用。
服用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时,不推荐常规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以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高胃肠道风险的患者可考虑更换其他抑酸药如组胺H2受体拮抗剂;对于有消化道溃疡需要服用PPI的ACS患者,建议由心内科、消化内科以及普内科医师共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的抗血小板治疗
1.老年人尽管年龄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抗血小板治疗研究中,>65岁老年人同样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中获益,并且其绝对和相对获益比<65岁者更显著。
对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治疗剂量无需改变,阿司匹林的剂量建议不要>100 mg,急性期抗血小板药物的首次负荷剂量应该酌情降低或不用。
2.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是AC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要重视这些患者的药物治疗,正确评价肾功能,并据此调节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的剂量。
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 ml/min)应该减量。
尚没有证据提示,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调整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剂量。
3.手术或有创操作时的处理①择期手术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拟行外科手术或其他又创操作时,是否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应平衡手术所致出血风险和停药后血栓事件的风险。
对于心脏事件危险较低的患者,术前5 d停用阿司匹林
和氯吡格雷,术后24 h(次日晨)并保证止血充分后重新用药。
对于心脏事件危险较高的患者,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建议不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少停用5d;拟行CABG手术,不停用阿司匹林,但需停用氯吡格雷至少5 d。
但是对于置入裸金属支架术后6周内或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后12个月内的ACS患者,如需行外科手术,建议围术期继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最好能推迟手术。
②紧急手术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或围术期有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时,建议输血小板或给予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
4.长期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联合应用ACS合并心房颤动的高危人群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等患者,如果必须采用三重抗栓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时,应严密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将疗程尽量缩至最短。
如果有长期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应严密监测,将INR调整在2.0~2.5,建议阿司匹林剂量为75 mg,氯吡格雷剂量为75 mg。
摘自《中华内科杂志》2009年9月第48卷第9期793-7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