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4.57 KB
- 文档页数:13
(安全生产)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1995-2004年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一、全国各类事故情况1995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46868起,死亡103543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
1995年至2004年全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2173起,死亡118843人(历年伤亡事故情况见附表1)。
其中:1、工矿商贸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5102起,死亡15688人。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4341起,死亡7288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782起,死亡2072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8979起,死亡6328人。
2、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火灾)平均每年发生170821起,死亡2514人。
3、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95839起,死亡90239人。
4、水上交通平均每年发生870起,死亡585人。
5、铁路交通平均每年发生12748起,死亡8368人。
6、民航飞行平均每年发生3起,死亡36人。
7、农业机械平均每年发生6569起,死亡1150人。
8、渔业船舶平均每年发生128起,死亡111人。
全国各类事故中,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最多,占75.91%。
工矿商贸企业中,煤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占40.85%,其次是非矿山企业,占40.47%。
二、全国特大事故情况2001年全国发生10人以上特大事故140起,死亡2556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29起,死亡2530人。
2001年至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32起,死亡2498人(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情况见附表2)。
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4起,死亡755人。
1、工矿商贸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64起,死亡1372人。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50起,死亡1063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5起,死亡165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9起,死亡144人。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与形势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统计与形势分析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永远是重中之重。
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而且还可能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掌握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情况和形势分析非常必要。
下面本文将对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情况和形势分析做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情况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技术含量的提高等原因所致。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共发生事故比上年减少10.9%,但因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增加了1.9%。
具体情况如下:1.事故类型各类事故中,火灾事故、交通事故、机械事故为三大主要类别,占全部事故的82.7%左右。
其中,火灾事故及其它事故占48.7%,交通事故占25.4%,机械事故占8.6%。
2.事故等级从事故严重程度来看,轻伤占84.6%,重伤占7.2%,死亡占8.2%。
其中,死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1.7%。
3.事故原因事故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或监管不到位所导致。
根据公布的资料,2019年全国共发生事故31,197起,其中因违法违规行为引发事故的占比达到40.1%;因管理不善导致事故的占比为33.7%;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引发事故的占比为26.2%。
因此,有需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二、安全生产事故形势分析从上述数据来看,尽管从事故数量上看,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从因事故造成死亡人数上看,情况依旧严重,预示着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以下是具体的分析:1.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企业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加强对职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政府要通过加大立法、监管力度、执法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2.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机制完善安全生产机制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在进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时,我们需要采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和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的数据:
1. 事故发生时间:包括事故发生的年、月、日、时段等信息,可以通过对时间的统计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高发期和高发时段,为事故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
2. 事故地点:记录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相关的区域信息,可以通过对地点的统计分析,找出发生事故的多发区域和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
3. 事故类型:包括火灾、爆炸、物体打击、电击等不同类型的事故,可以通过对事故类型的统计分析,了解不同类型事故的比例和趋势,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4. 事故原因:包括人为因素、设备故障、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通过对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共性问题,以及需要加强的管理环节。
5. 伤亡情况:包括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如死亡、受伤等,可以通过对伤亡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伤亡比例和对应的危险性,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6. 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事故带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可
以通过对经济损失的统计分析,了解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相关的成本,为预防和管理提供经济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事故的规律和原因,为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支持和参考。
全国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全国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经过对全国各地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安全意识不强。
许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侥幸心理,对安全规程不重视,致使事故频发;二是管理不到位。
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着重视旗帜鲜明,但落实上并不严谨,对安全隐患发现、整改、督导等工作不到位,安全漏洞被忽视;三是技术设施不完善。
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安全设施落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对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不及时跟进,使得事故风险不断积累。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XXXX 起,造成X人死亡,X人受伤。
其中,生产领域事故XXXX 起,占总数的XX%;交通运输领域事故XXXX起,占总数的XX%;建筑领域事故XXXX起,占总数的XX%;公共场所事故XXXX起,占总数的XX%;其他领域事故XXXX起,占总数的XX%。
从事故类型来看,火灾爆炸事故占XX%,生产设备事故占XX%,交通事故占XX%,坍塌事故占XX%,溺水事故占XX%。
在产生事故的各个领域中,生产领域的事故是最为严重的。
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中对安全的重视不够,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忽视了安全的基本要求。
在建筑领域,坍塌事故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压缩成本,追求速度,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此外,交通运输事故也是一个热点问题,主要原因是交通管理缺位,一些驾驶员存在超速、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其次,严厉打击安全违法行为,增加违法成本,提高风险意识。
同时,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善。
此外,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全国安全生产事故统计
根据全国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经过深入分析,事故发生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监管不力,导致企业对安全生产不重视,责任意识淡漠。
二、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维修投入不足,导致设施老化、松散,存在隐患。
三、操作员素质低下:操作员安全意识淡薄,技术培训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经验不足,导致事故频发。
四、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不够,监测频率低,对违法违规行为缺乏及时处理和处罚。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大执法力度: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失职渎职者进行严肃问责。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确保企业履责尽责。
三、提升操作员素质:加强对操作员的安全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操作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加强事故调查与处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制度,及时追责查处事故责任人,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结起来,提高全民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加强监管执法,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操作员素质,加强事故调查与处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根据最近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报告,我想强调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事故数量。
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0起。
这个数字令人担忧,说明安全生产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虽然事故数量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一成绩,仍需要进一步努力,以降低事故发生率。
其次,事故原因。
报告指出,主要的事故原因是人为因素和设备故障。
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当、疏忽大意和缺乏培训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以及建立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来解决的问题。
设备故障也需要加强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事故类型。
报告显示,最常见的事故类型是坍塌事故、火灾和化学泄漏。
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故类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筑工地、工厂和化学厂等危险行业必须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四,事故后果。
报告揭示了安全生产事故的严重后果,包括人身伤害、死亡和环境污染等。
这些后果不仅给受害者和家庭带来了痛苦,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因此,预防事故比事后处理更为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最后,根据报告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安全生产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降低事故发生率。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设备维护以及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
危险行业必须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预防事故比事后处理更为重要,必须采取措施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报告提醒我们,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只有确保安全生产,才能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安全生产情况统计安全生产情况统计分析报告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进行安全生产情况统计分析势在必行。
一、总体情况统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
由于生产安全意识不够强烈、管理不善以及各种利益诱导,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被淡化或忽视,加之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事故类型统计根据统计数据,事故类型主要分为火灾、爆炸、交通事故、溺水、坍塌等。
典型事故类型是火灾和爆炸,占据了事故数量的相当大比例。
这类事故往往因为物质燃烧或爆炸产生的大量热量和有毒气体,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巨大冲击。
交通事故也是一大事故类型,主要涉及工作员工通勤途中发生的车辆碰撞,其中不少是由驾驶员驾驶状态不好、违章驾驶等因素引起。
三、事故原因统计事故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原因,统计显示,事故主要原因包括:人为疏忽、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以及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等。
其中,人为疏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涉及到管理者的责任和员工自身注意事项的宣传和教育。
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涉及到企业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保养问题。
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则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性问题,需要从技术上加以改进。
四、不同行业的情况统计按行业分类统计,建筑、矿山、冶金、化工等高危行业安全事故数量较多。
这是因为此类行业存在大规模、复杂的机械设备,操作环境复杂,工人面临的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对安全生产要求也相对较高。
而电力、交通、航空等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质,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存在。
五、企业规模的情况统计根据企业规模进行统计分析,大型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相对较好,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这是因为大型企业有较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和专业的安全生产人员,而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则普遍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人才和资金投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较低。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活动。
然而,事故往往不可预见,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生产事故。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些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一、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的意义统计安全生产事故的意义在于了解安全生产状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制定相关安全规范和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对事故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评估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此外,安全生产事故统计还有助于比较不同企业和行业的安全状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的方法安全生产事故统计主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来完成。
一般而言,统计数据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伤亡人数等。
为了准确全面地进行统计,各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记录机制,并定期上报事故数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合作,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
三、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的挑战在进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时,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有些企业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主动上报事故数据或者隐瞒实际情况,导致统计数据不完整或者失真。
其次是统计指标的选择和定义。
不同的统计指标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指标,并明确其定义和计算方法。
最后是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对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如何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读,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四、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的分析方法对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首先是事故频次分析。
通过统计不同类型事故的发生次数,找出发生频率高的事故类型和部位,重点关注并加强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其次是事故严重程度分析。
通过统计不同类型事故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评估事故的影响程度,并重点关注严重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漏洞。
最后是趋势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事故数据,发现事故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与分析安全生产是保障国家、企业及个人安全的重要任务,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以及发生原因,进行事故预防和控制,对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统计安全生产事故的方法与工具、事故数据分析的目的与意义、事故数据分析的步骤和常用方法四个方面,对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与分析进行探讨。
一、统计安全生产事故的方法与工具为了正确、准确地统计安全生产事故,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方法与工具。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文件统计法:通过对相关文件进行筛查和整理,收集与事故相关的数据。
2. 调查统计法: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与事故相关的数据信息。
3. 现场勘察法:对已经发生的事故现场进行勘察,获取相关数据。
4. 数据库统计法: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对事故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5. 统计软件工具:利用统计软件工具(如Excel、SPSS等)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以上方法与工具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二、事故数据分析的目的与意义事故数据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为进一步做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事故数据分析的意义包括:1. 揭示事故的背后原因:通过对事故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查找事故背后潜在的、常见的原因,如设备故障、人为疏忽、管理不善等。
2. 提供事故预测能力:通过对历史事故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事故的规律性变化,并进而提供对未来可能发生事故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3. 优化控制措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评估和验证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建议,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4. 促进经验共享与交流:通过对事故数据的分析,可以总结成功的事故防控经验,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借鉴和交流的机会,以提升整体的安全水平。
三、事故数据分析的步骤进行事故数据分析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与准备:首先需要搜集到所有的事故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准备工作,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筛查和数据清洗等。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不幸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为了监控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方法、数据分析和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方法1.1 事故发生率统计法事故发生率是通过对单位时间内的事故数量进行统计,以显示单位时间内发生事故的频率。
计算公式为:事故发生率 = (事故数量 / 工作时间) × 100,其中工作时间可以是日、月或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过事故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事故的高发期和低发期,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1.2 事故伤亡率统计法事故伤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与总工作人员数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事故伤亡率 = (伤亡人数 / 总工作人员数量) × 100,其中伤亡人数包括死亡和受伤人数。
事故伤亡率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事故高风险部门和行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1.3 事故损失统计法事故损失统计主要包括人员伤亡的经济损失、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损失等。
通过对事故损失的统计分析,可以评估事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发现事故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数据分析2.1 事故类型分析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原因对事故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了解不同类型的事故发生情况。
例如,分析火灾事故、机械事故、交通事故等不同类型的事故,可以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合理的安全管理建议。
2.2 事故部门分析通过事故发生的部门或岗位分析,可以发现某些部门或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3 地区事故分析事故的发生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对事故地区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安全状况差异。
同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对高风险地区的监管和管理。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安全生产是一项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务。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统计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成为必要的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相关的数据,以便发现事故的规律和特点,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预测和防范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损失。
在统计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安全生产事故的数据。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媒体等多个渠道。
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因此需要对数据来源进行筛选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其次,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归纳。
可以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行业、性质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事故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也可以将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共性。
统计分析的重点是找出事故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事故的高发季节、高发行业、高发地点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也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事故进行分析,比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找出事故的共性和差异性,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统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通过对事故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比如针对高发行业的事故,可以加强监管和培训;针对高发地点的事故,可以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针对高发季节的事故,可以加强预警和宣传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总结。
只有通过全面的统计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事故的规律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总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
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对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事故统计: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记录和统计,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人数等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建立事故报告系统或事故登记表来完成。
2. 事故分类: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分类和归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划分不同的类别。
可以根据国家相关的事故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3. 事故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漏洞,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可以通过开展事故调查和事故复查等方式来完成。
4. 统计报表:根据统计结果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将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相应的报告和分析,用于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决策和改进。
5. 事故预警:基于历史事故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或组织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
患,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2023年度生产安全事故统计2023年度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一、引言生产安全事故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3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时刻。
为了全面了解2023年度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教训已有事故,确保世界工厂的安全稳定生产,本文将对2023年度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详细统计分析。
二、数据收集本次统计主要依据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发布的公开数据,结合实地走访,采访相关人员,综合而得。
数据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地区、行业、事故类型、伤亡人数及经济损失等方面。
三、2023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总体情况分析据统计,2023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42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3%。
其中,死亡事故21起,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7%;重伤事故67起,减少了15.1%;轻伤事故54起,下降了11.2%。
1. 事故发生地区分布2023年度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分布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沿海省份,其中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福建省是事故频发地区。
这与这些地区工业产业密集度较高、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有关。
2. 事故发生行业分析2023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多的行业是建筑业和制造业,占事故总数的近70%。
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高海拔、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以及缺乏标准化操作、设备维护不当等潜在安全隐患。
3. 事故类型分析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度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引发的和自然因素引发的。
人为因素包括不当操作、违反规程、管理不善等,约占事故总数的80%;自然因素主要是突发天气变化和地质灾害等,约占事故总数的20%。
4. 伤亡人数及经济损失分析2023年度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共计48人,受伤人数为128人。
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合计约为45亿元人民币。
这些伤亡人员和经济损失给企业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和财务压力,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四、典型事故分析本文将着重分析2023年度几起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
2023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2023年,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制度内容1. 统计范围:该制度的统计范围包括所有在国内境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无论事故大小、类型及行业领域。
2. 统计指标:该制度主要统计以下指标:- 事故发生数量:统计每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数量;- 事故类型:统计事故的类型,如火灾、爆炸、坍塌等;- 事故原因:统计造成事故的具体原因,如违章操作、设备故障、管理缺失等;- 伤亡人数:统计每起事故中的伤亡人数及伤亡情况;- 经济损失:统计每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相关影响。
3. 统计方法: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制定该制度时明确了统计方法。
统计主体应当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准确记录相关信息。
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企事业单位应向相关部门及时上报事故信息;二是相关部门应主动进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现场检查、抽查等,获取相关数据。
4. 数据分析: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事故类型、事故原因、行业特点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三、实施方法1. 监管部门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同时,要加强现场检查、抽查等方式,获取更全面的事故数据。
2. 企事业单位责任:企事业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时上报事故信息,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
3. 数据分析与利用:相关部门应将统计分析的结果及时传达给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以便各级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政策,并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安全管理。
统计部门安全生产事故部门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一、概述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事故的发生对企业的经济、声誉和员工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部门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以便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安全措施和管理策略。
本统计报告将对X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
二、事故统计1. 事故总体情况在统计期间,X部门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0起,其中包括5起重大事故和5起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问题,并导致了员工的伤亡。
2. 事故类型分析(1)人为因素:占据事故总数的60%。
主要包括操作不当、警示不明显、防护设施缺失等,这些问题都与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程度有关。
(2)设备故障:占据事故总数的30%。
主要因为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原因导致设备出现故障,进而引发事故的发生。
(3)环境因素:占据事故总数的10%。
包括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3. 事故损失统计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总计为X万元,其中包括设备损坏、物料损失、维修费用等。
此外,事故还导致X名员工受伤,其中X人受伤较重,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
三、事故分析1. 事故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操作规范不高。
在安全培训和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2)设备故障主要源于设备的维护不及时和不规范,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不够重视。
(3)环境因素方面,虽然天气等自然因素导致的事故属于不可预测因素,但企业应加强对环境变化的预警和监控,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 事故类别分析(1)重大事故中,操作不当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据了事故总数的60%。
因此,应加强对员工操作规范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一般事故中,设备故障占据了事故总数的40%。
从事故分类上看,设备维护不到位是最主要的原因。
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和流程,并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
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1、什么是国际通行的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健康事故调查统计分析方法求解共享下2、安全生产统计主要统计哪些内容安全生产专抄项统计是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实事求是做好统计报表,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是统计人员的责任和应该遵守的纪律。
统计是以国家和行业统一制定的表格为主要展示形式,按照统一制定的指袭标内容及报送程序和时间,由填报单位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组织形式。
统计人员有调查权,即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调查会议,检查与统计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凭证;有报告权,即把调查的资料和情况加以整理、分析,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统计报告;有监督权,即检查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检查和揭露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3、你好,我是安全工程的学生,最近在做毕业设计。
请问有关中国历年安全生产事故情况统计数据在哪里查的到呢一般你所在的学校都有电子图书馆的吧,或者在你们学校的IP地址能就能免费登录像万维网知网之类的电子图书馆,上面资料很多,也比较权威,在外面登录的IP是要收费的,还有很多资料网,忘了。
当年我是在知网上下载资料搞定论文的,在学校外面登录的资料一般要收费,几块钱一分吧。
4、什么是事故统计指标事故统计指标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是安全生产系统采集事故信息的依据,对一系列安全生活工作的合理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立相对指标是科学评价事故的基础,如果事故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就很难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预测。
然而,我国目前统计报表填写不规范,事故统计报告资料不详,事故统计分析指导性差。
1与此相比较而言,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早在1970年12月29日颁布《职业安全健康法》后,开始正式实施职业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该体系中的事故分析方法所采用的百万吨死亡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普遍采用。
本摘要将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和世界普遍采用的事故统计指标,以供读者参考。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安全生产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有助于查找事故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
在制度的建立上,需要明确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的统计和分析流程,推动事故统计和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下是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____字的文章。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和意义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特别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对于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事故预防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的程序和方法;(3)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结果的利用;(4)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保障措施。
第二章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1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的定义和目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是指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整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了解事故的发生情况、趋势和原因,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2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的定义和目的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是指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其目的是揭示事故的根本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事故预防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3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统计和分析应包括所有类型和程度的事故,并对各种事故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
(2)一致性原则:统计和分析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应统一,并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持一致。
(3)客观性原则:统计和分析结果应客观真实,不得歪曲和隐瞒事实情况。
(4)追溯性原则:统计和分析应追溯到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并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每年,全球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必须了解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从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数据入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和趋势,探讨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一、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安全生产事故可分为生产安全事故和劳动保护事故两类。
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矿山等领域,涉及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建筑工程等方面。
劳动保护事故主要发生在劳动场所,涉及职业危害、人身伤害、心理健康等方面。
二、全国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数据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共造成3097人死亡,1737人重伤。
其中,煤矿事故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领域,2019年全国共发生了30起煤矿事故,导致132人死亡,同比下降17.5%。
此外,交通运输事故和火灾事故也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领域,共造成998人死亡,361人重伤。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
从事故的性质来看,大多数事故都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
从事故原因的内在联系入手,事故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发生事故的具体原因,如机械故障、操作失误、能源泄漏等。
而深层原因是导致直接原因产生的根本原因,如管理不力、培训不足、制度缺陷等。
针对深层原因,只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事故处理的原则都是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公正公开、及时有效。
针对职业病和其他劳动保护事故,应及时进行医疗救治,帮助受害者尽快恢复健康;针对工业生产事故,要加强安全管理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人,并进行法律追究;针对火灾等紧急事故,要及时进行灭火和救援,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3)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文献综述 (5)二、我国安全事故总体概况 (7)2.1 事故总量及变化趋势 (7)2.2 事故类型分布 (9)2.3 地区事故特点 (10)三、工矿企业安全事故分析 (11)3.1 工业企业事故统计 (12)3.2 矿山事故统计 (13)3.3 建筑施工事故统计 (14)四、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分析 (15)4.1 公路交通事故统计 (17)4.2 铁路交通事故统计 (18)4.3 水上交通事故统计 (19)4.4 航空事故统计 (20)五、火灾事故分析 (22)5.1 物质火灾事故统计 (23)5.2 火灾原因分析 (24)5.3 火灾预防措施 (25)六、公共安全事故分析 (26)6.1 火灾公共安全事故统计 (28)6.2 疫情爆发安全事故统计 (29)6.3 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统计 (31)七、事故原因分析 (32)7.1 人为因素分析 (33)7.2 设备设施因素分析 (35)7.3 管理因素分析 (36)7.4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37)八、事故预防与对策 (38)8.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40)8.2 提高安全意识教育 (41)8.3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42)8.4 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 (43)九、结论与建议 (44)9.1 研究结论总结 (46)9.2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47)9.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8)一、内容简述本文档旨在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安全事故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安全事故的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原因、损失程度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议,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本文档首先对我国安全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包括事故发生的总体情况、主要行业领域的特点以及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作业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发生的损害人身安全或生产设施的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可以适时发觉事故隐患,有针对性地订立防备措施,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水平。
一、订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第22条规定:企业应建立事故统计分析制度,对事故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和措施,削减事故发生,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企业进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应当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适时发觉事故隐患,采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要求1.受伤事故统计和分析企业要区分轻伤、重伤、死亡等不同程度的受伤事故进行统计,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2.事故类型统计和分析企业要对设备事故、火灾事故、化学品事故、交通事故等各种类型的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并对各类事故的相关原因和因素进行分析。
3.事故责任统计和分析企业要对事故责任进行明确的区分,对事故责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引以为戒,建立完善的事故责任体系。
4.防范措施统计和分析企业要对已经实行的防范措施进行相关的统计和分析,并反思措施的效果,适时做出调整。
5.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统计和分析企业要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相关的统计和分析,适时发觉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三、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的步骤和方法1.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企业要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对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
2.布置专人负责统计和分析企业应当布置专人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工作,并对事故统计和分析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工作的适时、精准和有效。
3.建立统计和分析档案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档案,包括受伤事故、事故类型、事故责任、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等信息,并依照时间和区域进行分类存档。
1995-2004年我国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一、全国各类事故情况1995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46868起,死亡103543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
1995年至2004年全国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2173起,死亡118843人(历年伤亡事故情况见附表1)。
其中:1、工矿商贸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5102起,死亡15688人。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4341起,死亡7288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1782起,死亡2072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8979起,死亡6328人。
2、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火灾)平均每年发生170821起,死亡2514人。
3、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95839起,死亡90239人。
4、水上交通平均每年发生870起,死亡585人。
5、铁路交通平均每年发生12748起,死亡8368人。
6、民航飞行平均每年发生3起,死亡36人。
7、农业机械平均每年发生6569起,死亡1150人。
8、渔业船舶平均每年发生128起,死亡111人。
全国各类事故中,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最多,占75.91 %。
工矿商贸企业中,煤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占40.85 %,其次是非矿山企业,占40.47 %。
二、全国特大事故情况2001年全国发生10人以上特大事故140起,死亡2556人;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29起,死亡2530人。
2001年至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32起,死亡2498人(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情况见附表2)。
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4起,死亡755人。
1、工矿商贸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64起,死亡1372人。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每年发生50起,死亡1063人。
非煤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5起,死亡165人。
非矿山企业平均每年发生9起,死亡144人。
2、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火灾)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3起,死亡63人。
3、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4起,死亡680人。
4、水上交通平均每年发生5起,死亡119人。
5、铁路交通平均每年发生1起,死亡15人。
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工矿商贸企业所占比例最大,起数占48.48 %,死亡人数占55.17 %。
工矿商贸企业中,煤矿所占比例最大,起数占78.13 %,死亡人数占77.48 %。
全国一次死亡30人以上事故中,工矿商贸企业所占比例最大,起数占71.43 %,死亡人数占76.19 %。
工矿商贸企业中,煤矿所占比例最大,起数占81.58 %,死亡人数占75.02 %。
三、全国各类事故特点(一)各类事故总量增加,趋于下降。
1995年-2004年全国各类事故总体上升,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
十年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从103543人增加到136755人,年平均增长2.82 %。
各类事故的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平稳期。
1995-1997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基本稳定在10.3万人左右。
(2)上升期。
1997-1999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小幅上升,两年平均死亡人数比前三年增加2744人,上升2.7 %。
(3)大幅上升期。
1999-2003年各类事故大幅上升,平均死亡人数比两年前增加24778人,上升23.4 %。
(4)趋于下降期。
2003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比2002年减少2323人,下降1.7 %;2004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比2003年减少315人,下降0.2 %。
全国各类事故上升主要是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大,上升幅度大所致。
(二)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上升,趋于稳定。
十年来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2002年后趋于下降。
1995年至2004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71494人,增加到107077人。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变化大致为三个阶段:(1)上升期。
1995年-1998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小幅上升,1998年死亡人数比1995年增加6573人,上升9.2 %。
(2)大幅上升期。
1999年-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上升,2002年死亡人数比1999年增加25852人,上升30.9 %。
(3)稳定期。
2003年比2002年有所下降,2004年比2003年又有所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三)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保持下降趋势。
1995年-2004年全国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总体呈下降趋势。
死亡人数从1995年的20005人下降到2004年的16497人。
2001年-2003年虽然有所上升,但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
工矿商贸企业事故的变化分两个阶段:(1)下降期。
1995年-2000年全国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00年伤亡事故死亡人数比1995年减少9676人,下降48.8 %。
(2)回升期。
2001年-2004年全国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人数有所回升,2004年伤亡事故死亡人数比2000年增加4816人,上升41.2 %,但比2003年有所下降。
期间事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工矿商贸点大量增加,建筑等基础产业快速增长,造成事故有所回升。
(四)煤矿企业事故总体稳定,趋于下降。
1995年-1997年全国煤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基本在9700人左右,1998年后下降到了6302人后,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到2002年有所回升,死亡人数上升到6995人,2003后保持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比2002年减少561人,下降8.0 %。
2004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比2003年减少407人,下降6.3 %。
(五)非煤矿山企业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
全国非煤矿山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从1995年的2286人上升到2004年的2699人,总体上分为二个阶段:(1)下降期。
1995年-2000年非煤矿山企业死亡人数由1995年的2286人,下降到2000年的767人。
(2)回升期。
2001年-2004年全国非煤矿山企业死亡人数有所回升,2004年伤亡事故死亡人数比2000年增加1932人。
期间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建筑业、冶金等快速发展,金属与非金属矿增多,产量上升,造成非煤矿山企业事故有所回升。
(六)铁路交通事故总体下降。
1995年-2004年全国铁路交通事故总体呈下降趋势。
死亡人数从1995年的9031人下降到2004年的7992人,下降11.5%。
全国铁路交通事故变化情况分为三个阶段:(1)下降期。
1995年-1996年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1214人,下降13.4%。
(2)回升期。
1997年-2000年全国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1996年的7817人回升到8916人。
(3)平稳期。
2001年-2004年开始平稳下降,2004年死亡人数比2000年减少924人,下降10.4 %。
(七)水上交通事故总体稳定,趋于下降。
1995年-2004年全国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731人下降到489人。
全国水上交通事故变化情况分为二个阶段:(1)平稳期。
1995年-1999年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670人左右。
(2)平稳下降期。
2000年-2004年全国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平稳下降,2004年比1999年减少280人,下降36.4 %。
(八)火灾事故总体略有上升。
1995年-2004年火灾事故死亡人数由2278人增加到2557人,上升12.2 %。
(九)特大事故趋于下降。
2001年-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每年基本上在132起左右,死亡人数基本在2500人左右。
2001年后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有所下降,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比2001年减少11起、26人。
2001年平均2.5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2002年-2004年平均2.8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7.3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道路交通平均8.3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十)特别重大事故趋于下降。
2001年-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大事故,每年基本上在14起左右,死亡人数基本在755人左右。
2001年平均22.3 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2002年-2004年平均26.7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
其中:煤矿企业平均47.1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
四、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2000-2004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71起,死亡4180人(结案情况见附表3)。
目前,有10起未结案(具体见附表4),有2起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未参加事故处理,已结案的59起全部是责任事故。
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566万元;事故主要原因:管理不善,非法生产,违章作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应急措施不当等;责任追究处理人员1305人,在处理的人员中处级以上干部408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有420人。
(一)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47起,死亡2657人。
有7起未结案,已结案的40起全部是责任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317万元;事故主要原因:管理不善,非法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机电设备不防爆,应急措施不当等;责任追究处理人员952人,在处理的人员中处级以上干部283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有325人。
其中:1、煤矿企业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38起,死亡2042人。
有5起未结案,已结案的33起全部是责任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461万元;事故主要原因:现场瓦斯管理不善,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非法生产,违章指挥作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采用非矿用机电设备,机电设备失爆,应急措施不当等;责任追究处理人员654人,在处理的人员中处级以上干部234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有149人。
2、金属与非金属矿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4起,死亡430人。
有1起未结案,已结案的3起全部是责任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263万元;事故主要原因:现场管理混乱,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非法生产,违章指挥作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应急措施不当等;责任追究处理人员236人,在处理的人员中处级以上干部33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有164人。
3、烟花爆竹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4起,死亡149人。
有1起未结案,已结案的3起全部是责任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3万元;事故主要原因:管理混乱,违规操作,擅自改变厂房用途,非法生产等;责任追究处理人员48人,在处理的人员中处级以上干部11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有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