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 格式:pptx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6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目的和教育使命实质上是相同的,只是 教育目的更加灵活多变。
2、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也称教育宗旨,是培养人的总目标, 它所指明的是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 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它是一切教 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编高等教育学, 2009)
高等教育目的是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 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 高级专门人才。
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内容
作用
实施途径
德育、智育、促进心理发 教学工作、科研训
美育

练、实践
体育
促进身体发 展
实践与教学
劳动技术教 促进身心发

展的手段
实践与教学
(二)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 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高等 教育 目的
内容
wk.baidu.com关注点
源头
社会 本位
专才,即专门人才,从高等教育来说,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 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专才教育是以培养专才为 目的的教育。专才教育论注重学问的专深、技能的专精。
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 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把普通人培养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员。 除了文化训练之外,大学还能够通过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优 秀的医生、法官、数学教师或历史老师。(奥尔特加·加赛 特,2001)
无论何时,高等教育必须担负传承文化,培育高级专门人才 的使命,这明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文化,高等教育的一切 功能都是通过传承文化和培育人才而实现的。(王洪才, 2014)
结论:
就一般性而言,当代高等教育 在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现实 选择上,必须走两者相结合的 道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是 博雅和专深的结合。
2、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具有客观性
高等教育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但这并不是说它是主观臆断、随心所欲的产物,实质 上它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由于主观性和客观性是俱在的,都对教育目的产 生影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目的都是当 时高校主体根据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 等的情况制定理想性的目标追求。
大众教育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未 来的国家管理者之外,主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 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2005年5月-9月,“高等教育使命、经费和管理 国际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经过3天的研 讨,与会者们达成了共识:在高等教育使命方 面。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金字塔塔尖上的精英教 育,也应当是大众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条件成 熟的国家和地区,应当主动地推进高等教育向 大众化的进程,而不是被动的适应高等教育大 众化的挑战。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学术型的教育, 其主体部分更应具有应用型、实践型等色彩。
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的
发展。
通才,通常指学识渊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 才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目的的教育,又称通识教育或 博雅教育。通才教育论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正如上述所说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介绍 的就是通才教育。
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源于欧洲的大学,而古代欧洲的 大学同样秉持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绅士乃至通达而有修养与见识的 文化人。又叫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培养的也是完整的 人,即在身体、心灵及品格方面具备一定的禀赋的人。 其终极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亦即马 克思从不同角度论述过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田磊, 2009)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高等教育目的
特征
通才 教育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 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 知识面宽、适应性 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强的人才的教育。 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也称通识教育。 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专才 教育
培养在某一领域有 1、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 专长,能独挡一面, 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具有独立分析问题 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 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应用。 人才,是为了从事 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某种职业做准备 4、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
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处 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 响。强调大学不能脱离政治而存在,必然受社会价 值取向的影响,应该努力谋求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 获得自身的发展。所有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都把教育 作为政治的分支来看待。(布鲁贝克,2001)
大学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 究的责任担当上,放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的责任承担上,放在道德自律和文化先锋的 责任承担上。伟大的大学,是对人类社会负 责的大学,而其前提是对国家、对民族负责,
持社会本位的人关心 个体社会化、公民品 斯巴达的军 德、政治品质等。 事教育
持个人本位的人一般 关心个人价值,关心 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 生活的完满幸福及健 全的人格等,主张实 施自由教育、人文教 育与普通教育。
雅典的自由 教育
社会本位论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 目的的理论。持社会本位论的人以社会为观察问题 的立足点,认为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 与“细胞”的关系。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性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理想是指合理的、与人们向往的奋斗目标相联系的, 有现实可解的想象,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 的东西。 高等教育目的是指向未来的,是理想的,是我们所要 追求的。
高等教育目的作为一种理想: 主体内部动力——理想目标前进(定向、导航作用)
能为自己的国家和所处的社会作出贡献。 (眭依凡,2006)
个人本位论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 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理论。持个人本位论的 人将教育的立足点移至个体,认为个体与社 会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
大学的使命在于育人,大学最基本的价值功 能就是对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学的使命也在 于通过改变许许多多人个体发展的历史,并藉 此最终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放弃了育人的 责任,大学或许就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大学了。 (眭依凡,2000)
(一)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是一致的。 (2)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3)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思想内涵 (1)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2)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多维的,而且是充分的、自由 的、和谐的。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
1999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素质教育的决定》 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
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
高等教育哲学的使命是对高深知识的规定,在 高深知识的性质上,布鲁贝克认为:政治论高深知 识与认识论高深知识既有其内在合理性又存在不足 之处。在高深知识的传播对象上:精英教育和大众 教育各有利弊。
3、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1)马丁• 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1973)
英才高等教育 大众化高等教育 普及化高等教育
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 的15%
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 的15%-50%
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 的50%以上
英才教育论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精英人 才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所谓精英人才,就是 那些具有突出的智力水平和道德素养,能够在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某一方面或多个方 面做出杰出的创造性贡献的人。
格、差异性。
4、专业培养目标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有
国际可比性
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
课程目标是实现专 追求方向:
业培养目标的手段。1、学术性
课程目标有两层含 2、职业性
高等教育课 义:一是围绕本专 3、事业性和开拓性
程目标
业的培养目标所要 高等教育课程目标
构建的课程体系; 的价值取向:
二是每一门课程教 1、学会认知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必须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 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高等教育目的与各个高等学校教育 目的的关系:
国家教育目的具有统筹性。国家所制定 的教育目的,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共 同的目的。各级各类学校,还要结合自己 的性质、任务及其他特点,制定自己的培 养目标。(新编高等教育学,2009)不同 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侧重于不 同的教育目的。但是 这些目的必须紧扣国 家的教育目的。
理想——现实(差距)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其所培养的人 来看就是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 的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而 所谓高级专门人才, 也就是经过 一番努力以后实现了人们预先在 心理、技能和人格特征等各个方 面所设想的达到较高水平的心理 预期的人。所以就其实质而言, 高等教育目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 设想或欲求。(朱平,2006)
(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集中反映了各级学校高等教育目的。
内容
特点
高等 是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总的
教育 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相
1、时代性
培养 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
2、全面性
目标 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目标;
3、层次性
而相对于各级各类高等教
育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
标。
1、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 集中体现。
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目的
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传统的高等教育的目
的是秉持人文教育传统、重视培养完美人格。 随着18世纪以后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 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 动作用,使得社会对科技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 求。高等教育目的的分化,即造成了是继续秉 承人文传统培育完美人格,还是按照科技规格 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的分化。(田磊, 2009)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文件及法案
内容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
1957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 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
年 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
化的劳动者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
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一、概述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四、雅斯贝尔斯的高等教育目的
一、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
(一)概念界定
1、教育使命和教育目的 曾任美国澳斯汀学院校长的约翰·莫斯利认为: “使命就是机构(学校)的目的。”大学使命 是人们对大学这一特殊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 任的一种确定,是人们对大学应有价值的判断、 追求和选择,具体体现为大学组织的宗旨、理 想、目的和责任。(眭依凡,2011)
个人 本位
为了 满足 社会 的需 要
满足 教育 者个 人的 需要
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主要指 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 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 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 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 种目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 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 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 产物。
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 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 观点,强调发展受教育者的 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 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 服务
高等 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共 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
教育 性要求就是高等学校培养 2、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
专业 目标。
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
目标 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 与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调与和谐。
和相应质量要求。
3、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
学所要达到的目标。2、学会做事
3、学会共同生活
4、学会生存
二、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
(一)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 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3、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