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题单选题 (本题共20小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__A.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B. 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C. 按需分配D. 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2、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__A.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社会主义社会3、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方法的是__A. 空想社会主义者B. 马克思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__A. 有着内在联系的B. 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 相互矛盾的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5、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__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6、自由王国是指人们__A.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D.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7、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远大理想”是指__A. 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D. 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__A. 空间性概念B. 物质性概念C. 历史性概念D. 时间性概念9、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__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 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10、“人的依赖性关系”指__A. 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__A. 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 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 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12、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__A. 阶级社会B. 共产主义社会C. 原始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13、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__A. 资本主义社会B. 共产主义社会C. 封建社会D. 原始社会14、“物的依赖性关系”是__A.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__A. 消灭利益差别B. 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C. 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D.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1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__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共产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革命中D.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17、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__A.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B. 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C.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D.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18、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__A. 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B.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D. 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19、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__A. 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B. 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C.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D. 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2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三章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
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
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
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
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B)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2.“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是(D)A.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3.“人的依赖性关系”指(A)A.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这里的“魔鬼”是指(B)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生产方式5.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A.消灭利益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7.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8.“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样的社会形式是指(B)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9.“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这一命题的本质内涵是(C)A.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本质上融为一个阶级B.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利益上没有差别C.工人阶级只有使整个社会彻底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才能彻底解放自己D.工人阶级的解放分为两步:首先解放其他阶级,最后解放自己10.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B)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D.完成剥夺剥夺者的任务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C)A.工人阶级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1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14.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D)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社会主义社会15.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D)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C.人民群众有当家作主的权利D.人民群众享有完全的自由16.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D)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B.工人运动的发展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D.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17.江泽民同志曾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 科学实践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 实践的主体是(B)A. 绝对精神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 人D. 人的意识3. 实践的的客体是(D)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 客体物质世界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4. 实践的中介(A)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C)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D. 科学实践是科学的目的7.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B)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8.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句强调的是(A)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1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第7章答案第七辛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锻终实现7・1在对禾未理世什会的认识卜.•弓讥巴丄法力如乍冢与交您什会上丈?;冇何本坂区别?任展率木來社公的何巍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恕林会主义的根本区期祯圧八马克思恩格彷站任科学的立场上,炭岀井门就运用f (小人类卄公发風般规律M的I:指羽卄兰发展的方l;J空妁社会主义符??洋尽地描绘过理忠社会的图级.旧在马克也主义广生以仙.人们対未未显会的及见.往江君有来厚的空患性决和幻豹色彩•凶为他f]还没心車霁•做!H禾来的样手方比论.也不7符人灵4LQ发啟励怎观規律马克息迫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1・运用科了的力法.致力十耐兜人类社幺料刖肥蚩木主文社釦55次S: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股效倬和资木杠会发賊钓特总锻律•从而3共产T义社会伦!1;/林学的収里弓克妙思格浙认为・人类社会|njn«界的快展样・JK J H L I的发展如.捣示这姿规冰,就能为IE«W.Wil去、是握现任和«£主女来快供向导•呵见・马克思恩恪层关丁来來扌!会理论是楚立左对历史发廉规往把於的M«HI的.(二'金刑折檢本主文祈介【B世界屮闵发未來羽ittt#的特点号克世恩格斯关T*来甘袅的理论丁災足冷逐用刚计廉物于义皿历史川物丁文分析住本片丈現史的加咄卜.出出的.通过探索节个人类社会枷资木」:文社会发展的规律似测历出未来诉瑕・足9克®恩格斯关十欢来牡会理论的个巫要紂点.tfU^IMtt会規律・离不丿|毗物主义特别矍为刎堆初主爻上论和唯物刊正的力•広的«1导.这个埋伦T社想社会主义的根木区别在1 •它不足从绝对真理.理仏止义这些鈿锻的班念山发描冷来来社会芙铁.向起左批判||叫界中发现加世界・N诡过滋入刑折堑木;.文社会形态抵别是弊济形金来获科对未來社会的入识、他们以览袂勾■出的社仑工义•是®4xT义的对立jfik竹代物.未来社金的惑玄特征是9徒本卞文社处特征UI 对询・F!时.一者也有同竹•・人;者不仅足询者的对立物.间冃也O*者.应齐吸收费本1:义杜金的文附成果・空憊社金上文者isar资本卞文社会中《金的老削和&九.但则负本卞文的认识仅浮田杆砚家上.并未鬼示其实质和根激.q兌思迅格荒对资本卞文批刿的為明Z处在1・他们不是只肴刘资本七文朴公的弊為而是揭爪岀弊瑞的根减跡出資本左义发肿Ml我舍定的力匕发现货木主丈发展中字佇综的済卜会因第・h以此作出对水来社会轴点的用!t.(j之足j捣协I:来祉金的股特征,而付a惮尽的辎节描绘当马克思思格斯展宅入来社穴时・总呆只琨十栢山衣來什兰发展的力向、廉則和越木特征・简的说就旻预测了未来旺会的大休轮麻.而把几你惜形留结心*的丈我去冋各・凶为“什13朮菜4轻加的时剽应该他H么,应诜弓丄摭些什次,这为经朮全収决丁人ffllH'ft不dJl中活功的那个帆定的刃史坏也“ 1马克恐和思恪衛撷不熒成对本衆社会的特M.作辻于旳仁全而地论述.史没存为*来社会巍定吴仇力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思考题1[参考答案]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科社”)与空想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空社”)的区别再明显不过——一个是“科学的”,一个是“空想的”。
然而,要以严肃、科学、求实的态度深入研究这个问题,这就非那样简单了。
众所周知,“科社”与“空社”的内容,均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旧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否定,对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或曰共产主义制度)的向往与设想。
因此,要分清“科社”与“空社”的区别,就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批判而言,“科社”与“空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6世纪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7世纪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不同程度地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
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世界观总的来说还是唯心主义的,加之历史所限,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唯心主义的思想认识根源是()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夸大物质的决定作用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括()A.物质的本质是意识B.B.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C.物质范畴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D.物质范畴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正确答案】BCD3.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ABCD)A经济是基础B政治是经济的反映与集中表现C政治归根到底为经济服务D经济革命导致政治革命4.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在历史极黑暗的时刻,当“人的智慧和精神潜能被缩小到了最简单化的形式,到了只为最后一片能糊口的面包而斗争时,人就会丧失自己的个体性”,成为群氓。
这时他们会产生对“英雄”的渴望。
而“英雄”就会依从自己的或善或恶的本性,带领群氓从善或从恶。
他的这一观点(BCD)A.认为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B.认为英雄人物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C.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不起积极作用D.是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5.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二、单选题6.《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
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底线思维”体现的是A.量变质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答案:B,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正确答案:C,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正确答案:B,9.汉代王充《论衡》中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
第七章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指资本家在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2.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作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它就转化为利润。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是相等。
3.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4.生产价格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5.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6.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资本。
7.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所获得的利润。
其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8.商业流通费用指商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9.生产性流通费用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引起的费用,也就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如包装、运输、保管等费用。
10.纯粹流通费用是由价值形态的变化引起的费用,也就是同纯粹的商品买卖有关的费用,也叫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如商店建筑费、广告费、簿记费、店员工资等。
二、单项选择1.③2.②3.④4.③5.③6.③7.③8.④9.③10.③11.②12.③13.②14.②15.①16.④17.①18.③19.③20.①21.③22.②23.③24.①25.②三、多项选择1.①④⑤2.②⑤3.①②③④4.①②④⑤5.①②③④⑤6.①④⑤7.②③④⑤8.①③9.②③④10.①②③④11.①③⑤12.③④13.①②③④⑤14.①③⑤15.①③④⑤16.①④⑤17.①③④⑤18.①②③④19.①②⑤20.①③④⑤21.①②③⑤22.③④⑤23.①③④⑤24.②③⑤三、填空题1.不变资本可变资本2.全部预付资本3.剩余价值预付总资本增殖程度4.正比5.平均利润成本价格6.市场价格生产价格7.社会生产价格8.产业资本9.平均利润10.剩余价值11.平均有机构成12.可变资本全部预付资本本质转化形式13.剩余价值率利润率14.社会价值平均利润率15.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新的价值价值剩余价值中五、简答题1.答:(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A.十六世纪中叶B.十七世纪中叶C.十八世纪中叶D.十九世纪中叶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3.马克思的第一次伟大发现()A.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史观C.唯物论D.唯物辩证法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C.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 美国古典政治经济学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8.“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9.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 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10.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1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1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A.人类社会历史B.整个物质世界C.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A. 俄国B.英国C.法国D.德国1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1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7.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8.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实践性C.革命性D.与时俱进1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核心实现人权2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 )A.细胞学说B.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经典力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法国的七月革命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英国宪章运动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思想有()A.黑格尔的辩证法B.费尔巴哈的唯物论C.斯密的劳动价值论D.帕累托的最优化理论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凯恩斯6.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 黑格尔B. 费尔巴哈C.笛卡尔D.凯恩斯7.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 圣西门B. 傅立叶C.欧文D.西斯蒙8.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指()A. 劳动价值论B.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B. 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0.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客观性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多项选择题 (共74个)绪论:(共5个)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 ACD )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理论前提是( AD )A.唯物史观的创立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4.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ABCD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D.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第一章(共18个)1.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AD )。
A.根本属性 B.普遍状态C.主观形式 D.存在方式2.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B.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3.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三次有决定意义的转变是:(ABD)A.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B.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C.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意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D.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4、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AB )。
A.运筹帷幄B.审时度势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联系的特点有:( ABD )A.客观性 B.多样性 C.斗争性 D.普遍性6.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BCD )。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2.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A.时间性概念B.空间性概念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第七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 )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4。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
《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 )5。
“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多选题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
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2。
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B。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该论断的含义是(C)A.哲学的产生离不开无产阶级B.无产阶级的产生离不开哲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论和辩证法C.科学社会主义D.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属性是(D)A.坚定的革命性B.自觉的实践性C.鲜明的阶级性D.彻底的科学性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D)A.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工人之间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C.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D)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观D.科学的实践观二、多项选择题1.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时代特征、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
列宁通过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指出了(ABD)A.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B.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C.暴力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道路D.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2.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因为他们独创了(BC)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法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是(BCD)A.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B.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的三大工人运动是(BCD)A.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B.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C.英国的宪章运动D.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绪论答案搜集与整理:卢未来第一次整理时间:2012年6月17日第二次更新时间:2012年6月18日修正部分错误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德国古典哲学中代表着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果的学者是( C )A、亚当·斯密B、费尔巴哈C、黑格尔D、康德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B )A、革命性B、实践性C、科学性D、阶级性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致力于无产阶级专政。
D、致力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10、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1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1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是( 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不相适应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矛盾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D、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矛盾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是(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4、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在( B )A、美国爆发的B、英国爆发的C、德国爆发的D、法国爆发的15、在19世纪40年代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是(B )A、列宁B、马克思和恩格斯C、圣西门D、欧文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B )A、基本内核B、合理内核C、精髓D、核心20、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BCD )A、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2、最早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是( ACD)A、亚当·斯密B、恩格斯C、马克思D、大卫·李嘉图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三个代表人物有( ACD )A、傅立叶B、康德C、欧文D、圣西门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体现在那些方面( ABCD)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D、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融为一体5、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6、以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的正确表述有( ABD )A、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B、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C、革命性优先于科学性D、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7、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标志性运动有(AC )A、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B、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C、德国的西里西亚工人起义D、俄国的十月革命8、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9、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B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4、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体现在( AC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对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16、马克思主义是( ABCD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17、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的革命实践有(ABC )A、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B、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C、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D、十月革命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 AD )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B、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理论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原因在于( BCD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提出来的B、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C、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D、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20、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 ABCD)A、学习理论B、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和发展D、解放思想三、判断说明题1、马克思主义是所有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
习题题目总数:11答题正确:11答题错误:0待回答:0锁定:0∙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o生产力的高度发达o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o精神境界大大提高o按需分配∙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o生活的第一需要o谋生的手段o休闲的手段o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o按需分配o各尽所能按劳分配o按劳分配o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o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o个人所有制o资本主义私有制o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下面哪个属于人的自由的内涵的()o是指人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受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o是对绝对的认识o是指摆脱了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o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状态∙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人的依赖性关系”是()o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物的依赖性关系”是()o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o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习题8(多选题)答题正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o结合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国情,确立阶段性奋斗目标o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o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o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习题9(多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o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o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o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o劳动成为纯粹娱乐手段o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习题10(多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是()o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o工业与农业的差别o城市与乡村的差别o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习题11(多选题)答题正确下列关于共产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有()o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o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o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o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习题题目总数:13答题正确:13答题错误:0待回答:0锁定:0∙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o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o建立高度自治的政权o实现共产主义o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o社会主义初级阶段o社会主义社会o社会主义过渡时期o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o社会主义初级阶段o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o共产主义第一阶段o战时共产主义阶段∙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实践证明,中国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o新民主主义革命o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o社会主义革命o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题5(多选题)答题正确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o可以用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证明o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o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o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来实现∙习题6(多选题)答题正确关于共产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o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o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o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o共产主义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习题7(多选题)答题正确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为()o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o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o当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很长的时期o共产主义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空想∙习题8(多选题)答题正确“两个必然”是指()o资本主义必然灭亡o社会主义必然胜利o资产阶级必然灭亡o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习题9(多选题)答题正确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o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o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不能实现的o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习题10(多选题)答题正确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o共产主义初级阶段o共产主义第二阶段o共产主义第一阶段o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习题11(多选题)答题正确列宁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称为()o共产主义高级阶段o共产主义第一阶段o社会主义社会o共产主义社会∙习题12(多选题)答题正确下面关于“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理解正确的是()o”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联系o”两个决不会”是最根本的方面o”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o”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o”两个必然是”最根本的方面习题13(多选题)答题正确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o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o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o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o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八套[含答案]一、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1.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4.与资本主义相比较,下列各项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有(ACDE)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第七章练习题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BCD)。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6.唯心主义的思想认识根源是()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夸大物质的决定作用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7.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C.物质生产实践活动D.科学实验活动【正确答案】C二、单选题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延长工作日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正确答案:D,9.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正确答案:C,10.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低碳以及后期使用成本低廉的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C.构建和谐社会D.实现“大同”社会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C )的过程中作出的。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3.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C )A.人的思想境界的极大提高B.科学技术迅猛发展C.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D.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4.对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达成了直接统一B.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C.劳动者个人劳动还将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转化D.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5.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C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B.各尽所能,按资分配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实行有计划的分配6.共产主义社会,(D )将会消亡A.劳动B.工人C.产品D.阶级7.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是( A )A.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B.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C.人们的阶级觉悟得到极大提高D.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8.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A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的巨大提高C.实现社会的极大和谐D.实现阶级的完全消失9.共产主义社会,( B )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A.消费B.劳动C.娱乐D和谐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共产主义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ABCD )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消失B.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C.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生产能力增长2.对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认识,正确的是(ABC )A.社会不再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阶级B.由于生产的高度发展使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得到保障,阶级消灭了C.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不复存在D.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3.共产主义社会(ABCD )A.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B.随着国家的消失,人类第一次作为统一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C.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D.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一定的社会机构对社会进行组织管理4.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BCD )A.人可以离开自然和社会,不受约束的发展B.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C.人摆脱了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D.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5.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其根本原因是(BC )A.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C.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消灭阶级、国家三、判断题1.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往往起因于对现实问题的感受和看法。
第七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 )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 )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 )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
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 )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 )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 )
5.“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2.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4.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三.判断题
1.“物的依赖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 )
2.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社会。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