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0.43 KB
- 文档页数:8
初中数学深度教学开题报告初中数学深度教学开题报告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对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施深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通过深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解决问题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缺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深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探索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深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发现,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三、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然而,在深度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实施深度教学,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教材、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等。
通过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学习资源,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深度思考。
3.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深度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活动,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合作。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研究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成员:XXX、XXX、XXX、XXX、XXX一、课题提出1、研究背景1)地理因素本课题组所在学校——XXX是武胜县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地处乡镇,属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系列中,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列,但与县城学校相比,教学质量仍有一定差距。
因身处农村,见闻、资讯相对闭塞,学生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效率低下,老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慢,课堂教学仍属“教师中心式”模式,学生参与度低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差。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学生的研究效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学因素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探究性研究在城市数学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师生由此而受益的报道、案例层出不穷。
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这种“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少之又少,课堂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效率低下。
对于农村的数学教师,应尽快更新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让数学课堂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研究环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科研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农村的老师惯于教学,惯于教书育人,却很少思考,很少研究,只满足于研究现有的实际,很少实际联系实际,很少举行理性思考,更不要说举行教学研究,这种状况长此已往,我们农村黉舍的数学教学不落后才怪。
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在学生研究的主阵地——课堂上下手,还课堂于学生,学生活动、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做主人,对于数学,让他们携手合作,去观察、去发现、去归纳、去探究、去应用,从而认识数学、感悟数学、研究数学,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
2、教育现状教育发展到现在,教育专家和教育部门提出了很多课改意见、计划。
但是多年的教育传统使学生、教师都惯于传统教育体式格局:“老师惯于教,学生惯于学”,不断呈现“学而不思”、“高分低能”的现象。
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学科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学解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然而,近年来,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明显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研究将通过对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现状调查: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现状,为后续的培养研究提供依据。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全市范围内的10所不同类型初中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3. 调查内容:(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3)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二、现状分析:1. 学生遇到的困难:大多数学生在解题中存在以下方面的困难:(1)对数学题目的理解能力较差;(2)计算能力不足;(3)缺乏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不善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满意的分数。
很多学生对公式的掌握不够熟练,无法正确运用。
同时,一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粗心、抄错题目和计算错误等问题。
3.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持消极态度,抱有"数学难学"的观念。
他们往往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缺乏兴趣和动力去学习。
三、培养策略和方法:1. 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解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教学。
2. 提高解题能力的训练: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学生还需要进行解题能力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不同题目难度的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一、研究背景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个重要的思维训练工具。
而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存在数学运算能力不足的情况,不仅影响了个人学习和工作,也限制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研究初三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寻找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学术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三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水平、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
具体目的包括:1. 了解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和特点;2. 分析影响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因素;3. 探究提高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更好的发现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进一步深入了解影响因素,以及寻找有效的方法提高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初三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和学业水平,也有助于教育学界和教育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数学教育方针和政策。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主要从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水平、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水平:通过测验初三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统计分析其得分情况,了解初三学生数学运算水平的现状和特点。
2. 影响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因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影响初三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
3. 提高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提高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包括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家校合作等。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成果:1. 了解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水平的现状和特点;2. 揭示影响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主要因素;3. 提出提高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1. 阅读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2周);2. 针对目标群体进行测验和分析(4周);3. 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寻找规律和趋势(2周);4.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提高初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2周);5.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4周)。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在信息社会中,数学为商业、财政、健康和国防做出贡献,为学生打开职业之门,使人们能够做出充分依据的决定。
数学在应用方面更是突飞猛进的,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遍使用,IT产业蓬勃兴起,当今世界已开始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学成为各个领域普遍使用的重要工具,数学技术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当代数学所处理的是普遍存在的各种信息(包含数据信息和可以数据化的信息),是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社会系统中的数学模型。
从飞机制造中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到医疗诊断中的CT与核磁共振扫描技术;从经济规划中的投入/产出模型,到现代军事中的高技术信息战;从遗传学中的DNA解码;到石油勘探中的小波法矿藏定位……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数学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数学的思考。
数学能力的培养重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他说:“数学家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解问题,因此,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
”数学历史的发展一再印证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尤其是在1900年,当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发表了《数学问题》的著名演讲之后,数学问题更加成为激励数学家推进数学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希尔伯特在他的演讲中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
正如人类的每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
”不仅对于数学科学,而且对于学校数学来说,问题也是它的心脏。
波利亚有过一名脍炙人口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各个时期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一直强调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关于数学的基本技能的界定,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对于数学基本技能的界定,比较科学的说法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推理、处理数据、画图、绘制图表等。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2. 增强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共同探讨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4. 推动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针对某一课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2. 课堂观摩:邀请优秀教师进行课堂展示,让其他教师观摩学习,分析课堂亮点和不足。
3. 教学研讨:针对观摩课,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4. 教学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教学经验。
5. 教学技能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6. 教学论文撰写: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四、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1-2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第二阶段(3-4周):开展课堂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课堂展示。
3. 第三阶段(5-6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4. 第四阶段(7-8周):开展教学案例分析,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5. 第五阶段(9-10周):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6. 第六阶段(11-12周):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
五、预期成果1. 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中学数学中的一些解题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中学数学中的一些解题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选题的背景数学,由于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卓越的智力价值和深刻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在中学的数学教育中,主导的内容不是那些正在发展中的现代数学分支,而是在人类文化宝库中业已形成的数学思想、知识和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活动主要是提出问题和解题,而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解题”更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无论是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获得,还是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必须通过“解题”。
数学的历史不只是一些新概念和新定理的简单堆砌,它还包括着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积淀、发展和演进。
历史上的数学家不仅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数学思想,而且创造了许多新颖的数学解题方法。
数学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提练出的高层次的观念性思维形式, 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的认识, 它是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固有的数学灵魂; 数学方法, 是分析解决问题和实现数学思想的操作手段和工具, 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反映.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 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产生飞跃, 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对数学方法起着指导作用. 因此, 人们通常将数学思想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
中学数学中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数形结合法、化归法及客观性题目的解题方法。
其中文献[1]到文献[11]论述了中学数学中这些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
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G?波利亚就致力于运用方法论模式切实提高美国的数学水平的研究,波利亚从数学的角度,从解题方法的角度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论述。
他从事数学方法论研究数十载,他的3部经典著作《怎样解题》《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是在方法论领域的代表著作,这3部著作被学术界称为姊妹篇,在美国曾经风靡一时,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崇。
数学教学中有效审题能力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二、课题重新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提出的背景1、从历史背景来看:著名的数学家、数学解题方法论的开拓者波利亚曾说:“掌握数学意味着善于解题”。
教师要努力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解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已有大量的研究认为数学的学科特点从本质上决定了注重解题教学和培养审题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2、从中国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方面来看:在21世纪创造教育的改革中,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
而这其中学生有效审题能力的提高是实现综合能力和数学素质提高的重要方式,但我国高中学生有效审题能力提高一直是众多教师颇感头疼的问题。
3、从第十八中学学生方面来看:普遍存在着欠缺审题习惯的问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均为二类或以下,学生基础差,审题和解题时主要表现为:(1)课上依赖老师读题分析题,上课“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现象非常严重,学生不想主动的审题;(2)粗心大意,匆忙答题,忽视对条件的分析、加工与再处理;(3)混淆术语,对数学的基础性理论掌握不牢,审题不清;(4)不善于归类总结积累,形成序列,有时甚至象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撂一个,方法体系不健全;(5)遇到新题目或较长的题目时,无从下手,或根本没有思路,有时连最起码的解题信心也丧失殆尽。
4、从教师方面来看:大多数教师没有具体的培养学生有效审题能力的教学计划、教学策略。
表现为:(1)教师在课上对审题能力的培养的随意性,遇到题就题论题,不能总结提炼与引申;(2)只重视教师单方面的分析题目而忽略了学生对审题立意的主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未能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审题、搜集信息、寻找解题突破口、理顺条件和结论间的连接点等思维流程,不能对审题指导进行生成;(4)教后不能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对有效审题能力提高培养的序列化模式,形成模块化的结论。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逐渐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解题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数学解题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引言数学解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解题能力较弱,解题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审题不清、思路混乱、计算错误等。
因此,研究初中数学解题策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数学解题策略研究1. 提高审题能力(1)明确题意: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理解题目的背景、条件、结论等,确保对题目的正确把握。
(2)梳理条件: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梳理,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为解题提供依据。
(3)分析题型: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题目属于哪种题型,以便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1)分析题目: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联系和区别。
(2)构建模型:根据题目的特点,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推理证明:运用数学知识,对题目进行推理证明,得出正确答案。
3. 提高计算能力(1)掌握运算技巧: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规范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确保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3)检查验算:在解题过程中,及时检查验算,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4. 培养创新思维(1)逆向思维:从题目的反面进行思考,寻找解题的新思路。
(2)类比思维:将已知的解题方法类比到新题目中,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3)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题方法。
三、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应用1.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元认知指导下的初中数学解题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元认知指导下的初中数学解题策略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现今,数学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科之一,数学解题能力的好坏也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如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成为了学生必须面临和克服的问题。
因此,探究学生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采取何种策略并且如何利用元认知策略辅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解题困难,成为了一项需要关注和探讨的研究方向。
元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的再认知,并且采取一定的方式来维护和加强自己的认知活动。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在即兴解决数学问题时,元认知策略的应用会有效地启发学生,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必须广泛应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学习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策略和思维方式,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研究问题和目标研究问题:1. 初中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常用解题策略有哪些?2. 元认知策略对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有哪些影响?研究目标:1. 对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进行研究,探索数学解题策略的应用现状及其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2. 分析初中生在数学解题策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解题影响。
3. 研究针对初中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教育方案及其实施效果。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对有关数学解题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
2. 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在数学解题中常用的解题策略进行调查,并结合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分析。
3. 实验研究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初中生,在元认知指导下进行数学解题实验,并考察其解题效果。
4. 统计分析法,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步骤:1. 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献,对元认知策略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将其与数学解题策略进行比较研究。
2. 对某个初中学校的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他们在数学解题策略的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对其解题的影响。
中学数学解题研究实践报告一、引言数学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助,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因此,本实践报告旨在研究中学数学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二、中学数学解题现状目前,许多学生在数学解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解题思路:许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下手,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
2. 计算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虽然有正确的思路,但是由于计算能力不足,导致解题失败。
3. 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没有掌握扎实的基础,导致在解题时无法正确运用知识点。
三、中学数学解题方法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中学数学解题方法:1. 建立数学模型: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首先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2. 加强计算训练:计算能力是数学解题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计算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掌握知识点:数学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以便在解题时能够正确运用知识点。
4. 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常见的数学思维包括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演绎等。
5. 反思与总结: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以便在未来的解题过程中更加熟练和自信。
四、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估为了验证以上解题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在某中学进行了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估。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我们从初一年级中选取了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初中数学开题报告初中数学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难点分析: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容易出现的困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案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4. 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学术论文,了解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和教学方法。
2. 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学校,观察和了解不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收集实际的教学案例。
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几个结果:1. 发现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容易出现的困惑,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2. 提供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4. 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研究计划本次研究的计划如下:1. 第一阶段: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和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必修的学科。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业成绩和未来的学习发展。
当前,尽管老师们在课堂上投入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但数学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
因此,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选题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本研究对于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教学模式,完善初中数学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寻找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模式,达到优化初中数学教育模式的目的。
四、研究内容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探究与分析;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理论的理解与剖析;3. 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 分析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5. 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1. 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师生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数据;2. 通过实时录像等资料收集方式,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观察;3.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总结有效性提高的策略和方法。
六、研究预期成果1. 展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 科学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和策略;3. 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
七、研究进度计划1. 2021年5月至6月:开展文献调研,初步确定研究题目、研究方案和方法。
2. 2021年7月: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师生对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观数据,清晰学生课堂体验。
3. 2021年8月:采用实时录像等资料收集方式,记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行为,分析教学环节与教师原则。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合集5篇)篇1: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20xx年1月地点:xx省高邑县教育局教研室课题组成员:宋素杰:课题总负责人,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董建华:中学高级教师张立霞:中学一级教师张丽红:中学一级教师张伟娜:中学二级教师袁西粉:中学二级教师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一)课题名称: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二)课题研究内容:1.学生学习态度、动机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内驱力2.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3.让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总结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应用推广于教学实践,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以便对研究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主要采用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
2.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与科研方法,制定研究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注意文献资料的积累、总结,坚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以创造性的实践丰富理论的内涵。
3.行动研究法。
针对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不同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在教学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总结阶段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根据教学实践活动中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课题的组织和分工1.小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积极组织学习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教育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壮大自己。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数学学科中,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解题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解题教学观念陈旧、解题方法单一、学生解题能力不足等。
因此,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教学实践研究,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教学理论,为数学教师提供理论依据。
2. 分析当前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3.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 评估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教学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教学理论探讨(1)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2)解题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解题教学原则2. 当前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师解题教学观念陈旧(2)解题方法单一,缺乏创新(3)学生解题能力不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3. 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教学模式构建(1)情境创设与问题引导(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3)解题策略分析与归纳总结(4)拓展延伸与反思评价4. 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解题能力提升情况(2)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3)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策略改进情况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解题教学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数学教师和学生在解题教学中的现状及需求。
3. 行动研究法:在教学中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教学模式,观察、记录、分析教学效果。
4. 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在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由来及意义多年来,常会听到学生说,我怎么这么粗心啊,这么简单也会算错,很多老师也发现学生的作业中总是出现一些“低级”错误,计算错误随处都是。
计算的正确率总是提不上去。
数学离不开计算,它是学好数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虽说新《数学课程标准》减少了一些繁琐、机械的计算,但加强了估算能力、计算习惯的培养,本课题正是按照《新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我们中年级学生实际而确定的,它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及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
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张晓霞对计算教学进行了长达多年的研究。
他认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
教学中既要重视笔算教学,也要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和笔算各有特点,互有区别,但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笔算加减法计算的熟练程度是受口算的熟练程度制约的,而笔算又能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
一道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加法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基本口算组成的。
所以口算能力强笔算的速度就快,正确率就高。
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应以口算为基础,以笔算为重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目标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分析,寻求提高计算能力对策,并在实践中检验对策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初中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与改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与改进方法。
一、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准确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计算思维的体现。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1. 强化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发现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和渴望解决问题的动力。
2. 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等。
3. 引导学生养成合作解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合作,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问题解决的实践操作,例如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进行数学建模等。
5.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该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而非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
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对问题解决的兴趣与热情。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案例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改进初中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有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实践研究。
这些研究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 以情境化教学促进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解决,从而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
2. 以数学建模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建模作为一种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靖边县第六中学张艳郭怀成
一、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1.自主解题能力的定义
自主解题能力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并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
人类社会进入新的世纪,知识、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社会对教育、对教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自主学习解题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如何建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是当前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够真正贯彻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为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3.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
早在上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生存需要的四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其中把学会求知放在首要位置,而学会求知的核心就是自主学习。
许许多多我们熟知的伟人、名人、成功人士,无一不是终生学习者,自主学
习是他们的自觉行为,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都得益于他们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那种不讲究教学方法和手段,靠教师和学生加班加点提高质量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学质量不滑坡的重要保证。
而不论课外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是课内教学效率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解题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决定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自主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在课程改革的浪潮推动下,一些课堂教学已经向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方向改变。
但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依然十分流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带来的实际后果是令人担忧的。
研究表明,直到高中阶段,我国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各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亟待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迫在眉睫!我们小组选择了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解题能力培养的研究。
二.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意义的论证
1.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调查、分析,探索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有效的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1)掌握学生解题能力的状况
(2)探讨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3)创建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改革当前初中生学习现状的需要
1)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造性人才,教育改革也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仍然制约着教育改革的进程,许多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没有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学生的主体性仍然得不到体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
2)不能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单调枯燥,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立意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些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来培养解题能力并激发创新实践的创造性人才的方法。
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1)我校科研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核心初级中学,承担着地区教育领军的重任,教科研工作一直走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前列,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教科研单位。
“科研兴教”是我们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识。
2) 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
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增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的能力”。
我们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造性人才。
4)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的教学研究要着力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主动探究、积极创新,培养既有丰富知识又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社会接班人。
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根据我国《新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与建议,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及其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与综合能力的发展的研究。
力图通过学生的主动深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增强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实践、反馈与调整等环节,采取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适合初中生解题能力能力培养的方法。
三、课题的研究人员分工以及实施阶段的计划
1、课题负责人:张艳
2、课题分工:
(1)张艳:负责班主任管理课堂教学调查与研究(2)郭怀成: 负责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并总结资料汇集和整理。
3、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组织筹备阶段(2015年2月---20015年3月)
主要工作安排:
确定选题,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多方论证;
选定实验班级,成立课题组;
撰写方案,规划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拟定研究计划;
申请立项,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的实验研究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
主要工作安排:
组织理论学习,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本课题进行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交流;
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教学策略;
检验实验成果,总结实践经验。
第三阶段:课题的总结结题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月)
主要工作安排: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在全县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
整理研究档案,撰写报告,完成结题报告
申请成果鉴定验收。
4、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阶段性成果
1、《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教学案例集》(校本著作,完成
时间:2015年4月)
2、《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初探》(论文,完成时间:2015年6月)
3、《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完成时间:2015年6月)
4、《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完成时间:2015年6月)
5、《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实录》(完成时间:2012年6月)
(二)最终成果
1、《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探究教学案例精编》(校本著作,完成时间:2015年7月)
2、《初中生解题能力培养教学策略》(校本著作,完成时间:2012年7月)
3、《<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论文,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有效教学》,肖成全等编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3、《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
作者:赵国忠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4、《有效教学方法》,【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5、《自主教学操作全手册》诸葛彪,董克发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课题简介
课题类别: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立项时间:2012年2月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组长:张艳
课题组成员:张艳郭怀成
负责人所在单位:靖边县第六中学
开题时间:2015年4月
《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靖
边
县
第
六
中
学
张艳郭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