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 格式:docx
  • 大小:18.96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说到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很多都是在草原游牧的独特环境下形成的,包括他们的饮食方面,服饰方面,以及婚俗和葬礼,这些都是很有特点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吗?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公元六世纪,哈萨克部族的咄陆部就在塔城、额敏一带活动,十三世纪后,居住在额敏河流域的哈萨克部落有乃蛮、克烈、乌克斯、咄陆等部。十七世纪末,西部蒙古族准噶尔部与哈萨克各部因争夺草场发生战事,县境内哈萨克人被迫向西迁移,哈萨克人口剧减。

以前的哈萨克人过着游牧,逐水草而居,流动性较大。

十九世纪中叶,一部分居住在塔尔巴哈台山以北的俄国哈萨克人迁入塔城额敏一带,和丰、阿尔泰的哈萨克人先后迁至额敏所属的玛依尔、加依尔一带居住。1929年,苏联境内居住在塔尔巴哈台山以北的哈萨克人又一次大批迁入中国境内,一部分在额敏定居。1943年,额敏县内哈萨克人达32222人。

新中国成立前,哈萨克族主要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居无定所,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几乎没有,少数贵族及宗教上层掌管着经文,他们把子女送往外地读书,大多数牧民与教育无缘。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族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哈语中学9所,在校生4085人,17所,在校生5522人,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100%。

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定居的教民建有清真寺,成年男子按时进寺礼拜。哈萨克人崇拜太阳和,所以所住毡房和清真寺的门都是开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哈萨克族过去主要从事牧业生产,饮食带有明显的牧区特点,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肉食有手抓肉,红烧肉、灌肠肉、熏肉等。经腌制、风干的肉和马肠不但味道鲜美,而且便于储存。主食有炒米、馕、馓子、包尔沙克、抓饭、面条、油饼等,奶制品有奶疙瘩、奶酪、

奶油等。喜喝用砖茶加牛奶和适量的盐煮成的奶茶,奶茶醇香且营养丰富,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饮料。

过去的哈萨克族主要用牲畜的皮毛做衣料,布衣主要在夏秋天穿用。男子多穿用白布做的衬衣和长裤,冬天套以坎肩、短大衣,再套袷袢(棉衣),戴狐皮尖顶四棱皮帽。妇女喜穿连衣裙,年轻女子的连衣裙下摆有二到三层褶子,色彩艳丽,领口袖子绣有花边,胸襟上饰有银元等饰物。少女喜戴小花帽,以珠子玛瑙作装饰。新中国成立后,年轻人服装紧随潮流;男子穿西装、夹克衫,妇女穿西装套裙,只有节日时才穿传统服装。

哈萨克人在婚嫁上,提倡本民族通婚,但血缘须隔七代以上。婚姻有浓厚的买卖婚姻色彩,男方须交足够的彩礼,方能迎娶,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近几年,索要彩礼现象又有所抬头。

哈萨克族的丧葬习俗按伊斯兰教礼仪进行,一般是人死后隔天埋葬,葬前要请毛拉、阿訇为其诵经,尸体洗浴后用白布包裹,不用棺木,抬到墓地挖穴土葬。葬后7天、40天和周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称过“乃孜尔”,进行缅怀和悼念。

哈萨克族的小男孩一般5-7岁要举行割礼仪式,即割除少部分生殖器的包皮,并大宴宾客。

哈萨克人的节日主要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纳吾热孜节。哈萨克人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刁羊、姑娘追、阿肯弹唱、赛马和摔跤活动。

哈萨克族舞蹈

黑走马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哈萨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支翅膀”。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壮,通体黑亮,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间舞蹈和同名乐曲。

卡拉角勒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舞蹈,它的来源,在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发现了一群

野马,他挥动套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马。小伙子历尽种种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它驯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马。当他骑着黑走马回到阿吾勒(家乡)时,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祝贺。小伙子在马上和马下,用各种动作自豪而诙谐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驯化黑马的整个过程。从此,以骑马为题材的'表现草原上骏马奔驰时矫健姿态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

卡拉角勒哈男性的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如显示姑娘美丽而自豪的“花儿赞”,窥视恋人的“羞窥”,前俯后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这些动作,都包含着特定的内容,与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和幽默诙谐的面部表情融为一体,并根据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发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动作。表演者时常把劳动和生活中具有浓厚特色的各种动态揉进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语汇和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并由此衍化出诸如“擀毡舞”、“挤奶舞”、“绣花舞”、“拉面舞”等舞蹈。

卡拉角勒哈既可以在欢乐的大型集会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毡房里进行表演。可以由一人单独跳,也可以双人对跳或多人集体表演。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异。视当时的气氛和环境,有轻松愉快的表演,有刚强有力的表演,也有幽默滑稽的表演,从而得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哈萨克族人在放牧、劳动之余,常常伴着冬布拉的琴声跳卡拉角勒哈,高歌欢舞达旦。

卡拉角勒哈以同名乐曲伴奏。这种乐曲的节奏感极强,明快活泼,旋律宛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它由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布拉弹奏,按照舞蹈的快慢来变换节奏,并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地方特点和个人演奏技巧。

卡拉角勒哈可以随时随地即兴起舞表演,即兴表演时不需要专门的服饰和道具。在民俗活动等演出时需要戴毡帽,穿衬衫和带彩色图案的坎肩,穿长裤和靴子,扎牛皮腰带。

阿嘎加依

“阿嘎加依”是哈萨克语,故乡的意思,哈萨克族人只要一提到“阿嘎加依”就会想到阿勒泰。大型哈萨克民族歌舞诗《阿嘎加依》以诗的抒情方式表达哈萨克族歌舞,以现代艺术手法演绎草原文化,反映了新疆大地上哈萨克族的历史与传统、生活与梦想,是一部美轮美奂、有灵魂、充满力的作品。

《阿嘎加依》演出阵容庞大。作品演出时间为90分钟,分《序幕》、《生命达斯坦》、《英雄达斯坦》、《情达斯坦》、《狂欢达斯坦》和《尾声》6个部分,在所涉及到的节目内容中,80%以上都是哈萨克民族传承下来的受国家或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典文化元素。独特的民族服饰、原生态的歌舞文化、优美的音乐和超凡的舞美给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