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1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1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1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1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一)

溶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漆用树脂的溶解及其相互间的混溶。汽车涂料的基料一般是纤维素酯类和合成树脂类,选用溶剂时应尽可能地选用制造厂和所用涂料的技术条件中所推荐的溶剂,另外,还有溶剂选择的三条通用规律可以遵循。

1、极性相似原则。即极性相近的物质可以互溶。如汽车漆中极性比较高的氨基漆一般选择极性比较高的丁醇等做溶剂。

2、溶剂化原则。溶剂化是指溶剂分子对溶质分子产生的相互作用,当作用力大于溶质分子的内聚力时,便使溶质分子彼此分开而溶于溶剂中。如极性分子和聚合物的极性基团相互吸引而产生溶剂化作用,使聚合物溶解。

3、溶解度参数原则。即如果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和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或相等时,就能使这一聚合物溶解,应用此原则较易掌握,还可用于电子计算机进行选择。

汽车涂料常用的基料有醇酸树脂、纤维素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尿素和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特定树脂按以上原则可选择特定溶剂,分述如下。

醇酸树脂的溶解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中干性油的百分含量,自干树脂一般很易溶解于溶剂汽油或无味矿油精中,因而在溶解醇酸树脂时不需要使用强溶剂。当醇酸树脂的油度下降时,其溶解度也随着下降,对于短油烘干型醇酸树脂,芳香烃特别是二甲苯是溶剂的最佳选择,有时将正丁醇与芳香烃混合以增加溶解力。无油醇酸树脂或聚酯不含植物油,且不溶于烷烃溶剂中,这些树脂大多数溶于芳香烃溶剂或乙二醇醚类。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二)

纤维素树脂是汽车漆常用的重要树脂,其中用于金属闪光底漆的醋丁纤维素的溶解度取决于醋酸酯与丁酸酯的比率。一般都溶于丙酮、甲乙酮、环乙酯、醋酯乙酯、醋酸甲酯等。

包括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内的丙烯酸涂料,通常以酮作为真溶剂,少量的醇作为潜溶剂,二甲苯或甲苯作为稀释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它要经过交联剂或空气干燥,其溶解度很宽,用来溶解该树脂并能使用的溶剂变化范围很广,可以从脂肪烃一直到酮或乙二醇醚类。

用于大多数环氧树脂的真溶剂是酮、酯和醇醚类,当树脂的分子量降低时,芳香烃和丁醇在溶剂中的百分含量可以增大一些,醇能作为惰性溶剂,但所加的比例所少。

尿素和三聚氰胺树脂常与醇酸树脂混合使用,它们是交联剂。氨基树脂几乎总是与二甲苯、正丁醇、异丁醇或异丙醇混合起来使用。

聚氨酯树脂通常有聚氨酯油、湿固化聚氨酯、封闭的异氰酸酯树脂等几种类型,

一般都需要酯、酮、乙二醇醚类和芳香烃混合物作为溶剂。

汽车涂料一般不是由一种树脂而是几种树脂混合为基料而制成的,所以其所用溶剂一般多采用混合溶剂。采用单一溶剂一般得不到较好的溶解性能、经济效果和施工性能。混合溶剂一般是由真溶剂、助溶剂和冲淡剂三部分组成。配制混合溶剂时,应注意在涂膜干燥过程中混合溶剂的挥发率均匀,混合溶剂应均一、无色透明、无杂质和无水分等。

汽车漆配方技术讲义

汽车漆配方技术讲义 底漆:(铁红防锈漆) 双组分环氧(低温烘干90℃/1HR),环氧聚酯氨基(140℃~160℃/0.5HR) 中涂漆: 聚酯氨基(120℃~140℃/0.5HR),双组分丙烯酸(自干或60~80℃/0.5HR烘干), 单组份热塑型丙烯酸(室温自干1HR) 闪光漆: 单组份白干(可以加固化剂1/8—1/10),单组份烘干(湿碰湿罩光130~140℃/0.5HR) 本色漆,罩光漆: 丙烯酸聚氨酯(自干或60~80℃/0.5HR 烘干),丙烯酸氨基(130~140℃/0.5HR) 1.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罩光漆: 固化剂为N-75,N-3390 不黄变异氰酸酯(固化剂可以用氨酯级无水醋酸丁酯稀释,固体 份>=40%,否则不能稳定储存). 固化剂稀释配方:(通称为甲组份) N-75 (S:75%) 53.3 氨酯级无水醋酸丁酯46.7 稀释成N-75 (S=40%) N-3390 (S=90%) 44.4 氨酯级无水醋酸丁酯55.6 稀释成N-3390 (S=40%) 根据涂料配比的要求可以稀释成其它固体份,但要>=40%。 固化剂还有其它厂家的品种:日本旭化成,法国罗那普朗克公司的同类型产品也可以用, 注意技术参数中的固体份和NCO%两项,跟据自己的要求确定稀释比例(S >=40%)。 罩光漆配方: 采用高羟基含量丙烯酸树脂,高固含量,低粘度,配合固化剂后施工固体份可50%以上。同时 交联密度好,涂料后期硬度高,机械性能,老化性能优异。 Fx-4365(德谦),A-365(拜耳),Zcrylic-400(苏州许关助剂厂) 以上树脂可混用。 高羟基含量丙烯酸树脂(S=65%) 75 催干剂0.2(根据气温冬天最高调到2,要看施工期的要求,一般>=4HR) BYK-300(有机硅流平剂) 0.1-0.3(添加时不需先稀释,该流平剂使涂料室温自干 时产生暗泡,低温烘干工艺时不影响,根据暗泡影响大小确定是否添加) BYK-358(非有机硅流平剂) 0.5-1:0(在不能使用有机硅流平剂时用,流平效果表 面手感不及使用有机硅)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5 醋酸丁酯10 二甲苯至100 清漆S=50%,粘度40-60s(涂-4/25 ℃)。 计算固化剂配比: 固化剂理论用量=清漆固体份×羟基含量(100%丙烯酸树脂) ×4/217/NCO% Fx-4365,A-365 羟基含量为4.3 (100%丙烯酸树脂)

溶剂型涂料

溶剂型涂料产品的研究成果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09精细化工 学号:0913020011 姓名:黄建 指导教师:刘晓国 完成时间:2013年4月17日

溶剂型涂料产品的研究成果 黄建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09精细化工0913020011) 摘要:溶剂型涂料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具有高装饰性、耐久的保护性、多功能性、品种齐全的新工程材料,不仅对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如信息、生化、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开发、可再生能源开发、环保等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也有赖于溶剂型涂料的发展,而有机溶剂对溶剂型涂料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溶剂型涂料无毒低毒、高固体份及性能更加全面等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溶剂型涂料;高固体份;纳米材料 The Research of Solvent-based Coatings HUANG Jia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China) Abstract:Solvent-based coatings after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of a high decorative and durable protection, versatility, and a full range of new engineering material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modern national defens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but such information, biochemistry, new materials, aerospace, marine development,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r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lso depends on the solvent-based paints, organic solvent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lvent-based paints. However, as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 solvent-based paints non-toxic and low toxicity, high solids and performance more comprehensiv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solvent-based paints; high solids; nanomaterials

各种涂料配方

各种涂料配方.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涂料配方汇总:外墙涂料配方、柔性涂料配方、防火涂料配方、环氧地坪涂料配方、内墙涂料配方 外墙配方 平涂产品名称:外墙漆总量:367.6 Kg 原料名称应投入量/Kg 水 38 乙二醇 5.4 1124分散剂 2.2 AMP-95 0.54 NXZ消泡剂 0.72 75#防霉剂 0.54 244钛白粉 54 820A硅酸铝 14 700目重钙 36 硫酸钡1250目 18 高岭土1250目 13 分散50分钟检测细度<60um 进入研磨一遍控制细度<60um 合格45~60um 水 16 2438乳液 126 AC-261乳液 36 成膜助剂 1.8 2020改性剂 5.4 粘度KU PH值IT 对比率 90 (+-)1 8.5~9.5 0.94 柔感涂料配方 现给大家一个配方效果好但成本高: T120 0.1 OK520 5.5 CAC 15 丁酯 42 乙酯 10 B:N3390 C:乙酯AA=1:1 A:B:C=10:0.7:3 膨胀型防火涂料 聚磷酸胺21.0 季戊四醇11.5 三聚氰胺11.5 钛白粉4.7

六偏磷酸钠(10%)1.0 六甲基纤维素(3%)3.7 氯化石蜡11.2水18.2 Mowilith DC20F(三氯乙 基磷酸酯增韧聚醋酸乙烯 乳液,固体分60%聚合物 50%增韧剂10%)17.2 环氧地坪面涂 (1)(2) 甲组分:E-44液体环氧树脂(212~244EEW) 36.4 DER? 331环氧树脂(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34 二甲苯11.8 7.2 正丁醇9 3 醋酸丁酯2 分散剂963(汉高公司)0.3 0.3 消泡剂AMH2(汉高公司)0.3 0.3 流平剂F60(汉高公司)0.2 0.2 氧化铁红 5 5 沉淀硫酸钡(600目)7 21 滑石粉(600目) 10 石英砂(600目)18 26 有机膨润土 2 1 总计100 100 乙组分:Versamid? 115(汉高公司)33 37 二甲苯32 36 正丁醇8 9 环氧地坪树脂砂浆配方: 甲组分:828环氧树脂(美国Shell公司) 100 丁基缩水甘油醚 10 消泡剂1208(汉高公司) 2 氧化铁红 2 钛白(金红石) 1 石英砂(200目) 200 石英砂(100目) 100 总计 415 乙组分:Versamine? C-36(汉高公司) 68 环氧自流平面涂 甲组分:828环氧树脂(美国Shell公司) 90 丁基缩水甘油醚 10 分散剂963(汉高公司) 0.3 消泡剂AMH2(汉高公司) 0.6 流平剂F60(汉高公司) 0.5 抗划伤剂S4(汉高公司) 0.6

涂料和油漆稀释剂配方

涂料、油漆稀释剂配方 配方 1 涂料、油漆的无苯稀释剂 脂肪烃 40%~60% 脂肪醇 15%~20% 有机酸酯 25%~40% 脂肪酮 3%~6% 描述 配方中的脂肪烃为 200#溶剂汽油和沸点小于 100℃的直馏汽油 [1:(4~6.5)],脂肪醇为丁醇和乙醇[1:(2~3)],有机酸酯为乙酸乙酯和乙酸 丁酯[1:(3~6)],脂肪酮为丙酮。本配方的最佳配比为脂肪烃:脂肪醇: 有机酸酯:脂肪酮=1:0.4:0.6:0.1。工艺流程:溶剂油(脂肪烃)一 脂肪醇~搅拌一有机酸酯一脂肪醇~脂肪酮一搅拌一静止~成品。本剂毒性 低, 有利于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采用本剂的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 的抗潮性能, 涂膜光洁度较好。 本剂的通用性好, 能作各种溶剂型涂料 (硝 基、氨基、过氯乙烯、环 配方 2 香蕉水 甲苯 54 份 丁醇 10 份 乙酸杂酯 37 份 描述 本配方即 60L 稀释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香蕉的气味,主要用作硝 基清漆的溶剂、 某些油漆的稀释剂或溶剂,还可用作某些电器具焊接前的表面清 洁剂。配制时,将上述各组充分混匀即成。如作为产品出售,则酸值应 ≤0.5mgKOH/g。配方中的乙酸杂酯是酯类生产中的低沸物,但也可用下述方法

制取:取戊醇低沸物(88~92℃)加乙酸静置酯化,弃去酸水即可。配比为低沸物 15 份,乙酸 10.05 份。 配方 3 硝基漆稀释剂(一) 乙酸丁酯 20 份 乙酸乙酯 20 份 丁醇 16 份 甲苯 44 份 配方 4 硝基漆稀释剂(二) 乙酸丁酯 25 份 乙酸乙酯 18 份 丙酮 2 份 丁醇 10 份 甲苯 45 份 配方 5 硝基静电喷漆稀释剂(一) 乙酸丁酯 30 份 二丙酮醇 13 份 二甲苯 20 份 甲苯 8 份 丁醇 27 份 配方 6 硝基静电喷漆稀释剂(二) 乙酸乙酯 15g 乙酸丁酯 24g

涂料溶剂常见知识

涂料溶剂常见知识 1.混合溶剂的配置原则是什么 1)配成的溶剂对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能与被稀释涂料完全混溶,不应产生胶凝、分层、 沉淀等现象。 2)混合溶剂中的有机溶剂应无水分、沉渣和油类,溶液应是均一颜色。 3)混合溶剂挥发速度应均匀,形成的涂膜平整光洁,无针孔、白斑、拮皮等弊 病。 要考虑溶剂毒性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尽量选用毒性小的溶剂,如苯类有致癌性的溶剂要少用或不用。 4)要考虑经济效益,价格便宜,真溶剂和助溶剂的比例适宜,一般比例在(3:2) ?(2:3)之间。 2.施涂常用溶剂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苯苯的毒性较大,极易燃烧,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1)醋酸乙酯醋酸乙酯易燃,与氧化剂接触可引起燃烧。 2)乙醇乙醇易燃,与氧化剂反应剧烈。 3)甲苯甲苯有毒,遇明火、高温能燃烧,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4)三氣乙烯三氯乙烯对铝、镁合金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毒性小,去污能力强。 5)醋酸丁酯醋酸丁酯毒性小,溶解力次于醋酸乙酯,挥发速度中等。 6)正丁醇正丁醇味难闻,有一定毒性,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 7)乙醇单丁醚乙醇单丁醚挥发慢,可防止漆膜泛白、结皮。 8)二氯乙烷二氯乙烷非易燃品,蒸气对人体毒害大。 9)二甲苯二甲苯有毒,遇明火、高温能燃烧,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10)丙酮丙酮易燃,挥发极快,手触极冷,有毒。 11)环己酮环己酮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危险。 12)松香水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起火危险,遇硝酸会立即起火。2.4.5怎样选择涂料用溶剂? 由于溶剂的种类和涂料的种类都很多,不同情况下需要选择的溶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应当合理地选择溶剂的种类。其选择步骤主要如下: 1)通过溶解参数值选择能溶解树脂的溶剂或混合溶剂。 2)建立溶剂或混合溶剂的挥发轮廓图。 3)优化溶剂或混合溶剂以满足树脂的溶解性和涂料的其他性能。 4)实验验证所选择的溶剂或混合溶剂。 通过上述步骤的调整和进一步改善,最终得到能满足涂料各方面性能的混合溶剂。不同涂料常用的溶剂见表1。 表1不同品种涂料所用溶剂系统

汽车漆配方技术讲义

. 汽车漆配方技术讲义 底漆:(铁红防锈漆) 双组分环氧(低温烘干90℃/1HR),环氧聚酯氨基(140℃~160℃/0.5HR) 中涂漆: 聚酯氨基(120℃~140℃/0.5HR),双组分丙烯酸(自干或60~80℃/0.5HR烘干), 单组份热塑型丙烯酸(室温自干1HR) 闪光漆: 单组份白干(可以加固化剂1/8—1/10),单组份烘干(湿碰湿罩光130~140℃/0.5HR) 本色漆,罩光漆: 丙烯酸聚氨酯(自干或60~80℃/0.5HR烘干),丙烯酸氨基(130~140℃/0.5HR) 1.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罩光漆: 固化剂为N-75,N-3390不黄变异氰酸酯(固化剂可以用氨酯级无水醋酸丁酯稀释,固体份>=40%,否则不能稳定储存). 固化剂稀释配方:(通称为甲组份) N-75 (S:75%)53.3 氨酯级无水醋酸丁酯46.7 稀释成N-75 (S=40%) N-3390 (S=90%)44.4 氨酯级无水醋酸丁酯55.6 稀释成N-3390 (S=40%) 根据涂料配比的要求可以稀释成其它固体份,但要>=40%。 固化剂还有其它厂家的品种:日本旭化成,法国罗那普朗克公司的同类型产品也可以用, 注意技术参数中的固体份和NCO%两项,跟据自己的要求确定稀释比例(S >=40%)。 罩光漆配方: 采用高羟基含量丙烯酸树脂,高固含量,低粘度,配合固化剂后施工固体份可50%以上。同时交联密度好,涂料后期硬度高,机械性能,老化性能优异。 Fx-4365(德谦),A-365(拜耳),Zcrylic-400(许关助剂厂) 以上树脂可混用。 高羟基含量丙烯酸树脂(S=65%)75 催干剂0.2(根据气温冬天最高调到2,要看施工期的要求,一般>=4HR) BYK-300(有机硅流平剂)0.1-0.3(添加时不需先稀释,该流平剂使涂料室温自干时产生暗泡,低温烘干工艺时不影响,根据暗泡影响大小确定是否添加) BYK-358(非有机硅流平剂)0.5-1:0(在不能使用有机硅流平剂时用,流平效果表面手感不及使用有机硅)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5 醋酸丁酯10 二甲苯至100

涂料配方

知识点 1. 涂料:是指用特定的施工方法涂覆到物体表面后,经固化在物体表面后形成美观而有一定强度的连续性保护膜,或者形成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涂膜的一类精细化工产品。 2. 颜料的组成:1)成膜物质:组成涂料的基础,又称为基料,是使涂料牢固附着于被涂物件表面上形成连续薄膜并黏结涂料中企图组分的主要物质,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质起决定性作用。2)颜料:是一种微细的粉末状的有色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溶于它所分散的介质,而始终以原来的晶体状态存在,因此它不能离开主要成膜物质(基料)而单独构成涂膜,称次要成膜物质。3)助剂:也称为涂料的辅助材料组分,不能单独成膜,而是在涂料成膜后作为涂膜中的一个组分存在。4)溶剂:是不包括无极溶剂涂料在内的各种液态涂料中所含有的,为使这些类型液态涂料完成施工过程所必需的一类组分。 3. 涂料配方设计:是指根据基材,涂装目的,涂膜性能,使用环境,施工环境等进行涂料各组分的选择并确定相对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施工工艺和固化方式。涂料配方设计的关键:根据涂层性能和环境的要求合理地选择树脂,填料,颜料,溶剂及助剂。 4. 涂料配方设计的几种形式: 1)原材料更换 2)成本降低 3)产品改进 4)新产品开发 5)新原材料的使用 6)新技术 5. 聚酯树脂的性质: 6. 涂料体系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1)涂料性能——耐磨性,柔软性,保光保色性,温度范围,干燥时间,防霉性,外观,耐水耐油性,润湿性。 2)被涂物件的材质(水,混凝土,钢,塑料,存在旧涂层等)。 3)涂料赋予的基本功能——防变质,防火,温度控制,标记,外观。 4)可使用性(表面处理及涂料使用设备工具)。 5)环境因素——温度,湿度,与化学药品接触,辐射,生物问题。 6)成本 7. 涂料体系选择的主要因素: 1)基材 2)环境因素 3)表面处理 4)涂料的性能因素 8. 涂料中常用的助剂: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萜烯烃和萜类化合物,氯化烃,醇类,酮类,酯类,醇醚类,其他助剂 9. 涂料中溶剂的选择: 1)涂料中溶剂的组成 2)涂料中溶剂的作用 3)涂料中溶剂选择的原则:①极性相似原则——即极性相近的物质可以互溶,可根据物质的极性,初步确定选择什么溶剂。②溶剂化原则——指高分子链段和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它使溶剂将高分子链段分离开。③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溶解参数可作为选择溶剂的参考指标。④确定适当的溶剂挥发速率——溶剂是挥发性液体,在施工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涂层干燥快慢问题,这和溶剂的挥发速率有关。⑤溶剂平衡——溶剂的挥发应均衡,真溶剂,助剂及稀释剂的比例平衡。 10. 体质颜料(亦称填料)的种类:主要是碱土金属盐类,硅酸盐类和铝镁等轻金属盐类。有:碳酸钙,镁颜料,硫酸钡,硅藻石,云母,高岭土,硅藻土,石英,石膏。 11. 选择颜料的几个因素:1)颜料的色彩 2)颜料的粒径 3)颜料的分散性 4)颜料的遮盖力 12.润湿分散剂的原理:润湿剂主要是降低物质的表面张力,其分子量较小。分散剂是吸附在颜料的表面上产生电荷斥力或空间位阻,防止颜料产生有害絮凝,使分散体系处于稳定状态,一般分子量较大。 作用机理:可以与无机颜料通过极性基间的相互作用,牢固的吸附在颜料粒子的表面上,还能电离带电产生静电吸附。该类分散剂的极性基吸附在颜料粒子的表面上,另一端朝向分散介质中伸展,产生位阻作用。 13.粉末涂料的组成:成膜物质,颜料和填料,助剂,载体。 14. 溶剂的作用:溶解作用——主要是溶解或稀释高粘度的成膜物质;调节作用——调节由成膜物质和颜料组成的复合体系的粘度和流变性能;其他作用。 15. 反应性溶剂(活性稀释剂):一种既能溶解或分散成膜物质,又能在涂料成膜过程中和成膜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挥发组分而留在涂膜中的化合物。 16. 溶剂挥发的描述(汉森“两阶段挥发”理论):“湿”阶段——决定于溶剂本身的挥发度,可依据溶剂相对挥发速率来判断溶剂挥发快慢;“干”阶段——决定于溶剂在涂层中的扩散速度。

绿色涂料配方精选

绿色涂料配方精选 作者:张洪涛、黄锦霞编 出版日期:2010年1月书号:978-7-122-07348-8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乳胶漆、水溶性树脂涂料、无溶剂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末涂料、辐射固化涂料和电泳漆等绿色涂料的实用配方,并对每一配方涂料的原料、制备方法、产品性能及效果评价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以给参阅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本书可供从事涂料研究、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技术及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相关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参考文献 第1章绿色涂料概述1 11绿色涂料的类型1 12绿色涂料的发展3 121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涂料3 122耐沾污涂料4 123多功能抗菌自洁纳米生态涂料4 124防辐射涂料6 125保健涂料6 13专用功能绿色涂料7 131交通道路路标涂料 8 132船舶及海洋工程涂料8 133防涂鸦及防乱贴涂料9 134蓄能自发光及隔热涂料9 135新型特殊涂料9 136纳米复合功能涂料11 137防火涂料11 138耐热涂料12 139可剥涂料12 1310示温涂料12 第4章无溶剂涂料121 41无溶剂环氧树脂涂料122 411防静电环氧自流平地坪涂料122 412双组分快固化环氧树脂防腐涂料124 413环氧自流平重防腐地坪涂料125 414超厚膜环氧自流平地坪涂料127 415双组分自流平环氧地坪涂料128 416单组分自流平环氧地坪涂料128 417高性能环氧防静电涂料129 418厚涂耐磨无溶剂环氧防腐涂料132 419反应型环氧自流平地坪涂料133 4110低分子环氧自流平地坪涂料

14绿色涂料的性能与应用13 141乳胶漆13 142水溶性树脂涂料14 143无溶剂涂料14 144高固体分涂料15 145UV 固化涂料15 146粉末涂料16 147电泳漆16 第2章乳胶漆19 21醋丙乳胶漆20 211醋丙共聚乳胶漆20 212醋丙乳液内墙乳胶漆21 213乙丙乳液水泥外墙乳胶漆23 214醋丙半光乳胶漆23 22苯丙乳胶漆25 221苯丙抗菌内墙乳胶漆25 222苯丙环保型内墙乳胶漆27 223苯丙高流平性耐沾污内墙乳胶漆29 224苯丙改性内墙乳胶漆30 225苯丙无机纳米改性外墙乳胶漆31 23全丙乳胶涂料32 231聚丙烯酸酯建筑涂料32 232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胶漆34 233高耐候性丙烯酸系外墙乳胶漆35 234丙烯酸酯纳米TiO2和硅溶胶外墙乳胶漆36 235丙烯酸酯纳米材料改性乳胶漆37 236丙烯酸酯高固体分外墙乳胶漆37 237TRC 丙烯酸酯弹性外墙乳胶漆39 238丙烯酸酯低VOC 纳米抗菌乳胶漆41 239ZnO 纳米材料杂化纯丙乳液外墙乳胶漆42 2310纳米Mg(OH)2杂化纯丙阻燃涂料43 134 42双组分聚氨酯涂料134 421普通双组分聚氨酯涂料134 422无光双组分自干丙烯酸聚氨酯涂料136 423改性固化双组分聚氨酯涂料137 424无溶剂聚氨酯弹性体防水涂 料138 425无溶剂环保型聚氨酯防水涂料139 426高性能双组分聚氨酯汽车面漆140 427双组分聚氨酯清漆141 428阻燃型彩色聚氨酯防水涂料143 43双组分聚脲涂料145 431聚脲弹性体防腐蚀涂料145 432喷涂聚脲路面标线涂料146 45双组分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154 451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胺)室温固化涂料154 452气干型不饱和聚酯涂料 155 453不饱和聚酯树脂耐磨涂料156 454膨胀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火涂料157 第5章高固体分涂料158 51高固体分醇酸树脂涂料160 511自干型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涂料160 512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涂料161 52高固体分丙烯酸树脂涂料163 521普通高固体分丙烯酸树脂涂料163 522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涂料164 523高固体分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165 53高固体分环氧树脂涂料166 531高固体分环氧饮水设备防腐涂料166 532环保型油田管道内壁纳米环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1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一) 溶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漆用树脂的溶解及其相互间的混溶。汽车涂料的基料一般是纤维素酯类和合成树脂类,选用溶剂时应尽可能地选用制造厂和所用涂料的技术条件中所推荐的溶剂,另外,还有溶剂选择的三条通用规律可以遵循。 1、极性相似原则。即极性相近的物质可以互溶。如汽车漆中极性比较高的氨基漆一般选择极性比较高的丁醇等做溶剂。 2、溶剂化原则。溶剂化是指溶剂分子对溶质分子产生的相互作用,当作用力大于溶质分子的内聚力时,便使溶质分子彼此分开而溶于溶剂中。如极性分子和聚合物的极性基团相互吸引而产生溶剂化作用,使聚合物溶解。 3、溶解度参数原则。即如果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和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或相等时,就能使这一聚合物溶解,应用此原则较易掌握,还可用于电子计算机进行选择。 汽车涂料常用的基料有醇酸树脂、纤维素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尿素和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特定树脂按以上原则可选择特定溶剂,分述如下。 醇酸树脂的溶解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中干性油的百分含量,自干树脂一般很易溶解于溶剂汽油或无味矿油精中,因而在溶解醇酸树脂时不需要使用强溶剂。当醇酸树脂的油度下降时,其溶解度也随着下降,对于短油烘干型醇酸树脂,芳香烃特别是二甲苯是溶剂的最佳选择,有时将正丁醇与芳香烃混合以增加溶解力。无油醇酸树脂或聚酯不含植物油,且不溶于烷烃溶剂中,这些树脂大多数溶于芳香烃溶剂或乙二醇醚类。 汽车涂料配方中溶剂的选择方法(二) 纤维素树脂是汽车漆常用的重要树脂,其中用于金属闪光底漆的醋丁纤维素的溶解度取决于醋酸酯与丁酸酯的比率。一般都溶于丙酮、甲乙酮、环乙酯、醋酯乙酯、醋酸甲酯等。 包括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内的丙烯酸涂料,通常以酮作为真溶剂,少量的醇作为潜溶剂,二甲苯或甲苯作为稀释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它要经过交联剂或空气干燥,其溶解度很宽,用来溶解该树脂并能使用的溶剂变化范围很广,可以从脂肪烃一直到酮或乙二醇醚类。 用于大多数环氧树脂的真溶剂是酮、酯和醇醚类,当树脂的分子量降低时,芳香烃和丁醇在溶剂中的百分含量可以增大一些,醇能作为惰性溶剂,但所加的比例所少。 尿素和三聚氰胺树脂常与醇酸树脂混合使用,它们是交联剂。氨基树脂几乎总是与二甲苯、正丁醇、异丁醇或异丙醇混合起来使用。 聚氨酯树脂通常有聚氨酯油、湿固化聚氨酯、封闭的异氰酸酯树脂等几种类型,

汽车漆专用颜料介绍

凯色丽珠光颜料是云母薄片外覆以金属氧化物能产生珍珠光泽的颜料,它耐酸、耐碱、耐热达800 ℃(WR、F系列凯色丽珠光颜料耐温热达250℃左右),本身不自燃、不助燃、不导电、耐高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一、配方: 凯色丽珠光颜料加入数量依据所需效果而定。对于固体含量,凯色丽珠光颜料的加入量通常约在重量的10~25%之间。对于特殊效果或者极薄的有光涂层,其用量可能高达40%。但是并不推荐高颜料添加量,因为它们会妨碍片晶状颜料的定向排列性能,从而造成涂层的光泽损失。有时仅仅需要相当固体分重量的1%~1.5%的凯色丽珠光颜料就可使清漆涂层更加透亮,故应根据用户自身需求适量加入为准。 二、湿润和分散: 为了使凯色丽珠光颜料分散更容易,可以对颜料预先充分湿润。 首先,建议用干粉状泰珠颜料与液体体系一部份,或者可相容的溶剂,稀释液或增塑剂混配成浆,然后将浆均匀搅进其余部分中。 凯色丽珠光颜料可以用普通的搅拌器分散,跟金属粉相似。正确的搅拌方法是:将珠光粉加到一个正在用低剪切力、轴流式搅拌的载体中。颜料不可以一次全部倒入,应渐次倒入。当先加入的部分已充分润湿时,即可继续添加,直到全部润湿。最后还要继续搅拌15分钟,使颜料得到更好的分散。 可以用轴向旋转型搅拌器混合,颜料用量应低于25%,速度不要过快。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浆的高度应作不同的改变,以防止在搅拌浆正下方的死角搅拌

不匀。 颜料的片晶状态以及相应的脆性,只准许在分散时用相当小的剪切力。用于混合常规颜料的机械,如锟磨、球磨或石球等都不要使用,因为这些机械能破坏颜料的片晶状态,造成光泽损失。若使用分散机,仅仅允许较短的混合时间。建议在相同的条件应用相等的混合时间和速度来制造每一批涂料。 三、稳定性: 凯色丽颜料通常不会产生絮凝。有两个方法可以减少颜料在油漆系统中的沉淀: 1、如前所述,通过良好的湿润和分散来防止颜料聚集; 2、使颜料很好地悬浮在载体中。加入一些特殊助剂如:触变剂,可用于改善凯色丽珠光颜料在涂料中的沉底性能。 仅仅可应用那些对凯色丽珠光颜料损害最小的,如有机改性膨润土、聚乙烯蜡和其它有机触变剂。不推荐使用热解法硅酸,因为它是消光剂,即使使用极少数量也会明显降低光泽和色彩效果。有时这种相当大和重的颜料片晶的沉底现象不可避免使用絮凝剂,以形成可控制的絮凝现象。这将变成松散、易于分散的沉淀物,在外力作用下不稳定,可经容易搅起恢复到原来均一的涂料混合体。四、粒径选择: 凯色丽珠光颜料有不同的粒径分布范围。粒径的不同会影响油漆的光泽、遮盖力和外观。颜料片的粒径增大,闪光度就会增加,最理想的粒径分布是10-60μm,粒径大,呈闪烁效果且遮盖力小;而粒径小则呈柔和缎面效果且遮盖力大。 五、调配颜色: 凯色丽珠光颜料可以与普通颜料结合使用,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色彩鲜、色品纯度高的颜色,尽可能使用透明性好的有机颜料。如:太菁蓝、太菁绿、奎丫

[配方] 汽车修补漆--一组色母配方

[配方] 汽车修补漆--一组色母配方 配方, 汽车, 修补 一组实用色母配方,均属目前珠三角著名厂家生产基础配方,供大家参考! 大家举一反三,可以了解汽车修补色母生产配方的构成与组成。 柠檬黄色母 原料名称数量(KG) 06色浆 55 UH-55 36.4 CAC 6.4 DME 3.1 丁酯 4.8 二甲苯 4.7 OF 0.3 BYK-141 0.2 BYK-306 0.15 BYK-325 0.2 合重 111.25 中黄色母 原料名称数量(KG) 中黄色浆 53.4 UH-55 53 CAC 6.1 丁酯 4.6 二甲苯 5.6 DME 3.8 BYK-141 0.15 BYK-306 0.15 BYK-325 0.15 OF 0.5 合重 127.45

泥黄色母 原料名称数量(KG) 06色浆 53 UH-55 93.8 CAC 11.3 丁酯 9.3 二甲苯 9.5 DME 5.3 OF 0.5 BYK-141 0.2 BYK-306 0.2 BYK-325 0.2 合重 183.3 白油(900) 原料名称数量(KG) 白浆 144 2180树脂 77 UH-55 53 丁酯 3 二甲苯 4 CAC 9 DME 6.5 BYK-325 0.5 BYK-306 0.5 BYK-141 0.4 T-12 0.009 合重 279.909 白油(B900) 原料名称数量(KG) 白浆 140 UH-55 114 丁酯 2 二甲苯 7

CAC 9.8 DME 6.5 BYK-325 0.5 BYK-306 0.5 BYK-141 0.5 合重 280.8

配制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时溶剂选择原则

配制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时溶剂选择原则 溶剂是涂料的挥发物部分,主要作用是控制溶剂型涂料的黏度,提高施工应用性能。由于溶剂会从涂膜中蒸发,所以它在控制和改善涂膜干燥速度及流动特性方面均有显著作用,溶剂可使成膜树脂分散或溶解,制成液态漆料以便于使用,合理地选择溶剂或混合溶剂,可以控制涂料配方的成本,保证配方符合有关环境污染、安全防火和工业卫生法规的要求。 配制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选择溶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判断溶剂对树脂溶解力的强弱 判断溶剂对树脂溶解力的强弱,一般可以从形成一定浓度溶液的溶解速度、黏度以及此溶液对非溶剂的稀释比值等几个方面来决定,溶解力越强,溶解速度越快,溶液的黏度一般也越低。利用测定溶剂稀释比值的方法,即溶剂可以容忍非溶剂的加入量越多,则其溶解力也越强,一般溶解力强的溶剂所配制的涂料,在贮存中不会析出不溶物,也不分层,而且黏度变化也甚微,也可用“极性相似原则”和“溶解度参原则”来判断溶剂的溶解性。 2.选用挥发率适中的溶剂 溶剂挥发的速率对涂膜干燥快慢、涂膜外观及质量有重要的关系,如挥发率太小,则涂膜干燥慢,影响施工进度,同时涂膜在未干燥硬化之前易被雨水冲掉或表面沾污;如挥发率太大,则涂膜干燥快,影响涂膜的流平性、光泽,表面会产生橘皮状或泛白,因此应选用挥发率适中的溶剂或挥发率大小不等的混合溶剂来改善涂膜的性质。 3.使用混合溶剂要考虑溶剂间的平衡 混合溶剂的使用比单一溶剂复杂,它的溶解力和挥发速度会随溶剂的挥发而变动,因挥发出来的组分不同于混合溶剂的原始组成,故残留在尚未固化的防水涂膜内的溶剂组成比就随着溶剂的挥发而改变着,在改变的过中,如溶剂在组成比中逐渐减少,那么溶解能力将逐渐减弱,使湿涂膜处在不良的溶解状态或甚至不溶,这就势必影响成膜的质量。为了使在混合溶剂的挥发过程中,残留在尚未固化的防水涂膜(湿膜)内的溶剂能始终处于良好的溶解状态,就必须在配方设计时要考虑到溶剂间的平衡。对于混合溶剂的平衡可采用“共沸物”来处理。共沸物就是将混合溶剂的组成配制成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在环境温度下的挥发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挥发后残留在尚未固化的防水涂膜(湿膜)中的混合溶剂的组成就不会随着挥发而改变,就似单一溶剂了。 4.选用低表面张力值的溶剂 在平衡各项因素的前提下,在选择溶剂时,应当尽量选用低表面张力值的溶剂,这是因为高分子聚合物的表面张力较高,采用低表面张力的溶剂溶解树脂,可获得低表面张力的树脂溶液,低表面张力的树脂溶液有利于对颜料的湿润,以利于颜料在涂料中的分散,以利于色浆的稳定。采用低表面张力的溶剂配制成的涂料可获得比较低的表面张力,这有利于涂膜对基层的润湿,有利于涂膜的流平,有利于涂膜对基层的附着力。 5.对溶剂的安全性要加以考虑

基于对汽车喷涂涂料的成分的分析

基于对汽车喷涂涂料的成分的分析 【摘要】汽车喷涂涂料就是指涂装在轿车等各类车辆车身及零部件上的喷涂涂料,一般指新车的喷涂涂料及辅助材料和车辆修补用喷涂涂料。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喷涂涂料 目前,汽车喷涂所有涂料的品种有很多,各种涂料的性能及成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按其作用不同,涂料的主要成分可分为颜料、粘结剂、溶剂和添加剂4部分。 1.颜料颜料为白色或有色固体粉末,它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均匀分布于涂料中,是不挥发的成膜物质之一。 2.粘结剂粘结剂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是涂料的骨架,它使色素保持液体状态,并能持久地附着于车身表面上:粘结剂通常由天然树脂(如松香)、干性油(如亚麻籽油、棉籽油)或人工合成树脂(如异丁烯酸甲酪、聚氨基甲酸乙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制成,它决定了涂料的类列。添加塑化剂和催化剂可以改良粘结剂,提高涂料的持久性、防腐性、防损性和柔韧性等。 3.溶剂溶剂是涂料中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溶解成膜物质的能力。大多数溶剂都是由天然油制成的,其主要功能是使涂料具有良好的使用特性和成膜特性,以便在基层材料厂形成附着性能良好的光滑漆膜。同时,溶剂还可以增加涂料的光泽,有助于涂料颜色的搭配,漆膜干燥后溶剂将完全蒸发。溶剂的挥发性及溶解能力对涂料的喷涂质量影响很大。 4.添加剂添加剂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有硬化剂、阻滞剂、消光剂和柔软剂。用来加速硬化处理和增加光泽的添加剂称为硬化剂;使干燥变慢的称为阻滞剂;用于减少光泽的称为消光剂;为油漆层增加弹性的称为柔软剂。按照涂料中主要成膜物质的不同,涂料可分为17类(见表1)。按其在漆膜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涂料可分为底漆、衬漆、面漆及腻子等。按施工方法不同,涂料可分为刷漆、喷漆、烘干漆、电泳漆及粉粒涂装漆等。按使用效果不同,涂料可分为绝缘漆、防锈漆、防腐漆、耐酸漆、耐热漆等。 二、底漆与中途漆 由于涂料的物质构成及作用不同,可分为很多种类,这里只介绍底漆和中涂漆。 1.底漆底漆具有优良的附着性,直接喷涂在经过去面处理的金属面上,能起良好的防水、防锈和防腐蚀作用。同时还可提高面漆和腻子的附着力,故喷涂面漆或打腻子之前必须要先喷涂底漆。底漆的种类很多,控其固化特性,同样可

各类溶剂在涂料中的应用

1 溶剂在涂料中的作用 溶剂在涂料中的作用往往不为人们重视,认为它是挥发组份,最后总是挥发掉而不留在漆膜中,所以对漆的质量不会有很大影响。其实不然,各种溶剂的溶解力及挥发率等因素对于制成的漆在生产、贮存、施工及漆膜光泽、附着力、表面状态等多方面性能都有极大影响。 涂料用溶剂一般为混合溶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真溶剂、助溶剂和稀释剂。酯类、酮类等溶剂既能溶解硝酸纤维素,也能溶解合成树脂,如丙烯酸树脂,是真溶剂,芳香烃及氯烃是合成树脂的真溶剂,硝酸纤维的非溶剂(稀释剂)。醇类是硝酸纤维素的助溶剂,合成树脂的非溶剂(稀释剂),但对于含高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的合成树脂,醇类又是真溶剂。脂肪烃(石油溶剂)不能溶解一般的丙烯酸树脂(除侧链烷基碳链较长的聚合物)。 涂料在施工时,涂料中的树脂,颜料,增塑剂一般不宜调整,而涂料中的溶剂却能任意调整比例,达到最佳施工粘度。 2 溶剂的选择原则 2.1 相似相溶原则 各种高分子化合物及各种溶剂都因其分子结构的构型,极性基团的种类与数量,分子链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性质。高分子化合物如为极性分子,就必须使用极性溶剂使之溶解;如果高分子化合物是非极性的,就溶于非极性溶剂中,这就是相似相溶的规律。硝酸纤维素的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所以能溶于酯、酮等极性溶剂,而不溶于烃类等非极性溶剂。 2.2 溶解度参数原则 任何一种高分子材料都是*分子间作用能使其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这种作用能称为内聚能,单位体积的内聚能为内聚能密度(CED),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定义为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可作为选择溶剂的参考指标,对于非极性高分子材料或极性不很强的高分子材料,当其溶解度参数与某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等或相差不超过±1.5时,该聚合物便可溶于此溶剂中,否则不溶。高聚物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可以测定或计算出来,单位为(卡/cm3)0.5。常见聚合物SP见表1。 表1 常见聚台物的溶解度参数

汽车漆种类成分

汽车漆基础知识—种类,成分 树脂、颜料和添加剂属于“单层面”漆直接往上喷一遍了事(也有“双层面”的素色漆作法和金属漆一样)。金属漆多了铝粉金属颗粒;由于金属漆大都属于“双层面”漆(所用树脂不同)没有光泽度,喷完之后还要在上面喷上一层清漆用以保护金属颗粒不被损伤和有光亮度。所以完成以后看上去亮有折射作用。珠光漆呢,加入的是云母粒。云母是很薄的一片片的东西,因此,反光有方向性,就有了色彩斑斓的效果。如果是金属漆加上清漆层,车的油漆看上去就很亮,很漂亮,由于加入了金属颗粒要比普通漆硬度强些。如果是深色珍珠漆还简单点,有遮盖性颜料的掺入有遮盖性二工序就可了事。若是浅色珍珠如如黄、白珍珠那工序就比较复杂工艺也高。由于珍珠云母几乎没有遮盖性,需要在底层喷上一层已调好颜色的遮盖性涂层,然后再喷珍珠层再喷清漆,这就是“三层面”漆。由于珍珠云母比较贵工序复杂。像买一部同品牌同款式同等配置的“三层面”珍珠漆的车要比其它漆的贵三五千至上万元。其它白色无疑是最便宜。打个比方,世界一流品牌红颜料比世界一流品牌钛白粉大概贵25倍;而白色油漆里钛白粉的用量是红颜料的5倍左右。因此,红油漆用在颜色上的成本就比白油漆高了5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国产车颜色品种那么少:简单,同时成本低。 汽车漆的组成与划分 1、汽车油漆的组成 ...汽车油漆一般有四种基本成分:成膜物质(树脂)、颜料(包括体质颜料)、溶剂和添加剂。 (1)成膜物质是油漆的主体成分,其作用是使颜料保持明亮状态,使之坚固耐久并能粘附在物体表面,是决定油漆类型的物质。一般由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改性的天然树脂(如松香)、人造树脂(如失水苹果酸树脂)、合成树脂类(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基甲酸乙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制成。通常通过添加增塑剂和催化剂来调整、改进它的耐久性、附着力、防蚀性、耐磨性和韧性。 (2)颜料是油漆中两种不挥发物质之一,它赋于面漆色彩和耐久性,同时使油漆具有遮盖力,并提高强度和附着力,改变光泽,改善流动性和涂装性能。 (3)溶剂是油漆中的挥发成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充分溶解漆膜中的树脂,使油漆能正常涂抹。优质的溶剂能改善面漆的涂抹性能和漆膜特性,增强光泽,减小油漆网纹,从而减少抛光工作量,同时也有助于更精确地配色。除了油漆中已有的溶剂外,还用作稀释油漆使它的粘度适合涂布要求的稀释剂。

涂料溶剂

涂料溶剂 溶剂是溶解基料(树脂部分)和改善涂料粘度的挥发性液体。 助溶剂是本身不能溶解所用的基料,但在一定数量范围内与溶剂(真溶剂)混合使用,可以提供一定程度 的溶解能力,并可影响涂料的其它性能。 e.g. 二甲苯对中、高分子量环氧树脂是助溶剂。 稀释剂是不能溶解所用的基料,也无助溶作用,但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可以与真溶剂及助溶剂混合使用, 起到稀释作用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e.g. 乳胶漆中的水; 选择涂料溶剂应考虑的因素:对基料的溶解性。蒸发速率。价格。毒性及气味。 一、溶剂对基料的溶解性 1. 相似相溶 甲苯、二甲苯溶解烃类树脂; 酯类、酮类溶解含氧树脂 2. 溶解度参数 Hildebrand 提出:溶解度参数匹配则溶解。 溶解度参数定义: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即2122221111?? ? ???=??? ? ??=V E V E δδ ΔE 1、ΔE 2分别代表每摩尔溶剂与聚合物的内聚能; V 1、V 2分别代表溶剂与聚合物的摩尔体积。 从热力学观点看,对于一个溶解过程是否能自动进行,主要看其混合自由能是否减小,即ΔG M <0 ∵ ΔG M =ΔH M -T ΔS M 而()212 2112211δδ-+?=?V N V N V N V N H M N 1、N 2为溶剂与聚合物的摩尔分数。 ΔS M 为混合熵,在溶解过程中,总是增大的,即ΔS M >0;如果要ΔG M 小,则要求尽量小,所以δ1?δ2应尽 量小。 对于高聚物和有机溶剂的非极性分子体系,当δ1?δ2<1.3~1.8时,就可以估计为能够溶解。 e.g.1 已知PS t 的δ=8.5~9.3,能否溶于丁酮。在苯、甲苯及氯仿中可否溶解? 答:丁酮δ=9.3;8.0~021=-δδ;小于1.3~1.8 ∴可溶 苯、甲苯及氯仿的δ1分别为9.2、8.9和9.7,δ1?δ2的差值的绝对值分别为0.2、0.5和0.3,小于1.3~1.8, ∴可溶。 e.g.2 已知天然橡胶的δ2平均值为8.2,正已烷的δ1为7.3,可以很好地溶解天然橡胶,但若加入适量的甲 醇可以使其溶解增强,试求甲醇的最佳加入量是多少? 答:设甲醇所占的体积分数为X ,甲醇的δ1为14.6;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为:δm =14.6X+7.3(1-X) 欲使此混合溶剂对天然橡胶有最大的溶解能力,混合溶剂和天然橡胶的溶解度参数最好是相同,即δm =8.2, 代入上式得: 8.2=14.6X+7.3(1-X) 解些方程得X =0.125,即在正已烷中加入12.5%的甲醇(体积),所得的混合溶剂对天然橡胶的溶解力最强。 3. 溶解度参数和氢键力 Hildebrand 的推导是限于非极性分子混合时无热或吸热的体系,对于强极性分子构成的体系,因为有氢键形成,则该推导结果就不甚合适了,美国Burrell 在1955年将上述原则予以完善,使涂料工作者能对不同类型的体系较合理地判断某一聚合物的溶解能力。他提出对每一种液体有两个因数(或参数)与液体的溶 解能力有关。第一个因素是液体的氢键力。根据氢键力的强弱,Burrell 将溶剂定量地分成3组: 第一组:弱氢键(烃类、氯化烷烃,硝基化烷烃);第二组:中氢键(酮类,酯类,醚类和醇醚类) 第三组:强氢键(醇类和水) 设想以氢键程度表征平均值来定量氢键力,依其设定,弱氢键力平均值为0.3,中氢键力平均值为1.0,强 氢键力平均值为1.7。且混合溶剂的氢键力的表征平均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混合溶剂的氢键力表征平均值=φ1A+φ2B+…式中 φ1,φ2为溶剂A ,B 在混合溶剂中的体积分数;B 为溶剂A ,B 的氢键力表征平均值。 根据Burrell 提出的方法,当判断一种树脂在一种溶剂中是否溶解时,首先要确认该树脂和溶剂的氢键力大小的等级,然后依据树脂和溶剂在相同氢键等级内的δ大小是否相近的原则,来判断该树脂在该溶剂中是 否溶解。这样就将分子极性及氢键力对溶解性的影响考虑在内了。 e.g.1 E-20环氧树脂为中等氢键溶解度参数,δm 为8~13,可溶于中等氢键溶解度参数的溶剂中,如醋酸正丁酯(δm =8.5),丙酮(δm =9.9),乙二醇单丁醚(δm =9.5)。但不能溶于强氢键的醇类中,如正丁醇(δs =11.4)和弱氢键的烃类溶剂中,如二甲苯(δp =8.8)。能否溶于70%二甲苯+30%正丁醇的混合溶剂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