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0001
- 格式:docx
- 大小:12.13 KB
- 文档页数:5
长城教案(优秀3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时间]两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激趣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3、生齐读课题)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2)引出主要内容的、(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3)指名解释词语、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奇异的景象、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2学生自学后讨论四、精读课文一部分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3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5自己的话说一说、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7诗篇不朽有哪8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9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10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11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12最后两行在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一三、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4将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壹五指名读,生评议、16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一部分、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4)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5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一部分的语气一致?6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7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8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9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10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11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3、师总结、四、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2、课后作业、《长城》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一三个字。
《长城》教学设计:《长城》优秀教学设计3篇《长城》教学设计:《长城》优秀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长城》是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本组课文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长城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
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全文不仅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气势雄伟,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抒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较难。
因此,观察、联想、赞美是教学的主线。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长城的特点与古人修筑长城所包含的智慧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体会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教法。
在学法上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运用读、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课前准备1.收集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图片;预习课文,初步感知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长城》教学设计【4篇】《长城》教学设计【4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CAI出示第一幅图:⑴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⑵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⑶小组讨论,并说说。
2、CAI出示第二幅图:⑴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⑵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⑴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五、巩固练习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⑴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长城》教案篇一内容摘要本课例是在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践课。
本课以《万里长城》一文为基点,引发出开展以“游世界名胜”为主题的拓展阅读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站,通过便捷、资源丰富的网络,让学生扮演导游、游客或其他主体参与型的社会角色,通过收集阅读有关某一世界名胜的大量资料,了解并体验那里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并以不同的形式向大家阐述,以求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例属于情境回归性质的拓展阅读学习,包含着课例提出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探究过程五大部分,并后附教学总结反思一则。
一、课例提出背景互联网以其全新的技术特质介入教学,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对我们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乃至对整个课程与教育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龙游西门小学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四个多媒体实验教室,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添设一个计算机教室,全都已加入广电网。
次年学校又建立了局域网,完成完善好学校自己的网页。
今年学校又添置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较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配置。
鉴于此,我们也应时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实践探究活动,并取得了些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效。
本课例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
《万里长城》(六年制义教版第9册第11课)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的说明文。
全文按“总—分—总”的写作思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重点介绍长城的三大特点:(1)气魄雄伟。
(2)年代久远。
(3)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最后部分由物联想到人,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因此本文是一则进行热爱祖国、激发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好材料。
学生们在学习本篇课文过程中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想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名胜古迹的愿望。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游世界名胜为主题的拓展阅读课,应用网络,开展了一次十分有趣的'“世界之旅”。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大屏幕展示长城远景图,配上音乐《长城长》。
2、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3、师谈话导课:大屏幕上展示的是——?歌曲中唱的是哪里?通过课前交流资料,同学们对长城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检查生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①指名读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2、检查词语情况(课件出示词语)①开火车读。
②小组读。
③齐读。
3、检查通读课文情况①同桌互读课文。
②指名四人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③指名评议谁读得最好。
三、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朗读和倾听,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长;高大坚固。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2、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你觉得应该选哪一句?3、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三、细读品味道,积累语言。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谁先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1、交流第一段。
理解长城的“长”和“蜿蜒盘旋”的特点。
师: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2、交流第二段。
①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长城》教案优秀6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世界遗产,走进世界之最“墙”(课件播放“世界遗产”图片,老师配乐简介。
)同学们,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了《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看到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世界遗产”。
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共21处,自然遗产共4处,自然文化遗产共4处。
在这组单元里,我们将随着课文去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一个名字被翻译成了英文──thegreatwall。
是的,这就是长城!翻开英语字典,great 的意思是伟大的,那么究竟这令全世界人民叹为观止的长城有何魅力,成为中华民族一颗永远璀璨的明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城》。
(板书课题)让我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情感齐读课题。
(长城)观中国长城,荡起中华儿女情1.温暖课题,以情入文同学们,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轴画卷展开了古老灿烂的中国文化。
那蘸着浓厚香墨的毛笔,仿佛在感怀着古老的中国字源远流长。
今天同学们手里拿着虽然不是毛笔,但不变的是,我们仍是有着悠长文明历史国度下的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国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83页,在课文的空白处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写下“长城”这两个字。
《长城》教学设计《长城》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背景和历史,了解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分析和解读《长城》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3.让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和表达,感受《长城》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和好奇心。
2.背景讲解:给学生介绍《长城》的背景,包括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以及诗人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
3.阅读欣赏:带领学生一起朗读《长城》,并逐句解释和讲解一些难懂的词语和短语。
4.理解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筛选出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将分析结果展示给全班。
5.创作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相关的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并分享给同学。
6.反思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分享自己对长城的新认识和感悟。
教学方法:1.图片和视频展示法:通过展示关于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长城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导入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主题,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4.创作表达法:通过创作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长城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阅读欣赏环节中对《长城》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创作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质量和对长城理解的深度。
3.个人反思:评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总结能力。
教学资源:1.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长城》的诗歌原文和翻译。
3.学生创作的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
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真实的长城,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城的宏伟和壮丽。
2.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设计和制作关于长城的展板或手抄报,展示给全校师生。
3.邀请长城研究专家或文化传承者来校进行长城文化讲座或交流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长城教学设计长城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俺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同学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长城》,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介绍长城的短片。
(播放短片)2、过度: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简短的记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现在,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3、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一)质疑: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讨论、学习?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随机板书:伟大的奇迹)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学习?过度:我们回忆一下其它的段落是从什么角度写的长城(随机板书:远望、近观、联想)(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好,现在我们就先站得远一点,高一点,看看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的?1、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2、“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第一幅远看长城图,用手势表示出来。
3、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学生鼓励。
长城的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长城的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长城》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本设计安排了让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个层次。
感知,以朗读为主;感受,以口说为主;感悟,以学习语言为主;感染,以诵读为主。
【设计特色】在反复朗读中感知感染,在学习语言中感受感悟。
【设计目标】1、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感悟长城的伟大,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抓住特点,帮助学生以主要句概括主要内容,以及由物联想到人的典型写法,从而深刻领会题旨。
3、以各种形式多读,领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设计重、难点】第2、3两段典型段,通过多读,引导学生感悟长城的伟大,通过多读,口语中进行升华,让学生领会长城是我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设计过程】一、在初读中感知、感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
2、学生各自谈自己阅读的感受,不受限制,畅所欲言。
3、从初读中你感受到万里长城是怎样建成的?请再读有关段落:⑴从第三段可看出万里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⑴从第四段可以知道万里长城的建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充分感知教材是学习教材的前提,因此我安排了多次让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读了课文后就有表达的欲望,可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反复读书之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
)二、在学习语言中感悟、感染1、读了全文后你感觉到哪几段最打动你的?(第2、3段)2、学习第2段:⑴领悟第3句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是什么?⑴找出描写人民劳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3、练习感情朗读第2段。
4、学习第3段:⑴这么高大坚固的长城令“我”想到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长城》教学设计《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教学设计(精选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城》教学设计篇1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一次知识竞赛,看谁知道得多?生:个个全神贯注,洗耳恭听。
师:你们对祖国名胜知道多少?生:(抢答)故宫、天坛、西湖、东方明珠、长城……师:谁游览过长城?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亮开嗓门,兴奋地讲述)……【赏析】新课伊始,教师用“祖国名胜知多少”一问,拉开了学生说话的闸门,为新课的学习活动,营造了最佳的情绪背景。
师:是啊,长城雄伟壮观、高大坚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长城之风光。
(板书:长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多媒体课件(长城概貌及近景图,并配有课文朗诵)。
要求:观长城形,听配乐诵,思筑长城人。
【赏析】教师把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的情感随着画面的变化起伏而推进、延续,与此产生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与文本交流的兴趣。
师:看完画面,你们想说点什么?请谈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长城气魄雄伟,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方砖与条石。
我多么想站在长城上,与小伙伴们互相呼应,体验一下古代军人打仗时的那种豪气。
生:那么长的长城,劳动人民是怎么建造的呀?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呀?生: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呀?【赏析】学生通过看、听、想产生了富有个性化的表象、体验与疑问。
师:大家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现在一定很想知道有关长城的情况,那么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课前布置过的)。
生:我从课外读物中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起来,俗称“万里长城”。
《长城》教学设计〔共3篇〕有关于《长城》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场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巩固与宏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照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宏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宏伟气势。
3、理解长城高大巩固、气势宏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巩固,感受长城的宏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
一项为哪一项中国的长城,一项为哪一项荷兰的围海大堤。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2、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络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⑴ 字形:隔砖旋⑵ 字义:垛口瞭望射口三、练习朗读课文要求:1、准确。
2、通顺。
第二课时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老师激情导入课题: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这样气魄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气魄宏伟17、长城伟大奇迹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学生提出问题)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⑴ 指名读第1、2自然段,考虑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6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长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看图学文。
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紧密配合,赞美了长城的雄伟气魄,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其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概括了全文内容,是全文的总结段。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
2、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如能身临其境,儿童的学习欲望、探究热情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
课前,教师利用这样的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搜集资料,激发兴趣。
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上找一找长城的起止点,即山海关和嘉峪关的位置,数一数长城经过我国哪些省市,收集长城的邮票、图片及各种实物模型。
2、绘制图画,激发兴趣。
喜欢绘画的同学自画长城图片,并能体现课文第二段中建筑的位置和构造特点。
3、制作模型,激发兴趣。
喜欢搞制作的同学根据图片自己设计、制作出长城的模型。
4、收集故事,激发兴趣。
让学生查找春秋战国至今劳动人民修筑长城、连贯长城、修缮长城的历史资料,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传说故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激情导入,激趣唤知:教师课前板书好课题,课始教师用这样的语言导入: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它和意大利的比塞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大家都想饱览一下长城的壮丽风光,欣赏一下长城的建筑艺术,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9篇长城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中理解“长龙、血汗、智慧、凝结、气势雄伟、伟大的奇迹”等词语。
体会是怎样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条理、有重点、抓住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描述的。
2、图文结合,学习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的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反复读文,在品词析句中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围绕“气魄雄伟的工程”、“伟大的奇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感悟“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它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城》这篇课文,一起来感受它举世闻名的景观。
齐读课题。
二、感悟文本: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师:在游览长城时,被长城雄伟的气势,壮观的景象所感染。
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文中写出长城带给他巨大震撼的句子。
生:浏览课文,动笔画句子。
3、指生汇报,读中体会第四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指生说)生:我找到的是最后一自然段的。
这句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同学们和他找的一样吗?那好,请看大屏幕,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另外生读)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你再来读读!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大家一起读!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城教学设计(通用5篇)长城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1、指导看图。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
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
(打出幻灯片)(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
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长城的教案长城的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城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长城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长城形)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占有资料、运用资料。
2、(识长城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
3、(抒长城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料,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有搜集资料的经历,会简单的电脑操作,对长城也有一定的认识,但不系统,也不深刻,更没有自己的认识。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利用长城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一方面搜集资料,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深入的认识长城文化,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从我国东部的鸭绿江畔一直延伸到西部的茫茫沙漠。
古代长城具有防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的军事作用;现在的长城已成为世界人民参观游览的胜地。
它是我国古代文明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城”专题。
二、识长城外形:1、学生说说长城的形状。
2、PPT展示。
三、说说你所知道的长城:1、长城有哪几大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配合多媒体展示)2、在战争中长城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在现代社会,长城还有军事价值吗?3、孟姜女哭长城,究竟是哭诉的什么?(哭的是秦始皇的暴政。
)四、感受长城文化: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传说、成语、谚语、对联、歇后语、民歌民谣等。
多媒体展示:关于长城的知识1、成语:万里长城(原指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后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或界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到长城非好汉2、谚语:(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2)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3)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把握文中“梦”的含义,并从作者的“梦”中获得启示;2、体会课文以“梦”为主线贯穿全文的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梦”在文中的作用;2、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徒步走完万里长城。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由歌曲《长城长》导入。
二、解题:(一)何谓“长城万里行”?从1984年5月13日到1986年4月5日,历时近两年,作者徒步对万里长城进行了考察,其中穿越了巴丹吉林、腾格里等大沙漠,行程逾万里。
(二)课文题目是《长城万里行》,这个题目告诉你什么?文题的作用:1、反映文章的主旨;2、反映文章的写作对象;3、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4、反映文章的线索。
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
2、理清文章思路。
思考(1):文章哪些段落在写长城万里行?明确:7至22段。
思考(2):作者围绕徒步万里长城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明确:作者围绕徒步万里长城写了徒步万里长城的原因、行程、收获。
四、具体研习,把握“长城万里行”。
思考(1):读9到11段,回答作者为什么会徒步万里长城?明确:长城专家立誓要走完长城的宏愿未能实现,就连外国人也梦想能走完长城,自己作为炎黄子孙,应当有勇气去完成这一宏愿。
思考(2):读12段,感受“冲击波”“下决心”等词的效果。
明确:“冲击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一条条消息对作者产生的影响之大之强烈。
“下决心”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热爱,决心之大之坚定。
思考(3):读16段至20段,作者在徒步万里长城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请以“他经历了……,让我们感到……”为句式写一句话。
示例:他经历了满天铺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无情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后怕。
他经历了被困在悬崖上,险些跌进万丈深渊的危险,身处绝境的险情让我们心惊。
他经历了身负重荷,半个多月不见人烟,迷失了方向的困境,让我们好担心。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通用13篇)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篇1教学目的要求: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难点}教具准备: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板书课题]三、检查预习: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
[板书:略]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3 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4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课后小记:板书设计:远景:像一条长龙城墙------很宽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城台-------互相呼应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历史地位:伟大奇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巩固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 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 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介绍长城资料,学生质疑。
1、 课件出示名言: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一一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一一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
2、 简介长城资料(出示地图,了解长城)
3、 质疑: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呢?
说说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板书) 长
高大坚固
伟大奇迹
联想
3、过渡:
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四、 (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读课文, 远看 近看 血汗智慧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
品读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 我们先来看“蜿蜒盘旋”这四个字,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带着感受读读这个词语。
(2)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所以作者
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
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4)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5)作者用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
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
①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②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
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
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
(3)感受构思巧妙的特点
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②学生汇报交流,随机学习理解“垛口、瞭望、屯兵、堡垒”等词语。
③你能在图中找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出示长城近景图,学生找出“垛
口、瞭望、屯兵、堡垒”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
④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依靠长城来作战的?( 播放城台场面录像,进一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
)
⑤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
⑥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 设计。
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
他想 到的又是什么?
3、品读第三自然段
(1) 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2) 品读体验:
① (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 见尾的万里长城”。
② 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 汗和智慧?
生汇报。
③ (课件出示第2句)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
A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 怎样的手?
B “一步一步” “陡峭”
八达岭有多高?相当于300层楼高!
C “数不清”“两三千金重”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谁来带着自 己的感受读?
D 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你仿佛看到什么
?听到 了什么?
(3) (4) 修筑长城, 亡人数占
总人口的1. 7%,也就是说,平均每百人死一个半。
据统计,我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个朝代修筑过长城,累计总长度在十万里以 上,仅以明朝所筑的长城粗略估计,将“长城的砖石、土方来修一道厚一米,高 五米的墙,则可环地球一周有余。
如用来铺筑一条五米宽,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 则可绕地球三、四周”。
再次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 长城之补充《孟姜女寻夫》故事(课件出示)。
补充资料(课件出示)公元607年,暴虐荒淫的隋炀帝杨广发动人民 死亡人数多达六七十万人。
当时隋朝总人口约 4000万,筑长城的死
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小结: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 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
(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我们游完了长城,面对如此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长城,你想写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