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
- 格式:docx
- 大小:65.84 KB
- 文档页数:5
运城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运城博物馆是山西省的一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收藏。
在这些珍贵的文物中,有十件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特别重要的藏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十大镇馆之宝吧。
1. 铜器《司母戊鼎》这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39.5厘米,重19.5千克。
鼎身上有精美的铸造纹饰,展现出商代青铜器的独特艺术风格。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是研究商代文化和青铜器制作工艺的重要资料。
2. 陶器《双龙耳尊》这是一件汉代的陶器,高30.5厘米。
尊身上有两条龙纹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这件陶器不仅展示了汉代陶器的精湛工艺,还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3. 瓷器《青花花卉纹盘》这是一件明代的瓷器,直径30.3厘米。
盘面上绘有精美的青花花卉纹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细。
它不仅是明代瓷器的代表作之一,还展示了明代瓷器的独特魅力。
4. 书画《齐白石竹石图》这是一幅清代的竹石题跋画,纵45.6厘米,横29.6厘米。
画中以浓墨重彩勾勒出了竹石的形态,富有立体感和生命力。
这幅画不仅体现了齐白石的艺术风格,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魅力。
5. 金器《鸟兽纹金带钩》这是一件西汉的金器,长8.5厘米,宽4.6厘米。
钩身上有精美的鸟兽纹饰,工艺精湛。
这件金器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西汉时期的金器制作工艺和审美观念。
6. 玉器《鸟兽纹玉佩》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玉器,长13.3厘米,宽9.3厘米。
佩身上雕刻有精美的鸟兽纹饰,纹路清晰,玉质温润。
这件玉器不仅展示了战国时期玉器的精湛工艺,还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7. 木器《双龙戏珠图柜》这是一件清代的木器,高118厘米,宽96厘米,深61厘米。
柜门上绘有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案,图案精细,色彩鲜艳。
这件木器不仅展示了清代木器的制作工艺,还反映了当时的装饰风格和审美观念。
8. 石器《白玉龙首》这是一件明代的石器,高27.5厘米,重15千克。
龙首栩栩如生,雕刻精细。
山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简介鸟尊那可太酷了,造型独特得很。
你看那鸟的模样,栩栩如生的,就像马上要展翅高飞一样。
它的线条特别流畅,感觉每一处都充满了古人的智慧。
这鸟尊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小使者,带着那个时候的文化和艺术气息,站在那就能让人想象出好多古代的场景。
还有那晋侯苏钟,当当当,感觉敲响它就能把我们带到古代的宫廷宴会或者祭祀现场呢。
这钟上的铭文密密麻麻的,就像是古人在给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每一个字都是历史的印记,感觉能通过这些铭文和古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玉组佩也是相当惊艳。
那么多的玉片组合在一起,就像玉做的小瀑布一样。
戴在身上肯定超级华丽,古人在打扮自己的时候可真是不含糊。
这玉的质地温润,色泽柔和,就像温柔的小仙子一样,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
陶寺土鼓呢,别看它有点土里土气的,但是它的意义可重大了。
这可是老祖宗们娱乐或者祭祀时候用的东西。
想象一下,古代的人们围着它又唱又跳的场景,特别有画面感。
龙形觥也是很奇特的存在。
那龙的造型就像是在水里嬉戏的小龙,充满了动感。
感觉这龙随时都能从觥里飞出来似的。
彩绘雁鱼铜灯就特别的巧妙。
既好看又实用,这设计理念简直绝了。
鱼和雁的造型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小小的艺术世界。
而且它的环保功能在古代就有了,古人真的很聪明。
木板漆画那也是一绝。
上面的画精美极了,色彩虽然经历了岁月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艳丽。
每一笔都像是画家用心在描绘,讲述着那个时候的故事。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石雕柱础也很值得一说。
上面的雕刻细致入微,各种图案交织在一起,就像一个精美的小舞台。
北齐武平二年徐显秀墓壁画也是超厉害的。
壁画上的人物就像活过来一样,每一个表情都很生动,仿佛能从墙上走下来和我们聊天。
最后说说虞弘墓石椁。
这石椁上的雕刻太有异域风情了,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化交流的痕迹。
感觉在那里面藏着好多我们不知道的跨国故事呢。
山西博物馆的这十大镇馆之宝啊,每一个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山西博物院里的文物介绍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聊山西博物院里的那些宝贝。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说“上山下乡”的故事?其实不然,这些文物就像是历史的宝藏,藏在博物馆里等着我们去挖掘呢!山西博物院可不是一般的博物馆,它里面的文物可是顶呱呱的。
不信?那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1. 山西博物院概况首先,得给大家普及一下山西博物院的背景。
这家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咱们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文化机构之一。
大家知道,山西可是历史悠久的地方,早在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咱们的先人就在这里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所以,山西博物院里的展品,真是个个都是“百年难遇”的好东西。
1.1. 馆藏特色山西博物院的馆藏,那可真是丰富多彩。
这里既有古代青铜器,也有精美的瓷器,甚至还有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
像那些古代青铜器,那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简直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咱们最常看到的青铜器,往往都有些神秘的符号和图案,这些都是古代人们留下的独特印记,想象一下,那时的人们是如何创造出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真是让人好奇得不得了。
1.2. 精美展品山西博物院里最著名的展品之一,就是那个“千年古塔”的复原模型。
这塔可不一般,它可是咱们山西大地上的古老地标,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
还有那件“晋侯虎”青铜器,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细细一瞧,才发现它是古代的祭祀器物。
要知道,这种虎形青铜器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能见到这样的文物,真是令人兴奋得心跳加速呢!2. 不容错过的亮点如果你来山西博物院,那可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亮点之一——晋国的文物。
这些文物可都是从晋国的古遗址中挖掘出来的,真是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这些晋国的青铜器,工艺精湛,形态各异,有些还刻有精美的铭文。
你看那件“晋国鼎”,可真的是个大宝贝。
鼎上那些花纹,细细看去,仿佛可以看到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2.1. 青铜器的魅力说到青铜器,那可是山西博物院的王牌之一。
青铜器不仅在外形上讲究,更在制作工艺上绝对让人佩服。
山西博物院文物简介
《山西博物院文物简介》
山西博物院是中国山西省内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太原市南内环街13号。
它是集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山西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主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印章、碑刻、石雕、铜器等,其中以陶器和青铜器最为精华。
这些文物来源于各个历史时期,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时期、汉代、隋唐时期等,展现了山西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漫长的历史发展。
山西博物院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展品,如《周原乳窝织鸟人俑》、《宿县葫芦壶》、《战国双壶》、《汉代刻石》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山西地区的古代工艺水平和审美风格,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除了丰富的文物收藏外,山西博物院还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展览,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博物院还不断加强对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分享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山西博物院以其丰富的藏品和专业的展览备受好评,成为了山西省甚至全国乃至世界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机构和旅游景点。
山西博物馆藏品介绍
非常感谢您选择我作为您的问答机器人,我会尽力回答您的问题。
山西博物馆是一座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于1959年。
该博物馆收藏丰富,拥有大量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和藏品。
首先,山西博物馆的藏品以青铜器、陶瓷器和书画为主要特色。
其中,青铜器是该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之一。
该博物馆拥有大量的商、周、汉、唐、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青铜器,如商代的彩绘陶鼎、周代的方鼎、汉代的云纹铜镜、唐代的四羊方尊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在史学、考古学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也是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
其次,山西博物馆的陶瓷器藏品也非常丰富。
该博物馆收藏的陶瓷器类别多样,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各种类型的陶器、瓷器、瓷片等。
其中,明代官窑青花瓷、元代官窑白瓷、汉代彩绘陶俑等是该博物馆的重要陶瓷
器藏品之一。
此外,山西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也很精彩。
该博物馆拥有大量名家书画,如唐代张旭的《兰亭序》、宋代米芾的《山水诗卷》、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
这些书画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
总的来说,山西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这些珍贵文物的陪伴下,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并感受到中华
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山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前身为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是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镇馆之宝:鸟尊。
高39,长30.5厘米。
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
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尊”即为其一。
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
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镇馆之宝:汉胡傅酒樽。
1962年右玉县大川村出土。
通体鎏金加彩绘,技法十分罕见。
器身彩绘虎、象、鹿、马等动物图案,形象生动。
口沿刻铭文“勮(jù)阳阴城胡傅铜酒樽,重百廿斤,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造。
镇馆之宝:兽形觥。
1976年灵石县旌介村出土。
商代盛酒器。
整体造型别致,采用三层花纹,纹饰精细繁缛,显示出殷商铜器神秘狞厉的时代风格。
既具有商代晚期的特征,又有北方青铜文化的因素。
它不但是一件实用器,也是一件艺术品。
镇馆之宝:庙底沟彩陶罐。
山西省垣曲县下马村出土。
烧造于新石器时代,彩陶罐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
泥质红陶,器表磨光。
侈口,圆唇,短颈,宽肩,上腹突出,下腹内收,小平底,上腹部以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
体型硕大,器形完整无缺。
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
镇馆之宝:彩绘雁鱼铜灯。
1986年襄汾县吴兴庄出土。
汉代的金属器,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
圆形灯盘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直口套合。
镇馆之宝: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
1965年出土于大同石家寨,北魏太和八年文物。
前后彩绘历代高士、贤妇等宣教故事。
残存5块,馆内存3块。
画中人物神情俊朗,衣带飘逸,具有顾恺之画风,填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讲解以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讲解为标题的文章山西博物院是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丰富的文物珍品。
在这些宝贵的藏品中,有十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特别重要的文物,它们是:1. 玉质仰韶文化陶器:这些陶器是中国仰韶文化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
它们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 殷墟青铜器:殷墟青铜器是古代中国商朝时期的典型代表,它们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纹饰而著名。
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瑰宝。
3. 西周青铜器:西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代表作品,它们以其雄浑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闻名。
这些青铜器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4. 雕漆器:雕漆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它们以其精细的雕刻和丰富的色彩而著名。
这些雕漆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佛教造像: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丰富的佛教造像,这些造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美丽的形象而著称。
它们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是研究佛教信仰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6. 书画名家作品: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众多著名书画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而著名。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是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
7. 陶瓷器: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丰富的陶瓷器,这些陶瓷器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著名。
它们不仅是古代生活方式的重要遗存,也是研究古代手工艺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8. 玺印:山西博物院收藏了许多古代玺印,这些玺印以其精美的制作和丰富的纹饰而著名。
它们不仅是古代政治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9. 金银器: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丰富的金银器,这些金银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而著名。
它们不仅是古代贵族生活的重要遗存,也是研究古代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山西国宝(一):晋侯鸟尊(图)出土于晋侯墓地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高39厘米,长30.5厘米开栏语:素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黄土地下的发现总让人惊喜连连。
这是山西人民的财富,更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继《图说历史》之后,本报从今日起,每周六将以“山西国宝”为题,向读者介绍一件件国宝重器,回味这块黄土地上曾经的辉煌。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山西南部的翼城、曲沃交界处发现了面积10余平方公里的天马—曲村遗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在遗址中发现了举世震惊的“晋侯墓地”,并出土了一大批铸有晋侯名号的青铜器,考古学家从而排列出了从改“唐”为“晋”的燮父起,到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的晋文侯共九代晋侯的清晰世序。
这不仅澄清了晋国始封地的问题,而且也弥补了晋国早期编年和史实的阙疑和空白,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这件2000年出土于晋侯墓地114号墓的晋侯鸟尊,就见证了晋国第一代晋侯——燮父的开辟鸿蒙、初露霸气的辉煌功业。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大鸟的双翅上卷,变形成象耳,尾部下弯,变形成象鼻,可谓活灵活现。
整件鸟尊装饰华丽、写实生动、构思奇特、想象卓绝,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青铜器。
山西国宝(二):完整彩陶罐(图)它看似平凡,却全国罕见,出土时无丝毫破损。
1988年,这件国宝出土于晋豫交界处的黄河北岸、山西省芮城县金盛庄,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件精品彩陶器,距今约6000年。
它通高45.8厘米,泥质红陶,罐口较大,腹部曲斜,小平底,上腹部装饰有圆点、直线、几何纹、涡纹等纹饰,无论从侧面观看还是俯瞰,这些纹饰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此种变形的花草纹图案带有明显的仰韶文化特点,是其时山西南部受到仰韶文化影响的绝佳实证。
因花朵的“花”字与中华、华夏的“华”字在文字学上同出于一,有专家认为,这就是华夏民族“华”字的由来。
山西国宝之三龙形觥(图)觥,是一种盛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有专家考证说,1959年出土于石楼县桃花庄的“龙形觥”,就是姜子牙的家藏宝器,后随葬于其岳父——桃花女之父。
太原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太原博物馆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座国家级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
博物馆展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反映了山西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件在太原博物馆展出的精彩文物。
一、山西窑山西窑是太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它是中国唐代的一种瓷器。
山西窑以其青瓷和白瓷而闻名,制作精良,釉面细腻。
太原博物馆展出的山西窑瓷器包括盘、碗、壶等,每一件都展现出了唐代陶瓷工艺的精湛技艺。
二、太原古钱币太原博物馆还收藏了丰富的太原古钱币。
这些古钱币大多出土于山西地区,包括周、秦、汉、唐、宋等时期的钱币。
这些钱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是了解古代货币制度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证据。
三、山西木雕山西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太原博物馆的木雕作品展示了山西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些木雕作品形态各异,包括人物、动物、器物等,精细的雕刻工艺展现了山西木雕的独特魅力。
四、山西石刻太原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山西石刻。
这些石刻大多出土于山西地区的寺庙和墓葬中,记录了古代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貌。
其中最著名的是佛教石刻,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山西陶瓷山西陶瓷是太原博物馆的重要收藏之一。
山西地区的陶瓷工艺历史悠久,太原博物馆展出了大量唐、宋、元等时期的陶瓷作品。
这些作品包括瓷器、陶罐、陶俑等,形态各异,釉色绚丽,展现了山西陶瓷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六、山西织锦山西织锦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太原博物馆展出了大量的织锦作品。
这些织锦作品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工艺而闻名,展示了山西地区丰富的纺织文化。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太原博物馆的一部分文物,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其他类型的文物,如青铜器、玉器、绘画等。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山西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太原博物馆通过展览和研究,向人们展示了山西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还是对艺术欣赏的人,太原博物馆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山西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山西博物馆(The Shanxi Museum)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19年,是中国最早设立的五大博物馆之一。
山西博物馆以收藏和展示丰富多样的文物为特色,拥有众多国宝级珍品。
其中,以下是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一、太原锡盐铜巧器太原锡盐铜巧器是山西博物馆最为著名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些巧妙精美的铜器主要出产于中国晋商的中心城市太原,制作工艺精湛、纹饰瑰丽,代表了中国北方古代铜器制作的顶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铜鼓、铜镜、铜质的佩饰品以及盛器等。
二、古代书画精品山西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古代书画精品,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的名家作品。
这些书画作品包括传世的古代名家作品,如清代画家郎世宁的《雅射图》、明代画家沈周的《山水图》以及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碑刻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古代陶瓷文物山西博物馆还拥有丰富的古代陶瓷文物,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品。
这些陶瓷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精湛工艺,还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其中最为著名的陶瓷作品包括宋代青瓷、明代青花瓷以及清代粉彩瓷等。
四、古代玉器山西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精美的古代玉器,代表了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优秀水平。
这些玉器包括玉雕佩饰、玉器实用品、玉器雕刻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商代玉琮、战国玉佩以及汉代玉玦等。
这些玉器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明清家具山西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明清家具,这些家具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
明清家具主要以黄杨木、紫檀木为材料,精工细作,造型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山西博物馆展示的明清家具中,最著名的有明代应天府的龙椅以及清代宫廷文房四宝之一的紫檀书案等。
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涵盖了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与魅力。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更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介绍咱们聊聊山西博物院的那些宝贝,那可是真真的“镇馆之宝”,每一样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就像看到了历史的活化石!首先说说那“鸟尊”,这家伙,形状就像只正要展翅高飞的鸟,眼睛圆溜溜的,透着股子机灵劲儿。
你瞅那鸟身上,还有一圈圈的花纹,细致得跟绣上去似的,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摸一摸,感受一下那远古匠人的手艺。
这鸟尊啊,不仅是件艺术品,更是古代祭祀用的神器,代表着古人对天地的敬畏和崇拜。
再来说说“侯马盟书”,这名字听起来就挺有范儿的吧?其实啊,它就是一堆写在玉片上的文字,但你可别小看这些文字,它们可是研究春秋时期晋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想象一下,几千年前的古人,用这么小巧的玉片,记录下了他们的誓言和约定,这份执着和认真,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那把“汉胡傅酒樽”,哎哟,那造型,那工艺,简直了!酒樽上雕刻着各种动物和人物,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样。
特别是那两只狮子,张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好像随时都会扑过来似的。
这酒樽啊,不仅是喝酒的器具,更是汉代文化的缩影,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荣和昌盛。
别忘了还有那“北魏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这可是个大家伙!屏风上画着各种故事和图案,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这些画啊,不仅画得好看,还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是了解北魏历史的重要窗口。
还有那“晋侯苏钟”,一套完整的编钟,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仿佛能穿越千年时光,让人感受到古代音乐的魅力。
这编钟啊,不仅是乐器那么简单,它还见证了晋国的兴衰更迭和历史的沧桑巨变。
再说说“兽形觥”,这家伙长得就像个怪兽似的,但你可别害怕它哦!它可是古人用来盛酒的器具呢。
觥身上雕刻着各种纹饰和图案,看起来既神秘又威严。
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古人是怎么想出这么奇特的设计来的呢?还有那“汉代雁鱼铜灯”,这灯啊,设计得可真是太巧妙了!灯座是雁的形状,雁嘴里含着灯罩的柄儿,灯罩还能自由转动调节光线。
兽形觥:西周,高29厘米,长30.5厘米,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
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
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
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
青铜时代 晋国霸业——探秘山西博物院丨白英五千年华夏文明看山西,作为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山西地上地下的古代遗珍灿若星辰。
而山西博物院,正是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使山西博物院独具魅力的,不仅仅是独特新颖的建筑造型,更是众多价值连城的馆藏文物。
从史前文明到明清书画,从夏商战火到晋朝风云,山西博物院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诉说着波澜壮阔的历史。
如斗似鼎 气势如虹走过漪汾桥,远远地就看到位于滨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这是一组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建筑,造型独特,雄伟庄严。
总平面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构图手法,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共同拱卫衬托着位于主次轴线交会处的主馆,形成庄重对称的格局。
主馆的造型如斗似鼎,方正规矩,逐层向外斜挑,体现了古人“如鸟斯革,如羽晕斯飞”的审美取向。
主馆的主题形象,被赋予了“斗”和“鼎”的寓意。
“斗”象征丰收喜悦,“鼎”象征安定吉祥,表达了“和平发展”的象征意义和美好祝愿。
这座气势如虹的建筑,默默地伫立在汾河西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望着朝阳下渐渐苏醒的龙城和落日余晖中车水马龙的都市,诉说着三晋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走进宽敞明亮的圆形中央大厅,正中是金光璀璨的“山西博物院”标识,内部空间设计仿自应县木塔造型,大厅上方的采光顶呈八角状逐渐向内收拢,生成“太极中央,四面八方”之势,融天、地、人、时空于一体,利用水池、叠水、雕塑、展品等景观设计创造文化氛围。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
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展厅一直借用太原文庙,2004年新馆落成后,正式定名为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下篇)六、庙底沟彩陶罐庙底沟彩陶罐顾名思义就是在庙底沟类型的彩陶。
庙底沟类型,是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跨度非常长,大约有一千年时间。
彩陶罐于1989年山西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距今已有六千多年。
彩陶罐体型硕大,器形完整无缺,高45.8厘米,口径35.5厘米,底径15.5厘米。
为泥质红陶,器表磨光,器口阔大,底部向内收窄,整体呈上宽下窄的形状。
器物上腹部用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为庙底沟文化典型彩陶纹饰。
庙底沟类型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在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的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
也是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重要文化类型。
庙底沟类型含有众多的花文化,被考古认为是花概念的源头。
庙底沟类型存在的时间长达一千年,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
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
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
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传播,不仅只是一些纹饰题材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这些纹饰中的象征意义的认同。
由彩陶向两湖地区的传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趋同态势,这种文化趋同是后来一统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础。
七、彩绘雁鱼铜灯彩绘雁鱼铜灯为西汉文物,距今两千多年,1986年襄汾县吴兴庄出土。
这盏彩绘雁鱼铜灯是山西警方2018年追回的一件被盗文物,找到时它是一堆用塑料布包裹着的青铜零件,拼起来后正是雁鱼灯。
雁鱼铜灯长33厘米、宽17厘米、壁厚0.1厘米—0.2厘米。
雁鱼铜灯为一只鸿雁回首衔鱼的形状,雁眼圆睁,颈部修长,体宽肥,身体两侧铸有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有蹼。
雁喙张开衔有一条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灯罩为两片弧形屏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能调节灯光强度和照明方向。
圆形灯盘直壁浅腹,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
山西是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以下是关于山西的一些中华遗产国宝的简介:
1.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建筑群
之一,集宫殿、庙宇、园林、自然风光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历
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创于
北魏时期,具有雄伟壮观的石刻造像和壁画艺术,被誉为中国
佛教艺术的瑰宝。
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
城墙、街道、民居等建筑保存完好,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
的历史。
4.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
三教合一的寺庙,建在悬崖峭壁上,建筑技艺高超,被誉为中
国古代建筑的奇迹。
5.大槐树寻根祭祖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球华人寻根祭
祖圣地之一,景区内的祭祖大殿、大槐树遗址等景观反映了中
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这些国宝是山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山西博物院典藏文物(青铜器篇)山西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
时代序列完整,分布遍及全省。
商代青铜器在南部的垣曲、平陆;中部的忻州、介休、灵石;西部吕梁山——黄河一线的石楼、保德等地多有发现。
既有典型的中原风格,更有浓郁的“方国”特色。
西周青铜器目前仅见于晋南,早年在闻喜和洪洞等地曾有发现。
晚近的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发掘,西周晋国铜器群惊世而出,精美华丽且极具学术价值。
东周晋国铜器独具风采,太原、浑源、新绛及长治等地所出,精品众多。
更有侯马晋国铸铜陶范,艺术、科技价值无与伦比。
出土汉代的铜器以太原和雁北居多,右玉胡傅温酒樽和朔州俳优俑镇等,汉风之余,散发着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
益运居现将山西博物院典藏部分青铜器做一简单介绍,以飨众多读者。
兽形觥商高21.5厘米,长24厘米。
1976年灵石县旌介村出土。
酒器。
整体状如蹲兽。
前有宽流,下承高圈足。
盖前端为龙首形,与上翘的流口扣合为颈,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颈部起扉棱至盖面中部;盖后部作兽面,双耳高耸;器腹前、左、右起扉棱,后有兽首形鋬。
盖部以云雷纹衬托两个兽头,器身则以三条扉棱为中轴组成兽面主纹,口沿下饰昂首卷尾夔龙纹,圈足饰夔凤纹,均以云雷纹衬地。
三层花纹。
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
鸮卣商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
1956年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
盛酒器。
形如两鸮相背而立。
盖为双鸮首,环目,尖喙,弯眉,盖中央置四阿顶方柱钮,饰雷纹。
腹作双鸮身,子口微敛,垂鼓腹饰卷曲羽翼纹。
身下为四爪,两两相背。
盖腹相合,两鸮昂首背立。
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
不仅实用,也是精美的艺术品。
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龙形觥商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
酒器。
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
盖面饰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
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讲解山西博物院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许多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珍品。
以下将介绍山西博物院的十大镇馆之宝。
第一件镇馆之宝是《齐天大圣孙悟空铜像》。
这件铜像高2.7米,是明代铸造的一件珍贵文物。
铜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孙悟空的英勇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这件铜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代表了中国神话故事的丰富内涵。
第二件镇馆之宝是《晋文公拜印》。
这是晋国文公拜印的一块玉印,印面刻有“文公之宝”四个字。
这块玉印保存完好,雕刻精美,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精品之一。
它不仅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古代中国君主制度的特点。
第三件镇馆之宝是《司母戊方尊》。
这是一件商代青铜器,高42.5厘米,重11.3公斤。
方尊的外侧刻有精美的神兽纹饰,内侧刻有精致的人物纹饰,展示了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
司母戊方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的瑰宝,也是山西博物院的重要藏品之一。
第四件镇馆之宝是《陶唐三彩马》。
这是唐代三彩陶马的一组精美作品,高约30厘米。
这些陶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色彩鲜艳,是中国古代陶器艺术的杰作之一。
陶唐三彩马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第五件镇馆之宝是《画像石佛造像》。
这是一件唐代石刻佛像,高2.86米。
佛像坐像,表情庄严,衣纹细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作之一。
这件佛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和成就。
第六件镇馆之宝是《明万历年制青花碗》。
这是一件明代青花瓷器,直径约20厘米。
碗内绘有精美的花卉纹饰,釉色蓝白明亮,瓷质细腻。
这件青花碗展示了明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佳品之一。
第七件镇馆之宝是《明宣德年制香炉》。
这是一件明代铜香炉,高23.5厘米。
香炉造型独特,饰以精美的神兽纹饰,工艺精湛,是明代铜器的典型代表之一。
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反映了明代工艺制作的高超水平。
第八件镇馆之宝是《元代礼器银高足觚》。
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
山西作为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地上地下的古代遗珍堪称灿若星辰。
历来有“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说法,虽然不尽确切,但也很传神地反映出这片土地所孕育的灿烂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的突出地位。
山西博物院作为山西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早在2008年参观首都博物馆“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时,就已被本人列入必游景点名单。
此后通过多种渠道对山西博物院的基本情况作了了解,但当2009年端午假期有机会作亲身游览时,仍然被自己的所见所闻震撼。
与首都博物馆相比,山西博物院可能只在文物多媒体展示和部分硬件设施方面稍弱,布展水平却毫不逊色。
而其中展出文物的历史价值以及夏商周文物的数量和精美程度可以说远远超出了首都博物馆的水平。
毕竟,与北京所在的燕国相比,晋国是当之无愧的强国和富国。
而山西自夏商周以来的历史延续性也非北京可比。
与另一个古代文物集中地河南博物院相
比,山西博物院在硬件设施上明显占据优势,展品中精品的档次和数量似乎也略胜一筹。
本人是从网上看到“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
这个提法的。
租用的语音导览设备里并没有对十大国宝的专门介绍,博物院提供的书面资料里甚至没有出现“十大国宝”的字眼,网上竟然也查不到所谓十大国宝的完整清单,感觉相当郁闷。
写下这个标题时颇有些踌躇,但想到网友中高人当大有人在,应该能够提供一些指导,好让本人得以准确地完成这篇博文。
鸟尊/ Bird-shaped Zun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
鸟与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尤为晋人所钟爱。
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构思奇特,想象卓绝。
华美的造型艺术和精巧的实用功能,完美组合于此尊,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鸟尊铭“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这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周礼》曾记载宗庙礼器有“六尊六彝”,“鸟彝”即为其中之一。
据考证,这件国宝的拥有者就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
龙形觥/ Dragon Shaped Gong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出土
前端作龙首形。
商代青铜器上鼍(鳄鱼)纹仅此一见。
兽形觥/ Animal-shaped Gong (不确定)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出土
六璜联珠串佩/A String of Jade Ornaments Composed of Six Huang (不确定)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丧葬玉,由408件玉饰组成。
出于墓主的胸部,上端过颈,下端过腹。
“刖人守囿”车/ Chariot with "Yue Ren Shou You" Design (A Man with Left Foot Cut off Guarding a Cart)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山西省闻喜上郭村出土
厢式六轮车。
车厢顶有盖可启,蹲猴形盖钮,四角各立一只可转动的鸟。
前有带活动插销的车门,门旁立一刖人(砍掉左脚的犯人)。
车厢四角和侧面正中有伏兽。
两小轮被伏虎抱于腹中。
整器(似为“域养禽兽”的囿苑)有14种鸟兽形象,与《周礼》“刖人使守囿”的记载相吻合。
全车能转动部位15处,构思奇特,制作精巧,十分罕见。
侯马盟书/ Houma Covenants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晋国晚期,“公室衰微,六卿专权”。
权卿们为寻求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盟誓”尘埃频繁。
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盟书5,000余件,文字可辨者650余件,学界称为“侯马盟书”。
“盟书”亦称“载书”,辞文多以朱笔写于圭形玉石片上,内容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
胡傅酒樽/ Wine Vessel of Hu Fu
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
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出土
出土地正当匈奴与汉族杂居区域,酒樽通体鎏金彩绘,中原器型与草原装饰浑然一体,技法十分罕见。
器身虎、象、鹿、马等动物图案
形象生动,更显富丽堂皇。
口沿刻铭文“剧阳阴城胡傅铜酒樽,重百廿斤,河平三年造”。
雁鱼铜灯/ Bronze Lamp in the Shape of a Wild Goose and a Fish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山西省襄汾县吴兴庄村出土
铜灯构思巧妙,灯火点燃时,烟气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功效。
制作精美,代表了汉代青铜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虞弘墓石椁/ The Tomb of Yu Hong
1999年发掘,出土墓志等各类随葬品。
最重要的文物是一座仿木构汉白玉石椁,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由椁顶、椁身和底座三部分数十块构件组成,其上浮雕画面施彩并局部描金。
内容有宴饮、乐舞、射猎、家居和行旅等,具有浓厚的中亚和波斯风格以及鲜明的祆教性质,展现了墓主不同寻常的外来文化背景,是北朝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历史见证。
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 Block Lacquer Painting
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
山西省大同市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出土
漆画是墓室屏风的一部分,内容取材于《列女传》,绘画风格和技法与东晋名画家顾恺之极为相近。
毛笔所书的题记和榜题文字,上承汉隶传统,下开真书先河,是少见的北魏墨迹。
另外隐约记得语音导览中提到这个“庙底沟彩陶罐”也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文物之一。
奇怪的是网上的文章都没有提到这个彩陶罐的重要地位。
也许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陶器并不起眼吧。
我个人希望它能够位
列十大国宝。
毕竟,作为早期文明的代表,它应该具备足够的资格。
庙底沟彩陶罐/ A Painted Pottery Jar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
山西省垣曲县下马村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