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25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节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有许多重要的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节日,并探讨其特点和庆祝方式。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的第一天,标志着新年的开始。
春节围绕着“除旧布新、欢庆团圆”的主题展开。
人们会对家进行彻底的大扫除,以去除旧年的晦气,同时贴春联、贴福字等,以带来新年的好运。
此外,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进团圆饭,赏花灯,燃放爆竹等。
红色是春节的主要色彩,象征着幸福、喜庆和祝福。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又称为“小年”,在农历正月十五,代表着农历年的结束。
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欣赏和制作灯笼,品尝元宵(糯米团子),同时还有猜灯谜和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在农历四月四日或五日之间。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祭拜,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此外,清明节还是踏青和放风筝的好时机。
踏青代表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而放风筝则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人们会庆祝和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并且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人们会组成龙舟队,背负屈原的精神,在江河湖海中划龙舟,以赛龙舟来表达对屈原的纪念和敬意。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欣赏和赏月,并且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
月亮是中秋节的主要象征,人们会在家中或户外设立临时的月亮观赏点,赏月的同时也会讲述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除了上述提到的节日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国庆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传统文化节日有哪些]传统文化节日(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传统文化节日阅读精选(1):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
阅读精选(2):传统文化节日1、春节。
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2、元旦。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
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透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3、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4、寒食节。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
5、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是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
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五月五,人们都会以吃粽子或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
7、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也叫乞巧。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8、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不仅仅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关,据说还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系,所以能够广为流传。
9、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传统节日与人们日常生活严密相连,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
在众多节日中,你知道多少传统节日的习俗,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节日及习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纳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欢乐、五谷丰收、人畜兴隆,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闻。
随着社会的开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1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到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精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缔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一、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习俗:一年之始,万象更新,在春节期间,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
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
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二、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习俗: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
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
除吃元宵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三、清明节时间:公历(阳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四、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习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
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祈福纳祥类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放纸龙等,压邪攘灾类习俗主要有挂艾草、洗草药水、拴五彩绳等,节庆食品主要有粽子、喝雄黄酒等。
五、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等,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六、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习俗: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观潮(江浙一带)、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经久不息。
中秋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七、重阳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习俗: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中国主要民俗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节日庆祝活动,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中国主要的几种民俗文化的介绍: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欢庆的节日。
春节一般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开始,持续十五天,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和拜年等习俗。
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的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杂技和传统戏剧,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祈福和展望美好的未来。
二、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人们缅怀先祖的时刻。
一般在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墓扫墓祭拜并整理墓地,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人们还会参与一些与自然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如春游和踏青等。
清明节正值春天,是人们赏花观景的好时机,也是人们欣赏自然美景的时刻。
三、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一般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源自于纪念屈原的传说。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包粽子、赛龙舟和挂菖蒲等。
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粽子,有赏雄黄酒,同时还会举行划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的牺牲和传播中华民族精神。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四、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庆祝的重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一般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人们祭拜月亮、赏月和吃月饼的日子。
人们在这一天会与亲朋好友一起团圆,品尝各种美食,如月饼、柚子和糖葫芦等。
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如赏月灯和玩花灯等。
中秋节是中国人民表达团圆和幸福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敬老和祈福的日子。
一般在农历的九月九日,九月九谐音为“长久”,因此人们将这一天定为敬老和祈福的日子。
重阳节的习俗包括登高、插茱萸、佩艾草和饮菊花酒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大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中的传统节日更是让世界为之瞩目。
这些节日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介绍: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中国的新年。
春节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庆祝,包括了除夕、元宵节等多个节庆活动。
春节是中国人团聚、祭祖、互赠礼物和观赏烟火的时刻,还有狮舞、舞龙、放鞭炮等具有浓厚庆祝氛围的习俗。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农历正月十五庆祝。
这一天,人们在户外赏花灯、猜灯谜,也会吃元宵。
元宵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球状食品,象征着圆圆满满的团圆和幸福。
端午节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也是为了辟邪、防疫和祈福。
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和插艾草来庆祝。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加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食品,寓意着消灾和平安。
中秋节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是古老而浪漫的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月饼的节日,人们会一家团圆,赏月,吃月饼。
月饼是一种具有浓厚节日氛围的传统糕点,被认为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一般在农历四月四日或五日庆祝。
这一天,人们会到祖先的墓地扫墓、祭祖、烧纸钱,并且清理墓地。
清明节也是一种感受大自然的好时机,人们会到郊外踏青和欣赏风景。
重阳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既是尊老敬老的节日,也是登高赏秋的好时机。
人们会登高、遥祭、赏菊花,还会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节庆食品。
除了上述列举的几个主要传统节日,中国还有很多其他重要和有趣的节日,如寒食节、冬至、雨水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的象征。
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加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增强了人们的家国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年的开始。
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岁首祭祀活动。
庆祝春节的方式非常多样,包括贴春联、贴年画、做饺子、拜年等。
此外,放烟花和舞龙舞狮也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活动。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之一、元宵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是祭祀神灵的节日。
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包括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其中,猜灯谜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之一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是祭奠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起源于古代春秋时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
庆祝清明节的方式主要有扫墓、悬挂祭祀旗帜、祭奠祖先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古代的一个重要祭祀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
庆祝端午节的方式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穿香囊等。
其中,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牛郎织女传说,是纪念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庆祝七夕节的方式主要有放飞孔明灯、挂牵牛星、缝制七夕鞋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也是华人世界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月亮崇拜活动。
庆祝中秋节的方式包括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
吃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被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崇拜阳光和尊重老人的习俗。
庆祝重阳节的方式主要有上山登高、避邪驱瘟等。
此外,吃菊花酒和佩戴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这些节日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祖先的纪念和承传。
通过庆祝这些节日,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同时,这些节日也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的兴趣,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元旦: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
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节日活动:张灯结彩《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如梦令·元旦毛泽东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2.春节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
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节日活动:贴春联、拜年、祭祀、烧炮、文艺汇演;节日饮食:茶果点心、年糕、饺子、春卷、汤圆。
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
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
中西方传统节日节日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是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展示。
中西方传统节日各具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中国传统节日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此时,亲人们会聚在一起,并共同享受美食,如饺子、鱼和年糕等。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贴春联,挂红灯笼,舞龙舞狮和放烟花爆竹等。
2. 中秋节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对于丰收的庆祝。
在这一天,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并欣赏传统舞蹈表演,如花灯和龙舞等等。
中秋节也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时刻,人们会许下心愿,祈求幸福和团圆。
3. 端午节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
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进行比赛,并且参与许多体育活动,如踏青和登山等。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活动,就是挂菖蒲和艾叶,以驱除邪恶的精灵。
二、西方传统节日1. 圣诞节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在这一天,家庭会装饰圣诞树,交换礼物,并享受美食,如烤火鸡和布丁等。
人们也会参加教堂举办的庆祝活动,合唱圣诞颂歌,传统的圣诞老人也会带着礼物拜访孩子们。
2. 感恩节感恩节是西方国家的家庭和团圆的节日,庆祝丰收的季节。
在这一天,家人们会一起准备丰盛的晚餐,并向亲朋好友表示感激之情。
感恩节还有一个传统活动,就是看橄榄球比赛,这被视为家庭成员欢聚一堂的标志。
3. 复活节复活节是庆祝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被认为是西方最重要的基督教节日之一。
在复活节期间,人们会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并且赠送彩蛋和兔子形状的巧克力。
复活节还是家庭聚餐的时刻,传统的食物有烤羊肉和彩蛋等。
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中西方传统节日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它们都是庆祝特定的历史或宗教事件,都是家庭欢聚的时刻,人们会互相赠送礼物和享用美食。
然而,它们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中国全年的各种节日一览表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全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生活中固定的仪式和庆祝活动,更是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本文将为大家一一介绍中国全年的各种节日。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新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一天代表着新年的开始。
人们会进行祭祖、贴春联、贴红包、放烟花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除夕夜,全家人会团聚一起,共进团圆饭,辞旧迎新,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平安。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我国传统的农历正月十五。
这一天是庆祝元宵的节日,也是人们结束春节庆祝的最后一个日子。
人们会欣赏花灯、赏月、吃元宵等,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元宵灯会等有趣的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清明时节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去祭拜祖先,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地区的人们还有一些不同的传统习俗,如踏青,放风筝等,这些活动都具有丰富的民俗特色。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有吃粽子等习俗。
七夕节,又称牛郎织女节或者中国情人节,是农历七月初七。
这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充满了诗意和爱情的故事。
人们会向牛郎织女祈祷,希望能够得到幸福美满的爱情。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也被称为月圆节。
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月兔等。
这是一个和家人团圆的节日,人们会通过月亮表达思念和团聚之情。
国庆节是中国的国家法定节日,每年的10月1日。
这是一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节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阅兵、焰火表演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节日之外,中国还有国际劳动节、国际儿童节、父亲节、母亲节等众多的节日,这些节日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庆祝活动。
总结起来,中国的各种节日不仅丰富多彩,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庆祝的时间节点,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节日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当中的节日相信每个人都很了解吧。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节日,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1、春节。
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2、元旦。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
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3、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4、寒食节。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
5、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是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
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五月五,人们都会以吃粽子或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
7、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也叫“乞巧”。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8、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不仅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关,据说还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系,所以可以广为流传。
9、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重阳节为团圆的节日。
10、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
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
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
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
中国详细主要文化节日汇总大全总汇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度过的一年中最热闹、最重要的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家庭聚会、吃团圆饭、互赠红包和观看烟花等活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期间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灯笼展览和赏灯活动,品尝元宵和猜灯谜。
清明节 (公历4月4日到6日之间)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去扫墓、祭拜祖先,同时也是春游的好时机。
这一天还有著名的扫墓曲艺表演。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以纪念屈原。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是中国传统情人节,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
人们在这一天会庆祝爱情,送礼物和写情书。
这是一天中女性充满浪漫期待的日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月圆之夜,人们会团圆家庭聚会,赏月、吃月饼,同时还有一系列与月亮有关的传统文化活动。
国庆节 (公历10月1日)国庆节是中国的国庆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放假七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举行各种盛大的庆祝活动和游行。
除了以上列举的主要文化节日,中国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或地方性的节日,如重阳节、腊八节、元宵节等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寓意,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
总结:中国有许多重要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些节日见证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