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重要发明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现了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使学生能够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针对工业革命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影响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重要发明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重要发明和影响。
2.难点: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工业革命?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特点、重要发明和影响。
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重要发明。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它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影响和内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
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了解到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技术创新以及它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有所了解,但对其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认识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新技术、新现象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变化,加深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搜集相关资料。
3.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它为什么会在英国发生?”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主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业的变革、铁路交通的发展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工业革命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深入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
2.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知识。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启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准备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材和相关教案。
2.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参考资料:准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业的变革、铁路交通的发展等。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使学生了解近代化的进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工业革命的影响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古代和近代的历史背景,对于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掌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史料分析:运用历史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历史史料。
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运用多媒体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它的发生有什么必然性?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引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虽说已经学了两年历史,养成了一些学习习惯和历史素养,但还是缺乏对于世界史的了解,需要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搜集课外知识,储备必要的背景知识,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加深对本课的理解与掌握。
二、教材分析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18世纪60年代进行了工业革命。
在棉纺织业、动力和交通方面进行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法美德也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成就及意义,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落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课程标准学习提示:理解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学习要点: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的来临;现代工厂制度的诞生。
(三)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解析,确立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2分钟)出示图片:新四大发明我们现在处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这些发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你知道吗?科技革命并不是起源于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的、有什么成就和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1、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出示学习目标:(1)能记住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国家及重大发明。
(2)能说出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
(3)能感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发明及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发明及影响,认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及影响。
2.主要发明及其对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发明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工业革命的历史图片、资料和发明成果。
2.视频:准备相关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
3.课前作业: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详细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主要发明及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操练(10分钟)以具体发明为例,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解读】内容标准: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内容要点: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工业化时代。
解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些因素使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成为可能。
而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因素还是社会的需求。
18世纪60年代,一系列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新的棉纺机产生对新的动力的要求。
瓦特改进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的成功运行,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密切了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工业革命扩展到交通运输业。
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
主要阐述了工业革命产生、发展的过程。
技术的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发展;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的出现,把工业革命扩展到交通运输领域。
纺织技术、动力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的革新,使社会面貌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期。
【学情分析】1、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是九年级学生,有七八年级的学习基础,对历史事物的认知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和观点。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表扬肯定学生上进的表现,尤其是学困生,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和疏通。
2、由于学生对世界历史不熟悉,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影响教学效果。
老师通过展示史料,图片,中外历史的联系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内容为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过对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和影响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世界现代工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给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激励学生要学会利用科技创造出更多有益的发明。
本课时,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影响,进而拓展学生的思路,探索数码科技等当代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过程;2.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3.学会利用科技创造有益的发明;4.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探讨当代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设计1.引入(时间:5分钟)通过对问题的提出,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入本课教学内容。
(问题1)你知道工业革命是什么吗?(问题2)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生产方式是什么?2.阅读(时间:15分钟)学生阅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3.讲解与讨论(时间:30分钟)(步骤1)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步骤2)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指导学生整理讨论内容。
4.写作(时间:25分钟)(步骤1)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进行个人写作,重点撰写有关工业革命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步骤2)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5.拓展思路(时间:15分钟)通过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当代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等,让学生对技术的变革和行业的转型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路的讨论,让学生探索当代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设计说明本课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讲述的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涌现出一系列新发明和新技术,并于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本课用三个子目,讲述了工业革命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影响。
纺织技术的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促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火车与铁路的出现,使工业革命拓展到交通领域,密切了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
从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后来,工业革命又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学习目标1.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联系现实,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新的发明创造来源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瓦特改进蒸汽机。
教学难点: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影视作品:《大国崛起》(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二、预习检查1.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开始于哪个国家?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三、学习任务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教师讲述: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
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重要发明和成就、以及它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成就,掌握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代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成就,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发明和成就为例,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料:提前准备教材、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料。
2.视频、图片等资源:收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源。
3.讨论问题:制定引导性问题,准备学生合作讨论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它为什么重要?2.呈现(15分钟)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展示主要发明和成就,如蒸汽机、纺织机等。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与能力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过程与方法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珍妮机、瓦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观看视频《英国工业博览会》、图片介绍《英国工业博览会》。
视频中维多利亚女皇特别激动,她用了什么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呢?大部分学生回答:“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教师讲解:是的!特别的引以为傲,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借此英国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恩格斯这样评价工业革命:“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工业革命为什么最早发生在英国?有哪些发明?对英国本国、世界产生哪些影响、启示?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一、不失时机——英国开启工业革命小组合作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何首先从英国开始?假设我们现在穿越到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情景一:查理是一个英国人,他和我们合作想要开办一个手工工场,需要考虑或准备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根据回答归纳出: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这四样是必要要素。
英国具备有上述几要素吗?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归纳1、雄厚的资本:殖民掠夺+三角贸易;2、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本国+殖民地;3、广大的市场:海外殖民地。
除了上述要素外,还有圈地运动使英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工匠经验的积累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人才、经验。
教师小结:必要条件:资本、劳动力、原料、市场。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实的内容,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原因、过程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特点及其与后续工业革命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工业革命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其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
3.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特点及其与后续工业革命的关系。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是一节重要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第一次工业的历史画卷。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注重历史事实的叙述,也注重历史规律的揭示,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第一次工业,认识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第一次工业的基本内容。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于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认识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史料、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一次工业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蒸汽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第一次工业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特点、主要发明和影响。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第一次工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发明及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有所了解。
但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详细内容,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主要发明及影响,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主要发明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主要发明及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材:准备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3.参考资料:收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资料,以备学生课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哪个国家?2.呈现(15分钟)采用PPT课件,详细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主要发明及影响。
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b.主要发明及发明人,如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史蒂芬孙的火车等;c.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一篇: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过程与方法: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政治原因: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①最早的国家——英国;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最终确立。
3、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三、火车与铁路
1、1825年,由__史蒂芬孙__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25年,史蒂芬逊制造的火车机车
2、铁路时代的到来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__生产__和__市场__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830年、英国掀起了投资铁路的狂潮
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坏事: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
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三)本课小结: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革命,其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
我们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造福人类。
同时,也启示我们: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②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四)课堂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的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B.凯伊发明飞梭
C.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火车的出现
3.下列发明家,发明火车的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顿
D.史蒂芬孙
4.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先进的国家应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五)板书设计:
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