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的变化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一、月相变化的规律
1、新月阶段
月相变化的第一阶段是新月,在这个阶段,太阳、地球和月亮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在太阳和地球的背面,由于月亮的背面朝向地球,因此地球只能看到月亮的反面,从而导致月亮消失在地球的夜空中,这就是新月的情况。
2、上弦月阶段
紧接着新月,月相变化的第二阶段是上弦月。
在这个阶段,月亮开始、从新月到地球的正面显示,太阳、地球和月亮依然是一条直线,但月亮不是朝着地球,而是朝着太阳,于是地球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一小部分,显示出一个模糊的、不完整的半月,这就是上弦月的情况。
3、上弦月到满月
上弦月后,月亮开始逐渐地从模糊的半月变成完整的圆月,在这个阶段,月亮、地球和太阳仍然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当月亮的正面显示给地球看的尽头,就是满月的情况。
4、下弦月
下弦月是满月之后的月相变化,太阳、地球和月亮仍然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但月亮开始弯曲,朝着地球边远的方向,月亮开始从正面变回背面,显示出半月的情况,这就是下弦月的情况。
5、月亮消失
月亮到达下弦月之后,月亮接着开始从半月变成新月,当月亮的
背面完全朝向地球,就会导致月亮完全消失在夜空中,这个阶段就是新月,也就是月球变化的一个周期的结束。
二、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月亮消失此时又回到新月,构成一个周期,也就是月球升起、升高、放大和消失的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口诀月相变化的规律口诀月相变化是指月亮在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态,这是由于太阳的光线照射到月球表面的不同位置所造成的。
月相变化有一个非常规律的周期,学习这个规律可以更好地观察和了解月相变化。
下面是一组关于月相变化的规律口诀:1. 月满、上弦、下弦、新,起点在这里,不可偏。
这是口诀中最关键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月相变化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月满”、“上弦”、“下弦”、“新月”。
这四个阶段是月相变化的重要节点,也是月相变化规律的基础。
2. 新月当天,看不见,移动成长相。
新月是月相变化的起点,所以在这一天我们看不见月亮,但是这时候月亮逐渐进入“成长相”,即逐渐由黑暗向增加的光明转变。
3. 上弦月,朝东高,夜空中以“D”为标。
上弦月是月相变化的第二个阶段,月亮朝东高,以“D”字形为标志。
在这个时候,月亮的亮度和大小逐渐增加。
4. 满月是十五日,晚间升起天。
满月是月相变化的第三个阶段,通常发生在月亮公转周期的第15天,晚间升起天。
这个阶段的月亮非常亮,也是观测月亮最好的时候。
5. 下弦月向西沉,夜空中以“C”为标。
下弦月是月相变化的第四个阶段,月亮向西沉,以“C”字形为标志。
在这个时候,月亮的亮度和大小逐渐减少。
6. 月相变化周期28,例外有29,合了恶司心中计。
月相变化的周期通常是28天,但有时也会出现29天的情况,这通常发生在某些特殊的年份。
这句话暗示了“合恶司心中计”,意思是月相变化的周期受到了太阳、地球、月球间相互影响的影响。
7. 当月亮从东升起,是正在盈的时。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观察月亮充盈程度的重要方法,也就是在月亮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它正在逐渐充盈,亮度逐渐增加。
8. 从西边落下去,已经渐渐亏。
这句话告诉我们另一个观察月相变化的重要方法,当月亮从西边落下去时,它正在逐渐亏,亮度逐渐减少。
以上八条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相变化规律,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的能力。
月相变化的规律口诀
月相变化的规律口诀是“朔望上弦满,亏缺下弦稀”,这个口诀是描述月亮在一个月内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是指月亮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光的照射和月球自身的旋转,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亮度。
首先是“朔”,也就是新月。
新月是指月亮和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的背面对着地球,所以看不到月亮。
这个时候,月亮的亮度非常暗淡,只有极少数的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
接下来是“望”,也就是满月。
满月是指月亮和太阳在地球两侧,月亮的正面对着地球,所以看到的是整个月亮的正面。
这个时候,月亮的亮度非常明亮,因为太阳光照射到了整个月球表面。
然后是“上弦”,也就是半月。
上弦是指月亮和太阳在地球两侧,但是月亮的右半边被太阳照亮,所以看到的是一个半圆形的月亮。
这个时候,月亮的亮度比新月要亮一些,但是比满月要暗一些。
接着是“满”,也就是亏月。
亏月是指月亮和太阳在地球两侧,但是月亮的左半边被太阳照亮,所以看到的是一个半圆形的月亮。
这个时候,月亮的亮度比上弦要暗一些,但是比新月要亮一些。
最后是“下弦”,也就是残月。
下弦是指月亮和太阳在地球两侧,但是月亮的左半边被太阳照亮,所以看到的是一个半圆形的月亮。
这个时候,月亮的亮度比亏月要暗一些,但是比新月要亮一些。
总的来说,月相变化的规律是非常有规律的,每个月都会按照这个顺序循环变化。
这个规律不仅是天文学家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观赏月亮和了解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月相实验规律总结引言月相实验是天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观测月亮的不同相位变化来研究月球运动规律。
本文总结了月相实验中的规律,包括月亮的各个相位及其变化规律、月相周期的计算方法以及月相实验的意义和应用。
月相及其变化规律月相指的是我们从地球上观测到的月亮的不同形态,根据月亮的亮度和位置变化可以将月相划分为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四个阶段。
1.新月:新月是指月亮完全被地球阴影所遮挡,从地球上看无法看到月亮的一面。
在这个阶段,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背面照向地球。
2.上弦月:上弦月是指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过程中,亮度逐渐增强的第一个阶段。
此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呈东半球。
3.满月:满月是指月亮完全被太阳照亮的状态,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亮度最强。
此时,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地球的正对面。
4.下弦月:下弦月是指月亮从满月到新月的过程中,亮度逐渐减弱的最后一个阶段。
此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呈西半球。
月相周期的计算方法目前,计算月相周期主要采用平均阳历月长29.53058天的方法。
根据这个周期,我们可以推算出每个月相的时间和日期。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朔望月:朔望月是指从一个新月到下一个新月的周期长度。
通过观测和计算,已经确定了平均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58天。
2.计算月龄:月龄是指从上一个新月开始的时间长度。
月龄范围从0天到29.53058天。
根据月龄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推算出特定日期的月亮相位。
3.计算月相时间:根据月龄和朔望月的长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月相的时间和日期。
月相实验的意义和应用月相实验在天文学和地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1.天文学研究:通过观测月相的变化规律,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月球的运动规律和轨道。
此外,月相实验也可以用来研究其他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规律。
2.农业和渔业:月相和潮汐有密切的关系,月相实验可以帮助农民和渔民预测月亮和潮汐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渔业的捕捞。
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
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是由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以下是月亮的主要变化规律:
1. 月相变化:月亮的表面只有一部分受到阳光照射,因此我们能够看到的月亮的形状会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包括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等不同阶段。
2. 月食:月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在月亮上时发生的现象。
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时,太阳光被地球的大气层散射并照亮月亮,形成满月。
但有时地球会正好挡住太阳光照射到月亮上,这时会发生月食。
3. 月亮的运行轨道: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但由于月球的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相同,所以我们只看到月亮的同一面。
这意味着月亮的不同部分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地球的视野中。
4. 月风车效应: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亮位置每天都会稍微改变,这被称为月风车效应。
这意味着月亮每天在地平线上升的位置都会有所偏移。
总的来说,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是由月球的自转、公转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包括月相变化、月食、月亮的运行轨道和月风车效应等。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一、月相的变化规律
1、新月:在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月球是太阳和地球的中介,当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此时看不到太阳,月球此时处于月球轨道中太阳照射面的反面,因此,人们观测地球表面的太阳照射面就只能看到一个黑暗的圆形月相。
2、上弦月:在月球轨道中,月球不断地旋转,当月球离开太阳-地球之间,地球看到的月相是一个半圆形的月相,这时,月亮叫做上弦月。
3、盈凸月:当月球运行到比太阳-地球尺寸更大一点的距离,地球看到的月相既是一个半圆也是一个圆,月球此时叫做盈凸月。
4、满月:当月球运行到比太阳-地球尺寸更大一点的距离,地球看到的月相既是一个半圆也是一个圆,月球此时叫做满月。
5、下弦月:当月球再次离开太阳-地球之间,月球又会形成一个半圆形的月相,这时的月相叫做下弦月。
6、朔月:当月球再次回到太阳-地球之间,地球看到的月相就又是一个黑暗的圆形月相,这时的月相叫做朔月。
二、月相变化的周期
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29.5天,称为“朔月”周期。
天文学家
利用朔月周期研究月球运行的轨道变化,确定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长,这个时长就是月亮的黄经周期,也叫做“朔月”周期。
- 1 -。
月相变化规律判断夜晚见月时间白天由于太阳光强烈,月相一般是看不见的,只有等到太阳下山之后才能看见月相,再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判断出夜晚见月时间。
1、新月是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在白天出现,所以彻夜不见;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从正午—黄昏由于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只有从黄昏—半夜才能看见,所以上弦月是上半夜可见;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出现时间全部在夜晚,所以满月是通宵可见;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从半夜—清晨可以看见,而从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所以下弦月是下半夜可见。
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夜晚见月时间彻夜不见上半夜可见通宵可见下半夜可见判断夜晚月相出现的方位从地球上看,月相也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前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西半天,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及夜晚见月时间即可判断出月相出现的方位。
1、新月是彻夜不见,不存在月相存在方位;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前一半时间从正午—黄昏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后一半时间从黄昏—半夜(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半天,黄昏时正好在上中天;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前一半时间从黄昏—半夜(上半夜)满月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从半夜—清晨(下半夜)满月出现在西半天,半夜时正好在上中天;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前一半时间从半夜—清晨(下半夜)下弦月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从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清晨时正好在上中天。
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出现方位/上半夜在西半天黄昏在上中天上半夜在东半天下半夜在西半天半夜在上中天下半夜在东半天清晨在上中天判断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月相亮面应该朝向太阳,太阳黄昏从西边落下,清晨从东边升起,上半夜时太阳在西边,下半夜时太阳在东边,只要根据月相出现时太阳所处的方位,就可以判断亮面朝向。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此时太阳在西边,所以上弦月亮面朝西;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此时太阳在东边,所以下弦月亮面朝东;3、新月夜晚看不见,不存在亮面朝向问题;4、满月在夜晚是一圆盘,也不存在亮面朝向问题。
1.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农历时间日、地、月位置关系视觉形状新月初一(朔日)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
不可见上弦月初七、初八大致成直角,月在地以西半圆。
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月面朝西满月十五、十六(望日)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通宵可见,一轮明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东半圆。
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2.日食与月食日食月食概念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三者的位置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发生时间农历初一农历十五类型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过程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持续时间几分钟一般1-2小时形成原因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2u f>倒立缩小实2f v f<<照相机2f u f<<倒立放大实2f v>幻灯机2u f=倒立等大实2v f=测焦距f u 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 f<正立放大虚放大镜激素分泌情况疾病激素分泌情况疾病幼年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幼年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幼年生长激素过多巨人症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成年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七大营养物质及在人体中的作用:1.水——约占体重的60%~70%,不提供能量(1)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2)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2.糖类——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约占人体所需能量的70%(联系:呼吸作用)主要包括:淀粉、葡萄糖、(血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产物)含量较多的食物:大米、小麦、马铃薯等3.蛋白质——占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1)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2)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量较多的食物:蛋、鱼、牛奶等4.脂肪——是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可以分解供能含量较多的食物:肥肉、花生、奶酪等5.无机盐——有能提供能量,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一、月相的变化夜晚,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常常能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
这是因为地球和月亮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月相的变化规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
新月是月相变化的起点,此时月亮几乎看不见,只有一个细长的弯月。
接下来是上弦月,月亮呈现出半圆形,从地球上看到的是右半边亮。
满月时,月亮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圆形,此时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夜晚的天空最为明亮。
最后是下弦月,月亮呈现出与上弦月相反的半圆形,从地球上看到的是左半边亮。
二、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时间也会随着地球和月亮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月亮在黄昏或黎明时分升起,而在夜晚或清晨时分落下。
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时间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春季,月亮会比较早升起,而在秋季则会比较晚升起。
这是因为地球的轨道倾斜,导致阳光照射的角度也会有所变化,进而影响到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时间。
三、月亮的运行轨迹月亮并不是固定在天空中的,它也会像地球一样围绕太阳运行。
然而,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月亮会被地球吸引住,形成一个双星系统。
因此,月亮的运行轨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椭圆,而是一个复杂的曲线。
月亮的轨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有时,月亮的轨迹会接近地球,使得月亮在天空中看起来更大更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超级月亮”。
而有时,月亮的轨迹会远离地球,使得月亮在天空中看起来较小较暗。
地球上看月亮的变化规律包括月相的变化、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时间以及月亮的运行轨迹。
这些变化规律不仅是自然界的奇妙景观,也是我们观察和了解宇宙的重要窗口。
无论是在宁静的夜晚还是在浩瀚的星空下,月亮的变化都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探索的机会。
简述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按照阴历,从初一到月末,月相分别经历(北半球):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满月、凸月(亏凸)、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望月、朔月。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轮。
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玉蟾、蟾蜍、顾兔。
月相变化的规律:农历上半月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其更替周期是29.53天,约为一个月。
顺序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这一天叫作“新月”或者“朔”,是农历的初一。
过了新月,随着月球的公转,在地球上可以看到一丝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天空西侧,弓背朝西,叫作“蛾眉月”,是农历初三、四。
到农历初七、八,可以看到半个月球,凸面朝西,叫作“上弦月”。
到农历初九至十四,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叫作“凸月”。
农历十五、十六、十七,能看到一轮圆月,叫作“满月”或者“望”。
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叫作“下弦月”。
再过几天,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牙,弓背朝东,叫作“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又从朔开始,周而复始。
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就是一个“朔望月”,约29.53天,农历一个月的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月相变化的规律与原因
月相是指月球在其绕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被太阳照射的不同部分而呈现出不同的亮度和形状。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并同时围绕地球的轨道与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导致的。
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背面被太阳直接照射,此时月球的正面对着地球,但由于其正面不被太阳照射,所以看不到月亮,这时是新月。
上弦月:当月球与太阳和地球呈直线,太阳照射月球的一半正面,月球的右半球被照亮,此时观察到的月相是上弦月。
满月:当月球与地球处于太阳的相反侧,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此时月球的正面被太阳直接照射,看到的是整个月球的正面,此时是满月。
下弦月:当月球与太阳和地球呈直线,太阳照射月球的一半正面,月球的左半球被照亮,此时观察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月相变化周期:一个月相周期约为29.5天,即满月到满月之间的时间,这段时间也称为一个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的照射角度导致月球的不同部分接收到不同程度的太阳光照。
月球表面没有自己发光的能力,而是反射太阳光,因此当太阳照射到月球的正面时,我们才能看到月亮。
而不同的照射角度和位置会导致我们看到的月亮呈
现出不同的形状和亮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1概念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2产生原因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条:1、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2、与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3月相识别3.1月相识别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
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 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3.2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附:月相变化图(注:星空图上方位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3.3月相变化规律1.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1中A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B位置。
月相的变化规律:
关于月相,你只要记得:“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上弦月: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下弦月:与上弦月相反~~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
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
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
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
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
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
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总之一句话:月亮先慢慢变圆,再慢慢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