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4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解析)

2018年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4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解析)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全国卷3文综)“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性质。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

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由于社会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所以与之密切联系的社会意识必然要相应地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方法论要求。

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幻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并不总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有不同的性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1.(2017·江苏政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这表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注重根据形势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为经济稳定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的依据是

①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认识、利用规律有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