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净化设备基本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6
消毒供应中心空气层流要求
(一)相关概念
1.空气净化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2.自然通风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4.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置。
(一)要求
(1)消毒供应中心的空气净化系统应达到规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次数,保持工作区域的正压或负压。
(2)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及机械通风换气次数按要求执行。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维护保养
(1)应加强卫生管理,卫生要求、检测、清洗方法应
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规定。
(2)在维护与保养时,应定期检查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保持清洁。
1)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天清洁一次。
2)粗效过滤器宜1〜2个月更换一次。
3)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一次。
4)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
5)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6)末端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宜更换。
7)如遇特殊污染要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8)设专门维护管理人员,遵循净化系统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养与维护。
9)制订运行手册,有检查信息的记录。
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设备的日常管理要求
•医用空气消毒机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设备的日常管理要求:1、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2、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 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
3、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当每周进行高压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5、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致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并保持干燥清洁;6、对挡水板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并保持干燥;7、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每天检查,并每周进行清洁。
8、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附表一:过滤器更换周期。
层流罩FFU安全操作规定一、前言层流罩风淋室(FFU)是一种高效过滤净化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半导体生产厂等高洁净度环境。
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层流罩FFU的操作要求严格。
本文档旨在制定安全操作规范,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使用。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层流罩FFU之前,应当先进行一些基础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以下为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层流罩FFU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结构、性质和操作要求。
2.排除场内的静电干扰,减少直接照射光源。
3.安装所需要的配件并进行系统测试。
4.进行操作前的安全检查,包括仪表接线、电源接口及安全措施等。
5.进行环境的电气分析和安全检测,排除所有可能引起电击、过载、短路等危险的因素。
三、操作流程层流罩FFU的操作流程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启动前,检查操作扉门、风淋罩玻璃门等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关闭状态。
2.将操作扉门、风淋罩玻璃门打开,进入操作区。
3.将洁净度计放置在操作台上,测量室内的洁净度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物品、设备是否符合操作标准,且无静电、油污、异味等。
5.进行实验过程,中途不能将操作台上的物品传递到外面,也不应该在层流罩内进行加工、修理等操作。
6.操作结束后,关闭操作扉门和风淋罩玻璃门,对洁净度计进行再次测量,确保设备的洁净度符合标准。
四、风淋罩玻璃门使用规范在操作层流罩封闭系统时,应特别注意风淋罩玻璃门的使用规范,如下:1.打开和关闭风淋罩玻璃门应该缓慢、轻柔,避免因摩擦、碰撞等造成设备损坏或玻璃门破裂。
2.风淋罩玻璃门应该均匀,初始运动速度逐渐加快,平稳开启,快速关闭。
3.风淋罩玻璃门并非用于进出操作,故长时间打开将会造成污染,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15s。
五、设备维护保养为维持层流罩FFU长期运转,保证净化效果,使用者应遵守一些基本的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包括:1.使用操作手册中指定的清洁剂、防静电剂等设备保养用品,进行设备维护。
2.定期进行设备除尘保养,排除空气中的灰尘,保证室内的洁净度。
层流手术室的净化标准
层流手术室是医院内用于进行无菌手术的重要场所,其净化标准直接关系到手
术室内空气质量和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手术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严格执行层流手术室的净化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层流手术室的净化标准要求手术室内空气流动稳定,采用层流送风系统,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细菌,确保手术室内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此外,要求手术室内的空气压力为正压状态,以防止外界空气和微生物进入手术室,保持手术室内的空气洁净。
其次,层流手术室的净化标准还要求手术室内表面的洁净度高,要求手术室内
墙壁、地面和天花板表面平整、无尘、易清洁,以减少尘埃和微生物的滋生,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洁净。
另外,层流手术室的净化标准还要求手术室内的设备和器械经过严格的消毒和
清洁,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手术室内的各种设备和器械都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手术操作的无菌环境。
此外,层流手术室的净化标准还要求手术室内的工作人员穿着洁净的手术服和
手术帽,佩戴口罩和手套,以减少人员对手术室内空气的污染,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环境。
最后,层流手术室的净化标准还要求手术室内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和维护,
确保手术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层流手术室的净化标准包括空气流动稳定、表面洁净度高、设备和
器械消毒清洁、工作人员穿着洁净服装、定期空气质量监测等要求,这些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保障手术室内的洁净环境和手术操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净化标准,才能确保层流手术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保障手术操作的无菌环境,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项1、环境管理手术室人员及各种物品在手术室的出入,是影响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规范措施管理。
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⑴、手术室应使用无粉手套,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⑵、无菌手术通道是工作人员、病人、洁净物品的供应通道,属于洁净流线。
⑶、非洁净处臵通道,是术后手术器械、敷料、垃圾等污物的出口,属于污物流线。
⑷、手术室管理应尽量做到人员物品的隔离分流,以保证洁净手术区空气洁净度,避免交叉感染。
层流手术室应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
急诊手术间设在手术部的最外侧,感染手术间靠近污物通道,应开有侧门并设臵缓冲间,便于隔离和消毒。
接台手术间隔时间15~20min,并保持空调系统连续运行,尽量排尽前一台手术的尘粒污染,保证手术间空气洁净程度。
2、预防感染管理层流手术室的一切清洁工作,均要求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其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各种仪器设备在进入手术间前,应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擦拭时,不宜使用掉纤维的织物材料作为清洁工具。
⑵、手术结束后应立即清除各种污物,并分类放入防水防污染的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擦拭各种器材,整理手术间,以免污物在室内久留导致空气污染。
⑶、待所有人员离开,清洁工作完成后,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应继续运行15~20min,再关闭层流空调,使室内空气达到洁净。
⑷、每天应在手术前、后,用消毒液各擦拭1次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进行清洁消毒。
每周将上述器材及地面彻底擦拭、清洁保养1次。
⑸、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口装臵清洗1次,以确保尘埃过滤效果。
每2周定期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网用500mg/L含氯消毒剂(高效)湿拭,使无菌切口感染率小于或等于0.2%的效果。
⑹、每月对洁净手术部空气、器材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对空气尘粒数、噪音、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将结果登记备案。
一、层流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基本装备、净化空调系统和用房分级等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GB50333-2002》的标准。
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分级,见表1-2。
二、层流手术室的管理除手术室的基本要求外应:1、进入洁净手术部清洁区、洁净区域的人员应更换产尘埃少的专用工作服;2、洁净手术部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和屏障,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并有连锁装置,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3、医务人员应在气流的上风侧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有对空气可能产生污染的操作应选择在回风口侧进行;4、洁净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22oC~25oC,相对湿度为4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5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与相邻洁净区的静压差应符合标准(I、II 级> 8p a;III、IV级> 5 pa;洁净区对非洁净区>10 pa.)要求。
6、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7、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连续运行,直至清洁、消毒工作完成。
Ⅰ~Ⅱ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20分钟,Ⅲ~Ⅳ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分钟;8、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9、消毒气体、麻醉废气应单独系统排放或与送风系统连锁装置,不可回风进入循环。
三、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设备的日常管理要求:1、对洁净区域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2、对洁净区域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对滤料层应按表3要求更换;3、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
过滤致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4、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当每周进行高压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5、对空调器部加湿器和致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并保持干燥清洁;6、对挡水板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并保持干燥;7、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每天检查,并每周进行清洁。
层流实验室净化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科研院所新建层流实验室,其中将进行严格的病毒、生物安全级别为P3的实验操作。
实验室净化等级要求为ISO14664-1标准下的5级净化,需满足实验室内空气洁净度、温湿度控制、排风设备和实验室布局等方面的要求。
二、净化系统设计1. 净化空调系统为保证实验室内部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的要求,净化空调系统为VAV(Variable Air Volume)体系结构。
采用G3级别初效过滤器,F8级别中效过滤器和H12级别高效过滤器,满足层流实验室的空气洁净度要求。
2. 实验室降尘空调系统实验室排风管道和室外送风系统采用HEPA高效过滤器,保证排风系统中的空气质量,防止实验室内部的污染物外泄。
此外,还配备空气流速调节系统和静压箱,保持空气流速和静压在一定范围内稳定。
3. 空气净化途径设计通过合理的送风口设置和走廊内的防护门,以及配备房间间门和风淋室,实现对实验室内空气洁净度的保护。
另外,设计风淋室对实验员进出的衣物进行清洁消毒处理,以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实验室内部。
4. 温湿度控制系统实验室内设置自动控制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实验室内的温湿度情况,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调整净化空调系统,保持实验室内的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波动,不影响实验操作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三、净化工程布局设计1. 实验室房间功能划分实验室内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将实验室划分为生物安全操作区、物料准备区、设备维护区、办公区和其他附属区域,合理分配各功能区域面积,以满足实验操作的需要。
2. 设备摆放和工作流程设计根据实验室内实验操作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实验设备的摆放位置,确保实验室内的通道和操作空间畅通,预留合适的走廊宽度,方便实验员的工作流程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3. 防护设施建设为了保障实验室的病毒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设置防护设施,包括带有自动喷淋系统的生化安全柜、无菌培养箱和紫外线消毒装置等设备,以确保无菌实验操作的安全可靠。
层流洁净病房分级标准
一、空气洁净度
层流洁净病房的空气洁净度应符合以下标准:
1.Ⅰ级:空气中的含菌量应≤5个/m3,尘埃粒子数应≤5个/m3。
2.Ⅱ级:空气中的含菌量应≤50个/m3,尘埃粒子数应≤500个/m3。
3.Ⅲ级:空气中的含菌量应≤150个/m3,尘埃粒子数应≤1500个/m3。
二、温湿度
层流洁净病房的温湿度应符合以下标准:
1.温度:22℃-24℃。
2.湿度:50%-60%。
三、噪声限制
层流洁净病房的噪声限制应符合以下标准:
1.昼间:≤35dB。
2.夜间:≤30dB。
四、照明要求
层流洁净病房的照明要求应符合以下标准:
1.照度:≥300LX。
2.色温:3000K-4000K。
3.显色指数:≥80。
五、设备设施
层流洁净病房的设备设施应符合以下标准:
1.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净化器、送风口、回风口等。
2.温湿度控制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除湿器等。
3.噪声控制设备:包括消声器、减震器等。
4.照明设备:包括灯具、照明控制系统等。
5.医疗设备:包括病床、治疗柜、药品柜等。
6.其他设备设施:包括卫生间、洗漱间、电梯等。
层流洁净病房的标准一、层流洁净病房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 50499-2009《医院净化工程技术规范》,层流洁净病房应满足以下标准:1、无尘室标准:100级(空气中的颗粒物不大于 0.5 微米),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医疗需求和工作环境要求设置不同级别的净化空间。
2、室内负压控制: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建立负压区域,使得室内空气始终流向门外,并且保持高效空气过滤。
3、无菌标准:根据医疗物品的种类、质量等各个方面来确立洁净度标准,从而保障室内生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层流洁净病房净化装修基本要求1、墙壁、天花板、地面等室内结构装修材料应当具备高密封性、隔音性、易清理性和防霉、防火、防静电等功能。
2、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门窗进行处理,保证其具备密闭性和抗压性,在节能的同时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层流洁净病房的装修应当按照医院规划、医生使用要求和手术工作的需要确定每个区域的大小和设施配置。
4、室内空气应当经过机械过滤设备过滤,在贴有防尘、防菌、防霉等功能的卫生级隔热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空气过滤器、空气净化器等设施进行二次过滤,确保内部空气的净化。
三、层流洁净病房净化装修技术1、空气过滤技术:在层流洁净病房装修中采用空气过滤技术进行空气过滤,通过装置高效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从而去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保证病房内部环境洁净。
2、负压控制技术:通过负压控制技术,建立一个无菌、无尘、无异味的环境,保证室内空气不流出、同时被切断外界污染的源头。
3、超净间技术:针对手术中需要使用的特殊空间,在层流洁净病房净化装修过程中采用超净间技术,对空气流动进行严格控制,使得手术中的病原体和细菌等污染物得以在成长和繁殖的最佳条件下进行,进一步确保医疗安全。
四、层流洁净病房净化装修的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和病房净化工程的不断发展,层流洁净病房装修的发展趋势也不断发生变化。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成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病房内部装修和治疗设备进行结合,形成更加智能化的医疗设备系统,提高病房的整体效益和治疗质量。
水平层流单人净化工作台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水平层流单人净化工作台是一种用于实验室、医院等场所的净化设备。
在使用该设备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水平层流单人净化工作台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帮助使用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设备的使用方法。
安全操作规程
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在使用水平层流单人净化工作台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电源是否稳定,并检查工作台内的电器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确认净化工作台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如风速、压差等。
•检查过滤器的状态,并根据需要更换过滤器。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在使用水平层流单人净化工作台时需要佩戴下列个人防护装备:
•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保护手部、呼吸系统、眼睛等部位,避免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
•着实验服或防护服,以防止个人污染和呼吸系统误吸。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净化操作台使用规范一、水平层流洁净台标准操作规程水平层流洁净台可以创造局部百级的洁净环境,但是当工作人员在工作区域进行操作时,层流空气就会产生紊流,而非保持原有的层流状态。
层流台内操作所使用的物品(如输液、安薇、注射器等)都不是无菌的,层流台本身也不是灭菌柜,如果在气流的上游发生污染,则下游必受污染,就如同河流的上下游一般。
正确了解层流台内气流的走向并合理利用、标准的无菌调配技术、规范的层流台空间物品摆放原则、确保操作人员在最洁净的气流下进行静脉药物的调配就成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物调配安全的关键。
水平层流洁净台标准操作规程如下。
(1)物品在水平层流洁净台内的正确放置和操作是保证层流台正常工作和成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2)PIVAS中水平层流洁净台只能用于调配对工作人员无伤害的药物,如电解质、全肠道外营养液等。
(3)水平层流洁净台的摆放位置应位于洁净间内的高效送风口正下方,洁净间内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直接被水平层流洁净台吸人,再经过一层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至水平层流洁净台的工作区域。
这样,层流洁净台内的气流是经过两层高效过滤后达到最佳的净化状态的空气,同时大大降低了水平层流洁净台高效过滤器的损耗。
(4)从水平层流洁净台送出的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可将直径为0.3□ιιι以上的微粒99.99%的过滤,同时确保空气的流向和流速。
(5)水平层流洁净台进行调配工作前,至少提前半小时启动机器,以保证实现其工作区域内的百级环境。
(6)使用时应将水平层流洁净台工作区域划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①内区,为最靠近高效过滤器的10~15cm的区域,为最洁净区域,可用来放置已打开的安甑、已开包装的无菌物体,已经过消毒的小件物品;②工作区,为工作台的中央区域,所有的调配操作应在此区域内完成;③外区,为从操作台外缘往内15~20cπι的区域,可用来放置未拆除外包装的注射器、未经过消毒的小件物品。
(7)每天在操作开始前,应先用75%乙醇仔细擦拭工作区域的内部的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
层流手术室的基本要求首先,层流手术室的布局和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手术室应设置在医院的独立区域,远离噪声源和污染源。
手术室应根据不同手术类型设立不同的区域,并设置好手术台、手术灯、手术器械和监护设备等工作区域。
同时,手术室还应设置洗手间、更衣室、准备室和消毒室等辅助功能区。
其次,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设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
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高效过滤器、空气净化器、负压设备和空调系统等。
其中,高效过滤器是层流手术室的核心设备,它可以过滤掉尘埃、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等。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过滤效果。
第三,层流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要求也非常重要。
手术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等表面应平滑无缝,便于清洁和消毒。
此外,手术室还需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手术台、手术灯和监护设备等关键区域。
清洁和消毒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手术室内的洁净度和卫生条件。
此外,层流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常用的要求是:温度应保持在20-24摄氏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60%,气流速度一般应保持在0.25-0.35m/s。
这样可以提供适宜的手术环境,避免手术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手术操作和感染控制。
最后,层流手术室还需要配备一系列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常见的医疗设备包括心电图机、监护仪、麻醉机等,常见的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钳子、缝合针线等。
这些设备和器械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经过严格的校准和检测,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层流手术室是现代医院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布局设计、空气净化、清洁消毒、温湿度控制和医疗设备配备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才能提供安全、洁净的手术环境,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层流手术室的基本要求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要求,层流手术室的基本要求有如下介绍:一、层流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基本装备、净化空调系统和用房分级等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
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分级,见表1-2。
二、层流手术室的管理除手术室的基本要求外应:1、进入洁净手术部清洁区、洁净区域内的人员应更换产尘埃少的专用工作服;2、洁净手术部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和屏障,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并有连锁装置,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3、医务人员应在气流的上风侧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有对空气可能产生污染的操作应选择在回风口侧进行;4、洁净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4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5、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与相邻洁净区的静压差应符合标准(I、II 级> 8pa;III、IV级> 5 pa;洁净区对非洁净区>10 pa.)要求。
6、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7、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连续运行,直至清洁、消毒工作完成。
Ⅰ~Ⅱ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20分钟,Ⅲ~Ⅳ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分钟;8、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9、消毒气体、麻醉废气应单独系统排放或与送风系统连锁装置,不可回风进入循环。
三、层流手术室的基本要求---层流手术室净化设备的日常管理要求:1、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2、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对滤料层应按表3要求更换;3、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
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标准层流洁净手术室是医院内最关键的区域之一,其空气质量对手术过程中的感染控制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和遵守严格的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卫生要求。
首先,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医院洁净手术部位空气洁净度》(GB 50333-2013)等标准。
根据这些标准,手术室内的空气应具备一定的洁净度和洁净空气流动特性,以保证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同时,手术室内的空气应定期进行洁净度检测,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其次,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设备应符合相关要求。
空气净化设备包括空气净化器、过滤器等,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只有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另外,层流洁净手术室的通风系统设计应合理有效。
通风系统应能够实现空气的循环流动,保持空气清新,并且要有足够的风量和气流速度,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能够及时排除污染物和细菌。
此外,通风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手术室内的温湿度控制,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最后,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管理需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这些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
他们应定期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要求,才能有效地预防手术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
因此,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标准的执行,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卫生要求。
层流净化设备基本要求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要求,我方目前应做到如下:一:日常基本工作:1.洁净手术部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和屏障,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并有连锁装置,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2.洁净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4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3.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与相邻洁净区的静压差应符合标准(I、II 级> 8pa;III、IV级> 5 pa;洁净区对非洁净区>10 pa.)要求4.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5.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6.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对滤料层应按要求更换;7.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当每周进行高压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8.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致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并保持干燥清洁;9.对挡水板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并保持干燥;10.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每天检查,并每周进行清洁。
二.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要求:1、Ⅰ~Ⅲ级洁净手术室和Ⅰ~Ⅱ级其他洁净用房应当实行空气洁净系统送、回风的动态控制;2、Ⅳ级洁净手术室和Ⅲ、Ⅳ级其他洁净用房可以通过末端为高效或者亚效过滤器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实行动态控制,并设置工程专职人员负责手术进行中的计算机动态监控;3、非洁净区可以利用局部净化设备进行自净(空气净化机);4、严禁使用有化学刺激、致癌因素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5、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当保证密闭,不泄露;6、负压手术室和产生致病性气溶胶的房间应设置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且排风口安装高效过滤器;7、排放有致病气溶胶的风口应采用密闭装置。
三.层流手术室的检测工作:1.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每月对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4.每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一次包括尘埃粒子、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测漏、零部件的工作状况等在内的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监控并记录;5.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四:层流净化手术室相关图表:表1 洁净手术室分级等级手术室名称手术切口类别适用手术提示Ⅰ特别洁净手术室Ⅰ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Ⅱ标准洁净手术室Ⅰ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Ⅲ一般洁净手术室Ⅱ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妇产科等手术Ⅳ准洁净手术室Ⅲ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表2 过滤器更换周期类别检查内容更换周期新风入口过滤网网眼是否一半以上已堵1周清扫1次,多风沙地区周期更短粗低效过滤器阻力已超过额定初阻力60Pa,或等于2×设计或运行初阻力3-6个月,超过标准随时更换中效过滤器阻力已超过额定初阻力80Pa,或等于2×设计或运行初阻力6-12个月,超过标准随时更换亚高效过滤器阻力已超过额定初阻力100Pa,或等于2×设计或运行初阻力(低阻亚高效时为3倍)1年以上,超过标准随时更换高效过滤器阻力已超过额定初阻力160Pa,或等于2×设计或运行初阻力3年以上,超过标准随时更换表3 环境污染控制指标注:静态含尘浓度和沉降菌浓度以综合性能评定的测定数据或年检数据为准。
消毒后的染菌密度以每次消毒后的检测数据为准。
表4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关布点位置与方法注:分布在集中送风面正投影区角的采样点距离邻近两边的距离位0.12米表5 我国洁净手术等级标准(空态或静态)等级手术室名称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表面最大染菌密度空气洁净度级别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Ⅰ特别洁净手术室0.2个/30minφ90皿(5个/m3)0.4个/30minφ90皿(10个/m3)5个/cm2100级1000级Ⅱ标准洁净手术室0.75个/30minφ90皿(25个/m3)1.5个/30minφ90皿(50个/m3)5个/cm21000级10000级Ⅲ一般洁净手术室2个/30minφ90皿(75个/m34个/30minφ90皿(150个/m3)5个/cm210000级100000级Ⅳ准洁净手术室5个/30minφ90皿(175个/m3)5个/cm2300000级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结果。
2、1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10000级要求。
表6 我国洁净手术部洁净辅助用房等级标准(空态或静态)等级沉降法(浮雕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表面最大染菌密度空气洁净度级别Ⅰ0.4个/30minφ90皿(10个/m3)5个/cm21000级(局部100级)Ⅱ 1.5个/30minφ90皿(50个/m3)5个/cm210000级Ⅲ4个/30minφ90皿(150个/m3)5个/cm2100000级Ⅳ5个/30minφ90皿(175个/m3)5个/cm2300000级表8 浮游菌最小采样量被测区域洁净级别最少采样量m3(L)100级0.6(600)1000级0.06(60)10000级0.03(30)100000级0.006(6)300000级0.006(6)表9 沉降菌最少培养皿数被测区域洁净级别最少培养皿数(φ90,以沉降30分钟计)100级131000级510000级3100000级2300000级2五:层流净化手术室相关专业名词:1、洁净手术部(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以数间洁净手术室为核心包括各类辅助用房,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
2、空气洁净技术:是指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最大程度地清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及微生物,创造洁净环境的有效手段。
3、空气洁净度(air cleanliness):表示空气洁净的程度,以含有的微粒(无生命微粒和有生命微粒)浓度衡量,浓度高则洁净度低,反之则高。
4、空气洁净度级别(air cleanliness class):以数字表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数字越小,级别越高,洁净度越高;反之则洁净度越低。
5、洁净度1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粒/ m3 (0.35粒/L)且小于等于3500粒/ m3 (3.5粒/L)。
6、洁净度10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0粒/ m3 (3.5粒/L)且小于等于35000粒/ m3 (35粒/L)。
7、洁净度100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00粒/ m3 (35粒/L)且小于等于350000粒/m3 (350粒/L)。
8、洁净度100000级(cleanliness class 1000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粒/ m3 (350粒/L)且小于等于3500000粒/m3(3500粒/L)。
9、洁净度300000级(cleanliness class 300000):大于等于0.5µ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0粒/ m3(3500粒/L)且小于等于10500000粒/m3(10500粒/L)。
10、浮游菌浓度(airborn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利用采样培养基培养得出的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浮游菌数(cfu/ m3³)。
11、沉降菌浓度(depositing bacterial concentration):用直径为90mm的培养皿静置于室内30min,然后培养得出的每一皿的沉降菌落数。
12、表面染菌密度(density of surface contaminated bacteria):用特定方法擦拭表面并按要求培养后得出的菌落数(cfu/c㎡)。
13、手术区(operation zone):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各外推0.9M、两端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边各外推至少0.6M、两端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Ⅳ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小于1.2M。
14、静态:室内设施及功能齐备,空调净化系统正常运行,但无人员的状态。
15、动态:一切系统正常运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操作的状态。
六:层流净化设备相关的维护和保养计划:1、模块风冷热泵机组(四月)⑴管道、阀门、自动排气阀检查;⑵循环泵检查;⑶供电系统检查;⑷压缩机制冷剂检查;2.净化空调机组(月、季度)月保养维护计划:⑴清洗初效过滤网、检查吹洗中效过滤器;⑵清洗擦拭设备和对风箱内部消毒;⑶对紫外消毒灯、排风机、新风机、送风机电机皮带检修并及时进行更换;⑷对机组机械电气部分进行保养、加注机械润滑油、管路巡检及各紧固件是否松动;⑸检查远程控制系统、电器柜系统、表冷器、电加热、加湿器的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及时排查和维修;⑹检查风阀、电磁阀、适度传感器、管路Y型过滤器的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及时排查和维修;季保养维护计划:⑴检查初中效过滤器并及时更换;⑵对管路阀门进行保养维护;⑶对远程系统、表冷器、电加热、加湿器、电气控接头、线路、开关等进行检查保养;⑷对管路Y型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阀门等进行检测,并及时更换坏件和失灵的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