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 格式:ppt
- 大小:8.36 MB
- 文档页数:60
冠状动脉解剖与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就是通过外周动脉穿刺(通常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将心导管沿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入主动脉根部的主动脉窦内,调整导管的方向使导管分别进入左、右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通过不同的投照体位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查方法。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
因此,对于从事心导管工作的心血管医生来说,只有对冠状动脉的解剖非常熟悉才能正确理解和判断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
下面就冠状动脉的解剖做详细的描述。
通常所说的冠状动脉是指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内、外并将血液转运到毛细血管床部分的血管。
可将其分为两组:其一为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外的部分;其二为分布在心肌壁内的部分。
前者血管较粗大,冠状动脉造影可充分显现,而后者血管细小,分布密集,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显现直径0.5 mm以上的血管而其他血管则不能显现。
人类正常冠状动脉主要有两大支,即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其余血管均由这两支血管发出分布于心脏表面及心肌中。
在讨论冠状动脉系统的解剖时,应注意其起源或开口、分支、走行、终末部分和各个动脉及其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
1.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左后方的左冠窦内者占9 2%,另有8%开口于窦外。
将左冠窦纵向三等分后,约8 8%左冠状动脉开口于中后1/3部分,其开口呈横位的椭圆形,位置略高于右冠状动脉开口(高2~4mm),开口直径多在0.4 1~0.5 cm(平均0.48 cm),可波动在0.2~0.7 5 cm。
左冠状动脉开口距窦底距离在8~2 6mm,其中6 8.5%在1 4~1 8mm。
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右前方的右冠窦内(约占9 4%),约有6%开口于窦外,将右冠窦纵向三等分后,约有90%开口于中1/3部分。
其开口直径范围在0.2~0.7 cm,多在0.4 1~o.5 0 cm。
冠脉造影的原理:冠状动脉造影的投照体位:冠状动脉造影时,投照体位以图像增强器(image intensifier)的位置而定,即从图像增强器位置来观察心脏,而不是根据X线束的方位来定位。
常用术语RAO (右前斜位): 影像增强器在患者的右前位LAO (左前斜位): 影像增强器在患者的左前位CRA(头位): 影像增强器邻近患者的头部CAU(足位):影像增强器邻近患者的足部侧位: 影像增强器在患者的侧面体位示意图:冠状动脉投照体位及X线解剖:左前斜位60°时,投照从心尖穿过,为心脏的正面观右前斜30°时,投照垂直通过心脏的长轴,为心脏的侧面观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像,同一病变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投射体位才能充分地显示清楚。
冠状动脉造影的目标就是利用两个相互垂直、图像清楚的投照体位对病变行准确评价。
基于此病变的处理才能有的放矢,并可及时观察手术并发症。
左冠状动脉造影体位一览图右冠状动脉造影体位一览图正常冠状动脉的x线解剖示意图不同体位下的冠状动脉造影示意图冠状动脉造影详述右冠脉造影比较简单,那就先说一下右冠造影。
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常用体位LAO: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RAO:观察RCA中段AP+CRA :观察RCA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左前斜(LAO)45°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The left anterior oblique view (LAO straight) shows the proximal and midportions of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as well as the acute marginal branches (AM) and termination of the RCA in the posterior left ventricular branches (PLV).机位图示意图解剖图造影图解剖与造影对比图2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右前位(RAO)右冠状动脉象字母“L”,观察RCA中段;The 30-degree right anterior oblique view (RAO) shows the midportion of the RCA, the conus branch, and the course of the PDA.机位图示意图解剖与造影对比图1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后前位(AP)+ 头位(Cra)20o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左前斜位(LAO)+ 头位(Cra)20°The 60-degree left anterior oblique view with 25 degrees of cranial angulation (LAO cranial) shows the midportion of the RCA and the origin and course of the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PDA).左冠造影体位:右前斜+足(肝位)、RAO+CAU右前斜+头(右肩位)、RAO+CRA左前斜+头(左肩位)LAO+CRA左前斜+足(蜘蛛位)、LAO+CAU正位头、AP+CRA正位足、AP+CAU左侧位90°主要观察内容:1)左前斜头位(左肩位LAO 45°+Cra 25°)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中远段;2)后前位头位(正位头位AP+Cranial 25°-35°)观察前降支中远段、对角支和间隔支的开口和近段;3)右前斜头位(右肩位RAO 30°+Cra 25°-35°)观察左前降支近中段;4)右前斜足位(右肝位RAO 30°+Cau 20°-25°)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和左回旋支及其分支;5)后前位足位(正足位AP+Cau 25°-35°)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近段分叉;6)左前斜足位(蜘蛛位“spider”位LAO40°-45°+Cau 30°)观察左主干及三分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