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游褒禅山记》思路结构全文可分为六段:第一、二段为记游部分;第三、四段着重于议论,是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五、六段为结尾部分。
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盖音谬也”,为第一段。
着重记叙了“褒禅山”这个名称的来历和“华山洞”的位置。
其记叙顺序是,先写出名的来源,顺便引出一个“慧空禅院”;再以“慧空禅院”为基准,点出“华山洞”的位置;然后顺手写到一块“仆碑”,并根据碑上的残文,对山名的读音做了一番考核。
似乎是随游随记,信笔写来,实际上是经精密的选材,只不过是不露斧凿痕迹而已。
尤其是以对碑文的考释入记,不但使文章妙趣横生,而且又为第四段的议论提供了线索。
从“其下平旷”至“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第二段。
着重记叙了后洞的幽深和游览后洞的经过。
首先,承接上文简述了“前洞”的情况,然后着力写后洞之深,为下文述写作者与四人同游“后洞”的经过作先导。
写“后洞”时,先写位置“由山以上五六里”,再写外观,“有穴窈然”,再写入洞的感觉,“入之甚寒”,再写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这样写,步步深入,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又使读者不断地产生悬念,急切地想知道洞内的究竟。
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转入述写游洞的经过。
写游洞经过,文字极为精炼简约:“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亦愈奇。
”连用三个“愈”字,就生动地写出了游人步步深入的过程和洞内的概貌。
“盖予所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一段文字,既是补充叙述游览过程,又表明了自己未能深入的遗憾。
这就引出了下面大段的道理,为第三段关于“志”和“力”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这样自然的过渡,丝毫没有修饰的迹象。
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予之所得也”,为第三段。
作者着重阐述了自己此次游览的心得收获。
首先,作者以慨叹的方式,指出古人研究学问所以有收获,在于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
这是作者在下面就游山大发议论的依据。
然后作者阐述了自己游山的深刻体会:高深的学问就好象华山洞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一样,往往“在于险远”之中,因此,研究学问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不能畏惧艰险,半途而废。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1、游褒禅山记——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作品,主要记录了他游褒禅山时的所见所闻。
该文描绘了褒禅山景色的优美,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的钟爱,表现出文人对宁静禅修的向往,以及对艰苦奋斗的理想的憧憬。
2、直抒胸臆:文中“苏轼”此次游褒禅山,仿若内心历程的一次表达,以“赤忱”的态度,把内心的情绪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这是该文的最大特点。
如描写太平寺是“太平殿内一片清明,犹如一处乐游之境”、“山林尽翠,清风吹拂,气候甚温和”等等。
3、艺术风格:苏轼在《游褒禅山记》中采取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运用理性与感性的综合表达,勾勒出三个不同层次的景象。
第一层次描绘褒禅山的外景;第二层次叙述苏轼的心境变化;第三层次抒发苏轼的价值观与言论。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
这篇文章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阐述治学处事的道理,给后人以诸多启示。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 年 12 月 18 日-1086 年 5 月 21 日),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2、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字词解释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谓,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3、而卒葬之:卒,最终。
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屋舍和坟墓。
6、距其院东五里:距,距离。
7、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
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8、有碑仆道:仆,倒。
9、其文漫灭:漫灭,模糊不清。
10、独其为文犹可识:识,辨认。
1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谬,错误。
12、有穴窈然: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1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1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见到的景象。
16、有怠而欲出者:怠,懈怠。
17、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18、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十分之一。
19、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右,周围。
20、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21、方是时:方,当、正在。
22、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2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2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中心思想一、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主题的确立和提炼是构思的核心环节。
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虽然也看到一些奇景,但未看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谁不后悔、遗憾,甚至埋怨、责难。
而王安石就没有停留在“不得”之悔上,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存疑于心,感叹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反思自己“不得”之原因。
因而,由事及理,顿悟出发人深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确立了处事治学都必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主题。
作者于不得之中求有得,发前人之所未发,使文章构思别开生面,于平淡中出神奇,成为独具一格的游记。
主题又制约着构思的各个方面,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王安石游褒禅山所见所闻不算少。
如果与一般游记一样,采用细腻描绘风光见闻的写法,就用选入文中的材料,也可成一篇文字优美的游记。
但是,王安石一反常规,只用极简略的文字记游叙事,接着便大发议论。
读者觉得既不失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又有政论文体的论辩性。
“求思”的主旨一旦确立,文章的内容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介绍褒禅山两个名字的由来,没有佳物美景,没有即景抒情,连一个“游”字也没有,更不见与“求思”沾边,倒酷似一段说明文。
但一仔细品味就会发现,由院写到洞,由洞写到碑,是按照游踪的空间和方位移步换形,明写名称考究,暗写游览见闻。
这种言之有据、精心开头的作法,本身就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的探索精神,更不必说结尾时用“音谬”二字给后文议论留下话题而紧扣“求思”的精湛技巧。
接着是描述游洞见闻。
写前洞,只用四句十九字,言约意丰,字字珠玑。
华山前洞空间的博大,泉水的灵透,游者的陶醉,令人回味无穷。
写后洞,不作具体描写,全用说明和叙述,着力渲染它的幽、奇特、险峻,让读者根据前洞之美和自己的积淀去联想,去补充,增强了它的文学意蕴。
作者似乎还不满足于此,又补叙所见后洞的奇景。
只是十分之一,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
这就留下了更大的艺术空白,给读者提供了更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产生了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鉴赏《游褒禅山记》文言文鉴赏《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去职务回家的归途中旅游了褒禅山后,以回忆方法写下的一篇行记。
下面是小编共享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鉴赏,欢迎咱们阅览!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宝塔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这今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所以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六合、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短少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致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能够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能够不沉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最初在这儿筑室寓居,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原因,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便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课外阅读】叙事说理别有洞天——《游褒禅山记》课文新解《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与众不同的别具风味的说理性散文。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盲目随大流,深思慎取“人深思慎取”是本片文章里的观点之一,也反映了王安石本人的治学精神。
人人都觉得随大流不会犯错误,可王安石却后悔随大流,认为随大流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游褒禅山记》里,作者由一次游山不成功的归因(或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后悔随大流而没有能够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从而引发了他的深入思考。
他昭示我们:随大流与因循沿袭是创新的大敌。
作者反思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详尽地分析了成功的三个条件——“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有志无力不行;有志有力,无物以相之,也不行;有志有力有物,“随以止”即“怠”也不行。
在这三个条件中,物质条件是客观存在我之外的,有不确定性的,外物的相助有可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人的能力是有大有小的,不能强求的。
只有志是自己可以做到的,懈怠是可以克服的。
由此推出了“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
成功的条件即使都具备了,可是如果盲目地随大流,人云亦云,只会走向错误方向,给自己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而要做到“尽吾志”,还要“深思慎取”,探本索源,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庸俗做法。
读其文,想见其为人,这两点讲的虽只是治学,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
二、形散神聚,照应统一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都强调一篇文章应该只有一个主题,面面俱到而一面都不“到”。
但是这篇千来字的文章有两个观点,却没有这样的弊病。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他的这两个观点同属于一个话题——讲的都属于治学方面的道理。
其次,前有笔墨铺垫,同属于本次游览见闻。
再者,“尽吾志”与“深思慎取”这两个观点放在研究学问这个方面来说,是两个必要条件,“尽吾志”是从意志力方面说的——不可懈怠,不能随大流,人云亦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远大的志向;而“深思慎取”是从治学方法上说的——要深入思考,三思而后行;要谨慎选取,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杨万里所写的一篇散文,以游览褒禅山的经历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山水秀丽的图景。
这篇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因为其艺术价值,更因为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哲学意味。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游褒禅山记》中的一些知识点。
一、文学特点《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散文,以游览褒禅山的经历为主线,交织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哲思。
作品运用丰富的比喻、插词和感叹句等修辞手法,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文学风格。
同时,通过对山水的形容和心灵的交融,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追求境界的思考。
二、艺术意境《游褒禅山记》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幅优美、宁静的山水画卷。
文章以褒禅山为背景,通过对山、石、水等自然景观的精彩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恬静。
同时,通过对自然与人的交流互动,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艺术意境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引发对山水之美以及人生境界的思考。
三、文化内涵《游褒禅山记》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在叙述游览褒禅山的过程中,杨万里引用了许多典故和古人名句,如“千岩万壑人踪灭,一寺两峰声色喧”等,展示了他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熟悉和倾慕。
其次,通过对山水的描写,揭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山水的审美情感。
这种传统文化的积淀与表达方式,使得《游褒禅山记》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
四、哲学思考《游褒禅山记》中融入了许多哲学思考的元素。
作者在游览褒禅山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欣赏山水之美,更是通过这样的体验来思考人生和人的处境。
文章中提到“持疑向问,虽不能解意,犹可以转念”、“四时之景皆有变化也,而世人益求全者不可以得”等,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真理和人的追求的思考。
这种哲思,使得《游褒禅山记》超越了景物描写,具有一种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对《游褒禅山记》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文学的风格特点,感受到自然景物所蕴含的美学和哲学意义。
《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疑难精讲]《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文章提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处的见解,告诉人们想要达到险远之处,必须具备“志”、“力”、“物”这三个条件。
作者特别强调的是“志”。
全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呼后应,结构紧密。
作者写一次半途而废的游山,在常人本无多少内容可写,但由于作者“求思之深”,悟出了做事治学之道,便以游山所“得”为线索,以仆碑上的“花山”与“与之俱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两个材料为基础展开议论,写出了这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散文。
说明无论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切不可随声附和,万勿人云亦云。
文章突出的特色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
第一段在记仆碑情况时,认真考证仆碑上“漫灭”的文字,探究“华”字读音的本源,为第四段的议论打下基础。
第二段无论记游前洞或记游后洞的情况,句句为第三段的议论作辅垫,形成多处对比:前洞“平旷”,后洞“窈然”;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来而记之者少”,“好游者不能穷”,“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进洞愈难,“其见愈奇”,出洞后悔“不能极夫游之乐”。
这样使得上文的议论用了一个“常”字,批评是一个“叹”字,表现的是美中不足的惋惜之情;面对李说的怀疑则用程度副词“尤”,极言怀疑之深,批评则用一个“笑”字,其锋芒之尖锐不言自明。
此外,郦说和李说错误程度不同,用词也有区别。
评郦说的错误,只用了一个“简”字,遗憾其记叙过于简略,而对李说的错误则用一个“陋”字,这对李说的肤浅鄙陋是一个严厉的批评。
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观点去分析看待郦说、李说和苏说?★我们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由少到多,由少入深,由不正确到逐步正确的。
在石钟山命名原因问题上,从南北朝的郦说到唐宋的李说和苏说,乃至明清时期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曾说,时间经历了一千多年,人们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认识在不断发展。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在王安石的集子里,游记文并不多。
但他的《游褒禅山记》却写得相当出色。
这不止是说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这篇游记里表观了杰出的散文艺术才能,更值得重视的是这篇游记表现了作为政治改革家的王安石的学识、见解、魄力和气度。
可以说,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通过一定的具体事例,精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是这篇《游褒禅山记》的显著特色。
顾名思义,游记文是记叙游览观赏的文章,因而免不了要描绘山川之胜,风物之美,并且免不了要抒发由这山川风物所引起的内心感受。
一般的游记文也就往往侧重于写景、抒情,而王安石的这篇《游褒禅山记》却是把写景、抒情同叙事、说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并且从中寄托政治上积极进取的怀抱,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的执着追求的精神,这是很可贵的。
王安石早年做地方官到过东南一带的许多地方,后来在京城做官,又曾北上远至宋辽边界。
他所到之处,登临游赏,或有所感,或有所悟,提笔写下诗词散文,大多联系着历史、现实、国计、民生,反映出他的政治理想。
这篇《游褒禅山记》正是他作了鄞县知县,又在安徽作了三年舒州通判之后,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
褒禅山就在今天安徽的含山县。
《游褒禅山记》一开始便紧扣题目,从褒禅山写起。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浮图”和“禅”都是梵语的译音。
在这里“浮图”指和尚,“禅”指佛家的修行。
这几句是说,山之得名是由于唐代慧褒和尚生前居住在这里,死后又埋葬在这里。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庐”是房舍,“冢”是坟墓。
这个开头对褒禅山的名称来由、地理位置作了一番踏勘考订。
接着文章由褒禅山引出了华山洞。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是山的南面。
这几句,指出华山洞之得名是由于它地处褒禅山的南面,而褒禅山本来叫华山。
《游褒禅山记》结构及文体特点1.结构分析全文五段,一、二段记游,三、四段议论,五段补记,重点为三、四段。
结构上前后呼应,环环相扣,“记”与“议”相互对应。
第一段概括介绍褒禅山和华山洞命名的由来,并由仆碑上“漫灭”的文字分析山名读音的讹谬。
第二段记叙游洞,“前洞”一笔带过,“后洞”也仅点出它具有“深”、“难”、“奇”三个特点,至于洞中景物究竟如何,则是不着一笔。
接着简笔写“中途随怠者出”的感受,其中的道理蓄势待发。
第三段顺势展开议论,先点明古人观察万物“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再用世人避险就易的做法与之对比,精辟地阐述了“志”、“力”、“物”三者对治学处事的作用,其中“尽志”又是作者所特别强调的,这与第二段“物”“力”俱存而“随怠者出”的游洞经历紧紧相扣。
第四段议论,既是第一段记叙的生发,又是第三段议论的层进,阐明要想取得成功,还必须有“深思慎取”的态度,从结构看,这一观点又回扣到了“古人……往往有得”一句。
2.文体特点分析本文名为游记,实际上是借在兹游过程中的体会引申到有关治学方面的议论,就其写作主旨而言,它实际上是一篇论说文,游记只是它的外在形式而已。
古人所写记游类的散文,或重点记叙游踪而较少对山水景物进行描摹,或在记叙游踪的同时特别着力描写自然风光之美。
这样的记游作品,常常即景生情,情随景生,或感伤兴亡无常,或讥刺时政日非,或嗟叹身世不偶,或怀想旧游故乡,或悲惋人生短促等等,这些大都属于借景抒情的范畴。
本文则属于借景议论、即事说理的范畴,虽与上类作品同样是采用或托物、或因事起兴的手法,却分别朝着抒情、说明截然不同的方向展开。
这是就两者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一般都十分注意形象和意境等方面的塑造和锤炼。
雕章琢句,文字华美,为的就是追求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而像《游褒禅山记》这一类作品,由于其写作的目的在于说理,那么前面的写景部分便大都不需要形象描摹,而只要把足以引发议论的人或事记叙清楚就行了。
学科: 语文年级:高二版本:开明版期数:2340本周教学内容:游褒禅山记第二十一课《游褒禅山记》重点、难点:一、了解本文的段落结构。
《游褒禅山记》的一、二段,从褒禅山写起,记山,记碑,记游;第三、四段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同伴的籍贯、姓名以及本文的写作时间,作者的籍贯、姓名。
三个部分,重点在议论部分。
第三段,作者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共分为五层:1.世之奇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突出“志”的重要。
2.有志矣,……然力不足,亦不能至也。
”——说明“力”的重要。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说明“物”的重要。
4.“然力足以至,……而在己为有悔;”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熟能讥之乎?”这两层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
第四段从仆碑又联想到对待传闻应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总括全文,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二、了解本文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写作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
在游记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而文章的内容中心就在议论,这是《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特点。
作者所写的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游览,在游览中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奇景,并未见到那更为“奇传、瑰怪、非常之观”,对此,作者深感遗憾。
照理说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可写的价值。
可是,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作者都从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并使记游与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因而使本文别具一格。
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使文章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如第一部分的最后几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句。
二、两个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
如“平旷”与“夷”,“记游者甚众”与“游者众”……三、记叙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这两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
《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人林和静所作的一部散文,全文记述了林
和静游览褒禅山的全过程。
本文通过分析其结构特点,可以看出其内
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首先,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后套,转折点和总结。
在前后套中,林和静先叙述游山的动机,接着详细描绘山水景色,说明了自己的感
受和心情,为后文的观点提供了铺垫。
接着在转折点处,作者由对景
物的描写转为对人文的思考,通过对贤人墓和庙堂的考察,展现出深
刻的哲理和感悟。
最后在总结部分,回归到游山的初衷,进行了情感
上的升华,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其次,文中采用了插叙和对照的手法。
在插叙方面,作者将一些隐
喻或引用的故事、典故巧妙地插入正文中,使全文生动有趣,增加了
文学性和艺术性。
在对照方面,林和静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了
对比和反衬,通过事物之间的对照,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加深刻。
最后,全文采用了游记的形式,立意轻松,行文流畅,语言朴实自然,贴近生活。
同时在叙述上采用了叙事抒情结合的方式,既有具体
事件的描述,又有作者内心感受的抒发,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同身受。
总的来看,《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是合理有序、引人入胜,展
现出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章主旨及结构分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章主旨及结构分析《游褒禅山记》文章主旨及结构分析《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
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
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
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
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
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
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
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层,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
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
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
游洞至此结束。
作者又补叙了两点。
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
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赏析《游褒禅山记》是以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治学之道。
它是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
王安石这次游褒禅山,因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不得极夫游之乐败兴而归。
然而他在自我引咎追悔、反复思辩中,深刻地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并由此对治学之道进行深入的思考。
先叙后议,结构严谨自然。
文章从介绍褒禅山得名之由落笔,既而简要地叙述了华山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通过详细地描写他们进入幽暗深邃的后洞的经过写出了作者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真切感受,真可谓一语双关,既是对游洞实景实情的描写,也是对全文中心议题的表示。
接着,作者又用入洞越深,记游者越少的事实来强化自己的切身感受,慨叹自己在力尚足以入、火尚以明的情况下,却随着人群畏难退缩、半途而废,乃至追悔莫及的惆怅之情。
文章从客观上的记叙向主观的议论逐渐自然过渡,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
上下文一气呵成,显得气势流畅。
前呼后应,议论层层相关。
文章围绕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个中心议题逐层展开,文意由叙探洞转向议治学。
作者学习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治学精神,认识到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才会不避险远、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最终必定能取得奇伟、瑰怪、不同凡响的成就。
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决不会因为遭到他人的讥讽而后悔。
文章紧紧扣住深难奇三字,从志向、力量、物质条件三方面,进行游洞和治学二者间的相互比拟,由实而虚,因事明理;触类旁通,融叙事与议论为一体。
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从消极悔恨到积极反省、从感到不尽兴变为有所得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在游山途中,一块字迹模糊而仆倒在地的碑石,竟引起了王安石极大的兴趣,他从碑石上花山二字考证出当时人们把华山的华,读作华实的华是错误的。
并且由此联想到因为古代文献资料的不足,在治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于是他强调指出:治学中应具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作者:likegang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前期作品,写这篇游记时他正在舒州通判任上,才三十四岁,政治舞台上还没有露头角,但已有与山争险、与海争深的志气。
本文名为游记,其实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
”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
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
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
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粗看全文,会觉得前边记游,后边抒感,两大部份界线分明,几乎可各自独立成篇;但如认真琢磨,就会发现其结构是十分紧凑的。
这可从文章的布局上得到证明。
我们先从整体来看,前边的记游是为后边的感慨和议论提供形象根据,为它服务;反过来,后边的抒感又揭示了记叙的意义和作用,赋予记游以一种特定的思想意义。
这样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足。
而后段开头的“于是予有叹焉”,正是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前后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再从各个自然段间的关系看,除了末尾两小段记同游者和写作年月日外,主要四段的安排是,一、四相呼应,一、三相呼应。
第一段引出“华”字的“音谬”,第四段则应“音谬”,对“后世之谬”抒发感慨,提出必须“深思而慎取”的劝勉。
以二、三两段而论,写前洞是为后洞的幽深难“穷”作陪衬,而两洞的叙述又作为第三段的张本。
第二段记前洞的“其下平旷”和“而记游者甚众”,记后洞的“窈然”“甚寒”和记游者之“已少”“又加少”,则是与第三段中“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遥相呼应。
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概括。
至于第三段的“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实因前段中“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一句而得到启发,加以引申发挥。
最后,这两段末了都在“悔”上作结,也显得作者在布局上的精心安排。
《游褒禅山记》写作特点
《游褒禅山记》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因事见理,前面的事和后面的理紧密相扣,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文章一开始介绍褒禅山时,就特别说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记仆碑情况又突出“花山”二字,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记游山,不记别的,只记游山洞。
前洞略写,指出路近、地平、游者众,为后面议论作铺垫(“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后洞详写,突出路远、奇险、深寒、游者少,和前洞对比,并交代退出情况,为后文议论作了有力的铺垫。
总之,前面记游山,处处和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写体会,处处紧扣游山的经历。
前后呼应,紧密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
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
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
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
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
【课外阅读】《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前期作品,写这篇游记时他正在舒州通判任上,才三十四岁,政治舞台上还没有露头角,但已有与山争险、与海争深的志气。
本文名为游记,其实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
”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
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
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
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粗看全文,会觉得前边记游,后边抒感,两大部份界线分明,几乎可各自独立成篇;但如认真琢磨,就会发现其结构是十分紧凑的。
这可从文章的布局上得到证明。
我们先从整体来看,前边的记游是为后边的感慨和议论提供形象根据,为它服务;反过来,后边的抒感又揭示了记叙的意义和作用,赋予记游以一种特定的思想意义。
这样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足。
而后段开头的“于是予有叹焉”,正是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前后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再从各个自然段间的关系看,除了末尾两小段记同游者和写作年月日外,主要四段的安排是,一、四相呼应,一、三相呼应。
第一段引出“华”字的“音谬”,第四段则应“音谬”,对“后世之谬”抒发感慨,提出必须“深思而慎取”的劝勉。
以二、三两段而论,写前洞是为后洞的幽深难“穷”作陪衬,而两洞的叙述又作为第三段的张本。
第二段记前洞的“其下平旷”和“而记游者甚众”,记后洞的“窈然”“甚寒”和记游者之“已少”“又加少”,则是与第三段中“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遥相呼应。
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概括。
至于第三段的“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实因前段中“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一句而得到启发,加以引申发挥。
最后,这两段末了都在“悔”上作结,也显得作者在布局上的精心安排。
综上所述,可见决非任意凑合之作可比。
文章结构的严密还表现在题材的选择和详略安排上。
可以这样说,文中所用题材都是围绕着所要阐明的道理的。
因而其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
凡与所提的中心论点有关的就写得详一点,反之,就简略一点,甚至干脆不写。
试看作者对褒禅山、华山洞的景色就不作具体详尽的描写,对登山探洞的动机,所作准备和当天气候等一般游记常写的内容略而未提,而在头段中却用大半文字写与华山的“华”字直接有关的内容。
这一处理显然是为后文说明“深思而慎取”的必要性预下伏笔。
但这一点又与全文中心论点无直接关系,所以第四段只用不到五十字带过。
第二段写前后两洞更是详略分明。
后洞较详着笔,其实也只着重于写“余
与四人拥火以入”以下的经过情形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的悔恨,而洞内所遇却未着一字。
警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异常简括,用连锁句式强调洞“深”、进“难”、见“奇”三者间的因果关系,以便为后文“非有志不能至也”这一观点提供依据。
这样,有详有略,详略完全服从于思想内容的需要。
第三段是全文的中心段。
它从古人“有得”谈起,接着以“有志”为中心进行分层论述。
文章作在“至”和“悔”上。
先说“至”。
作者肯定“非有志者不能至焉”,说明“有志”,是“至”的首要条件。
而后又用两个“亦不能至也”,说明“力”和“物”在一定条件下对“至”也会起决定作用,因此“有志”还不能说是充分条件。
最后又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不能至和“尽吾志也不能至”两种情况,得出“有悔”和“无悔”两个不同的结论,从而强调“有志”的必要性。
这正是作者的所谓“所得”,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总览全文,尽管作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古文观止》评语),但除为说理者外,实无多余之笔,因此显得章法谨严,无隙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