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21.09 KB
- 文档页数:91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和度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含义,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并能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能够正确分类和识别各种角,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的定义,锐角、直角、钝角的识别,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难点: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人一套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初步认识。
3. 课堂讲解:讲解角的定义,演示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并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4. 例题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跟随讲解,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分类: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3. 度量: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量角器测量下列角的度数,并分类。
(1)30°的角(2)90°的角(3)120°的角答案:(1)锐角(2)直角(3)钝角2. 题目:判断下列各角属于哪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导学案第【1】篇〗教材第76~78页的内容。
1.在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2.通过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工具性。
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时,用几分之一表示,并能够正确地用分数表示出来。
6个桃子的。
(1)是()个;(2)是()个;(3)是()个;(4)是()个。
1.老师出示主题图。
老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图中可以知道什么学生:要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求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老师提问:这盘桃有几个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得到几个学生甲:这盘桃有6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
学生乙:因为把6个桃平均分成2份,所以每只小猴分得3个桃。
老师提问:那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老师提问:如果有8个桃还平均分给2只小猴,那么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
2.老师出示例2图。
老师提问:观察图,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甲:这盘桃有6个,平均分成了3份。
学生乙:求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老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学生:。
老师质疑:你是怎样得到的学生讨论;老师巡视。
老师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一份,分子就是1。
教材与学情分析: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认识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例题从小猴分桃的情景图再到集合图,始终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其中的一个桃是这盘桃的六分之一。
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此后教学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基础。
教学时要组织学生交流,用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
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根据2只小猴平均分6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及已有的经验,理解把6个桃看作一个整体,这样的一份表示这盘桃的六分之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导学案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导学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具体是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理解并掌握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笔算的步骤和法则,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来理解和巩固这些法则。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我会准备一些写有不同多位数和一位数的练习纸,以及一些色卡和计数器。
我会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引入今天的课程,比如说,我会展示一个苹果树,树上挂着5个苹果,然后问学生们,如果有3棵这样的苹果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用手指数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感受到乘法的意义。
我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一些随堂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大字写出计算法则,并配合实际的例题来进行讲解。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题目,并附上答案,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期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和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刚才的教学内容分享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这个部分是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法则。
我会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这些法则。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这个部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们可能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感到困惑。
我会使用计数器和色卡等教具来辅助讲解,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导学案教学目标•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加法– 1.1 加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律– 1.2 10以内的加法计算– 1.3 20以内的加法计算2.第二单元:减法– 2.1 减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律– 2.2 10以内的减法计算– 2.3 20以内的减法计算教学计划日期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作业安排第一周第一单元1.1 课堂教学,板书加法定义和规律完成练习册第一节第二周第一单元1.2 小组讨论、游戏练习、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第二节第三周第一单元1.3 实际应用练习,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完成练习册第三节第四周复习巩固课堂复习及小测验无第五周第二单元2.1 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概念与运算规律完成练习册第一节第六周第二单元2.2 游戏练习、课堂讨论,加深认识完成练习册第二节第七周第二单元2.3 综合练习,生活应用场景解决问题完成练习册第三节第八周复习巩固课堂综合测试、反馈无导学案第一节:加法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律;•学习内容:什么是加法?如何使用加法符号表示加法运算?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什么?•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小组讨论和板书展示加法的定义和规律。
第二节:10以内的加法计算•学习目标:掌握10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学习内容:重点训练10以内的加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活动:设置各种生动趣味的加法练习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第三节:20以内的加法计算•学习目标: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法计算,灵活运用加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活动:以实际应用场景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智性。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测量【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本1-14页教学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吨。
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校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情感与态度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
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课题一毫米、分米的认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会用他们作单位进行测量。
情感与态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内容】:课本2、3、4页【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上)。
要达到目标,还要靠大家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第【1】篇〗复习集合师:集合是近期才学习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哪些与集合相关的知识呢引导学生回顾。
1思维图。
让学生说-说图形的要素、画法及各部分的作用。
2利用维思图解决问题。
师:求两个集合的交、井之后的元素个数。
就是用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的和减去它们的交集的元素的个数。
(板书〉师:在我校开展运动会时,本班有7人报名50米短跑,有5人报名跳远。
最后老师让报名参加这两项比賽的同学起立,可是数来数去却只有9人参賽。
你知道为什么吗[学情预设]因为有人同时报了两项比賽. .师:你能利用维思图帮老师找找,有几人报了两项吗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师:像这样,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根据举出的例子,请你面一面,然后把你画的图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集合这一部分内容是近期才学习的。
学生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故以学生回顾为主。
然后举例验证并表达对维思图的理解.反馈练习1.口算练习:完成教科书F112*练习二十四”第10题。
学生口答,以接龙形式完成,检验学生分数的简单计算能力。
2综合练习:完成教科书F113~练习二十四"第13题。
(1)回顾钟面的结构。
师:我们认识了钟面,钟面.上有哪些数学知识呢[学情预设]学生会知道钟面一共有12个大格。
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可以把钟面看成平均分成了60份,每分钟表示其中的1份。
(2)让学生根据复习分数的相关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3.分数解决间题:完成教科书F114“练习二十四"第15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学生板演。
.(3)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问魎进行讲解。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中易犯的普逍性错误。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进-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增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识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人教版(一)知识点总结。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2. 时间单位的换算。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例如:3时 = 3×60 = 180分;4分 = 4×60 = 240秒。
3. 经过时间的计算。
- 计算经过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小明上午8时开始上课,11时下课,经过的时间是11时 - 8时 = 3小时。
(二)典型例题。
1. 钟面认读。
- 例: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 分针指向6,时针在3和4之间,这个时间是3时30分。
2. 时间单位换算。
- 例:5分=( )秒。
- 因为1分 = 60秒,所以5分 = 5×60 = 300秒。
3. 经过时间计算。
- 例:一列火车9:30从甲地出发,13: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13时30分 - 9时30分 = 4小时。
(一)知识点总结。
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例如:35 + 28,可以把28拆分成20和8,35+20 = 55,55 + 8 = 63。
-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例如:56 - 38,可以把38拆分成30和8,56 - 30 = 26,26 - 8 = 18。
2.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 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340+270,个位0+0 = 0,十位4+7 = 11,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3+2+1 = 6,结果是610。
- 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新课标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第七课时,涉及到乘法的估算。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四舍五入法来估算乘法的结果,以及如何利用乘法口诀来简化计算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来简化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和乘法口诀的应用。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四舍五入法来进行乘法估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乘法计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计算35乘以42的结果,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进行乘法的估算。
在讲解完乘法估算的方法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乘法问题,并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来计算结果。
通过这些练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乘法估算的方法和乘法口诀进行清晰的展示。
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公式,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估算35乘以42的结果。
答案:约为1400。
2. 估算73乘以28的结果。
答案:约为210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如果发现学生们在某个环节遇到困难,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我还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
杓铺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课题秒的认识课型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难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自主学习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我还知道1时=()分自主预习独立尝圈是()分.).秒针走合作探究学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 分针走()格,秒针走()。
习秒针走()圈,分针走()。
2、秒针走()小格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由此得出1分= ( ) 研秒。
3、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圈。
讨4、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1分钟我们能画()、能写()、能算()。
(要求第1、2、3大组冋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件交做,第4、5、6组的冋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流5、尽管()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汇报展示解1、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惑2、今天学会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
(1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
15秒能由1写到( )。
展从1数到30用了()秒。
(2)、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
示从1数到30用了()秒。
过关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反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馈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测2、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评拓展延伸总结今天的学习,我我在评价方面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好,今杓铺学校 ______ 年级数学导学案设计者: 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________复习 1时=()分1分=()秒自主学习1、 学习例1.看主题图2时等于 分。
你的想法是;因为1时是分,所以2时是,也就是分•所以2时=分.2、 学习例2.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 ____________ 离家, _______ 到校。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课本83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课本83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学习课本83页例3,这个例题主要让我们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是:小明有35元,他想买一本7元的书,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个例题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例题,我准备了黑板、粉笔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 先乘个位数2. 再乘十位数3. 把两个乘积相加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48元,他想买一本6元的书,他最多可以买几本?答案:8本2. 小红有57元,她想买一本8元的书,她最多可以买几本?答案:7本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大家还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比如三位数乘两位数,四位数乘两位数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 对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清晰,容易混淆加法和乘法。
2. 计算过程中,对位不准确,容易出错。
3. 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 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乘法的基本概念,区分加法和乘法。
3. 我会教授正确的计算顺序,并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
二、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我会设计如下的板书: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 先乘个位数2. 再乘十位数3. 把两个乘积相加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我希望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导学案教案202X 在写好教案,做好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相互学习。
我院很多年轻教师在教学上都很有思路,有想法,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深受同学的爱好。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导学案教案202X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导学案教案202X最新1一、教材分析: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6—48页的“相遇问题”,是在学习简单行程问题基础上连续学习的内容,情节、数量关系比以前学的内容复杂。
教学时,要启示学生抓住题目中主要的数量关系,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教学中要牢牢地抓住对“速度”、“相遇时间”、“路程”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的知道。
通过可逆性改编、变化题目中情节,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逆向思维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运用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突破对一些概念的知道。
如“速度和”、“相向”、“相遇”、“同时”等。
可以通过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知道这些概念。
学生对这些概念知道了,有利于进一步知道题目的情节,并掌控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准备题的作用,运用旧知识迁移,学会新知识。
过去学习过一个物体走完一段路的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它的特点是由两个物体同走一段路,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分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知道和掌控。
二、设计理念: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重视了学生的参与,重视了学生思维的开放,重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教学跟随学生的学习进程,紧贴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三、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2.掌控“相遇问题”运用题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刻苦研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控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秒的认识》导学案学习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页。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
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秒产生的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
2、秒与分的进率。
课前【学案自学】自学课本2——3页内容一、复习: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1时=()分。
2、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
3、分针从3走到6是()分。
二、自主学习:1、有些钟面上有()根针,又细又长的是()针。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
所以1分=()秒。
3、1秒钟能做些什么:();()等。
课中【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班内展示】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
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1、本节可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达标测试】一、轻松填空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3、5分=()秒120秒=()分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40()2、做一次深呼吸要3()3、每天大约睡9()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20()5、小明50米跑成绩是10()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59秒,小明用1分零2秒,谁快些?课后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时间的计算》导学案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页例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课题一: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二:分米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三:千米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四: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五:吨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题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班级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课时 1课时课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班级课时 1课时课题: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练习班级课时 1课时课题四: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班级课时 1课时课题五: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班级课时 1课时的退位减法。
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原价902元原价800元现价758元现价546元便宜(课题:加法验算班级课时 1课时课题:减法的验算班级课时 1课时课题:四边形的认识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中的四边形吗?如图,可按分分……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周长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估计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一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二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三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秒的认识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时间的计算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时间的计算练习课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班级三年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1:连续进位乘法班级三(2)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过程:1、在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算得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2、出示主题图。
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怎样快速口算出一个大概的结果。
3、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汇报,归纳。
5、完成P31页做一做。
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小结:我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可有不同的方法,在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一个精确的数时,就可以通过估算算出一个大概的数。
6、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7、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8、完成练习六第3题,学生交流汇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1、口算下面各题。
640÷8= 500÷5=60÷3= 200÷4=4200÷6= 1200÷2=36÷3= 360÷9=80÷4= 300÷6=2400÷6= 42÷2=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576÷3= 386÷4=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节假日,小丽一家三口出去游玩,要在宾馆住三天,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帮帮他们吗生:能!1、初步学习估算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1:我知道了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优化。
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口算:10×6 8×60 12×2700×8 12×4 6×5002、笔算:12×4 180×3 105×7 832×93、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购物的经历吧。
在购物的时候,你帮助爸爸、妈妈算过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看这里的购书情境。
(课件出示例1购书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口算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引出新知;通过情景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图画内容。
让学生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为:24×12。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提出要求:①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时,要把计算过程说清楚。
②要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想一想他这样算有没有道理。
③把正确的方法确定下来。
3、组织沟通。
(1)口算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明白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24×10=24024×2=48240+48=288多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 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 学生姓名 :
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 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 学生姓名 :
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
**学校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者:学生姓名: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