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摘要)
- 格式:doc
- 大小:25.98 KB
- 文档页数:25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逐步得到完善。
2012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资本市场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本文尝试对2002年—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情况做一个基本分析,探讨中国股市近十年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股市;成果;问题中国近10年股市发展报告一、中国股票市场近10年取得的成绩(一)发行规模逐步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司成功上市,股票市场融资的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表1,反映了我国自1992年至2011年股票市场发行规模。
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只有1224家,到了2011年共有2342家,10年的时间我国上市公司增长了1118家,平均每年增长112家,每年上市的公司数量居于世界前列。
其中境内上市外资股近10年无显著变化,H股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2年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只有75家,到2011年已经有171家,增长了2、3倍。
(二)证券化率逐步提高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市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
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因此它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国或地区的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越重要。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展滞后,证券化率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按照1997年末市场市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为23.4%,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说明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表2中的数据反映我国2002年-2011年年底证券化率情况。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计算,1995年末发达国家的平均证券化率为70.44%,其中美国为96.59%,英国为128.59%,日本为73.88%。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证券化率为37.29%,其中印度为39.79%,巴西为25.46%。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国资本市场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趋势等方面,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全面探讨。
一、历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起步相对较晚。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股票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2005年,中国在上海设立了新的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并推出了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等创新产品。
2019年,中国推出科创板,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融资渠道。
二、现状分析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
2. 多元化的产品:中国资本市场的产品已经从最初的股票、债券扩展到期货、期权、基金等多种金融衍生品,满足了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随着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市场透明度、规范市场行为等,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 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比例逐渐趋于平衡,这有助于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成熟度。
5. 国际化程度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
同时,中国的企业也积极在境外上市,实现了与全球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三、未来趋势展望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加强监管: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将会加强。
加强监管将有助于遏制市场乱象,防范金融风险,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2. 推进开放:中国将继续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参与。
第一章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简要回顾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启动了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
在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资本市场应运而生,成为推动所有制变革和改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成长壮大。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后,伴随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第二阶段:1993-1998年,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成立为标志,资本市场纳入统一监管,由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
第三阶段:1999-2007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的实施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并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资本市场的产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其发展也引领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诸多重要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也日益显著,并逐步成长为金融体系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其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一节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年)中国走上经济改革之路是中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先决条件。
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改革开放之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资金通过行政手段逐级下拨到生产企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萌生的经济和社会土壤。
一、股份制改革和股票的出现从1978年开始,中国农村出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部分地区的农民自发采用“以资带劳、以劳带资”的方式集资,兴办了一批合股经营的股份制乡镇企业,成为改革开放后股份制经济最早的雏形。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市场发展状况、制度改革、监管机制以及投资者保护等方面。
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我们将能够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早的创业板到如今的科技创新板等新兴市场,中国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市场操纵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等。
因此,深入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对于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发展状况中国资本市场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多个市场组成。
股票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在全球范围内都居于前列。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还推出了科创板等创新市场,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
债券市场也在快速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货市场在农产品、工业品和金融衍生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三、制度改革为了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透明度,中国政府不断进行制度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是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通过推出创业板、中小板和科创板等不同层次的市场,中国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
此外,中国还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力度,以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还将继续推进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四、监管机制监管机制是保障资本市场正常运行和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
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包括证券监管机构、交易所和自律机构等。
证监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市场交易活动。
交易所作为市场的运营机构,负责交易和信息披露等工作。
自律机构则负责自律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中国的监管机制在不断完善和加强中,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五、投资者保护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国通过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加强信息披露和完善投资者途径等措施,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摘要: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在规模、功能、结构、规则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而高效的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的作用,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表明,我国迫切需要培育和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以适应我国的经济。
关键词: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经济发展。
一: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是长期投资市场,全面的看,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场期存贷款市场;二是证券市场。
但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般可将资本市场视同或侧重于证券市场:第一,在构成世界各主要国家长期资本市场的两大部分中,证券市场最为重要;第二,从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融资债券化,特别是长期融资证券化已成为一种潮流,构成了当今融资活动的主要特征。
1.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经济的持续成长,中国的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长和发展膨胀时期,市值由过去的3万亿元发展到今天的30多万亿元。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
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以沪、深交易所并存发展的模式,银行长期抵押放款市场仅服务于安全性高、风险较小的国有企业和大型集体企业,造成大多数民营企业特别是风险大的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不能通过银行借款获得资金。
且从证券市场的发行主体来看,上市公司为获得证券发行资格,虚报会计报表,信息披露不规范,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部分持股大户常常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操纵资本市场,造成严重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发生。
2.我国资本市场的不足。
1)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但资本市场的现状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企业的资金需求。
第一,债券市场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股票市场一直是“跛足”,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发行和交易市场割裂,尤其是公司债券,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更是发展缓慢,直到2006年,我国企业债发行规模才达到1008亿元,为历年发行总规模的近一半。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申晴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02期[摘要]我国资本市场在近30年的时间里有显著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通过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现状综述,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存在市场制度缺陷、企业诚信问题、监管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
我国债券市场也同样存在违约问题、市场信息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信用评级体系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使股票市场能够推进我国产业升级,成为国民财富的聚宝盆,改善债券市场现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我国资本市场进行机制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法规政策和增大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等对策建议,希望可以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存在问题;对策[DOI]10.13939/ki.zgsc.2020.02.0401 引言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30年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制约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问题。
其中股票市场在中国经济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另外股票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融资,其中企业股票的发行节约了企业的资本成本,增加了企业资金流通的渠道,使企业能迅速地收集资金进行规模经营,与买方分担风险并分享收入。
股票市场受政府监管,干预股市,实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效果。
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少数内幕交易、退市规则不清晰、企业诚信问题、监管体系不完善和政府干预过度等问题。
证券市场中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就是债券市场,我国债券市场近两年发展迅猛,债券的发行量成倍增长,2017年我国债券市场被纳入全球两大指数供应商的指数系列,“债券通”开始运行。
在我国债券市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违约问题、信用评级问题、市场监管问题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此文通过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现状的分析,找出我国资本市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对策。
国家金融动荡下的中国经济展望(本文根据一次内部论坛发言整理而成)观点摘要:一、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致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人均GDP4000美元,如果7%,能够保持10年,正好翻一番。
翻一番就是8000美元,人民币升值20%就是一万美元,所以2020年左右,中国人均GDP成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人口正好是美国的四倍。
所以中国经济有望在2020年前后总量赶上或者超过美国,并突破中等发达国家陷阱。
所以未来十年,怎么看对中国都是最重要的,要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平稳、稳健的增长。
二、年终年初,又到了盘点和预测中国经济的时候。
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大部分是悲观的。
以前大家都说围城现象,里面人看外面好,外面人看里面好。
现在是,里面看外面是肯定不行了,欧美债务危机,外面看也里面也说不行,卖空中国,挺奇怪的,围城现象消失了,而且现在中国人自己也说自己不行了。
我看来看去,现在只有一种人说中国好,我把他称之为穿越。
就是老外来了中国,觉得中国挺好的,中国人一出国,说原来还是祖国好。
三、中国资本市场要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治理水平。
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关乎我们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93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的第一任总裁威尔逊首次鼓励工人用养老金买股票,此举激怒了当时美国的资产阶级,他们说,这样工人不就也变成资本家了吗?事实是,随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的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因为参与资本市场而成为了美国经济的股东,得以分享美国经济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巨大增长。
这一套制度建设,人家资本主义国家都搞成了,我们社会主义没有理由搞不成。
四、中国经济现在人均GDP4000美元,正好是一百年前阿根廷和美国的水平,1913年的阿根廷跟美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今天美国人均4万8千美元,阿根廷6000美元。
无独有偶,今天世界在猜是中国崛起还是印度崛起。
所以4000美元之后的长期竞争力靠什么?历史证明,不靠资源,也不靠大跃进,靠什么?靠体制机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快体制的建设,不断改革。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的萌生和发展。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
尽管经历了各种坎坷,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不断成熟,逐步成长为一个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方面与国际普遍公认原则基本相符的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配臵方式的变革。
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臵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
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经济逐渐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而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宝贵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巨大的融资需求将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资本市场来满足;其次,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臵功能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金融风险,而这种转变必须通过做强做大中国资本市场来实现;第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改革医疗保险体制和建设新农村等重要领域,也要求资本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第五,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会计制度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摘要:从会计制度改革以来,会计改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本市场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动力,伴随会计改革也对会计核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会计制度的变迁与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探讨我国资本市场与会计改革的相互关系、存在问题及由此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资本市场中的收购;新会计准则引言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相对发达国家比较晚,发达国家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之初我们的会计制度都无法跟上市场,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申华控股收购延中股份的案例中,会计政策与当时的《公司法》都无法对此项案例进行判断,在那时《公司法》还非常不完善更不要说会计制度的欠缺,所以在当时的资本市场人们所看到的是混乱的场面、人们无所适从,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政策和《公司法》的缺失。
但是随着《公司法》和新会计准则的日趋完整,市场也逐渐走上正轨。
我们看到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完全成为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动力,正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才使会计制度有了巨大的变化。
1 资本市场的建立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奇迹资本市场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经济革命,人类历史上任何发明几乎都无法与之相比。
资本市场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主要在于资本市场能够通过缓解风险、优化投资信息和资源配置、改善企业治理,减少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对资本聚集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资本市场通过这种方式将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转换成了对生产的非流动的长期资本投资。
这就解决了高回报项目通常需要长期的资本投入,但财富所有人并不愿意长期放弃对财产的支配而造成的投资不足的难题。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如果没有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存在,那么许多的发明及技术革命都会因为没有资金的投入而停滞,同样也就无法看到现在繁荣的经济市场。
2000年4月吴江丝绸第一家可转债公司发行股票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
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当即表示:“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利好因素。
”,后来股民们认识到,减持就是变相摊派和扩容,而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是杀富济贫。
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盘整。
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
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
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10月22日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
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
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股指下挫已势如泄洪有研究员大小有21个原因导致了当年2001年股市暴跌,其中包括:1999年政策利好释放完毕,央行规范资金,银广厦等庄股内幕彻底曝光,当年股市整顿等等。
股权割裂成为中国股市的“原罪”2001年中国股市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股权分置也逐渐成了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
”“海归派”官员又陆续推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强力推行中,又在股权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从2001年到2005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
此前的“国九条”也不敌颓势,温总理讲话也被视为利空。
被套股民比比皆是。
“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
2001年后中国股市开始过度扩容,尽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资额却达到了近15年来融资额的40%左右。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会计(专本)16-2 路利亚 0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先天缺陷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进入关键阶段,本文先通过对有效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的介绍,表明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再对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整理,然后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体制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无序到逐渐完善,一直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饱受争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市场的先天缺陷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进入关键阶段,资本市场的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资本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资本市场的作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的融资机制,二是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三是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其具体作用如下。
1.1 融资机制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融资功能。
无论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都会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尽管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但融资的大小受到公司业绩的影响,投资者会根据公司的业绩进行投资的选择。
为获得融资的机会,公司经营者会通过改善公司管理,提高公司的营运水平、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改善公司的业绩。
同时,融资结构还可以对经营者的经营激励、对公司的并购产生影响。
1.2 价格机制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提供了公司管理效率的信息,反映了公司经营者的经营水平。
出资者通过对公司市场价格的观察和预期,可以评价公司经营者的管理水平,降低了代理成本中的监督成本。
资本市场的价格提供了投资者对公司的评价,同时也提供了对公司经营者的评价。
公司的股价波动会给经营者带来相当的压力,促使经营者尽职尽责,并通过努力工作用良好的经营业绩来维持股票价格。
中国资本市场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作者:燕雪梅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01期【摘要】自1990年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设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
本文从中国资本市场几次“变革”的视角梳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把握了资本市场新形势,分析了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资本市场上市变革机遇挑战经过20余年由探索到逐步推广、由起步到快速发展、由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中国资本市场已拥有A股、B股、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期货、黄金、外汇等多个交易市场,拥有股票、债券、期货等多个交易品种,在资源配置功能、融资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国资本市场从萌生到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革”。
(一)制度“蛮荒”时代引发的对机构投资者的“变革”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里,中国资本市场基本上属于“蛮荒”时代。
证券交易所1990年建立,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1992年相继成立,1993年中国第一部《公司法》通过,1999年第一部《证券法》正式实施。
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及缺乏法规约束,以基金和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各种不规范运作层出不穷。
一场针对以基金和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变革”随即展开。
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先后颁布实施《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规定,规范机构投资者。
(二)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规范发展第二次“革命”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国九条”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第二次革命。
2005年,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 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修订后《公司法》与《证券法》的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法制化;2010年,融资融券试点启动、股指期货开市,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进入新时期。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会计(专本)16-2 路利亚 201644020220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先天缺陷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进入关键阶段,本文先通过对有效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的介绍,说明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再对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整理,然后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体制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无序到逐渐完善,一直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饱受争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市场的先天缺陷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进入关键阶段,资本市场的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资本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资本市场的作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的融资机制,二是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三是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其具体作用如下。
1.1 融资机制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融资功能。
无论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都会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尽管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但融资的大小受到公司业绩的影响,投资者会根据公司的业绩进行投资的选择。
为获得融资的时机,公司经营者会通过改善公司管理,提高公司的营运水平、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改善公司的业绩。
同时,融资结构还可以对经营者的经营激励、对公司的并购产生影响。
1.2 价格机制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提供了公司管理效率的信息,反映了公司经营者的经营水平。
出资者通过对公司市场价格的观察和预期,可以评价公司经营者的管理水平,降低了代理成本中的监督成本。
资本市场的价格提供了投资者对公司的评价,同时也提供了对公司经营者的评价。
公司的股价波动会给经营者带来相当的压力,促使经营者尽职尽责,并通过努力工作用良好的经营业绩来维持股票价格。
【摘要】2006年至今,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也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试图从最基本的层面探讨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因素,总结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的制度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中的一些创新发展建议,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创新发展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回顾纵观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股份制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出现。
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8):这一阶段我国初步建立了统一的监管体系,资本市场从早期的区域性市场迅速走向全国性统一市场。
随后,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出台,资本市场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999-2007):在这个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和非国有股份公司不断进入资本市场,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面临全面开放,伴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大。
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国家政策推动国家鼓励发展直接融资,解决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的问题。
我国只有摆脱对银行融资的完全依赖,才能实现资本市场的市场化。
国家提出要在政策上鼓励和加大力度发展直接融资,目前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推动了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
2.人民币升值的驱动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对股市的走势构成强力支撑,随着人民币2006年以来对美元等世界主要货币的持续升值,大量国际资本来到中国市场逐利,为股市上升创造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
3.居民投资倾向增加随着我国居民投资意识和收入水平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传统的储蓄对财富进行保值,而是逐渐加强了投资倾向。
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摘要:I.引言- 介绍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概念II.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发展历程- 简要介绍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发展历程III.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特点- 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特点IV.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阐述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优势与不足V.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建议- 提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建议VI.总结- 总结全文正文:I.引言资本市场制度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II.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当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资本市场制度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中国资本市场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III.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特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化程度不高: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比较多。
2.监管力度不够: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市场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3.信息披露不透明: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信息披露相对不透明,投资者很难获得准确的信息。
IV.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优势与不足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规模大: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投资者。
2.发展速度快: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
3.投资机会多: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但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化程度不高: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比较多。
2.监管力度不够: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市场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的萌生和发展。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
尽管经历了各种坎坷,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不断成熟,逐步成长为一个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方面与国际普遍公认原则基本相符的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
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经济逐渐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而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宝贵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巨大的融资需求将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资本市场来满足;其次,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金融风险,而这种转变必须通过做强做大中国资本市场来实现;第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改革医疗保险体制和建设新农村等重要领域,也要求资本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第五,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需要资本市场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融资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资本为纽带引导和支持生产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资源跨地区和跨产业的整合,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需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金融系统的弹性,分散金融风险;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需要我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充分发现和提升自身价值,更好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循环中去;创造各种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养老体系,需要资本市场发挥其财富管理的功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投资于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让养老基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
总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在客观上需要一个功能齐备、运作规范、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升的资本市场。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回顾和总结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把握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展望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轨”向成熟市场的过渡,迈入全面发展的时期。
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时,一个更加开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章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简要回顾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启动了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资本市场应运而生。
同时,其发展又引领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诸多重要体制和机制的变革,成为推动所有制变革和改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力量。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一些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开始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股份制尝试,最初的股票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股票一般按面值发行,大部分实行保本保息保分红、到期偿还,具有一定债券的特性;发行对象多为内部职工和地方公众;发行方式多为自办发行,没有承销商。
1981年7月我国重新开始发行国债。
1982年和1984年,最初的企业债和金融债开始出现。
随着证券发行的增多和投资者队伍的逐步扩大,证券流通的需求日益强烈,股票和债券的柜台交易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二级市场初步形成。
1990年国家允许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先后营业。
伴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初步形成,证券经营机构的雏形开始出现。
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为适应国库券转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在各省组建了33家证券公司,同时,财政系统也成立了一批证券公司。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开端。
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实现了由远期合同向期货交易过渡。
总体上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股票发行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也缺乏统一的监管,股票发行市场也出现了混乱。
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认识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分歧。
1992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
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 在这个阶段,源于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的内生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在发展初期,市场处于一种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的状态,并且以区域性试点为主。
深圳“8.10事件”的爆发,是这种发展模式弊端的体现,标志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的管理和集中统一的监管。
第二阶段: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8)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
1997年11月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中国证监会成立后,推动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证券期货市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创建初期,国家采取了额度指标管理的股票发行审批制度,即将额度指标下达至省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由其在指标限度内推荐企业,再由中国证监会审批企业发行股票。
在交易方式上,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建立了无纸化电子交易平台。
随着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股票发行筹资额、投资者开户数、交易量等都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
沪、深交易所交易品种逐步增加,由单纯的股票陆续增加了国债、权证、企业债、可转债、封闭式基金等。
伴随着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证券中介机构也随之增加。
到1998年底,全国有证券公司90家,证券营业部2412家。
从1991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投资于证券、期货、房地产等市场的基金(统称为“老基金”)。
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推出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境内企业逐渐开始在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期货市场也得到初步发展。
□ 在这个阶段,统一监管体系的初步确立,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从早期的区域性市场迅速走向全国性统一市场。
随后,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出台,资本市场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时,各种体制和机制缺陷带来的问题也在逐步积累,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
第三阶段: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999-2007)《证券法》于1998年12月颁布并于1999年7月实施,是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
2005年11月,修订后的《证券法》颁布。
《证券法》的实施及随后的修订,标志着资本市场走向更高程度的规范发展,也对资本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中国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持续改革。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和非国有股份公司不断进入资本市场,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走向全面开放,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大。
自1998年建立了集中统一监管体制后,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证券期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实施了“属地监管、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的辖区监管责任制,并初步建立了与地方政府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
与此同时,执法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证监会在各证监局设立了稽查分支机构,2002年增设了专司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查处的机构。
2007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证券执法体制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稽查体制。
中国证监会不断加强稽查执法基础性工作,严格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集中力量查办了“琼民源”、“银广夏”、“中科创业”、“德隆”、“科龙”、“南方证券”、“闽发证券”等一批大案要案,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
但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遗留问题、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也逐步开始显现。
从2001年开始,市场步入持续四年的调整阶段:股票指数大幅下挫;新股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难度加大、周期变长;证券公司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到2005年全行业连续四年总体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