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九)】1997年物理学奖1
- 格式:docx
- 大小:17.54 KB
- 文档页数:3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1910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的发现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射形的发现和研究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氩的发现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体导电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照片彩色重现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报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夜状态方程1911-1920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辐射定律的发现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航标灯自动调节器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物质的特性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的X射线衍射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19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元素的标识X辐射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级的发现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塔克效应的发现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合金的反常特性1921-1930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光谱学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弗兰克-赫兹实验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和威尔逊云室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电子发射定律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1931-1940193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创立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理论的新形式193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94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1-1950194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的磁特性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压物理学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离层的研究v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方法的改进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乳胶的发明1951-1960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称显微法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用符合法作出的发现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兰姆位移与电子磁矩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的发明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切连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解释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室的发明1961-1970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凝聚态理论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和对称性原理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磁共振方法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恒星能量的生成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振态的发现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1971-1980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理论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隧道现象和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射电天文学的先驱性工作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粒子的发展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结构理论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研究和宇宙背景辐射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弱电统一理论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_P破坏的发现1981-1990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光谱学与电子能谱学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变理论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的成就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和Z?粒子的发现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温超导电性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的研究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钟和离子捕集技术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1991-2001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液晶和聚合物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多斯正比室的发明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型脉冲星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谱学和中子衍射技术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和重轻子的发现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伦琴(1845-1923)Willhelm Konrad Rotgen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的发现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lhelm Konrad Rotgen,1845-1923),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1895年,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部门-牛顿力学,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果.这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了,以后的任务无非是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而已,没有太多的事情好做了.正是由于X射线的发现唤醒了沉睡的物理学界.它像一声春雷,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入,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揭开了现代物理学的序幕.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塞曼(1865-1943)Pieter Zeeman洛伦兹(1853 -1928)Hendrik Antoon Lorentz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荷兰莱顿大学的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1853-1928)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塞曼(Pieter Zeeman,1865-1943),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磁性对辐射现象的影响所作的特殊贡献.磁性对辐射现象的影响也叫塞曼效应,是塞曼在1896年发现的.它是继法拉第效应和克尔效应之后又一项反映光的电磁特性的效应.塞曼效应更进一步涉及了光的辐射机理,因此人们把它看成是继X射线之后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洛伦兹是荷兰物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经典电子论,这一理论能解释物质中一系列的电磁现象,以及物质在电磁场中运动的一些效应.由于塞曼效应发现时及时地从洛伦兹理论得到了解释,由此所确定的电子荷质比与J.J.汤姆孙用阴极射线所得数量级相同,相互间得到验证,因此1902年洛伦兹与塞曼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1852 -1908)Antoine Henri Becquerel塞曼也是荷兰人,1885年进入莱顿大学后,与洛伦兹多年共事,并当过洛伦兹的助教.塞曼对洛伦兹的电磁理论很熟悉,实验技术也很精湛,1892年曾因仔细测量克尔效应而获金质奖章,并于1893年获博士学位.他在研究辐射对光谱的影响时,得益于洛轮兹的指导和洛轮兹理论,从而作出了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居里夫妇(1867 - 1934)Marie Sklodowska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射性的发现和研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以表彰他发现了自发放射性;另一半授予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 ,1859-1906)和玛丽.斯可罗夫斯卡.居里(Marie Sklodowska,1867-1934),以表彰他们对贝克勒尔发现的辐射现象所作的卓越贡献.亨利·贝克勒尔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擅长于荧光和磷光的研究.1895年底,伦琴将他的初步通信:《一种新射线》和一些X射线照片分别寄给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其中包括法国的庞加莱(H.Poincare).庞加莱是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1896年1月20日法国科学院开会,他带伦琴寄给他的论文,并展示给与会的科学家.这件事大大激励了亨利.贝克勒尔的兴趣.他问这种穿透射线是这样产生的庞加莱回答说,这一射线似乎是从阴极对面发荧光的那部分管壁上发出的.贝克勒尔推想,可见光的产生和不可见X射线的产生或许是出于同一机理.第二天他就开始实验荧光物质会不会产生X射线.然而,贝克勒尔最初的一些实验却是失败的.正在这个时候,庞加莱在法国一家科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介绍X射线的文章,文章有一次提到荧光物质是否会同时辐射可见光和X射线的问题.贝克勒尔读到后非常很受鼓舞,于是再次投入荧光和磷光的实验,终于找到了铀盐有这种效应,他用厚黑纸包了一张感光底片,纸非常厚,即使放在太阳下晒一整天也不至于使底片变翳.他在黑纸上面放一层铀盐,然后拿到太阳下晒几个小时,显影之后,他在底片上看到了磷光物质的黑影.然后他又在磷光物质和黑纸之间夹一层玻璃,也作出同样的实验,证明这一效应不是由于太阳光线的热使磷光物质发出某种蒸气而产生化学作用所致.于是得出结论:铀盐在强光照射下不但会发可见光,还会发穿透力很强的X射线.贝克勒尔这一结论并不正确,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作出了真正的发现.瑞利(1842 -1919)Lord Rayleigh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氩的发现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皇家研究所的瑞利勋爵(Lord Rayleigh,1842-1919),以表彰他在研究最重要的一些气体的密度以及在这些研究中发现了氩.瑞利以严谨,广博,精深著称,并善于用简单的设备作实验而能获得十分精确的数据.他是在19世纪末年达到经典物理学颠峰的少数学者之一,在众多学科中都有成果,其中尤以光学中的瑞利散射和瑞利判据,物性学中的气体密度测量几方面影响最为深远. 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勒纳德(1862-1947)Philipp Lenard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基尔大学的勒纳德(Philipp Lenard,1862-1947),表彰他在阴极射线方面所作的工作.1888年,当勒纳德于海德堡大学在昆开(Quincke)的指导下工作时,就在阴极射线方面作了最初的研究.他研究了赫兹关于这种射线与紫外线相似的观点.为此他做了这个实验,观察阴极射线是否能想紫外线一样通过放大电管壁的石英窗.他发现阴极射线不能穿过.但是1892年,他在波恩大学担任赫兹的助手时,赫兹让他看了自己的一项新发现:将一块被铝箔包着的含铀玻璃片放入电管中,当时阴极射线轰击这快铝箔时,铝箔下面发出了光.当时赫兹以为可以用一片铝箔将空间隔开,一边是按普通方法产生的阴极射线;而在另一边则是纯粹状态下的阴极射线.这个实验以前从未做过.赫兹太忙了,没有时间做这个实验,就让勒纳德做,就这样,勒纳德作出了"勒纳德窗"的重大发现.汤姆孙(1856-1940)Sir Joseph Thomon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体导电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J.J.汤姆孙爵士(Sir Joseph Thomon,1856-1940),以表彰他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所作的贡献.J.J.汤姆孙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最重要的结果是发现了电子,这是继X射线和放射性之后又一重大的发现.人们把这三件事称为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迈克耳孙(1852 -1931Albert Abrham Michelson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芝加哥大学的迈克耳孙(Albert Abrham Michelson,1852-1931),以表彰他对光学精密仪器及用之于光谱学与计量学研究所作的贡献.迈克耳孙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以精密测量光的速度和以空前精密度进行以太漂移实验而闻名于世.他发现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干涉仪至今还有广泛的应用.李普曼(1845-1921)Gabried Lippmann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照片彩色重现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大学的李普曼(Gabried Lippmann,1845-1921), 以表彰他基于干涉现象用照片重现彩色方法所作的贡献.李普曼1845年8月16日生于卢森堡的霍勒利希(Hollenrich),双亲是法国人,后来他的家牵到巴黎,他在家中接受了早期教育.1858年他进入拿破仑中学,十年后进入综合师范大学.他的学业并不是很好,因为他只注重他感兴趣的科目,不重视他不喜欢的课程,因此他没有通过教师资格的考试.1873年,他被任命为政府的科学使节,到德国学习科学教育方法.在海得堡曾随库恩(Kuhne)和基尔霍夫一起工作,在柏林曾和亥姆霍兹一起工作.布劳恩(1850-1918)Karl Braun马克尼(1874-1937)Guglielmo Marcoin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报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马克尼无线电报公司的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克尼(Guglielmo Marcoin,1874-1937)和德国阿尔萨斯州特拉斯堡大学的布劳恩(Karl Braun,1850-1918),以承认他们在发展无线电报上所作的贡献.范德瓦尔斯(1837-1923)Johannes Diderik van Waals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夜状态方程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范得瓦尔斯(Johannes Diderik van Waals,1837-1923),以表彰他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所作的工作.19世纪末,分子运动逐步形成一门有严密体系的精确科学.与此同时实验也越来越精,人们发现绝大多数气体的行为与理想气体的性质不符.维恩(1864-1928)WilhelmWien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辐射定律的发现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乌尔兹堡大学的维恩(WilhelmWien,1864-1928),以表彰他发现了热辐射定律.热辐射是19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得到了热力学和光谱学的支持,同时用到了电磁学和光学的新技术,因此发展很快.到19世纪末,这个领域已经达到如此顶峰,以至于量子论这个婴儿注定要从这里诞生.达伦( 1869-1937)Nils Gustaf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航标灯自动调节器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瑞典德哥尔摩储气器公司的达伦(Nils Gustaf ,1869-1937),以表彰他分明用于灯塔和浮标照明的储气器的自动调节器.卡末林-昂内斯(1853-1936)Heike Kamerlingh Onnes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物质的特性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将授予荷兰莱顿大学的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1936), 以表彰他对低温物质特性的研究,特别是这些研究导致液氦的生产.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低温的实验研究上展开过一场世界性的角逐.在这场轰动科坛的竞赛中,领先的是西北欧的一个小国――荷兰首都莱顿的低温实验室.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的X射线衍射劳厄(1879-1960)Max von Laue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劳厄(Max von Laue,1879-1960),以表彰他发现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劳厄发现X射线衍射是20世纪物理学中的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因为这一发现不仅说明了X射线的认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而且还第一次对晶体的空间点阵假说作出了实验验证,使晶体物理学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一发现继佩兰(Perrin)的布朗运动实验之后,又一次向科学界提供证据,证明原子的真实性.从此以后,X射线学在理论和实验方法上飞速发展,形成了一门内容极其丰富,应用极其广泛的综合学科.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亨利·布拉格(1862-1942)Sir William Henry Bragg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大学的亨利.布拉格(Sir William Henry Bragg,1862-1942)和他的儿子英国曼彻斯特维克托利亚大学的劳伦斯.布拉格(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1971),以表彰他们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1912年,劳厄关于X射线的论文发表之后不久,就引起了布拉格父子的关注.当时,亨利·布拉格正在利兹大学当物理学教授,劳伦斯.布拉格刚刚从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毕业,留在实验室工作,开始从事科学研究.1916年未授奖巴克拉(1877-1944)Charles Glover Barkla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元素的标识X辐射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巴克拉(Charles Glover Barkla,1877-1944),以表彰他发现了标识伦琴射线.巴克拉是第五位因研究X射线获得物理学奖的学者,在他之前有1901年获奖的伦琴,1914年的劳厄和1915年布拉格父子不到20年就有5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占当时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由此可见,X射线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20年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普郎克(1858-1947)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k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级的发现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大学的普郎克(Max Karl Ernst LudwigPlank,1858-1947),以承认他发现能量级对物理学的进展所作的贡献.1895年前后,普朗克正在德国柏林大学当物理学教授,由于鲁本斯(H.Rubens)的介绍,经常参加以基本量度基准为主要任务的德国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Physikalisch Technische Reichsanstalt,简称PTR)有关热辐射的讨论.这时PTR的理论的核心人物维恩(W.Wien)因故离开PTR,PTR的实验研究成果需要有理论研究工作者的配合,普郎克正好补充了这个空缺.斯塔克(1874-1957)Johnnes Stark19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塔克效应的发现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格雷复斯瓦尔大学的斯塔克(Johnnes Stark,1874-1957),以表彰他在极遂射线中发现了多普勒效应和电路中发现了分裂的普线.极遂射线是哥尔茨坦在1896年在含稀薄气体的放电管中发现的,这种射线后来证明主要是由放电管中带电的气体原子组成的,这些带正电的原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以很高的速度沿着射线运动.纪尧姆(1861-1938)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合金的反常特性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舍夫勒国际计量局的纪尧姆(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1861-1938),以承认他由于他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特性对精密计量物理学所作的贡献.纪尧姆长期担任国际计量局局长,他发现的因瓦合金和艾林瓦合金对精密计量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921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的爱因斯坦(Allbert Einstein,1879-1955),以表彰他在理论物理学上的发现,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在1905年创建了狭义相对论.然而在颁发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却只字不提相对论的建立,诺贝尔委员会特别申明,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不是由于他建立了相对论,而是"为了表彰他在理论物理学上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的定律".尼尔斯·玻尔(1885-1962)Niels Bohr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丹麦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以表彰他在研究原子结构,特别是研究从原子发出的辐射所作的贡献.密立根(1868-1953)Robert Andrews Millikan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以表彰他对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工作.卡尔(1886-1978)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光谱学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瑞典乌普沙拉(Uppsala)大学的卡尔·西格班(Karl ManneGeorg Siegbahn,1886-1978),以表彰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与研究.卡尔·西格班是继巴克拉之后,又一次因X射线学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弗兰克(1882-1964)James Franck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弗兰克-赫兹实验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弗兰克(James Franck,1882-1964)和哈雷大学的G.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以表彰他们发现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 佩兰(1870-1942)Jean Baptiste Perrin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索本大学的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以表彰他在物质不连续结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对沉积平衡的发现. 佩兰关于物质不连续结构的工作,主要是他是对布郎运动的研究.康普顿(1892-1962)Arthur Holly Compton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和威尔逊云室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的A.H.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892-1962),以表彰他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效应;另一半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C.T.R.威尔逊(Charles Thomon Rees Wilsion,1869-1959),以表彰他用蒸汽凝聚使带电粒子的径迹成为可见的方法.里查逊(1879-1959)Sir Owen Willans Richardson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电子发射定律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大学的O.W.里查逊(Sir Owen Willans Richardson,1879-1959),以表彰他对热电子发射现象的工作,特别是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定律.德布罗意(1892-1987)PrinceLouis-victor de Broglie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波动性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索本大学的路易斯.德布罗意(PrinceLouis-victor de Broglie,1892-1987),以表彰他发现了电子的波动性.拉曼(1888-1970)Sir Chandraskhara Venkata Raman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拉曼(Sir Chandraskhara Venkata Raman,1888-1970),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散射和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1931年未授奖海森伯(1901-1976)Werner Heisenberg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创立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莱比锡(Leipzig)大学的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以表彰他创立了量子力学,尤其是他的应用导致了发现氢的同素异形体.薛定谔(1887-1961)Erwin Schrodinger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理论的新形式狄拉克(1902-1984)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大学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式.查德威克(1891-1974)Sir James Chadwick1934年未授奖1935年诺贝尔学奖——中子的发现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利物浦的查德威克(Sir James Chadwick,1891-1974),以表彰他发现了中子.中子的发现具有深远的影响.由此引起了一系列后果:第一是为核模型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苏联物理学家伊万宁科(D.Ivanenko)据此首先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理论;其次是激发了一系列新课题的研究,引起一连串的新发现;第三是找到了核能实际应用的途径.用中子作为炮弹轰击原子核,比粒子有很大的威力.因为他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原子核的大门.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赫斯(1883-1964)Victor Franz Hess安德森(1883-1964)Carl David Anderson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奥地利茵斯布拉克(Innsbruck)大学的赫斯(Victor Franz Hess,1883-1964),以表彰他发现了宇宙辐射;另一半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C.D.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 ,1883-1964) ,以表彰他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汤姆孙(1892-1975)Sir George Paget Thomson戴维森(1881-1958)Clinton Joseph Davissio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的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戴维森(Clinton Joseph Davission ,1881-1958)和英国伦敦大学的G .P .汤姆孙(Sir George Paget Thomson ,1892-1975),以表彰他们用晶体对电子衍射所作的实验发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物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波动力学已经由薛定谔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和海森伯从不同的途径创立的矩阵力学,共同形成微观体系的基本理论.这一巨大变革的实验基础自然成了人们关切的课题,这就激励了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证实离子的波动性.然而,直到1927年,才由美国的戴维森和英国的G .P .汤姆孙分别作出电子衍射实验.虽然这时量子力学已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电子衍射实验成功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费米(1901-1954)Enrico Fermi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意大利罗马的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以表彰他演示用中子辐射产生新放射性元素以及用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的有所发现.20世纪30年代是核物理学大发展的年代.自从卢瑟福1911年发现原子核和1919年实现了人工原子蜕变之后,中间经过沉闷的十年,物理学孕育着新的突破.30年代一开始,就以正电子,氘和中子这三大发现,又一次惊震了科学界.接着,1934年,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s)夫妇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加速器和计数器的发明和应用则大大加快了核物理学发展的进程.在次基础上,人们迫切需要掌握原子核蜕变的规律性,利用核物理学的成果为人类服务.当时虽然尚未预见原子能的巨大价值,但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变有可能把人类带进新的世界,却早日是指日可待的了.劳伦斯(1901-1958)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劳伦斯,以表彰他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以及用之所得到的结果,特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核物理学的诞生揭开了物理学发展史中崭新的一页,它不但标志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更深的一个层次,而且还意味着人类开始以更积极的方式改变自然,探索自然,开发自然和更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潜力.各种加速器的发明对核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劳伦斯的回旋加速器则是这类创造中最有成效的一项.1940年未授奖1941年未授奖斯特恩(1888-1969)Otto Stem1942年未授奖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皮兹堡的卡内奇技术学院的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以表彰他在发展分子束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和发现了质子的磁矩.拉比(1898-1988)Isidor Isaac Rabi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的磁特性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拉比(Isidor Isaac Rabi ,1898-1988),以表彰他用共振方法纪录原子核磁特性.拉比的最大功绩是发展了斯特恩的分子束法,并用之于磁共振.分子束磁共振在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特性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后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物理学分支.泡利(1900-1958)Wolfgang Pauli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以表彰他发现所谓泡利不相容原理.不相容原理是原子理论中重要的原理,是1925年1月由泡利提出的.这一原理可以表述为:对于完全确定的量子态来说,每一量子态不可能存在多于一个粒子.泡利后来用量子力学理论处理了h/4p自旋问题,引入了二分量波函数的概念和所谓的泡利自旋矩阵.通过泡利等人对量子场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只有自旋为半径整数的粒子(即费米子)才受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从而确立了自旋统计关系.布里奇曼(1882-1961)Percy Williams Bridgman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压物理学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妈萨诸塞州坎伯利基哈佛大学的布里奇曼(Percy Williams Bridgman,1882-1961),以表彰他发明了产生极高压强的设备,并用这些设备在高压物理领域中所作出的发现.阿普顿(1892-1965)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离层的研究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英国林顿科学与工业研究部的阿普顿(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 ,1892-1965),以表彰他对上大气层物理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了所谓的阿普顿层.电离层的研究对通讯事业有极大意义.电离层是从离地面约50km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km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布拉开(1897-1974)Lord Patrick M.S.Blackett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方法的改进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维克托利亚大学的布拉开(Lord Patrick M.S.Blackett ,1897-1974),以表彰他发展了威尔逊云室方法,以及这一方法在核物理和宇宙辐射领域所作的发现.汤川秀树(1907-1981)YukawaHideki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预言介子的存在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汤川秀树(YukawaHideki, 1907-1981),以表彰他在核力的理论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汤川秀树是日本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35年在大阪写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发表在《日本数学和物理学会杂志》上.尽管这篇论文不够全面,但他有些重要的新思想极富有创造性,对未来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鲍威尔(1903-1969)Cecil Frank Powell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乳胶的发明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布利斯托尔大学的鲍威尔(Cecil Frank Powell ,1903-1969),以表彰他发现了研究核过程的光学方法,并用这一方法作出的有关介子的发现.所谓研究核过程的光学方法,指的是运用特制的照相乳胶记录核反应和粒子径迹的方法,这种特制的乳胶就叫核乳胶.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子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哈维尔(Harwell)原子能研究所署的考可饶夫(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 ,1897-1967)和爱尔兰都在柏林大学的瓦尔顿(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1903-1995),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人工加速原子性粒子的方法使原子。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由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颁发的最高物理学奖,
以纪念诺贝尔的科学发明而得名。
该奖是为了表彰在物理学、物理学相关
学科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个人。
从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经历了几十年,共有116位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中,马尔科夫、
爱因斯坦、福布斯、卢瑟福、阿尔伯特尔、贝尔、斯文格勒等历届获奖者
的成就,使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声望高涨。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斯
普拉特、特里·特里森和安东尼·穆达拉斯,以表彰他们在准分子显微镜
上的杰出贡献。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都是各类科学成就最高荣誉,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诺贝尔奖委员会以及获奖者都在为科学空间里进
行深刻的研究和应用,挑战着一部分被认为难以解决的物理学问题,改善
着人类的生活,开拓着新的物理学领域,这是一条不断推进的路径,也是
一种回馈。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
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1901 W.C.伦琴德国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1902 H.A.洛伦兹荷兰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P.塞曼荷兰1903 H.A.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P.居里法国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法国1904 L.瑞利英国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1905 P.勒钠德德国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 J.J汤姆孙英国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1907 A.A迈克耳孙美国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1908 G.里普曼法国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1909 G.马可尼意大利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德国1910 J.D.范德瓦耳斯荷兰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 W.维恩德国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1912 N.G.达伦瑞典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1913 H.K.昂尼斯荷兰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1914 M.V.劳厄德国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1915 W.H.布拉格英国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英国1916 未颁奖1917 C.G.巴克拉英国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1918 M.V.普朗克德国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1919 J.斯塔克德国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1920 C.E.吉洛姆法国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1921 A.爱因斯坦德国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1922 N.玻尔丹麦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1923 R.A.密立根美国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1924 K.M.G.西格班瑞典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1925 J.弗兰克德国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德国1926 J.B.佩林法国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1927 A.H.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英国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1928 O.W.里查孙英国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1929 L.V.德布罗意法国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1930 C.V.拉曼印度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1931 未颁奖1932 W.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1933 E.薛定谔奥地利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英国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1934 未颁奖1935 J.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 V.F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 J.P.汤姆孙英国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美国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1938 E.费米意大利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1939 F.O.劳伦斯美国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1940 未颁奖1941 未颁奖1942 未颁奖1943 O.斯特恩美国测定质子磁矩1944 I.I.拉比美国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1945 W.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1946 P.W.布里奇曼美国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1947 E.V.阿普顿英国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1948 P.M.S.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1949 汤川秀树日本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1950 C.F.鲍威尔英国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1951 J.D.科克罗夫特英国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E.T.S.瓦尔顿爱尔兰蜕变的研究1952 E.M.珀塞尔美国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F.布洛赫美国1953 F.塞尔尼克荷兰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1954 M.玻恩德国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W.W.G.玻特德国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1955 P.库什美国精密测定电子磁矩 W.E.拉姆美国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1956 W.肖克莱美国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 W.H.布拉顿美国 J.巴丁美国1957 李政道美国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杨振宁美国1958 P.A.切连柯夫前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 I.M.弗兰克前苏联 I.Y.塔姆前苏联1959 E.萨克雷美国发现反质子 O.张伯伦美国1960 D.A.格拉塞尔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 R.霍夫斯塔特美国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R.L.穆斯堡德国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1962 L.D.朗道前苏联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1963 E.P.维格纳美国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M.G.迈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 J.H.D.詹森德国1964 C.H.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N.G.巴索夫前苏联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A.M.普洛霍罗夫前苏联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1965 R.P.费曼美国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 J.S.施温格美国朝永振一郎日本1966 A.卡斯特莱法国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1967 H.A.贝特美国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1968 L.W.阿尔瓦雷斯美国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1969 M.盖尔曼美国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1970 H.O.G.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 L.E.F.尼尔法国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1971 D.加波英国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1972 J.巴丁美国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 L.N.库珀美国 J.R.斯莱弗美国1973 B.D.约瑟夫森英国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江崎岭于奈日本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I.迦埃弗美国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1974 M.赖尔英国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A.赫威期英国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1975 A.N.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B.R.莫特尔孙丹麦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L.J.雷恩瓦特美国1976 B.里克特美国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丁肇中美国1977 P.W.安德孙美国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J.H.范弗莱克美国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英国1978 A.A.彭齐亚斯美国 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 R.W.威尔孙美国 P.L.卡皮查前苏联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1979 S.L.格拉肖美国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 S.温伯格美国 A.L.萨拉姆巴基斯坦1980 J.W.克罗宁美国 CP不对称性的发现 V.L.菲奇美国1981 N.布洛姆伯根美国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A.L.肖洛美国 K.M.瑟巴瑞典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1982 K.威尔孙美国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1983 S.钱德拉塞卡尔美国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W.福勒美国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1984 C.鲁比亚意大利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 S.范德梅尔荷兰1985 K.V.克利青德国量子霍耳效应1986 E.鲁斯卡德国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 G.宾尼瑞士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 H.罗雷尔瑞士1987 J.G.柏诺兹美国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K.A.穆勒美国1988 L.M.莱德曼美国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 M.施瓦茨美国 J.斯坦伯格英国1989 N.F.拉姆齐美国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 W.保罗德国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 H.G.德梅尔特美国1990 J.杰罗姆美国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 H.肯德尔美国 R.泰勒加拿大1991 P.G.德燃纳法国液晶基础研究1992 J.夏帕克法国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1993 J.泰勒美国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L.赫尔斯美国1994 C.沙尔美国发展中子散射技术 B.布罗克豪斯加拿大1995 M.L.珀尔美国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 F.雷恩斯美国1996 戴维.李美国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奥谢罗夫美国 R.C.里查森美国1997 朱棣文美国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 K.塔诺季法国菲利浦斯美国1998 劳克林美国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斯特默美国崔琦美国1999 H.霍夫特荷兰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马丁努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 若尔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圣彼得堡约飞物理技术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伯特克勒默和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S基尔比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他们的工作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特别是他们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
若雷斯·阿尔费罗夫 2000 年赫伯特·克勒默杰克·基尔比埃里克·康奈尔2001 年卡尔·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雷蒙德·戴维斯 2002 年小柴昌俊里卡尔多·贾科尼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 2003 年维塔利·金兹堡安东尼·莱格特戴维·格罗斯 2004 年戴维·普利策弗朗克·韦尔切克 2005 罗伊·格劳伯俄罗斯德国美国美国美国德国美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俄罗斯英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 “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 射线源的发现” “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 “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年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 2006 年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艾尔伯·费尔彼得·格林贝格小林诚 2008 年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高锟 2009 年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布莱恩·施密特国美国德国美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日本美国英国美国美国荷兰英/ 俄澳大利亚美国“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发现巨磁阻效应”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2007 年“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 “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 2010 年“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3] 2011 “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亚当·里斯索尔·珀尔马特塞尔日·阿罗什大卫·维因兰德彼得·希格斯 2013 弗朗索瓦·恩格勒赤崎勇 2014 天野浩中村修二 2015 梶田隆章阿瑟·B·麦克唐纳 2016 戴维·索利斯迈克尔·科斯特利茨邓肯·霍尔丹美国法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日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美英/美英国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
同时他在行政管理上亦有相当经验,曾在斯坦福大学领导物理学系,又曾在贝尔实验室领导电子化研究工作。
自2004年起,他出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负责人,该实验室每年预算规模6.5亿美元,辖下有4000名员工。
致力于环保工作朱棣文在职业生涯中一直致力于环保工作。
掌管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后,朱棣文即把研究重点转到新型的生化能源、人工光合作用和太阳能等一系列“绿色工程”上。
此外,他还大力提倡政府引进措施,减少排放温室气体。
对于把环保理念引进家庭生活,朱棣文曾说每户国民只需投资1000美元成本就可提升能源效益,可惜的是民众多宁愿把钱花在花岗石的厨台上。
去年夏天,朱棣文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全国清洁能源会议上说,除非能源工作由专业人士而非说客承担,否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朱棣文是继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在他之后,还有两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和英美双国籍华裔高锟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七位华裔获奖人中,除李远哲和钱永健为诺贝尔化学奖外,其余皆是物理奖。
年表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祖籍中国江苏省太仓县(今太仓市)朱棣文1968年获颁罗彻斯特大学斯托达数学奖1970年罗彻斯特大学斯托达物理奖及伍德罗?威尔逊奖学金1970-1974年获颁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预备生奖学金1976-197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1977-1978年获颁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1978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理事1978-1983年担任电磁现象研究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1983-1987年担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获颁美国物理学会在激光光谱领域的布洛依达奖1987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和应用物理教授迄今1987-1988年担任哈佛大学莫里斯洛伯讲师1989年担任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特邀访问学者1990年担任美国光学学会理事及法国学院访问教授1990年受邀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教师学会的理直脱迈耶纪念奖讲演1990-1993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1992年担任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93年获颁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及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获颁美国物理学会在激光科学领域的亚瑟萧洛奖及美国光学学会的威廉梅格斯奖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諾貝爾獎章(AFP PHOTO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獎項。
他於1895年11月27日在法國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樂部上立下遺囑,用其遺產中的920萬美元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以表彰那些對社會做出卓越貢獻,或做出傑出研究、發明以及實驗的人士。
諾貝爾獎分為6個獎項: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到目前為止,有10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按獲獎時間排序,他們是:屠呦呦成为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继莫言之后的第二位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
那么,咱们来梳理一下,到底哪些既是“华人”、又是“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
一、杨振宁美籍华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北平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开始同李政道进行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科研合作。
他与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与他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二、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5日—),汉族,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誉为「神童博士」。
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三、钱永健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汉族,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四、李远哲诺贝尔化学奖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7年物理学奖,由三位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美国的朱棣文(Stephen Chu)、科恩-塔诺季(Claude Cohen-Tannoudji)和法国的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D. Phillips),表彰他们发现了使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
朱棣文(Stephen Chu,1948—),是华裔科学家,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父亲朱汝瑾博士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棣文小时候曾醉心于制作各种模型,后来又迷上了化学游戏,对体育运动也十分热衷,可以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上高中时,对物理和微积分两门课程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两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没有太多的公式需要记忆,只根据少量的基本规则,通过逻辑推理就可以演绎出最终的结论。
1976年,朱棣文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
后来加入贝尔实验室,1983年任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
1987年应聘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0年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
他因开发了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技术获1993年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
同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2013年担任第12任美国能源部长。
2016年,担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主席。
朱棣文是在中西方文化共同浸染下成长起来的,继承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他的内心深处既有西方人的率真、幽默,也有东方人的谦虚、含蓄。
他不是那种木讷型的科学家,而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充满风趣的人。
1科恩-塔诺季(Claude Cohen-Tannoudji,1933—),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康斯坦丁,由于当时阿尔及利亚没有独立,受法国管辖,他自然成为法国公民。
科恩-塔诺季上大学期间,由于受到物理学教授阿尔弗雷德·卡斯特罗的影响,而把志向从研究机械转向研究物理学。
1962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博士学位。
1973年在法兰西学院任教授。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玛丽·居里法国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古斯塔夫·赫兹德国1926年让·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康普顿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爱德华·珀塞尔美国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博特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约翰·巴丁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朱利安·施温格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伽博·丹尼斯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利昂·库珀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乔治·斯穆特美国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 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年: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1902年: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1903年: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1909年: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910年:范德瓦尔斯(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1913年: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1914年: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W·H·布拉格、W·L·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916年:未颁奖1917年: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1918年: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921年: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1923年: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伊(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1931年:未颁奖1932年:海森堡(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1933年: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1934年:未颁奖1935年:乍得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1938年: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1939年: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1940年:未颁奖1941年:未颁奖1942年:未颁奖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1945年: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兼容原理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以下是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1901-2016):1901年,___(德国)因发现不寻常的射线,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将其命名为伦琴射线,同时将其作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___和___(荷兰)因发现了塞曼效应,即磁场对辐射现象的影响。
1903年,___(法国)因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1904年,___(英国)因对___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了研究。
1905年,___和___(德国)因对阴极射线进行了研究。
1906年,___(英国)因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进行了研究。
1907年,___耳孙(美国)因发明了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1908年,___(法国)因发明了精密光学仪器,并借助它们进行了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9年,___和___(意大利和德国)因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进行了研究。
1910年,___(荷兰)因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进行了研究,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了氩。
1911年,___(德国)因对热辐射的定律进行了研究。
1912年,___(瑞典)因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并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1913年,___(荷兰)因发现了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4年,___(德国)因推动了量子物理学的发展。
1915年,___和___(英国)因发现了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17年,___(英国)因对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进行了研究,推动了物理学的精密测量。
1918年,___(德国)因对热辐射的定律进行了研究。
1919年,___(德国)因发现了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20年,___(瑞士)因发明了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21年,___(德国)因对量子的发现进行了研究,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以上是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列表,他们的成就和贡献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朱棣文科恩-塔诺季菲利普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Stephen Chu,1948—),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学院和高等师范学院的科恩-塔诺季(Claude Cohen -Tannoudji,1933—)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院的菲利普斯(William D.Phillips,1948—),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方法方面所作的贡献。
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研究,是当代物理学的热门课题,十几年来成果不断涌现,前景激动人心,形成了分子和原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操纵和控制单个原子一直是物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固体和液体中的原子处于密集状态之中,分子和原子相互间靠得很近,联系难以隔绝,气体分子或原子则不断地在作无规乱运动,即使在室温下空气中的原子分子的速率也达到几百m/s。
在这种快速运动的状态下,即使有仪器能直接进行观察,它们也会很快地就从视场中消失,因此难以对它们进行研究。
降低其温度,可以使它们的速率减小;但是问题在于:气体一经冷却,它就会先凝聚为液体,再冻结成固体。
如果是在真空中冷冻,其密度就可以保持足够地低,避免凝聚和冻结。
但即使低到-270℃,还会有速率达到几十m/s的分子原子,因为分子原子的速率是按一定的规律分布的。
接近绝对零度(-273℃以下)时,速率才会大为降低。
当温度低到10-6K,即1微开(μK)时,自由氢原子预计将以低于25cm/s的速率运动。
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低的温度呢?朱棣文、科恩-塔诺季、菲利普斯以及其他许多物理学家开发了用激光把气体冷却到微开温度范围的各种方法,并且把冷却了的原子悬浮或拘捕在不同类型的“原子陷阱”中。
在这里面,个别原子可以以极高的精确度得到研究,从而确定它们的内部结构。
当在同一体积中陷俘越来越多的原子时,就组成了稀薄气体,可以详细研究其特性。
这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创造的这些新研究方法,为扩大我们对辐射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得主列表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得主列表跳过字词转换说明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
转换内容:下方采用物理学组全文转换[编辑]原始语言:Gravitation;台灣:萬有引力;大陆:万有引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万有引力原始语言:traction;台灣:牽引力;大陆:牵引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牵引力原始语言:attraction;台灣:吸引力;大陆:吸引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吸引力原始语言:Integralform;台灣:積分形式;大陆:积分形式;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积分形式原始语言:Differentialform;台灣:微分形式;大陆:微分形式;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微分形式原始语言:Gravitationalacceleration;台灣:重力加速度;大陆:重力加速度;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重力加速度原始语言:equations;台灣:方程組;大陆:方程组;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方程组原始语言:Auger;大陆:俄歇;台灣:奧杰;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俄歇原始语言:Avogadroconstant;台灣:亞佛加厥常數;大陆:阿伏伽德罗常量;香港:阿佛加德羅常數;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阿伏伽德罗常量原始语言:Bohrmagneton;大陆:玻尔磁子;台灣:波耳磁元;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尔磁子原始语言:Born-Oppenheimerapproximation;大陆: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台灣:波恩-歐本海默近似法;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原始语言:BigBang;大霹靂?大陆:大爆炸;大霹靂?台灣:大霹靂;大霹靂?香港:大爆炸;大霹靂?新加坡:大爆炸;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大爆炸原始语言:BigBang;台灣:大爆炸;大陆:大爆炸;香港:大爆炸;新加坡:大爆炸;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大爆炸原始语言:Biot-Savartlaw;台灣:必歐-沙伐定律;大陆:毕奥-萨伐尔定律;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毕奥-萨伐尔定律原始语言:Boltzmannconstant;大陆:玻尔兹曼常量;台灣:波茲曼常數;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尔兹曼常量原始语言:Brackettseries;大陆:布拉开线系;台灣:布拉克系;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拉开线系原始语言:Brans-Dicke(theory);大陆:布兰斯-迪克;台灣:卜然斯-狄基;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兰斯-迪克原始语言:Breit-Wigner;大陆:布赖特-维格纳;台灣:布萊特-維格納;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赖特-维格纳原始语言:Center-of-massframe;台灣:質心系;大陆:质心系;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质心系原始语言:Centralforce;台灣:連心力;大陆:有心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有心力原始语言:Charge-massratio;台灣:電荷質量比;大陆:荷质比;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荷质比原始语言:Charm;台灣:魅;大陆:粲;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粲原始语言:Classical;台灣:古典;大陆:经典;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经典原始语言:Condensedmatter;台灣:凝態;大陆:凝聚态;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凝聚态原始语言:coldfusion;台灣:冷融合;大陆:冷聚变;香港:冷聚變;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冷聚变原始语言:collapse;大陆:坍缩;台灣:塌縮;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坍缩原始语言:confinementfusion;台灣:局限融合;大陆:约束聚变;香港:約束聚變;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约束聚变原始语言:criterion;台灣:準則;大陆:判据;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判据原始语言:Decoherence;台灣:去相干;大陆:退相干;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退相干原始语言:Diffraction;台灣:繞射;大陆:衍射;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衍射原始语言:Dimension;台灣:因次;大陆:量纲;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量纲原始语言:Dulong-Petitlaw;台灣:杜隆-泊替定律;大陆:杜隆-珀蒂定律;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杜隆-珀蒂定律原始语言:Electronhole;台灣:電洞;大陆:空穴;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空穴原始语言:Equation;台灣:方程式;大陆:方程;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方程原始语言:Fractal;台灣:碎形;大陆:分形;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分形原始语言:Fusionreaction;台灣:融合反應;大陆:聚变反应;香港:聚變反應;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聚变反应原始语言:Gravitation;台灣:重力;大陆:引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引力原始语言:Gravitationalwave;台灣:重力波;大陆:引力波;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引力波原始语言:Heliumfusion;台灣:氦融合;大陆:氦聚变;香港:氦聚變;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氦聚变原始语言:Holography;台灣:全像;大陆:全息;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全息原始语言:Hydrogenfusion;台灣:氫融合;大陆:氢聚变;香港:氫聚變;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氢聚变原始语言:Interaction;台灣:交互作用;大陆:相互作用;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相互作用原始语言:Ionizingradiation;台灣:游離輻射;大陆:电离辐射;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电离辐射原始语言:Laser;台灣:雷射;大陆:激光;香港:激光;新加坡:镭射;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激光原始语言:Legendretransformation;台灣:勒壤得轉換;大陆:勒让德变换;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勒让德变换原始语言:Liouville''stheorem;台灣:劉維定理;大陆:刘维尔定理;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刘维尔定理原始语言:Loopquantumgravity;台灣:迴圈量子重力;大陆:圈量子引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圈量子引力原始语言:Loopquantumgravitytheory;台灣:迴圈量子重力理論;大陆:圈量子引力论;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圈量子引力论原始语言:Lymanseries;台灣:來曼系;大陆:莱曼系;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莱曼系原始语言:Macroscopic;台灣:巨觀;大陆:宏观;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宏观原始语言:Magneticdomain;台灣:磁域;大陆:磁畴;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磁畴原始语言:Maser;台灣:邁射;大陆:激微波;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激微波原始语言:Meanfreepath;台灣:平均自由徑;大陆:平均自由程;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平均自由程原始语言:Mole;大陆:摩尔;台灣:莫耳;香港:摩爾;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摩尔原始语言:Muon;大陆:μ子;台灣:緲子;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μ子原始语言:Netforce;台灣:淨力;大陆:合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合力原始语言:Netexternalforce;台灣:淨外力;大陆:合外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合外力原始语言:Nuclearfission;大陆:核裂变;台灣:核分裂;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核裂变原始语言:Nuclearfusion;大陆:核聚变;香港:核聚變;台灣:核融合;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核聚变原始语言:Neutrino;台灣:微中子;大陆:中微子;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中微子原始语言:Noise;台灣:雜訊;大陆:噪声;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噪声原始语言:Plasma;台灣:電漿;大陆:等离子体;香港:等離子體;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等离子体原始语言:Plasma;漿?大陆:等离子体;漿?台灣:漿;漿?香港:等離子體;漿?新加坡:等离子体;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等离子体原始语言:Plasmastate;台灣:電漿態;大陆:等离子态;香港:等離子態;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等离子态原始语言:Positronium;台灣:正子電子偶;大陆:电子偶素;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电子偶素原始语言:Potentialenergy;台灣:位能;大陆:势能;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势能原始语言:Probability;台灣:機率;大陆:概率;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概率原始语言:Probability;几率?大陆:几率;几率?台灣:機率;几率?香港:機率;几率?新加坡:几率;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几率原始语言:Propertime;台灣:原時;大陆:固有时;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固有时原始语言:quark-gluonplasma;大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香港: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台灣:夸克-膠子漿;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原始语言:Scalar;台灣:純量;大陆:标量;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标量原始语言:Scalarpotential;台灣:純量位;大陆:标势;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标势原始语言:Singularity;台灣:奇異點;大陆:奇点;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奇点原始语言:Shearstress;台灣:切應力;大陆:剪应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剪应力原始语言:Staticallyindeterminate;台灣:靜不定;大陆:超静定;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超静定原始语言:Tesla;台灣:特斯拉;大陆:特斯拉;香港:忒斯拉;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特斯拉原始语言:Tunnelling;大陆:隧穿;台灣:穿隧;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隧穿原始语言:Turbulence;台灣:亂流;大陆:湍流;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湍流原始语言:Unitary;台灣:么正;大陆:幺正;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幺正原始语言:Vector;台灣:向量;大陆:矢量;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矢量原始语言:Vectorpotential;台灣:向量位;大陆:矢势;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矢势原始语言:Electroweakinteraction;台灣:電弱相互作用;大陆:弱电相互作用;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弱电相互作用原始语言:Viscosity;台灣:黏性;大陆:粘性;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粘性原始语言:Viscoelasticity;台灣:黏彈性;大陆:粘弹性;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粘弹性原始语言:Waveguide;台灣:導波;大陆:波导;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波导原始语言:Avogadro;台灣:亞佛加厥;大陆:阿伏伽德罗;香港:阿佛加德羅;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阿伏伽德罗原始语言:Becquerel;台灣:貝克勒;香港:貝克勒爾;大陆:贝克勒尔;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贝克勒尔原始语言:Bernoulli;台灣:白努利;大陆:伯努利;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伯努利原始语言:Biot;台灣:必歐;大陆:毕奥;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毕奥原始语言:Bohr;台灣:波耳;大陆:玻尔;香港:玻爾;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尔原始语言:Boltzmann;台灣:波茲曼;大陆:玻尔兹曼;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尔兹曼原始语言:Bravais;台灣:布拉菲;大陆:布拉维;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拉维原始语言:Brillouin;台灣:布里元;大陆:布里渊;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布里渊原始语言:Cherenkov;台灣:契忍可夫;大陆:切连科夫;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切连科夫原始语言:D''Alembert;台灣:達朗伯特;大陆:达朗贝尔;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达朗贝尔原始语言:Doppler;台灣:都卜勒;大陆:多普勒;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多普勒原始语言:Drude;台灣:德汝德;大陆:德鲁德;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德鲁德原始语言:Fabry;台灣:法布立;大陆:法布里;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法布里原始语言:Fourier;台灣:傅立葉;大陆:傅里叶;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傅里叶原始语言:Franck;台灣:法蘭克;大陆:弗兰克;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弗兰克原始语言:Gerlach,Walther;台灣:革拉赫;大陆:格拉赫;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格拉赫原始语言:Gibbs;台灣:吉布士;大陆:吉布斯;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吉布斯原始语言:Gordon;台灣:戈登;大陆:高登;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高登原始语言:Heaviside;台灣:黑維塞;大陆:赫维赛德;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赫维赛德原始语言:Hooke;台灣:虎克;大陆:胡克;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胡克原始语言:Hubble;台灣:哈柏;大陆:哈勃;香港:哈勃;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哈勃原始语言:Ising;台灣:易辛;大陆:伊辛;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伊辛原始语言:Jacobi;台灣:亞可比;大陆:雅可比;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雅可比原始语言:Kelvin;台灣:克耳文;大陆:开尔文;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开尔文原始语言:Kepler;台灣:克卜勒;大陆:开普勒;香港:開普勒;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开普勒原始语言:Kirchhoff;台灣:克希荷夫;大陆:基尔霍夫;香港:基爾霍夫;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基尔霍夫原始语言:Kruskal;台灣:克魯斯卡;大陆:克鲁斯卡尔;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克鲁斯卡尔原始语言:Landau;台灣:蘭道;大陆:朗道;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朗道原始语言:Langmuir;台灣:蘭米爾;大陆:朗缪尔;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朗缪尔原始语言:Lenz;台灣:冷次;大陆:楞次;香港:楞次;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楞次原始语言:Liénard;台灣:黎納;大陆:李纳;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李纳原始语言:Lorentz;台灣:勞侖茲;大陆:洛伦兹;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洛伦兹原始语言:Lorenz;台灣:勞侖次;大陆:洛伦茨;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洛伦茨原始语言:Maxwell;台灣:馬克士威;大陆:麦克斯韦;香港:麥克斯韋;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麦克斯韦原始语言:Michelson;台灣:邁克生;大陆:迈克耳孙;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迈克耳孙原始语言:Minkowski;台灣:閔考斯基;大陆:闵可夫斯基;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闵可夫斯基原始语言:Morley;台灣:莫立;大陆:莫雷;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莫雷原始语言:Moseley;台灣:莫斯利;大陆:莫塞莱;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莫塞莱原始语言:Olbers;台灣:歐伯斯;大陆:奧伯斯;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奧伯斯原始语言:Pauli;台灣:包立;大陆:泡利;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泡利原始语言:Penrose;台灣:潘洛斯;大陆:彭罗斯;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彭罗斯原始语言:Perot;台灣:培若;大陆:珀罗;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珀罗原始语言:Poisson;台灣:帕松;大陆:泊松;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泊松原始语言:Poynting;台灣:坡印廷;大陆:坡印亭;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坡印亭原始语言:Rayleigh;台灣:瑞立;大陆:瑞利;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瑞利原始语言:Reissner;台灣:萊斯納;大陆:雷斯勒;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雷斯勒原始语言:Rutherford;台灣:拉塞福;大陆:卢瑟福;香港:盧瑟福;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卢瑟福原始语言:Rydberg;台灣:芮得柏;大陆:里德伯;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里德伯原始语言:Schr?dinger;台灣:薛丁格;大陆:薛定谔;香港:薛定諤;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薛定谔原始语言:Snell;台灣:司乃耳;大陆:斯涅尔;香港:斯涅耳;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斯涅尔原始语言:Stefan;台灣:斯特凡;大陆:斯特藩;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斯特藩原始语言:Stern,Otto;台灣:斯特恩;大陆:施特恩;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施特恩原始语言:JosephThomson;台灣:湯姆森;大陆:汤姆孙;香港:湯姆生;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汤姆孙原始语言:VandeGraaff;台灣:凡德格拉夫;大陆:范德格拉夫;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范德格拉夫原始语言:VanderWaals;台灣:凡得瓦;大陆:范德瓦耳斯;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范德瓦耳斯原始语言:vonNeumann;台灣:馮?諾伊曼;大陆:冯?诺伊曼;香港:馮?紐曼;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冯?诺伊曼原始语言:Wien;台灣:維因;大陆:维恩;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维恩原始语言:Wiechert;台灣:維謝;大陆:维谢尔;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维谢尔原始语言:Wilson;台灣:威爾森;大陆:威耳逊;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威耳逊原始语言:Witten;台灣:維騰;大陆:威滕;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威滕原始语言:Α,α,alpha;大陆:阿尔法;香港:阿爾法;台灣:阿伐;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阿尔法原始语言:Β,β,beta;大陆:贝塔;香港:貝塔;台灣:貝他;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贝塔原始语言:Γ,γ,gamma;大陆:伽马;台灣:伽瑪;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伽马[展开]?字词转换说明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伦琴射线或X射线)1902年: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1853年7月18日-1928年2月4日,荷兰)、彼得·塞曼(1865年5月25日-1943年10月9日,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1852年12月15日-1908年8月25日,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1859年5月15日-1906年4月19日,法国)、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女,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尔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特(1842年11月12日-1919年06月30日,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1862年6月7日-1947年5月20日,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1856年8月30日-1940年12月18日,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尔逊(1852年12月19日-1931年5月9日,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845年8月16日-1921年7月13日,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1909年: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意大利)、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1850年6月6日-1918年4月20日,德国)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1910年: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1837年11月23日-1923年3月8日,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威廉·维恩(1864年1月13日-1928年8月30日,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1869年11月30日-1937年12月9日,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1879年10月9日-1960年4月24日,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1862年7月2日-1942年3月10日,英国)、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890年3月31日-1971年7月1日,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916年:未颁奖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1877年6月7日-1944年10月23日,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1874年4月15日-1957年6月21日,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1861年2月15日-1938年6月13日,瑞士)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1868年3月22日-1953年12月19日,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1924年:曼内·西格巴恩(1886年12月3日-1978年9月26日,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1882年8月26日-1964年5月21日,德国/美国)、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1887年7月22日-1975年10月30日,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1926年:让·巴蒂斯特·皮兰(1870年9月30日-1942年4月17日,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亚瑟·霍利·康普顿(1892年9月10日-1962年3月15日,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即康普顿效应);查尔斯·威尔逊(1869年2月14日-1959年11月15日,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1879年4月26日-1959年2月15日,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即理查森定律)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伊(1892年8月15日-1987年3月19日,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1888年11月7日-1970年11月21日,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即拉曼效应)1931年:未颁奖1932年:沃纳·卡尔·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奥地利)、保罗·狄拉克(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1934年:未颁奖1935年:詹姆斯·查得威克(1891年10月20日-1974年7月24日,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1883年6月24日-1964年12月17日,美国)发现宇宙辐射;卡尔·大卫·安德森(1905年9月3日-1991年1月11日,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戴维森(1881年10月22日-1958年2月1日,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1892年5月3日-1975年9月10日,英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1938年:恩利克·费米(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国)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1901年8月8日-1958年8月27日,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0年:未颁奖1941年:未颁奖1942年:未颁奖1943年:奥托·斯特恩(1888年2月17日-1969年8月17日,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美国)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布里奇曼(1882年4月21日-1961年8月20日,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多·阿普尔顿(1892年9月6日-1965年4月21日,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1897年11月18日-1974年7月13日,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1907年1月23日-1981年9月8日,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1903年12月5日-1969年8月9日,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罗夫特(1897年5月27日-1967年9月18日,英国)、欧内斯特·托马斯·沃尔顿(1903年10月6日-1995年6月25日,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1905年10月23日-1983年9月10日,美国)、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1912年8月30日-1997年3月7日,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1888年7月16日-1966年3月10日,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1882年12月11日-1970年1月5日,德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威廉·格奥尔格·博特(1891年1月8日-1957年2月8日,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1913年7月12日-2008年5月15日,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1911年1月26日-1993年3月20日,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沃尔特·豪泽·布拉顿(1902年2月10日-1987年10月13日,美国)、约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1910年-1989年,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1957年: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美国)、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美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1904年-1990年1月6日,前苏联)、伊戈尔·塔姆(1895年7月8日-1971年4月12日,前苏联)、伊利亚·弗兰克(1908年10月23日-1990年6月22日,前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辐射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1905年2月1日-1989年4月22日,美国)、欧文·张伯伦(1921年7月10日-2006年2月28日,美国)发现反质子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1926年9月21日-2013年2月28日,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斯塔特(1915年2月5日-1990年11月17日,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1929年1月31日-,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即穆斯堡尔效应)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1908年1月22日-1968年4月1日,前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1902年11月17日-1995年1月1日,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女,1906年6月8日-1972年2月20日,美国)、汉斯·延森(1907年6月25日-1973年2月11日,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1964年:查尔斯·哈德·汤斯(1915年07月28日-2015年01月27日,美国)、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1922年12月14日-2001年7月1日,前苏联)、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1916年7月11日-2002年1月8日,前苏联)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1965年:朝永振一郎(1906年3月31日-1979年7月8日,日本)、朱利安·施温格(1918年2月12日-1994年7月16日,美国)、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国)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1902年5月3日-1984年1月7日,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贝特(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1911年6月13日-1988年9月1日,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1929年9月15日-,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1908年5月30日-1995年4月2日,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1904年11月22日-2000年11月17日,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丹尼斯·加博尔(1900年6月5日-1979年2月9日,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利昂·N·库柏(1930年2月28日-,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1931年5月31日-,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1973年:江崎玲于奈(1925年3月12日-,日本)、伊瓦尔·贾埃弗(1929年4月5日-,美国)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1940年1月4日-,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1918年9月27日-1984年,英国)、安东尼·休伊什(1924年5月11日-,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1922年6月19日-2009年9月8日,丹麦)、本·罗伊·莫特森(1926年7月9日-,丹麦/美国)、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1917年12月9日-1986年5月31日,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1976年: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国)、伯顿·里克特(1931年3月22日-,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共同发现了J粒子)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1923年12月13日-,美国)、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1905年-1996年,英国)、约翰·哈斯布鲁克·范扶累克(1899年3月13日-1980年10月27日,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1978年:卡皮查(1894年7月8日-1984年4月8日,前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1933年4月26日-,美国)、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1936年1月10日-,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1932年12月5日-,美国)、史蒂文·温伯格(1933年5月3日-,美国)、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1926年1月29日-1996年11月21日,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1931年9月29日-,美国)、瓦尔·洛格斯登·菲奇(1923年3月10日-2015年2月5日,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1981年:凯·西格巴恩(1918年4月20日-2007年7月20日,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1920年3月11日-,美国)、阿瑟·伦纳德·肖洛(1921年5月5日-1999年4月28日,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1982年:肯尼斯·G·威尔逊(1936年6月8日-2013年6月15日,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1910年10月19日-1995年8月21日,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1911年8月9日-1995年3月14日,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罗·鲁比亚(1934年-,意大利)、西蒙·范德梅尔(1925年11月24日-2011年3月4日,荷兰)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1943年6月28日-,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1906年12月25日-1988年5月27日,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1947年7月20日-,德国)、海因里希·罗雷尔(1933年6月6日-2013年5月16日,瑞士)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约翰内斯·格奥尔格·贝德诺尔茨(1950年5月16日-,德国)、卡尔·亚历山大·米勒(1927年4月20日-,瑞士)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1988年:利昂·莱德曼(1922年7月15日-2018年10月3日,美国)、梅尔文·施瓦茨(1932年11月2日-2006年8月28日,美国)、杰克·施泰因贝格尔(1921年5月25日-,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F·拉姆齐(1915年8月27日-2011年11月4日,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1922年9月9日-2017年3月7日,德国/美国)、沃尔夫冈·保罗(1913年8月10日-1993年12月7日,德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1930年3月28日-,美国)、亨利·韦·肯德尔(1926年12月9日-1999年2月15日,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1929年11月2日-2018年2月22日,加拿大/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1932年10月24日-2007年5月18日,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1924年8月1日-2010年9月29日,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1950年11月28日-,美国)、约瑟夫·胡顿·泰勒(1941年3月29日-,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1918年7月15日-2003年12月13日,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格伦伍德·沙尔(1915年9月23日-2001年3月31日,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刘易斯·佩尔(1927年6月24日-,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1918年3月16日-1998年8月26日,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1996年:戴维·莫里斯·李(1931年1月20日-,美国)、道格拉斯·迪安·奥谢罗夫(1945年8月日-,美国)、罗伯特·科尔曼·理查森(1937年6月26日-2013年2月19日,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1997年: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美国)、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1933年4月1日-,法国)、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1948年11月5日-,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1950年11月1日-,美国)、霍斯特·路德维希·斯特默(1949年4月6日-,德国)、崔琦(1939年2月28日-,美国)发现了电子在强磁场中的分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1946年7月5日-,荷兰)、马丁纽斯·J·G·韦尔特曼(1931年6月27日-,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2000年:若尔斯·阿尔费罗夫(1930年3月15日-,俄罗斯)、赫伯特·克勒默(1928年8月25日-,德国)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杰克·基尔比(1923年11月8日-2005年6月20日,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阿林·康奈尔(1961年12月9日-,美国)、卡尔·埃德温·威曼(1951年2月26日-,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1957年10月21日-,德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1914年10月14日-2006年5月31日,美国)、小柴昌俊(1926年9月19日-,日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里卡尔多·贾科尼(1931年10月6日-,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维奇·阿布里科索夫(1928年6月25日-2017年3月29日,俄罗斯/美国)、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1916年10月4日-2009年11月8日,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1938年3月26日-,英国/美国)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2004年:戴维·J·格罗斯(1941年2月-,美国)、戴维·普利策(1949年8月31日-,美国)、弗兰克·维尔泽克(1951年5月15日-,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2005年:罗伊·J·格劳伯(1925年9月1日-2018年12月26日,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L·霍尔(1934年8月21日-,美国)、特奥多尔·W·亨施(1941年-,德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2006年:约翰·C·马瑟(1945年8月7日-,美国)、乔治·菲茨杰拉德·斯穆特(1945年2月20日-,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2007年:阿尔伯特·费尔(1938年3月7日-,法国)、彼得·安德烈亚斯·格林贝格(1939年5月18日-2018年4月7日,德国)发现巨磁阻效应2008年:小林诚(1944年4月7日-,日本)、益川敏英(1940年2月7日-,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南部阳一郎(1921年1月18日-2015年7月5日,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英国/美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1924年8月19日-2011年5月7日,美国)、乔治·史密斯(1930年-,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2010年:安德烈·海姆(1958年10月-,英国)、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974年8月23日-,俄罗斯/英国)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2011年:布莱恩·保罗·施密特(1967年2月24日-,美国/澳大利亚)、亚当·盖·里斯(1969年12月16日-,美国)、索尔·波尔马特(1959年-,美国)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1944年9月11日-,法国)、大卫·维因兰德(1944年2月24日-,美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2013年:彼得-希格斯(1929年5月29日-,英国)、弗朗索瓦·恩格勒(1932年11月6日-,比利时)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2014年:赤崎勇(1929年1月30日-,日本)、天野浩(1960年9月11日-,日本)、中村修二(1954年5月22日-,美国)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2015年:梶田隆章(1959年3月9日-,日本)、阿瑟·布鲁斯·麦克唐纳(1943年8月29日-,加拿大)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2016年:戴维·J·索利斯(1934年9月21日-,美国)、J·迈克尔·科斯特利茨(1942年-,美国)、邓肯·霍尔丹(1951年9月14日-,美国)发现了物质拓扑相以及在拓扑相变方面作出的理论贡献2017年:基普·斯蒂芬·索恩(1940年6月1日-,美国)、巴里·克拉克·巴里什(1936年1月27日-,美国)、雷纳·韦斯(1932年9月29日-,美国)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2018年:亚瑟·阿什金(1922年9月2日-,美国)、热拉尔·穆鲁(法国)、唐娜·斯特里克兰(女,1959年-,加拿大)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2019年:吉姆·皮布尔斯(1935年-,美国)、米歇尔·麦耶(1942年1月12日-,瑞士)、迪迪埃·奎洛兹(1966年2月23日-,瑞士)在宇宙学和地外行星相关领域的研究贡献。
1901年威廉·伦琴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彼得·塞曼1903年亨利·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1904年约翰·斯特拉特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1906年约瑟夫·汤姆森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生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卡尔·布劳恩1910年约翰内斯·范德瓦耳斯1911年威廉·维因1912年古斯塔夫·达伦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916年没有颁奖1917年查尔斯·巴克拉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1920年夏尔·纪尧姆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22年尼尔斯·波耳1923年罗伯特·密立根1924年曼内·西格巴恩1925年詹姆斯·法兰克,古斯塔夫·赫兹1926年让·佩兰1927年阿瑟·康普顿,查尔斯·威尔森1928年欧文·瑞查森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拉曼1931年没有颁奖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1933年埃尔文·薛定谔,保罗·狄拉克1934年没有颁奖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1936年维克托·赫斯,卡尔·安德森1937年克林顿·戴维森,乔治·汤姆森1938年恩里科·费米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1940年没有颁奖1941年没有颁奖1942年没有颁奖1943年奥托·斯特恩1944年伊西多·拉比1945年沃尔夫冈·包立1946年珀西·布里奇曼1947年爱德华·阿普尔顿1948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1949年汤川秀树1950年塞西尔·鲍威尔1951年约翰·考克饶夫,欧内斯特·沃吞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爱德华·珀塞尔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1954年马克斯·玻恩,瓦尔特·博特1955年威利斯·兰姆,波利卡普·库施1956年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沃尔特·布喇顿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1958年帕维尔·切连科夫,伊利亚·法兰克,伊戈尔·塔姆1959年埃米利奥·塞格雷,欧文·张伯伦1960年唐纳德·格拉泽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鲁道夫·穆斯堡尔1962年列夫·朗道1963年尤金·维格纳,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约翰内斯·延森1964年查尔斯·汤斯,尼古拉·巴索夫,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1965年朝永振一郎,朱利安·施温格,理查德·费曼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1967年汉斯·贝特1968年路易斯·阿尔瓦雷茨1969年默里·盖尔曼1970年汉尼斯·阿尔文,路易·奈耳1971年伽博·丹尼斯1972年约翰·巴丁,利昂·库珀,约翰·施里弗1973年江崎玲于奈,伊瓦尔·贾埃弗,布赖恩·约瑟夫森1974年马丁·赖尔,安东尼·休伊什1975年奥格·玻尔,本·莫特森,利奥·雷恩沃特1976年伯顿·里克特,丁肇中1977年菲利普·安德森,内维尔·莫特,约翰·凡扶累克1978年彼得·卡皮查,阿诺·彭齐亚斯,罗伯特·威尔逊1979年谢尔登·格拉肖,阿卜杜勒·萨拉姆,史蒂文·温伯格1980年詹姆斯·克罗宁,瓦尔·菲奇1981年凯·西格巴恩,尼古拉斯·布隆伯根,阿瑟·肖洛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威廉·福勒1984年卡洛·鲁比亚,西蒙·范德梅尔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格尔德·宾宁,海因里希·罗雷尔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卡尔·米勒1988年利昂·莱德曼,梅尔文·施瓦茨,杰克·施泰因贝格尔1989年诺曼·拉姆齐,汉斯·德默尔特,沃尔夫冈·保罗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尔,理查·泰勒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1992年乔治·夏帕克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约瑟夫·泰勒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克利福德·沙尔1995年马丁·佩尔,弗雷德里克·莱因斯1996年戴维·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罗伯特·理查森1997年朱棣文,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威廉·菲利普斯1998年霍斯特·施特默,罗伯特·劳夫林,崔琦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马丁纽斯·韦尔特曼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赫伯特·克勒默,杰克·基尔比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卡尔·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小柴昌俊,里卡尔多·贾科尼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兹堡,安东尼·莱格特2004年戴维·格娄斯,休·波利策,弗朗克·韦尔切克2005年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2006年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2007年艾尔伯·费尔,彼得·格林贝格2008年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2009年高锟,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2010年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2011年索尔·珀尔马特,布莱恩·施密特,亚当·里斯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大卫·维因兰德。
1997年12月10日第九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
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美国科学家菲利普斯、法国科学家科昂·塔努吉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StevenChu,1948年2月28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生平简介
朱棣文(1948.2)男,祖籍江苏太仓,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汉族,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
工作的朱棣文
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第56届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美国能源部长。
工作的朱棣文朱棣文的父
亲朱汝瑾是太仓人,母亲李静贞是天津人,他的祖父母也是太仓人。
他们40年代来到美国育有三子,都学有所成。
朱棣文排行老二。
在太仓创建了朱棣文小学,1998年曾经访校一次。
朱棣文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到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1983年任该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
1987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0年任该校物理系主任。
1993年6月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同获该奖项的是美国科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和一名法国学者。
还曾获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
1998年6月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年6月被任命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
2008年获得美国第56届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能源部长。
朱棣文高中毕业时,父亲本不赞成他选择物理学,认为善於绘画的他应该去学建筑,因为物理学界高手太多,不易出成就,而且做实验是枯燥无味的,然而朱棣文却对物理学情有独钟,学问做得津津有味。
从1983年起朱棣文开始从事原子冷却技术的研究,1985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
他荣获诺贝尔奖的科研项目的主要工作是1987年到1992年期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的。
朱棣文从事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用途,这项研究为帮助人类了解放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深入理解气体在低温下的量子物理特性开辟了道路。
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中,研究气体的原子与分子相当困难,因为它们即使在室温下,也会以上百公里的速度朝四面八方移动,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冷却,然而,一般冷却方法会让气体凝结为液体进而结冻。
朱棣文等3位学者则利用激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即用激光束(molassos)达到万分之一绝对温度,等于非常接近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
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而变得容易俘获。
该技术可以用来做精确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人们还可以利用此技术做成重力分析图,由此解开地球上的许多谜团:例如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在生物科技上可以解读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密码;科学家还可以借此研究“原子激光”,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也可以测量万有引力,进一步发展太空宇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