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精)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生物技术专业讲解教案
主题:生物技术概述
目标: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领域,并能够从中体会到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及影响。
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义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有哪些特点?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定义:生物技术是指通过生物学的基础和原理,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进行改造、利用和开发的一门交叉学科。
2.特点:高效、精准、绿色、创新性、产业化等。
3.应用领域:包括农业、医学、环保、食品等多个领域。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转基因作物、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等,让学生能够具体地感受到生物技术的影响力。
四、讨论互动(10分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看法,展开讨论,加深对生物技术的理解。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前沿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20266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e to Bio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分:2适用对象: 农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各占70%,20%,10%)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二、课程简介“生物技术概论”是农科类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有“英语、专业英语、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
本学科综合上述学科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通过讲述“现代事物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简史”、“生物工程各项技术”、“基因克隆、转化、调空及其表达”、以及在“农业、环境、健康和能源”方面的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为今后开展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和学习提供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高新技术。
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国计民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正不断发展,因此让高等院校学生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相应对策,对拓展知识面、提高现代科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概要了解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2.了解生物技术的各项技术及其相互关系3.认识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1.主要内容:生物技术概念、基本内容、所设计的学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
《生物技术导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课程类别:专业主干授课学时:32学分:2总纲课程的性质: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是由一门多学科综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包括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育种技术等几乎所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特别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成就更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
课程基本任务:使学生熟悉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人类健康、能源及环境诸方面的作用和成果,认识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政策。
课程内容概要:全面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原理、研究方法、实际应用及发展方向。
内容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同时还概要介绍了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等。
课程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课程学时分配: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采用总分百分制计分方式。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态度等)占30%,考试成绩占70%。
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指导书):《生物技术概论》宋思扬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参考书(资料)目录:《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吕虎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一版课程教学内容提要第一章绪论(一)基本要求: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含义,明确生物技术的特点和特征,识记生物技术所包含的五大工程概念,了解生物技术包含的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使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
(二)主要教学内容: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和特征;生物技术的发展史;生物技术各项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和特征(六高特征),生物技术各项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在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生物技术各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基因工程(一)基本要求:通过课堂讲授,并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手段,使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步骤和技术,熟悉主要工具酶的作用机理和用途,明确基因载体的作用和用途,理解基因分离克隆的策略和基本方法,掌握PCR、载体构建、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重组子筛选鉴定等技术,并对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生物技术教学大纲第一章介绍生物技术(200字)
生物技术的定义和范围
生物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未来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生物技术实验室与设备(300字)
实验室安全准则与规范
必备实验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常用实验试剂介绍及储存方法
实验室垃圾处理与环保意识
第三章生物技术实验技术(400字)
核酸提取与纯化技术
基因克隆与表达技术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
PCR扩增与DNA测序技术
基因编辑与CRISPR-Cas9技术
细胞培养与细胞转染技术
第四章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300字)基因治疗与基因筛查技术
蛋白质药物开发与生产
生物药物质谱分析与质量控制
细胞培养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第五章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300字)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应用
繁殖与种苗繁育技术
农药与生物防治的结合应用
生物肥料的制备与利用
第六章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300字)污水处理与重金属去除技术
生物能源的生产与利用
生物传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降解技术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第七章生物技术的伦理与法律(300字)
生物技术研究与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产业的法律监管与管理
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与溝通
第八章生物技术教学实践与评估(200字)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组织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评估
生物技术知识应用与创新的评估方法
结语(100字)
生物技术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教学实践和评估方法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专业名称年级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掌握生物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相关专业课程和从事生物技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以及生物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生物技术概述(4 学时)1、生物技术的定义和范畴2、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3、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二)基因工程(8 学时)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的结构与功能DNA 重组技术2、基因工程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接酶其他工具酶3、基因工程的载体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病毒载体4、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基因组中获取通过反转录获取人工合成5、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三)细胞工程(8 学时)1、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2、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3、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技术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四)发酵工程(8 学时)1、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发酵动力学2、发酵工程的工艺流程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接种发酵过程的控制产物的分离与提取3、发酵工程的主要设备发酵罐辅助设备4、发酵工程的应用食品发酵医药发酵环境保护(五)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6 学时)1、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步骤蛋白质工程的应用2、酶工程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的应用(六)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4 学时)1、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实验室的安全2、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七)生物技术的应用实例与展望(4 学时)1、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2、生物技术的发展展望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例和图片,讲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3. 了解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3. 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与技术方法4. 蛋白质工程的研究意义与技术方法5. 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生物技术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伦理问题。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生物技术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生物技术概论》2. 课件:生物技术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3. 实验材料:生物技术实验所需试剂、仪器和设备4. 网络资源:生物技术相关网站、论文和新闻报道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生物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生物技术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见解。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生物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第5-8课时: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第9-12课时: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与技术方法第13-16课时:蛋白质工程的研究意义与技术方法第17-20课时: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第21-24课时: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第25-28课时: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9-32课时:生物技术伦理问题及其对策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教学难点: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方法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
生物技术教学大纲一、背景介绍生物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生物技术教学质量,制定一份科学、完整的生物技术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生物技术教学大纲的制定,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生物技术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生物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生物技术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小组实验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生物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生物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介绍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深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影响和争议。
3. 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
介绍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蛋白质工程技术。
介绍蛋白质工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工程在医药和生物材料领域的重要性。
5. DNA测序技术与基因组学。
介绍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6. 生物信息学与生物计算。
介绍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计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生物技术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 项目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项目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4. 阅读讨论。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生物技术文献,组织学生进行文献讨论,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生物技术教案教学内容: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原理2. 掌握生物技术在生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3. 能够分析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 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原理2. 生物技术在生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教学难点:1. 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基本原理2. 生物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原理(10分钟)1. 介绍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如DNA技术、基因工程等。
2. 解释生物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三、讨论生物技术的应用(15分钟)1. 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2. 总结讨论内容,共同探讨生物技术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和局限性。
四、展示案例(10分钟)1. 展示生物技术在生产、医疗领域的成功案例,如转基因作物、基因治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小结和拓展(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探讨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查阅资料了解生物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撰写实验报告等。
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对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2. 学生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探讨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3. 学生是否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资源:1. 课件、图片、视频资料2. 生物技术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展示案例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生物技术实验,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 参观相关实验室或研究机构,了解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初中生物《生物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能够列举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说明生物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了生物技术的场景,并引入生物技术的概念。
二、讲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5分钟)
1. 生物技术的定义:利用生物体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改良生物体或生产新的物质的技术;
2. 生物技术的分类: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三、介绍生物技术的应用(15分钟)
1.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
2. 医疗生物技术:基因治疗;
3. 工业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的生产等。
四、生物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0分钟)
1. 增加农产品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2. 提高医疗水平,治疗疾病;
3. 推动工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小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物技术概论课程标准《⽣物技术概论》课程标准(供⾼等职业院校⽣物技术类专业⽤)⼀、课程概述⽣物技术代表着21世纪⾃然科学的前沿,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最⼴、潜⼒最⼤、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也是最有希望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
⽣物技术产业作为⼀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产⼒⽔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领域。
《⽣物技术概论》是⼀门融⽣物技术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是⾼等职业院校⽣物技术类专业学⽣必修基础课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了解⼈类定向改造和利⽤⽣物特性的实践和⼯程技术⽅法;了解现代⽣物技术的发展和应⽤前景,认识⽣物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理解有关技术的进步,学习相关知识或从事有关研究和应⽤⼯作奠定知识基础;探讨⽣物技术在⾷品发酵⼯业的应⽤。
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服务专业核⼼课程,丰富学⽣⽣物科学知识、促进学科交叉,对提⾼学⽣的科技素养、促进知识迁移,主动适应职业需求变化以及增强社会实践能⼒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作⽤。
⼆、课程⽬标《⽣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的直接⽬标是:帮助学⽣获得必要的⽣物技术基本知识,了解现代⽣物技术发展前沿;课程教学的潜在⽬标是:引导学⽣接受现代⽣物技术熏陶,提⾼⽣命科学品味,促进知识迁移和学科交叉;课程教学的终极⽬标是:使学⽣了解作为社会的⼈在⾃然界的地位和作⽤,培养正确的⽣命观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素质的培养。
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具体⽬标:(⼀)知识⽬标1、了解⽣物技术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社会⽣活中的应⽤和⽣物技术前沿领域的新进展;2、掌握⽣物技术的基本⽅法、原理;3、理解现代⽣物技术领域的主要⽅法与应⽤技术。
(⼆)能⼒⽬标1、提⾼学⽣综合运⽤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2、扩展学⽣有关⽣物技术在⾷品发酵⼯业的应⽤能⼒;3、提升学⽣的管理能⼒。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简介本课程以宋思扬主编《生物技术概论》为教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各项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是非生物学专业的本科生能够了解生物技术基本知识框架,促进其他学科的本科生对生物技术的关注,促进化学,物理,数学,地理等专业学生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工作,促进文科有关专业的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学对社会,文化,道德,伦理等的影响。
二,主要参考书:⒈宋思扬,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1999,北京,科学出版社⒉马大龙,《生物技术制药》,2001,北京,科学出版社⒊莽克强,《农业生物工程》,1998,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⒋翟礼嘉,顾红雅,胡苹等,《现代生物技术概论》,199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三,主要内容:第一章生物技术总论(2学时)1.1 生物技术的含义1.2 生物技术发展简史1.3 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章基因工程(6学时)2.1 核酸的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2 基因工程工具酶2.3 基因克隆载体2.4 目的基因2.5 目的基因导入受提细胞2.6 克隆的筛选2.7 基因工程进展隆的7基因工程进展第三章细胞工程(4学时)3.1 细胞工程的基本知识3.2 植物细胞工程3.3 动物细胞工程3.4 微生物细胞工程第四章发酵工程(5学时)4.1 发酵工程基本知识4.2 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4.3 发酵设备概述4.4发酵产物的加工4.5发酵工业概况第五章酶工程(5学时)5.1 酶的基本知识5.2 酶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5.3酶分子的改造5.4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第六章生物技术与农业(3学时)6.1 植物生物技术6.2 动物生物技术第七章生物技术与食品7.1 生物技术与食品加工7.2 生物技术与食品检验第八章生物技术与医疗(5学时)8.1 生物技术与疫苗8.2 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8.3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8.4基因治疗8.5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九章生物技术与能源(2学时)9.1 微生物与石油开发9.2 生物技术与新能源第十章生物技术与环境(4学时)10.1 生物技术与污水处理大气净化10.2 基因工程与污染治理10.3 生物技术与环境监测10.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对社会的影响共计36学时四,任课教师简介:杨建雄,男,1954年生,生命科学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教授,高校教龄23年,多年承担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高级生物化学》等课程,出版的著作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科学出版社,2002),《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陕西教育出版社,1992),曾任教育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指导组成员,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常务理事,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生科院教学直到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简介
本课程以宋思扬主编《生物技术概论》为教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各项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是非生物学专业的本科生能够了解生物技术基本知识框架,促进其他学科的本科生对生物技术的关注,促进化学,物理,数学,地理等专业学生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工作,促进文科有关专业的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学对社会,文化,道德,伦理等的影响。
二,主要参考书:
⒈宋思扬,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1999,北京,科学出版社
⒉马大龙,《生物技术制药》,2001,北京,科学出版社
⒊莽克强,《农业生物工程》,1998,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⒋翟礼嘉,顾红雅,胡苹等,《现代生物技术概论》,199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生物技术总论(2学时)
1.1 生物技术的含义
1.2 生物技术发展简史
1.3 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基因工程(6学时)
2.1 核酸的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2 基因工程工具酶
2.3 基因克隆载体
2.4 目的基因
2.5 目的基因导入受提细胞
2.6 克隆的筛选
2.7 基因工程进展隆的7基因工程进展
第三章细胞工程(4学时)
3.1 细胞工程的基本知识
3.2 植物细胞工程
3.3 动物细胞工程
3.4 微生物细胞工程
第四章发酵工程(5学时)
4.1 发酵工程基本知识
4.2 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
4.3 发酵设备概述
4.4发酵产物的加工
4.5发酵工业概况
第五章酶工程(5学时)
5.1 酶的基本知识
5.2 酶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
5.3酶分子的改造
5.4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第六章生物技术与农业(3学时)
6.1 植物生物技术
6.2 动物生物技术
第七章生物技术与食品
7.1 生物技术与食品加工
7.2 生物技术与食品检验
第八章生物技术与医疗(5学时)
8.1 生物技术与疫苗
8.2 生物技术与疾病诊断
8.3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
8.4基因治疗
8.5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九章生物技术与能源(2学时)
9.1 微生物与石油开发
9.2 生物技术与新能源
第十章生物技术与环境(4学时)
10.1 生物技术与污水处理大气净化
10.2 基因工程与污染治理
10.3 生物技术与环境监测
10.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对社会的影响
共计36学时
四,任课教师简介:
杨建雄,男,1954年生,生命科学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教授,高校教龄23年,多年承担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高级生物化学》等课程,出版的著作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科学出版社,2002),《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陕西教育出版社,1992),曾任教育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指导组成员,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常务理事,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生科院教学直到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现主持教育部教改项目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