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中的吉祥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关中地区唐代墓志四神纹饰研究
墓志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文物,它记录了死者的姓名、生平事迹、家族关系等详细信息。
在唐代的墓志中,有一种特殊的纹饰,即四神纹饰,常常出现在墓志的装饰图案中。
四神纹饰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组成,每种神兽都有其独特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青龙是四神纹饰中的第一种,它代表着东方。
青龙象征着权贵和君主的权威,往往出现在皇家、贵族的墓志中。
在唐代的墓志中,青龙常常以弯曲身体、龙爪张开、头向前的形象呈现,寓意着君主的威严和权力。
青龙的形象也代表着春季和东方的方位。
朱雀是四神纹饰中的第三种,它代表南方。
朱雀象征着生命和繁荣,常常出现在文人和知识分子的墓志中。
在唐代的墓志中,朱雀常常以翱翔、展翅的形象呈现,寓意着知识分子的追求和理想。
朱雀的形象也代表着夏季和南方的方位。
四神纹饰在唐代的墓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绚丽的色彩丰富了墓志的装饰图案。
四神纹饰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特点和人们对宇宙秩序的理解。
青龙代表君主的权威,白虎代表战争的勇猛,朱雀代表知识分子的追求,玄武代表平民的安宁,这些都是唐代社会中重要的价值观和象征意义。
关中地区的唐代墓志四神纹饰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四神纹饰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唐代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四神纹饰也反映了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中国古代的墓葬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风貌、礼制和宗教信仰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墓葬不仅仅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纪念,更是反映着社会等级、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通过对墓葬文化的探讨,带您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丧葬风俗,展示古代墓葬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古代中国丧葬的起源和发展古代中国丧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最早的墓葬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彩陶和玉器等文物证明了当时人们对于墓葬的重视。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丧葬习俗逐渐演变出独特的风貌。
古代丧葬文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古墓葬文化和中古墓葬文化。
上古墓葬文化主要体现了部落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特点,葬礼仪式非常简单,一般只有简单的祭祀和安葬环节。
而到了中古墓葬文化时期,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墓葬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葬礼活动更加隆重庄重。
二、古代墓葬文化的主要特点古代墓葬文化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们对于生死和来世的不同观念。
首先,古代中国人对于墓葬的地理位置非常讲究。
他们认为墓葬的位置应该选在风水宝地,以求后代能够得到吉祥和祝福。
因此,选定墓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会注重选择适合的地势和山水环境。
其次,古代中国人对于墓葬形式的选择也非常丰富多样。
墓葬的形式主要有土葬、山葬和水葬等,其中土葬是最为常见的墓葬形式。
而且,在墓葬内部还会有丰富的陪葬品和墓志铭等文物,用以纪念逝者并展示家族声望。
另外,古代中国人对于墓葬的装饰也非常注重。
墓葬内部的石刻、石雕和壁画等艺术品往往都非常精美,体现了古代中国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审美追求。
这些壁画和精美的陪葬品,不仅让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面貌,更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感情和思想。
三、古代墓葬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古代墓葬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古代墓葬文化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等级结构。
考古界:精美绝伦,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下)№.9 富贵吉祥的龟背纹龟背纹,又称灵锁纹或锁纹,也是汉代吉祥纹饰的一种,多呈六角形或五角形连续状的几何纹样。
龟也被称为玄武,最早称为玄冥,因为武、冥古音是相通的。
武,是黑色的意思;冥,是阴间的意思。
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
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
这样,龟背纹便成为能够通天的神秘之物而被崇尚,后来演化成吉祥纹饰。
海昏侯墓中的青铜龟镇,特别是青铜鎏金镶玉石龟镇,用青铜、白玉、黄金、兽皮,形象地展示了龟背的美丽(图18)。
从一方“大刘记印”的印纽和另一方无字玉印的印纽看(图19),当时的龟背纹不是一般的龟甲,而是以南海产的玳瑁为原型。
由于玳瑁背上有十三片鳞甲,因此也叫十三鳞。
另外,出土的铜镶玉纽环,是在羊脂玉上雕刻出来的龟背纹(图20),其材质之晶莹、色泽之油润、造型之精巧,都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里,龟背纹的寓意显然是代表“富甲天下”。
图18 图19 龟背纹图20 龟背纹龟的寿命很长,因此也是长生不老的象征;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因此被视为水神;龟与青龙、白虎、朱雀一起,被古人称为四神灵。
由于乌龟最初在冥间的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龟代表北方之神。
海昏侯墓主棺出土的一对白玉带钩,用圆雕、高浮雕的手法,巧妙地雕刻出青龙、白虎、朱雀,而在底部却用阴线勾画出生动的龟背纹,从而使东西南北四神灵相聚在同一件玉器上。
№.10 奔跑飞腾的梅花鹿纹梅花鹿,是古往今来人们非常喜爱的动物。
传说中的麒麟就部分脱胎于梅花鹿的形象,甚至汉墓前常见的大型雕塑天禄、辟邪身上,也能找到梅花鹿的某些影子。
海昏侯墓中的梅花鹿很多,立体的有青铜席镇、青铜偶车马器以及麟趾金。
不过这些都属于雕塑作品,真正意义上的梅花鹿纹是装饰在漆盒上的金箔画和青铜错金银衡饰件上。
图21 梅花鹿纹图22 梅花鹿纹漆盒上的金箔画虽然只是残片,但仍然可以见到三只梅花鹿,它们各个部位比例准确,形象逼真(图21 )。
文化遗产知识:古墓葬文化的特点,了解历史名人的葬礼风俗古墓葬文化的特点古墓葬文化是指古代人民在葬礼上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对后世子孙的祈福以及对自身生死轮回观念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先人的传统,因此中国古代人的葬礼以及墓葬文化也就相对较为重要。
古墓葬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坚信生死轮回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人们在死后会重新投胎转世,这就需要人们留下足够的财富和祭品来供养死者在来世中使用。
这就导致了古代墓葬中都会发现众多珍贵的财宝、美玉、珠串以及坚实的陶土器皿。
这些器皿主要用于装载祭品和供品,以便死者在来世中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
2、丰富的宗教意义古代墓葬在设计和建造时,通常都会注重宗教的元素。
这主要表现在建筑、图案以及壁画上,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的庇佑和冥府官吏的保佑。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死后的人会去寻找他们的祖先以获得他们的指导和保佑,因此墓葬建造就成为了一种表达对祖先尊重和崇拜的方式。
3、环境和风景除了与宗教有关的墓葬元素外,古代的墓葬还注重环境和风景的设计。
墓地通常被建立在高处或者丘陵中,这些地理位置能够让墓葬制造出幽静安宁、神秘古怪的氛围。
古代人们认为这些地理位置遥远,神秘不可测,可以为死者提供一个安寂的歆赏空间。
了解历史名人的葬礼风俗对于历史名人,他们的葬礼风俗通常是与其身份和地位息息相关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位历史名人的葬礼风俗:1、秦始皇秦始皇崇信阴阳五行学说,他认为空气是可以永久保存的,因此他的金葫芦藏身於金字塔内。
金字塔上建有四个尖顶,高约70米,巨石堆砌、密封良好,葬入的秦始皇尸体也无法被腐烂。
同样,秦始皇在身后还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陶制品和珠宝,以表达他对生死轮回的信仰和对来世的期望。
2、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的葬礼也是十分讲究的。
唐太宗的陵墓和陵园建在了今天的西安西北部。
陵墓的庄严肃穆,采用了汉代陵制,不同于奢华的秦始皇陵。
而唐太宗的葬礼仪式则采用了大规模的烧香、祭祀和静默。
关中地区唐代墓志四神纹饰研究关中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墓葬文化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唐代墓志则是关中地区唐代墓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四神纹饰更是其独特之处。
本文将对关中地区唐代墓志四神纹饰进行研究,以期更加深入了解关中地区唐代墓葬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一、四神纹饰的由来四神纹饰是指在唐代墓志上所绘制的四神图案,它们分别代表了四个方向的神兽。
东方的神兽为青龙,南方的神兽为朱雀,西方的神兽为白虎,北方的神兽为玄武。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中,四神是守护四方的神灵,有着驱邪避凶、保家卫国的寓意。
四神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代的各种艺术作品中。
二、四神纹饰的艺术特点四神纹饰的绘制通常以浅浮雕的方式出现在唐代墓志上,它们的形态丰富多样,栩栩如生。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各具神态和特征,每一种神兽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在绘制上,四神纹饰的形象栩栩如生,细节处理精湛,充分展示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超造诣。
在四神纹饰的绘制中,还常常伴有其他纹饰的装饰,比如云纹、祥云、卷草纹等,这些装饰使得整个墓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显示了唐代人对墓志的重视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三、四神纹饰的研究意义关中地区唐代墓志四神纹饰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代墓志文化的发展变化。
墓志作为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文化载体,其中的纹饰风格和特点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四神纹饰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四神作为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元素,其在唐代墓志中的应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守护家园、祈福祈愿的愿望和心态,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于四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四神纹饰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唐代石刻艺术的了解。
唐代是中国石刻艺术的鼎盛时期,四神纹饰的形象栩栩如生、细节处理精湛,反映了当时石刻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精湛功力。
齐国王墓出土葬服上的团花纹样赏析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4期摘要:团花纹样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齐国王墓出土的葬服面料金锦以团花纹饰作为装饰图样。
文章通过中国传统团花纹饰源流的阐述,对齐国王墓出土葬服进行赏析,了解金代服饰的装饰风格和金代葬俗文化。
关键词:团花纹;齐国王墓;吉祥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4.0041 团花纹样形式团花纹样是把一定排列的单位纹饰按规律组织排列进圆形的一种装饰图案。
单位纹饰一般由一组动物、植物和吉祥纹样等构成,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寓意纹饰。
团花纹饰装饰服饰时大概率会出现在袍服和上装的胸背部及肩部等部位,它是中国传统服饰装饰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最具高贵气质和传统属性团纹类型中的圆形纹样。
中国人从骨子里对圆有一种崇拜,千万年的文化沉淀让团花纹饰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
田自秉在《中国纹样史》一书中将团花纹样定义为“把单位纹样组合成圆形(或近似圆形)并按骨骼作规则散点排列的纹样形式”①。
团花纹样有多种表现形式。
从文化内涵层面剖析,团花纹样的表现形式可分内外两部分:“外”为外部结构,即构图,它决定团花纹样的基本轮廓造型,团即圆之意,其外部结构必须建立在圆的基础上;内部形式决定了团花纹样的主题和内涵,起到点睛的作用。
团花纹样的内部形式可分为旋转式、放射式、对称式、组合式四种,内外两相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单位团花纹样,组成传统团花纹样的整体造型。
团花纹样结构形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则式,以对称或旋转的方式构图,对称构图显示出纹饰的平衡之美,古人追求双数和对称,团花即是对这种对称的追求。
旋转结构一般由S形太极演化而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表现出阴阳调和,做到了动静结合,这种设計可以让我们领略纹样的活力。
另一类是不规则的形式,此类团花单独盘团而成,灵活和多变性是它的特点。
由两两相对旋转变换的两个单元形在一个圆形内反转对称而成,表现出一种平衡流动、活泼的视觉观感,体现了中国图案中变化及统一的法则,这种视觉、观感与中国人追求吉祥寓意的思想不谋而合。
古代丧葬文化是指古代社会对于死亡和葬礼的相关习俗和仪式。
以下是一些古代丧葬文化的常识:
1. 尊重祖先: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祖先的尊重和纪念,认为祖先的灵魂需要得到安抚和供奉。
2. 家族墓地:古代人们通常会在特定的地点建立家族墓地,用于埋葬祖先和家族成员。
3. 陪葬品:古代人们相信死者在来世会继续需要物质生活,因此会在葬礼中陪葬一些物品,如食物、衣物、器具等。
4. 祭祀仪式:古代人们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向祖先祭拜并祈求祝福和保佑。
5. 灵车和灵柩:古代人们会使用特殊的车辆将灵柩运送到墓地,以示尊重和庄重。
6. 纪念碑和墓志铭:古代人们会在墓地上建立纪念碑,上面刻有死者的名字、生平事迹和墓志铭,用于纪念和铭记。
7. 丧服和丧期:古代人们在丧葬期间会穿戴特殊的丧服,丧
期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期间要遵守一些丧葬礼仪和禁忌。
8. 祭祀神明:古代人们相信神明能够保佑和护佑死者的灵魂,因此会在葬礼中进行祭祀神明的仪式。
9. 阴阳之道:古代人们相信世界由阴阳两个相对的力量组成,死亡被视为阴的一面,因此在丧葬仪式中会有一系列与阴阳之道相关的仪式和习俗。
10. 祭祀坟墓:古代人们会定期祭祀坟墓,清理墓地、烧纸钱、献上食物等,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
这些是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些常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丧葬文化可能会有所不同。
精美绝伦: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上)人类最早的吉祥纹饰,产生于岩画,是介于原始绘画和象形文字之间的一种图案。
它们与绘画和文字一起,共同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高级形式。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漆木竹器、玉器、金器以及陶瓷上,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平面吉祥纹饰,再现了西汉时期我国本土原创的多种纹饰作品。
深入发掘和解读这些吉祥纹饰,对于人们深刻认识刘贺所处的时代精华,对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展示了古代生活的多样性。
目前,从海昏侯墓出土的各种器物上能够收集到的平面纹饰有三四十个种类;如果加上变异纹饰和组合纹饰,多达上百种。
这是汉代吉祥纹饰的大荟萃、大展示,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汉代农耕社会的物质生活,如种植、养殖、狩猎、纺织等等;还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如信仰、宗教、民俗、祭祀等等,成为认识二千多年前社会百态的一个窗口。
第二,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展示了漫长历史的传承性。
吉祥纹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一种文明符号,记录了社会曲折的发展进程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它同文字和图画一样,融合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从简单的火纹、谷粒纹、乳钉纹、云气纹,到复杂的星宿纹、饕餮纹、凤鸟纹、龙纹等等,都承载着几千年的故事和传说。
可以说,中华吉祥纹饰源远流长,而海昏侯墓所展示的众多作品,就是它们的源头活水。
第三,海昏侯墓中的吉祥纹饰,展示了华夏独特的原创性。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吉祥纹饰在融合中华各族儿女智慧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艺术形式和风格。
而这种原创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经固化,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不断地传播和拓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整个民族精神家园中的一朵奇葩。
唐代以后,佛教文化传入中原;明清以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而华夏大地本土原创的吉祥纹饰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吸收了诸多外来的元素,展现了新的面貌,再次焕发出鲜活的生机。
马王堆汉墓中的陪葬品解读古代王陵中的社会生活与仪式在中国陵墓考古工作中,马王堆汉墓是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发现。
这些墓葬被认为是西汉时期一位重要贵族的墓地,出土的陪葬品数量众多,包括丝织品、华丽的玉器、瓷器、铜镜、青铜器等。
这些珍贵的陪葬品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仪式的机会。
一、丝织品的意义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丝织品。
这些丝织品采用了复杂的织造技术,具有精美的图案和色彩。
它们通常被称为华服,是贵族阶层进行仪式和庆祝活动时穿着的装饰品。
通过对这些丝织品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王陵中举行的各种庄重仪式。
其中一种重要仪式是祭祀祖先。
按照古代的观念,祖先灵魂的存在对后代的福祉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王陵中的墓主人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祈福。
丝织品作为祭祀仪式的重要装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富裕和繁荣。
二、玉器的象征除了丝织品,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如玉璧、玉佩、玉璋等。
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
因此,这些玉器的存在表明墓主人在生前具有高贵的地位和权势。
另一方面,玉器在古代王陵中还具有宗教信仰的意义。
古代中国人相信,玉具有超凡的力量,可以保护和祝福人们。
因此,王陵中的玉器被认为是墓主人在来世中得到保护和祝福的象征。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玉器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来世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虔诚信仰。
三、瓷器的精美除了丝织品和玉器,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的瓷器。
这些瓷器大多采用青花技术,装饰着各种吉祥纹样,如鲤鱼、莲花、如意等。
这些瓷器的出现表明古代中国王陵中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瓷器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还被认为是贵族阶层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瓷器品质精美,细节考究,显示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和对艺术的追求。
四、青铜器的庄严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一些青铜器,如青铜镜、青铜器等。
汉代墓葬美术中的神话题材研究
汉代墓葬美术是中国古代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丰富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
神话题材在汉代墓葬美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通过对汉代墓葬美术中的神话题材的研究,可以了解汉代人对神话故事的信仰和理解,以及墓主人对来世的期待和对神灵的崇拜。
汉代墓葬美术中的神话题材主要体现在墓室壁画、石刻画和陶俑等艺术形式中。
其中最常见的神话题材包括仙鹤、神龟、飞马、神树等,这些神话形象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吉祥与长寿的象征。
仙鹤是汉代墓葬美术中常见的神话题材之一。
据传,仙鹤能飞越凡尘,是长寿和祥瑞的象征。
在汉代墓室壁画中,仙鹤常常被描绘成振翅欲飞的姿态,象征着墓主人对来世的希望和对长寿的追求。
神龟也是汉代墓葬美术中常见的神话题材。
神龟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生物,具有神灵的象征。
在汉代墓室壁画中,神龟常常被描绘为带有龟壳的龙形生物,以其独特的形象展示了墓主人对神龙的崇拜和对神灵祝福的期待。
在汉代墓室壁画和石刻画中,还有许多象征神秘和神圣的形象,如神树和飞马等。
神树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和长寿,被描绘成苍劲有力的形象;飞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被描绘成飞驰的姿态,展示了墓主人对来世能够得到力量和自由的憧憬。
神话题材在汉代墓葬美术中的运用不仅展示了汉代人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信仰,也反映了他们对来世的期待和对神灵的崇拜。
墓主人通过将神话形象描绘在墓室壁画、石刻画和陶俑上,表达了自己对来世的向往和对神灵庇佑的祈祷。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是一个深厚而复杂的体系,受到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仪式、信仰和礼仪。
以下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主要特点:
1.尊重祖先: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丧葬仪
式是表达对逝者尊敬和怀念的方式,认为通过良好的丧葬能够保佑祖先在来世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2.阴阳思想:古代中国人深信生死有命,阴阳轮回。
因此,丧葬
仪式中常包含与阴阳有关的仪式,如祭祀、超度等,以确保逝者在来生得到善终。
3.宗族礼仪:丧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看作是宗族的一项重要礼
仪。
宗族成员通常会共同参与丧葬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对家族的凝聚力。
4.居丧礼仪:家庭在丧期内有一定的居丧礼仪,包括停止娱乐活
动、避免结婚嫁娶等。
居丧礼仪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敬畏。
5.坟墓建筑:古代中国的坟墓建筑讲究地理风水,选择坟地和坟
形都有一定的讲究。
墓地通常选择在山水宜人的地方,而坟墓的形状也有大小之分,富贵人家的坟墓通常更为宏伟。
6.吊祭仪式:在丧期结束后,家庭会进行吊祭仪式,以表达对逝
者的追思。
这个仪式通常包括祭拜神灵、奠酒、祭拜祖先等环节。
7.丧服制度:家庭成员在丧期内会穿戴特殊的丧服,表示对逝者
的哀悼。
丧服的颜色和款式有严格的规定,也因社会地位和亲缘关系而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反映了对生死的认知、家族观念和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骨灰安葬随葬用品祭祀用品及寓意我国骨灰安葬的随葬和祭祀品种类繁多,寓意多样,现在整理一些现代公墓中常用的用品及寓意,供大家参考。
1. 防潮盒(单人、双人):防止骨灰盒受损,摆放祭品等;2. 金砖(四块或将墓穴铺满):金砖铺地,寓意富贵堂皇,保佑后辈兴旺发财;3. 灵位牌:将故者姓氏雕刻,随骨灰一同安葬于地下;4. 元宝(四个):置于墓穴四角,意为镇宅,主财;5. 石狮(一对):用以镇宅辟邪护院,古代只有将相王侯的府邸才有资格在门口安放石狮;6. 石鼎炉(一个):象征尊严、地位,在古代象征帝王;7. 童男童女:服侍故者,当作佣人;8. 三牲(瓷器一套):鸡、鱼、猪头都是供奉神灵及祖先的传统供品;9. 五果盘(瓷器一套):供奉先人的必备供品;10. 七星钱(一套七个):按北斗七星状摆放在骨灰盒下、防潮盒内,保护逝者指引起去往北斗七星之处,意为后辈齐全;11. 红筷子(一双):并骨合葬时一双担在两个骨灰盒之间,意为连心桥,在阴间、来世还做夫妻;12. 红布(三尺长二块):包骨灰盒一块,包墓碑一块,安葬后包在墓碑顶部,如同盖房上梁系红绳;13. 遮阳布:一块白布七尺;14. 引魂幡(合葬红色、单葬粉色):引邻故者灵魂到达安息地;15. 红手套(一付):由故者长子或长孙戴红手套捧骨灰盒安葬;16. 香炉、五谷米(五样稻米):用以上香敬礼;17. 香(一封):传说香的烟能通天,向先人传达后辈的意愿;18. 红筷子(三双):摆放在供品前,供先人享用供品,筷头向外,探出一点,意为出人头地;19. 蜡烛(一对):摆放在墓前点燃;20. 三缸(水、米、油缸一套):准备水、米、油三样安放在墓穴中供先人享用;寓意后代衣食无忧;21.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套):保佑后代辈辈出状元升官发财;22. 家用电器:(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话、手机等);23. 家用器具:酒具(一套)、茶具(一套);24. 旺宅富贵器具:金山银山(一对)、牛马拉宝(一对)、金库银库(一对)、聚宝盆、百宝箱等;25. 引魂鸡:(一只):可用活公鸡,也可用人工制作羽毛鸡,抵达墓地后放生;26. 活鱼(红色七或九条):安葬完毕后到水里放生;27. 家乡土(一包):故者生前居住过的地方房前屋后各取土一把(或已安葬的坟尖及坟下土),撒在墓穴内,意为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家乡土埋家乡人;28. 红萝卜(一个、用红纸包好):将骨灰取走后放在原位置,意为一个萝卜一个坑;29. 鞭炮(三挂):取骨灰时放一挂,安葬结束后放二挂;30. 供品(水果三样点心二样各五个):安葬完成后供奉在墓上,后辈可在临走前将供尖带走,寓意祀福;31. 鲜花(二束):摆放在墓前寄托哀思;32. 白酒(一瓶)、酒杯(三个):供奉在墓前,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先;33.红花:大红花1个(绑在墓碑上),小红花1对,系在石狮子上,寓意后代香火兴旺;34.遮阳伞,黑伞;35.五谷粮:镇宅辟邪,保佑后代,寓意后代五谷丰登;36.棺床:垫在骨灰盒下方,保护骨灰盒,防潮隔水,七星引路,龙凤呈祥;37.福恩土:洒在墓穴,骨灰盒已经随葬摆件周围,防潮防虫的作用,让故者入土为安的寓意;38.五色土: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方位摆放在墓穴内骨灰盒下方,天然五色土有着调风水的作用,寓意后代子孙兴旺,大富大贵;39.花瓶:摆放在墓碑前,祭祀扫墓时插绢花来用,另一个寓意是宝瓶,保佑后代代代平安;40.葫芦:摆放在骨灰盒四面,寓意家族人丁兴旺,世世荣昌,后辈福禄万代、为后辈化煞收邪;41.如意:摆放在骨灰盒前方或者左右侧,纳福化煞,寓意后辈事事如意,生生不息;42.苹果:摆放在骨灰盒后方或者墓碑后方,保佑后代代代平安;43.牛、马:女用牛,男用马,摆放在墓穴内骨灰盒前方,为故者a分担苦力的碗筷:摆放在骨灰盒前方或者后方,碗谐音稳,寓意后代一生平安,稳稳当当,如意吉祥,五谷丰登的寓意;44.十二生肖:摆放在骨灰盒周围,有着镇宅辟邪的作用,寓意后代子孙兴旺;45.鸽子:固定在墓碑上方,有着和平五谷丰登的寓意;46.仙鹤:固定在墓碑前,寓意后辈事业飞黄腾达,财运富贵吉祥;47.吉象:随葬摆件,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
关于殡葬的民俗传统文化
殡葬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在中国古代,殡葬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爱护,而且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秩序的遵守。
在殡葬活动中,有许多民俗传统文化。
例如,“追悼”是一种常见的民俗,这是指家属们在死者葬礼期间,哀悼死者,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缅怀。
另外,“抬棺”也是一项传统文化,它是指家属们在葬礼中抬起棺材,把死者送到坟墓去。
此外,“烧香”也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它是指家属们在葬礼期间烧香,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思念。
殡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爱护,而且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秩序的遵守。
殡葬的民俗传统文化,如“追悼”、“抬棺”、“烧香”等,在中国古代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墓葬中的传统文化思想1中国古代传统墓葬风水学思想中国古代墓葬的选址、埋葬体现出中国传统墓葬风水学的思想。
风水术在汉代已相当流行,东汉以后已将墓地的好坏与生者的贫富贵贱联系起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地风水术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出现了大量风水术方面的著述,著名的如晋代大风水家郭璞的《葬书》。
郭璞在《葬书》中曰:“气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乘生气的理论,是风水的中心主题。
而“乘生气”、“藏风聚气”其实就是中国风水文化中对墓葬自然环境选择的要求。
吉地之所以通常是为群山所环抱、流水环绕、主流支流交汇处的河漫滩及阶地并且人们在其上选址建城、建村、建宅是原因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山峦才能遮挡住风,只有缓缓的流水和湖泊等才能聚集生气。
墓葬风水术要求墓葬乘大自然之生气,并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寄托了逝者与对未来或死后美好生活的希冀追求和生者对逝者的哀悼,并期盼死者保护在世亲人,更好地荫益子孙后代。
我国古代墓葬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墓址的选择要看风水。
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墓地的选择,古人选择墓地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一是京城附近,其风水不消说自然是好的;二是故里、采邑或祖籍地,符合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三是死亡地,如任所、战场等,这往往是格于形势,如交通制约等;四是其他地方,如生前向往之地等。
但是一般都要选择“前有照,后有靠” 的地方,即前有水流穿过,后有山峰为靠,境内层峦叠翠,就是说墓地要枕山面水。
墓葬与风水发生关系,是先民们对灵魂不死文化观念认同的产物。
由墓葬文化派生出的风水文化,又反作用于墓葬。
这种反作用,不是制约了墓葬文化,而是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理念化,并溶入了“为了死者后代繁昌”的封建墓葬文化新内容。
反过来,墓葬文化又成为风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墓葬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墓葬文化罩上了挥之不去的封建迷信阴影,因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祖坟上放一物后代富贵
祖坟上放一物后代富贵,指的是在祖坟那里放一条蛇,如果蛇留下了,说明以后子孙后代一定会富贵无忧。
祖坟上放一物后代富贵
1.香炉
其实很多坟墓现在都看不到香炉了,在城市里的一些墓园里一般都是用鲜花扫墓,基本用不到香,所以就没有摆放香炉的必要了,而在农村里则直接就地插上香祭拜,其实在祖坟坟头上摆放一个香炉,是有利于祖先给后代们带来好运的。
2.陶瓷
在祖坟地上埋上陶瓷也寓意着能够旺后代,在古代时期很多人的墓穴之中都会有陶瓷这样的陪葬品存在,之所以很多人用它陪葬是因为陶瓷一般是做为容器使用的,所以有纳福聚气的作用,所以才能够“旺”后代。
3.黄金
黄金自古以来就代表着“富贵”、“吉祥”,从风水学上来讲,其实在祖坟上摆放黄金对子孙后代也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保佑后代财运亨通。
不过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少见的,毕竟黄金比较值钱,放到祖坟上有被盗的风险。
4.蛇
在民间有一种做法,就是在祖坟上放一条蛇,能够保一家平安,并且还能够保佑祖孙三代。
如果这条蛇一直没有死,那么能够让全家
都暴富。
古代墓葬中的珍宝在古代,墓葬既是对逝去者的尊重,也是一种寄托、祭祀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墓葬中埋藏的珍宝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这些珍宝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更是对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
本文将带您回顾一些古代墓葬中的珍宝,探索这些宝藏的历史和价值。
一、玉器:华美典雅的象征古代中国人非常崇尚玉石,将玉视为吉祥和贵气的象征。
因此,在古代墓葬中,玉器是最常见的珍宝之一。
玉器形态各异,例如玉璧、玉佩、玉饰等。
这些玉器制作精美,纹饰繁复,展现了古代手工艺的高超水平。
其中,最著名的玉器之一是“和田玉”,因产自今天的中国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
和田玉被视为玉石中的“皇后”,其质地细腻、色泽温润,被誉为玉石之冠。
在古代墓葬中,和田玉器是最受贵族喜爱的珍宝之一,被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二、金银器:权势与繁荣的象征除了玉石,金银器也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珍宝。
古代中国的帝王和贵族家族往往将金银器视为炫耀权势和繁荣的象征。
这些金银器通常是精心制作的器皿、饰品和装饰品。
雅致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使得这些金银器成为考古研究中的重要发现。
三、青铜器:祭祀仪式与文化传承古代中国的青铜器在墓葬中占据重要地位。
青铜器作为礼器和祭品,被广泛用于各类祭祀仪式。
这些青铜器通常包括鼎、爵、觚等,形制庄重而不失精美。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经历多道繁琐的工序。
因此,青铜器不仅反映了古代手工艺水平,也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四、陶器:生活与审美的结合古代墓葬中的陶器珍宝更多地展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追求。
陶器通常包括盘、罐、壶等。
这些陶器通过不同的釉色、纹饰和形制,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生活方式。
陶器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
五、丝织品:夺目华丽的艺术品古代墓葬中的丝织品珍宝,展示了古代中国对纺织艺术的高度发展。
丝织品的色彩丰富多样,运用了各种织法和技巧。
这些精美的丝织品不仅用于服装和饰品,也被用于墓葬装饰和祭祀仪式中。
古代墓葬中的吉祥文化墓葬——砖石与器物,色彩与线条,信念与希翼;古人理念中另一个世界——理想的家园,精神的皈依。
当隔绝阴阳两个世界时空的墓门被隆隆掩蔽时,一段生活,一段往事,一段社会,一段历史也随之戛然而止、戛然凝固、戛然封存。
神奇,其实一直在呼吸,循着前人的脚步,跨过时间的藩篱,抹掉岁月的尘埃,把过去看个究竟。
古人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
灵魂既能庇佑生者,给人带来福祉,也能降祸生者,造成祸端。
至于是凶是吉,完全决定于死者的灵魂能否在阴间安宁幸福的生活,在这中固有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达到安慰死者以慰生人的目的,古人在处置死者时处处小心谨慎。
几乎将人世间所有的吉祥祝福通过墓地、葬俗、葬墓建筑、葬具、随葬品、装饰纹饰等表现出来,构成中国古代墓葬文化趋吉避凶的永恒主题。
墓地吉祥古人认为,墓地风水的好坏,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稳定和朝代更替,从小的方面讲,可以决定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后代子孙贫富贵贱、寿诞祸殃以及子孙蕃昌与否。
而通过这次民间文学的实地调查,确实略懂了一下关于这墓地选址的原则,初步了解了古人墓地如何选址,讲究很是惊人!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龙真,龙真穴便真,龙假穴便假。
首先,墓葬风水之道,首重龙,龙者,地之气。
土中生气虽有形象可寻,但是诸内必形于外,故此从山脉弯曲崎岖的形状,可以推知内中能否有生气.。
山形崩伤,水泉干涸,草木零落,石枯土燥,自然条件恶劣,这就是所谓的“地气断绝”,是不能建造墓穴的;而山岭烟霞腾绕,植被葱绿,流泉甘甜,土腻石润的环境,则所谓“生气行于地”,实际上是生态平衡良好,当然就有利于选择好的墓穴了。
故此必需循着生气流动的山脉才可找到生气凝的吉穴。
可以这样说,龙是因,而穴是果,寻龙是为了占穴,而点穴必需寻龙。
其次,墓葬“风水之道”,虽首重龙,而水界则聚,乘风则散。
然水之用,也有吉、凶之害,实为阴宅大忌。
故虽龙真穴的、砂环水抱,而一经风吹,即使免强做为墓地了,今后也难免破败。
吉林农村土葬仪式,墓穴里放进去四个金蝉,一切安排都有讲
究
吉林农村土葬,不是随便哪一天都可以土葬的,需要听阴阳先生的,而且一般是在早晨(上午)进行土葬,也就是太阳刚要升起就向墓地出发。
土葬的墓穴已挖好,里面放进去四个金蝉(镀金的),金蝉将托举棺材,寓意是后人代代有花不完的钱(只是金蝉受累了)。
坟头处
挖出了一小半圆洞,是用来放油灯的。
此外,阴阳先生往墓穴里面洒五谷杂粮和若干硬币。
墓穴的四角放进去四棵大葱,寓意后人聪明,家族繁荣、吉祥。
焚烧一堆纸钱和纸扎的马、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衣物等各种真的和仿真的人间贵重物品。
一边烧,一边叨咕:“您老可要好好查收了,这么些东西呢,还有这么些钱……”
七点整,棺木入土的时辰。
过去都是由许多壮男人抬棺材入土,现在是用起重机轻轻一抬就起落自如。
棺木入土的过程,逝者的亲人须一直跪在坟头。
听说过“三长两短”指的是棺材,棺木分明是四长两短,怎么说是三长两短呢?有人说,是指没有盖上盖的棺材,也有人说,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
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
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
红色的棺木,被放进四只金蝉(镀金的)之上。
旁边紧挨着的是30多年前的黑色老棺木,是逝者丈夫的棺木,那老棺木是用油浸过的,像铁路上的枕木,既厚,又结实。
这也是合葬的一种形式。
从此,两位老人算是地下团圆了,这第一锹土必须是由逝者的儿子扬过去。
古代墓葬中的吉祥文化墓葬——砖石与器物,色彩与线条,信念与希翼;古人理念中另一个世界——理想的家园,精神的皈依。
当隔绝阴阳两个世界时空的墓门被隆隆掩蔽时,一段生活,一段往事,一段社会,一段历史也随之戛然而止、戛然凝固、戛然封存。
神奇,其实一直在呼吸,循着前人的脚步,跨过时间的藩篱,抹掉岁月的尘埃,把过去看个究竟。
古人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
灵魂既能庇佑生者,给人带来福祉,也能降祸生者,造成祸端。
至于是凶是吉,完全决定于死者的灵魂能否在阴间安宁幸福的生活,在这中固有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达到安慰死者以慰生人的目的,古人在处置死者时处处小心谨慎。
几乎将人世间所有的吉祥祝福通过墓地、葬俗、葬墓建筑、葬具、随葬品、装饰纹饰等表现出来,构成中国古代墓葬文化趋吉避凶的永恒主题。
墓地吉祥古人认为,墓地风水的好坏,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稳定和朝代更替,从小的方面讲,可以决定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后代子孙贫富贵贱、寿诞祸殃以及子孙蕃昌与否。
而通过这次民间文学的实地调查,确实略懂了一下关于这墓地选址的原则,初步了解了古人墓地如何选址,讲究很是惊人!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龙真,龙真穴便真,龙假穴便假。
首先,墓葬风水之道,首重龙,龙者,地之气。
土中生气虽有形象可寻,但是诸内必形于外,故此从山脉弯曲崎岖的形状,可以推知内中能否有生气.。
山形崩伤,水泉干涸,草木零落,石枯土燥,自然条件恶劣,这就是所谓的“地气断绝”,是不能建造墓穴的;而山岭烟霞腾绕,植被葱绿,流泉甘甜,土腻石润的环境,则所谓“生气行于地”,实际上是生态平衡良好,当然就有利于选择好的墓穴了。
故此必需循着生气流动的山脉才可找到生气凝的吉穴。
可以这样说,龙是因,而穴是果,寻龙是为了占穴,而点穴必需寻龙。
其次,墓葬“风水之道”,虽首重龙,而水界则聚,乘风则散。
然水之用,也有吉、凶之害,实为阴宅大忌。
故虽龙真穴的、砂环水抱,而一经风吹,即使免强做为墓地了,今后也难免破败。
所谓“龙真穴的”即龙要真,就是说察看地形中的龙脉是否有那种腾天入地,蜿蜒曲折,穿峡过账,活而不断的气象,气要贯,不能断,直到起穴之处。
第二:穴的,是指找出生气凝聚的结穴正确所在。
生气活动的山脉,并不一定结出生气凝聚的吉穴的,由于山脉结穴之处的情势各有不同,有些是人砂环水抱,关系缜密,使生气凝聚不散,结出吉穴,但有些却是砂飞水走,毫无关系,使生气散遗,自然不会结吉穴。
因而,若要判别结穴之处能否适合安葬。
必需要看穴地左近的砂水,看看究竟是人砂环水抱,还是砂飞水走。
第三:砂环,是指穴地左近的山,穴地的后面及左右两旁有山环抱,可凝聚在该处的生气不致被风吹散,经曰:气,乘风则散。
故此穴地必需藏风,不受微风吹刮。
而砂环正是藏风的首要条件。
风水学注重砂环水抱,由于水抱可使穴地的生气凝聚结集而砂环则可使穴地凝聚的生气不至被风吹散,两者将为吉穴的条件,故此《葬经》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
第四,水抱,水是指穴地左近的溪涧,河流甚至陆地,穴地后面若曲水流过,或是有水聚之处,可使地凝聚的生气不会外散,经曰:气,乘风则散,界为则止。
意思是说生气遇水即结集不产,故此穴前有水环抱是聚气首要条件。
总括来说,找寻吉穴的顺序。
是首先入山寻龙,在弯曲崎岖的众多山岭中。
探究得生气充盈的山脉。
然后循着这山脉地走势。
找寻其止息之处,由于山脉止息之处。
往往便是生气凝聚的结穴所在。
但找到山脉止息处。
要看看左近的砂水的情势,假使是砂环水抱,即表示该处左近有生气聚凝的吉穴。
但假使是(砂飞水走),即表示该处的生气无法凝聚结集,所以必不会有吉穴藏在其中的。
找到生气凝聚的落脉之处后,仍要用罗经来决议墓穴的正确所在的,这就是点穴的功夫,所谓差之毫厘,廖以千里,故点穴不可不慎,否则很能够前功尽废。
能在宽广的山野中得真穴,这犹如射箭能一矢中的一样不足为奇。
所以穴的可说是画龙点晴,整个进程的成败得失全系于此。
葬俗吉祥葬俗,是指一个地区和民族的人们在处理死者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
包括葬法、葬式、墓向(或头向)以及一些奇特的葬仪。
尽管各地区各民族的葬俗千差万别,但其中趋吉避凶的的心理动机是一致的。
现就以家乡河南丧葬礼仪为例对其中吉祥文化的体现稍作介绍:搬铺病重临危之时,则将病人由卧房移至正庭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称“搬铺”。
凡男女成人,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而死,谓之寿终,而依古礼,男移正寝,女依内寝。
男移正庭右侧,女移左侧。
移至正庭,认为死者能在家屋中最好的地方死得安定。
俗信死者在睡床上死,冥魂将被吊床中,不能超度。
因此,未成年者夭折,虽不移正庭,也要移至床前地上,家有长辈,亦不移正庭而移侧屋。
凡被搬铺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此谓“分手尾线”,嘱家人预备办理后事。
乞水人死后,家人穿孝服,往河边“乞水”。
即掷签,以铜币投于水中,作为买水之意。
水乞回后,用竹端夹白布沾之,由父母双全的“好命人”以此水拭净死者,此生种种皆成过往,希望死者在来生能够有好命运。
抽寿死者穿上睡衣之后还有“抽寿”之俗。
即寿主人均食面条(煮面)煮乌糖或红糖。
糖原用于吉事,丧事反而用糖,以此假借化凶为吉。
之所以抽寿,是由于民间认为死者年岁可添加到子孙寿命上,为吉兆。
买寿板买棺木避言买棺材,而谓“买大厝(大厦)”、“买寿板”、以取吉祥。
※入殓入殓指置死者于正庭一二日,请道士择定时刻,将尸体纳入棺内。
辞生纳棺前,备12种菜碗供祭死者,称“辞生”。
此为对死者表示告别之仪。
菜供好后,由道士取各种食料作给食之状,口念吉祥之句。
手尾钱入殓前有“放手尾钱”(留身后钱财)之俗。
俗谓“入手尾钱,富贵万年”,认为死者身后有钱留存子孙为吉兆。
于纳棺前预先在死者袖中置120枚铜钱,而将其倒入容器。
然后取出分与子孙,系于各人手上,称“结手尾钱”。
死者临终时“分手尾钱”或“分手尾物”,其意亦同。
分得遗物如金饰、衣服、钱币等,子孙均极为珍重。
割阄丧俗中有“割阄”之俗,即以长麻丝一端系于死者身上,另一端则由遗族各执其一段,而由道士念吉句,将丝一一斩断,然后各人将手中麻丝包入银纸烧掉。
民间认为这样可与死魂断绝来往,以免此后死魂缠绕。
※居丧居丧指遗族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称曰“居丧”。
死者的亲族须脱冠履,披发跣足。
妇人则脱去身上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
男子不穿皮鞋,不着华服。
男女各依其轻重,穿孝服,戴麻冠。
居丧之孝子禁理发,夫妇不能同房,禁晤宾友、赴宴、参诣寺庙等。
此类居丧之俗,尤以殓葬以前为严格,以后直至“除灵”仍遵守它,以昭孝道。
麻灯麻灯——因用竹托之,亦称托灯。
又用红灯象征求吉祥,蓝灯在前,红灯在后,取逢凶化吉之意。
※埋葬落丧后,由道僧将木盘内五谷种子播于墓地上,以期五谷丰登,亦为多子多孙的象征。
然后取墓土一块放入盘中,连同留存的少量五谷种子,由长孙乘“魂轿”带回,此称“返主”。
其时,长孙脱丧服而改穿浅黄长衣,表示“返主”为吉事。
墓葬建筑吉祥仿阳宅建阴宅是古代墓葬建筑最突出的思想,其本质是对生前美好生活的留恋,也体现等级制度和特权思想以及祈求升仙也是墓葬建筑所表达的吉祥主题。
但是我们的祖先遗留我们的的信息却少之又少,只能靠着出土的墓葬来推测,而那些贫民百姓的阴宅也因自身地位、财力等因素不可能规制庞大,随葬丰富,有的甚至不可以辨出墓主人的身份。
葬具吉祥葬具吉祥是指古人装殓死者尸体所使用用具方面体现出的吉祥寓意。
中国古代葬具种类十分繁杂,但不论使用何种葬具,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灵魂能安宁生活,从而更好地庇佑生者。
葬具是指装盛死者遗体或骨灰的器具,有棺、椁、匣、骨灰盒、罐等。
在传统丧葬礼俗中,葬具也是根据死者生前身份而有所不同的,这表现了古代人希望在阴间保持阳间的社会身份地位和物质享受。
同时,死者获得安宁的生活,其亲友在阳间也会被庇佑。
棺:直接盛尸的器具。
有木制的、金属制的,水晶制的、玻璃制的、银制的等。
木制棺材讲究很多,据说楠木、檀木棺材有保护尸体不腐烂的作用,这体现了古人渴望尸身不灭、长生不老、再生升仙的思想。
木制棺材用料也极讲究,三寸、七寸,甚至尺外者都有,重到几十人不能移动。
在古人思想中,阴间和阳间的生活是对等的,死后要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棺材的价值直接体现了死者的地位和身价。
椁:棺材外面的套棺。
在封建社会,棺椁之用是有严格区别的。
天子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平民则棺而已。
棺材外面套椁,以器护尸,不仅是死者身份的象征,也是死者渴望死后继续享受富贵的体现。
棺罩:旧时出殡时罩在灵柩上的庙堂式的罩子。
品级越高,棺罩越讲究,体现了死者生前的奢华生活。
匣:多为未成年死者,殓尸之用。
也为二次葬骨所用。
状似棺但小。
体现了亲人对死者英年早逝的惋惜与怀念及对来世的美好祝愿。
随葬器物吉祥在“事死如事生”的思想支配下,为了让死者能像生前一样过上富足安逸的生活,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几乎包含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用具,具体的吉祥寓意主要有:镇墓辟邪、求财祈福、追求长寿再生以及升仙、多子多福、追求功名利禄、期盼自然和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墓主人生前很多生活用品以及能够代表其生前地位财富的物品都可能被放入墓中,称为随葬品。
随葬品就是伴随死者入葬的物品。
有焚化、陪葬、死者随身等多种形式。
随葬品有人、有实物、有象征性物品、有模仿性物品。
随葬品有严格等级规定,它是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的标志中国古代礼制对随葬品有所规定,随葬品要与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相应,超过了级别为“逾制”。
最早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
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
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也成为随葬品,供死者花销。
然而人们逐渐意识到人死后身体成为黄土,只剩下虚无的灵魂,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
人们称这为冥器。
古代的明器多为实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锡箔纸等制作。
宋代,纸做的明器逐渐流行。
一般来说,实物模型明器可用于随葬,也可焚烧,纸做的明器焚烧于坟头。
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多为生活实用物或专为死者而制的冥器,想像死者能在另一世界使用。
随葬品的出现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相关,孝及灵魂不死观念的深入人心,使人们普遍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冥间生活得更好的意识,而随葬品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
历代厚葬死者之所以普遍也源于此装饰吉祥古人通过把一些含有吉祥寓意的内容装饰在器物或墓室内,如最常见的吉祥物龙凤、四灵;象征雍容华贵、国运繁昌的牡丹;象征长寿的灵芝;可以说凡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祝福几乎都能从墓穴装饰纹饰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自秦汉以来,古代帝王迷恋神仙道术,渴望长生不老,死后升仙,生作寻仙之游,死起厚葬之风,掀起了“视死如视生”的风尚,将先秦以来的魂魄观念、神仙信仰、阴阳学说和天人感应等思想再加整合与创造,形成了一套集功能、习俗乃至思想观念为一体的葬制葬俗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