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关系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418.60 KB
- 文档页数:7
手机成瘾调研报告手机成瘾是指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过高,无法自控地停止使用手机。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加,手机成瘾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手机成瘾的现状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对100名18岁至30岁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有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其中有近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手机成瘾的倾向。
此外,有60%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6小时,每晚睡觉前还要使用手机的达到了70%。
在人们过度使用手机的原因方面,调查显示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交媒体和游戏。
近8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浏览和发布信息,4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玩手机游戏。
其他原因包括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和工作,使用手机放松和娱乐等。
手机成瘾对个人健康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过度使用手机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果,有近50%的受访者表示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失眠问题。
此外,过度使用手机还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和颈椎病等健康问题。
手机成瘾对社交关系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近60%的受访者表示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变淡,有30%的受访者甚至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与朋友产生争执。
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手机成瘾影响了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为了减轻手机成瘾的影响,我们还针对手机成瘾的受访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其次,可以尝试逐步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找到其他适合自己的娱乐和放松方式。
此外,限制使用手机的地点,例如在睡觉前不使用手机,并将手机放在一定距离之外,以避免过度使用。
总的来说,手机成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个人健康和社交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手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关系。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手机成瘾症。
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现象、成因、影响及干预策略,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对手机成瘾症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大学生中的表现特征。
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手机成瘾症的成因,包括心理需求、人格特质、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手机成瘾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干预策略,包括个人自我调控、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期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成瘾症的困扰,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症问题的关注,为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我们也期待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手机成瘾症的定义及诊断标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手机成瘾症。
手机成瘾症,也被称为手机依赖症或手机过度使用症,指的是个体过度使用手机,以至于对其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
诊断手机成瘾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但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诊断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过度使用:手机成瘾者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使用上,超出正常需要或预期。
他们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行为,即使知道这样做会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
强迫性使用:手机成瘾者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动或欲望去使用手机,即使在没有实际需要的情况下。
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使用手机而感到焦虑或不安。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程度的提高,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题逐渐突显,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智能手机成瘾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了困扰。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成瘾干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冲动性是智能手机成瘾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表现为对手机过度依赖,无法抑制的使用欲望和频繁的使用行为。
这种行为与个体的冲动性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与智能手机成瘾存在关联的冲动性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情感冲动,即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来逃避或缓解负面情绪;二是认知冲动,即受智能手机使用相关信息或应用的诱惑所驱使的冲动;三是行为冲动,即出现频繁使用智能手机的冲动,即使明确意识到这种行为对自己有害。
因此,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是制定成瘾干预对策的重要基础。
除了冲动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相关因素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起到了推动作用。
首先,个人特质是影响智能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性格特质中的外向性、神经质、人际关系需要和自尊与控制需求与智能手机成瘾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个人的心理特征在智能手机成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次,家庭和环境因素也对智能手机成瘾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态度以及同伴群体的智能手机使用水平都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有关。
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智能手机成瘾提供了温床,因为大学生通常通过智能手机来参与社交网络,获取社交信息以及展示自我。
这些因素通过不同途径加剧了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和成瘾。
针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成瘾干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向大学生普及智能手机成瘾的危害,帮助他们提高对成瘾行为的认知。
其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鼓励参与体育运动和其他社交活动,有效减少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篇一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与成瘾干预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过度依赖和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其中智能手机成瘾现象尤为突出。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
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及相关因素1. 冲动性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主要表现为无法控制使用欲望,频繁查看手机,即使在无实际需求的情况下。
这种冲动性往往与个体的心理需求、习惯养成等因素有关。
2. 相关因素(1)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寻求自我满足和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是导致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
(2)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关爱,学校中缺乏足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中网络信息的泛滥等都可能加剧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问题。
(3)个人因素:个人自制力、生活习惯、社交需求等也是影响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的重要因素。
三、成瘾的危害智能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社交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长期沉迷于手机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睡眠质量差、心理健康问题等,同时也会影响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成瘾干预对策针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干预对策:1.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智能手机的使用,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 改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家庭应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中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共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休息、规律运动等,以减少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4. 引入专业心理辅导对于已经出现智能手机成瘾症状的大学生,应引入专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首先介绍了此现象的简要概况。
然后从原因、表现和影响三个方面对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接着提出针对这一现象的对策探究,包括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意识、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引导教育等。
最后总结了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的深层原因,并给出了对中职生进行有效干预的建议,同时探讨了未来中职生“手机成瘾”可能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并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应对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原因分析,表现分析,影响分析,对策探究,深层原因,有效干预,建议,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简介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中职学校中。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便捷性,许多中职生越来越依赖手机,甚至变得无法自拔。
这种“手机成瘾”现象给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简而言之就是指中职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沉迷,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疏远、身体健康受损等问题。
他们整天沉浸在手机的世界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和人际交往。
即使在课堂上,他们也无法自控,频繁地使用手机,严重影响了学习氛围和师生互动。
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的根源值得深入探讨,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引导中职生正确使用手机,健康生活。
2. 正文2.1 中职生“手机成瘾”原因分析1. 心理因素: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波动剧烈,对虚拟世界的依赖性强。
手机能够充当一种情感寄托的媒介,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找到自我认同感和情感满足。
2. 社交因素:中职生对社交活动的需求较高,而手机可以方便其与同学、朋友交流。
通过社交软件和互联网,中职生可以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交经验,从而满足社交需求。
3. 学业压力:中职生面临着考试、作业等学业压力,而手机可以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医科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冲动性*张燕贞 张 卫 伍秋林【摘要】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生的手机网络成瘾及其与冲动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修订的Yo 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Bar ratt 冲动性量表(第11版)对1117名大一~大四的医科大学生进行测量。
结果 手机网络不同程度使用者的冲动性总分以及在冲动性各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71.64,52.96,59.63,25.33;P<0.001); 手机网络成瘾程度与冲动性以及注意力冲动性、运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 回归分析显示,冲动性包括注意力冲动性,运动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3个维度以及年级和性别都是医科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结论 医科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倾向与其冲动性关系密切。
【关键词】 手机网络成瘾;冲动性;问卷调查;医科大学生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hone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mpulsivity among Medical C ollege Students.Zhang Yanz hen,Zhang W ei,W u Qiulin.M 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 niv er sity,Shantou515031,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ex plor e medical co llege students'm obile phone internet addict ion and it s relatio nship with impulsivity. Methods Y oung's IA II w hich has been revised focus on the M obile Phone I nter net A ddiction and Chinese version o f BIS-11w as conducted on1,117students of medical colleg e.Results T here were sig 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 otal score and all dim esion sco res of impulsiv ity betw een the diff er ent mo bile phone inter net user s(F=71.64,52.96,59.63,25.33;P<0.001). T here w ere sig-nificant cor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bile phone internet addiction of medical colleg e students and impulsiv ity,attention impulsiveness (Iat),motor impulsiveness(Im)and nonplanning impulsiveness(Inp)(P<0.01). Regr 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mpulsivity, including thr ee dimensions(Iat,Im,Inp),as well as g rade and gender factors affected mobile pho ne internet addictio n of medical students.Conclusion T her e are r 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bile phone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mpulsiv ity among medical co llege students.【Key words】 M obile phone internet addiction;Impulsivit y;Q uestio nnair e sur vey;M edical college students 手机网络的普及,无疑使手机集合了电脑、电视机、相机、游戏机、M P3等的功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且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方便快捷。
中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成因及对策探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波及着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群。
中学生作为使用手机电子产品的重点群体,在享用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为了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本文重点阐述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并尝试探究其产生的危害,从根本上提出了管理建议与对策,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教育主体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手机这把“双刃剑”,对规范中学生不良行为和培养大批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依赖;成因;对策全球进入信息时代后,手机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很大的贡献和价值,逐步成为人们学习新知、获取信息、与人沟通、支付购买商品的重要途径。
根据 2020互联网统计报告来看,我国有781.7百万人使用智能手机,有一半的国人进入了手机时代,其中使用手机的青少年占总体48.9%”,然而中学生作为手机使用者的重点人群,对手机的使用却很狭窄,主要用于沟通和玩游戏,容易被手机中多种多样的社交、视频或游戏所吸引并产生依赖。
疫情期间,各地都推出了网课及网上作业,这要求学生需要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来完成,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更是堂而皇之,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几乎人手一机,机不离身,由此,后疫情时代,分析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进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就更显得更为重要了。
1、造成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1.1社会因素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更迭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个人移动终端设备迅速普及,因手机功能性强,突破时空限制,灵活性和实效性都很吸引人,深受青少年群体的青睐,另一方面,手机上形形色色的APP对青少年来说就像是潘多拉魔盒摆在他们面前一样,集听歌、聊天、购物、游戏、拍照于一身,一把手机几乎涵盖所有的娱乐项目,也能将学习资源在线化,实现“碎片化学习”,除此之外,手机软件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功能不断增加,手机外观也越来越时尚精美,非常符合中学生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与教育策略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逐渐渗透至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等各个环节,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
大学生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将会对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及社会功能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学生智能手机的合理使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期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
一、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1冲动性格与手机成瘾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研究维度具有多元性,其中冲动性作为人们性格中的一种特质,与学生手机依赖性问题产生联系性较强。
根据美国著名学者Mitchell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冲动性的性格在行为决策时,对于不良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且高冲动型性格人群产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概率较高[1]。
首先,高冲动型性格更倾向于获得即时小奖励,对于延时的大奖励缺少重视,针对欲望及诱惑的抵抗能力较低,易对手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
其次,当代青年大学生中,多数是冲动型性格的学生,对于人体发出的抑制信号接受速度较慢,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亟待提升。
由此可见,大学生行为抑制能力不足,便极易产生手机依赖问题。
冲动型人格与手机依赖问题中,主要以自我控制为中介,冲动型人格是手机依赖问题的前提,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是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的解决,需要积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及约束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的意识。
2自我调节与手机成瘾大学生对手机过于依赖,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的表现,其中手机依赖与冲动型性格之间的联系性、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是不良习惯产生的主要原因[2]。
大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过多地使用手机将降低其自我控制能力,学生的自我意识及人生价值实现,将过于依赖于网络内容。
自我调节理论认为自我调节是帮助人们趋利避害、控制自我行为的重要方式,处于不同调节阶段的学生,采取的解决措施将存在差异性。
高中学生手机成瘾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学生手机成瘾研究性课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高中学生手机成瘾现象日益严重。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日益严重。
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沟通、娱乐和学习工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经升级为成瘾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对策。
首先,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具有冲动性。
冲动是指一种倾向于立即满足欲望的行为。
智能手机作为迅速满足欲望的工具,引发了大学生的冲动反应。
研究表明,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而智能手机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手段。
当遇到压力或不愉快的情绪时,他们会刷微博、玩游戏或看短视频等来寻求暂时的缓解。
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从而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和成瘾。
其次,还存在其他相关因素导致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更容易陷入手机成瘾的泥淖。
在社交媒体上获取到的点赞、评论和分享会带来成就感,进而形成强化行为。
此外,智能手机成为了大学生与他人沟通的主要途径,他们通过社交软件与朋友交流,这也增加了对手机的依赖。
此外,过度使用手机也与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有关。
大学生在玩手机的时候会忘记时间,无法自主地控制使用时间和频率。
对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题,干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监督和教育。
家长和老师应该与大学生沟通,提醒他们手机成瘾对学业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大学生应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并制定科学的手机使用计划,限制每天的使用时间。
此外,可以尝试与朋友或家人进行交流,通过社交活动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最后,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来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成瘾。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手机成瘾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手机成瘾研究[摘要]随着通信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精进,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力军,由于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手机世界,从而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对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析,并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健康秦喆(1982- )女,陕西汉中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20世纪末,手机仅作为单一的语音通信工具存在,但随着通信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精进,如今手机已经发展成为集通信、娱乐、支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多媒体终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已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外出携带的必备物品之一。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11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1亿。
学生群体是手机使用者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中最庞大、最活跃的主力军。
他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乐趣和便捷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手机的牵制,过分地依赖和迷恋手机,导致部分大学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手机控”,严重的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对于手机使用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对手机成瘾这一概念的界定并不统一,存在多个术语混用的状况,如“问题性手机使用”“手机依赖”“手机成瘾”等。
屠斌斌、章俊龙等学者将其定义为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手机信息搜集成瘾三种类型。
韩登亮、齐志斐提出判断手机依赖综合征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青少年手机成瘾与冲动性相关性的mete分析*任玉嘉1李梦龙1吉彬彬2蒋芬5(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长沙492955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长沙492933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长沙4929通信作者:任玉嘉renyujia@195.cam【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手机成瘾与冲动性的相关性。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SinoMed、维普、Web of Science、CgcCrane、Pubmed、Sciencedirect等中外文数据库,收集并筛选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了9篇文献,共939例被试,包括529例男性和6494例女性。
Meta分析显示,青少年的手机成瘾得分与冲动性得分之间呈正相关2=0.32,P<0.009。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类型和测量工具不同,并不会干扰二者间关系的稳定性(0=3.05、0.37,P>0.05),而研究的取样地区则调节了手机成瘾与冲动性的关系(0=9.22,P<0.01),来自中部地区的样本,二者间的正向关系更为紧密(:=0.43)。
结论:本研究提示青少年的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成瘾;冲动性;meta分析;亚组分析中图分类号:C99.4,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00-6779(2021)003-0200-08doi:9.3969/j.issn.900-6729.202343.005(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49),35(3):200-207.)Meto-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r mobile phoneaddiction and impulsive in adolescertsREN Yujia1,LI Menglong1,3I Binkin5,3IANG Fen31Physical Education Inshtute,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u,Changsha49225,China5School of Nursing,Hunan Universif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49208,China3School of Medicine,Hunan Normal Universitu,Changsha4929,ChinaCorrespondence auttoe:REN Yujini iedyujia@[Abstracti Objective:To explore he relahonshif Obween mohile phone aCdiction ank impulsive in aColes-cents.Methodi:DataCases soch as CNKI,Wanfang,sinomed,CQVII,wed of science,CocCrane,PuPMed,Co-cCrane,SchdWdhect were searched,and vlevent literatiues were cahected and analyzed Oy ReshUs: Eleven literatures were hcUlned.TCera were9312sobjects,incluPing589males and6494females.TCe resolts of mete-9ealysis showed 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cpUahon Obween mohile phone aCdiction and impulsive scares(e二0.32,P<0.401).TCe resolts of subgdhp analysis showed hat he differences in shPent tyyes ack measurement hois wovlV not interfere with he staCilito of he relationshif Oetween Ooth(Q=3.05,0.87,P> 0105),ank he sampling area played a moheratov effect in he relationshif Oetween mobile phone aCdiction ank impulsive(Q=9.29,P<0.010).Fov he samples from the central reyion of China,he positive relationshif Oetween them was close-(二0.43).Conclusion:TCera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Oetween impulsivito ank mobile phone aC-diction in aColescents.【Key wortsi adolescerk;mobile phone aCdiction;impulsive;shPgdhp analysis(Chin Menu Health J,2021,35(3):200-207.)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2217JJ2254)随着智能手机迅速普及,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PUiction)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性问题。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篇一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与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然而,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带来的成瘾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并研究有效的成瘾干预对策。
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一)冲动性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主要表现为无法抗拒使用智能手机的诱惑,频繁查看手机,甚至在上课、考试等重要场合也不由自主地分心。
这种冲动性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个人的自控能力、环境压力以及社交需求等。
(二)其他相关因素1. 心理因素:包括个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自我控制力差等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
2.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育方式、社会氛围、人际关系等也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产生影响。
3. 生理因素:如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等生理问题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增强。
三、成瘾干预对策研究(一)家庭教育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同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和自律意识。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题的关注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研发更加健康、合理的手机应用软件,减少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的诱因。
此外,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降低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四)个人自我管理个人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扩大社交圈子,减少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
补充维生素A、E和D,减少呼吸病近期,《营养》期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补充维生素A、E和D有助于减少呼吸系统疾病。
缺乏微量营养素是造成营养不良和健康状况不佳的重要原因,但这点往往被人们忽视,而营养不良和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对2008—2016年参加全英国饮食健康滚动调查项目的6115名成年人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这些成年人通过正常膳食和服用营养品摄入维生素A、D和E的情况,以及出现呼吸疾病的症状,有关症状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如感冒、哮喘和慢阻肺等。
研究人员通过梳理上述数据发现,在综合考虑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家庭收入等因素后,通过正常膳食和摄入维生素A和E有助于减少呼吸系统症状。
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正常膳食摄入维生素D没有起到减少呼吸系统症状的效果,但通过服用营养品额外摄入维生素D却有助于减少呼吸系统症状。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单靠膳食难以摄入足够维生素D,而通过营养品补充维生素D确实有效。
研究人员指出,保持身体获得良好的营养对降低多种疾病感染风险起到重要作用,但对补充营养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具体机制目前尚缺乏全面了解,需要进一步研究。
经常玩手机的人易冲动多项研究发现,手机使用太频繁不利身体健康。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刊登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玩手机的人更容易做出冲动性决定,发生冲动行为。
柏林自由大学研究人员对智能手机与冲动决策之间的关联展开深入研究,调查不同年龄组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应用种类等情况以及参试者的冲动行为表现。
结果显示,在发达国家,成年人和青少年智能手机拥有率分别为76%和80%。
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4.7~8.8小时,33%的用户醒来后5分钟内会拿起手机,超过1/3的青少年和26%的父母会在晚上睡前查看手机。
研究人员还发现,手机上使用最多的应用程序是社交媒体(占87%)和游戏(占40%),两类应用程序所花时间分别为46分钟和35分钟。
冲动性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睡眠状况的中介作用朱千; 田丹; 支亚梅; 张杨永金【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2)004【总页数】5页(P459-463)【关键词】手机成瘾; 冲动性; 睡眠状况; 中介作用【作者】朱千; 田丹; 支亚梅; 张杨永金【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变得日益普及,由于手机的易得性与便利性、功能的集合性、内容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等因素[1]使得人们更加喜爱使用手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7.53亿,逐年使用手机的网民数呈递增趋势,与此同时,手机成瘾问题也随之而来。
手机成瘾[3]指对手机的无控制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与社会问题,常伴随强迫行为、戒断反应、功能失调、耐受性等症状,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种。
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及亲子沟通等[4-6]产生着消极的影响。
手机本身及个体某些心理因素如孤独感、睡眠质量和冲动性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手机成瘾[1,7]。
冲动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对内外部刺激做出迅速的、无计划反应的心理倾向,并且不考虑这些反应对冲动性个体自身或是他人是否产生消极后果[8],Robert等发现冲动性与物质主义会使得手机的过度使用成为可能[9],个体的高冲动性可正向预测手机成瘾[10-11]。
冲动性还会影响个体睡眠状况[12],冲动性越高,睡眠状况越差。
睡眠作为个体身心健康的保障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大学生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睡眠问题[13],诸如焦虑、抑郁、头昏、无力、倦怠等[14];Chung JE和Choi SA的研究发现[15]手机成瘾的青少年白天更加嗜睡,更易引起日间功能障碍。
随着手机成瘾程度加深,睡眠问题越发严重[7],反之,睡眠状况也可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16]。
文化视野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对冲动性行为的影响初探黄 岳 马海林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为探讨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程度对冲动性行为的影响。
对随机抽取480名在校本科生为被试。
以BIS-11冲动性量表、young网络成瘾量表作为测量工具,最终有效问卷348份。
结果显示:年级在游戏成瘾上无显著差异,年级在运动冲动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手机游戏成瘾与运动冲动性有显著差异,中度成瘾的运动冲动性显著高于不成瘾的运动冲动性。
研究表明,手机游戏成瘾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运动冲动性,为研究手机游戏成瘾、控制大学生冲动性行为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游戏成瘾;冲动性行为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0-0405-02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mobile phone game addiction on impulsive behaviorHuang Yue, Ma Hailin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Northwest Minzu Nationalities,Lanzhou 730030,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game addiction on impulsive behavior.480 undergraduates at random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BIS-11 Impulsivity Scale and young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there were 348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ame addiction in grade,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tor impulsiveness in grad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and travel addiction and motor impulsivity, and the exercise impulsivity of moderate addi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t addic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individuals with hand swimming addiction exhibit more exercise impulses, which provide a basis for controlling college students' impulsive behavior.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game addiction, Impulsive behavior一、引言成瘾行为一直困扰着社会各界,不论是药物成瘾还是网络成瘾,都对个人和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 60-66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7 in Hans. /journal/ap /10.12677/ap.2017.71009文章引用: 冯君凤, 曹贵康(2017). 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关系探究. 心理学进展, 7(1), 60-66.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ImpulsivenessJunfeng Feng 1,2, Guikang Cao 1,2*1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SWU),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Received: Dec. 31st , 2016; accepted: Jan. 14th , 2017; published: Jan. 23rd , 2017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Mobile phone addiction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individuals unduly depend on mobile phone, which makes individual can’t live a normal life without the phon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s a new social problem produc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echnology after in-ternet addiction. The individuals with high impulsivity level are vulnerable to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s, lacking the ideological trade-offs. Impulsivity is a significant personality trait of ad-dictive group. Existing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impulsiv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substance ad-dictions and behavioral addiction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lated researches in terms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impulsivity. These studies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impulsivity, which also cast a light on the future research such a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mechanisms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list several particularities of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hat distinguish from other kinds of addic-tions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s of future studies. KeywordsMobile Phone Addicti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Impulsivity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关系探究冯君凤1,2,曹贵康1,2**通讯作者。
冯君凤,曹贵康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2教育部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重庆收稿日期:2016年12月31日;录用日期:2017年1月14日;发布日期:2017年1月23日摘要手机成瘾是指个体对手机异常的过度依赖导致个体离开手机无法正常生活的现象,是继网络成瘾之后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社会问题。
高冲动性的个体在行动时容易受到当前因素的影响,缺乏思想上的权衡。
冲动性是成瘾人群的显著人格特征,已有的研究已经表明个体的冲动性水平与物质成瘾和非物质成瘾都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对手机成瘾与冲动性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同时也提出了手机成瘾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这些都为未来进一步揭示手机成瘾的心理行为机制等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手机成瘾,手机依赖,冲动性1. 引言手机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手机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各种常用的功能都整合到手机上,使得人们对手机的依赖逐渐加重。
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已经使得手机成为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贺金波,陈昌润,鲍远纯,雷玉菊,2012)。
手机作为最普及的移动网络平台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人们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来在网上工作、聊天、购物、获取新闻、游戏娱乐等。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 (CNNIC, 2016)。
随着手机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手机在给人们提供便利和乐趣的同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人们自己离开手机便不能正常的生活:有人在手机不在身边时会出现眩晕、烦闷、焦虑等不适症状,甚至会出现手指自觉颤动以及手机铃声的幻听等症状(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2008)。
手机成瘾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2. 手机成瘾手机成瘾又叫手机依赖、手机滥用、问题性手机使用等,指个体强迫性地使用手机,对手机有强烈的依赖感,并且这种过度使用和依赖感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的现象(Park, 2005; 韩登亮,齐志斐,2006;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2010)。
Jenaro等(2007)认为问题性手机使用是一种冲动性控制障碍,根据DSM-IV中关于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进行了界定。
徐华等(2008)认为手机成瘾是一种成瘾行为,借鉴了戒断性、失控性和突显性这三个成瘾的诊断指标来对手机成瘾进行界定。
贺金波等(2012)把因手机过度使用而造成的问题性行为和心理障碍的现象称为手机依赖,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强迫性依赖行为,属于行为成瘾的范畴。
Orford (2001)认为成瘾的人经常表现为对某种活动的过度投入,而不考虑可能会产生的消极后果。
周喜华(2010)从三个方面对手机成瘾冯君凤,曹贵康进行了界定: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二是手机滥用产生的消极影响;三是手机不在身边或禁止使用时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2.1. 手机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成瘾已经成为继网络成瘾之后出现的一种由科技引起的新型社会现象。
许颖等(2012)使用PCPU对中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中手机依赖的检出率达到19.8%。
黄海等(2014)研究发现大学生中手机成瘾的比例为15.4%。
手机成瘾在我国大陆地区的严重性可见一斑,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Leung (2008)的研究发现在香港的青少年中手机成瘾的比例高达27.4%。
Yen等(2009)对台湾地区的研究表明有16.3%的青少年出现由手机使用引起的功能损伤。
韩国的调查发现11.1%的青少年存在严重程度的手机过度使用(Koo, 2009)。
西班牙的青少年中手机过度依赖的筛出率达到20% (Sánchez-Martínez & Otero, 2009)。
英国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中问题性手机使用的比例也达到10% (Olatz, Luisa, Montserrat, & Will, 2014)。
由于不同的调查研究对手机成瘾的界定标准和测量手段的不同,对手机成瘾比例的调查结果并不一致,但总体上在10%~20%之间。
由此可见,手机成瘾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2.2. 手机成瘾的危害手机成瘾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手机产生的辐射会增高个体罹患肿瘤的风险,还会引起个体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Hardell & Carlberg, 2009; Myung et al., 2009)。
手机成瘾的个体长期使用手机必然会受到手机辐射影响。
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手机会引起头疼头晕、视觉和听觉的损伤、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疲劳感等不适症状,还会引起颈椎变形等形体方面的改变(Meo & Al-Dreess, 2005;师建国,2009)。
手机的过度使用往往伴随有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障碍症状,也有研究表明手机的过度使用与压力和个体的睡眠状况关系密切(Ha, Chin, Park, Ryu, & Yu, 2008; Sán-chez-Martínez & Otero, 2009; Thomée, Härenstam, & Hagberg, 2011; Zulkefly & Baharudin, 2009)。
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社交活动产生负面影响(Kamibeppu & Sugiura, 2005; Madell & Muncer, 2007; Park, 2005; Sánchez-Martínez & Otero, 2009;王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