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石灰做干燥剂

生石灰做干燥剂

生石灰做干燥剂
生石灰做干燥剂

生石灰做干燥剂

干燥剂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月饼中、饼干盒甚至于衣服、鞋子中都有干燥剂。干燥剂主要用于防湿保鲜,一般的干燥剂有氯化镁、氯化钙等。

生石灰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以做干燥剂。干燥剂使用后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所以一般生石灰做干燥剂时外包装袋都会写有“请勿食用”的字样,这也是由于氢氧化钙的腐蚀性会对人身体有伤害。

生石灰做为干燥剂的应用:

在农村,它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一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原因是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热。还有就是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还是活性氧化铝与硅胶,它们是通过物理法进行吸水处理的。而生石灰或者熟石灰作为干燥剂通过化学方式吸收水分子并改变其化学结构,变成另一种物质,从而达到保持干燥的效果。

那么,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具体原理是什么呢?且听苏州博盛工贸细细道来: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

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是由于生石灰吸水后能变成熟石灰,化学反应式就是CaO+H2O=Ca(OH)2,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用过一段时间后,干燥剂中的物质最多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

有些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是铁粉,铁粉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呈红色。铁和水、氧气共同作用时生成铁锈,所以与生石灰干燥剂比较,铁粉除了做干燥剂外,还可做吸氧剂,比生石灰更能延长食品保质期。

结语:生石灰做为干燥剂时有一个放热的过程,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物流干燥剂一般会定义生石灰干燥剂做为危险品处理,目前,生石灰用做干燥剂也越来越少了,不过由于价格便宜成本低所以还有一定的使用空间。

干燥剂的合理使用

干燥剂的合理使用 有机化合物在进行波普分析或定性、定量化学分析之前以及固体有机物在测定熔点前,都必须使它完全干燥,否则将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液体有机物在蒸馏前也常要先进行干燥以除去水分,这样可以使液体沸点以前的馏分大大减少;有时也是为了破坏某些液体有机物与水生成的共沸化合物。另外很多有机化学反应需要在“绝对”无水条件下进行,不但所有的原料及溶剂要干燥,而且尚要防止空气中潮气浸入反应容器。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试剂和产品的干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原理 干燥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物理法有吸附、分馏、利用共沸蒸馏将水分带走等方法。近年来还常用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等来进行脱水干燥。化学法是以干燥剂来进行去水,其去水作用又可分为两类:(1)能与水可逆地结合生成水合物,如氯化钙、硫酸镁等;(2)与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如金属钠、五氧化二磷。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第一类干燥剂。下面以无水硫酸镁为例讨论这类干燥剂的作用。 用无水硫酸镁来干燥含水的有机液体时,无论加入多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在25℃时所能达到的最低水蒸气压力为1毫米汞柱,也就是说全部除去水分是不可能的。如加入的量过多,将会使有机液体的吸附损失更多;如加入的量不足,不能达到一水合物,则其蒸汽压力就要比1毫米汞柱高。这说明了在萃取时为什么一定要将水层尽可能分离干净,在蒸馏时为什么会有沸点前的馏分。通常这类干燥剂成为水合物需要一定的平衡时间,这就是液体有机物进行干燥时为什么要放置较久的道理。因为它吸收水分是可逆的,温度升高时蒸汽压也升高,因此液体有机物在进行蒸馏以前,必须将这类干燥剂滤除。 二,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1.干燥剂的选择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通常是将干燥剂直接与之接触,因而使用的干燥剂必须不与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催化作用,不溶解于该液体中。例如酸性物质不能用碱性干燥剂,碱性物质也不能用酸性干燥剂。有的干燥剂能与某些被干燥的物质生成络合物。如氯化钙易与醇类。胺类形成络合物,因而不能用来干燥这些液体。强碱性干燥剂如氧化钙、氢氧化钠能催化某些醛类或酮类发生缩合、自动氧化等反应,也能使脂类或酰胺类发生水解反应。氢氧化钾(钠)还能显著地溶解于低级醇中。在使用干燥剂时,还要考虑干燥剂的吸水容量和干燥性能。吸水容量是指单位重量干燥剂所吸得水量;干燥效能是指达到平衡是液体干燥的程度,对于形成水合物的无机盐干燥剂采用吸水后结晶水的蒸汽压来表示。例如,硫酸钠形成10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达1.25.氯化钙再多能形成6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为0.97。两者在25℃时水蒸气压分别为1.92及0.30毫米汞柱。因此,硫酸钠的吸水量较大,但干燥效能弱;而氯化钙的吸水量较小,但干燥效能强。所以在干燥含水量较多而又不易干燥的(含有亲水性基团)化合物时,常先用吸水量较大的干燥剂除去大部分水分,然后再用干燥效能强的干燥剂干燥。通常第二类干燥剂的干燥效能较第一类为高,但吸水容量较小,所以都是用第一类干燥剂干燥后,再用第二类干燥剂除去残留的微量水分,而且只是在需要彻底干燥的情况下才使用第二类干燥剂。此外选择干燥剂还要考虑干燥速度和价格。常用过自己的性能见表1: 表1各类有机物常用的干燥剂 化合物类型 干燥剂 烃 CaC12 、Na 、P2O5 卤代烃 CaC12、MgSO4 、、P2O5、Na2SO4 醇 K2CO3、MgSO4、CaO、Na2SO4 醚

生石灰变质探究

生石灰变质探究 母题研讨:课本58页第4题: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敞口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请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评析:此题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的变化,考查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原理和变质后的成分的探究。由于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可用作干燥剂。生石灰放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转化成块状碳酸钙。相 关化学方程式有:CaO+H 2O==Ca(OH) 2 ; Ca(OH) 2 + CO 2 ==CaCO 3 ↓+ H 2 O。 中考动态:生石灰作为食品干燥剂是中考中时常出现的情景,考查形式是此 题的延伸。考查内容主要是掌握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原理、设计实验探究久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对氧化钙的考察首先是它与水反应放热,升温了,可以测温度来检验;其次考察它与水反应得到微溶性碱Ca(OH) 2 ,其水溶液就是澄清的石灰水,通过对 Ca(OH) 2 的检验说明氧化钙的存在。 对Ca(OH) 2的检验可以利用它与CO 2 气体反应、与Na 2 CO 3 溶液反应得到白色 沉淀;也可以用指示剂的变色或测PH的方法。 对CaCO 3的考察是它的溶解性及与酸反应可生成CO 2 气体。 母题迁移: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 2 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 2;猜想四:是Ca(OH) 2 和CaCO 3 的混合物。 猜想五:。(请你完成)【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常见干燥剂归纳

高中化学常见干燥剂归纳整理 1.高中化学常见的干燥剂有哪些 浓硫酸、五氧化二磷固体烧碱、石灰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无水硫酸铜 2.分类及使用 常用的干燥剂有三类 第一类为酸性干燥剂。有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等; 第二类为碱性干燥剂,有固体烧碱、石灰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等; 第三类是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等。 常用干燥剂的性能和用途如下: 1.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来除去不与H2SO4反应的气体中的水分。例如常作为H2、O2、CO、SO2、N2、HCl、CH4、CO2、Cl2等气体的干燥剂。 2.无水氯化钙:因其价廉、干燥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干燥速度快,能再生,脱水温度473K。一般用以填充干燥器和干燥塔,干燥药品和多种气体。不能用来干燥氨、酒精、胺、酰、酮、醛、酯等。 3.无水硫酸镁:有很强的干燥能力,吸水后生成MgSO4·7H2O。吸水作用迅速,效率高,价廉,为一良好干燥剂。常用来干燥有机试剂。 4.固体氢氧化钠和碱石灰:吸水快、效率高、价格便宜,是极佳的干燥剂,但不能用以干燥酸性物质。常用来干燥氢气、氧气和甲烷等气体。

5.变色硅胶:常用来保持仪器、天平的干燥。吸水后变红。失效的硅胶可以经烘干再生后继续使用。可干燥胺、NH3、O2、N2等。 6.活性氧化铝(Al2O3):吸水量大、干燥速度快,能再生(400 -500K烘烤)。7.无水硫酸钠:干燥温度必须控制在30℃以内,干燥性比无水硫酸镁差。8.硫酸钙:可以干燥H2、O2、CO2、CO 、N2、Cl2、HCl 、H2S、NH3、CH4等。 注:无水硫酸铜(CuSO4)(无水硫酸铜成白色)也具有一定的干燥性,并且吸水后变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但一般不用来做干燥剂。 3.干燥剂的选择 由上述可知、对一些气体的干燥剂可作如下选择。

常用干燥剂性能的说明

常用干燥剂性能的说明 化学干燥剂可分二类,一类是与水可以生成水合物的,如硫酸、氯化钙、硫酸铜、硫酸钠、硫酸镁和氯化镁等。另一类与水反应后生成其他化合物的,如五氧化二磷、氧化钙、金属钠、金属镁、金属钙和碳酸钙等,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化学干燥剂是一种酸或与水作用后变为酸的物质,也有一些化学干燥剂是碱或与水作用后变为碱的物质,在用这些干燥剂时就应考虑到被干燥物的酸碱性质。应用中性盐类作干燥剂时,如氯化钙,它能与多种有机物形成分子复合物,也要加以考虑。因此在选择干燥剂时首先应了解干燥剂和被干燥物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容,下面介绍一些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的性能。 一、氯化钙 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干燥均可使用。有干燥能力的是含二分子结晶水的氯化钙CaCl22H2O,潮解吸水后成为含六分子结晶水的氯化钙CaCl26H2O加热至30℃时成CaCl24H2O,至200℃恢复为CaCl22H2O,如加热至800℃则水分完全失去,成为熔融的氯化钙,可以用氯化钙脱水的化合物有烃类、卤代烃类、醚类,对沸点较高的溶剂,干燥后重蒸溶剂时,应将干燥剂滤出,不可一起加热蒸馏,以免被吸去的水分在加热时再度放出,它的缺点是脱水能力不强,并且能和多种有机物生成复合物,如醇、酚、胺、氨基酸、脂肪酸等,因此不可用作为醇等溶剂的脱水于燥剂。 对结构不明的化合物溶液,就不宜使用氯化钙来干燥。 二、硫酸钠 无水硫酸钠可用于中性,酸性和碱性物质的脱水干燥剂,对有机物没有反应,可以广泛应用,吸水后成为带有十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O4?10H2O,但脱水能力弱而且作用慢,不能用加热来促使脱水,因为含水的硫酸钠在33℃以上又失结晶水,对于含水量较多的醇类不宜用作脱水干燥剂,适用于醚、苯、氯仿等溶剂,新买来的应加热焙干后使用。 三、硫酸镁 性质同硫酸钠,吸水效力强一些,与水生成水合物含七分子结晶水。 四、硫酸铜 制备无水醇时常加以应用,是相当弱的干燥剂。无水硫酸铜浅绿色,生成水合物质变兰CuSO45H2O,根据变兰的反应说明吸水过程在进行,故可用来检验溶剂的无水程度,CuSO45H2O加热至100℃失去四分子结晶水可以由此再生。加热温度不宜增至220——230℃否则就生成碱性盐类失去水合的效力。 五、硫酸钙 无水硫酸钙由石膏加热至160一180℃而得,如在500—700℃灼烧所得的无 水硫酸钙,几乎不能与水结合。它是强烈干燥剂之一,但吸水量不大,只能达到其全重量的6.6%,吸水后形成相当稳定的水合物2CaSO4?H2O,它和其它形成水合物的盐类不同,被干燥的有机液体不需要把它事先分开,可以放在一起蒸馏,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甲酸和醋酸用硫酸钙脱水可得良好的效果。 六、苛性碱 苛性钠(NaOH)和苛性钾(KOH)是碱性干燥剂,适用于干燥有机碱类,如氨气、胺类、吡啶、重氮甲烷,生物碱等,作为干燥器内的干燥剂,用来排除被干燥物质挥发出来的酸性杂质时,应用更多,苛性钾的效力较苛性钠大60倍,对于酸性物或酮,醛等均不适用。 七、碳酸钾 无水碳酸钾的碱性比苛性碱弱,应用范围较广一些,除适用于碱性物质外,对醇类也适用。 八、氯化钙 俗称生石灰,也是一种碱性干燥剂,实验室常用来制造无水乙醇,因为来源方便,生成氢氧化钙不溶于乙醇,要得到绝对无水的乙醇,需要用过量很多的氧化钙,对1克水要5克块状氧化钙(理论量是3.11克)干燥有机碱液体也可用之,氧化钙不适用于甲醇,因CaO、H2O、CH3OH三者间与形成的复合物成一平衡,不完全脱水,而且要吸收20%的甲醇。 九、金属钠 金属钠有很强的脱水作用,广泛被应用于各种惰性有机溶剂的最后干燥,如用于乙醚、苯、甲苯、石油醚等,由于金属钠有可工塑性,脱水时可将钠块周围的杂质切去,用压钠机压成条状故入置有溶剂的容器内,这样使金属钠与液体接触的表面大大增加,不致由于金属钠含有的杂质在钠块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妨碍进一步与水作用,必须注意对CHCl3,CCl4及其他含有-OH,>C=O等反应性强的官能团的溶剂都不能用金属钠脱水,含水量多的溶剂也不能用,因为钠遇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探究“生石灰干燥剂”变质过程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 《探究“生石灰干燥剂”变质过程》 (初三化学殷艺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并形成相应知识网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推论”的探究过程, 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提高科学探究品质,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感受化学对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对于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这三种物质分别在教材(人教版)的不同单元中学习过相关的知识和习题,具体内容如下表: 教学内容教材单元教材相关练习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第六单元课题3 教材(上)P125页课后练习7 氧化钙与水反应第七单元课题2 教材(上)P150页课后练习9 氢氧化钙的性质第十单元课题1 教材(下)P59页课后练习4 碳酸钙的性质第十一单元课题1 教材(下)P78页课后练习1 由上表可知,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这三种含钙化合物的性质和检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之一。但是在新课学习时,学生是按单一物质分别学习的,没有形成对这三种物质相互联系的认识,缺乏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成分检测和检验的思路和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在中考总复习中,教师可以以“探究生石灰变质问题”为主题进行物质的检验的复习教学。“探究生石灰变质”这节主题复习课,实际上是有关酸、碱、盐知识的一节复习课,它既是对以前所学核心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应用,又是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和科学探究过程的进一步体验、理解和提升。 三、学情分析 在讲授本节课之前,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在复习该内容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也能够判断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物质类别,能够列举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性质,能正确书写含钙系列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但学生对于检验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试剂和现象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学生在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实际技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同样要看到学生在一个新情景中,再书写同样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正确率只有40%,更困难的是只有20%的学生会运用含钙化合物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教学设计思路的重点是:第一,将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这三种物质建立联系,通过复习这些物质的性质、反应与检验、使学生建立对含钙化合物之间联系与转化的认识;第二,通过对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检验方法的复习和实验,使学生明确物质成分猜测及检验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运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与检验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巩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以及相互转化;强化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五、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化学性质来解决“干燥剂生石灰”变质问题;提升科学探究分析能力

氧化钙、氢氧化钙变质

1.(2009·哈尔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稀硫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a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b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理由 甲组 乙组 2.实验室里有一包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固体。晓阳设计以下实验把它们分离出来,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1)把混合物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填实验操作),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 (2)将白色沉淀洗涤,,得到氯化镁固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无色滤液,得到氯化钠固体。 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钠变质专题 一、生石灰、熟石灰的变质问题 考点:1.氧化钙(俗称:生石灰,CaO,常用作干燥剂,因为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水反应,久置会变质。与水反应放热)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Ca(OH)2,不能用作干燥剂,久置会变质。)

常用干燥剂个作用及原理

常用干燥剂个作用及原理 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固态、液态或气态)中水分子的物质。干燥剂根据其干燥原理可分为化学干燥剂和物理干燥剂两类。 一. 化学干燥剂 化学干燥剂是一些能吸收水分并常伴有化学反应的物质。常见的有:、浓、 等。 化学干燥剂的蒸气压比水蒸气的蒸气压要小,结果空气中或潮湿物质中的水蒸气不断凝聚进入干燥剂,并生成结晶水合物或相应的酸或碱。上述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碱石灰是另一例化学干燥剂,易吸收水份和,生成, ,既可以用作干燥剂又可以用作的吸收剂。 化学干燥剂的使用原则是,用于干燥气体的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一般来说,酸性气体如等可以用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干燥,但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碱性气体如等可以用碱性或中性干燥剂干燥,但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中性气体如等用酸性、碱性或中性干燥剂干燥都可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如等不能用浓硫酸等氧化性干燥剂干燥。同时,因能与发生氨合反应生成氨合物而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常见干燥剂与应用如下表所示。 二. 物理干燥剂 能吸收水分但不伴有化学反应的干燥剂称为物理干燥剂。这类干燥剂常见的是硅胶。 硅胶又叫氧化硅胶和硅酸凝胶,化学式可用来表示。它是一种无色透明

或乳白色颗粒,一般约含水3%~7%,吸湿量可达40%。市售商品中常含有,称为变色硅胶。利用它在吸水和脱水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硅胶吸湿程度。其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硅胶作为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依靠吸附作用来除去潮湿物质中的水分子,即通过固体表面的质点与各种气体、液体等中的水分子发生相互吸引力而将其吸附在固体物质表面上。这类物质大多有很多的孔隙,有着巨大的表面积。 硅胶可用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而制得,反应的实际过程很复杂,反应方程式一般可 写为: 硅酸在水里的溶解度不大,但生成后并不立即沉淀,而是硅酸分子之间发生缩合形成硅酸凝胶。将硅酸凝胶充分洗涤除去可溶性盐类后,干燥脱水即成为多孔性固体物质,称为硅胶。 具有吸附作用能作为干燥剂的物理干燥剂,除了硅胶外,还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等。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变质问题的典型题

1、某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在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后,该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⑵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该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⑶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写出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简述实验步骤。

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 猜想工: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 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 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 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 化学式),该实验(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 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 为,现象b 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 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 是。 4.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标有“生石灰干燥剂” 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

干燥剂的成分有哪些

干燥剂的成分有哪些 干燥剂是指能够去除潮湿物品中水分的一种物质,其去湿保持干燥的效果非常好,并且制作简单,因此其应用范围很广,衣服、食品、鞋、家具、工艺品等等都有干燥剂的身影。但是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干燥剂使用的是化学成分,不可食用,食用后对人体是有害的,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干燥剂的成分。 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物质,常分为两类:化学干燥剂,如硫酸钙和氯化钙等,通过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物理干燥剂,如硅胶与活性氧化铝等,通过物理吸附水进行干燥。 湿气的管控是与产品的良率是息息相关的。以食品而

言,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食物中的细菌和霉菌便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使食物腐坏,造成受潮及色变。电子产品也会因湿度过高造成金属氧化,产生不良。干燥剂的使用,便是为了要避免多余的水分造成不良品的发生。 1、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有硅胶干燥剂和生石灰干燥剂。成分是硅胶和生石灰 2、工业用的也有氯化钙干燥剂、矿物干燥剂、蒙脱石干燥剂、纤维干燥剂、柱状干燥剂等。对应的成分是氯化钙、天然矿物、凹凸粘土、天然植物纤维、纤维片、硅胶等。 3、还有一些特殊的干燥剂,比如变色硅胶干燥剂,特点是变色。其成分:变色用氯化钴,原料是硅胶。

★物理吸附 干燥剂适用于防止仪器,仪表,电器设备,药品,食品,纺织品及其他各种包装物品受潮,在海运途中干燥剂也有广泛的应用,因为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常因温度大而受潮变质,用干燥剂可有效的去湿防潮,使货物的质量得到保障。 1、干燥剂用于瓶装药品、食品的防潮。保证内容物品的干燥,防止各种杂霉菌的生长。 2、干燥剂可作为一般包装干燥剂使用,用于防潮。 3、干燥剂可方便地置于各类物品(如仪器仪表、

干燥剂用量的计算

干燥剂用量的计算 干燥剂用量的计算 -参照DIN55474标准 干燥剂用量是干燥剂应用中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干燥剂用少了,起不到有效防潮的作用, 产品会受到湿气的侵害;如果干燥剂用多了,则会产生浪费,不经济. □产品包装内目标湿度的设定 在开始计算干燥剂用量前,我们必须要设定一个目标湿度,即包装内允许的最高湿度。一般来说,普通产品在50%以下的湿度环境下就能安全保存,也有很多产品要求更低的湿度, 比如20%的环境。目标湿度设定越低,就需要用更多的干燥剂去保持包装内的干燥。 □阻隔包装的水汽透过率 水汽透过率是(克/平方米?以旨在一个稳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的静态环境中,经过24小时(天)的测试时间后渗透过测试材料的水蒸汽的克重。 阻隔包装物的水汽透过率对干燥剂用量的影响非常大,同样一个体积的包装要求保存相同 的时间,如果使用阻隔性很好的材料如铝箔,则干燥剂就可少用一点,如果使用阻隔性很差的材料如薄的PE袋,则需要放入很多的干燥剂才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尽量采用阻隔性好(即水汽透过率低)的阻隔材料来包装产品。另外,阻隔包装的封口一定要严实,且绝对不可以有气孔,任何一个的微小的漏气孔都会使得干燥剂的效用大打折扣。 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同一种阻隔材料的水汽透过率也是不同的。温度、湿度越高,水汽透过率也越高。但是我们在计算时候,只能取一个平均值来使用。DIN55474是建议我们使用 23C ,85%RH条件下的水汽透过率的值。如果结合实际情况取值会使计算更精确。 □包装中湿气的三个来源 在一个特定的包装中,湿气有三个来源,干燥剂的使命就是吸收这三部分水汽,将包装内的湿度控制在目标湿度之下。 (1)产品包装时候,包装内空气含有的初始湿气。比如产品包装的体积是1个立方, 包装时初始温度和湿度是23C ,85附目对湿度的时候,该空气中就含有17.47克水。 ⑵ 产品包装内的包装辅料所含的水分,在储藏运输过程中会逐步挥发出来。比如木料通常有15- 30%的含水率。 (3)在储藏运输过程中,通过阻隔包装物渗透到产品包装中的水汽。比如水汽透过

干燥剂简介

干燥剂 1. 已使用过的干燥剂有没有再利用方法? 如果干燥剂还有效果的话,可以用于家庭的食品的保存或鞋类等的干燥. 石灰干燥剂(RAYM)未吸湿前为粒子状,而吸湿后为粉末状,只要看一下袋子内的干燥剂是否有粒子状物,如有说明其仍有效。硅胶和粘土没有形状的变化所以无法确认其残存能力。混合了蓝胶的变色硅胶随着其吸湿,颜色渐渐变成粉红,硅胶就无效了。但是最近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已不提倡使用混合了氯化钴的变色硅胶。 2.干燥剂的抛弃方法。 在家庭内作为不燃烧垃圾处理。 因石灰干燥剂(RAYM)的原料生石灰与水接触有立即发热的可能性,严禁抛弃于水分多的地方。 3.如果误食了石灰干燥剂如何处理? 原料生石灰(CaO)的原料与水反应发热。如发现有烧伤的征兆时,请找医生观察。如果误食了吸湿后成粉末状的消石灰时一般只要漱口就行了。 消石灰无毒(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但是其水溶液有强碱性,会刺激粘膜,所以误食后请喝大量水或牛奶后找医生观察。 4.如果误食硅胶、粘土的话,如何处理? 硅胶、粘土化学性质稳定即使误吞入口内也不会被消化吸收。如果误食请漱口后喝大量水、牛奶、茶等。如果不慎重进入眼睛,请不要揉擦,立即用自来水冲洗。 5.如果干燥剂与食品一起煮了而且误食,如何处理? 干燥剂都是无毒的加热料理后内容物会从小袋中渗出,但对人体没有影响。所以不需要特别处理。如果非常担心请找医生受诊。 6.食品中干燥剂膨胀得很大,为什么? 发生膨胀的干燥剂是石灰干燥剂。 石灰干燥剂的原料为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吸湿后变成消石灰(氢氧化钙)。其形状从粒子变成粉末状。体积增加2-2.5倍。所以本公司在设计干燥剂小袋时已考虑了其膨胀因素,加大了袋子尺寸,以防止其破袋。 * 反应式为CaO + H2O →Ca(OH)2 7.干燥剂与脱氧剂如何区分使用? 干燥剂是通过吸收包装容器内的水蒸气保持低湿度来防止食品受潮。 脱氧剂是通过吸收氧气防止食品的氧化、变色、发霉的。 根据食品的性质以及保存目的来区分使用两者。 8.干燥剂的种类及特征。 干燥剂有物理性干燥剂和化学性干燥剂两种。 前者(RAYM)通过化学反应与水化合吸水。 后者(UNIT PAK粘土、硅胶)其物性不变,通过毛细孔吸收水蒸气。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练习(2019新题):专项(07) 生石灰、熟石灰变质的实验探究

专项(七)生石灰、熟石灰变质的实验探究 类型一生石灰变质 1.物质常常要密封保存,主要是因为敞口会与空气中某些气体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物长时间存放变质与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B.生石灰堆放久了后变质与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C.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D.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2.[2018·广东]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图G7-1 3.兰兰在家里发现了一包过期的海苔,包装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海苔过期了,石灰干燥剂有没有变质呢?兰兰拿着这包石灰干燥剂约化学老师一起到实验室进行如下探究。 辨析俗称 “石灰干燥剂”中的石灰是指(填序号)。 A.消石灰 B.生石灰 C.石灰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石灰干燥剂没有变质; 猜想二: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 猜想三:石灰干燥剂完全变质。 进行实验 兰兰分别取该石灰干燥剂进行如下表实验,并记录。

异常现象 兰兰整理实验器材,清洗仪器时,突然发现实验二中的烧杯壁明显发热。 分析释疑 实验二的结论不准确,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烧杯壁明显发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结论该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 石灰干燥剂表面的覆盖物,影响了正确结论的得出,兰兰由此联想到生活中有些物质表面的覆盖物,是起保护作用的。试举一例: 。 拓展延伸 从确定这包石灰干燥剂成分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完全变质的生石灰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为确定其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已完全变质的干燥剂成分是什么? 猜想猜想Ⅰ:Ca(OH)2; 猜想Ⅱ:Ca(OH)2和CaCO3; 猜想Ⅲ:CaCO3。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于是小莉认为没有CaCO3。小晶却不同意小莉的结论,理由是。 (2)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表方案,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常用固体液体干燥剂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及其特性 1、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来除去不与H2SO4反应的气体中的水分。例如常作为H 2、O2、CO、SO2、N2、HCl、CH4、CO2、Cl2等气体的干燥剂。 2、无水氯化钙(CaCl2):无定形颗粒状(或块状),价格便宜,吸水能力强,干燥速度较快,能再生,脱水温度473K。吸水后形成含不同结晶水的水合物CaCl2·nH2O(n=1,2,4,6)。最终吸水产物为CaCl2·6H2O (30℃以下),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之一。但是氯化钙能水解成Ca(OH)2 或Ca(OH)Cl ,因此不宜作为酸性物质或酸类的干燥剂。同时氯化钙易与醇类,胺类及某些醛、酮、酯形成分子络合物。如与乙醇生成CaCl2·4C2H5OH、与甲胺生成CaCl2·2CH3NH2,与丙酮生成CaCl2·2(CH3)2CO 等,因此不能作为上述各类有机物的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氨、酒精、胺、酰、酮、醛、酯等。 3、无水硫酸钠(Na2SO4):白色粉末状,吸水后形成带10个结晶水的硫酸钠 (Na2SO4·10H2O)。因其吸水容量大,且为中性盐,对酸性或碱性有机物都可适用,价格便宜,因此应用范围较广。但它与水作用较慢,干燥程度不高。当有机物中夹杂有大量水分时,常先用它来作初步干燥,除去大量水分,然后再用干燥效率高的干燥剂干燥。使用前最好先放在蒸发皿中小心烘炒,除去水分,然后再用。 4、无水硫酸镁(MgSO4):白色粉末状,吸水容量大,吸水后形成带不同数目结晶水的硫酸镁MgSO4·nH2O (n=1,2,4,5,6,7)。最终吸水产物为MgSO4·7H2O(48℃以下)。由于其吸水较快,且为中性化合物,对各种有机物均不起化学反应,故为常用干燥剂。特别是那些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机物常用它来干燥。 5、无水硫酸钙(CaSO4):白色粉末,吸水容量小,吸水后形成2CaSO4·H2O(100℃以下)。虽然硫酸钙为中性盐,不与有机化合物起反应,但因其吸水容量小,没有前述几种干燥剂应用广泛。由于硫酸钙吸水速度快,而且形成的结晶水合物在100℃以下较稳定,所以凡沸点在100℃以下的液体有机物,经无水硫酸钙干燥后,不必过滤就可以直接蒸馏。如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乙醛、苯等,用无水硫酸钙脱水处理效果良好。 6、无水碳酸钾(K2CO3):白色粉末,是一种碱性干燥剂。其吸水能力中等,能形成带两个结晶水的碳酸钾(K2CO3·2H2O),但是与水作用较慢。适用于干燥醇、酯等中性有机物以及一般的碱性有机物如胺、生物碱等。但不能作为酸类、酚类或其他酸性物质的干燥剂。 7、固体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白色颗粒状,是强碱性化合物。只适用于干燥碱性有机物如胺类等。因其碱性强,对某些有机物起催化反应,而且易潮解,故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用于干燥酸类、酚类、酯、酰胺类以及醛酮。 8、五氧化二磷(P2O5):是所有干燥剂中干燥效力最高的干燥剂。 P2O5与水作用非常快,但吸水后表面呈粘浆状,操作不便。且价格较贵。一般是先用其他干燥剂如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硫酸钠除去大部分水,残留的微量水分再用P2O5干燥。它可

中考题:探究化学干燥剂的变质程度及成分

【中考题原创】 探究化学干燥剂的变质程度及成分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例题】人教版下册58页习题3: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课例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链接:通过探究食品干燥剂及其变质后的物质成分,可以增强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趣味性和应用价值,全面考查三种石灰之间的转换关系,将其采纳到中考试题命题的情景素材中,还可以认识化学干燥剂“碱石灰”的成分探究,其中考查问题有:⑴生石灰置于空气中发生变化,认识生石灰、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以及碳酸盐的检验方法;还有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⑵可以延伸到氢氧化钠暴露空气中发生系列变化与变质固体成分的检验方法设计: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于水现象、氢氧化钙有潮解特性、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碳酸盐与酸溶液反应、混合物分离等问题。 【中考题原创】 1.实验中学活动小组在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他们特意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桌面上,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M。请你与活动小组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M进行探究。 【探究任务】⑴探究固体M是否失效;⑵探究固体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反思拓展】 ⑴你认为“探究二”是否严密,其原因是; ⑵你认为固体M中除含有氢氧化钙外,还可能含有,请你设计实验是否含有该物质。 【探究方案】①实验结论为固体M失效;②现象为溶液变红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探究久置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

探究久置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 淮南实验中学李娟 一、三维目标 1.通过对干燥剂成分的探究知道物质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氧化钙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能写出生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学会从标签上获得信息的方法。。 2.根据提供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背景资料,能设计证明氧化钙存在的方案;从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中受到启发,从而设计出检验氢氧化钙存在的方法;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法,来设计实验进行碳酸钙的检验。 3.通过设计方案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会运用过滤操作分离混合物。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用自制的微型装置实验,培养学生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食品中的干燥剂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成分,并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本节课探究的物质跟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有更高的思维含量,使学生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层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日常生活中能搜集到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使学生感受到一些物品的再利用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强,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化学学习充满了热情。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了解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这里只要再提供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的背景资料,他们就可以去探究生石灰干燥剂中可能存在的物质了。通过探究使学生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猜想,学会证明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存在的简单方法。 难点:根据已有知识和提供的信息学会设计合理、可行、简单易操作的实验。 五、实验准备

干燥剂的危险(1)

翼城县西街小学 干燥剂安全知识教育 多地发生小孩玩食品干燥剂致伤事件, 入眼可致失明 字号 膨化食品、坚果、海苔、糖果……在消费者所熟知的各种包装食品中,食品干燥剂被广泛应用,以防止食品受潮。 大多数人对于包装食品中的干燥剂都有“不能食用”的认知,但其中的原因却不得而知。看一眼后随手丢弃,这是多数人最平常不过的做法,然而这一袋小小的干燥剂却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2011年,山西太原一名14岁初中学生随手将食品干燥剂放进了保温杯里,时间不长,保温杯里发生爆炸,该学生当时只觉得眼睛和面部很疼。虽经医生全力抢救,学生的视力还是严重受伤,左眼视力变为0.3,右眼则基本上失明。

2015年,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干燥剂拆开,把干燥剂倒入瓶中并 加入水玩耍,结果瞬间爆炸,短短两分钟时间,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他的眼睛因碱性液体侵蚀,造成一只眼失明。孩子的妈妈说平常只嘱咐孩子不能误食干燥剂,没想到其与水混合后还能爆炸。 因为干燥剂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事件时常发生,除爆炸外,还包括误食等,后果都比较严重。 石灰干燥剂最廉价危险性最大 市面上比较常见在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矿物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其中,硅胶干燥剂绿色、环保,可以重复使用。矿物干燥剂的使用率也很高,部分包包、衣服包装中会放置。 至于生石灰干燥剂,与其它三种干燥剂相比成本低一点,但吸潮效果强。上述干燥剂中,大家日常接触较多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更容易发生爆炸灼伤人的正是生石灰干燥剂。

什么样的情况下干燥剂会爆炸 生石灰即氧化钙,这种物质遇水后产生氢氧化钙,并且能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在密闭的空间内会有爆炸风险。如果被外力摇晃,增大接触面积,爆炸时间会更快更迅速。 不同种类的干燥剂,成分不同,并非遇水都会发生爆炸。硅胶干燥剂和矿物干燥剂,遇水之后只会发生物理反应。而硅胶干燥剂,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非常安全。 平时生活中,市民一定要妥善处理干燥剂,不要让孩子拆开拿来玩耍或误食,尤其是一些包装上无标示成分的干燥剂或生石灰干燥剂。 实验:不到2分钟,干燥剂炸飞塑料瓶 将30克干燥剂倒入塑料瓶中,水刚倒进去,干燥剂迅速吸水、膨胀。 约一分钟后,塑料瓶不断冒白烟,瓶子歪向一边,塑料瓶被炸飞,瓶盖被冲开,干燥剂粉末喷出。

熟石灰变质

实验探究题精选习题 姓名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 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或了CaCO 3?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 3。 猜想三: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② 。 ③ 。 猜想成立 [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 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 (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象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 保存。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碳酸钙。 猜想②:氢氧化钙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 气泡 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钙 (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成红色 原溶液一定有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1)、(2),你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成立。 【反思拓展】(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 。 3.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标有“生石灰 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1) (2)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H)2,小山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山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西认为步骤②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愉快的小组活动结束了,除以上猜想及实验,你还想对该干燥剂的万分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干燥剂中含有CaO ②取少量用样品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干燥剂中含有Ca(OH)2 干燥剂部分变质

初中化学食品干燥剂变质问题

一题多变 食品干燥剂变质问题 例题 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为什么生石灰能作干燥剂?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本题考查生石灰与水的反应以及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用作干燥剂;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白色固体碳酸钙,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黏成一块。 参考答案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可以吸收水分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 2O=Ca (OH )2, Ca(OH)2+CO 2=CaCO 3↓+H 2O 。 变式题 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某同学对一袋久置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他先取部分久置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 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 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 、Ca(OH)2、CaCO 3。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CaO 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 起完成实验报告。 【总结反思】(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中是否含有CaO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 因: 。 (2)请你简述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 的简易实验: 。 参考答案碱性(或中性) CaO(或氧化钙或生石灰) 红 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呈现色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_________ 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