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常见双音节虚词

高考语文常见双音节虚词

高考语文常见双音节虚词
高考语文常见双音节虚词

常见文言双音节虚词用法及意义

双音节虚词:文言文中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节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白话中变为一个双音节虚词。如:“吾祖死于是”的“于”是“在”,“是”指“捕蛇这件差事”,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用“于是”。此外还有,“无论”“能够”“从而”“其实”“虽然”等,都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意思来解释。

1.不啻:副词性结构,表示不限制在某种范围之内,但能够根据语境灵活表意,一般可译为“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等意义。例如:

视百家、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2.比及(比至、逮至):比,作介词,表示到达的时间或处所;可译为:等,等到。比及,介词性结构,用来表示预期的时间或已至的时间,可译为“等到了”。例如: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3.得无(得亡、得微):副词。主要表达两种语气:

①揣测性疑问语气,可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等;

②反问语气。可译为“能不”。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4.而后:副词性结构,表示经过一定的条件或时间后方能怎么样,可译为“才、方才”等。例如: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月而后成。

5.而况:连词性结构,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常含有反问语气,可译为“何况”。例如: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柧乎!

6.而已:助词性结构,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

7、否则:“否”是“不然,不这样”的意思,“则”是“就”的意思,“否则”可译为“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常见用法有两种

①代词性结构,能够表示询问或反问,与“何”用法一样,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也能够表示对水准的询问,兼有感叹意味,可译为“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

②副词性结构,用于感叹句中,表示水准深,可译为“多么,怎么”。例如: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即“如何”,是宾式结构,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可译为“怎么样、什么样”。例如: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好乐何如?

11、几何:可译作“多久”或“多少”。

例如:百年明日有几何?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助词性结构,“可”与“得”同义并列,一般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实现得可能性,可译为“能够、可能”。例如: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13、奈何:可译作“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助词性结构,放在句首,表示下问是更进一步得议论,可译为“再说”。例如: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15.若此:常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中,可译为“如此、这样”。例如:

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6.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如: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7然后:顺承连词,可理解为现有前面的意见时才会产生后面的事,“然”,相当于“这样”,“后”,相当于“之后”,可译为“这样以后”。例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8.不过:连词性结构,常用在句首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不过……”。例如:

不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不过不王者,未之有也。

19.然则(然即):连词性结构,常有两种用法,①用在句子开头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代词“然”和连词“则”构成,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②表示转折关系,即连词“则”作“而”讲,相当于“不过”。例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20、庶几:副词,可译为:差不多。

21.虽然:连词性结构,由连词“虽”和代词“然”组合而成,表示明显的转折关系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如此”;表示假设虚拟的情形,转折关系不明显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即使如此”“虽然这样(如此)”。例如: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22.所以: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所以学者不能够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3.是以(以是、以故):连词性结构,用于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所以”,例如: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4.无乃:与语气词配合,用委婉的语气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理解,一般表示询问,可译为“恐怕”。例如:

无乃尔是过与?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5、无论:可译作“不要说”。例如: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6.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③表时间,“在这时”。例如: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④对此。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

⑤从此,例如: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27、要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总;之,不译。可译为:总来说之,总来说之。

28、足以:助词性结构,用于动词前表示有条件、有水平去做某事,可译为“充足用来、完全能够、能够”。例如:

是心足以王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29、至若:连词,至于。用于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 A.你对正事怠惰 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

高考25个常用虚词详解

高考25个常用虚词详解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欤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矣”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其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副词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2.何 疑问代词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 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做定语,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动词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3.乎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表反问语气,吗,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醉翁亭记》)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捕蛇者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师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劝学》) 词尾……的样子,……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4.乃 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才,这才,就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却,竟(然),反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只,仅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第二个“乃”:只, 仅仅)(《史记·项羽本纪》)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是,就是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做定语,译为“你的”;也做主语,译为 “你”。不能做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用作指示代词,这样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5.其 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做领属性定语,他的,他们的,她 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他,他们, 她,她们,它,它们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的,我(自己),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高考语文常见虚词归类

高考语文常见虚词归类 1程度副词 1)表程度达到极至的副词,主要有极、最、殊、太、至、尤、颇、绝、良、孔等。相当于现代的“最、很、非常、特别”等。如: 感我此言良久立。 值得注意的是,“颇”作程度副词,既可表程度达到极至,又可表程度轻微;“良”既可作程度副词,也可作情态副词。 2)表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兹、滋”和“加”等,译为“更加”。如:若是,弟子之惑滋甚。 注:“益”还可作时间副词,表示“渐渐”。 3)表程度轻微的副词,主要有稍、少、略、颇。译为“稍微”、“略微”。 如: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注:“稍”在上古作“渐渐”讲,唐以后才有“稍微”义。 2.范围副词 1)表全体的副词,有“皆、咸、悉、毕、俱(具)、既、举、并、尽、遍、凡”等。凡译为“总共”,其余为“全、都”。如: 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 2)表共同的副词,有“共、同、并、相、互、相与”等,译为“共同、互相”。如: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3)表限制的副词,有“但、第、仅、独、唯(惟)、特、直、止、徒、才”等,译为“只、只是、仅仅”等。 如: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注:“仅”在唐以后,又可以强调“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 如: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3.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和状态的副词,主要有诚、实、信、良、果、必、固、故、特(直)、反、乃、顾、尚、犹等。意义较复杂,必须根据上下文意来翻译。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烟涛微茫信难求。 以为犬良我友。 天地果无初乎? 以上可翻译成“的确、真的”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高考考纲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19安、20但、21耳、22夫、23盖、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虽、30遂、31惟维唯32已、33矣、34犹、35哉 三、文言虚词题例 1.而 (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高中常见虚词

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 (1)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2)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吗”。例,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 (7)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序》) (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介词 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乎:于) (10)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1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劝学》)(乎:对) 作词尾 译为“……的样子”。例, (1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1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 (15)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1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 (1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1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 (19)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作代词 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 (2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 (2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22)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何 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 (23)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翻译时,“何”后置。 (25)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

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 文言虚词总结: 1、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何 ⑴什么。例:①何陋之有②夫晋,何厌之有?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⑷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⑸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高考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将其意义和用法一一归类。大家可将文言虚词的词类复习法与一词多义复习法结合起来。 1.【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 (3)动词,如,如同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的“则”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 D.吾属今为之虏矣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且”与“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B.示赵弱且怯也。 C.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D. 且适南冥也 5.下列句中加点字“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且焉置土石?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C.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 知不可乎骤得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关山度若飞”相同的一项是( ) A.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 天若有情天亦老 C. 若入前为寿 D. 天涯若比邻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 是谁之过与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 “娘以指叩门扉曰”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 铸以为金人十二 10.与“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拘于时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0个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20个 ◆而 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表示多种关系。如: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又”等。如: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等,或不译。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③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然而”等。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④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⑤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⑦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等。如: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是为了”。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代词。代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复音虚词,用法如下: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后”用在句末,相当于“才”“这才”。如: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④“既而”时间副词,相当于“不久,一会儿”。如: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何 疑问代词,用法如下: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搭配语气助词“哉”“也”等。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作宾语,主要指处所和事物,相当于“哪里”“什么”。注意宾语前置现象。如: 子何恃而往?《为学》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高考语文常见虚词归类

高考语文常见虚词归类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高考语文常见虚词归类 1程度副词 1)表程度达到极至的副词,主要有极、最、殊、太、至、尤、颇、绝、良、孔等。相当于现代的“最、很、非常、特别”等。如: 感我此言良久立。 值得注意的是,“颇”作程度副词,既可表程度达到极至,又可表程度轻微;“良”既可作程度副词,也可作情态副词。 2)表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兹、滋”和“加”等,译为“更加”。如:若是,弟子之惑滋甚。 注:“益”还可作时间副词,表示“渐渐”。 3)表程度轻微的副词,主要有稍、少、略、颇。译为“稍微”、“略微”。 如: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注:“稍”在上古作“渐渐”讲,唐以后才有“稍微”义。 2.范围副词 1)表全体的副词,有“皆、咸、悉、毕、俱(具)、既、举、并、尽、遍、凡”等。凡译为“总共”,其余为“全、都”。如: 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 2)表共同的副词,有“共、同、并、相、互、相与”等,译为“共同、互相”。如: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3)表限制的副词,有“但、第、仅、独、唯(惟)、特、直、止、徒、才”等,译为“只、只是、仅仅”等。 如: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注:“仅”在唐以后,又可以强调“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 如: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3.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和状态的副词,主要有诚、实、信、良、果、必、固、故、特(直)、反、乃、顾、尚、犹等。意义较复杂,必须根据上下文意来翻译。如: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烟涛微茫信难求。 以为犬良我友。 天地果无初乎? 以上可翻译成“的确、真的”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以上可译为“必定、一定”等。 蔺相如固止之——是“坚决地” 固不如也——是“本来、原来” 广故数言欲亡。 河南,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2018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练习参考答案【而】 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连词,<表并列)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且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连词,<表顺承)然后,接着 4、人而.不仁,如礼何?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5、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地 6、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连词,<表因果)因而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连词,<表转折)却 8、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代词,你 9、已而.!已而!语气词,表感叹,啊 【其】 1、其.制稍异于前代词,它的 2、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代词,他们的

3、杳不知其.所之也代词,他 4.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我 4、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 6、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代词,这 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代词,其中的 8、吾其.还也。语气词,<商量)还是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语气词,<祈望)一定 10、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揣测)大概 11、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语气词,<反问) 1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选择)是……还是…… 13、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惠王》)连词,<假设)如果 1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助词,不译 【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介词,把 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 4、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介词,

把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介词,在 6、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介词,按照 7、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 因为 8、忽魂悸以.魄动连词,<表并列)又 9、樊哙侧其盾以.撞连词,<表承接)“来” 10、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连词,<表修饰)不译 11、以.有尺寸之地副词,才 1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动词,用 13、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通“已”,已经 14、以为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认为 1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 ..就极刑而无愠色。因此 16、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 【于】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类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类 古典诗文 2014-08-03 0911 5d56b7b40102uxpx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类 1.古代汉语里的程度副词主要有哪些?

1)表程度达到极至的副词,主要有极、最、殊、太、至、尤、颇、绝、良、孔等。相当于现代的“最、很、非常、特别”等。如 感我此言良久立。 值得注意的是,“颇”作程度副词,既可表程度达到极至,又可表程度轻微;“良”既可作程度副词,也可作情态副词。 2)表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兹、滋”和“加”等,译为“更加”。如若是,弟子之惑滋甚。 注“益”还可作时间副词,表示“渐渐”。 3)表程度轻微的副词,主要有稍、少、略、颇。译为“稍微”、“略微”。如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注“稍”在上古作“渐渐”讲,唐以后才有“稍微”义。 2.范围副词主要有哪些? 1)表全体的副词,有“皆、咸、悉、毕、俱(具)、既、举、并、尽、遍、凡”等。凡译为“总共”,其余为“全、都”。如 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 2)表共同的副词,有“共、同、并、相、互、相与”等,译为“共同、互相”。如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3)表限制的副词,有“但、第、仅、独、唯(惟)、特、直、止、徒、才”等,译为“只、只是、仅仅”等。如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注“仅”在唐以后,又可以强调“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如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3.情态副词主要有哪些? 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和状态的副词,主要有诚、实、信、良、果、必、固、故、特(直)、反、乃、顾、尚、犹等。意义较复杂,必须根据上下文意来翻译。如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汇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其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 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 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副词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2.何 疑问代词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也”,可译为“为什 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做定语,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 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 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动词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1):理解常见实词和虚词

高三语文古文阅读复习讲座(一) 理解常见实词和虚词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一、理解常见实词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例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 ..者亦当矜怜 ..,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俟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例2: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 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总结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高考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总结

高考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总结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斥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三、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四、乃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高中常用实虚词整理

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 1.而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 1>什么。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 3>何处、哪里。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 1>怎么、怎么样。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例释: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3>多么。例释:①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②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喝斥、谴责。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今译为:吧、呢。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今译为:吧。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战国策》 5>表商榷今译为:呢。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今译为:啊。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论语》 7>表肯定今译为:也。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 (2)助词用在形容词后今译为:地。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战国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