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的常用公式和二级结论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484.00 KB
- 文档页数:34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汇总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F +≤≤- 方向与大力相同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γβαsin sin sin 321F FF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 α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F1已知F 2的最mF 2的最F 2的最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二、运动学 1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S 1:S 2:S 3=12:22:32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S Ⅰ:S Ⅱ:S Ⅲ=1:3:5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a=ΔS/T 2 a =( S n -S n-k )/k T 2位移等分(S 0): ① 1S 0处、2 S 0处、3 S 0处···速度比:V 1:V 2:V 3:···V n =② 经过1S 0时、2 S 0时、3 S 0时···时间比:③ 经过第一个1S 0、第二个2)1(::)23(:)12(:1::::321----=n nt t t t n ΛΛ)::3:2:1n Λn ::3:2:1ΛFS 0、第三个3 S 0···时间比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中间位置的速度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前一半时间v 1,后一半时间v 2。
[全]高中高考物理必考“二级结论”总结
一、力学
1. 平衡定律:物体在平面上平衡,则由一组互斥且合力为零的作用在物体身上。
2. 动量守恒定律:物体在受力过程中,它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动量守恒定律)。
3. 能量守恒定律:物体在受力过程中,它的总能量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
4. 运动定律:牛顿定律,重力作用时,物体受到的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且方向
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阻力守恒定律,只要恒定速度直线运动,则运动阻力与小量球的
质量} 运动量成正比,而且方向与小量球运动方向相同。
二、电学
1. 电荷守恒定律:任何系统中的电荷总和不变。
2. 欧拉定律:任何电路中,电位差的积分是电功的积分,而且绕线把开关改变电势
的变化,则欧拉定律的等号成立。
3. 高斯定律:当物体由完全不导体到完全导体时,电场强度在分隔处有跳变;当电
荷分布较为集中时,电场强度满足高斯定律。
三、热学
1. 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热力学定律),任何物理系统的总的能量只是发生转换
不可消失。
2. 热放大定律:正温差扩大效应(热放大效应),表明热物质力学运动的正温差它
在高温处存在更强的力学运动速度。
3. 定压定容放热定律:恒定容狭放出的热量与容积有关,与压强无关。
4. 根-思定律:恒定压强放出的热量与压强有关,与容积无关。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γβαsin sin sin 321F F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α7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S 1:S 2:S 3=12:22:3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S Ⅰ:S Ⅱ:S Ⅲ=1:3:5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a=ΔS/T 2 a =( S n -S n-k )/k T 2位移等分(S 0): ① 1S 0处、2 S 0处、3 S 0处···速度比:V 1:V 2:V 3:···V n = ② 经过1S 0时、2 S 0时、3 S 0时···时间比: ③ 经过第一个1S 0、第二个2 S 0、第三个3 S 0···时间比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中间位置的速度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1(::)23(:)12(:1::::321----=n n t t t t n )::3:2:1n n::3:2:1 221v v v +=-F 已知方向F 2的最小值F 2的最小值F 2的最小值F 2前一半时间v 1,后一半时间v 2。
一、运动学公式整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推论:1、1、2、2、3、3、4、无论加速、减速总有不变关系V t/2V s/25、无初速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各时刻总位移比:各段时间内位移比: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到达各分点时间比通过各段时间比纸带法求速度和加速度:有用结论:1、在v-t图象中,图象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段图线下的“面积”数值上与该段相等。
特殊图像(a-x图像包围面积=1/2(v t2-v02)(1/v-x图像面积为时间)2、在初速度为V0的竖直上抛运动中,返回原地的时间T= ;抛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
对称性的应用;竖直上抛物体与自由落体物体相遇时速度相等,则两物体运动情况类似。
3、平抛(类平抛)物体运动中,速度夹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夹角正切的两倍;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位移中点;从斜面平抛的小球落回斜面时与斜面夹角一定。
(落回斜面的时间、位置、距斜面最远)平抛落到台阶问题4、初速为零以a1匀加速t秒加速度变为a2再经过t秒回到出发点,a2= a15、小船渡河时,船头总是直指对岸所用的最短;满足什么条件航程最短(两种情况)6、追及相遇问题临界条件7、质点做简谐运动时,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而速度;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而速度。
8、紧靠点光源向对面墙平抛的物体,在对面墙上的影子的运动是运动。
9、等时圆的结论:时间相等:450时时间最短:无极值:10、“刹车陷阱”11、速度分解问题:绳和杆相连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绳或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关系与速度关系不同12、平均速率一般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单向(不返回)直线(不转弯)运动中二者才相等。
这是由于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所导致的。
但瞬时速率与瞬时速度的大小相等。
13、在一根轻绳的上下两端各拴一个小球$若人站在高处手拿上端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则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随开始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4、飞机投弹问题15、皮带轮问题(专题总结)16、质心系的选取(弹簧双振子模型)18、多普勒效应:f uV v V f ±='(f 为波源频率,f’为接收频率,V 为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为观察者速度,u 为波源速度)19、几个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相对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的二级结论及重要知识点一.力 物体的平衡: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3.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μα=tg .4.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5.同一根绳上的张力处处相等,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其合力在其角平分线上.6.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三力汇交原理).7.动态平衡中,如果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判断第三个力的变化,要用矢量三角形来判断,求最小力时也用此法. 二.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T S S V V V V t 2221212+=+==时间等分时: S S aT n n -=-12 ,中间位置的速度:V V V S212222=+,纸带处理求速度、加速度: T S S V t2212+= ,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等分时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1:3:5:……等分位移: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t 上= t 下,V 上= -V下4.“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
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V 2=2aS 求滑行距离.5.“S=3t+2t 2”:a=4m/s2 ,V0=3m/s.6.在追击中的最小距离、最大距离、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避碰等中的临界条件都为速度相等.7.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船头垂直河岸过河时,过河时间最短.船的合运动方向垂直河岸时,过河的位移最短.8.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时沿绳子的方向分解和垂直绳子的方向分解. 三.牛顿运动定律:1.超重、失重(选择题可直接应用,不是重力发生变化)超重:物体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此时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大于它的重力.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此时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小于它的重力。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γβαsin sin sin 321F F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 α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内······位移比:S 1:S 2:S 3=12:22:3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S Ⅰ:S Ⅱ:S Ⅲ=1:3:5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a=ΔS/T 2 a =( S n -S n-k )/k T 2位移等分(S 0): ① 1S 0处、2 S 0处、3 S 0处···速度比:V 1:V 2:V 3:···V n =② 经过1S 0时、2 S 0时、3 S 0时···时间比:)::3:2:1n n::3:2:1 F已知方向 F 2的最小值F 2的最小值F 2的最小值F 2③ 经过第一个1S 0、第二个2 S 0、第三个3 S 0···时间比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中间位置的速度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v 1,后一半时间v 2。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其中,F=ma,F为作用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2.功与能:物体的功等于物体受到的力与位移的乘积。
能量可以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3.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者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5.电流和电势差: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势差是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的能量变化。
6.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磁感应强度是单位面积垂直于磁场方向的磁通量,磁通量是磁场穿过一个平面的总磁通量。
7.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线在光学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则是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的反弹现象。
8.波动理论:波是一种能量传递的形式,具有波长和频率的特性,可以是机械波或者电磁波。
- 1 -。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如下:
1. 竖直上抛运动:
1. 上升阶段: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做匀减速运动。
2. 下降阶段:只受重力,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仍为g。
3. 整个过程(往返运动):先减速后加速,整个过程时间比为1:1,
位移大小比为1:3。
2. 平抛运动:
1.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2.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或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考
虑重力的话)。
3. 合速度方向:抛出点正上方时,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不断下落,角度越来越小,速度分解后,平行水平分量不变。
3. 万有引力:
1. 所有物体间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
2. 在同一星球上不同高度(或不同纬度)的地方重力加速度不同(向
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3. 物体随倾斜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可以分为沿轨
道切线方向的分量和径向分量的力(也叫向心力)。
只有径向的力才
能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这些只是一部分二级结论,详细的物理二级结论建议您查阅物理教辅
资料或咨询物理老师。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集温馨提示1、“二级结论〞是常见知识和经历的总结,都是可以推导的。
2、先想前提,后记结论,切勿盲目照搬、套用。
3、常用于解选择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一般不要用于计算题中。
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那么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那么312123sin sin sin F F F ααα==〔拉密定理〕。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那么tan μα=。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动学: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T S S V V V V t 2221212+=+== 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 S S aT n n -=-12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V V S212222=+, V V S t 22> 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T S S V t 2212+= ,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 4.匀变速直线运动,v 0 = 0时: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4:5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各段时间位移比:1:3:5:7:9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2∶3∶……通过各段时间比1∶()12-∶〔23-〕∶……5.自由落体: 〔g 取10m/s 2〕n 秒末速度〔m/s 〕: 10,20,30,40,50n 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 秒下落高度(m):5、15、25、35、456.上抛运动:对称性:t t 下上=,v v =下上,202m v h g= 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γβαsin sin sin 321F F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 α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内、3T 内······位移比:S 1:S 2:S 3=12:22:32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S Ⅰ:S Ⅱ:S Ⅲ=1:3:5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a=ΔS/T 2 a =( S n -S n-k )/k T 2位移等分(S 0): ① 1S 0处、2 S 0处、3 S 0处···速度比:V 1:V 2:V 3:···V n =② 经过1S 0时、2 S 0时、3 S 0时···时间比: ③ 经过第一个1S 0、第二个2 S 0、第三个3 S 0···时间比)1(::)23(:)12(:1::::321----=n n t t t t n ΛΛ)::3:2:1n Λn ::3:2:1ΛF已知方向 2F 2的最小值F 2的最小值F 2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中间位置的速度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v 1,后一半时间v 2。
高一物理二级结论是指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和规律。
这些结论和规律对于解决问题和加深理解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一些高一物理二级结论的例子:
牛顿第二定律:F=ma,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这个结论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在碰撞、爆炸等问题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动能定理: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功和动能,以及解决一些与能量有关的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在解决一些与重力、弹力有关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结论是天体物理学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行星运动和宇宙结构。
这些二级结论都是在基本物理原理的基础上得出的,掌握这些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312123sin sin sin F F F ααα==(拉密定理)。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 μα=。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动学: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 T S S V V V V t2221212+=+==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 S S aT n n -=-12,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V V S212222=+, V V S t 22>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6.上抛运动:对称性:t t 下上=,v v =下上, 202m v h g=8.“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
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22v as =求滑行距离。
9.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0.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11.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12.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1. 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条件下,一个系统的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即在任何物理或化学现象中,物体的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3. 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条件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当一个物体受到某种力的作用,外力对其施加的动量大小等于物体自身产生的反向动量大小。
4. 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在完全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6.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的状态不会改变,直到另一个物体对其施加了一个力。
7. 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8.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力的作用,总有一个相等并相反的力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即,每一件物品都会受到相等的反向力。
9. 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当两个物体的质量增加或距离减少时,它们之间的引力会增大。
10. 静电定律:物体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电荷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1. 磁力定律:磁场对物体施加的力与磁场的强度、电荷、速度和物体的方向有关。
当物体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磁场力最大。
12. 焓变定律:焓变是一个系统能量变化的度量,等于系统内部能量与系统周围能量的差异。
13. 周期运动定律:当一个物体在引力或弹性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它的周期与其轨道形状和质量有关。
周期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再返回该位置所需的时间。
14. 波速公式: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15. 阻力公式: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16. 物体受力平衡定律:如果一个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那么它所受到的所有合力应该等于零。
荿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集葿温馨提示螅1、“二级结论”是常见知识和经验的总结,都是可以推导的。
膂2、先想前提,后记结论,切勿盲目照搬、套用。
蒂3、常用于解选择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一般不要用于计算题中。
蕿一、静力学:膆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F 大+F 小 F 合 F 大-F羄2 .两个力的合力:小。
膁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虿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F F F(拉密定理)。
薇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 1 2 3sin sin sin1 2 3tan 。
莁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罿6 .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虿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羇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肃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羂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蝿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肄二、运动学:袅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螁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衿2 .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 蒅3.匀变速直线运动:芃时间等分时,SSaT nn 12,薀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 22 2VV 122, VVS t 22羈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袆V t2S12TS2,SS21a, a2TS S n 1n 1 T2羅4.匀变速直线运动, v 0 = 0 时:荿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 1:2:3: 4:5肈各时刻总位移比: 1: 4:9:16:25 芇各段时间内位移比: 1:3:5:7:9蒃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 2 ∶ 3 ∶ ⋯ ⋯莂到达各分点时间比 1∶ 2 ∶ 3 ∶ ⋯ ⋯膈通过各段时间比 1∶ 2 1 ∶ ( 3 2)∶ ⋯ ⋯蒄5.自由落体: (g 取 10m/s2)膅n 秒末速度( m/s ): 10 ,20,30,40,50 膁n 秒末下落高度 (m) :5、20、45、80、125芈第 n 秒内下落高度 (m) : 5、15、 25、35、45袅6 .上抛运动:对称性:t 上=t , vv下下上,hm2v 2g薃7 .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高中物理的二级结论及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的二级结论及重要知识点一.力物体的平衡: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3.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μα=tg .4.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5.同一根绳上的张力处处相等,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其合力在其角平分线上.6.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三力汇交原理).7.动态平衡中,如果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判断第三个力的变化,要用矢量三角形来判断,求最小力时也用此法. 二.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T S S V V V V t 2221212+=+==时间等分时: S S aT n n -=-12 ,中间位置的速度:V V V S212222=+,纸带处理求速度、加速度: T S S V t2212+= ,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等分时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1:3:5:……等分位移: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t 上= t 下,V 上= -V下4.“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
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V 2=2aS 求滑行距离.5.“S=3t+2t 2”:a=4m/s2,V0=3m/s.6.在追击中的最小距离、最大距离、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避碰等中的临界条件都为速度相等.7.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船头垂直河岸过河时,过河时间最短.船的合运动方向垂直河岸时,过河的位移最短.8.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时沿绳子的方向分解和垂直绳子的方向分解. 三.牛顿运动定律:1.超重、失重(选择题可直接应用,不是重力发生变化)超重:物体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此时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大于它的重力.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此时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小于它的重力。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大力相同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4.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μ= tanα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二、运动学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T):① 1T内、2T内、3T内······位移比:S1:S2:S3=12:22:32② 1T末、2T末、3T末······速度比:V1:V2:V3=1:2:3③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SⅠ:SⅡ:SⅢ=1:3:5④ΔS=aT2 Sn-Sn-k= k aT2 a=ΔS/T2 a =( Sn-Sn-k)/k T2位移等分(S0):① 1S0处、2 S0处、3 S0处···速度比:V1:V2:V3:···Vn=② 经过1S0时、2 S0时、3 S0时···时间比:③ 经过第一个1S0、第二个2 S0、第三个3 S0···时间比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中间位置的速度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v1,后一半时间v2。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总结
1. 速度和加速度结论:
- 加速度为常数时,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
- 当速度为常数时,加速度为零。
2. 运动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结论: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会互相抵消,因为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 牛顿第一定律结论:
-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不会改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 外力的存在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结论:
- 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F = m * a,其中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结论:
- 对于任何作用力,都会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
用力。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6. 动能和功结论:
- 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分为动能和势能。
- 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用公式 K = 1/2 * m
* v^2 计算。
-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可用公式 W = F * d * cosθ 计算,其中
F 是力,d 是力的作用距离,θ 是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以上是高中物理二级的结论总结。
这些结论是物理学的基础,
可以帮助理解物体运动的特性和力的作用原理。
一、运动学公式整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推论:1、 1、2、 2、3、 3、4、无论加速、减速总有不变关系V t/2 V s/25、无初速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各时刻总位移比:各段时间内位移比: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到达各分点时间比通过各段时间比纸带法求速度和加速度:有用结论:1、在v-t图象中,图象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段图线下的“面积”数值上与该段相等。
特殊图像(a-x图像包围面积=1/2(v t2-v02)(1/v-x图像面积为时间)2、在初速度为V0的竖直上抛运动中,返回原地的时间T= ;抛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
对称性的应用;竖直上抛物体与自由落体物体相遇时速度相等,则两物体运动情况类似。
3、平抛(类平抛)物体运动中,速度夹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夹角正切的两倍;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位移中点;从斜面平抛的小球落回斜面时与斜面夹角一定。
(落回斜面的时间、位置、距斜面最远)平抛落到台阶问题4、初速为零以a1匀加速t秒加速度变为a2再经过t秒回到出发点,a2= a15、小船渡河时,船头总是直指对岸所用的最短;满足什么条件航程最短(两种情况)6、追及相遇问题临界条件7、质点做简谐运动时,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而速度;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而速度。
8、紧靠点光源向对面墙平抛的物体,在对面墙上的影子的运动是运动。
9、等时圆的结论:时间相等: 450时时间最短: 无极值:10、“刹车陷阱”11、速度分解问题:绳和杆相连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绳或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关系与速度关系不同12、平均速率一般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在单向(不返回)直线(不转弯)运动中二者才相等。
这是由于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所导致的。
但瞬时速率与瞬时速度的大小相等。
13、在一根轻绳的上下两端各拴一个小球$若人站在高处手拿上端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则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随开始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4、飞机投弹问题15、皮带轮问题(专题总结)16、质心系的选取(弹簧双振子模型)18、多普勒效应:f uV vV f ±='(f 为波源频率,f’为接收频率,V 为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为观察者速度,u 为波源速度)19、几个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相对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系的选择) 20、空气阻力f =kv ,竖直上抛到回到抛出点过程,阻力冲量为零。
二、力学基本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对系统、可分解)圆周运动:平抛:有用结论:1、几个力平衡,其中一个力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2、轻质弹簧的弹力与弹簧运动状态无关3、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轻绳、轻杆的弹力可以突变4、弹簧串并联公式:5、“光滑小环” 、“光滑滑轮” 、“光滑挂钩”不切断细绳,仍为同一根绳,拉力大小处处相等;而“结点”则把细绳分成两段,已经为不同绳,拉力大小常不一样。
如图所示,在系于高低不同的两杆之间且长L大于两杆间隔d的绳上用光滑钩挂衣物时,衣物离低杆近,且AC、BC与杆的夹角相等,sinθ=d/L,(θ角与B点悬挂AA 高度无关)分别以A、B为圆心,以绳长为半径画圆且交对面杆上'A、'B两点,则' BB的交点C为平衡悬点。
与'6、若物体相对施力面有两个分速度,则摩擦力沿相对合速度的反方向7、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等大两力F 夹角1200,合力为 ,夹角600,合力为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8、三力共点且平衡,则 (拉密定理)9、物体沿着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 = ,沿着粗糙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 = ,物体沿着粗糙斜面恰好匀速下滑时=10、水平力拉着材质相同的物体A 、B 加速前进,,则A 、B 间的作用力为F m m m N 212+=。
此结论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无关,与AB 放在水平面上还是斜面上无关,与斜面是否粗糙无关11、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法向速度、法向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12、已知合力F 、分力F 1的大小,分力F 2与F 的夹角θ,则F 1>Fsin θ时,F 2有两个解:θθ22212sin cos F F F F -±=;F 1=Fsin θ时,有一个解,F 2=Fcos θ;F 1<Fsin θ没有解13、物体受三个不平行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三力汇交原理) 14、物体有向 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且超重量为ma物体有向 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且失重量为ma ; 时,完全失重15、几个临界问题: αgtg a = 注意α角的位置!弹力为零 弹力为零16、速度最大时往往合力为零:17、用长为L 的绳拴一质点做圆锥摆运动时,则其周期gL T θπcos 2=。
(计算值<真实值) 18、合力总是指向轨迹弯曲的一侧----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尤其要注意19、(1)“绳”类:最高点最小速度gR ,最低点最小速度5gR ,要通过顶点,最小下滑高度。
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拉力差6mg 。
(2)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下摆到最低点:弹力3mg ,向心加速度2g(3)“杆”:最高点最小速度0,最低点最小速度gR 4;当在最高点 时,杆拉物体;当 时杆支持物体。
拓展:等效重力场20、由质量为m 质点和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组成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与弹簧振子平放,竖放没有关系-----可由此推导出单摆周期公式。
21、由质量为m 的质点和摆长为L 组成的单摆的周期T= ,与摆角θ和质量m 无关。
注意:L 、g 的有效值(如,双线摆中的L 有;若摆球带电荷q ,置于匀强电场中,则中的g 由重力和电场力的矢量和与摆球的质量m 比值代替等)22、摩擦角和全反力(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称为全反力,全反力与支持力的夹角恒定tan θ=μ)万有引力基本公式:开普勒周期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黄金代换:1、地球的质量m ,半径R 与万有引力常量G 之间存在下列常用关系 。
2、重力加速2rGM g =,g 与高度的关系:在地球外部()g h R R g ⋅+=22在地球内部g ∝R3、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行星的半径为R ,则环绕其表面的卫星最低速度(又叫第一宇宙速度)V 1为 ;V 2=s ;V 3=s4、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ρ,则卫星周期的最小值T 同ρ、G 之间存在的关系式: 6、卫星绕行星运转时,其线速度V 、动能E k 、角速度ω,周期T 、向心加速度a 同轨道半径R 定性关系:(轨道半径变大时,线速度变小,角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势能变大,周期变大)7、同步卫星: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地处,运行速度s 。
8、近地卫星:周期84分钟 R ≈R 地9、太空中两个靠近的天体叫“双星”。
它们由于万有引力而绕连线上一点做圆周运动,它们的 大小相等,其轨道半径与质量成 比、环绕速度与质量成 。
10、卫星因受阻力损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 11、圆周运动中的追赶问题(钟表指针的旋转和天体间的相对运动):121=-T tT t ,其中T1<T2。
12、三种特殊物体地球赤道表面的线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同步卫星的线速度V2加速度为a2,地球近地卫星的线速度为V3加速度为a3则有:V3>V2>V1,a3>a2>a113、地球半径地球质量地球公转半径太阳半径太阳质量月球半径月球质量月球重力加速度宇宙年龄哈雷彗星回归周期其它行星公转周期14、拉格朗日点(引力的合力恰好等于向心力)日地间有5个15、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内部质点所受万有引力合力为零16、冲日和凌日(凌日指地内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在地球上的观察者会发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通过,持续一个多小时,称为X星凌日。
同理,在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除了水星之外,均可观察到其内侧行星的凌日,比如火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凌日)(冲日是指地外天体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天体、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
同理,在其他行星的外侧,除了冥王星之外,均可观察到其外侧行星的冲日,比如火星上可以看到木星冲日。
)(合日:相对于冲日的现象叫合日,合日即天体视位置跟太阳为同一方向,该天体和太阳都处于地球的同一侧,此时天体与太阳同升落,受太阳光线影响不能见到,有日食发生时除外。
)17、如何判断土星环是小卫星群还是与土星连续物18、角速度过大会造成星球解体19、赤道处与两级重力加速度的差值与自转角速度的关系20、火箭匀加速向上发射过程中支持力与所处高度的关系三、功和能1、求功的途径:①用定义求恒力功. ②用动能定理(从做功的效果)或能量守恒求功.③由图象求功. ④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⑤由功率求功.2.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不是能.(1)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2)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3)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4)分子力所做的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5)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所有外力)(6)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7)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感应电能的增加(数值上相等)(8)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9)功能关系:摩擦生热Q=f·S相对(f滑动摩擦力的大小,ΔE损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Q为系统增加的内能)(10)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但不会摩擦生热;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但会摩擦生热。
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若其中一个力做正功,则另一个力做负功,且总功代数和为零,若相互作用力是一对滑动摩擦力,也可以对其中一个物体做正功,但总功代数和一定小于零,且 W总=-F·S 相对。
(1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间无任何关系,但冲量等大反向。
一对平衡力做功不是等值异号,就是都不做功,但冲量关系不确定。
有用结论:1、沿粗糙斜面(不是曲面)下滑的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等于对应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
2、物体由斜面上高为h 的位置滑下来,滑到平面上的另一点停下来,若L 是释放点到停止点的水平总距离,则物体的与滑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与L ,h 之间存在关系μ=h/L,如图所示。
(几种变形自己添加)3、摩擦生热:Q=fS ——S 指4、发动机的功率P=Fv ,当合外力F =0时,有最大速度v m =P/f (注意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5、00≤α<900 做正功;900<α≤1800做负功;α=90o 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洛伦兹力不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