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病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6.47 MB
- 文档页数:113
肺结核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包括在痰液或病灶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以及观察到与肺结核相符的病理学改变。
具体来说,肺结核的病理学诊断通常基于以下几点:
1.临床表现和病史: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有与结核病患者的接触史或生活在结核病高发区等。
2.影像学检查:X线或CT检查可能显示肺部典型的结核病灶,如渗出、增生、坏死等病变。
3.病原学检查:在痰液或其他体液中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关键。
通过痰涂片检查、痰培养检查等方法,如果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即
可确诊为肺结核。
4.病理学检查:通过肺组织活检获取标本,观察到干酪样坏死、结核肉芽肿等特征性病理学改变,可进一步支持肺结核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病理学诊断通常是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等多方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诊断过程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诊断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肺结核病病理学肺结核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进展性传染病。
病理学研究是了解肺结核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该文将从事后检查、肺炎型肺结核、成纤维型肺结核以及肺结核伴发其他病变四个方面,系统介绍肺结核病病理学特点。
一、事后检查在病理诊断中,事后检查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式。
对于疑似肺结核病例,可行肺活检术或手术活检等操作获取病变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肺结核的组织学改变主要取决于细菌的菌量及其毒力,免疫反应的不同和机体的抵抗力。
肺结核组织学改变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包括炎性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坏死和纤维化等。
二、肺炎型肺结核肺炎型肺结核是指结核杆菌大量进入肺泡和细支气管周围的炎症反应。
随着炎症的发展,直径为1至2cm的结核结节或干酪样坏死物可以在肺内形成,而这些小结节可以融合成更大的结节。
在坏死组织周边,有一些以巨噬细胞为基础的炎性细胞浸润,菌体通常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这样形成了肺结核的特有形态――桑拿结核。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完全,病变可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引起支气管壁和血管周围的组织破坏。
三、成纤维型肺结核成纤维型肺结核是指肺内炎症反应完全西化,最终导致病巢形成纤维组织。
这种类型的病变通常在化脓型肺结核或肺炎型肺结核治疗后形成。
成纤维型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内广泛的、弥漫的、病灶致密的纤维化,周围脏层胸膜增厚,胸壁粘连度高。
这种病变类型的结构通常为增生的纤维组织、散在的肉芽肿、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这些组织构成了具有结构特异性的病巢。
四、肺结核伴发其他病变肺结核病变与其他肺部疾病容易相互混淆,如肺癌、肺炎、肺水肿等。
由于两种疾病有相似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
对于肺癌合并结核的情况,可以在肺癌病变组织中发现肺结核的病理学改变。
而肺结核合并肺炎、肺水肿时,由于一定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和肺泡壁相应的显微结构的改变,会对其症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造成诸多影响。
综上所述,病理学是了解肺结核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结核病病理学诊断及科普结核病是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营养水平的改善和防控措施的加强,近年来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据相关医学统计,结核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60/10万之内。
尽管如此,我国仍有数量庞大的结核病患者在院接受治疗,结核病为一类传染疾病,具有发病范围广、传染性强、危害性大、诊断难度高等特点,需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或结核病医院进行治疗。
今天,就向大家科普有关结核病的病理学诊断及相关知识,希望帮助大家更深刻、更专业地了解结核病。
一、什么是结核病?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过结核病,但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他们理解的结核病仅局限于肺结核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结核病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病十分古老,据历史研究显示,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存在结核感染人体化石的相关证据。
古代称结核病为“痨病”,结核病可累及人体内部多脏器感染,比如肠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脊柱结核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大家熟知的肺结核,肺结核占所有结核种类的比重约为90%左右,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肺结核又分为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多发于初次感染结核杆菌的小儿,继发性肺结核常见于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成年人。
二、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和传染途径有哪些?人们在感染结核病后通常不会立刻发病,需经历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结核病感染者不具备传染性,也无任何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4-8周,也有的长达数年,甚至不会发病。
主要与感染病菌的数量与毒性、感染者自身免疫水平等密切相关。
据统计,临床约九成的感染者可通过自身强大的免疫功能将病毒杀灭。
身体免疫力低下、合并其他慢性基础病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均是结核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当感染者免疫力降低时,潜伏在人体内的结核杆菌便会趁虚而入,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结核病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低下、全身无力、消瘦虚弱等典型症状。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学习结核病的病理学知识,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提高对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结核病的病因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对人致病的结核杆菌主要为人型结核杆菌,少数是牛型。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带菌飞沫或尘埃造成肺部感染,少数患者可因食入带菌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
2. 结核病的发病机制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型)同时发生或相伴发生。
以细胞免疫为主,即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当细菌量少、毒力较低、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表现为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核结节。
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上述以渗出为主或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可继发干酪样坏死。
3. 结核病的病理变化(1)渗出为主的病变: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量多、毒力强及变态反应明显时,常出现渗出性病变,多发生在疾病早期或病变恶化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2)增生为主的病变:当细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表现为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核结节。
(3)坏死为主的变化: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上述以渗出为主或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可继发干酪样坏死。
4.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1)症状: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或干咳伴发烧,发烧通常是午后低热,一般37度到38度,夜间会有盗汗,还可能会有咯血、痰中带血、咯血块等症状。
(2)抽血检查:抽血主要是查T-SPOT是否是阳性。
(3)痰检:检查痰液中是否含有结核杆菌。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上主要是根据CT来判断,看看是否有典型的结核灶,肺间部是否有散在的结核灶,是否有钙化灶,是否有渗出的病灶,病灶是否符合结核的特点。
(5)分子病理学或病原学检查:如做CT引导下的肺组织穿刺,做气管镜进行刷检、活检、灌洗,将一部分病灶取出来,然后查一查看是否能够查到结核菌。
三、实训过程1. 实验材料:结核病病理切片、显微镜、染色液等。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肺结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的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肺结核病理学研究了肺结核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的变化和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几个常见的肺结核病理学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本质和发展。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一:结核病灶结核病灶是指在肺组织中形成的结核病变区域。
当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呼吸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
著名的结核菌需要在宿主的巨噬细胞内生存,因此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将聚集成结核病灶。
这些结核病灶由许多由宿主细胞组成的树突状株状细胞形成,其核心是由浸润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的颗粒堆积区。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二:干酪样坏死在结核病灶中,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发生干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形成的特征性坏死形态。
在这种坏死过程中,结核病菌聚集在肺组织中,形成干酪样物质的堆积。
干酪样物质的产生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干酪样坏死呈黄白色,质地干燥,类似于奶酪,因此得名。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三: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指在肺组织中形成的结节状病变。
结核结节是肺结核的典型表现之一,并且是在结核病灶内形成的。
它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所致。
结节的大小可以从数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并且常常可见体积大、病变程度严重的结核结节。
在结核结节中,可以观察到干酪样坏死区,周围被球形细胞包围,这些细胞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四:结核性肺炎结核性肺炎是肺结核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广泛炎症反应导致的肺组织损伤和结核结节形成。
结核性肺炎是结核病的进展阶段之一,病理学上表现为肺泡壁增厚、间质纤维化和空泡腔形成。
该病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宿主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反应以及感染部位和病变范围的位置。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五:干酪样肺炎干酪样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结核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
病理特征是形成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
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病,但肺结核最为多见。
临床上常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和血沉加快。
【基本病理变化】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炎症常呈慢性经过,并形成具有特征性的肉芽肿性病变。
由于感染的菌量和毒力及受感染组织的特性不同,还由于机体在感染过程中不同时期免疫力和变态反应的消长,使病变十分复杂。
基本病变不外是渗出、变质和增生。
1、渗出性病变当细菌数量多,机体的免疫力低和变态反应明显时,常出现渗出性病变,多发生在疾病早期或病变恶化时;好发于肺、浆膜、滑膜。
脑膜的结核杆菌感染。
渗出的成分主要是浆液和纤维素,早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但很快被巨噬细胞所取代,严重时还有大量红细胞漏出。
渗出病变不稳定,可完全吸收,也可转变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当变态反应剧烈时,大片渗出性病变迅速坏死,转为变质为主的病变。
2、增生性病变当细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力强时,发生增生性病变。
病变最初是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很快即被巨噬细胞取代。
巨噬细胞主要来自血中的单核细胞,部分来自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
由于细胞免疫反应的结果,活化了的巨噬细胞对结核杆菌有很强的吞噬、消化能力,但在杀灭细菌的同时,由于结核杆菌中的磷脂被分解后产生结核酸,能使巨噬细胞转变为多角形、胞质丰富、境界不清、连络成片的上皮样细胞。
有时多个上皮样细胞融合在一起,或上皮样细胞的胞核经多次分裂而胞质未分开则形成郎罕巨细胞。
后者为多核巨细胞,胞质丰富,核多排列在周边,常呈马蹄形。
在结核病时,这种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加上外围致敏的T淋巴细胞等常聚集成结节状,构成结核性肉芽肿,又称结核结节,为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
大多数结核杆菌在结核结节形成过程中已被消灭或抑制,抗酸染色不易检到细菌,当有较强的变态反应出现时,结核结节中央便形成干酪样坏死。
单个结核结节肉眼不易看到,几个结节融合成较大结节时,肉眼才能见到,为灰白色、粟粒大小、境界清楚的病变,干酪样坏死多时呈现淡黄色。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结核病的病理学特点,掌握结核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训环境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显微镜、切片、切片染色剂、病理学图谱等三、实训原理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结核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渗出期、增生期、坏死期和修复期。
四、实训过程1. 观察肺结核切片(1)观察肺结核渗出期切片:肺泡腔内充满大量浆液性渗出液,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可见肺泡壁水肿、充血。
(2)观察肺结核增生期切片:肺泡壁增厚,形成肉芽肿,中心可见干酪样坏死。
肉芽肿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3)观察肺结核坏死期切片:肺泡腔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肉芽肿中心可见干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物中可见结核分枝杆菌。
(4)观察肺结核修复期切片:肉芽肿逐渐纤维化,肺泡壁增厚,肺泡腔消失。
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和纤维母细胞。
2. 观察其他器官结核病切片(1)观察肠结核切片:可见肠壁溃疡,溃疡底部有干酪样坏死,溃疡边缘可见肉芽肿形成。
(2)观察淋巴结结核切片:可见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实质内可见肉芽肿形成,中心有干酪样坏死。
五、实训结果1. 肺结核病理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渗出期、增生期、坏死期和修复期。
2. 肺结核渗出期可见肺泡腔内充满浆液性渗出液,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3. 肺结核增生期可见肺泡壁增厚,形成肉芽肿,中心可见干酪样坏死。
4. 肺结核坏死期可见肺泡腔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肉芽肿中心可见干酪样坏死。
5. 肺结核修复期可见肉芽肿逐渐纤维化,肺泡壁增厚,肺泡腔消失。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了结核病的病理学特点,掌握了结核病的病理变化过程。
2. 学生能够根据病理变化对结核病进行初步诊断。
3. 学生认识到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4. 学生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肺结核的病理学分型与抗结核治疗研究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它广泛分布在世界范围内,是全球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肺结核的病理学分型与抗结核治疗是肺结核研究的关键领域,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结核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的病理学分型根据肺结核的病理学特点,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结核和后发性结核两种类型。
1. 原发性结核原发性结核是指机体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出现肺部病变的过程。
原发性结核的特征是病变多为实变型,主要发生在肺尖、肺门及隆突。
病理改变表现为肺泡内出现结核球,包括结核坏死组织和干酪样坏死组织。
2. 后发性结核后发性结核是指机体再次受到结核感染或原发性结核未能有效控制而进一步发展的病变。
后发性结核的特征是病变为浸润型,主要分布于肺尖和上叶,常伴有空洞性、纤维化和支气管狭窄等病理改变。
抗结核治疗研究抗结核治疗是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治疗方法,目的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阻断结核病的传播和复发。
抗结核药物主要分为四类:抗酸杆菌药、抗结核杆菌药、抗结核药和抗耐多药结核药。
1. 抗酸杆菌药抗酸杆菌药是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咯巴胺等。
抗酸杆菌药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常用于短期治疗初治结核。
2. 抗结核杆菌药抗结核杆菌药是指能够杀灭或抑制结核杆菌的药物,主要包括利福喷丁、异烟酰胺、链霉素等。
抗结核杆菌药常用于短期治疗初治结核,也可以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治疗多药耐药结核。
3. 抗结核药抗结核药是一类可以对抗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如利奈唑胺、卡泊芬净等。
它们可以在耐药结核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4. 抗耐多药结核药抗耐多药结核药主要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常用药物包括氟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嗪胺类药物等。
耐多药结核的治疗要求选择抗耐多药结核药进行联合治疗。
结论肺结核的病理学分型与抗结核治疗研究是肺结核领域的重要方向。
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1. 引言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
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组织病理学特征是一项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
2. 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2.1 干酪样坏死及干酪性肉芽肿在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中,干酪样坏死是一种典型的特征。
干酪样坏死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特殊病理反应,其表现为坏死组织呈干酪样质地,呈黄白色,质地软糯,类似于干酪。
干酪性肉芽肿则是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包围干酪样坏死组织形成的病灶。
这些病灶对抗结核分枝杆菌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
2.2 病灶分布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还包括病灶分布的特点。
在肺结核中,结核病的病灶呈现多灶性分布,常见于肺尖、肺门和上叶。
病灶可以出现在肺实质内,也可以侵犯到肺门淋巴结等周围组织。
2.3 并发症最严重的结核病组织病理学特征之一是并发症的形成。
结核病可以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导致肺功能不全。
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可以进一步侵袭血液和淋巴系统,导致全身性播散,形成结核性脑膜炎、骨髓炎等并发症。
3.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综合评估而确定的。
下面是结核病的常用诊断标准:3.1 临床症状结核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乏力、盗汗等。
这些症状在结核病患者中常常持续存在,并伴随有体重下降等情况。
3.2 影像学表现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胸部X射线和CT的检查结果。
在X射线检查中,结核病的典型表现为肺部感染灶、干酪样坏死和纤维化变化等。
CT可以更准确地显示结核病的病灶分布和病变的程度。
3.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结核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和涂片检查可以直接证实结核病的病原体。
此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干酪样坏死液抗原检测也是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一、实训背景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
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为了提高我们对结核病的认识,掌握病理学知识,我们开展了病理学结核病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2. 掌握结核病的病理诊断方法。
3. 提高病理学实训操作技能。
三、实训内容1. 结核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犯肺部,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如淋巴结、骨、关节、皮肤等。
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2. 结核病的病理变化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可分为以下几期:(1)初期:表现为炎症反应,有少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2)增生期:形成结核结节,结核结节中心有干酪样坏死,周围有增生性肉芽组织。
(3)进展期:结核结节增大,干酪样坏死增多,可形成空洞。
(4)愈合期:结核结节逐渐纤维化,空洞闭合。
3.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异。
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乏力、消瘦等。
4. 结核病的病理诊断方法(1)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切片观察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等病理变化。
(2)免疫组化: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原。
(3)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2)熟悉病理学实训操作技能。
(3)准备实训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2. 实训操作(1)观察结核结节切片,了解结核结节的形态和组成。
(2)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原。
(3)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
3.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结核病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可分为多个阶段,包括初期、增生期、进展期和愈合期。
(2)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典型病理变化,由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与病理学检查肺结核的诊断方法与病理学检查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此准确的诊断方法和病理学检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病理学检查的相关内容。
一、临床体征与症状的观察肺结核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乏力、发热、盗汗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并仔细观察患者的体征。
包括肺部听诊、胸部X线检查等。
二、结核菌素试验(TST)结核菌素试验是常用的肺结核筛查方法。
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患者是否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阳性结果只表明曾接触过结核杆菌,但无法确定是否患有肺结核。
因此,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可以综合判断是否为肺结核。
三、痰涂片及痰培养痰涂片和痰培养是确诊肺结核的重要手段。
痰涂片常用于初步筛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痰中是否出现结核分枝杆菌。
但短时间内无法获得结果。
痰培养则是将痰样本培养于含有结核菌营养物的培养基中,一般需4-8周才能得到结果。
痰培养可以确定肺结核的致病菌种类,并判断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治疗。
四、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扫描是肺结核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胸部X线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肺内是否存在结核性病变,但对于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较低。
胸部CT扫描则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肺部的病变情况,提高检出早期病变的能力。
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肺内结核病变的范围、数量以及病灶的形态等,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五、活检与病理学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或有高度怀疑肺结核但其他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常需进行肺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肺组织活检可以通过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等多种方法进行。
通过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如干酪样坏死、上皮样肉芽肿等特征性改变,可以确定肺结核的存在与程度。
综上所述,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病理学检查是多方面的,需要针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病理学:结核病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以肺结核为最常见的增殖性炎症,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属于IV型变态反应。
以细胞免疫为主,即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病因及传播途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人型结核杆菌,牛型结核杆菌感染较少见。
呼吸道传播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途径。
结核病主要由飞沫感染,亦可经消化道感染或经损伤的皮肤感染,但非常少见。
发病机制: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IV型)同时发生或相伴发生。
基本病变有:①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出现于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②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当细菌量少,毒力较低或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可以形成一定诊断特征的结核结节(结核性肉芽肿);③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当细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上述以渗出为主或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可继发干酪样坏死。
以上三种可以互相转化,依据免疫力的高低和变态反应的强弱情况变化。
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其他的肺外器官,如肠、骨、关节等亦可发生结核。
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结核病变的发展和结局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致病力之间的矛盾关系。
当人体抵抗力增强时,细菌逐渐被控制而消灭,结核病变转向愈复;反之,则转向恶化。
①转向愈复,主要表现为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和钙化;②转向恶化,主要表现为浸润进展和溶解播散。
1.肺结核病肺结核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肺结核病。
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称原发性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临床症状轻微和短暂。
病变部位: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多见于右肺。
1)病变特点:结核杆菌可以从原发灶循淋巴流到所属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将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合称为原发综合征,这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典型特点。
病变过程:渗出性变化一干酪样坏死一坏死周围有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
结核球肉眼观察描述病理学结核球是结核病的一种病理学表现,通常是在肺部或其他器官中形成的。
结核球的形成是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所致。
下面将详细描述结核球的肉眼观察以及其相关的病理学特征。
I. 结核球的肉眼观察描述结核球通常呈现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直径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在切面上观察,结核球常呈灰白色或黄色,并且质地较软。
有时候,结核球可能会显示出中央干酪样坏死区域,这是由于结核菌在局部引起的干酪样坏死反应。
II. 病理学特征1. 组织学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核球主要由四个不同区域组成:a. 中央干酪样坏死区:这个区域通常位于结核球的中央部分,呈现出干酪样坏死物质。
b. 干酪样坏死周围区:这个区域包围着中央干酪样坏死区,呈现出由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的炎症反应。
c. 上皮样细胞区:这个区域位于干酪样坏死周围区,包含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噬细胞,它们富含染色质,并且具有较大的核。
d. 外周纤维化区:这个区域位于结核球的外围,主要由纤维组织和血管组成。
2. 免疫组化特征结核球中的上皮样细胞通常表达抗体CD68和抗原S-100。
这些标记物对于确定上皮样细胞的来源非常有用。
3. 病原学特征结核球中可以检测到结核菌的DNA或RNA,这可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来进行检测。
也可以通过培养方法来确认结核菌的存在。
III. 结核球的临床意义结核球是结核病的一种重要病理学表现。
它通常是慢性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感染的结果。
虽然结核球本身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它们在结核病的传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核球中的干酪样坏死区域是结核菌的主要存储区域,这些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人体内,导致新的感染。
IV. 结论结核球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在肺部或其他器官中形成。
其肉眼观察描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切面呈灰白色或黄色,并且质地较软。
组织学上,结核球主要由中央干酪样坏死区、干酪样坏死周围区、上皮样细胞区和外周纤维化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