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条件 (2)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7
压力容器投入运行之前,要经过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运行监督和维修等多个环节,设计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遵照某实用的标准和规范。
按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压力容器的规范和标准为了适应设计、制造和检验各个方而的发展,必须定期进行审查并做出修订。
在设计压力容器时,都应该参照有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的最新版本设计得正确、合理与否,不仅涉及到制造、检验等环节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压力容器产品的制造成本和运转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一、压力容器设计基本要求石油、化学产业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设各生产工艺过程中任何设备出了事故都会影响产品品质,或使生产尤法继续进行甚至会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因此石油化工用压力容器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而的要求:(1)保证完成工艺生产。
石油化工扭力容器必须能承担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压力、温度及具各工艺生产所要求的规格(直径、厚度、容积和结构(开孔接管、密封等)。
以氮肥生产中的氨合成塔为例,由于氨的合成率和氨的合成压力有关,若由于种种原因,氨合成塔承受不了设计压力,只能降使用,就将导致氨的合成率下降,不仅直接影响产量,而且造成生产成本的人幅度上升。
(2)运行安全可靠。
化工生产的物料往往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毒性,容易燃烧引起火灾,甚至发生爆炸等恶性事故压力容器工作时,内部储存着一定的能量,一旦发生破坏,容器内部储存的能量将在极短的时间释放出来,具有极大的摧毁力。
此外,由十生产的连续性,一旦容器发生事故,不仅造成容器本身的损坏,往往还会危及其约束条件或结构自身变形二、压力容器设计考虑综合因素2.1 设计压力设计者根据工作介质、操作温度、操作压力设备的工作状态,综合考虑确定设计压力,具体选取可按GB 150-2010钢制压力容器》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确定执行2.2 设计温度当设计温度不可能通过传热计算或测试结果确定时,应按以下原则选取:(1)容器器壁与介质直接接触且有外保温(或保冷)时。
压力容器技术规范最新标准压力容器技术规范是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些规范会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应用需求和安全标准。
以下是最新的压力容器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工业用途的压力容器,包括但不限于储存、反应、换热等设备。
2. 设计原则:压力容器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的原则,确保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安全运行。
3. 材料选择:选用的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焊接性等,并应符合相关材料标准。
4. 设计标准: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或国际上认可的设计标准,如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EN(欧洲标准)等。
5. 制造和检验:压力容器的制造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制造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6. 焊接和无损检测: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应采用合格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
无损检测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以确保焊接质量。
7. 热处理:对于某些材料和结构形式的压力容器,可能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善材料性能或消除焊接应力。
8. 安全附件:压力容器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并确保这些附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9. 操作和维护:压力容器的操作应遵循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
10.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应制定压力容器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11. 法规和标准更新: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应随时关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确保符合最新的安全和技术要求。
12. 环保要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3. 用户培训:压力容器的用户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14. 记录和文档管理:应建立完整的压力容器记录和文档管理系统,记录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维护等信息。
15. 结束语: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二)第四十条不合格产品(de)控制(一)应制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de)规定,以防止不合格品(de)非预期使用或安装.(二)应有对不合格品(de)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可行时)和处置等进行控制(de)规定.1、对不合格报告(de)编制、签发、存档等应有规定;2、对合格品(de)处理环节(回用、返修、报废等)应有相关(de)规定;3、对返修后进行重新检验(de)规定.第四十一条质量改进(一)应有对产品(de)质量信息(包括厂内和厂外)进行反馈、汇集分析、处理(de)流程.(二)应有进行内部质量审核(de)规定,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作并能对存在(de)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de)措施和预防措施.(三)应有内部质量审核(de)规定.审核活动应由与审核无直接责任(de)人员进行.1、应制定质量审核意见(de)接受、处理和回复(de)程序,以及纠正或改进措施;2、具有监检企业(或第三方检验企业)及客户发现并提出(de)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解决(de)规定.第四十二条人员培训应制定质保工程师、焊接工程师、检验人员、理化和无损检测人员、焊工和其他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de)制造活动(de)执行者、验证者和管理员等培训(de)规定.第四十三条执行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de)规定(一)应制定执行遵守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de)规定,明确对在中国境内使用(de)锅炉压力容器产品(de)控制程序.并明确制造许可审查人员在执行许可审查时,享有查阅有关图纸、计算书、程序、记录、试验结果及其他必要(de)文件资料(de)权利.(二)应制定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书使用和管理(de)规定.(三)应制定向中国客户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随机文件(de)规定.第五章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要求第一节锅炉产品安全质量要求第四十四条总要求锅炉制造企业(de)锅炉产品必须满足下列有关锅炉安全技术规范(de)要求:(一)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三)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检查技术规程;(四)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境外企业如短期完全执行上述中国锅炉安全技术规范确有困难时,对出口到中国锅炉(de)产品,在征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总局安全监察机构)(de)同意后,可以采用国际上成熟、完整体系,并被多数国家采用(de)技术规范,但同时必须满足第四十五条至第五十条(de)要求.第四十五条锅炉受压元件用钢要求锅炉受压元件(含拉撑件)用钢必须是镇静钢,钢号应是国外锅炉用钢标准所列钢号或成熟(de)锅炉用钢钢号.第四十六条结构要求锅炉结构必须完全符合上述中国锅炉安全技术规范(de)要求.第四十七条产品检验要求锅炉(de)外观检查、焊接接头(de)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水压试验、无损检测(de)项目比例等须满足上述中国锅炉技术规范中(de)有关要求.第四十八条安全附件及仪表要求(一)蒸汽锅炉采用(de)弹簧式安全阀应是全启式结构.(二)采用螺纹连接(de)弹簧式安全阀时,安全阀应与带螺纹(de)短管连接,而短管与锅筒或集箱应采用焊接连接.(三)压力表、温度计采用国际单位制.(四)每台蒸汽锅炉(de)锅筒上应装两只彼此独立(de)水位表.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装一只水位表:1、额定蒸发量≤0.5t/h(de)锅炉;2、额定蒸发量≤2t/h,且装有一套可靠(de)水位控制装置(de)锅炉;3、装有两套各自独立(de)远程水位显示装置(de)锅炉;4、电加热(de)锅炉.(五)额定蒸发量≥2t/h(de)锅炉具有高低水位报警、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额定蒸发量≥6t/h(de)锅炉具有超压报警和超压联锁装置.(六)用煤粉、油、气体做燃料(de)锅炉具有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七)额定出水水温高于或等于120℃或额定热功率≥4.2MW(de)热水锅炉,具有超温报警装置.第四十九条出厂随机文件要求锅炉在出厂时应附有至少包括下列与安全有关(de)技术资料:(一)锅炉图样(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二)受压元件强度和安全阀排放量(de)计算书或(选用说明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主要受压部件材质证明书、无损检测报告、焊后热处理报告和水压试验报告等).(四)锅炉安装和使用说明书.对于额定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de)锅炉还应包括:1、热力计算、过热器壁温计算、烟风阻力计算(de)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2、热膨胀系统图.(五)对于额定压力大于或等于9.8MPa(de)锅炉,除上述技术资料外,还应包括:1、再热器壁温计算、锅炉水循环计算(de)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2、汽水系统图.第五十条产品铭牌要求在锅炉(de)明显位置具有金属铭,铭牌上(de)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各项(用中文或英文表示,且应采用国际单位制).(一)制造厂名称、地址.(二)制造许可证级别和编号.(三)额定蒸发量(热功率).(四)额定蒸汽压力(出口压力).(五)额定蒸汽温度(出口温度).(六)再热器进、出口蒸汽温度(没有再热器(de)锅炉此项不适用). (七)锅炉出厂编号.(八)制造日期.第二节压力容器安全质量基本要求第五十一条总要求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所制造(de)压力容器产品必须满足下列有关(de)中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de)要求:(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二)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三)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四)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五)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六)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境外企业如果短期内完全执行上述中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确有困难时,对出口到中国(de)压力容器产品,在征得总局安全监察机构(de)同意后,可以采用国际上规范或标准,但同时必须满足第五十二条至第五十八条(de)要求.第五十二条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技术资料要求压力容器产品在出厂时应附有至少包括下列与安全有关(de)技术资料:(一)压力容器产品竣工图样(包括总图及主要受压部件图).(二)A1级、A2级和C级许可范围压力容器受压部件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三)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放能力或爆破片泄放面积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主要受压部件材质证明书、无损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压力试验报告及气密性试验报告等).第五十三条产品铭牌要求在压力容器(de)明显位置装有金属铭牌.铭牌上(de)项目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用中文或英文表示,采用国际单位制):(一)产品名称;(二)制造企业名称、地址;(三)制造企业证书编号;(四)介质名称;(五)设计温度;(六)设计压力;(七)耐压试验压力;(八)产品编号;(九)制造日期;(十)容器类别;(十一)容积.第五十四条设计要求(一)材料许用应力(de)系数(设计安全系数)按下列要求确定:基于材料常温抗拉强度(de)考虑,钢制压力容器一般不得低于3.0;基于材料常温屈服强度考虑,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一般不得低于1.6,高合金钢一般不得低于1.5.按分析设计(de)钢制压力容器,基于材料常温抗拉强度考虑,一般不得低于2.6;基于材料常温和设计温度(de)屈服强度考虑,一般不得低于1.5.否则,应报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批准,钢制和有色金属压力容器(de)设计安全系数选取见表1.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注:(1)当无法确定设计温度下屈服强度(条件屈服限),而以抗拉强度为依据确定许用应力时,n应适当提高.(2)有色金属铸件(de)系数应在板、锻件、管、棒(de)基础上除以0.8.(3)铸钢(de)铸造系数不应超过0.9.(二)采用应力分析设计(de)压力容器产品,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向总局安全监察机构备案.(三)当采用标准规定以外(de)强度计算方法或试验方法进行设计时,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向总局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四)移动式压力容器(de)设计应报总局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备案. (五)压力容器(de)所有A、B类焊接接头(如图所示)均需按相应标准和设计图样(de)规定进行无损检测(RT或UT).焊接接头系数应根据受压元件(de)焊接接头型式及无损检测(de)比例确定,焊接接头系数规定见表2.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六)常温贮存液化石油气(de)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应按不低于50℃时(de)混合液化石油气成分(de)实际饱和蒸汽压力确定,并应在设计图样上注明液化石油气(de)限定成分和对应(de)工作压力.(七)压力容器筒体与筒体、筒体与封头之间(de)连接以及封头(de)拼接不允许采用塔接结构,也不允许存在十字焊缝.(八)内径大于等于500mm(de)压力容器应设置一个人孔或两个人孔(当容器无法开人孔时)(夹套容器、换热器和其他不允许开孔(de)容器除外).(九)压力容器(de)快开门(盖)应装设安全联锁装置.。
检验与验收1.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局部的焊接接头分为A 、B 、C 、D 四类,如图1和图2〔a 、b 〕所示。
图1aCBAB AABD DCABAC ABD ABAAA图1bAB图2aBDA D BBDBABDCB A图2bA BDA CB C D CABAB BC ADCD C BAA2.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确认的厂内标记。
在制造过程中,如需裁掉原有标记或材料分成几块,应于材料切割前完成标记移植,并保证移植标记的正确、无误、清晰、耐久。
3. 冷卷筒节投料的钢材厚度δs 不得小于其名义厚度减去钢板厚度负偏差。
假设换热器用钢管作圆筒时,其投料壁厚偏差应符合GB/T8163和GB/T4976等钢管的标准规定。
4.制造中应防止钢板外表的机械损伤。
对于锋利的伤痕以及不锈钢压力容器防腐外表的局部伤痕、刻槽等缺陷应予以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至少为1:3。
修磨的深度应不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δs 的5%,且不大于2mm ,否那么应予以补焊。
5.坡口外表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σb ≥540MPa 的钢材及Cr-Mo 低合金钢材经火焰切割的坡口外表,应采用打磨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去除热影响区和淬硬区,并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
当无法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时,应由切割工艺保证坡口质量。
7.A 、B 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 〔见图3〕应符合表1的规定。
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b 〔见图4〕应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大于2mm 。
换热器拼接换热管的对口错边量,应不超过换热管壁厚的15%,且不大于0.5mm 。
图4图3表1 mm8.在环向焊接接头形成的棱角E ,用弦长不小于1/6内径Di ,且不小于300mm 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见图5〕,其值不得大于〔δs/10+2〕mm ,且不大于5mm 。
在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E〔见图6〕用长度不小于300mm 的直尺检查,其值不得大于〔δs/10+2〕mm ,且不大于5mm 。
图69.B 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连接的A 类焊接接头,当两侧的钢板厚度不等时,假设薄板厚度不大于10mm ,两板厚度差超过3mm ;假设薄板厚度超过10mm ,两板厚度差超过薄板的30%,或超过5mm 时,均应按图7的要求单面或双面消薄厚板边缘,或按图样要求采用堆焊成斜面。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1.基本条件1.1人员1.1.1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制造单位应当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需要,配备并且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以及设计、材料、工艺、焊(粘)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理化检验、检验与试验等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专项条件对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另有规定的,还应当从其规定。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具有不低于本文表2所列理工类相关专业的学历与工程类技术职称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人员任职要求如下:(1)质量保证工程师,具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或者检验工作经历;(2)检验与试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压力容器产品检验工作经历;(3)设计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经历和过程装备制造(化工机械)、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等机械类专业教育背景;(4)金属压力容器焊接、石墨压力容器粘接与浸渍或者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含热塑性塑料衬里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粘接(手糊)与缠绕(含热塑性塑料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金属压力容器焊接相关工作、石墨压力容器制造或者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含热塑性塑料衬里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制造工作经历,金属压力容器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具有焊接或者焊接相关专业(材料、机械类专业)教育背景;(5)其他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所负责工作的经历;(6)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熟悉任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通过岗位培训,能够履行岗位职责。
表1质量保证体系人员的任职要求注1:表1中产品制造过程无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等过程时,不需要配备相应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1.1.2技术人员制造单位应当配备产品制造所需要的技术人员。
制造单位同时设计本单位制造的压力容器的,应当具备压力容器设计许可条件中规定的人员条件要求,并且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审批人员不少于2人,A4级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数量可根据其实际工作量适当降低。
各级别制造单位技术人员数量见表2的要求。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1.基本条件1.1压力容器质保体系人员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具有与所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相适应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资历的下列质量控制系统(以下简称:质控系统)责任人员:1.1.1 设计工艺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1.1.2 材料质控责任人员。
1.1.3 焊接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1.1.4 理化质控制责任人员。
1.1.5 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1.1.6 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1.1.7 压力试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1.1.8 最终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1.2技术人员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适应的压力容器制造和管理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本企业职工的10%,且具有所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1.3 专业作业人员焊接压力容器焊工应满足制造需要的,具有不少于10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少4项合格项目;1.3.1 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具有满足压力制造要求的组装人员。
1.3.2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可委托外企业进行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应按照许可级别,配备相应的高、中级无损检测责任人员;由本企业负责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应具有RT和UT中级人员各3人•项,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具有高级或中级4年以上的无损检测资格;1.4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的制造场地、加工设备、成形设备、切割设备、焊接设备、起重设备和必要的工装,并满足以下要求:1.4.1 压力容器材料的库房和专用场地,并应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合格区与不合格区应有明显的标志;1.4.2 具有满足焊接材料存放要求的专用库房和烘干、保温设备;1.4.3 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足够面积的射线曝光室和焊接试验室。
1.4.4 应具有满足高压容器的机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应有满足要求的热处理设备,应具有中、高级机加工人员至少2人。
且具备不小于30mm的卷板机和起重能力不小于20t的吊车。
1.4.5 不锈钢制造必须具备专用的制造场地和专用的加工设备、成形设备、切割设备、焊接设备和必要的工装,不得与碳钢混用。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源条件第一节基本条件第十五条申请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营业执照,取得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注册登记。
第十六条具有A1级或A2级或C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即具备D 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格。
如制造的压力容器设计压力<10Mpa,同时最大直径<150mm且水容积<25L,则无须申请压力容器制造许可。
同样,制造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壳体和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波纹板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冷却排管,也无须申请压力容器制造许可。
制造不规则形状的承压壳体应报总局安全监察机构决定是否需要申请压力容器制造许可。
第十七条压力容器质保体系人员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具有与所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相适应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资历的下列质量控制系统(以下简称:质控系统)责任人员:(一)设计、工艺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二)材料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三)焊接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四)理化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五)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六)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七)压力试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八)最终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第十八条技术人员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和管理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技术人员应满足下列要求:(一)A 1级、A2级、C级和B1级许可证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本企业职工数的10%,且具有与所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A 3级、A4级、A5 级、B2级和B3级许可证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本企业职工数的5%,且不少于5人;具有与所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九条专业作业人员(一)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中,制造焊接压力容器的企业,应具有满足制造需要的,且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持证焊工。
1.A2级、A3级和C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10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少4项合格项目;2.A1级、A5级、B2级、B3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8名持证焊工,且应具备至少3项合格项目(非焊接容器除外);3.D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6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少2项合格项目。
2024年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一、压力容器概念压力容器亦称受压容器,指内部盛装工作介质(气体或液体)且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并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最高工作压力(Pw)≥0.1MPa(Pw不包括液体静压力);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最大尺寸)≥0.15m,且容积≥0.025m3;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二、压力容器分类1.按用途分类(1)反应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
如反应器、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等。
(2)换热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热量交换的容器。
如热交换器、蒸发器、消毒锅等。
(3)分离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净化、分离等的容器。
如缓冲器、干燥器、过滤器、吸收塔等。
(4)贮运容器主要用来盛装生产和生活用的原料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的容器。
如贮罐、槽车等。
2.按压力分类压力容器按其工作压力的大小可分为低压(0.1MPa≤P<1.6MPa)、中压(1.6MPa≤P<10MPa)、高压(10MPa≤P<100MPa)、超高压(P≥100MPa)四类3.从安全监察角度分类一类容器、二类容器、三类容器三、压力容器的断裂形式及原因1.塑性断裂是压力容器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器壁上产生的应力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而发生的。
在塑性断裂前,器壁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若此时内部压力继续增高,容器的变形就会不断增大,器壁的厚度将进一步减薄。
当器壁上的应力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时,容器即发生破裂。
塑性断裂的容器一般不产生碎片,只是裂开一个破口。
2.脆性断裂发生脆性断裂的容器,破裂后经检查并没有发现有可见的变形现象,而且根据破裂时的压力进行应力计算,器壁上的应力水平远远低于材料的强度极限,有的甚至还低于屈服极限。
造成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一是容器存在缺陷;二是材料的韧性差。
由于金属材料的韧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所以脆性断裂一般都发生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
脆性断裂的过程是器壁裂纹迅速扩展的过程,预先没有明显的变形迹象,断裂往往在一瞬间发生,且容器承受的压力在正常的工作压力范围内,所以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破坏形式。
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条
件(2)
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条件FABRICATION SPECIFICATION OF PRESSURE VESSEL
工程名: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年粗粉连续分离提纯项目
PROJECT
设备位号: C-2011
ITEM
设备名称:二甲酚塔釜再沸器
EQUIPMENT
图号:JYR10-52-T01
DWG NO。
设计单位:四川宜宾江源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DESIGNER
1 总则
1.1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采用常规设计的管壳式换热器和钢制压力容器。
1.2 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除应满足本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图样、GB150-
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当以上文件之间或以上文件与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发生矛盾时,原则上应按严者的要求执行或以书面的形式向我部门提出,由我部门负责解释或提出处理意见。
1.3 本技术条件引用的标准包括标准的修改单,但设备订货合同生效后的标准修改
单除外。
2 材料
2.1 板材
2.1.1 0Cr18Ni9钢板应符合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的规定,使用状
态为固溶热处理,表面加工质量为1D级。
2.1.2 0Cr18Ni9钢板应按GB/T4334-2008《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进
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试样应进行敏化处理,弯曲试验后,试样表面不得
有晶间腐蚀裂纹。
2.2 锻件
2.2.1 0Cr18Ni9锻件应符合JB4728-2000《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的规定,使用
状态为固溶热处理。
2.2.2 0Cr18Ni9锻件应按GB/T4334-2008《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进
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试样应进行敏化处理,弯曲试验后,试样表面不
得有晶间腐蚀裂纹。
2.2.3 锻件级别按图样规定。
2.3 钢管
2.3.1 0Cr18Ni9换热管应符合GB13296-2007《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
管》的规定,使用状态为固溶热处理,表面应进行酸洗处理,换热管应逐
根进行水压试验和涡流探伤检查。
2.3.2 0Cr18Ni9换热管应按GB/T4334-2008《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
进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试样应进行敏化处理,弯曲试验后,试样表面不
得有晶间腐蚀裂纹。
2.3.3 0Cr18Ni9钢管应符合GB/T14976-2002《输送流体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的规
定,使用状态为固溶热处理,表面应进行酸洗处理。
2.3.4 0Cr18Ni9钢管应按GB/T4334-2008《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进
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试样应进行敏化处理,弯曲试验后,试样表面不得
有晶间腐蚀裂纹。
2.4 螺柱和螺母
2.4.1 螺柱和螺母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或图样的规定。
2.4.2 紧固件应进行发蓝处理。
2.5 焊接材料
2.5.1 焊接材料应满足JB/T4747-2002《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的规
定。
2.5.2 焊条牌号(或焊丝材料)按图样规定。
2.6 其它要求
2.6.1 容器用钢应附有钢材生产单位提供的材料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应符合相应标
准和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2.6.2 钢制管法兰用缠绕式垫按HG/T20610-2009选取,设备法兰用缠绕式垫按
JB/T4705-2000选取,管壳式换热器用缠绕垫片按JB/T4719-92选取。
3 制造、检验与验收
3.1 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除应符合图样及相关标准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各条
的要求。
3.2 制造过程中,如制造厂需对图样进行修改、对技术要求进行某些变动或对材料
进行代用时,必须征得我部门书面同意方可进行。
3.3 冷弯加工成形
3.3.1换热管采用整根管弯制,不允许拼接。
3.3.2 U形管弯管段的圆度偏差,应不大于换热管名义外径的10%;但弯曲半径小
于2.5倍换热管名义外径的U形弯管段可按15%验收。
3.3.3 奥氏体不锈钢热成形件应进行固溶热处理。
3.4 焊接
3.4.1 容器施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按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进行。
3.4.2 0Cr18Ni9 焊接接头应按GB/T4334-2008《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
法》进行晶间腐蚀倾向试验,试样应进行敏化处理,弯曲试验后,试样表面不得有晶间腐蚀裂纹。
3.4.3 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接头应全焊透。
3.4.4 未注角焊缝腰高为两焊件中较薄件之厚度,且为连续焊。
3.5 容器的尺寸公差除应符合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
式换热器》外,还应符合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中
第7章的规定。
用于设备上的零件,除图样注明外,加工面和非加工面线性
尺寸的未注公差等级分别按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
度尺寸的公差》的m级和c级。
3.6 无损检测
3.6.1 所有焊缝应进行100%的外观检查。
3.6.2 A、B类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按图样规定。
3.6.3 所有接管的C、D类焊接接头、公称直径小于250mm的接管B类焊接接头
应按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渗透检测,Ⅰ级合格。
3.6.4 换热管与板管的角焊缝应按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渗透检
测,Ⅰ级合格。
3.6.4 吊耳与壳体之间的焊缝表面应按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进行
渗透检测,Ⅰ级合格。
3.7 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3.7.1 设备制造完毕,并按规定的项目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之前应将
设备内部脏物、碎片、焊渣等清扫干净。
3.7.2 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将水渍清除干净,当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时,应控制水的氯
离子含量应不超过25mg/L。
3.7.3 水压试验压力按图样规定。
3.7.4 耐压试验合格后,壳程按HG20584-1998附录A中的B法进行氨渗漏检测,检
测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接头。
4 铭牌
4.1 设备出厂时应在明显位置上安装1个铭牌,并应保证名牌露出保温层。
铭牌内
容应符合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
定。
4.2 名牌材料为0Cr18Ni9,名牌托架材料与壳体相同。
5 设备涂漆
5.1 设备制造完毕后,碳钢部分外表面应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检验合格后方可
进行涂漆。
5.2 油漆材料的温度适用范围必须满足容器的设计温度。
5.3 设备外表面的涂漆应符合JB/T4711-2003《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的规
定。
5.4 除不锈钢外,容器设备底漆采用环氧铁红二道底漆,面漆采用环氧树脂面漆两
道。
6 其他要求
6.1 容器的包装除应符合JB/T4711-2003《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的规定外,
所有机械加工零件(包括法兰密封面)应采用容易去除的防腐材料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