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76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7
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商鞅死后,“秦夫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提倡仁义B.非常彻底C.非常彻底D.深入人心2.【单选题】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治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3.【单选题】“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材料表明()A.政治体制的选择取决于自然环境B.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各城邦选择了民主制C.政治文明特点由地理环境所决定D.特殊地理环境为古希腊出现民主政治提供了条件4.【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5.【单选题】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A.是自相矛盾的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6.【单选题】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
主要是由于()A.绘画技术的发展B.绘画内容的改变C.人文主义的影响D.宗教束缚的削弱7.【单选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单选题】《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节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9.【单选题】“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新课标综合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一、单选题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2.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3.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
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上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5.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6.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
高考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全国卷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文科综合水平测试本试题卷共15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总分值300分.测试用时• 150分钟.★祝测试顺利★考前须知:1、做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做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做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做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做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做题卡上的非做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做题卡上对应的做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做题卡上帝非做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做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做题卡上对应的做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做题卡上的非做题区域均无效.5、测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做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一、选择题:此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限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限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爽〞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5.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限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表格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斫学知识可知,汉初到汉武帝时期7中央集权逐渐增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7更不能反映王国限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s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表达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中央集权逐渐增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增强26.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旧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泽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新唐书・高祖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表达.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泽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表达此时李世民为秦王,还没有登基称帝,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表达此时李世民为西讨元帅,排除B;四那么材料中只有一处叙述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排除D;四那么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 项正确.考点:史观史法历史研究方法历史表达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增强B.经济开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明前中期,朝廷严格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7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等躯秩序受到冲击,而不是反映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增强,故B项正确,排除A;市民兴起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且也缺乏以说明瓦解传统伦理,排除6这一变化缺乏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高级官员更易染奢靡风气,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经济的开展-经济开展冲击等级秩序.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增强了对开平煤矿的治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开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有利于减轻开平煤矿的负担,自然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但这与增强治理无关,故A项正确,排除B:当时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不可能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排除C:仅凭减少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缺乏以保证煤矿业稳健开展,由于洋务运动最终走向失败,排除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29.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答案】At解析】试题分析: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留日学生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早开放通商口岸有关,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故A项正确5辛亥革命作为革命的高潮,开始于19U年;排除叫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缺乏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6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缺乏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开放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但凡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那么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稳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根底D.壮大了对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那么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的公布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都属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而不是民族战争时期,排除A、C;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一一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对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31.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方案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方案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开展模式B.说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答案】Ct解析】试题分析;结含题干信息"实际上是把方案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方案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与所学知识可知,报告显然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精神一致, 即方案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活市场经济,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故C项正确, 排除Aj题干预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说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是材料的邙分内容,但不是要表达的中央思想,排除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方案经济到市场经济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知,神话文化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结合题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可知,宗教信仰意识淡薄与此无关,排除A:题中突出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理性,排除C;公元前9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排除D.学科网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33. 表3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置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 7442. 4878. 69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开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开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开展增长的幅度: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为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快速开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排除根据题干信息,工人的收入毕竟呈现增长的趋势,说明生活整体上还是有所改善,排除C;工大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开展增长的幅度说明工业革命期间社会财富分配还是不公,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开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34.图4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乂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说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预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开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斯大林格勒是俄罗斯城市名,1925年之前叫察里津,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而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预彻底失败是在1925年之前,排除A;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期间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根据“乂是斯大林格勒〞,可见这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匚业化是在二战之前,排除B;二战中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第三个五年方案被迫中断,排除C;遏制政策应该是指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冷战中遏制苏联,但是图片中“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说明战后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开展,故D项正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35.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参加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 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俄罗斯参加后成为八国集团;F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说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抖晞C;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当今国际局势第H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5分〕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假设无国民那么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那么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开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 那么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解析】试题分析;?D根据题干信息•.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启募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同之处都追求民主平等.第二小问,可从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等角度概括.第三小问,结合当时中国和法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国民革命的时代背景,分析产生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4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2分〕材料表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创造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央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试题,苜先要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可以从中外思想文化开展演变、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之间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等角度自拟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即可.考点:14—17世纪中外历史-东西方开展-14—17世纪中外历史的相互关联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根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那么: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上下、个人奉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治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方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答案】〔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那么;实行政企分开、分级治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升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开展.【解析】试题分析:CD根据材料信息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等,可知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根据,.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可知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根据“要逐步适当拉开耿工收入的档次, 改变平均主义状况〞可知落实按劳分配原那么;根据“中央只管・・・・・•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治理’X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斐调整:等可知实行政企分开、分级治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职工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科技等事业的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意义.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和意义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 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 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 的内容,说明其意义.〔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设想.。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考点:史料价值、史学研究方法、历史认识论——史观一、选择题1.(2018年江苏卷T11)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
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2.(2017年全国卷ⅠT26)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旧唐书·太宗本纪》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新唐书·高祖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3.(2017年全国卷II T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4.(2017年全国卷II T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5.(2017年北京卷T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2017年北京卷T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
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
案
一、古代史
1. 请简述夏朝的国君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答案:夏朝的国君制度为制,君权高度集中。
社会经济状况以农耕经济为主,出现了铸造青铜器和发展城市。
2. 从教育、礼制和思想等方面分析西周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西周时期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教育和礼制,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推崇孝爱、忠诚和廉洁的道德规范。
二、近代史
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启示。
答案: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侵犯,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陷入危机。
它使中国深刻认识到必须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2. 说明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在中国开启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对中国近代政
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史
1. 请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战争局势。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纳粹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争夺欧
洲领土和资源。
战争期间形成了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为核心的轴
心国和以盟军为核心的反法西斯联盟两大阵营。
2. 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答案:冷战使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导致全
球政治格局紧张对峙。
双方进行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斗争,给世界
带来了长期的不稳定局势。
以上为202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的部分内容。
高考历史史实题专题训练卷一、选择题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统一文字D 修筑万里长城答案:A解析:郡县制的推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管理,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后世影响深远。
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主要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产生影响;修筑万里长城主要是军事防御方面的举措。
2、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中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实行察举制,选拔了人才,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A 世卿世禄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世卿世禄制主要在先秦时期;察举制在汉朝;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成为此后主要的选官制度。
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局面出现的是()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B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C 削弱相权D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答案:B解析:北宋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将分离,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这样虽然防止了武将专权,但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5、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A 郡县制B 行省制C 三省六部制D 分封制答案:B解析:元朝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两朝都在沿用。
6、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包括()A 废除丞相制度B 设立内阁C 实行八股取士D 建立行省制度答案:D解析:行省制度是元朝建立的,明朝没有建立行省制度。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设立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实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
历史古代史高考真题汇编关于《中国古代史》的高考历史试题会考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古代史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历史古代史高考真题汇编(一)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2014年全国卷2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2010-2023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
这一事件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2.[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
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
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
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6分)(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9分)3.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
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4.[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
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年直婴4A11南次工业草令时JW的世界昌弟翌百。
引网演年份考点分布20241.全国新课标•工业革命的条件7.安徽•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运用2.湖南.工业革命推动标准化生产8.山东•空想社会主义3.甘肃•英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9.重庆•英国的殖民统治方式4.浙江•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问题10.广东•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5.全国甲•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11.广东•伊朗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安徽•德国工业发展的推动力12.全国新课标•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20231.辽宁•法国工业化 6.浙江•马克思的主要贡献2.河北.英国工业化7.广东•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意义3. 3.海南•工业革命对社会风尚的影响8.山东•西葡殖民优势的打破4.湖北•工业革命对艺术的影响9.北京•墨西哥民族意识深化5.山东•人类进步的共同原因10.辽宁•英国人的殖民心里20221.浙江•狄塞尔6.全国乙•德国航运业的影响2.广东•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7.河北•国际工运发展3.浙江•西方经济与中国一8.福建•美国对拉美的渗透4.重庆•德国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9.海南•史料研究殖民体系的形成演变5.全国甲•内燃机的影响备考建议: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主要备考的方向和关键知识点有: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厂制度到垄断组织,现代公司成熟,自由主义成为主要经济政策,工业文明影响社会生活。
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权,政府权力扩大,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从自发到自觉。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进步思潮,自然科学取得新成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并高涨。
窗笛磐新。
每窍图.*2024年真题1.(2024-全国新课标卷)17世纪,法国某细布工场雇佣近1700人,分属于制作轮子与刀具、清洗、上色、整经等部门。
织布分为多道工序,其中压印、绣花等通常由妇女承担。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4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考点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科技成就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点三:文学成就考点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点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点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2018年全国卷ⅠT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2.(2018年全国卷II T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3.(2018年江苏卷T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A【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部分(按通史顺序整理解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2021广东)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
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河南平顶山、陕西长安都在北方,说明当时南北文化相互交流,故选D;这是周边文化向中原传播,A项说反了,故排除A;题干与周礼无关,故排除B;题干为涉及宗法制,排除C。
2.(2021湖南)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1所示:表1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读表1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人们对天的态度从颂天到“不理天”,反映了人的作用不断提高、人的地位不断提高,这是人文意识逐渐增强的表现,故选C。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不断衰落,A项表述错误,排除A;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
人们认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这便是“天”;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为天道观。
先秦时代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
不能因为西周至春秋人们对天的态度变化而认为“天道观持续衰落”,如西汉还有所发展,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等,故排除C;材料未涉及人性,排除D。
3.(2021浙江)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各地的诸侯拥有世袭的特权,诸侯王位子孙相承,故选B;A项表述错误,因为在奴隶社会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王在封地内尚有极大的独立性,随着实力的壮大会威胁王权;故排除A;C 项说法绝对,因为分封的是“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故排除;维持了四百余年的统治说法错误。
人教版历史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特征,正确的是()A.农业发达,手工业处于从属地位B.国家政治稳定,科技文化繁荣C.儒家文化成为国家思想统治的工具D.宫廷机构不断完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制度化2、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外交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了外交关系正常化的良好开端B.为我国未来发展争取了较好的国际环境C.确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原则D.全方位参与国际事务,同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3、下列关于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颁布《秦律》,实行法治B. 修建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C. 推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D. 实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文化4、下列关于唐朝盛世“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重视农业,推行均田制B.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C. 选拔贤能,提倡节俭D. 重视文化,提倡儒学,排斥佛教5、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B、封建主义的保守C、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D、洋务运动的失败6、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7、以下关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始萌芽B.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遭到严重打击C. 1912年至1927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D. “五四”运动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8、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C.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 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9、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长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B. 长城是古代中国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军事设施C. 长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大规模修建的D.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10、题干: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成就,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B. 意大利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C.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学者D.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古罗马文化1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专题15 史学探讨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广东·高考真题)考古材料是探讨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运用铁器,B项正确;A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确定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解除A项;C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解除C项;D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运用铁制兵器,解除D项。
故选B项。
2.(2024·浙江·高考真题)1943年,身处北平的历史学家陈垣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至于史学,此间风气亦变。
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趋重好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
……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
1945年,他完成重要著作《通鉴胡注表微》,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这说明A.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B.史学探讨者必需紧跟时势改变,不断调整探讨方向C.历史探讨应以精密考证为基础,重在价值评判D.史学探讨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实,经世致用【答案】D【详解】材料“……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体现的是历史学家陈垣史学探讨的价值在于正人心,求真求实,经世致用,D项正确;史学著作并非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解除A项;史学探讨者必需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并非是不断调整方向,解除B项;材料与价值评判的说法无关,解除C项。
2020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古代中国的经济 (11)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17)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3)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7)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1)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33)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6)9、近代中国的经济 (44)10、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 (48)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55)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57)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58)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64)1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66)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0)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0)18、选修内容 (81)19、史学研究 (103)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礼乐制度是强化分封制、宗法制中的等级部分,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等级、身份,题干信息与礼乐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另外,题干信息只有楚国国君熊通自立为王的一个事例,不能得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的普遍结论,排除A。
题干信息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另外,王位世袭制度当时也没有消亡,不合史实,排除B。
宗法制度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小宗服从大宗等,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宗法制度,C不正确。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7高中历史选修5-6
考点一:探索历史的奥秘·二里头文化
01.(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
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
【答案】C
【考点定位】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二里头遗址
【名师点睛】从历史上来看,夏代的文明需要用考古的形式来确认。
中国曾经开展过夏商周的断代工程,二里头文明也就是在此次活动中被确认为夏朝的遗迹,也证明了史料中记载的夏朝的存在。
在考古过程中发现的宫殿遗址是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夏朝已经出现了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形式,也将夏朝的历史初步确定在约公元前2070年。
0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4)[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20世纪初,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为历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途径……自从王国维最先揭破这一道理之后,不少人相信“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的结合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商史的突破性进展如此,夏史也有这种可能。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里头文化遗存的主要类型,指出目前根据考古发现测定文物年代的主要技术手段。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夏史研究的新方法及其对夏文化研究的意义。
(6分)
【答案】
(1)类型:遗迹;遗物;墓葬。
技术手段:14C测定。
(2)新方法: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甲骨文的破译和运用。
意义:弥补了夏史研究中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了以往夏史研究中的错误;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考点:探索历史的奥秘•二里头文化遗址•特点
【名师点睛】探索历史的奥秘考查一般简单,复习的时候要掌握基本的考古研究方法即可。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
主要是物质的遗存,或者说是遗物与遗迹。
而这些遗存应该是古代人类的活动遗留下来的。
按照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等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分支。
考点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01.(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
④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东方·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名师点睛】在古代文明中,地中海附近的文明最多。
首先有大河文明下的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又有海洋文明下的古希腊和古罗马。
这两种文明交织在一起,构成古代西亚和欧洲的文明源头。
它们所对应的地理位置要格外的注意,要明确其所在位置和标志性的文明特征。
考点三: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0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自选模块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意大利的特殊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贵族阶层的历史。
……至少是在皇帝和教皇为唯一的但是软弱的君主的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大多数城市很早就发展成为虽非合法但在实际上独立的城邦……在大多数中心城市中,特别是在佛罗伦萨占有统治地位的商人阶级,到了13世纪,一方面从事远距离的贸易,一方面生产呢绒――这是欧洲最早的主要出口工业。
——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佛罗伦萨是“世界著名艺术品最伟大的聚焦地”,如果你对这个评价有所怀疑,可以去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乎不用说,佛罗伦萨的博物馆超级出色。
人们当然首先会想到乌菲齐博物馆,它绝对是一个盛赞如潮的地方,收藏有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等人的作品,那些艺术品始终占据着举世无双的地位。
——摘编自罗伯特·兰登《佛罗伦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简介著名的乌菲齐博物馆是如何建立的。
请用一句话评价乌菲齐博物馆。
(4分)
【答案】(1)12世纪后期,逐渐发展为城市共和国。
颁布《正义法规》。
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中心。
15世纪,美第奇家族资助文化艺术和建筑活动。
(2)1581年由乔治·瓦萨里设计的共和国行政中心――乌菲齐宫建成,美第奇家族在乌菲齐宫东翼二楼专建一室用于摆放历代收藏的珍贵文物,此即乌菲齐博物馆。
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
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欧洲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
【名师点晴】本题以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为切入点,试题的命制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试题材料易懂,且设问比较简单,学生解答起来也不会太难,第一小问较为简单,背景的解答需要回顾一下所学知识即
可,而第二小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较强。
试题告诉我们在平时的训练时,要加强对史料信息提炼与概括的强化,能够以史料为依托,准确提取有效信息,且对此进行概括。
考点四: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0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33)[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2分)
材料
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
行维护与完善。
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
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
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
——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6分)
【答案】
(1)成为联系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水上通道;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
(6分)
(2)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经济、文化载体,是人类创造力的杰作;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与水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6分)
【考点定位】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代中国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
【名师点睛】本题以《国际关系史》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拉巴洛条约》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属于比
较类的试题,需要结合所学的《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这就要求考生要有相
关知识的储备,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考上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在平时复习备
考时,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熟悉。
考点五: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01.(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4)[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曾是虐待和杀戮犹太人的人间地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41年冬,虽然约150万犹太人已被枪决,纳粹分子仍感到这一缓慢笨重方式的效率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并且他们发现这对士兵的士气也不好。
有组织杀害的机构化建立在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并在专门为此目的设计的特殊装置里完成。
它将行刑者同受害者的距离拉大——这是一场如此大规模灭绝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优势。
这一大规模官僚及工业化屠杀世界的“首府”是奥斯维辛。
——摘自巴尔纳维《世界犹太人历史》
材料二纳粹屠犹事件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起暴虐的屠杀行径。
从本质上说,这一由纳粹德国实施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对人类文明基础的否定。
尽管中国远离欧洲,但对纳粹屠犹事件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关注。
纳粹屠犹研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极为有价值的参考,使他们可以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的屠杀。
——摘编自徐新《纳粹屠犹研究在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历史背景,指出纳粹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目的。
(5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粹屠犹和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罪恶实质,深入思考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罪行的警示意义。
(5分)
【答案】
(1)历史背景:德国法西斯上台;鼓吹种族主义理论;将罪责强加于犹太人。
目的:实施大规模屠杀;欺骗看守犹太人的德国士兵。
(2)罪恶实质:反人类;反文明。
警示意义:增强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勇于与邪恶势力斗争;警惕否认法西斯罪行的企图。
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奥斯维辛集中营•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围绕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材料来命题,考前学生一定做过类似的模拟题,主要是从原因、目的以及意义角度思考回答即可。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复习要从基本的遗址设立的意义角度着手。
比如说德国纳粹在人类历史上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一个罪证,建立纪念馆表达对纳粹暴政的愤怒与对受害者的哀悼以及作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等角度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