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稿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锯是怎样发明的?一、教学目标:1.了解锯的历史及发明过程;2.了解锯的原理和分类;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锯的历史及发明过程;2.了解锯的原理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情景模拟法;3.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两张图片展示给学生:(图片1:一名工人正在使用锯切割木材)(图片2:一幅古代锯的插图)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这是什么工具?2.知识讲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锯的用途和原理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对锯有个初步的认识。
3.启发探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1)你们知道锯最早是怎样发明的吗?(2)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这方面的信息?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来获取关于锯的发明历史的信息,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整理成报告。
小组分工: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小组讨论。
(注:在教室的一个角落准备好一个小书桌,上面有书籍和电子设备,以供学生使用)5.小组呈现小组成员轮流上台展示他们所获取的信息。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6.讲解补充教师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对锯的发明历史进行补充讲解。
7.知识归纳教师将学生的发言整理成框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锯的发明历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8.练习巩固给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9.拓展应用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锯的应用领域,并进行相关案例的分享。
十、总结反思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你们对于锯的发明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你们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的锯的发明过程的信息?(3)你们对于锯的应用领域有了更多了解吗?十一、教学延伸学生通过课后阅读相关材料,对锯的发明历史做更多的了解。
十二、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锯的发明历史的文章。
十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了解了锯的发明历史,而且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科版《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教科版《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传说、发明、需要、徒弟、陡、厉害、发现、口子、启发、工具、果然等词语的意思。
能照样子写句子,会用发现造句。
3·能听写指定的句子。
4·背诵课文三、四节。
1教学字词,让学生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会用发现造句。
背诵课文三、四节。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实物(锯)。
2课时。
第一课时读通课文,知道锯是鲁班发明的及怎样发明出来的。
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实物锯,问:这是什么?是由谁发明的叫锯,鲁班)是怎么发明的?让我们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分学习小组自学。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字连词,想想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
(1)指名自由分节读课文,评议。
(2)开火车读字连词。
(3)交流新词词义。
(4)指导用发现造句。
1说说发现的意思(区别看见)。
2完成课后练习二。
3联系生活,独立造句。
3说说课文哪儿节介绍了锯的发明?三、巩固字形。
1·分小组交流记字方法,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2·分层要求默写、抄写。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第四小节,知道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初步背诵第三、第四小节。
培养质疑问难、评议能力。
一、回顾引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写了锯是怎样发明的。
这节课我们重点读懂这两小节,争取把它背出来。
2·同学们,你们在读第三、第四节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出示小草) 二、学习第三、第四小节。
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锯是怎样发明的》教案[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传说、发明、需要、徒弟、陡、厉害、发现、口子、启发、工具、果然"等词语的意思。
能照样子写句子,会用"发现"造句。
3·能听写指定的句子。
4·背诵课文三、四节。
[教学重点]1教学字词,让学生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会用"发现"造句。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三、四节。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实物(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重点]读通课文,知道锯是鲁班发明的及怎样发明出来的。
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实物"锯",问:这是什么?是由谁发明的叫锯,鲁班)是怎么发明的?让我们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分学习小组自学。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字连词,想想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
(1)指名自由分节读课文,评议。
(2)开火车读字连词。
(3)交流新词词义。
(4)指导用"发现"造句。
1说说"发现"的意思(区别"看见")。
2完成课后练习二。
3联系生活,独立造句。
4说说课文哪儿节介绍了锯的发明?三、巩固字形。
1·分小组交流记字方法,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2·分层要求默写、抄写。
第二课时[课时重点]学习第三、第四小节,知道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初步背诵第三、第四小节。
培养质疑问难、评议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写了锯是怎样发明的。
二年级语文上册《锯是怎样发明的》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
1.看法课文中的十四个生字,会写其中十个字.看法反文旁。
2.留意正确书写〝杂、齿、省〞三个字的笔顺.
3.会组词、造句。
重难点
区分字形,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乐学善思方法
采用各种赛读方式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回忆课文反省识字
1.〝开战车〞认读生字、生字卡片。
2.在小组内互教互先生字。
3.选出小教员,率领大家认读生字。
4.教员应用卡片抽查识字状况。
5.先生交流记字方法。
二、指点书写稳固识字
1.指点书写〝班、造、杂、齿、省〞等五个字。
重点强调〝杂〞下面是〝〞。
2.教员在田字格中范写,先生在写字书中描红、临写。
3.展现先生所写的字,停止评议。
4.练习应用所组词语造句。
三、运用所学积聚内化
1.比一比,组词
班〔〕棵〔〕杂〔〕
斑〔〕颗〔〕朵〔〕
2.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量词
一〔〕宫殿一〔〕小草一〔〕叶子一()口子一〔〕工具一〔〕小河3.多音字
划传。
《锯是怎样发明的》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锯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教学内容:1. 介绍锯的定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锯。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曾经使用过锯吗?锯是用来做什么的?2. 引导学生讨论锯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展示一些实物的锯,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加深对锯的认识。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下家中的锯,并描述一下它的外观和用途。
第二章:锯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分析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锯的发明过程。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锯,人们会如何解决问题。
3. 举例说明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木工、建筑、农业等领域。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调查一下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简要介绍。
第三章:锯的种类和特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锯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种类的锯,如手锯、电锯、链锯等。
2. 分析各种锯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种类的锯,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2. 讲解各种锯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各种锯的优缺点。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下家中的锯,并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
第四章:锯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锯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讲解锯的技巧和操作要领。
教学活动:1. 讲解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2. 进行小组练习,让学生互相合作,练习锯的使用技巧。
3. 强调安全意识,提醒学生使用锯时要注意安全。
二年级语文上册《锯是怎样发明的》教案范文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十四个生字,会写其中十个字.认识反文旁。
2.注意正确书写“杂、齿、省”三个字的笔顺.
3.会组词、造句。
重难点
区分字形,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乐学善思办法
采用各种赛读形式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检查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字卡片。
2.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
3.选出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4.老师利用卡片抽查识字情况。
5.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二、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指导书写“班、造、杂、齿、省”等五个字。
重点强调“杂”下面是“”。
2.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在写字书中描红、临写。
3.展示学生所写的字,进行评议。
4.练习利用所组词语造句。
三、运用所学积累内化
1.比一比,组词
班()棵()杂()
斑()颗()朵()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宫殿一()小草一()叶子一()口子一()工具一()小河3.多音字
划传。
《锯是怎样发明的》的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锯的历史背景和发明过程掌握锯的基本原理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锯的发明过程和原理锯的种类和用途创新思维的培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锯的历史背景和发明过程实践法:演示锯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第二章:锯的历史背景2.1 古代锯的起源介绍古代人们如何使用石头、骨头等物品作为锯来切割物体探讨古代锯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2.2 现代锯的发明介绍现代锯的发明者和发明时间讲解现代锯的原理和特点第三章:锯的基本原理3.1 锯的构造介绍锯的各个部分名称和作用讲解锯齿的形状和材料的选择3.2 锯的工作原理讲解锯齿如何切割物体探讨锯的切割效率和力量来源第四章:锯的种类和用途4.1 不同类型的锯介绍手锯、电锯、链锯等不同类型的锯讲解各种锯的特点和适用场合4.2 锯的用途探讨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锯的重要性和无处不在的存在第五章:创新思维与锯的发明5.1 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创新思维在科技发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5.2 锯的发明与创新思维分析锯的发明过程中创新思维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发明第六章:锯的发明者与历史故事6.1 锯的发明者介绍讲解锯的发明者是谁,其背景和成就分析发明者是如何灵感迸发,发明出锯的6.2 锯的历史故事分享一些关于锯的发明和使用的有趣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培养对创新的追求第七章:锯的演变与发展7.1 锯的演变过程介绍从古代到现代,锯的演变过程和革新分析每一次变革背后的原因和推动力7.2 锯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锯在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创新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第八章:锯的使用方法与安全注意事项8.1 锯的使用方法讲解不同类型锯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分析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锯进行切割8.2 锯的安全注意事项介绍使用锯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分析锯的安全使用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第九章: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9.1 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锯在家庭、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认识锯的重要性和多样性9.2 锯的应用案例讨论组织学生对锯的应用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锯解决问题第十章:创新思维与锯的发明10.1 创新思维的培养介绍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创新思维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10.2 锯的发明与创新思维分析锯的发明过程中创新思维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发明第十一章:锯的环保影响与可持续发展11.1 锯的环境影响讨论锯在切割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粉尘和木材浪费等问题分析锯的使用如何影响森林资源和水资源11.2 可持续发展与锯的未来探讨如何设计和使用锯以减少环境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在锯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创新锯的设计案例分析12.1 创新的锯的设计案例分析一些创新的锯的设计案例,如低噪音锯、可再生材料锯等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锯的设计中12.2 设计案例讨论组织学生对锯的设计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来解决环境问题第十三章:锯的科技创新与应用13.1 科技创新在锯的应用探讨科技创新如何改变锯的设计和使用,如智能锯、激光切割等分析科技创新对锯的效率和准确性的影响13.2 未来科技创新的展望展望未来科技创新在锯的领域可能带来的新发展和变革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第十四章:锯在工程与建筑领域的应用14.1 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讲解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如木工锯、石材锯等分析锯在建筑施工中的优势和挑战14.2 锯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探讨锯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引导学生思考锯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强调锯的历史、原理、种类、应用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强调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到的关键知识和技能15.2 未来展望展望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新发明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为未来的锯的发展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锯的历史背景、基本原理、种类和用途、创新思维与锯的发明、锯的环保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创新锯的设计案例分析、锯的科技创新与应用、锯在工程与建筑领域的应用、锯的未来展望。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习“反文旁”。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明白得课文内容,了解鲁班是如何样发明锯的,激发学生学习鲁班认真观看,动脑分析、大胆尝试、发明制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明白得鲁班是如何样发明锯的。
2、学会书写10个生字。
教学时刻:2课时第一课时板书课题,质疑。
教师板书课题后,请同学来读。
指导学生明确题目本身确实是一个问句,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然后交待:这篇课文确实是要回答那个问题,我们能够通过读课文来解决。
依照课题,请同学提出自己还想明白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归纳一下,比较简单的问题,能够请明白的同学赶忙回答。
假如学生问到锯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播放课件,或者出示现代人使用的各种锯的资料和相应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锯的知识,增强直观认识。
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给出适当的评判并加以赞扬,对其他同学的提问,起到具体明确的导向作用。
最后,教师要确定两到三个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阅读解决。
就本文而言,因为写的是一件事,教师能够指导学生问问情况的前因后果。
例如:什么缘故要发明锯?题目能够作为一个问题——锯是如何样发明的?发明了锯结果如何样?)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注意关心同伴纠正读音、停顿,把课文读通读顺。
3.再读,感知。
开火车朗读课文,请同学说说课文要紧内容。
解决比较容易明白得的两个问题,弄明白情况的起因和结果。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交流。
“锯是如何样发明的”是本课的主体问题,训练学生默读,动笔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当中交流一下,互相说一说。
2.研读,体会。
小组交流后要汇报一下读书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补充,弄清晰鲁班发明锯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要在读读说说中体会鲁班之因此能发明锯,是因为他爱动脑筋、善于观看、勇于实践。
《锯是怎样发明的》的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锯的发明背景和锯的用途。
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锯的发明过程和锯的作用。
难点:理解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1.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视频资料、图片等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第二章:锯的发明背景2.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锯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2.2 讲解教师讲解古代人类在切割木材和石头时遇到的困难。
介绍锯的发明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果没有锯,人们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锯的发明过程3.1 讲解教师讲解锯的发明过程,包括古代人们如何受到自然界生物的启发。
介绍最早的锯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3.2 视频资料展示播放关于锯的发明过程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人们发明锯的过程。
每组进行表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锯的改进与发展4.1 讲解教师讲解锯在历史上的改进与发展,包括锯齿的形状和材料的改变。
介绍现代锯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4.2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锯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锯的变化。
4.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锯的改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锯的发明过程和锯的用途。
5.2 拓展思考学生思考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并讨论未来锯的发展趋势。
5.3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第六章:古代锯的使用场景6.1 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介绍古代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如农业、建筑、手工艺等。
强调锯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6.2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古代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锯是怎样发明的_教科版(五四制)[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如何样发明锯的,明白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制造。
2·学会13个生字,明白得"传奇、发明、需要、徒弟、陡、厉害、发觉、口子、启发、工具、果然"等词语的意思。
能照模样写句子,会用"发觉"造句。
3·能听写指定的句子。
[来源:ZXXK]4·背诵课文三、四节。
[教学重点]1教学字词,让学生明白鲁班是如何样发明锯的。
2会用"发觉"造句。
[来源:学|科|网][教学难点]背诵课文三、四节。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教学具预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实物(锯)。
[教学时刻]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重点]读通课文,明白锯是鲁班发明的及如何样发明出来的。
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实物"锯",问:这是什么?是由谁发明的叫锯,鲁班)是如何发明的?让我们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分学习小组自学。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字连词,想想意思。
(3)再读课文,摸索问题。
2·交流。
(1)指名自由分节读课文,评议。
(2)开火车读字连词。
(3)交流新词词义。
(4)指导用"发觉"造句。
1说说"发觉"的意思(区别"看见")。
2完成课后练习二。
3联系生活,独立造句。
3说说课文哪儿节介绍了锯的发明?三、巩固字形。
1·分小组交流记字方法,观看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2·分层要求默写、抄写。
第二课时[课时重点][来源:]学习第三、第四小节,明白锯是如何样发明出来的,明白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制造。
初步背诵第三、第四小节。
培养质疑问难、评议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忆引新。
二年级语文上册《锯是怎样发明的》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锯的发明过程,知道锯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锯的发明过程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理解锯的发明过程。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资料。
4. 实践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工具。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锯的相关知识。
(3)教师简要介绍锯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中讲述的锯的发明过程。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正确地朗读和运用生字词。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纸张模拟锯的发明过程。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复述锯的发明过程。
(2)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操作成果,分享感受。
(3)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锯的发明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传说、发明、需要、徒弟、陡、厉害、发现、口子、启发、工具、果然”等词语的意思。
能照样子写句子,会用"发现"造句。
教学重点1.教学字词,让学生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会用“发现”造句。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实物"锯",问:这是什么?是由谁发明的叫锯,鲁班)是怎么发明的?让我们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分学习小组自学。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字连词,想想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
(1)指名自由分节读课文,评议。
(2)开火车读字连词。
(3)交流新词词义。
(4)指导用"发现"造句。
1.说说"发现"的意思(区别"看见")。
2.完成课后练习二。
3.联系生活,独立造句。
4.说说课文哪儿节介绍了锯的发明?三、巩固字形。
1.分小组交流记字方法,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2.分层要求默写、抄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引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写了锯是怎样发明的。
这节课我们重点读懂这两小节,争取把它背出来。
2.同学们,你们在读第三、第四节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出示小草)二、学习第三、第四小节。
1.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出示,读句)2.体会"仔细一看"、"发现"。
3.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
(1)分学习小组讨论。
(2)交流,出示: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锯是怎样发明的》的教案《锯是怎样发明的》的教案一、背景:当前,语文教学的着眼点,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让低年级学生也学会探究。
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的态度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养成多维开放的思维习惯,并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二年级语文《锯是怎样发明的》一课时,就尝试运用这一探究性教学方法。
二、教学片段以下是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师:在了解了鲁班发明“锯”的过程之后,我们开一个“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信息交流会”,把你预先收集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人或事迹介绍给大家,好吗?(媒体打出大字: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信息交流会)生①:我第一个为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华佗,是一名医生,他经常给病人治病,看见病人非常痛苦,他就历经千辛万苦采药研究,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解除了病人的痛苦。
生②:美国的托马斯·阿塔姆斯看见一个小孩在吃叫做糖胶树的东西,由此启发,经过研究实验,发明了今天大家都喜欢吃的可以健齿的口香糖。
生③;东京大学有位教授名叫池田菊苗。
一天,他吃了一碗有黄瓜和海带丝的汤,觉得很鲜,经过研制,1903年,池田教授终于从海带中提取出一种物质,它就是谷氨酸钠,把它命名为“味精”。
池田教授就这样发明了“味精”。
在例举了他们所收集到的许许多多的古今中外有关发明创造的故事后,教师又话锋一转,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大胆的发明创造,教育论文《让低年级学生也学会探究》。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把它写下来。
(媒体打出:我的奇思妙想)生①:每次,我乘爸爸的车子到上海去,总是为停车的事而烦恼。
我想:要是能发明一辆伸缩自如的手提式汽车,该多好啊!外出时,只要按动开关,打开汽车就可以方便地出行了。
目的地一到,又可以像手提包一样,随身携带。
生②:冬天,寒风呼呼地刮着,好冷啊!人们穿上了厚厚的羽绒衣,长长的'大衣,可是行动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小朋友,活动不灵活,实在太苦恼了。
《锯是怎样发明的》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锯的发明背景和锯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发明家的了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锯的发明背景、锯的原理。
2. 教学难点:锯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锯的发明背景和原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锯的原理。
3. 结合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锯子实物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活动场地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图片:古代锯子图片。
1.2 提问:你们知道锯子是什么吗?锯子是用来做什么的?1.3 引导学生回顾锯子的使用场景,引出锯子的发明背景。
2. 探究锯的原理2.1 展示视频:锯子的工作原理。
2.2 提问:你们观察到锯子是如何工作的?锯子的原理是什么?2.3 引导学生分析锯子的原理,解释锯子的切割原理。
3. 小组讨论3.1 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如木头、金属等)进行实际操作。
3.2 要求学生利用锯子原理,尝试切割所选材料。
3.3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操作心得,讨论锯子的优缺点。
4.2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代发明家和他们的重要发明吗?4.3 引导学生思考锯子的原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布置作业5.1 让学生绘制一幅锯子的原理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锯的发明背景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3. 评价学生实际操作锯子的技能和切割效果。
七、教学反思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和教学改进措施。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科技馆,了解锯子的历史和发展。
2. 邀请专家或工匠来校讲座,讲述锯子的制作技巧和应用。
第11课《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2.学会12个生字。
3.理解“传说、发明、需要、徒弟、陡、厉害、发现、口子、启发、工具、果然”等词语的意思。
能照样子写句子,会用“发现”造句。
4.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字词,让学生知道鲁班发明锯的过程。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实物(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出示实物“锯”,问:这是什么?(生:……)锯有什么用呢?(生:……)是由谁发明的锯?他为什么要发明锯?是怎样发明的?(小黑板出示问题)这节课潘老师就要和大家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学习一节新课《锯是怎样发明的》。
2.与教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指名读。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用疑问的语气,这是一个问句。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正音,通读文句。
(1) 题目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看到这样的课题,同学们的小脑袋中会冒出不少的小问号。
会问的小朋友也一定很会学习。
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2) 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边读边圈画生字,认读生字。
(挑战读、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朗读展示,指名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学生边读边评。
(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2.教师范读。
四、围绕重点,精读感悟1.默读课文,集体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读书,自主感悟,并及时交流读书体会。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 2.讨论。
(1) 谁发明了锯。
(2) 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①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②体会“仔细一看”“发现”。
指导用“发现”造句。
说说“发现”的意思(区别“看见”)。
③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
第11课《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
2.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鲁班善于观察思考的创造精神。
3.练习把内容联系紧密的几个自然段划成一段。
4.能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新词,理解词义,学会应用。
2.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学习鲁班善于观察的精神。
3.学习把联系紧密的几个自然段划成一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
2.把几个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划成一段。
【教具准备】挂图、放大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板书课题。
2.默写词语。
锯子鲁班宫殿需要斧子很陡划破流血厉害启发二、学习课文1.让学生读课文,标出段落。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自然段。
(2) 说说锯子是谁发明的?(鲁班)(3) 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自然段讲锯子是鲁班发明的。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读第二自然段。
(2) 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 回答问题。
鲁班为什么叫徒弟去山上砍树,需要多吗?鲁班为什么心理着急?(4) 让学生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第二自然段讲鲁班发明锯子是因为造宫殿需要很多木头。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读第三自然段。
(2)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 回答:鲁班在上山路上发生了什么?(4) 说说这段的意思:第三自然段讲鲁班的手被小草划破了。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 读第四自然段。
(2) 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 回答:鲁班发现小草上有什么?鲁班想到了什么?鲁班回去做了什么?这个工具叫什么?(4) 归纳这段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讲鲁班发明了锯子。
三、回顾课文,回答问题1.鲁班为什么事很着急?2.什么事启发了鲁班发明了锯子?(1) 读题,讲解题意。
(2) 根据课文回答。
(3) 评讲。
四、小结结合板书讲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作业1.背诵全文。
【导语】语⽂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门教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是语⾔⽂化,其运⾏的形式也是语⾔⽂化。
语⽂的能⼒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门重要的⼈⽂社会学科,⼈们交流思想的⼯具。
具有⼯具性与⼈⽂性的统⼀特点。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锯是怎样发明的》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锯是怎样发明的》知识点 原⽂: ⽊⼯⽤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次,鲁班承担了⼀项⼯程,要建筑⼀座⼤宫殿。
这项⼯程要⽤很多⼤⽊料,鲁班就派他的徒弟上⼭去砍树。
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
斧⼦⼜笨⼜重,⼀天砍不了⼏棵树。
⼯程的期限很紧,⽊料供应不上。
鲁班⾮常着急,就到⼭上去看。
⼭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步⼀步地往上爬。
他的⼿指忽然被⼀棵⼩草划破了,流出⾎来。
他⼼⾥想,⼀棵⼩草为什么这样厉害?他仔细⼀看,发现⼩草的叶⼦两边有许多⼩齿,⾮常锋利,在⼿指上⼀拉就是⼀道⼝⼦。
这可把他提醒了。
他想:如果仿造⼩草的叶⼦那样,打⼀把有齿的铁锯,不⽐斧⼦强得多吗?他马上跟铁匠⼀起动⼿,打了⼀把锯,拿到⼭上去锯树,果然⼜快⼜省⼒。
锯就是这样发明的。
字:锯、陡、齿、强、锯 词:建筑、宫殿、划破、锋利 重点句⼦: 1、⽊⼯⽤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2、他的⼿指忽然被⼀棵⼩草划破了,流出⾎来。
他⼼⾥想,⼀棵⼩草为什么这样厉害?他仔细⼀看,发现⼩草的叶⼦两边有许多⼩齿,⾮常锋利,在⼿指上⼀拉就是⼀道⼝⼦。
3、他想:如果仿造⼩草的叶⼦那样,打⼀把有齿的铁锯,不⽐斧⼦强得多吗?他马上跟铁匠⼀起动⼿,打了⼀把锯,拿到⼭上去锯树,果然⼜快⼜省⼒。
主要内容: 《锯是怎样发明的》讲述了鲁班爬⼭时⼿被⼀棵⼩草划伤,然后观察⼩草,发现⼩草叶⽚边缘有细密的齿锯形,就发明了锯⼦的故事。
【篇⼆】⼩学⼆年级语⽂《锯是怎样发明的》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二年级语文上册《锯是怎样发明的》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锯的发明过程,明白事物的发展总是先易后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锯的发明过程的兴趣。
(2)运用想象、推理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发明创造的乐趣。
(3)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锯的发明过程,明白事物的发展总是先易后难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想象与推理。
(2)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锯的了解。
(3)简介锯的发明过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教师指导。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锯的发明过程。
(2)讲解课文中的想象与推理方法。
(3)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尊重他人。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锯的发明过程。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发明创造的乐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锯的发明中班科学教案:锯的发明第一部分:引言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班的科学教案中,有一个有趣的主题是“锯的发明”。
本教案将引导幼儿了解锯的发明过程、应用领域以及它如何改变世界。
第二部分:认识锯1. 引导幼儿回想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到锯的场景,例如锯木头、锯铁丝等。
2. 展示一把真实的锯给幼儿观察,并让他们观察和描述锯的特点和结构,例如长条形、有锯齿等。
第三部分:探索锯的发明过程1. 向幼儿介绍锯的发明过程: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发现用石头、骨头等硬物来割断木头或其他材料是一种非常费力的方式。
因此,人们开始尝试使用锯齿来加速这个过程。
2. 展示锯齿的放大图给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锯齿能更容易地切割物体。
3. 引导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使用无齿锯和有齿锯分别切割一块木头,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有齿锯的优势。
通过比较切割的速度和效果,幼儿们将会更加清楚锯齿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探索锯的应用领域1.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领域,例如木工、建筑、制作乐器等。
2. 组织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应用领域,然后创造性地制作一个与该领域相关的锯的模型。
鼓励幼儿们用各种材料发挥创造力,并分享他们的设计和想法。
第五部分:锯改变世界1. 向幼儿解释锯如何改变世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锯的发明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人们可以更快地分割木材和其他材料,从而促进了建筑、交通和工艺品的发展。
2. 展示一些锯工艺品给幼儿观看,并引导他们发现锯是如何被雕刻艺术家们用来创作精美的雕塑品和木制品的。
第六部分:小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们对锯的发明过程、应用领域以及它如何改变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锯的发明不仅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通过科学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锯是怎样发明的》教学设计
太平小学教师
教材简释
《锯是怎样发明的》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讲述了鲁班从小草划破手指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锯的传说故事。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重点之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鲁班从小草划破手指这样的平凡小事中提出疑问,并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动手改进,从而发明创造了新的劳动工具。
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学习鲁班善于观察思考的创造精神。
学情分析
聋生由于听力上的障碍,导致其语言积累少,语言表达混乱。
学习有意观察不持久,通常依靠视觉所获得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思维,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和片面性。
因此,对于本课中鲁班如何通过仔细观察小草,认真思考,比对并改进劳动工具这一过程,就不能很好地理解。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采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科学内涵,训练发言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
1.读懂长句,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鲁班是怎样受到启发,从而发明锯子的。
2.能背诵、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析读文本,展开讨论,了解鲁班是怎样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从而发明锯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悟,使学生受到科学教育,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班是怎样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从而发明锯的。
懂得只有善思多想,才能有所创造。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
语文学习应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感受文本,在感悟与思考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一个“读”与“思”,让学生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思考,从而走近人物,走进文本情境中,与文本产生深刻共鸣。
与此同时,训练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本课第二课时的设计思路为:一、画锯齿,了解锯的特性;二、自主探究,对文本进行质疑;三、分析文本,了解发明历程;四、延伸文本,进行科学教育引导。
教学过程
一.画锯齿,了解锯的特性
1.读课题,点明“锯”。
2.学生间互相展示自己所画的不同形状的锯。
3.关注“锯”的基本特性:锯齿。
请学生简述锯齿的形状及作用。
二.质疑文本,呼应课题
1.对于“锯”,你有什么样的疑问?(学生交流,教师给予板书)
2.“是呀!锯是谁发明的呢?他是怎样发明了锯的。
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踏上当年的发明之旅。
”
【通过课前“画一画”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锯齿的形状及作用,为后文学习“小草”与锯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
同时点题思考,由学生自主质疑,板书问题,从而创设了课堂研究的良好基调,化文本学习为学生的自主需求。
】
三.探究“锯”的发明
1.学习定位:课文哪些自然段讲述了锯的发明呢?(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自由读课文第三、四小节。
(一)仔细观察,发现小齿
1.师生交流: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小草)
2.出示小草图,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3.出示句子,读句:“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边上有许多小草”
4.体会“仔细一看”“发现”,比较“看到”。
(1)指名演示“仔细一看”理解看得认真,看得全面。
(2)“发现”是有研究地,并且从看中有了一定的收获。
再次说明是在“仔细观察”
(3)再读句子,板书:仔细观察,发现小齿
5.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
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
(1)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
“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
(3)这几句话该怎么读才能显出小草的锋利? (互相评议,指导读)
(二)认真思考,研究小齿
1.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感受到了小草的锋利,可你看……
出示句子:“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读一读。
2.交流:鲁班为什么而试?
3.那么这时,鲁班又想些什么呢?出示句子:
“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干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得多吗?”
(1)这句话很长,谁能读好?指导读。
(2)理解句子
“照小草的样子”:有许多的小齿
“在树干上来回拉”(出示图片)
“不是比用斧子强得多吗?”:“强”快、省力。
请学生读句选择意思:①是比用斧子强得多(锯子好);②不是比斧子强得多(斧子好)
4.齐读句子。
小结并板书:鲁班在认真思考,研究小齿
(三)动手尝试,运用小齿
1.鲁班的设想成功了吗?读第四节的最后一句。
(1)哪儿个词最能体现鲁班成功了?(果然)
(2)指导读句。
了解“马上”学习鲁班经过观察、思考有所得之后,及时进行尝试运用。
2.小结板书:是呀!在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之后,鲁班迅速动手尝试,把小草上的小齿运用到了木工工具上,从而发明了锯。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鲁班发明锯”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分析,让学生多加交流、讨论,意在改变聋生语文学习
中泛泛而谈的现象,打破文本原有顺序,从一类句子、一个词语出发,充分调动其生活情感经验,让他们感受“小草的厉害”,体会鲁班对小草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与大胆尝试运用,从而了解鲁班之所以发明成功的原因所在。
这种立足文本,从词、句出发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接触文本,理解文本。
】四.解决问题,学习鲁班
1.齐读课文第三、四节,完成填空
鲁班的手指被小草划破了。
他想,一根小草怎么会这么()?鲁班仔细一看,()小草的叶子边上有()。
他试了试,在手指上(),就是()。
这件事启发鲁班发明了锯。
2.拓展运用,点题小结全文
师:鲁班发明了锯,使得伐树的速度提高了,解决了盖宫殿的首要难题。
当时与鲁班一起干活的人很是佩服他,但也十分好奇,一直追问鲁班是怎么发明出锯的。
你猜,鲁班会怎么说?(学生叙述)
3.学习鲁班良好品质
了解了鲁班发明锯的历程,你想对鲁班说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课外巩固
1.诵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阅读《鲁班造伞的故事》《鲁班和船橹》,感受鲁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动手的好品质
【经过交流讨论,了解鲁班发明锯的经过之后,由课题出发,以回答课上所提问题的方式来总结全文,体现课堂从质疑到解疑,并有所启示的过程。
同时利用阅读链接来拓展延伸,评人物特性,给予聋生良好的说、练及课后拓展阅读的机会,情感教育目标悄然以达。
】
板书设计:
仔细观察,发现小齿
14 锯是怎样发明的认真思考,研究小齿
动手尝试,运用小齿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与文本对话”,就是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并获得精神与情感的提升。
可见,语文教学应充分引导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首先由课题点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抛出心中所疑:锯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从而走进文本,以一个大的问题统领文本,让学生在读书解疑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这样,文本的学习就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良好的平台。
问题源于文本,并将在文本中寻求到答案。
文本距离学生不再遥远、陌生。
其次,在理解文本内涵时,是最能展示学生阅读个性的时候。
教师鼓励学生摆脱一切思想的束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理解,大胆质疑,提出个人的思考与看法,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归纳、总结。
针对聋生语言积累少、对词句感知不敏感的现状,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多次关注了文本句子的学习。
打乱文本原有的顺序,挖掘句子所潜在的内涵,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感受、去领会鲁班在发明锯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观察、思考、尝试,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文本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在无形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再者,拓展教学已成为时下阅读教学的一个亮点。
它能促使学生更深地思考,情感得以升华,想象能力、创新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为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立足文本内容,设计了“鲁班自述锯发明过程”的语言训练内容,将文本从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在叙述中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发展了聋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学习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在聋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聋生多接触文本,在与文本的摩擦中,有所启发,有所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语文卷海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