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政治得失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命运。
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深刻领悟中国政治的特点和规律,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中国政治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首先要从政治制度的变迁和演变来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制度、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等。
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它以皇帝为中心,以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官僚制度为主要内容,具有极强的专制性和等级性。
官僚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它是以官吏为主体,以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具有极强的官僚性和等级性。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科举考试为主要方式,选拔和提拔官员,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和等级性。
这些政治制度的得失,直接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次要从政治思想的影响和作用来看。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等。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主流思想,它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和道德性。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次流思想,它以无为而治为主要内容,具有极强的超然性和自然性。
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的辅流思想,它以法治为主要内容,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功利性。
这些政治思想的得失,直接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最后要从政治实践的结果和教训来看。
中国古代政治的实践主要包括统一战争、分裂混战和变法革新等。
统一战争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事件,它以统一国家为主要目标,具有极强的战争性和征服性。
分裂混战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常态状态,它以分裂割据为主要特征,具有极强的混乱性和动荡性。
变法革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措施,它以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具有极强的进取性和探索性。
这些政治实践的结果和教训,直接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的成败和兴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作为一部关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本文涉及的问题颇为广泛。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政治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迁,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治制度的演变,也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首先,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方面。
封建王朝的统治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秩序,但也造成了统治者的专制和压迫,限制了人民的发展和自由。
在这种制度下,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民众的政治参与度较低,社会阶层固化,创新和变革的机会较少。
然而,封建王朝也有其优点,例如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相对有序等。
随着近代的到来,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到近代制度的转变。
这一转变虽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西方政治制度的引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此外,现代政治制度也暴露出许多弊端,如权力腐败、民主缺失、人权侵害等。
总体而言,近代政治制度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但其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另外,中国政治的得失也与政治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政治文化比较注重自上而下的统治和权威,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这种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治体制和政治改革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也经历了从封建思想到近代思想的变革。
封建时代的政治思想强调君主的威权和尊严,而近代的政治思想则更加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种思想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涉及到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中国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了解和分析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现象,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xx:关于xx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鲁红杰一钱穆先生所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
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事实上汉朝时期,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而非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实际领袖。
“三公九卿”制度为政府高效有序的运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唐代,相权被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会议决定。
换句话说,唐代的宰相实行的是“委员制”。
唐代的定旨出敕之权,实际上是被中书省所操控,皇帝只同意画敕即可。
宋朝时期,皇室蓄意减夺宰相职权,设立“政事堂”、“三司”、“考课院”等机构。
同时,君权与相权之间也有相应的调节:皇帝——>宰相——>谏官——>皇帝。
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
明代则废宰相而设九卿,包括六部尚书,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院。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一系列的大权,就集中到皇帝身上。
清代延用了明朝的六部尚书、内阁的制度,并且清代的专制程度与明代相比明显要加强了。
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至于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钱穆先生举在书中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
唐中宗因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而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改用斜封。
所书“敕”字,也改用墨笔。
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当时唐中宗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是全由皇帝专制。
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
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心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的回顾,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的书籍。
在阅读过程中,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历代政治得失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政治制度可以推动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而一个糟糕的政治制度则可能导致内乱和社会动荡。
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2.统一与分权的平衡:中国历代政权在统一和分权之间进行了不同的平衡尝试。
有时,过于强调统一可能导致集权和权力滥用的问题;而过于强调分权可能导致地方割据和国家凝聚力的削弱。
了解这个平衡的关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系的演变以及现代政治发展的挑战。
3.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历代政治制度面临各种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历史上的政治改革经验提醒我们,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政治制度非常重要。
政治改革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重塑,也包括对权力的监督和民众参与的提升。
4.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历代政治得失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参与在改革和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民众的参与和监督可以有效遏制腐败、促进公平正义,同时也能够保证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因此,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提升公民的参与能力是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阅读,我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前的政治现实和未来的政治改革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进,让我对中国政治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洞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评古论今,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书籍,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中国古代的政治政治制度并非一层不变的,也绝非简简单单的封建专制所能形容。
首先封建一词更是与中国实际大不相符,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主并鲜少拥有西方领土地主式的政治资本,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多是中央力量的在地方的延伸,正是所谓中央集权(当然这同样表现为一个过程)。
而即使是西周的分封制也与西方的封建制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更多是中央权力不足以对地方进行控制,而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封建制,而西周的分封制则是中央为巩固政权而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
而专制也并非完全,首先是专制的主体到底是地主还是皇权,如果是说地主专制显然并不符和实际情况,事实上,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良好的社会流动性。
和古代西方社会相比,古代中国可以算是一个开放社会而非封闭社会。
而皇权专制尽管在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但在从秦汉到唐宋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相权的制约。
2 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在我们谈论中国人的奴性时,并不能把古代的某一阶级假想成为一群在主观层面上刻意为之的阴谋者,或者,至少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
尽管中国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权的思想,但也绝非将民众简单地看做的奴才,中国古代崇尚的贤人政治,即有着良好德行的士大夫有着责任和义务兼济天下苍生,这里并不存在权利被剥夺的概念。
所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3、制度的激发善和惩治恶贤人政治的理想自然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也有一种说辞是孔孟之道本就是地主阶级进行压迫的思想宣传工具。
思想宣传工具确属于值得商榷的概念,但统治者的利用也应该是一定存在的事实,要不然孔子也不会周游列国却终不得志。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过分仰仗统治者政治德行,或者是一个不惩恶的制度,若有个好皇帝、好父母官,便是百姓之福,若碰到个坏皇帝、坏官员,便是百姓之祸。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结构严谨主题宏大,节选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汉、唐、宋、明、清以为代表,从政府组织、选举、赋税经济、兵役等方面分别论述,大体上可以窥探中国历史之全进程了,我能理解的有限,仅分享几点我的一些体会:1、二千多年的古代王朝是一段历史进程,非“封建专制”可以一言以概之的,书中君权与相权在不同王朝权重是不同的,唐时期君主的旨意需要送去门下省盖章再交由执行,清时期君主则可以从军机处直接传给个人等,此变化过程是缓慢的,君权重而相权弱;联想到心理咨询中,哪有一个二个的词就可以概括我们漫长的成长史呢,又哪有一件二件事就可以决定我们的人格发展呢?标签化带来某种效率,却牺牲了更多真相;2、书中提到很珍贵的了“历史意见”,即当时的人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而非用我们现代民主视角,井田制发展到后来的均田制,在某个时期是符合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同时西方的选举制,放在古代的.中国,幅员辽阔交通落户,完全没有可行性。
我们看待历史,可以保留现代意见,但也不能忽略当时的意见;这让我想到,我们的大多数防御机制最初可能都诞生在特定的互动关系中,但不一定适应今时今日的生活,如果我们留心到“历史意见”,也许还要感谢我们这些“不适宜的防御”呢;3、制度与人事是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话题,我想提二类人,张居正们以及绍兴师爷。
他们的共同点都有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虽然制度约束难以撼动,但是他们还是凭借着独特的个人魅力绽放在历史的星空下。
这也得说到,任何事终究要落到人这个字上,一旦由某个人参与,必然带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构成我们文明中璀璨的光,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性,我们才能发展自己,成就每个独特的自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篇- 读后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由钱穆著作,九州xx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能有帮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一):一点关于历史制度的重新认识这本书在灌输一种思想: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建立在前一种制度的弊端上,我们不能脱离历史,就单纯的评论一项制度的好与不好。
作者把制度和“人事”分开讨论,但是我认为是制度的漏洞而使“人事”(人为的错误)蔓延。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二):历代得失制度与人事的对立变动是一国机制运转的真实机理。
读书论世当看天外之天,事外之事,走出繁琐的细节把握住大纲节要,宏通辨达,由过去观,为后世计。
不要为眼前的形式和潮流的理论所束缚,而是应直面问题本身,切近观察,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三):流畅!酣畅淋漓!把汉、唐、宋、明、清的制度讲得很清楚,又不失重点!行文简练,但叙述清晰,很容易理解!钱宾四是教师出身的,可现在又有几个老师像他这样?现在的历史老师不是念课本就是在插科打诨,课内讲不好,讲些无聊的玩笑话!学生的辨别能力又差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四):历史佳作钱穆的书,我虽才看了《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以及现在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都是一字不落,真真给他老先生震撼到了,因为他我才喜欢历史,知道历史的用处。
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又一次给我疏导了各官职与制度方向知识,深入浅,大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五):非常值得一看的历史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本书讲了中国封建2xx年的历史,朝代的更替,格局的变化,政治的变革。
从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和国防与兵役制度介绍汉、唐、宋、明、清的政治。
可以说是多方面让我们了解了那个神秘的中国历史。
这本书可以当成一本工具书,却没有那么枯燥乏味,但可以让人了解很多。
值得一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六):读《得失》要点士人政治的提出。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篇一】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
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
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
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
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
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
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
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
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
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
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
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
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他通过分析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和国防兵役制度,来深入剖析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
阅读这本书,我深感中国历史的厚重与丰富,同时也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对于钱穆先生对于历史的洞察力深感钦佩。
他通过对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他指出,历史上每一个政治制度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而这些因素都对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洞察力不仅需要对于历史有着深厚的积累,更需要对于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其次,我对于钱穆先生对于历史的客观态度深感敬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钱穆先生并没有盲目地推崇或者贬低某个政治制度,而是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每一个政治制度的优缺点。
他指出,每一个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其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这种客观的态度不仅使得钱穆先生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也使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
此外,我也对于钱穆先生对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的观点深感兴趣。
他认为,制度的变迁和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他也指出,制度的变迁和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利益,否则就难以长久地存在下去。
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也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改革。
最后,我认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时代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性。
这种借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今的挑战和机遇,也可以指导我们未来的发展和改革。
总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六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著作,作者章邯以前代政治实践和经济社会变迁为基础,梳理出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历史进程。
读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政治发展史,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有规律的。
从有文字记录的早期,就可以从秦汉以来的政治规律看出,一方面,历代政治的推进和发展都取决于政治的力量的构建,如何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政治制度,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使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历代政治的失败和失败的结果,如何不能充分认识并正确处理民族性格和帝国性质之间的关系,使政治制度背离民众实情而不可持续,从而导致政治衰退。
从历史上看,中国历代政治的发展,有很多得失相生。
例如,就有关政治的变革,历史上的君主制虽然给了中国社会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政治体制的缺陷。
举例来说,汉朝时期政治上缺乏分权制衡,官员霸权已经深入到政治根本,官僚体制渐渐膨胀,贪腐滋生,政治制度日益变得腐朽难以改革,从而导致朝廷政权的衰落。
此外,从历史上看,中国历代政治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得失。
比如,在经济发展方面,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国经济发展有所约束,但也使朝廷得以有效地控制社会经济,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中央集权经济。
同时,中央集权制度也为社会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政治和经济稳定。
总之,中国历史上政治发展虽然曲折,但也有其渊源也有其规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政治得失也有政治得失,其中既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也有需要避免的地方。
将这些经验总结总结,可以为当前的政治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以保持中国国家的稳定发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极具洞见的著作,通过对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政治制度的梳理与剖析,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全貌与得失。
读完此书,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思考。
汉代的政治制度,在钱穆先生的笔下显得尤为独特。
首先是政府组织,皇帝与宰相各司其职。
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着主权;宰相则是政府的领袖,负责实际的政务处理。
这种权力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治的稳定与运行的效率。
然而,地方行政制度中的郡与县,却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汉代的选举制度,以察举制为主。
这一制度在初期为国家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察举制的标准逐渐模糊,被世家大族所操纵,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汉代的经济制度,特别是赋税制度,经历了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的变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也引发了土地兼并等问题,为社会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其政治制度也有着显著的特点。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使得权力更加分散和制衡。
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则分管具体事务。
这种制度设计,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
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从州县两级变为道、州、县三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度使权力过大,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
唐代的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考试科目增多,选拔范围扩大。
这为社会底层的人才提供了上升的通道,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文化的繁荣。
然而,唐代的赋税制度,尤其是两税法的推行,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财政收入,但长期来看,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宋代在政治制度上,采取了重文轻武的策略。
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中书省管行政。
这种权力的分散,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
而且,宋代为了防止地方割据,过度削弱了地方的权力,使得地方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往往无力抵抗。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全文5篇)第一篇: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今日,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读后给我很大的启发与感悟。
吕思勉先生讲述了从上古时代到清朝的阶级制度、官制、选举、兵制、法律等方面,阐述了各个时代的政治设施及其成败得失,文笔生动活泼,极富思想内涵。
在中国历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以其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礼法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法律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法律维护等级制度,赋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按品级减免罪刑。
中国古代法律是以刑法为主,兼有诉讼、民事、行政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诸法合体混合编纂形式,贯穿于封建社会各朝代。
中国当代的法律与历代法律相比,具有明显的文明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人治与法治。
在历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强调了自觉性,也就是人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段人治的历史。
而中国现代法律提出依法治国,与人治相比,法治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最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愿望;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最能反映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明确性和公开性,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具有平等性和公正性,任何人不因地位高低、权力大小、贫富差别和种族信仰不同而受到优待或歧视;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它以国家的强制力量为后盾,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些都表明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依法治国目标,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依法治国已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
与历代人治为主的制度相比,当代法治具有文明性。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历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以各种特权,按品级减免罪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看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石。
政治制度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治理手段,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这些变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把握好制度发展的方向和步伐,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才能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二,政治人物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政治人物都以自己的才能和贡献著称于世,例如魏征、李世民等。
这些人物不只是在政治上有卓越表现,在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也有过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成就告诉我们,创造性地提高个人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第三,历史上的政治事件反映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得失。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政治家的智慧,也有成千上万普通人民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我们需要正视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并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总结和积累历史上的智慧和与其伴随而来的得失,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认识和政治观念。
只有我们深入领会历史的经验,深刻回顾历史变革和政治事件的脉络,挖掘和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政治制度,才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理想国出品读后感第一篇范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在历史研究领域的一大力作,由理想国策划出版。
读罢此书,深感钱穆先生对历史真相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钱穆先生在书中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从夏商西周,到元明清,每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都有其内在的政治原因。
作者指出:“政治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导致历史变革的关键。
”这一观点贯穿全书,让人对中国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书中对许多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审视,揭示了历史背后的真实动因。
例如,作者在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指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并非单纯的武力征服,而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创新。
”这种观点不仅新颖,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钱穆先生在书中对历代政治得失的剖析,往往一针见血。
如他所说:“政治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在分析唐朝的衰落时,作者认为:“唐朝的衰落,与其说是由于外患,不如说是由于内政腐败。
”这样的观点不仅犀利,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为现实政治提供借鉴。
在书中,钱穆先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如在探讨宋朝的政治制度时,他指出:“宋朝的政治制度虽然有其优点,但过于重视文官,导致军事力量的衰弱,这是其最终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分析,既尊重了历史事实,又具有现实意义。
书中原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历史,可以使人明智。
”这正是钱穆先生希望通过本书传达给读者的观念。
通过对历代政治得失的剖析,钱穆先生旨在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第二篇范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深刻的政治哲学思考。
从全新的视角来看,钱穆先生的作品是对权力、治理与人性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探讨。
它超越了传统的历史叙述,将政治的得失放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而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一、书籍概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各种制度的优点和缺陷。
本书按照历史顺序,从汉代一直讲述到清代,重点分析了各个朝代在制度设计上的特点和得失。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和政治制度的复杂性。
二、主要内容1.汉代: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治久安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奠定了后世的基础。
钱穆先生指出,汉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儒家,兼顾法家”,这一特点在选举制度、宰相制度、地方制度等方面都有体现。
选举制度方面,汉代采用察举制,重视品德和才能的选拔,但也存在世家大族垄断权力的弊端。
宰相制度方面,汉代设立三公九卿,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但也存在权力过于分散的问题。
地方制度方面,汉代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照顾了地方利益。
2.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政治制度也有很多创新之处。
钱穆先生认为,唐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科举,抑制门阀”。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和广泛,但也存在考试内容单一、忽视实践能力的问题。
此外,唐代设立三省六部制,使得宰相权力更加分散,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地方制度方面,唐代实行州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之一,但其政治制度却备受争议。
钱穆先生指出,宋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强干弱枝,重文轻武”。
这一特点在军事制度、官僚制度、财政制度等方面都有体现。
军事制度方面,宋代实行募兵制,军队战斗力下降,导致对外战争频频失利。
官僚制度方面,宋代官员数量庞大,行政效率低下,且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
财政制度方面,宋代实行专卖制度和高额税收,虽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加重了人民负担。
4.明代: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
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这些政治得失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和变迁。
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中国政治的发展规律,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成就和深刻教训。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一些读后感。
首先,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和政治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变迁往往伴随着政治文化的转变。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集权制度,这一政治得失直接影响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隋唐时期,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这一政治得失对中国政治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明清时期,中国实行了士绅政治,这一政治得失也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演变规律,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
其次,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治家的才能和品德。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在中国政治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在中国政治的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政治家的才能和品德,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家的作用和影响。
最后,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治的发展规律。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政治得失的发生。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政治得失直接影响了中国政治的发展。
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政治的发展规律,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的演变和变迁。
总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
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家的才能和品德,还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政治的发展规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当我拿起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时,我仿佛踏上了一段追寻中国历史政治变迁的旅程。
这本书不仅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还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
我深感其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在这本书中,我特别关注到的是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
这个制度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选拔政治人才。
如今,尽管高考与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人们依然深受两千年流品思想的影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种观念的形成,与历代考试制度密不可分。
通过钱穆先生的叙述,我对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很多人印象中的中国古代制度多是封建专制,但实际上,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开放、民主程度,一直领先西方至近代。
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隋唐的科举制,再到明清的八股文,这些制度不仅为中国选拔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也为中国政治面向全国开放奠定了基础。
在这样的制度下,政府不再是贵族政府、军人政府或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士人政府。
士人,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通过学习和考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机会。
这种选拔方式使得政治权力不再被某一特定阶层所垄断,而是逐渐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开放。
这种开放性和民主性,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注入了活力。
当然,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比如,八股文制度虽然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但也限制了士人的思维和创新。
同时,考试制度也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使得一些贫寒士子难以有机会进入仕途。
但这些问题并不能掩盖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优点和贡献。
在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中国历史政治的博大精深。
古代考试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考试制度对于政治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公平、开放、民主的选拔制度,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精选14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篇1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论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
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代的中国。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
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这样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
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
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关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
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
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
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
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再者是中外制度的比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六篇篇一“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
若离开人事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干燥乏味、无可讲。
”这是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前言中说到的。
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用什么样的制度,不用什么样的制度。
一定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
一项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
同时,历史在不断前进,人事在不断的变化,制度也应该不断的变化以适应人事。
人事,就钱穆先生此书来说,有深刻的含义,指的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制度则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历朝历代,两者都有着积极且双向的互动,由此又影响着中国历史的演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全书寥寥九万八千字,钱穆先生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国历史上五个最具代表性的朝代,从政府组织结构,考试选举制度,经济赋税,兵役制度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优劣、来陈述历代得失。
我认为,组工干部读书的面要广博一些,要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历史观、大局观,提高文化素养。
这本书偏重于政治制度的论述,对广大组工干部来说,既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通俗读本,同时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了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发展的好书。
我们要做好组织工作,有必要深入细致地研究行政权力的架构和运作模式,洞悉规章和人事的分离与配合。
从这汉、唐、明等五个五个朝代,三个大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三个重要国家制度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各个方面的制度都和人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人事可以使制度适应时势,使之趋于完善,但是人事在制度的实际操作过程里也有可能阻碍其理想效果的发挥,从而导致制度失之应有作用。
人事从来都是有双面效应的,所以从历代政治得失当中得出的经验也应该借鉴到当今的国家制度建设当中,实现制度和人事的有效积极互动,最大程度的发挥两者的作用。
钱穆先生写道:“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之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
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鲁红杰: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鲁红杰
一
钱穆先生所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
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事实上汉朝时期,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而非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实际领袖。
“三公九卿”制度为政府高效有序的运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唐代,相权被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会议决定。
换句话说,唐代的宰相实行的是“委员制”。
唐代的定旨出敕之权,实际上是被中书省所操控,皇帝只同意画敕即可。
宋朝时期,皇室蓄意减夺宰相职权,设立“政事堂”、“三司”、“考课院”等机构。
同时,君权与相权之间也有相应的调节:皇帝——>宰相——>谏官——>皇帝。
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
明代则废宰相而设九卿,包括六部尚书,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院。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一系列的大权,就集中到皇帝身上。
清代延用了明朝的六部尚书、内阁的制度,并且清代的专制程度与明代相比明显要加强了。
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至于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钱穆先生举在书中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
唐中宗因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而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改用斜封。
所书“敕”字,也改用墨笔。
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当时唐中宗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是全由皇帝专制。
二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
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
钱穆先生在《前言》中的这段话则是让我想起了五四运动——那个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的时代。
鲁迅的话说,就是:“中国的精神文明,早就被枪
炮打败了,经过了许多经验,已经要证明所有的还是一无所有。
”正是这种被打败又看不到反败为胜的希望,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广泛的精神崩溃。
在那个精神崩溃的时代,各路中国精英达成一个共识,即国民劣根性以及传统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甚至连一直拥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梁漱溟也不得不顺应世俗,总结出中国文化的十几条弱点。
那一代人对民族前途所做的设计就是完全放弃本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移植西方的政治制度。
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
我敢说,守旧或革新的国是,倘不早早决定,政治社会上的矛盾、紊乱、退化,终久不可挽回!”陈独秀的想法显而易见,就是对中完全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
像陈独秀一样,胡适也把是否能够复制西方的道路,看做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他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说:“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
这种思潮主导了整个五四运动的进程,它的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现在。
一直以来,五四运动一直被奉为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也一直占据各种学术思潮的主流。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一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为核心的主题。
从五四运动以来的一批批人都是在这样的教育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吃狼奶长大的幼崽,对捕捉兔子感觉理所当然;在非洲狮群中长大的幼狮,对捕捉非洲水牛感觉理所当然。
自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国人,传统文化的批判也会觉得理所当然。
三
在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税”。
汉朝时期是“十五税一”,唐朝时采用“两税制”,以后朝代多是在“两税制”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后施行。
战国时孟子讲过:“什一而税,王者之政。
”所谓的税是指田税,如果只收十分之一的税额就算是“王者之政”了,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农业何等重视。
纵观中国各个朝代,基本上是已农业经济为主,而农业经济对社会稳定的渴望,使统治者对内部治理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多数统治者所希望的是把国家治理好,最好再形成一个“x x盛世”之类的时期,然后在
历史上留下一笔。
但鲜有统治者像西方统治者们那样整天想着征服他国,扩大疆域。
这种差异影响深远,可以说近代西方航海时代以至于随后的原始资本积累以及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而中国却抱残守缺,最终为西方超过并任人欺凌与这种差异也有着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