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壮大,监管体系也日益完善和规范。
证券市场的监管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监管机构、监管规则和监管措施三个方面来介绍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一、监管机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主体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
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作为最高监管机构,证监会负责制定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规则和制度,监督证券市场的运行情况,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
证监会下设各级分支机构,如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协助证监会进行具体的监管工作。
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的核心机构,负责证券的发行、交易和信息披露等工作。
证券公司承担证券交易的中介服务,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等服务。
基金管理公司则管理和运营各类基金,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二、监管规则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规则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等。
法律法规是证券市场的基础性规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
证监会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办法》等,以规范市场行为。
业务规范是指对证券市场各业务环节进行规范的细则和标准。
例如,证券交易所会发布交易规则和交易细则,明确交易的方式、时间和交易品种等;证券公司会制定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基金管理公司会制定基金合同和基金管理规则,明确基金的投资范围和运作方式等。
三、监管措施为了更有效地监管证券市场,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首先,证监会加强了对市场主体的准入监管,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管,确保市场主体的合规经营。
其次,证监会加强了信息披露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
此外,证监会还通过日常监管、现场检查、处罚和纠正等手段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问题与对策探析在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体经济的融资和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披露不透明、市场操纵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给投资者权益保护和市场稳定带来了诸多挑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1. 信息披露不透明。
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的情况,投资者难以获取真实的、全面的信息,造成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2. 市场操纵现象突出。
市场操纵是指通过恶意炒作股票价格,控制和左右证券市场交易,从而获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行为。
市场操纵严重损害了正常交易秩序,导致市场失衡,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巨大风险。
3. 监管体制滞后。
由于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总体设置不够完善,而且监管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监管工作不力,对市场乱象的监管和处置不够及时和有效。
4. 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证券市场执法监管力度不够,监管部门对市场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威慑力,违法成本低,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增加了市场风险。
5. 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力。
证券市场存在一些不法行为,如欺诈发行、内幕交易、造假等,对投资者权益造成损害,而投资者的维权渠道又相对狭窄,难以有效维权。
以上问题给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二、问题原因分析信息披露不透明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内部控制不到位,导致信息披露不及时、不真实。
监管部门对于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作用;而且,监管流程不够畅通,导致对信息披露不透明行为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市场操纵现象突出的原因,也源于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对于市场操纵违法行为处罚不足以形成有效的威慑。
市场操纵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大不大还取决于监管部门的监管技术手段是否跟得上、监管流程是否畅通等。
《中美两国证券监管制度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证券市场作为重要的金融市场组成部分,其监管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两国证券监管制度的比较研究,分析两国在证券监管方面的异同,以期为完善我国证券监管制度提供参考。
二、中美证券监管制度概述(一)中国证券监管制度中国证券监管制度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证券法为核心,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投资者等多方面的监管内容。
政府通过设立证监会等机构,对证券市场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管。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监管、行业自律组织等。
(二)美国证券监管制度美国证券监管制度以市场自律和政府监管相结合为特点,以证券法及相关法规为基础,强调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美国证券市场拥有较为完善的自律监管体系,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组织的自我监管。
此外,政府机构如证监会、财政部等也发挥重要作用。
三、中美证券监管制度的比较分析(一)监管主体与职责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但也可能导致过度干预和市场反应迟钝。
相比之下,美国更注重市场自律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政府机构在制定法规、监督执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鼓励市场主体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二)法律法规体系中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为证券市场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细节和配套措施。
美国则拥有较为完善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包括《证券法》、《投资公司法》等多部法律,对证券市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三)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中美两国都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中国通过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等措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
美国则通过严格的法规和监管机制,确保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同时设立了专门的投资者保护机构,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投资者决策、市场稳定及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分析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向公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公开报告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治理结构等信息。
这些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投资者利益、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前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概况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主要由中国证监会负责,辅以地方证监局的日常监管。
在监管内容上,涉及公司定期报告的披露、重大事件及关联交易的披露等。
同时,还有相关法律法规对信息披露做出规范和要求。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当前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问题分析1. 披露内容不全面:部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存在选择性披露现象,对不利信息避而不谈,导致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真实情况。
2. 披露不及时:在重大事件发生后,部分公司未能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导致信息滞后,影响投资者决策。
3. 监管力度不足:尽管有相关法律法规,但监管力度仍需加强,对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公司敢于违规。
五、完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建议1. 强化信息披露内容的全面性:要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必须全面、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治理结构等信息,对不利信息也应如实报告。
2. 提升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加强对重大事件的监控,要求公司在事件发生后尽快进行信息披露,确保信息的实时性。
3.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同时,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执行。
4. 引入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信息披露的监管效率,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论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一、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回顾中国证券监管体制是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其发展历程体现着证券市场改革的变化。
1992年以前,我国证券市场没有集中统一的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国家体改委,其他政府机构和上海深圳两地政府参与管理。
1992年10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全国证券市场,同时将发行股票的试点从上海深圳等少说地方推广到全国。
从1996年3月,中国证监会授权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对证券和期货市场部分监管职责,至此形成中央和地方分级监管的全国证券监管体系。
1997年,中央决定中国证监会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各期货交易所实行垂直管理,并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设立了监管专员办事处。
1997年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完善管理体系,实行垂直领导,加强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统一监管。
考虑到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市场化进程等条件的限制,中国采用的是集中立法型监管模式,并于1998年10月正式确立。
二、我国证券监管现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即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集中监管和市场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框架。
(一)、监管主体。
1998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证监会的职能、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确定了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并成为取代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职能的唯一最高证券监管机构。
根据该方案规定,证监会将建立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在全国各地设立派出监管机构并实行垂直管理,但是现实中,我国监管主体存在多元化现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和不协调。
(二)、自律组织是资本市场监管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律组织有两种形式即社会性的监督组织和行业自律。
前者主要包括证券业中介服务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
后者包括两方面:一是证券交易所的场内自律,二是场外交易的自律即中国证券业协会进行的自律监管。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优化对策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外干预、监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以下是一些优化对策的建议。
首先,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监管机构应当独立于政府和行业,不受任何干扰,只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同时,监管机构的权威性也非常重要,需要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应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
其次,完善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监管的基础,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要求公司及时、真实、全面地公开信息,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监管机构也应当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第三,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主体,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任务。
应当加强对投资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
同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保护受损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加强对市场机制的监管。
证券市场是一个自由市场,但自由并不等于放任。
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市场机制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防范市场失灵。
需要建立健全健康的市场机制,并适时采取干预措施,防范市场风险和保护市场稳定。
第五,加强对新兴业务和新型金融产品的监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新兴业务和新型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这些新兴业务和金融产品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监管机构应当及时跟进并加强对其监管,以防范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最后,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证券市场监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跨国金融犯罪和市场风险。
我国监管机构应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监管经验,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
总之,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在持续进程中需要做出进一步努力。
中国证劵业监管分析证券监管也称证券市场的监管,是指监管机构依据证券法规,对证券发行、交易和服务活动实施的监督与管理,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证券监管制度就是关于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发行、交易与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系列规范的总称。
证券监管制度是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证券监管与一般行政监管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证券监管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
由于证券市场既是一个投资的场所,也是一个投机的场所,证券市场中往往会产生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市场对非理性行为以及证券违法行为难以自我调节和控制,往往会产生市场调节失灵现象,由此会导致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大。
为了防范证券市场的风险,需要有一个监管机构进行监管,这种监管,实际上是政府对市场失灵现象的干预行为。
第二,证券监管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
证券监管不是盲目的、任意性行为,而是有监管目标的行为。
各国一般都将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市场的公正、透明和有效,维护证券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作为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
没有目的的监管行为既缺少正当性和合理性,也缺少效率。
第三,证券监管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依法进行。
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权力和职责是法律所赋予的,证券法根据证券监管的职能和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规定监管机构的职责权限,证券监管机构既不能放弃职权,也不能滥用职权,必须依法行使监管职权。
(一)证券监管的目标证券监管目标是指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督管理所要达到的宏观或具体的目的。
它既是证券监管的出发点,又是证券监管的落脚点。
由于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和法律制度的差异,其证券监管制度亦有所不同,在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等方面均有差异,但是,证券监管的目标则是基本相同的,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保护投资者,确保市场的公正、透明和有效,维护证券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1.保护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证券立法的基本宗旨,也是证券监管的最基本目标。
证券市场自律监管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自2007年我国出现“全民炒股”的现象,可见证券交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证券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如何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是保障经济稳定、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所在。
我国《证券法》修订之时明显细化了监管机构法律责任,也足以说明监管手段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我国现存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出发,分析自律监管这一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证券市场监管自律证监会交易所伴随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是证券经济的地位日益突显,其对于我国民众生活、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已经不容忽视,“全民炒股”、人人争相成为股民,证券交易所中人头攒动的景象在我国随处可见。
同时,“内幕交易”、“信息披露失实”等事件也不断曝光,可见证券市场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规范行为,严重干扰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从而阻碍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
那么,若要构筑一种长期、有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加强证券监管,其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理顺证券监管体制,增强自律监管模式的操作性。
一、我国现有的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我国于2006年1月1日经修订后生效的《证券法》作为我国经济领域极为重要的一部法律,其从实体上对监管机构的权力进行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可见我国现存的证券市场监管模式以政府监管为主。
二、证券市场建立自律监管体系的重要性(一)自律监管的特点政府监管一直以来是主要监管模式,在证券监管体系中占据主导作用,而自律监管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制约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律监管必将在维护我国证券市场正常秩序,促进证券市场繁荣发展上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自律监管作为一种自我管理,行业中的企业按照一致的意愿,自行、自发对其中各成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规制违规行为,以促进行业的公平、有序发展。
在我国,承担自律临管的主体是证券业自律性监管组织 ,即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所和其他相关行业协会 ,如银行业协会 ,保险业协会等,而在此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证券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
浅析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摘要】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监管手段滞后、监管数据不透明以及市场乱象。
这些问题给金融证券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监管制度建设,明晰监管部门职责,更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数据透明度,并加强对市场乱象的监管力度。
希望在改革中完善监管体系,促进金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未来市场提供更稳健的环境。
【关键词】金融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监管制度,监管部门,监管手段,监管数据,市场乱象,改进建议,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监管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背景介绍中,我们将从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探讨监管问题的深层原因。
我国金融证券市场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证券市场日益成熟,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融证券市场监管不完善、不透明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监管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也容易导致一些违规行为的产生,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对金融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剖析监管问题的根源,我们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改进建议,促进金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未来金融市场监管工作指明方向。
1.2 研究意义金融证券市场监管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的重要环节。
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监管存在诸多问题,如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监管手段滞后、监管数据不透明、市场乱象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金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和研究。
研究金融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金融证券市场监管问题,可以帮助发现问题的根源和漏洞,进而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措施。
只有深入了解监管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加强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水平,维护市场秩序。
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研究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步入后股权分置时代的证券市场面临的监管形势将更加复杂,即使在国外成熟市场,相应的监管比单纯的股票投资监管也要困难得多。
文章从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标签:公共利益论证券市场监管
证券市场由于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所以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大。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证券市场所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公共利益论
公共利益论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
其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需要政府使用“看得见的手”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促进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利。
市场难免存在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会导致自然垄断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并且还存在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问题。
在现实经济中通常存在以下方面的市场失灵:一是自然垄断。
假设在社会理想的产出水平下只有一个厂商从事生产,该产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此时的市场就是自然垄断市场。
处于该行业中的每个公司都会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兼并扩张,之后形成垄断市场而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
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商品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获取超额利润,必然带来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
二是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未被交易双方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
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果社会利益或成本与私人利益或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自由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尽管私人之间可能通过协议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往往过高,而市场监管却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效应。
三是信息不对称。
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分布往往不对称,一般而言生产者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
生产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出售商品。
这样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销售质量更好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质量较差的生产者则乘机占领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现象。
由于市场存在上述缺陷,公共利益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管能提高公共利益。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上海、深圳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
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
担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
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均已颁布执行。
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我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框架。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功不可没,然而毋庸讳言,我国年轻的证券市场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
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滞后性。
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二是弱效性。
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对很多违规的公司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
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
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
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
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
三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
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研究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证券监管是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文从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增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杜绝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适应证券网络化和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尽快制订适宜的相关监管规章制度。
从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抓好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
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努力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监管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发展。
加强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监管绩效考评机制。
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建设,切实搞好上市公司监管工作。
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确立独立董事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最大决策的程度,培育并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其次,明确区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
作用;最后,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
建立一个主体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高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逐步改变目前仅由证监会单方面垄断监管规则制订的局面,缩小行政监管直接作用于市场的范围。
让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监管主体来填补行政监管收缩后留下的空白,强化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制衡,多方面约束并尽可能减少政府机构执法中腐败现象的发生。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督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及媒体的监督权力,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所有这些,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对照国外成熟市场的做法,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任重道远。
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
“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公正、效率和透明,降低系统性风险”,是国际上公认的证券市场监管三大目标,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其核心理念是市场诚信。
正确的监管理念应该是诚信,要让投资者在公平和法治的前提下了解市场真实的状况。
树立了正确的监管理念,才可能选择合理的监管模式与方法。
诚信建设涉及证券市场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和企业关系的清晰化、公司治理的改善、司法的公正和有效、投行(券商)及包括会计师、律师在内的其他中介机构的公正与尽责等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要有科学的监管手段,包括健全完善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措施本身的合理有效。
所谓科学的监管手段应当是在法制规范的基础上构建市场化、社会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的监管手段行政色彩浓厚,市场化程度不够,有些监管完全是不必要的,如对基金公司人事安排甚至买卖股票时机的干预等。
其实,市场的发展不仅是证券管理部门所关心的,也是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关心的,因此证券市场的监管就有必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完善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包括行政手段、法制规章和社会化的监督力量。
今后我们应当有意识地鼓励民间维权团体的建立和运作,加强媒体监督,培植社会力量参与证券市场监管,借以补充政府和司法功能的不足,进而防止管理层滥用职权并抗衡利益团体的行为异化。
再次,必须从严立法并提高有法必依的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重立法轻执法、重审核轻查处、重形式轻内容。
目前证券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但立法不严、执法更不严的情况明显不足以对违法乱纪者形成起码的震慑,这样的结局必然使监管沦为空谈。
证券市场有效的监管必须要有严肃的法制,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对违法违规事件的法人特别是当事自然人施以严刑重典,足够的处罚力度比无关痛痒的“谴责”,要强一百倍。
参考文献
1、郭冬梅.从公共利益论看我国证券市场监管[J].浙江金融,2008(9).
2、郑燕洪.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J].特区经济,2006(6).
3、易宪容.美国金融业监管制度的演进世界经济[J].世界经济,2002(7).
4、高西庆.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N].中国证券报,2002-07-16.
5、李茂生等.中国证券市场问题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