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建促脱贫汇报

党建促脱贫汇报

党建促脱贫汇报
党建促脱贫汇报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扶贫战线上党组织的建设,成立扶贫工作分队党委,以村屯为单位,组建工作支队党小组,党小组在扶贫工作分队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做到小问题不出党小组,大问题拿到工作分队党委集体研讨解决,形成工作分队党委领导下的党小组负责制的工作模式,发挥党小组在扶贫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分队的工作效率。三是加强扶贫工作分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除加强精准扶贫业务培训外,我们着重培训扶贫领域中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用纪律约束管理扶贫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发挥干部结对帮扶作用。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含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村级干部“三支队伍”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一是加强“三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管理,我镇共举办了3次集中培训,培养了一支业务精干、纪律严明、能吃苦耐劳的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的扶贫工作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带领扶贫工作队员深入各村、各贫困户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研究制定脱贫计划,按照要求做好入户帮扶工作,建立管理好扶贫工作档案。三是完善干部在

扶贫攻坚工作中的考核机制,采取各工作支队交叉验收模式,工作队员既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提高,又能提高帮扶效率。

(三)加强产业扶持,提高造血功能。充分发挥河村、兴仁、阮云、新桥、雷山等老党建示范点的带动作用,打造河村泰和农业综合发展基地,种植淮山、红心柚等特色农产品达1500多亩;打造兴仁瑞涛千亩果场和阮云石强水果种植基地,分别种植砂糖橘1500多亩和1000多亩;做大做强阮云、阮围贫困村黑山羊特色养殖业,目前养殖黑山羊超过1万只,拓宽了群众脱贫渠道;建设了兴仁排七、排八、大上林、大里那前、上下新村、印山北敢、大村、河村、高长等甘蔗“双高”基地8000多亩;依托新桥老梅沟森林公园、榜山石刻、迁江老街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品牌。共投入扶持资金14.31万元,以奖代补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99户。以村“两委”牵头建立了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带动群众发展规模种养业,还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一批行政村的生产造血功能。

(四)着力资源整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以来,我镇加大对村级道路、巷道硬化、人畜饮水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的投入。今年,通过整合各项资金,完成印山区级党建示范点建设、古欧、大力村改扩建点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以村“两委”牵头成立

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一批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甘蔗“双高”等产业,进一步发挥党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完成贫困村屯级道路建设16.3公里,硬化巷道37.8公里,修建自来水塔13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问题;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16个,进一步满足了群众业余文娱需求。

(五)加强政策扶持,多领域开展脱贫攻坚。一是易地搬迁,我镇多次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会,为有意向实施易地搬迁的贫困户解读国家政策,讲解申请方法、审批程序和补助标准。房源选择有来宾城区、迁江建江园、印山豪庭等,根据贫困户自愿选择、有利生活生产、有利就业就学等原则,为贫困户做好引导和跟踪服务工作。据统计,我镇有意向搬迁到来宾市区的有68户,有意向搬迁到迁江镇建江园、印山豪庭的有75户,目前正在办理申报相关手续。二是实施雨露计划。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雨露计划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学校、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委干部、帮扶责任人的力量,形成宣传合力,大力推动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政策宣传。我镇在年初召开了雨露计划宣传月活动动员会,制作了雨露计划宣传栏3块,印制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提高了贫困群众对雨露计划政策的知晓率。据统计,今年我镇享受雨露计划的大学学生11名,高职高专25名,解决了一批贫困生上学难问题。三是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年初成立了各行政村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各村的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和办理工作。截至10月28日,我镇

共有70户贫困户分别获得3-5万的贷款用于发展生产、产业扶持,贷款总额达243万元。

(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高脱贫致富技能。今年以来,我镇联合区人社局、宏业培训公司,开办了村“两委”干部培训班4期,村致富带头人、产业骨干外出参观培训班2期,共培训村级干部、致富带头人360多人次;在各村开办创业培训班11期,电工、家政、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共培训农村各类人才476人。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贫困村党员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对脱贫致富的相关知识了解少或不了解,不能带领贫困村民一同开展脱贫致富工作。

(二)脱贫致富的自主性较低,部分贫困户只能按照制定的脱贫计划开展脱贫致富工作,一旦没有相关的计划有反贫的可能性。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落实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制定完善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和工作人员责任。层层建立“抓领导、领导抓”的工作格局,要求主要负责人做到“五个带头”,重点督查“五个落实到位”,全面推进“党支部联系贫困村、促贫困村脱贫摘帽,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促贫困户脱贫”工作。

(二)抓好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形成“产业扶贫”新动力。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支持和培育党员发展产业、党员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农民自力更生能力。

(三)抓好“党员家庭课堂”,构建“智力帮扶”新途径。根据党员分布、群众居住情况,合理划分网格,以10户农户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确定1户党员户作为家庭课堂中心户,每个党员为1个联络点,每1个月组织群众开展一次家庭课堂,宣传党的知识、政策法规,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宣传道德礼仪等,构建“智力帮扶”长效机制。

为常态。

坚持阵地在村,支部堡垒个个过得硬。我们感到,支部强则一强百强。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地抓,推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建强能啃“硬骨头”的村级班子。我们大打“亲情牌”“友情牌”“创业牌”,通过发函邀请、登门拜访、亲友团做工作等措施,把见过世面、有带动能力、愿意在村为大伙服务的优秀人员培养选拔进村“两委”班子。目前,贫困村书记全部配齐,有能力、有活力、肯干事。同时,我们还从在外能人中选聘223位名誉书记和发展顾问,共同助力脱贫致富。二是激活党员队伍。我们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有时开到贫困群众家里,搬到脱贫攻坚项目一线,推动全镇党员走在前、当先锋、做表率。深化党员“设岗创星”活动,发挥党员在政策宣传、结对帮扶、议事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为支持党员带头创业,我们通过上级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建立12个党员“双带示范基地”,培植68户党员“双带示范户”,带动126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们坚持全镇一盘棋,集中开发美丽乡村示范带、民俗文化旅游带,主攻茶叶、药材、旅游、电商四大支柱产业,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组建44家村级自强互助脱贫合作社,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目前,已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88%的村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24%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

坚持责任在村,把党建促脱贫落到底。一是自我加压“挑担子”。开展比作风看担当、比实绩看作为、比进度看变化的“三比三看”活动,健全考评体系,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村村组建扶贫工作组,使镇干部、村支书、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目标、任务、责任绑在一起。全镇成立7个专班抓督查,推动工作落实落地。二是问题导向“拔钉子”。建立常态化发现、研判和解决贫困村问题的工作机制,对软弱涣散、薄弱空壳、矛盾纠纷、信访维稳等问题,不回避、不撒手、不放过,一周一碰头,一月一督办。三是强化保障“厚底子”。去年换届时,我们选配了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还配了2名组织干事专职抓党建,同时联村干部兼任党建指导员。专门列支党建办工作经费,每年不少于8万元。实行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比照副乡镇长工资水平发放工作报酬,业绩好的给予奖励。近两年,我们有10名镇干部被县委提拔重用,在上级支持下,还建起了公租房、小厨房、小澡堂、小厕所、小文体室和小剧院。这些,都让我们更加安身、安心在乡镇努力工作。

https://www.doczj.com/doc/4f12230882.html,/n1/2017/0901/c117092-29509868.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f12230882.html,/doc/2017/03/24/778269.s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