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创造学课件 第一二章
- 格式:ppt
- 大小:3.77 MB
- 文档页数:122
第一讲基础概念一、创造1. 创造基本概念概括地认为:创造就是首创或改进的形形色色的事物。
所谓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及其变化的现象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都可称为事物。
首创或改进的事物就是创造,例如星云的收缩创造了星球,地壳的运动创造了山脉湖泊……这些属于自然的创造。
再如,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人类在探寻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自然科学,在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社会科学……这些属于人类的创造。
所谓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
有关专家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
“首创”就属于“第一创造性”。
它是指人类历史中出现的重大发明和创造,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瓦特的蒸汽机等。
第一创造性是为少数人所拥有的活动。
“改进”是属于第二创造性。
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把握某些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加以吸收和溶解,再创造出大量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物。
第二创造性是较为广泛的社会性活动。
2. 创造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能动性,任何创造性活动者都是有目的的,人们总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从事创造活动。
像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如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组织机构重组等。
(2)新颖性创造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最大区别是其具有的新颖性。
新颖性、主要表现在创造活动的结果上。
有些是全新的结果,如电灯的发明,有些是局部的革新,或对原有产品的重新设计等。
(3)否定性“新”的事物总是对“旧”的事物一定程度的否定,创造活动是新事物的产生活动,必然包含对过去或现在事物的否定,即使是全盘接受旧事物而增加某些特性也是对旧事物没有增加的特性所产生结果的否定,这才导致增加新特性。
步行——自行车——汽车——飞机。
(4)过程性尽管有些创造活动很短暂甚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其中的详细步骤,但是任何创造活动都是一个在时间甚至于空间有一定持续性并且有资源消耗的过程。
创造发明学教材第一章不同凡响的创造力第一节改变历史的“创造”故事一、奥斯本与创造工程学1.“创造性”改变了青年奥斯本的命运。
2.力求“月行一创”,积极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尽力在工作中大胆创新,从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小职员变成一家著名的广告代理公司的董事长。
3.首创“头脑风暴法”等创造技法,撰写《思考的方法》(1941)和《创造的想象》(1953),在欧美工商界激起创造力开发的阵阵浪潮,成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创造工程学家。
4.1954年,倡议成立了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旨在促进美国创造教育的开展,加速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二、爱因斯坦与物理学革命1.1905年,伯尔尼专利所的小职员爱因斯坦开始走出困境,他发表了5篇独创性的物理学论文,其中《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三篇论文具有划时代意义。
2.喜欢读书,马赫的《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使他确立了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科学理论的科学精神和思维习惯。
3.喜欢自由地学习和探讨问题,与朋友贝索等成立“奥林比亚学院”,一起探讨科学和哲学著作,交换他们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看法。
4.创造性思维的力量使他在远离科学中心、学术资源匮乏的学术环境中谱写了物理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5.他的成功来自于长期的沉思和智力激发,来自于他一贯遵循的独立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态度。
三、比尔·盖茨与知识经济1.凭借其惊人的预断力,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从一个毛头小伙一跃而成为世界首富,把过去的石油大王、钢铁大王远远地甩在后面,谱写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神话。
2.“微软公司的唯一资产是人的想象力”,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分析说:“想象力是新型经济的主要财源。
在这其中,最好迅速地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3.他聪明、极富进取心。
4.他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把握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尤其是计算机和为实际应用编写程序。
一几个基本概念:1 何谓创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2 创新的五个方面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方式.3创造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
创造学的研究对象:它以创造者、创造过程、创造力、创造原理、创造方法、创造条件、创造教育、创造评价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社会、教育、心理、哲学、思维、管理等门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第一章创造性思维第一节创造性思维与再造性思维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使用软木制成的瓶塞,同时适用于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种瓶口。
2.用一把直尺量出正方体木块对角尖间的距离。
对于问题1我们可有如下的思考。
第一,可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瓶塞依次排列,组合成一个不规则的多面瓶塞。
第二,我们可做出一个在三个侧面分别可视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三面体(如图1—1)作为瓶塞。
第三,可将软木粉碎,再装入一木袋中,这个瓶塞也将满足要求。
在以上三种答案中,第一种答案是由已有的三种瓶塞组合而成的,这种思考属于再造性的;第二、第三种答案是较为新颖、独特的,这种思考是具有创造性的。
对于问题2,我们至少可以提出四种解法。
解1:选用直尺量出任一面上的对角线长及——条棱长,然后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运算即得所求。
解2:可将正方体的任一顶点A、与桌角(或书角)对齐,将A点的两边与桌角的两边沿对齐,然后沿一条桌沿翻动一次正方体,此时在正方体的前方位置上出现一个“虚木块”,我们可直接用直尺测出虚木块的对角尖长,它等于所求(如图1—2)。
解3:可用纸将木块包起,制成为一个正方体的木盒,然后,可将直尺伸入其内测量。
解4:可将木块夹持于墙角,在对角尖点的位置作出标记,可用绳标记出二标记点间的距离,再用直尺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