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标题:列夫托尔斯泰优质教案导语: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是19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之巨匠。
他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不仅具备艺术性和触动人心的情感,还融入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托尔斯泰的作品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教师们提供一份针对托尔斯泰作品的优质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熟悉这位伟大作家的作品。
一、教案主题: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与哲学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托尔斯泰作品的背景和创作特点;2. 分析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通过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理解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1. 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主题分析;2. 透过人物形象探讨托尔斯泰的哲学思想。
四、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导入(10分钟)介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对托尔斯泰作品有何了解?2. 托尔斯泰作品背景与创作特点(15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托尔斯泰作品的背景和创作风格;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3. 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分析(30分钟)选择托尔斯泰的一部代表作品,如《战争与和平》或《安娜·卡列尼娜》,分析其中的主题;以小组形式讨论,探讨不同主题的背后思想和影响。
4. 分析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30分钟)挑选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尼古拉·雷斯科夫,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分组展示分析结果,并互相评价。
5. 托尔斯泰哲学思想的讨论(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以及作品中的社会道德问题;学生举例讲述自己对托尔斯泰哲学思想的理解,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回顾课上的相关知识;提出拓展性问题,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托尔斯泰作品,并加深对他的理解。
第四节俄罗斯(2课时)教学目标一、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
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二、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及分布特征||。
三、了解俄罗斯人口、民族、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
四、了解俄罗斯在自然和经济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教学重点俄罗斯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
教学难点一、俄罗斯气候成因||。
二、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前面我们讲了第十三章西半部欧洲||,它概括了欧洲30多个国家基本地理特征||。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东半部欧洲||,从教科书上看东半部欧洲只包括一个国家——苏联||。
大家知道由于种种原因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形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可简要介绍苏联做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成立、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所以课本中指出的东半部欧洲实际上包括了15个国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在这15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板书)第一节疆域和自然环境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读图]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
并在图上找出它周围的邻国||。
(共12个陆上邻国与其接壤||,与美国隔白令海峡相望||。
)[提问]从图上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北纬50°至北纬70°之间||,属中高纬地区||。
北部、东部面临北冰洋和太平洋||,西部南北各有一小段海岸线与黑海、波罗的海相邻||。
1.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板书)[提问]上述地理位置的特点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农业发展、海洋运输等等方面考虑)[教师归纳]纬度偏高||,热量不足||,对发展农业不利||。
俄罗斯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分临北冰洋||,气温低||,封冻期长||,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十分不利||。
俄罗斯初中地理下册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识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莫斯科;了解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了解俄罗斯工业部门特点以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分布的关系;了解俄罗斯交通运输路线分布的特点。
2. 通过对地图和其他资料的分析,利用读图法得出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分布的关系,得出交通路线分布的特点。
3. 帮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俄罗斯的位置。
横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俄罗斯地形和河流。
教学难点:应所学知识分析俄罗斯的基本概况。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资料分析法、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普京、套娃、芭蕾舞。
看到这些图片,你能想到哪个国家?(俄罗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俄罗斯之旅,首先来学习这个国家的基本地理概况。
二、新课学习(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1. 位置(1)半球位置:俄罗斯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地跨东、西半球。
(2)海陆位置:俄罗斯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
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国接壤。
2. 地形与河流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
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等。
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顿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
二、深入学习(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1. 气候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2. 动物资源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如北极熊、驯鹿、雪豹、狼等。
(二)俄罗斯的工业与交通1. 工业特点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轻工业相对较弱。
2. 主要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西伯利亚工业区。
3. 交通运输俄罗斯交通运输发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都很普及。
《套娃》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俄罗斯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形式——套娃,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手工创作能力。
通过学习套娃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套娃的由来和发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套娃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掌握套娃的制作过程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手工创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套娃实物;3. 手工制作材料:木质雕刻套娃、颜色笔、颜料、画刷、透明胶带、剪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套娃的概念和起源,并展示套娃实物。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套娃的历史背景(15分钟)通过PPT展示套娃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讲述套娃的起源、传统制作工艺以及套娃在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了解套娃的价值和意义。
3. 学习套娃的艺术特点(15分钟)通过PPT介绍套娃的艺术特点,包括形状、图案、色彩等方面。
引导学生观察套娃实物,学习欣赏套娃的美。
4. 学习套娃的制作过程(20分钟)4.1 展示套娃的制作过程。
通过PPT和实物示范,介绍套娃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4.2 由教师示范,引导学生逐步制作套娃。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个层次的套娃。
5. 小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套娃,分享制作的心得和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探究套娃在其他文化中的表现形式,比如中国的木雕套娃和日本的和纸套娃。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套娃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套娃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和传承。
七、教学评估1. 学生在制作套娃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2. 学生对套娃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程度;3. 学生通过制作套娃展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地理:7.4《俄罗斯》教案(第2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面积广阔,其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许多种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因此俄罗斯的工业较为发达。
[讲授新课]课件:投影图7.48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
板书:自然资源丰富教师提问1:读图分析,俄罗斯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同学回答: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
提问2:你能说出除以上矿产外,俄罗斯还有哪些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吗?同学分组讨论: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俄罗斯境内河流较多,又有许多河流流经山区,所以水资源、水能资源也较丰富。
活动1:读图7.48图,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并填到地图册上。
教师:补充阅读内容,增加感性理解。
俄罗斯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煤炭资源的大部分分布在60°N以北地区,而采煤工业却主要分布在60°N以南地区。
库兹巴斯煤田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年产量约1.5亿吨,是俄罗斯最大的煤田。
伯朝拉煤田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伯朝拉河流域,年产量约3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北的煤田。
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年产量约5亿多吨,居世界第一位。
俄罗斯的主要采油区有西伯利亚油区、伏尔加—乌拉尔油区等。
西西伯利亚油区又称“秋明油田”,位于西西伯利亚的中部和北部,油区面积170万平方千米,探明储量40亿吨,年产原油超过3亿吨,占全俄总产量一半以上,是俄罗斯第一大开发区。
其中,鄂毕河中游的萨莫特洛尔油田是全俄第一大油田,探明储量在20亿吨以上,年产原油1.5亿吨。
位于秋明州北部的乌连戈伊气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储量达7.5万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600亿立方米。
第二大开发区是伏尔加—乌拉尔油区,位于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山之间,油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年产原油2亿吨。
俄罗斯初中历史下册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教材:俄罗斯初中历史下册
主题: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历史演变
教学目标:
1. 了解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 理解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影响;
3. 分析俄罗斯帝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
4. 探讨俄罗斯革命和苏联的建立过程。
教学重点:
1. 了解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 理解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影响;
3. 理解俄罗斯帝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
教学难点:
1. 分析俄罗斯帝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
2. 探讨俄罗斯革命和苏联的建立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简要介绍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
二、学习内容
1. 讲解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 分析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影响;
3. 探讨俄罗斯帝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
4. 讨论俄罗斯革命和苏联的建立过程。
三、练习与讨论
1. 学生分组讨论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影响;
2. 学生进行小组演讲,阐述俄罗斯帝国崛起和衰落的原因;
3. 学生就俄罗斯革命和苏联的建立过程展开讨论。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历史发展。
六、板书设计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历史演变
七、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课堂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俄罗斯》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
“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
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
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
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1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
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示例。
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十月革命》教学设计导入回顾《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那么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则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今天我们来学习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
”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
师:PPT 展示革命前俄国的相关材料。
请同学们看材料,再结合课本内容,指出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生:讨论、总结)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生:讨论,回答)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生:讨论,回答)沙皇政府的统治结合了帝国主义和军事封建主义的各种罪恶因素,广大人民遭受双重剥削和压迫,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
(生:讨论,回答)一战中俄国军事上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使俄国反动统治摇摇欲坠。
师:总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交织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革命当时还具备以下主观条件:具有较强革命性的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有广大的贫苦农民为革命的同盟军。
列宁认为,当统治阶级再也统治不下去,当被统治阶级再也生存不下去的时候,革命的时机就成熟了。
二、二月革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弄清革命的性质和结果即可,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主要是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附二月革命的情况:1917 年3 月8 日(俄历二月),是国际妇女节,工人、市民上街游行,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的口号,人数发展到12 万人。
海燕高尔基教案设计引言海燕高尔基教案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著名俄罗斯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海燕》而设计的教学计划。
通过良好设计的教案和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研究这部作品,并从中探索其中的主题、人物以及历史背景。
本文将为教师提供一个完整的教案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学分析和理解。
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1.了解海燕高尔基的背景和作品2.分析并理解海燕这部作品的主题和人物3.探讨海燕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问题4.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分析能力二. 预备知识1.学生应事先阅读并理解《海燕》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2.了解俄罗斯历史和文学背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三. 教学活动1.导入 (1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高尔基的作品和他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简要介绍《海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文学分析 (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小组讨论并分析海燕的主题和人物角色。
例如:海燕这个人物代表了什么?他如何影响其他角色和故事的发展?作品中的主题有哪些?等等。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3.历史背景和社会问题的探讨 (3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了解海燕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
-学生进行讨论并思考这部作品如何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政治氛围。
4.学生作品展示 (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可以选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学作品展示,例如表演某个场景、点评海燕的人物以及创作短文等形式。
-学生展示后,进行班级讨论和点评。
5.总结和评价 (15分钟)-老师总结课堂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学到的新知识和见解。
-学生进行教师提供的反思和评价。
四. 扩展活动1.阅读更多高尔基的作品,比较他们的风格和主题。
2.继续探讨海燕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并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3.研究俄罗斯历史和文学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高尔基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结论通过海燕高尔基教案设计,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海燕》。
俄罗斯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第二课时:
1. 教学目标:
-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边境国家;
- 学习俄罗斯的重要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
- 理解俄罗斯的气候和气候类型。
2. 教学内容:
a)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边境国家
b) 俄罗斯的地貌特征
c)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d) 俄罗斯的气候和气候类型
3. 教学过程:
a) 引入:利用图片或地图展示俄罗斯的位置,并让学生回答
俄罗斯与哪些国家接壤。
b) 讲解俄罗斯的地貌特征,如乌拉尔山脉和西伯利亚平原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
c) 探讨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资源的重要性。
d) 分享俄罗斯的气候信息和气候类型,如著名的寒冷气候区等,并与学生共同寻找与自己国家气候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 活动与讨论:
a)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关于俄罗斯地理的海报或PPT,呈现
给全班。
b) 对俄罗斯的地貌和自然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列举更多的实
例和案例。
c) 进行气候调查,比较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气候数据。
5. 总结与拓展:
a) 总结课堂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关键信息。
b)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的学习。
c)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
这样编写的教案没有标题相同的文字,以确保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信息的清晰度。
初中地理俄罗斯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知道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通过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形、气候、河流和农业的特征。
(3)提高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和地图,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
(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观,知道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
2. 难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地理位置讲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强调其跨越亚欧两大洲,主要位于欧洲部分。
解释俄罗斯为何属于欧洲国家,即使其领土的3/4位于亚洲。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俄罗斯的地形、气候、河流和农业特征。
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3. 案例分析以莫斯科为例,介绍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城市选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 读图练习让学生阅读地图,提取有关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点的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
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观,知道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绘制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点的思维导图。
3. 思考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观。
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
2.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3. 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纬度位置与气候特点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对俄罗斯地理位置及其邻国的了解,懂得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
1.俄罗斯地形分布及特点
2.俄罗斯气候分布及特点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我国的几个邻国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与我国接壤的最大邻国俄罗斯。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关于俄罗斯风光的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俄罗斯风光)
教师简要介绍中俄关系:俄罗斯是前苏联的最大成员国,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而俄罗斯近年来也与中国越走越近,中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教师出示幻灯片—两国领导人)下面我们就学习俄罗斯这一节,全面地了解这个友好邻邦。
探究点(一)地理位置
[师]中国的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比中国面积大的是哪个国家?
[生]960万平方千米。
世界第二。
俄罗斯。
[教师点拨]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千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教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及大洲面积对比表)
[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地形图,让学生认真读图,围绕图片内容开展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同学在组内开展讨论并合作完成一个问题。
(问题一)结合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问题二)结合地图描述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说说俄罗斯有哪些邻国?濒临哪些海洋?
教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地形图,让一位学生答出图上空白区域的地理事物。
(问题三)结合地图描述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
(问题四)欧亚分界线是什么?俄罗斯的领土中,是欧洲部分面积大,还是亚洲面积大?[教师点拨]半球位置:从地图上可看出,俄罗斯位于北半球,由于160º经线穿过俄罗斯国土,跨东西两个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和里海。
陆上邻国众多,西临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南临哈萨克斯坦、中国和蒙古等国,东与日本、美国隔海相望。
经纬度位置:俄罗斯位于东经30—180度,北纬50—75度之间。
由图可知(教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城市分布图),俄罗斯大部分在乌拉尔山以东,属于亚洲,但由于大部分城市及人口均在欧洲部分,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欧洲国家。
探究点(二)地形与河流
[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地形图,让学生认真读图,围绕图片内容开展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同学在组内开展讨论并合作完成一个问题。
(问题一)结合地图,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问题二)结合地图分析并归纳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问题三)俄罗斯有哪些河流与湖泊?它们的流向是什么?流入哪个海洋?
(问题四)请一位同学在白板上画出俄罗斯地形简图。
其他同学在书上完成活动1。
[教师点拨]由图可知,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有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叶尼塞河以西地势较低,以东地势较高。
出示幻灯片—“俄罗斯河流分布图”,结合图片介绍俄罗斯河流:俄罗斯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伏尔加河。
其中,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流,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
除伏尔加河向南流入里海外,其它三条河流均向北流入北冰洋。
地形分布简图:
自西向东
【特色风光】
教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奇观
1.大地深邃的蓝眼睛: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则呈现出别样的自然奇景。
它是地球上最深的湖泊,拥有世上最大的淡水资源。
总水域面相当于比利时、荷兰或丹麦的领土面积。
2.离天堂最近的仙境:厄尔布鲁士山
俄罗斯的厄尔布鲁士山是欧洲最高峰,当然也是一处自然奇观。
海拔近5500米的山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登山者。
登顶厄尔布鲁士峰是公认的显赫成就,约有1.2万人至1.8万人登上了最高峰,还有上千挑战顶峰的人再也没能回来。
3.黑夜消失了:圣彼得堡日不落
另一个自然奇观来自俄罗斯的北部城市,尤其是圣彼得堡。
5月有两到三个星期,那里没有夜晚,只能看到黯淡的黄昏。
游客往往会对"白夜"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许多人会专门
在街上看报纸。
在这段时间里,尤其是5月27日,人们会庆祝圣彼得堡建城日。
4.地球之肾:大瓦休甘沼泽湿地
西伯利亚的心腹地带绵延着大瓦休甘沼泽湿地,这是地球上最大的沼泽地。
总面积有5.3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瑞士的领土面积。
尽管这片沼泽的声誉不是很好,但在降低空气污染方面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本质上讲,大瓦休甘沼泽就是一个天然而成的巨大空气过滤器。
它从空气中吸收有毒物质,同时吸附二氧化碳,避免温室效应的加剧。
探究点(三)气候特征
[师]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图7.49俄罗斯气候分布图”。
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同学在组内开展讨论并合作完成一个问题。
(问题一)俄罗斯跨几个温度带?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
(问题二)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 以什么气候为主?
(问题三)课本活动2第2题
(问题四)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在俄罗斯亚洲部分的下游地区却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
[教师点拨]出示幻灯片—“俄罗斯气候分布图”。
由图可知,俄罗斯跨寒带和温带两个温度带,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
,气候寒冷,冬季漫长。
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或称(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
出示幻灯片—“雅库茨克和莫斯科气候对比图”,结合图片分析两地气候差异。
由于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多沼泽地,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两大洲。
了解了俄罗斯平坦的地形特点和寒冷的气候,认识了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
【板书设计】
自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北部,西北东三面环海
然地形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
环河流及湖泊
境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