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854.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艺术

――剪纸教学案例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六中学孙克环

[背景材料]

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本案例剪纸是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把传统的艺术美引入课堂。剪纸作品——细纹刻纸是剪纸艺术的一个独特品种。它始于元朝,盛于明末清初,是民间盛行的龙船贴花、窗棂装饰、鞋花、肚花等剪纸花演变而来的。民间艺人以“刻”代“剪”,使作品的刀法更精妙入微,挺拔有力,线条更明快丰富,构图隽秀优美。艺术家们的绝活在于,刻出的一些花鸟、人物、风景,景细线纹阔度只有1毫米,1厘米阔度薄纸能刻22刀,每刀间隔不到半毫米,细如发丝,且疏密有致,和谐美观。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提供了条件。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也感受我国剪纸的内涵及文化,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

[编写思路]

本课在《窗花制作》的基础上,根据地方民间艺术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更注意家乡的艺术特色,发扬我国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特别是细纹刻纸,为中华一绝。莫让绝技成绝迹,近年来,细纹刻纸作为民间艺术来保护和发掘,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点与第四册的方尺图案、剪贴花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案例描述]

教学目的: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电光色纸及专用纸,剪刀、刻刀各一把,4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剪纸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

l、导入:播放《莫让绝技成绝迹》(3分钟),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引出课题。

节目内容:乐清的象阳镇,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走进象阳镇的寺前村,村口巨大的村牌上写着村民们的骄傲,中国一绝,乐清细纹刻纸。然而走进村里,却很难发现细纹刻纸的踪影。据村里人讲,许多年前,寺前村家家户户都会刻纸。但是现在,还在继续从事细纹刻纸这个行业的人已经很少了。因为工艺水准之高,而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奇葩。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工艺要求高,使得它在工艺继承上产生了困难。余忠惠他们告诉记者,细纹刻纸必须手工操作,一刀一刀的刻,学会还得花上五六年的时间。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

▲《丛林戏牛》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解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

a/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中国剪纸艺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的发展:一是西汉时期,由于发明了造纸术,为剪纸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最佳材料,使原先局限于金属、玉石薄片上的镂空装饰工艺转移到了纸张上;第二次大发展是在20世纪30年代,因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些文人画家的介入,将剪纸艺术从单纯的实

用性和民俗形态中逐步向观赏美术形态发展。

b/剪纸五大类

有人说,剪纸是民俗。这话一点不假。剪纸的形式很多,但依其用途而言,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窗花、喜花、礼花、刺绣花样和功德剪纸。窗花是逢年过节贴在窗纸上的一种喜庆图案;喜花又名“嫁妆花”,是结婚时的吉祥花样;礼花是祝贺寿辰或生子、乔迁、升官赠送礼品时所敷的花样;刺绣花样,是用于服饰刺绣的底稿;而功德剪纸,则是指那些祈福消灾等所用的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后生戏虎》

c/南派和北派

2000多年来,剪纸一直结合着各地的民风民俗及老百姓

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普及、最有人民性的艺术品种。它寄托着老百姓的爱和,同时也抒发着人民群众的情与美。它的流传之广,作者之多,产量之大,为任何绘画品种所难以比拟。

和京剧、书法一样,中国剪纸艺术是国粹。外国人欣赏我们的剪纸,不仅在于它的面广量大,更是因为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由于地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剪纸均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从整体上来看,剪纸艺术大致上可分为北派和南派。一般说,北派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如陕西、山西、内蒙一带的剪纸,讲究的是线条粗壮有力,朴实大方;而南派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比如江浙一带的剪纸,讲究的是线条工细、秀丽、流畅。事实上,随着文人画家的介入,随着剪纸艺术的广泛交流,南北派剪纸都在互相取长补短,使中国的剪纸艺术更趋成熟和完美。

据悉,中国剪纸是继昆曲和古琴之后,最有希望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民间艺术;此次举办的博览会,就是中国剪纸协会开展艺术抢救的一项措施。

▲《回归自然》

d/特色鲜明的温州剪纸

温州剪纸的历史十分悠久,特色鲜明,尤以乐清细纹刻纸最为突出,据元《大德乐清县志》载:“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可见乐清已有700余年的剪纸历史。乐清的细纹刻纸源于民间的“龙船灯”。每逢新春佳节,村村皆有驱邪纳福的娱乐活动,还要对龙船灯进行评比,因龙船灯以剪纸饰制,这就推动了细纹刻纸的提高和发展。已故著名老艺人陈朝芬在一方寸的纸面上刻出52条纸线,近百种花样,被誉为剪纸中的“微雕”。这几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