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全面)
- 格式:docx
- 大小:18.95 KB
- 文档页数:4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课标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搞得一套新课标,而是在2001年版实验稿的基础上,针对实验稿在十年课改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时代的发展而修订的。
这次解读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对2001年版实验稿课标修订的依据是什么?二是修订版课标和实验版课标相比,主要变化有哪些?一、对2011年版实验稿课标修订的依据是什么?1、十年中,教育部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调查。
2003年教育部对实验区教师、教研员,就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建议,开展了第一次调查。
2007年为配合《实验稿》的修订,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在29个省市42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城市、县镇、乡村,对不同办学水平学校的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规模大,内容丰富。
问卷分客观题与开放题两种。
对客观题的选项作频度分析,对开放题的问题作出归类——这些问题不作任何二次加工,真实保存原样——再对问题的类别作频度分析。
修订组根据整体性的统计分析开展修订工作。
2、修订组收集了十年来报刊书籍网络上的相关文章,对《实验稿》的教育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作出判断,召开了多次座谈会,进行了多次听课考察,实地了解了实验状况,听取了各种意见,研究了教学中的新问题、新经验。
修改过程中,教育部还多次组织多学科专家、作家、院士、社会人士“会诊”语文课程标准,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
3、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作为标准修订的基本指导思想。
4、研究十年来世界教育的新变化、新进步,了解别的国家母语课程、母语教学的新发展,据此调整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建议。
从以上四点修订依据可以看出,修订稿的产生不是修订组专家闭门造车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了解、讨论的基础上,可行度应该是很高的。
解读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四条建议一、四个坚持A、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水平,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B、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水平(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冷遇。
其主要表现为教师不敢实行必要的讲授,怕别人说自己是穿新鞋走老路。
于是乎上课一味要求学生自己读书,缺乏指导,没有具体要求,目的性差,不问读的效果,学生为读而读,可谓另类“放羊式”教学。
有的教师甚至盲目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成为典型的“自流式”教学。
他们的理由是: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过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就应该彻底抛弃,否则就不是新课程。
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固然好,但不管什么样的知识都让学生自己探索是不科学的,而且没这个必要。
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完全对立起来,是对课改的一种误解,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
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协助学生学习。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展开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强调了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的内容和特点。
首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以趣味为特点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再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整合性和综合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要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整合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最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注重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整合性和综合性,重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的语文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已正式颁布,并于今年2月开始实施。
有的老师阅读新课标,关注的是有哪些改动与自己的教学有关,有哪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间如何安排,等等。
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抱着这种期待,课标可能不太“解渴”。
它在教学的安排上不可能做很具体、统一、硬性的规定。
因为如何去教,课标虽有指导性建议,但不是具体方法。
新课标不是一根绳子,不是用来束缚大家的,它是动力,面对新课标, 不能只注重教学技巧模式的模仿,我们更应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的对照与思考。
接下来,我想就老师们关心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标出台的背景是什么?那么课标是怎样出台的?原有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情况,大纲对各科教学的内容、要求都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全面发展。
2001年起, 语文课标的实验稿在全国多个省、市、区试验,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亲历了课改推行的10年。
课标的制定,不管如何评价得失,有一点是公认的,在课程与教学观念上,已经产生大的冲击和突破,课标和课改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启发式学习、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从以往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际上是向素质教育靠拢。
不能否认,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时候课改也是“水过地皮湿”,见不到突出的效果。
比如说把课标片面理解,不顾实际条件,一味追求课改的形式,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就不敢再提工具性,两者被生硬地割裂开来,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掏空了语文;再比如,强调学生为主体,就死板规定老师不能多讲,课堂教学追求无边的讨论,一堂课下来没有多少“干货”。
这次课标修订,在修改完善的同时,特别注意把课改实施中得到认可的那些理念和做法,坚持下来,体现出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修订版】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语文新课标解读感悟篇一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不难发现,新版的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与2011版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版的“课程标准”保留了原实验稿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定义,同时增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描述,从而使语文的课程性质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进一步阐明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与基本特点。
一、解读新课标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母语,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关于“工具性”的论述,一以贯之地强调对培养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视。
在他看来,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解读新课标的人文性语文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这一交流工具,二是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升华。
前者说的是工具性,后者则是人文性。
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之根基,人文性是语文教育之生命。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要正确进行思想引导,把人文教育有机渗透其中,而不是硬性贴上“人文”的标签。
三、解读新课标的综合性如果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别构筑了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生命,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则指明到达语文教育理想“彼岸”的正确路径。
所谓“综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单单追求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
其次,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阐释,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必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融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解读新课标的实践性语文学习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人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正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就能获得的,必不可缺的条件是学生能动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2011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培训讲稿太平完小吴小华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由我来跟大家一起学习《2011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它是在2001年版“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修订,今天我主要讲解的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一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出示内容并讲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金安区梅山路小学车福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并实施。
新课标篇幅不大,涉及面宽,凡课程性质、理念、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等等,都说到了,但多是一些很精练的原则性的表述。
需要我们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照课标的要求,看哪些符合标准,哪些还有差距,或者哪些一时很难做到,看有没有办法逐步达到要求。
更应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的思考、对照与探究。
课标的学习,为我们更新观念、全面提升教学水准提供了契机,也为继续推进课改提供了动力。
在解读之前,先了解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课标的功能国家那么大,学校那么多,从管理上说总得要有一些基本的规范,课标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标为依据,以后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教学的检查评估,就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另立标准。
中考、高考情况如何?升学率多少?都不应当作为检查评估的标准。
中考的考试大纲要以课标为依据。
课标是有一定的政策约束力的。
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依据,做到心中有数。
应试教育仍在发挥其负面影响力,课标的功能就更加重要,它代表正面的力量,(正能量)对不良倾向起着抑制、抵挡的作用,引导教学往健康的方向走。
课标实施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的枢纽。
10年前有过语文课标的实验稿,这个实验稿的推行,其实就是课改。
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现在学习新课标,也是为了深入课改。
有的老师阅读新课标,关注的是有哪些改动与自己的教学有关,有哪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间如何安排,等等。
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抱着这种期待,课标可能不太“解渴”。
因为课标毕竟和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不同,它是指导性文件,在教学的安排上不可能做很具体、统一、硬性的规定。
大家不要因此觉得课标是“务虚”的,与自己关系不大。
与新课标对话,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要想上好一门语文课,“教什么”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
教学目标犹如茫茫知识海洋中的灯塔,时刻指引着语文教学任务前进的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
通过研读新课标,笔者认为教学目标制定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200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之后,有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会把三维目标分开来写。
但是,造成了很多教师的困惑,这三部分的目标界限很难清晰地区分开。
基于此,2011版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与2001年比较,重点强调了“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这说明三维目标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
机械地把教学目标分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科学的。
与此同时,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有针对性,切忌一味的追求三维的全面而泛泛而谈。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新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长期、隐性的目标,语文教育要靠熏陶,不可能在每一节课内全部落实三维。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可能完成太多。
”二、教学目标需体现层次性新课程标准体现了语文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总目标之下又按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新课标较之以前更加注重阶段性和层次化了。
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也需要体现层次性。
拿阅读教学来说,“阅读活动是在感知书面言语的基础上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
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核心,也是掌握阅读技能的最主要的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理解也是分层次的。
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主要是指正确地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
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
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
“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
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
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终于在2012年1月定稿出版。
新的课程标准实现了完美蝶变,以全新的姿态展露在我们的面前。
非常感谢陈校长,感谢教研室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我也非常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和在座的语文老师一起分享、学习和交流。
我讲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问题。
有2 部分内容,先简单介绍一下课标修订的情况,然后重点围绕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领会和贯彻课标精神。
这里我有一个建议,培训应当问题集中,就是围绕课标来展开。
大家要有时间读课标。
可以安排3遍。
一遍是浏览,大致了解整个文件的框架和基本理念。
先有个印象。
头一遍不必花大多时间。
第二遍,是细读,花点心思,完整地读一遍,不要跳着读,要完整地读。
第三遍,是带着问题读。
带着要么学校的或者自己所面对的某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某些困扰,到课标中找相关的论述,看是否有针对性,怎样解决,能否解决。
这一遍应当有讨论,但问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讨论要集中,而且一定要少抱怨,不抱怨,多建设,多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我们能做什么?”——这应当是培训的基本思路。
下面我介绍一下课标的修订情况,主要是如何领会课标的基本精神。
那么一本课标,十多万字,如何让一位一线老师能抓住要点,并且对他的教学的确能起到指导作用,甚至多少能唤起他的改革的欲望与行动,这是不太容易的,希望我们的培训也能出点这方面的经验。
先说课标的修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早在2001 年研制成稿,随后在全国多个省、市、区试验推行,同时试用多种按照“课标”编写的新的教材,也就是所谓新课程实验,或称“课改”,至今10年了。
从2007 年4月开始,教育部组成课标修订组,着手修订。
先对29个省、市、区课改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征询对“课标”的内容及试验结果的各种意见。
然后修订组用了近4年的时间,反复调研,反复学习,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定稿。
解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发表时间:2015-07-23T16:43:09.1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2期供稿作者:戚静红[导读] 这种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完全颠覆了以往我的作文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作文评价方式。
——关于习作教学◆戚静红安徽省怀远县包集镇中心小学233442研读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后,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它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我的教学行为。
今天,我想就“习作”的话题,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谈谈我对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的看法。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第四条“评价建议”里有关写作的评价,这样写道:“……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这种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完全颠覆了以往我的作文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作文评价方式。
无论是面批,还是在学生作文本上的详批,老师们总是或就学生作文中的遣词造句、或就作文时的谋篇布局、或就作文的思想表达等,对学生作文的结果进行或详或略的评价,而不曾关注学生获取作文内容、搜集作文素材的过程。
老师们总是困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老师废了半天劲,但学生就是启而不发,学生们为完成任务交上来的作文总是面目可憎、索然无味。
我想,这应该就是因为学生缺乏作文的准备过程吧!孩子们本来生活经验就比较贫乏,积累少,怎能仅凭老师苍白的指导,就能写出好作文来呢?这样看来,学生们写不出内容生动、感情真挚的文章,应该也在情理中了。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学生有效的作文指导呢?这个问题的解决,通过《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作文的上述评价要求,可见一斑。
我曾经的一次作文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评价标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怀远县教育局曾举行过一次法制教育征文活动,主题是《我与法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理所当然要承担起辅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