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44.12 KB
- 文档页数:5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一.仪器设备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设备主要由主梁、次梁(适用时)、反力桩或反力支承墩等反力装置,千斤顶、油泵加载装置,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或荷重传感器等荷载测量装置,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等位移测量装置组成。
1、 反力装置抗拔试验反力装置采用反力桩提供支座反力,反力架系统具有不小于1.2倍的安全系数。
采用反力桩提供支座反力时,反力桩顶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强间隙示意图荷载测量可采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
支承桩试桩 表座 测微表 球铰 液压 千斤顶 ≥4D 且>2.0m 基准3 上拔量测量桩顶上拔量测量平面必须在桩顶或桩身位置,安装在桩顶时应尽可能远离主筋,严禁在混凝土桩的受拉钢筋上设置位移观测点,避免因钢筋变形导致上拔量观测数据失实。
试桩、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的规定与单桩抗压静载试验相同,基准桩需打入地面以下一定深度(一般不小于1m)。
沉降测量采用大量程百分表,量程(0-50mm),全程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分别不超过40μm和8μm,相当于满量程测量误差不大于0.1%。
沉降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率优于0.01mm。
二、桩头处理:1.抗拔试桩桩顶部高度基本与地面高度持平,试桩主筋应露出桩顶40cm。
2.支撑桩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如原桩身露出主筋长度不够时,应通过焊接加长主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筋应与原桩身主筋按规定焊接。
3.支撑桩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桩帽应设置钢筋网片2层,间距100mm。
4.支撑桩桩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级,且不得低于C30。
5.桩帽加固图见抗压桩详图中SZ1、钢筋网片设置见MP2。
三、检测技术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可按下面要求进行。
1 加卸载分级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1目的为正确使用静力载荷测试仪,保证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操作过程的正确和结果的精确,制定本细则。
2适应范围此实施检测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对各类基桩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3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编制。
4 仪器设备4.1主要仪器设备名称:高压千斤顶、高压油泵、钢平台及压重砼块、基准梁、磁性表座、垫板、JCQ静载荷测试仪、力传感器、MS-50位移传感器(位移表)、JCQ-500FM 油泵流量控制器、传感器屏蔽电缆、控载信号线、仪器电源线、2.5平方二芯(三芯)电力电缆等,具体数量和型号规格应根据试验荷载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采用自动操作记录。
4.2主要仪器设备的安装4.2.1安装支承墩:支承墩的宽度,应根据支承墩底部的地基土承载力和最大试验荷载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少于0.8m。
必要时应对地基土承载力进行验算处理,支承墩与试桩的距离保证不影响试验结果。
4.2.2安装加载装置:(1)加载装置的安装应严格按照从主梁次梁重物的顺序进行,架设时项目负责人现场指挥;(2)各项定位、对中、水平等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3)各工序操作过程应由专人负责安全(包括支承系统),最后由检测项目负责人检查认可。
4.2.3安装基准梁:(1)打设基准梁,试桩与基准桩的距离大于等于4d且不小于2m,基准桩与支承墩的距离大于等于4d不小于2m;(2)基准梁的安装要求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基准梁安装完毕后要保护好,不得碰撞。
4.2.4安装载重物载重物堆放时应保持整齐、平稳、防止倾斜及滑落,堆载量应一次性堆载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4.2.5以上固定部位安装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最后检查确认正常才可进行测试仪器设备安装。
4.2.6在桩头桩帽垂直平稳地安装千斤顶,按高压千斤顶操作规程执行。
4.2.7在高压千斤顶上再安放荷载传感器。
磁性表座放在基准梁合适的位置上,并打开表座上磁性开关以固定表座。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一、术语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适用于确定桩的承载能力或对桩设计承载力的检测。
三、检测设备试验设备主要有油压千斤顶、压力表、百分表、钢梁、承压板等,其中前三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执行标准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五、基本规定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现场的地质资料;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名称、桩类型、桩总数、建筑类型、层数;试桩号、桩龄期、桩长、桩径、砼标号、设计承载力。
2、检测方案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3、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操作流程1、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一般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土梁与钢梁平台对称放置,平稳地安放于千斤顶和试桩上。
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在压重平台上;要求堆载平台的支点应稳固,堆载量时可利用桩作为堆载支点;2、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3、量测装置:荷载可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桩沉降一般采用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测定。
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中等或小直径桩桩径可安置2个或3个百分表。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二零一二年5月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一、试验依据《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二、试验目的采用接近于通过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的试验方法,比较准确的反映单桩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特征,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基本原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 曲线及s—lg 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四、仪器设备1、加载设备:油压千斤顶(100T),高压油泵站.2、沉降量测仪表:荷载量测使用60Mpa压力表,沉降量测使用成都量具刃具厂生产的50mm大量程百分表.荷载与沉降量测仪表均经过国家指定的计量标定单位进行计量标定。
3、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五、试验准备工作1、收集原始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2、制定出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1)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由油压千斤顶分级施加。
加载及反力装置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压力平台反力装置。
图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置示意图(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用由标定合格的0.4级精密压力表测量。
试桩沉降采用大量程百分表测量.根据规范要求在试桩的两个侧面对称安装2个百分表.沉降测定平面距桩顶距离不小于0。
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3)试验加载方式的选择: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然后逐级卸载到零)。
3、其它注意事项(1)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其不损伤,以保证现场测试数据的准确无误.(2)现场吊装安置加载设备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设备的安放位置正确和人员设备的安全。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一、术语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抗拔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抗拔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适用于桩的抗拔承载能力或对桩抗拔设计承载力的检测。
三、检测设备试验设备主要有油压千斤顶、压力表、百分表、钢梁、承压板等。
四、执行标准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五、基本规定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现场的地质资料;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名称、桩类型、桩总数、建筑类型、层数;试桩号、桩龄期、桩长、桩径、砼标号、设计承载力。
2、检测方案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3、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操作流程1、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一般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土梁与钢梁平台对称放置,平稳地安放于千斤顶和试桩上。
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在压重平台上;要求堆载平台的支点应稳固,堆载量时可利用桩作为堆载支点;2、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3、量测装置:荷载可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桩沉降一般采用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测定。
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中等或小直径桩桩径可安置2个或3个百分表。
沉降测定平面离桩顶距离不应小于0.5倍桩径,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机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七、加载卸载与沉降记录1、加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8~1/15,一般来说,要求荷载较小时可分为8级,工程桩试验时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2、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按规定的间隔读记沉降。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实施细则1.试验目的1.1 确定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 判定抗压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3 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
2.试验范围混凝土预制桩、各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桩3.试验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4.工作程序4.1仪器设备4.1.1 RS-JYB/C静载试验设备4.1.2 超高压油泵和油压千斤顶及与二者相连的高压油管4.1.3 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柱式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量测荷载;百分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测沉降。
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标定。
4.2试验的准备工作4.2.1 收集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砼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4.2.2 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锚桩布置,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4.2.2.1 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施加。
加载及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4.2.2.1.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1):锚桩数量、锚桩长度和横梁尺寸均应按1.2~1.4倍预估试桩破坏荷载进行设计,锚桩按抗拔桩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 4 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行检测。
4.2.2.1.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
图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装置示意4.2.2.1.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加载重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加载反力。
4.2.2.2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可用压力传感器测定。
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衡量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关键试验之一,对于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装置、试验参数和试验数据处理等内容。
一、试验目的1.测定桩基的竖向静载荷性状曲线,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刚度和变形特性。
2.观察桩基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制,识别桩基的安全性能。
3.研究桩基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桩土系统的力学特性参数。
二、试验方法1.分段加载法:根据预测的载荷-沉桩曲线,按照一定的加载步骤逐渐增加荷载,观测桩身沉桩量和变形情况,并记录荷载与沉桩量之间的关系。
2.恒定荷载法:在试验中持续施加恒定荷载水平,观测桩身的变形,并记录荷载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3.反应法:在桩顶布置反力传递装置,通过将荷载施加到桩底,测量桩顶的反力大小来确定桩基的承载性能。
三、试验装置1.试验桩:试验桩的选取应符合工程要求,通常为标准桩或模拟桩。
试验桩的长度和直径要足够满足试验需要,并且具备较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2.荷载施加装置:荷载施加装置要能够精确控制施加荷载的大小和速度,通常采用液压试验机、液压缸或液压顶杆等装置。
3.变形观测装置:变形观测装置包括沉桩量测量仪、顶升测量仪、倾斜传感器、应变计和沉桩孔的测量设备等,用于实时观测和记录试验桩的变形情况。
4.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采集装置进行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试验参数1.试验荷载:根据桩基的设计荷载水平和工程要求确定试验荷载的大小。
试验荷载一般按照逐步增加或恒定荷载两种方案进行。
2.试验步骤及加载速度:根据试验目的和桩土体力学特性确定试验的加载步骤和加载速度。
通常采用分段加载法,每段荷载持续时间应适当,以充分观察桩身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变形特征。
3.变形观测点位置和观测时间:根据桩身的变形特点和实际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变形观测点位置,并在试验过程中连续观测和记录桩身的沉桩量、弯矩和应变等数据。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细则1、试验目的确定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适用范围(1)对于本项目,本检测适用CFG桩、水泥土搅拌桩、柱锤冲扩桩等;(2)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3)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2、检测评定依据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2)《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J256-2014);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TB10414-2003);5)《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程》(TB 10402-2007/J269-2007);3、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3)承压板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且有足够的刚度。
(2)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
1、本方案只适用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静载试验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3、静载试验的桩位由甲方、监理方、设计方共同指定,我方根据由甲方、监理方、设计方指定的桩位进行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的荷载依据设计要求进行。
4、在静载试验过程中,甲方需配合我方做好静载试验前的辅助工作,如:负责维修静载所需的道路和平整静载试验的场地,对接锯桩的桩头进行打磨,并加戴桩帽,试验场地积水应负责排除,提供试验时电动加压泵所需的380V电源,为我方提供静载试验所必备的条件。
5、在静载试验开始加载时,我方现场技术人员负责通知甲方、监理方现场人员进行旁站。
静载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我方现场技术人员会及时将异常情况汇报给甲方、监理方现场人员。
试验结束后,我方现场技术人员会及时通知甲方、监理方本次试验的情况。
6、静载试验时的反力装置是由预制块堆载平台提供,试验方法的加载装置采用一台3200kN的立式千斤顶置入桩头,在桩顶对称位置安装两个位移测试表。
测读出所加荷载值及被试验桩的沉降值。
加载方法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加载及终止加载的原则遵循《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1、试验方法(1)方法选择本次静载荷试验采用堆载反力法,加载采用快速试桩法。
(2)加何与量测荷载由油压千斤顶反力加压,量测系统使用压力传感器、电子秤及高精度大量程百分表。
(3)荷载分级依据规范及设计的要求,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为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
加载时,每级维持1小时,测读时间为5′、15′、30′、45′、60′,加下一级。
卸载时,每级卸载测读15分钟,按5′、15′测读二次。
卸至零荷载时,测读两小时,测读时间为5′、15′、30′、60′、90′、120′。
(5)终止加载条件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荷:①在某级载荷作用下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
②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试验荷载量且沉降稳定。
③达到桩身材料的极限强度以及试桩桩顶出现明显的破损现象。
④按总沉降量控制:总沉降量宜按100mm控制。
2、试验设备(1)反力架装置:保证提供不小于最大试验荷载》1.2的反力;(2)千斤顶:200t分离式油压千斤顶;(3)量测系统:油压、或200t压力传感器,电子显示器;50mm量程高精度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3、现场准备(1)试验场地必须道路畅通平整;(2)场地需提供三相动力、220V照明电、堆载所需的黄砂;(3)临时住房一间。
4、试验要求(1)静载荷试验宜在龄期(休止期)28天后进行;(2)设备安装(见附图1)①反力系统能提供足够的反力;②千斤顶、反力架的重心应与试桩重心一致;③基准桩与试锚中心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④量测系统的精度、量程满足规范要求,并定期校验。
低应变动力测试低应变动力测试采用应力波反射法。
即锤击桩顶,激发一瞬态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传至波阴抗界面(缺陷或桩底)而产生反射波。
通过安装在桩顶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来接收反射波,并结合应力波各种特征,综合判断桩身质量。
1、测试要求检测前要求开挖至桩顶标高,保证被检测桩桩身直立,桩头完整。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一、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1.2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测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1.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
1.4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二、仪器设备及其安装2.1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2.1.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2.1.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2.2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2.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倍。
2.2.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2.2.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2.2.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2.2.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2.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
试验用千斤顶、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2.4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4.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2.4.2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mm的桩可对称安置2个位移测试仪表。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一、引言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是评估钢筋混凝土桩垂直方向承载力和抗拔性能的重要方法。
本文档旨在制定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实施细则,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目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钢筋混凝土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变形性状和滞回曲线等参数。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为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三、试验准备1. 试验前需对试验场地进行勘察,确定桩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2.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试验所需荷载范围和荷载持续时间。
3. 检查试验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4. 安排试验人员,并确保其熟悉试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试验步骤1. 桩的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试验场地上钻孔,安装钢筋混凝土桩。
2. 桩身清理:清除桩身表面的污物和松散物,确保表面洁净。
3. 记录桩长:使用测量仪器准确记录桩的实际长度。
4. 测量桩身直径: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桩身的直径,并记录数据。
5. 安装测量设备:根据试验要求,安装相应的测量设备,如变形计、应变计等。
6. 施加荷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大型荷载设备逐渐施加荷载到试验荷载。
7. 荷载持续时间:根据试验要求,在达到试验荷载后持续一段时间,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8. 卸载:逐渐卸载试验荷载,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9. 变形测量:在不同载荷下,测量记录桩身的变形情况。
10. 数据整理:整理试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
11. 撤除试验设备:试验结束后,将试验设备和仪器从试验场地撤除。
12. 数据分析和报告: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写试验报告,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五、注意事项1.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试验期间需保持试验场地的安全和整洁,严禁乱丢杂物和打乱桩的布置。
3. 试验人员应熟悉相关仪器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1 适用范围4.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当桩身埋设有应变、位移传感器或位移杆时,本法也可同时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4.1.1【条文说明】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主要方法。
4.1.2为设计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依据的静载试验,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应加载至极限状态。
4.1.2【条文说明】静载试验为适应不同的试验目的存在多种具体的试验程序。
本章涉及到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和维持荷载收敛程序。
两者的共同点是试验中要严格控制荷载的变化幅度且荷载传递均匀、连续,以体现试验荷载的“静态”属性。
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每级荷载维持时间最少为2h 且测点变形相对稳定,后者则每级荷载维持时间最少为1h 且测点变形趋于收敛。
维持荷载标准程序与一些规范中的慢速维持荷载法基本相同,可作为其他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方法的比较基准。
静载试验的结果是承载力的设计依据之一。
本条明确规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应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并加载到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应符合本规程4.4.2条1~4款)。
若桩的极限状态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如以桩身强度控制承载力的端承型桩,可按设计的要求控制。
目前许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仅按预估的极限承载力配置试验反力,当试验未能出现极限状态时,受已配置的试验反力所限,难以继续试验,无法达到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目的。
从发挥静载试验对设计的指导作用出发,应规定加载量。
4.1.3为工程桩验收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的2.0倍,可使用维持荷载收敛程序。
4.1.3【条文说明】工程桩验收检测时,规定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的2.0倍,以保证在建工程的安全储备。
4.1.4设计阶段应进行静载试验而未实施的工程,验收性检测时的静载试验,仍应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
4.2 仪器设备4.2.1荷载测量采用串联于千斤顶作用力的荷载传感器,或采用并联于液压千斤顶油路的精密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量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1.1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检测革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1.2 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1.3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
1.4 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2.引用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3.加载方法1.慢速维持荷载法;2.快速维持荷载法。
4.试验准备4.1 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加载系统施加。
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试桩的预估极限加载量大小来决定,一般可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堆重平台反力装置及锚桩加堆重反力装置三种形式。
(见图1)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锚桩数、锚桩尺寸、锚筋以及横梁的承载力设计均应满足1.2~1.4倍的试桩预估极限加载量。
锚桩的抗拔承载力由有关规范计算确定,锚桩数量可为2根、4根、6根。
当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应不少于4根,并应在试验过程中对锚桩上拔量进行监测。
锚桩与反力横梁间用锚拉钢筋联结,钢筋焊接搭接长度;单面施焊时不小于10d,采用双面施焊时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
2、堆重平台反力装置:配置荷载量不得少于试桩预估极限加载量的1.2~1.5倍,配置荷载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放置于平台上。
也可将上述两种反力装置联合使用,形成锚桩堆重平台联合反力装置。
图1-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图4.2 试桩制作要求:1、试桩顶部一般应予以加强:可在桩顶配置 6加密钢筋网2~3层,桩身钢筋应伸入桩头,或以薄钢板圆筒做成加强箍与桩顶混凝土浇注成一体,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
2、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为缩短试桩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或掺入早强剂。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1. 目的为了规范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含堆载法和锚桩法)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后三种国标或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1 检测数量及预期最大加载量的确定静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按规范的要求执行。
对于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静载荷试验,要求加载至破坏,预期最大加载量为设计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试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
对于工程桩静载试验,当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小于设计采用特征值的2倍时,应由委托方明示或书面委托,并在合同书或报告中说明。
静载试验前,一定要告知委托方拟测各桩的预期最大加载值并得到委托方的认可。
4.2 现场准备4.2.1 安排组成静载试验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现场检测工程师和测试工人组成。
4.2.2 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拟测桩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
加载型式(堆载或锚桩)、预计最大加载值、桩型、桩长、桩端持力层、是否存在明显的负摩擦力因素(预压、大量抽排水);拟测桩桩身砼强度等级及龄期、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或锚桩砼龄期等。
了解测试坑的开挖深度大小及试验桩桩顶标高。
1.检测目的确定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和评价桩基础工程的承载质量,作为验收依据。
2.适应范围此实施检测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对各类基桩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3.检测依据3.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3.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4.抽样原则4.1设计单位或质监部门对受检桩桩位提出具体要求。
4.2仲裁检测或对整体桩基工程进行评价时,检测单位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检测数量、受检桩位。
4.3随机抽样检测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5.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1试验前应与委托方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数量、最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5.2了解试验现场情况:包括试验的位置、道路、场地平整、水、电源及障碍物,现场检测实施的可行性。
5.3应按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1)试验桩的平面位置、编号;(2)试验桩的设计要求(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3)试桩现场施工记录;(4)试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5.4对于每个工程的检测,事先都应制定检测方案。
5.5受检桩的桩头处理。
5.5.1灌注桩(1)应凿除桩顶浮浆、捣制桩帽,应配置必要的桩帽承压钢筋网;(2)桩帽的砼强度宜大于原桩身砼强度一级,达到强度90%以上才能进行试验;(3)桩帽中心应在原柱的中心线上,顶面抹平,标明中心十字线;(4)桩帽顶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5.5.2预应力管桩:(1)锯过的桩桩顶必须磨平,桩头应用夹具箍着,防止压破桩头(桩顶有法兰盘的可不用夹具箍着)。
(2)桩顶标高控制在比支承墩基础面低于300mm。
*****公司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1. 目的为了规范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含堆载法和锚桩法)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后三种国标或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1 检测数量及预期最大加载量的确定静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按规范的要求执行。
对于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静载荷试验,要求加载至破坏,预期最大加载量为设计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试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 1.5-2倍。
对于工程桩静载试验,当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小于设计采用特征值的2倍时,应由委托方明示或书面委托,并在合同书或报告中说明。
静载试验前,一定要告知委托方拟测各桩的预期最大加载值并得到委托方的认可。
4.2 现场准备4.2.1 安排组成静载试验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现场检测工程师和测试工人组成。
4.2.2 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拟测桩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
加载型式(堆载或锚桩)、预计最大加载值、桩型、桩长、桩端持力层、是否存在明显的负摩擦力因素(预压、大量抽排水);拟测桩桩身砼强度等级及龄期、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或锚桩砼龄期等。
了解测试坑的开挖深度大小及试验桩桩顶标高。
试验桩桩顶与地面的关系:不宜高出地面(特殊情况下高出地面不超过50cm)、低于地面不宜深于80cm(特殊情况下不深于100cm),以方便安装反力系统和测量仪表。
桩头是否需要加强处理。
被检测的灌注桩应达到规定的养护期(28天)后方可进行施测,对于打入桩,应达到规定的休止期(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7天,对于粉土及粘性土不应小于15天,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小于25天)后施测。
如果委托方要求提前检测,应明确我公司不承担相应责任。
在踏勘时应检查试桩周围地面土层,如为软土(淤泥、淤泥质土、新填土),应根据所堆载的吨位和副梁支墩的底面积,验算土层的承载力是否满足,如不满足,应与委托方协商采取处理措施后进行试验。
在进行大吨位堆载时(>500吨)应特别注意此项验算。
验算结果须经技术负责人审阅。
4.3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4.3.1 砂包堆载法主梁:当吨位≤500吨时,可用I36工字钢,每根可受40吨;当吨位>500吨时,须用专用主梁、大型号工字钢或桁架梁。
副梁:当吨位≤200吨时,可用I20工字钢,按40cm间距摆放;当吨位>200吨时,须用I30或更大工字钢,按40cm间距摆放。
堆重物:一般使用砂包、吨袋、水泥块或水箱,当吨位≤100吨时,可用砂包或就地取材使用场地杂土。
4.3.2 锚桩法试验前须详细咨询设备提供单位,确认主梁、副梁、锚筋的最大承受力;设备进场前应确认现场(委托方或施工单位)是否有相应的电焊设备,如无,进场应携带能焊直径为16-25mm螺纹钢筋的电焊机、电焊条、面罩、焊枪,应聘请有电焊资质和经验的工人进场施焊。
4.3.3 加载装置,必须带齐下述设备及其配件、耗材:千斤顶、压力表、液压油、油泵、油管、堵头;压板、传力柱;百分表、磁性表座、基准梁;观测人员临时住所用品;单桩静载试验概况表、千斤顶率定曲线及百分表压力表检定证书复印件、静载试验记录表、材料纸。
4.3.4使用的计量设备应为公司设备,并确保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对于外借的千斤顶必须向出借方索要检定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
但不允许向其它单位借用百分表及压力表。
4.3.5 实测前必须由现场检测人员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清点,填写《物资进/出场表》和《设备使用记录》,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进入测试现场。
4.4 现场检测实施4.4.1 静载试验试验加载与观测流程如下:加第一级荷载时预压30min后再卸载至零荷载;读记百分表初始值;加第一级荷载,按规定时间间隔观测百分表读数值,计算沉降量,达到沉降稳定标准后加下一级荷载,依次类推;当终止加载条件出现时即终止加载,并要求及时通报业主代表或现场监理;在桩未破坏的情况下(破坏系指Q-s曲线陡降或桩周土层剪切破坏)须进行卸载与回弹观测,但如果试验平台有危险时除外。
卸载完毕该桩试验即终止。
4.4.2进入工地检测后,必须索取整个工程场地的地质勘察报告,尽量收集桩基设计大样图、平面图及桩基施工详细记录等资料,必须取得委托方对所检测各桩最大加载值的要求(应为书面材料,由委托方、监理、设计三者之一出具或签字认可,规范要求当桩底为坚硬岩土层时最大加载值不小于设计采用特征值的2倍),根据地勘报告及施工资料计算每根静载桩的极限承载力。
4.4.3由现场检测人员向施工等有关方面人员了解基础施工详细情况,填写《检测项目概况表》。
4.4.4委托方对所测桩桩头处理、场地平整达到我方要求后,方可进场试验。
4.4.5 载荷试验加载分级:为设计提供依据检测时,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在进行破坏性试验时再逐级递加,直至破坏;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验收检测时,第二级荷载为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荷载,其后分级(不少于4级)加载至预期最大试验荷载。
4.4.6 规划主副梁的方向及支墩位置、基准桩位置:主梁与副梁走向基本垂直,设计压重平台支墩边(或锚桩)、基准梁的位置,保证试桩、压重平台支墩边(或锚桩)、基准梁三者间的距离符合下表要求,表中d为试桩直径,D为试桩扩大头直径:平台(副梁)支墩的范围,且保证副梁支墩下土层情况较好(均匀、无软土)。
4.4.7 放置千斤顶,保证千斤顶底面的中心对准桩的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的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偏差应不大于100mm且桩径的1/5;如桩顶有轻度不平整,可铺5~10mm厚细中砂,再铺钢板,钢板上放千斤顶;用水平尺测水平,保证千斤顶顶面水平。
4.4.8 基准桩应使用φ48短钢管(1m左右)打入地下,使其牢固无晃动。
4.4.9 搭设压重平台或锚桩反力架:放置主梁、副梁,保证梁身水平,主要是副梁(工字钢):两端的工字钢用水平尺测水平,然后拉线使中间的保持水平;压重平台平面上应基本以试桩为中心,堆重应均匀、对称进行;堆重总荷载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2倍。
堆重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千斤顶不可被压死,如千斤顶上部的空隙将尽,必须及时开压。
4.4.10 设置基准梁、安装百分表:用φ48长钢管做基准梁,基准梁和基准桩用扣件连接,保证牢固无晃动,基准梁应高于沉降观测点20cm左右,以方便安装百分表;对于大直径(≥500mm)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中等和小直径桩在结称方向安置2个百分表,百分表的顶针应垂直地面,沉降测定平面要做到大致水平;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磁性表座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勿使基准梁、基准桩暴露在直射阳光中)。
4.4.11 平台四周应布置警戒绳。
4.4.12 加载与沉降观测:加载后应注意观察压力表是否掉压,如有则及时补压,否则将可能造成过高估计承载力;每级加载后每第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沉降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4.4.13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4.4.13.1某级荷载作用下,Q-s曲线出现陡降段(某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4.4.13.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于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4.4.13.3对于破坏性试验且桩长>25m的非嵌岩桩,当Q-s曲线呈缓变型时,沉降量大于60mm后,在告知委托方或监理方并无异议时;4.4.13.4已达到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或锚桩的最大抗拔力时,锚桩上拔量超过设计(或使用)要求(一般为6mm)时亦应停止(应通知委托方或监理或设计);4.4.13.5对于不做破坏试验的工程桩,当总沉降接近或达到40mm时,在告知委托方或监理方并无异议时。
4.4.14 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每一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2倍。
每级卸载后隔1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30min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h再读一次。
4.5 现场数据记录与初步分析4.5.1退场前试验人(即现场检测工程师)及记录人(即现场记录工人)共两人必须分别在每页记录表上签字,见证人须在现场见证单上签字。
4.5.2对于沉降异常的桩(如Q-s曲线出现台阶)尽量向现场施工人员询问施工详情,给予室内分析判断以佐证。
4.6 室内分析4.6.1 内业分析计算由现场工程师或报告编写者完成。
4.6.2 使用岩海公司的JYC程序,正确输入原始试验数据,并按要求打印Q-s曲线、s-lg(t)曲线和静载试验汇总表。
4.6.3按规范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对于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所依据的技术标准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等其它承载力值。
4.7 检测报告4.7.1 检测报告的编写应根据本公司《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范本》修改而成;4.7.2检测报告中应附每根桩Q-s曲线、s-lg(t)曲线和静载试验汇总表;4.7.3 检测报告应附桩位平面布置图。
5. 质量记录5.1 基桩检测项目概况表(***-QRDJ-002);5.2 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表(***-QRDJ-005);5.3 静载试验现场见证单(***-QRDJ-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