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三、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0~1000以内的大数;2.能够正确地写出0~1000以内的大数。
教学重点1.0~1000以内的大数的认读;2.0~1000以内的大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1.大数0~1000之间的读法;2.数码0在数字中的读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1.教师要认真备好教案和录音带、实物模型、数字卡片等教具;2.教室要充分准备开展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进入新的学习内容前,教师可以适当拉一些孩子谈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引发孩子们对数字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果孩子们能够从简单的问题中找到答案,他们就能够很快地认识到它们将要学习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你们在家中见过多大的苹果?你们见过最小的一株草有多小?2. 呈现问题教师将一些数字排成一列,引导学生逐个读出这些数字,注意数码间的“零”该怎样念。
3. 识读大数教师可以举例一些更大的数字,例如1000元,那么千有多少个百元?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识读大数,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数字千、百、十和个位数码的理解,自己推断它们的读法。
4. 练习大数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大数读法和写法。
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实物来帮助他们理解大数字之间的比较。
例如,让学生拿着一些千元面值的钞票,问他们需要多少个1元面值的钞票才能兑换成千元面值的钞票。
5. 课堂互动通过问题的提问,实物的操作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让学生互相提问。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识读大数和写大数等进行评估。
可以适当通过简单的测试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拓展应用1.让学生把自己的12个月份的生日写出来,并比较月份的大小,以加深对大数的掌握。
2.让学生选择两个数字,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选择把答案写在小卡片上,然后依次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总结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数字的认读和写法加深印象。
教师要做好简单的问题制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快乐地学习。
个一是一万。
拨一拨读写
6.从高位按顺序读写:
万以内的数的读法:从最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万以内的数的写法:
(1)要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一位上是几,就在该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口诀:读读读汉字,写写写阿拉伯
例子:读作:一千三百二十一
写作:1321
比一比
6.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起,如果最高位数字相同,就依次比下一位,这样一直比下去,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有多少个字
7.估计物体数量的方法
方法:先估计出一部分,再用“部分”估“整体”
举例:
比一比
6.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起,如果最高位数字相同,就依次比下一位,这样一直比下去,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有多少个字
7.估计物体数量的方法
方法:先估计出一部分,再用“部分”估“整体”
举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北师大版教案: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103页至第104页的“数一数(一)”章节。
该章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大数,学会用数词表示较大的数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情景,理解大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 学会使用数词表示较大的数目,掌握1000以内的数数方法。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大数,学会用数词表示较大的数目,掌握1000以内的数数方法。
难点:理解大数的实际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30个苹果,问学生:“如果把这些苹果分成两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数数方法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从1数到1000,边数边在黑板上写下相应的数字,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数的含义。
3. 整数加减法的教学: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图片上有20个橘子,问学生:“如果再给你10个橘子,你一共有多少个橘子?”引导学生用数词回答。
接着,教师再出示一组图片,图片上有30个橙子,问学生:“如果再给你15个橙子,你一共有多少个橙子?”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数数,理解整数加减法的含义。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小明有30个糖果,他给了小红10个糖果,小明还剩多少个糖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大数的认识2. 数数方法的学习3. 整数加减法的含义七、作业设计1. 题目:数一数,写一写。
请学生数一数家里的玩具,然后用数词写出来。
答案:略2. 题目:算一算,填一填。
小明有20个球,他给了小红5个球,小明还剩多少个球?答案:15个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的情景,让学生认识了大数,学会了用数词表示较大的数目,并掌握了1000以内的数数方法。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
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估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二、左学情分析:之前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数的概念,会读写百以内的读写。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次的飞跃。
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像,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品算整百、整千数的中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活动。
课题: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预习要求:9+1= 99+1= 999+1=
教学目标:1、结合在计数器上的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
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置概念。
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
感。
教学重点: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置概念。
教学难点: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具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前两道题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做出。
第三题学生由于没有经验所以做的有错误。
引出今天我们
来认识更大的数。
二、新授课
在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1、组织同桌两个人合作进行前两个拨数活动。
一个学生先在计数
器上拨出9,让同桌拨出添上1之后的数。
2、小组合作之后,请两三个小组做全班展示。
3、引导学生思考九百九十九在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然后请学生
代表拨出一千。
4、引导学生思考第三个计数器上的数字是九百九十九,按照“满
十进1”的规则,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就是一千。
5、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九百九十九拨到一千的过程,体会“满十进
1”的道理和位值的意义。
一千里有多少个一?
1、提出问题。
出示大正方体,向学生说明,这个大正方体是由一
个个小正方体摞起来的,并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
2、探索数数的方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该怎么数。
了解学生的
不同情况。
3、交流数数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大家就此
开展讨论,澄清问题。
(一个个地数,1条是十;再一条条地数,10条是一百;再一片片地数,10片是一千。
从而很好的帮助学
生体会计数单位和进位的过程。
)
4、用直观教具演示。
10个小正方形是条,10个一是十;10条是1
片,10个十是百;然后先展开想象在演示,这样的10片就是
这个大正方形(1块),10个百是千。
同时用课件演示。
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
1、组织同桌互相数一数,提示学生互相监督数数的准确性,并记
住自己的数数方法。
2、交流数数方法。
请不同数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从八百八
十七数到一千的。
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数数思路。
试一试
想一想,再大致圈出一千个小正方形。
1、观察小正方形,引导学生理解“十”和“百”之间的关系。
师:先数一数,说一说“10个”和红色框里的小方片是什么关系?
2、通过验证推理,绿色框里圈出的大约是100个。
3、对比观察。
让学生用给铅笔试着在绿色框中圈一圈,圈出10
个像红色框大小的小框,并对圈后的图形进行观察。
加深对“十”
和“百”的理解。
4、引导学生以“100个”为参照标准,大致圈出一千个小方片。
圈出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对比“10个”“100个”和“一千个”,
发展对一千的数感。
一千有多大?看一看,说一说。
1、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两幅图的意思。
2、直观演示。
1本数学书约有50张纸,把20本数学书摞在一起
大约就是一千张纸,可以让学生一边观察20本书的高度,一边
用手比划加强对情境的理解。
师:一张这样的纸上有100张笑
脸,那几张这样的纸就有一千个笑脸了呢?引导学生回答并给
予指导。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说说一袋装100粒的豆子,几袋这样的豆子就是一千粒了?
课内练习:1、根据图形填数字。
2、数一数,填一填。
(1)从四百五十一开始,一个一个地数:四百五十一,——,——,四百五十四,——,——。
(2)从七百三十开始,十个十个地数:七百三十,——,——,——,——,——。
(3)从一百二十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百二十,——,——,——,——,——,——。
课后作业:数学书练一练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10个十是100 10个百是一千
教学反思:本课学习,学生在拨一拨环节学的很快,接受的比较好。
我引导学生复习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最后引导出10个一百是一千。
学生接受很快。
但在学习数一数时,学生学习的比较慢,特别是到整百数时,学生反映的慢,还需要学生多加练习。
本课学生写的比较少,所以在练习册的书写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