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
- 格式:docx
- 大小:23.45 KB
- 文档页数:5
国企科技工作创新管理办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转变,国有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科技研发任务,国企科技工作的创新与管理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国家对于国企科技工作的创新提出了新的管理办法。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研发技术的日益成熟,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而传统的科技研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因此,如何推进企业科技工作的创新,是国企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国企科技工作创新的必要性1.顺应时代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21世纪,科技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顺应时代趋势,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2.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成功的能力。
而创新正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为创新可以带来独特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从而赢得市场的信赖和认可。
3.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创新可以引导企业更好地改进产品和工艺流程,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三、国企科技工作创新管理办法的实施1.强化人才战略在科技创新中,人才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国企应该制定全面的人才战略,吸引、培训和留住高端人才,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核心支撑。
2.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对于科技创新的推进至关重要。
因此,国企应该着力加强创新文化的建设,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
3.提高科技研发的投入科技研发的投入,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保障。
因此,国企应该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逐步推进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模式,它是指通过不同领域、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来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
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开展技术共享和产业合作,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国企的科技创新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共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06.17•【文号】国资党委干一[2004]48号•【施行日期】2004.06.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中共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资党委干一[2004]48号)各中央企业:现将《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二00四年六月十七日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现就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一)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才状况在国力较量和企业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代表,正面临着人才竞争市场化、国际化的严峻挑战。
中央企业要赢得主动、取得优势、发展壮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企之路。
这是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大力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是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
近几年来,中央企业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创新选用方式、改进评价办法、拓宽成才渠道、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
企业技术管理,科技创新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针对企业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1.在企业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中,技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企业需要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内部培训、外部进修以及重点岗位轮岗等方式,不断提升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3.通过激励机制,对技术人才进行激励和奖励,激发其创新潜力和工作热情。
二、加强技术信息共享和传播1.建立企业内部的技术信息共享评台,鼓励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技术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2.加强对外部技术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和支持。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企业技术信息评台,便于技术人员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三、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建设1.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明确科技创新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
2.加强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益。
3.建立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和推广机制,鼓励和奖励创新成果应用和推广,增强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
四、加强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的结合1.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企业需要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确保技术的有效应用和产出。
2.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生产的实际生产条件和流程,确保技术研发成果符合生产的实际需求。
3.加强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的沟通和协调,促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高效生产和良好品质。
五、加强对外部技术合作与创新资源整合1.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开展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企业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2022年1()月19日)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破解科技创新瓶颈,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特制定本意见。
一、全力支持创新主体提升研发能力(一)支持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对企业研发费支出实行分类支持:(1)对企业当年研发费达60万元及以上,且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及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除外),根据企业研发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排名分类分档进行资金支持,对排名前30%(含)、排名前30%-70%.排名末30%(含)的支持上限分别为10万元、8万元、5万元,同一企业累计享受不超过3次。
总兑现限额800万;(2)对研发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连续3年达15%(含)以上,且3年研发费总额超18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给予申报奖励当年度研发费20%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支持50万元,每家企业仅享受1次;总兑现限额500万;(3)对研发费增长率达到20%的高新技术企业,且近三年每年研发费占营业收入比重都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给予研发费增长部分10%的资金支持,最高支持30万元。
同一申报年度符合以上多个支持规定的,不重复支持,就高执行。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对承担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立项的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上级经费30%的配套资金支持(上级明确要求配套支持的除外),其中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最高2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承担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项目立项后拨付配套支持金额的50%,其余资金经上级科技部门验收合格后拨付;对新参与国家科技部立项的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上级经费10%的配套奖励支持(上级明确要求配套支持的除外),最高不超50万元,经上级科技部门验收合格后拨付;实施海宁市协同创新项目,对列入海宁市协同创新示范项目的,给予项目牵头单位平均100万的经费支持,根据每个项目的验收情况进行竞争性分配。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科技创新发展决策部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员动员、全过程参与,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更加重大的突破。
(二)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创新驱动型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努力实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自主可控的重大突破。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行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战略,培育发展一批世界级创新企业,引领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重点任务(一)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中央企业要合理确定科研经费预算,适当增加科研资金投入,推动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入合作,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中央企业要发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平台的运营管理水平,推动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有无,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中央企业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科技创新的强大人才队伍。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央企业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加强技术标准制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科技创新成果的安全和合法性。
三、组织实施(一)各中央企业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有利于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衔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得到增强,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培育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翻一番。
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企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企业的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办科研机构。
中央《意见》明确的6个方面突出问题,改进措施一、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推动科技成果更快落地。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减税降费、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加强创新驱动。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应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市场主体活力- 精简行政审批程序。
简化企业开办、注册、税务等程序,降低企业办理手续的成本和时间。
- 加强法治保障。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 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提高政务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四、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消费能力- 扩大消费需求。
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等措施,激发居民消费需求。
- 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
- 促进消费升级。
引导居民加大对高品质、环保、智能化产品的消费,推动消费升级。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 推动绿色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建立健全环境监管制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
推动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 扩大开放。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更多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正文:----------------------------------------------------------------------------------------------------------------------------------------------------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改革〔2012〕23号)各中央企业:根据“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总体思路,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夯实发展基础,国资委决定,从2012年3月起,用2年时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现就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意义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创新发展,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大幅提升,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及社会的普遍期望相比,与应对复杂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相比,与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要求相比,中央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尤其是一些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强做优、科学健康发展的瓶颈。
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是中央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是中央企业应对内外部复杂环境变化,保增长、保稳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中央企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是中央企业加快实现“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目标的重要步骤。
二、指导思想、活动主题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十二五”改革发展“一五三”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通过自主优化、引进吸收、创新发展,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中央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浅谈国有企业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水平的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大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对科技创新又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其核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科技创新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构筑核心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阶段,国家战略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近年来,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已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力量。
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重要保障。
目前,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尚未有效发挥其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
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制度供给不足。
企业创新动力不强,研发投入不够,成果转化率不高,关键技术、原创技术突破的创新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是创新要素集聚效果不明显。
国有企业在各地各产业间布局不够协调,尚未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三是创新激励作用不显著,部分企业存在研发投入强度不足、研发投入产出率有待提升等问题[1]。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应积极探索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全方位发展。
1.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大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的完善进行了战略部署。
自觉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的实践中,也是国有企业的责任。
通过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鼓励激励和容错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2];通过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通过简化科研管理流程、审批流程等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
企业科技创新提建议企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企业来说,科技创新不仅能提升竞争力,还能开拓新的市场和商机。
以下是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些建议:1. 加强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研发体系,吸纳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培养技术创新团队。
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树立创新导向的理念,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的方案。
建立激励机制,奖励那些提出有价值创新的人员,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3.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
通过合作,企业能够获得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企业应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及时申请专利,防止技术被侵权,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5.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通过参与标准制定,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趋势,提前布局。
6. 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应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
通过合作,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7. 建立创新孵化平台:企业可以建立创新孵化平台,为员工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资源。
通过创新孵化平台,培育和孵化新的创新项目,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
8. 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企业可以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活动和项目,与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行业信息和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9. 注重市场需求: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应注重市场需求,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企业能够更好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技术。
10. 加强国际合作:企业可以加强与国际企业和组织的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1.11.14•【文号】国办发[2011]51号•【施行日期】2011.11.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通知(国办发[2011]51号)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
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经国务院批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技资源,大力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支持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明确支持方向,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
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事行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研发的税收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在总结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政策试点情况的基础上,对试点中比较成熟的政策,逐步在全国一定范围内实施。
二、加快完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加大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着力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按照“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创新机制、盘活存量;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明确权益、协同发展”的原则,在系统梳理整合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构建面向重点产业、战略性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速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和行业基础性工作。
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4.19•【文号】国科发资〔2018〕19号•【施行日期】2018.04.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国科发资〔2018〕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资委,各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会议要求,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科技部会同国资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请各地方科技厅(委、局)、国资委参照执行本意见,加强研究,相互配合,共同施策,积极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科技部国资委2018年4月19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部署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
推动中央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道路,是实现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会议要求,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推动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研发投入、项目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科技金融、国际合作等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性、引导性和骨干性作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创新型中央企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强支撑。
科技部印发《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9.08.05•【文号】国科发区〔2019〕268号•【施行日期】2019.08.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科技部印发《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科发区〔2019〕2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民营企业特别是各类中小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与精准支持,科技部制订了《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技部2019年8月5日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打不垮的竞争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民营企业特别是各类中小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现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为主要着力点,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措施(一)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
1. 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围绕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依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将国家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创新布局,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要把握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加强科技规划导向,确保组织机构落实、科技投入增长和重要研发平台建设。
要努力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激发科技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坚持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
要围绕主导产业,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确定科技创新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满足企业当前发展需要。
要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着眼提升长远竞争力,注重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掌握核心技术与提高系统集成能力相结合。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要注重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完善企业功能和业务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工程化能力,实现从单项技术创新向系统化、集成化创新的转变。
科技部 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资委,各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会议要求,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科技部会同国资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请各地方科技厅(委、局)、国资委参照执行本意见,加强研究,相互配合,共同施策,积极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科技部 国资委2018年4月19日附件: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部署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
推动中央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道路,是实现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会议要求,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推动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研发投入、项目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科技金融、国际合作等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性、引导性和骨干性作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创新型中央企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加强科技发展规划和创新政策引领,支持创新要素向中央企业集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三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到1999年,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化,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指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轨道上来。
”这明确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的路径是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并分别对以下三类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国有企业要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二是“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要达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
上述三类企业分别从所有制、企业规模和企业类型提出了相应要求,国有企业因机制不活重在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大中型企业因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重在配备技术开发机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
四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的方针,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将“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列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二是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三是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四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五是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该纲要特别强调:“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
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
”这生动阐明了企业主体与产学研结合之间的依存及相互强化关系。
国企科技创新政策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是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企科技创新政策:
1.研发投入补助政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一定的补助,以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2.科技项目支持政策:政府对符合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布局的科技项目给予支持,包括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3.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政府加强对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人才培养政策:政府加强对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包括提供培训、实习、交流等机会,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5.产学研合作政策:政府鼓励国有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6.奖励和表彰政策:政府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国有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这些政策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可能因地区、行业和政策制定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同时,随着国家战略和科技创新环境的变化,国企科技创新政策也会不断调整和完善。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是指国家针对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指导性政策和措施。
其目的在于推动国有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国家经济创新能力。
本文将围绕此主题,分步阐述如何执行这一指导方针。
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作为现代企业,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于是,需要大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经费占比。
国家应加大财政支持,同时企业需要自主增加研发费用,引入资本市场支持等。
考虑到企业在各自行业中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行业科技创新经费占比,比如规定是在产业总产值中占比2%以上,来保证创新至少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二、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企业科技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统筹企业自身的优势资源,提高创新研发实力。
政府在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的时候,应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同时对于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吸引更多人才为创新工作作出贡献。
三、强化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良好的管理。
因此,企业的管理必须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
政府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监督力度,提高监管精细化,以避免企业投入科技创新资金且研发成果得不到充分运用的情况发生。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护自主创新成果,同时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在市场上有效运用。
四、实施开放合作企业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要与外部合作,进一步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整合资源优势,实现创新共赢。
通过扩大开放形式,推动共享资源,促进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等方面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总之,“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力指引。
在指导方针的支持下,国有企业应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研发经费占比,积极拓展开放合作,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发挥央企引领作用提升协同创新效果的政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央企作为国有资本的重要代表,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央企庞大、繁琐的体制机制以及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协同创新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发挥央企引领作用,提升协同创新效果,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央企员工创新。
央企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一方面需要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需要确保经营效益。
因此,可以通过给予员工创新奖励、提供创新平台、激励创新团队等方式,鼓励央企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二、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央企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
央企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的影响力,可以为其他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参与创新的机会和平台。
建立央企和其他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活动,提升协同创新效果。
三、加大对央企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
央企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应当在科技创新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央企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提高央企的科技创新水平。
例如,可以对央企开展的重大科技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鼓励央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央企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知识产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对于央企而言尤为重要。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央企的知识产权保护。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为央企提供知识产权申请、维权等支持,提高央企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五、加强央企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培养人才。
央企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才的交流与培养。
政府可以加大对央企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支持力度,鼓励各方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活动,提高央企创新能力。
六、加强央企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激发创新活力。
央企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能够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协同创新效果。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央企之间展开合作与竞争。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围绕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依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将国家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创新布局,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要把握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加强科技规划导向,确保组织机构落实、科技投入增长和重要研发平台建设。
要努力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激发科技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坚持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
要围绕主导产业,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确定科技创新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满足企业当前发展需要。
要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着眼提升长远竞争力,注重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掌握核心技术与提高系统集成能力相结合。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要注重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完善企业功能和业务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工程化能力,实现从单项技术创新向系统化、集成化创新的转变。
(三)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到“十二五”末,中央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创新体系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一批中央企业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在部分领域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跨越。
科技投入稳步提高。
基本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2.5%以上,其中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1.8%以上;制造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
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创新型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研发能力明显增强。
建成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国家级研发机构达到340家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大幅提升。
研发周期明显缩短,研究开发成功率、新产品产值率居行业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基本确立。
企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清晰、定位准确。
科研组织架构进一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研发运行机制高效顺畅,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科技成果转化高效,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基本形成。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重点行业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核工业、航天、航空、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及智能电网、油气勘探、高速铁路、海洋工程等领域的一批科技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化和工程化。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数明显增加,专利质量显著提高,2015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较2010年翻一番。
二、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四)加强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管理。
企业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坚持突出主业的方针,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路线,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依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明确科技工作的目标、方向和任务。
加强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研究,确定重点科技专项和优先发展技术项目,切实做好科技规划的组织实施和跟踪评价。
创新型(试点)企业要加强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全面对标,制定并落实创新型企业建设方案。
(五)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研发体系。
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研发体系,明确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基层技术研发部门在创新链条中的职责定位,形成工艺及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相配套的梯次研发结构。
加强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提升试验研发手段。
有条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的企业,要做好国家级基础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积极探索高效顺畅的研发运行机制,推动研发、设计、工程及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中央研究院”。
转制科研院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打造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六)优化配置企业科技资源。
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实现内外部资源有机结合。
加大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力度,着力解决企业科技资源分散、专业交叉重叠和技术重复开发等问题,完善创新链条,实现科技力量的有效协同。
积极利用外部科技资源,通过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并购等方式获取创新资源。
积极吸收利用海外优质科技资源,探索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开展国际化研发。
(七)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围绕企业总体发展规划,按照“创新储备一代、研究开发一代、应用推广一代”的原则,选择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组织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鼓励企业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发任务,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重点支持企业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电动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技术研发,取得重大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坚持科技创新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相结合,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能力。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推动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
保持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提高发明专利比重。
在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大批核心专利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制度,探索建立“专利池”,有条件的企业要研究专利布局策略。
加强知识产权成果运用,重视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提高知识产权成果的资本化运作水平。
(九)加强主要领域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发挥中央企业具备的标准工作基础和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与标准工作的良性互动,支持具有创新成果的企业联合开展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
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上升为技术标准,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
(十)加强合作创新。
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
加强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创新,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国外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发挥中央科技型企业在行业共性技术和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和中小企业服务。
鼓励中央企业间加强合作。
(十一)加强服务创新。
建立服务创新技术支撑体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综合集成各领域先进技术,持续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制造业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融合,实现由产品制造向系统设计集成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服务业企业要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研发、信息、物流等综合支撑能力。
(十二)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完善科技人才评价、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对科技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实行分类管理,健全科技人才技术职务体系。
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及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建立健全科技带头人和科技专家制度。
逐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特殊奖励。
做好中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
(十三)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提升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加强科技统计调查分析、技术档案管理、科技情报、知识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加强技术经济等软科学研究,准确把握创新方向,提高科技管理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加强创新模式与方法的研究,提高创新效率。
采用新技术、新工具改进科技管理。
推广先进科学管理方法,加强科技政策的培训与交流,增强科技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创新政策的把握和理解。
做好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中央企业之间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十四)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文化建设活动,鼓励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调动群众积极性,群策群力,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大力弘扬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的精神,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
把鼓励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扬企业家开拓创新精神,培养研发人员潜心研究、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热情和活力。
三、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与保障措施(十五)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和改进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企业领导班子要将科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科技创新工作,明确分工,落实领导责任。
企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加强创新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工作的自觉性。
科技、规划、投资、财务、人力资源、法律等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采取有效措施,明确并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推动重点科研任务的落实。
切实加强对子企业创新工作的分类指导与监督管理。
(十六)建立健全科技组织管理机构。
加强科技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做到机构编制落实、制度健全。
根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需要,设立专职科技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定位。